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体外抗氧化活性
1
作者 于凡 郭莹莹 +5 位作者 李娜 代心悦 朱文嘉 姚琳 江艳华 王联珠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6,共7页
以裙带菜岩藻聚糖硫酸酯为原料,采用自由基氧化降解法及强阴离子交换色谱技术,制备纯化得到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F-1和F-2。通过分子排阻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技术对F-1和F-2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解析,探究... 以裙带菜岩藻聚糖硫酸酯为原料,采用自由基氧化降解法及强阴离子交换色谱技术,制备纯化得到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F-1和F-2。通过分子排阻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技术对F-1和F-2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解析,探究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抗氧化构效关系。结果表明:F-1和F-2主要由岩藻糖和半乳糖组成,分子质量分别为2790 Da和23510 Da,硫酸基质量分数分别为(27.05±0.95)%和(34.73±0.08)%,糖醛酸质量分数分别为(15.39±0.33)%和(6.76±0.38)%。F-1和F-2的糖苷键构型均为α型,且具有一定程度的乙酰化和硫酸化。综合比较不同质量浓度F-1和F-2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发现二者均可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对铁氰化钾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分子质量较小的F-1糖链上的糖醛酸、半乳糖含量相对较高,在相同剂量条件下其抗氧化活性优于F-2。该研究结果可为将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作为一种优良的天然抗氧化物质应用于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 化学组成 结构特征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酶降解法制备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马冬月 刘海迪 +3 位作者 汲晨锋 辛国松 李文兰 郭守东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2-381,共10页
岩藻聚糖是一类天然硫酸化修饰的主要由L-岩藻糖(6-脱氧-L-半乳糖)连接而成的多糖,该类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过去几十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多数聚焦在岩藻聚糖,而对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的研究较少。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发... 岩藻聚糖是一类天然硫酸化修饰的主要由L-岩藻糖(6-脱氧-L-半乳糖)连接而成的多糖,该类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过去几十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多数聚焦在岩藻聚糖,而对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的研究较少。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发现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具有更好的水溶解性和生物活性。通过降解岩藻聚糖获得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的方式有多种,酶降解法因具有水解条件温和、选择性好和副产物少等优点而倍受关注。该文对岩藻聚糖降解酶的分类、来源和制备,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的制备工艺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酶降解法制备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及其在食品和药品领域的转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 酶降解 分子质量岩藻 生物活性
下载PDF
低分子量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和体内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72
3
作者 李兆杰 薛长湖 +2 位作者 陈磊 方昱 林洪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4-68,共5页
用化学发光分析法研究了 3种低分子量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 (LMWF M、LMWF -Ⅰ、LMWF -Ⅳ )体外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2-· )及羟基自由基 (·OH)的作用 ,并观察了LMWF M对高脂血症大鼠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低分子量海带岩藻... 用化学发光分析法研究了 3种低分子量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 (LMWF M、LMWF -Ⅰ、LMWF -Ⅳ )体外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2-· )及羟基自由基 (·OH)的作用 ,并观察了LMWF M对高脂血症大鼠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低分子量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组分均有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 ,随体系中LMWF浓度的增加 ,其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增强。LMWF -Ⅰ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最强 ,它对O2-·的IC50 为 0 .0 44mg·mL-1,对·OH的IC50 为 0 .0 6 2mg·mL-1。LMWF M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和组织中LPO含量 (P <0 .0 1) ,增强SOD活力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分子岩藻硫酸 活性氧自由基 清除剂 抗氧化作用 高脂血症
下载PDF
低分子量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