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伯远帖》临习指要
1
作者 李思佳 《书法教育》 2024年第8期38-45,共8页
王珣,东晋书法家,字元琳,琅琊临沂人,是王导之孙,王洽之子,王羲之的侄子。王珣善书,尤擅行书,明代董其昌评其书法“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其行书《伯远帖》,清代姚鼐称赞道:“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 王珣,东晋书法家,字元琳,琅琊临沂人,是王导之孙,王洽之子,王羲之的侄子。王珣善书,尤擅行书,明代董其昌评其书法“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其行书《伯远帖》,清代姚鼐称赞道:“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可以说王珣的书法向世人完美地展现了晋人尚韵的审美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远帖 临习 董其昌 审美旨趣 王羲之
下载PDF
魏晋书法的“活化石”——《伯远帖》
2
作者 王海轩 《共产党员》 2023年第16期64-64,F0003,共2页
《伯远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珣所作的纸本行书,5行47字,纵25.1厘米,横17.2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获得三件墨迹,赞为稀世之宝,珍藏于自己卧室旁西暖阁的专设书屋,遂将书屋命名为“三希堂”。这三件稀世墨宝... 《伯远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珣所作的纸本行书,5行47字,纵25.1厘米,横17.2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获得三件墨迹,赞为稀世之宝,珍藏于自己卧室旁西暖阁的专设书屋,遂将书屋命名为“三希堂”。这三件稀世墨宝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还有一件便是王珣的《伯远帖》。“三希帖”被后人列入“中华十大传世名帖”,而这三帖中唯有《伯远帖》是晋代流传下来的真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远帖 快雪时晴帖 魏晋书法 北京故宫博物院 中秋帖 纸本 王献之 三希堂
下载PDF
清逸俊秀 风度有致——王珣《伯远帖》鉴赏
3
作者 杨赫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44-45,共2页
《伯远帖》是晋人风骨中最富盛名的笔迹。篇幅中艺术语言运用得体,字字珠玑,棱角分明,起承转合、用笔逻辑交代清晰,气势磅礴之处不乏温润灵动。行文自然恳切却又不落俗气,仰观俯察之间似大彻大悟。本篇以《伯远帖》文意以及运笔、章款... 《伯远帖》是晋人风骨中最富盛名的笔迹。篇幅中艺术语言运用得体,字字珠玑,棱角分明,起承转合、用笔逻辑交代清晰,气势磅礴之处不乏温润灵动。行文自然恳切却又不落俗气,仰观俯察之间似大彻大悟。本篇以《伯远帖》文意以及运笔、章款、落墨等鉴赏方法,探究王珣的创作技巧以及晋人风度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珣 伯远帖 晋人风度 清逸俊秀
下载PDF
《伯远帖》题跋初探
4
作者 杨薇 《红河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63-66,共4页
王《伯远帖》是乾隆存放在"三希堂"里作品之一,它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自不待说,其后的题跋不但为我们研究《伯远帖》原迹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其题跋自身也同样具有相当的文献价值与艺术价值。前后为《伯远帖》题跋的有乾隆... 王《伯远帖》是乾隆存放在"三希堂"里作品之一,它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自不待说,其后的题跋不但为我们研究《伯远帖》原迹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其题跋自身也同样具有相当的文献价值与艺术价值。前后为《伯远帖》题跋的有乾隆、董其昌、王肯堂等五人,对五人题跋进行整理和研究,能够阐述跋文所反映的王系书法和魏晋书风对历代的影响,王的家学渊源,并获得王书信以外的信息,同时也能进一步彰显题跋自身的文献价值与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远帖 题跋 魏晋书风
下载PDF
萧洒超脱的艺术人格 游行自在的笔墨风神——晋王珣《伯远帖》之美学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姚淦铭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Z1期93-100,共8页
与万物之灵性相沟通的书法艺术,当我们对她们静观、沉思、冥想之际,一种奇妙的灵感,一种舒适的快感便象泠泠然的甜润清泉流遍我们的全身,注满我们的心田。而中国的书法艺术又以晋代书艺为冠冕,她的光环是那样的灵光闪烁。其中王珣的《... 与万物之灵性相沟通的书法艺术,当我们对她们静观、沉思、冥想之际,一种奇妙的灵感,一种舒适的快感便象泠泠然的甜润清泉流遍我们的全身,注满我们的心田。而中国的书法艺术又以晋代书艺为冠冕,她的光环是那样的灵光闪烁。其中王珣的《伯远帖》可谓是这一冠冕上的一颗硕大的宝石,这宝石的每一切面都在闪光。清代乾隆皇帝曾称《王珣帖》“可宝玩”,并喻为“三希”之一,把她作为稀有的国宝来看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远帖 王珣 书艺 艺术语言 美学探索 宣和书谱 乾隆皇帝 万物之灵 人格美 中秋帖
下载PDF
浙江传统经典书画名作图录 东晋王《伯远帖》
6
作者 郑利权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王珣《伯远帖》,纸本,行书,共5行47字,纵25.1cm,横17.2cm,是一封问候友人的书信,表达了对友人病况的担忧,是典型的“告哀问疾”手札。原文如下:“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剋申,分别如昨,永... 王珣《伯远帖》,纸本,行书,共5行47字,纵25.1cm,横17.2cm,是一封问候友人的书信,表达了对友人病况的担忧,是典型的“告哀问疾”手札。原文如下:“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王珣《伯远帖》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被乾隆皇帝誉为“三希”法帖。此帖流传有序,北宋时曾入宣和内府,后流落民间,为明董其昌、清安岐等人收藏。乾隆十一年(1746年)进入内府,经乾隆品题,入藏养心殿三希堂。溥仪出宫时,敬懿皇贵妃将此帖带出宫,后流散在外,辗转为郭葆昌收藏。1950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在香港将《伯远帖》《中秋帖》购回,由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远帖 快雪时晴帖 中秋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 安岐 纸本 总理指示 乾隆皇帝
下载PDF
王珣《伯远帖》
7
作者 许春光 《书法教育》 2022年第11期62-69,共8页
王珣(350—401),东晋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字元琳,小字法护,出身于名门望族,是王导之孙、王洽之子。王珣三代皆以善书著称。他自幼深受家庭熏陶,书艺颇高。《伯远帖》是王珣的代表作品,也是少数流传至今的晋代名家真迹之一。该帖至宋... 王珣(350—401),东晋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字元琳,小字法护,出身于名门望族,是王导之孙、王洽之子。王珣三代皆以善书著称。他自幼深受家庭熏陶,书艺颇高。《伯远帖》是王珣的代表作品,也是少数流传至今的晋代名家真迹之一。该帖至宋代被收归内府,明代又被董其昌等人收藏,至清代乾隆皇帝得到此帖,如获至宝,将之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合称“三希”,并置于三希堂藏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远帖 快雪时晴帖 中秋帖 董其昌 清代乾隆 山东临沂 三希堂 王珣
下载PDF
经典的生成:(传)王珣《伯远帖》的鉴藏史考
8
作者 董帅 《书法教育》 2021年第6期67-77,共11页
本文主要通过梳理《伯远帖》的历史文献记载、鉴藏流传、帖中留存细节,以及书迹笔法等问题,重新审视此帖的身份真伪和其"经典化"历程的构建之路。试图透过书帖个案研究,窥探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晚明鉴藏家的书画趣味,以及明清鉴... 本文主要通过梳理《伯远帖》的历史文献记载、鉴藏流传、帖中留存细节,以及书迹笔法等问题,重新审视此帖的身份真伪和其"经典化"历程的构建之路。试图透过书帖个案研究,窥探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晚明鉴藏家的书画趣味,以及明清鉴藏家们建构的一套有关王珣书史的知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珣 伯远帖 董其昌 经典化
下载PDF
《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临习指南
9
作者 刘光帅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X期124-127,共4页
玄学为东晋时代思想之主流。玄学之发展为文学艺术升华提供了土壤,在书法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在玄学风气的影响下,晋人的作品神韵清远,呈现出风度翩翩之韵致,尤其是在行、草书的创作上,开创了历史的高度。晋人书法被视为中国书法史的顶峰... 玄学为东晋时代思想之主流。玄学之发展为文学艺术升华提供了土壤,在书法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在玄学风气的影响下,晋人的作品神韵清远,呈现出风度翩翩之韵致,尤其是在行、草书的创作上,开创了历史的高度。晋人书法被视为中国书法史的顶峰,其代表性人物是以王羲之为主的王氏家族成员。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有云:"书以晋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雪时晴帖 王珣 临习 伯远帖 中秋帖 《十二月帖》 王羲之 王献之
原文传递
真迹,还是摹搨——《伯远帖》所见南朝押署"充"字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宁 《中国书法》 CSSCI 2019年第19期176-179,共4页
《伯远帖》素来被认定为是王珣的手书墨迹。本文以《伯远帖》帖前留存的唐怀充押署残影"充"为着眼点,以文献记载和相关法帖图像为依据,从三点论证该押署应为摹搨所为:1唐怀充押署的格式;2摹搨本上裁切的南朝押署;3押署残缺是... 《伯远帖》素来被认定为是王珣的手书墨迹。本文以《伯远帖》帖前留存的唐怀充押署残影"充"为着眼点,以文献记载和相关法帖图像为依据,从三点论证该押署应为摹搨所为:1唐怀充押署的格式;2摹搨本上裁切的南朝押署;3押署残缺是否为墨迹脱落。由此推论《伯远帖》应为摹搨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远帖 南朝押署 唐怀充 摹搨
原文传递
王珣与《伯远帖》书史地位变迁述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春光 《中国书法》 CSSCI 2019年第24期90-92,共3页
从接受学角度对王珣及《伯远帖》由名不见经传到被奉为典范这一转变过程进行梳理,不仅明确了王珣与《伯远帖》人、书对应关系生成的时段,也有效揭示了其在不同时人心中地位之变迁。
关键词 王珣 伯远帖 建构过程
原文传递
潇洒古淡 东晋风流——王珣《伯远帖》赏读
12
作者 孙景文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X期62-71,58-61,共14页
王珣(350—401),东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临沂)人,字元琳,小名法护,出身于名门望族,是王洽长子,东晋豪门士族之首王导之孙,王献之是其族兄弟。王珣弱冠为桓温,从讨袁真,封东亭侯。谢安执政时,出珣为豫章太守,不之官,除散骑常侍,不拜。后... 王珣(350—401),东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临沂)人,字元琳,小名法护,出身于名门望族,是王洽长子,东晋豪门士族之首王导之孙,王献之是其族兄弟。王珣弱冠为桓温,从讨袁真,封东亭侯。谢安执政时,出珣为豫章太守,不之官,除散骑常侍,不拜。后累官至尚书令,隆安二年(398),王恭举兵,假珣节,进卫将军、都督琅琊水陆军事,事平,加散骑常侍。隆安四年(400)因得病解除官职,一年后卒。追赠车骑将军、开府,谥献穆。王珣博学多才,《晋书》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远帖 古淡 王珣 王羲之 风流
原文传递
魏晋风流——王珣《伯远帖》赏析
13
作者 樊利杰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06年第5期1-1,共1页
  俗话说"书宗魏晋",即是说同学们学习书法,魏晋的法帖做范本是最好的选择之一.当时东晋掌权的土族大都"世尚老庄,莫肯用心儒训"(<晋书·成帝纪>),这种崇尚自由、不拘儒学的思想使这个时代成为艺术家...   俗话说"书宗魏晋",即是说同学们学习书法,魏晋的法帖做范本是最好的选择之一.当时东晋掌权的土族大都"世尚老庄,莫肯用心儒训"(<晋书·成帝纪>),这种崇尚自由、不拘儒学的思想使这个时代成为艺术家理想中的精神家园.这个时期书法艺术空前活跃,不蹈前规,在行书领域达到了书法史上的最高峰.但因为年代久远,这些墨宝真本一一散失,我们今天看到的能代表魏晋书风的作品,大都是后人的摹本,而<伯远帖>便是流传下来弥足珍贵的真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风流 伯远帖
原文传递
自晋唐后笔法式微因素简析——以系列临摹书法作品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方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I0008-I0009,共2页
晋唐书法作为中国书法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有“钟张”“二王之妙”,以及晋唐书家留给后世的诸多妙笔。王羲之的《十七帖》、王珣《伯远帖》、褚遂良《大字阴符经》、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祭侄文稿》、怀素《自叙帖》等等。... 晋唐书法作为中国书法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有“钟张”“二王之妙”,以及晋唐书家留给后世的诸多妙笔。王羲之的《十七帖》、王珣《伯远帖》、褚遂良《大字阴符经》、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祭侄文稿》、怀素《自叙帖》等等。如何能够通过流传至今的法帖窥一斑而知全貌,又如何能够面对理论去其糟粕、“知书论感受而立笔法之具体”,“立具化”对书论中言语陈述书家感受的具体实现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作品 《祭侄文稿》 中国书法史 伯远帖 书论 褚遂良 晋唐 颜真卿
下载PDF
从唐摹“晋帖”看魏晋笔法之本相——关于日本藏《孔侍中》《丧乱》诸帖引出的话题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振濂 《上海文博论丛》 2006年第2期26-35,共10页
研究中国古代书法中的"笔法"现象,不但要看中国流传有绪的法帖碑版书迹;还要借助于上古、中古时期中外书法交流事实的便利,从域外流传的书迹中去分析判断中国上古、中古时代书法的"本相"。在目前人人引为正宗,但又... 研究中国古代书法中的"笔法"现象,不但要看中国流传有绪的法帖碑版书迹;还要借助于上古、中古时期中外书法交流事实的便利,从域外流传的书迹中去分析判断中国上古、中古时代书法的"本相"。在目前人人引为正宗,但又很难解释清楚的所谓"二王笔法"或"魏晋笔法"的研究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王 鸭头丸帖 刻帖 碑版 侍中 万毫齐力 沈尹默 《兰亭序》 淳化阁帖 伯远帖
下载PDF
壁瓶——乾隆皇帝的寵物
16
作者 刘炜 《紫禁城》 1993年第2期23-24,15,共3页
紫禁城内养心殿西暖阁的“三希堂”,原名“温室”,本是皇帝在处理繁忙政务的闲暇时,看书写字休息的地方。室内除了藏有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三本名帖,各种文房用品等旷世之宝外,... 紫禁城内养心殿西暖阁的“三希堂”,原名“温室”,本是皇帝在处理繁忙政务的闲暇时,看书写字休息的地方。室内除了藏有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三本名帖,各种文房用品等旷世之宝外,更为奇特的是,在这不足四平方米的小阁内的一面墙上,竟挂有十一个各种釉色、造型不同的壁瓶,加上临窗悬挂的两个,总共十三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瓶 中秋帖 伯远帖 乾隆皇帝 三希堂 快雪时晴帖 王珣 养心殿 乾隆朝 真物
下载PDF
文字在书法审美中的作用
17
作者 戈冰华 《民主与科学》 1990年第4期33-33,5,共2页
汉字,从殷商甲骨到隋唐的楷书,走完了它字体演变的漫长道路。在这段时间里,书法艺术随同汉字的演变,也不断地发展,并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宝藏。但是,书法艺术的发展更有其独特的演变过程。我们现在所見到的北宋以前的书迹,多数为尺牍,诗... 汉字,从殷商甲骨到隋唐的楷书,走完了它字体演变的漫长道路。在这段时间里,书法艺术随同汉字的演变,也不断地发展,并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宝藏。但是,书法艺术的发展更有其独特的演变过程。我们现在所見到的北宋以前的书迹,多数为尺牍,诗卷、佛经、公文、刻石、墓志等很难看到以书法艺术创作本身为第一目的的作品。这时,没有所谓书法艺术与书写内容的关系问题,书法只是表现文字内容的手段,是为文字内容服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审美 文字内容 艺术创作 书写内容 诗卷 伯远帖 禹锡 旁为 张好好诗 伏波
下载PDF
云花满眼 奕奕生动——《唐摹万岁通天帖》书法赏析
18
作者 王延智 《江苏教育》 2018年第5期66-68,共3页
在东晋至南朝这段历史中,王氏一门既是权力煊赫的士族,也是书法相辉的士族,是江左风流的典型代表,在书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都是十分显著的。以王羲之为中心,上下数代书家云集,王羲之的父辈有王导、王廙等,同辈有王洽、王荟等,子侄... 在东晋至南朝这段历史中,王氏一门既是权力煊赫的士族,也是书法相辉的士族,是江左风流的典型代表,在书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都是十分显著的。以王羲之为中心,上下数代书家云集,王羲之的父辈有王导、王廙等,同辈有王洽、王荟等,子侄辈有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王珣、王珉等,至南朝、隋唐,法乳尤不绝,留下了大量的书法作品,或汇于官私刻帖中,或以临本、钩摹本墨迹传世,在摹本中颇负盛名汇摹本的是《唐摹万岁通天帖》。《唐摹万岁通天帖》,又称《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卷》《唐摹王右军家书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摹万岁通天帖 武则天 王氏书风 伯远帖 晋代真迹
下载PDF
书法观典
19
作者 马斌 《江苏教育》 2020年第13期20-24,共5页
【作品概况】《伯远帖》是王珣写给亲友的一封书信,诉说回想与友人天各一方的怅惘。年代仅次于《平复帖》,因首行有"伯远"二字得名。纸本,行书,5行47字,纵25.1厘米,横17.2厘米。此帖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 【作品概况】《伯远帖》是王珣写给亲友的一封书信,诉说回想与友人天各一方的怅惘。年代仅次于《平复帖》,因首行有"伯远"二字得名。纸本,行书,5行47字,纵25.1厘米,横17.2厘米。此帖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同列为乾隆三希堂法帖,明代董其昌曾收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雪时晴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 书法观 伯远帖 中秋帖 纸本 董其昌 王献之
下载PDF
故宫收藏了多少文物?
20
作者 蕭正文 《紫禁城》 1994年第2期38-38+48,48,共2页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文物極為豐富,所藏傳世文物,除了於1949年運往台灣部分外,其餘部分仍保存在故宮。抗戰勝利後,特別是全國解放以後,又陸續以接管、收購和接收捐獻等方式收進相當一部分文物,其中有些是稀世珍寶。 溥儀離開天津去偽滿時...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文物極為豐富,所藏傳世文物,除了於1949年運往台灣部分外,其餘部分仍保存在故宮。抗戰勝利後,特別是全國解放以後,又陸續以接管、收購和接收捐獻等方式收進相當一部分文物,其中有些是稀世珍寶。 溥儀離開天津去偽滿時留在天津張園的一部分文物;他從原蘇聯被押回到撫順戰犯管理所時留在那里一些文物,兩部分之和共計二千多件,後來都劃歸故宮博物院接管。 溥儀出宮時攜出的王獻之《中秋帖》和王珣《伯遠帖》,流入香港,被人典當給一家外國銀行。為了避免被人買走,在1951年典當期滿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秋帖 伯遠帖 王珣 王獻 珍寶 金属器 采薇 好爵 张伯驹 选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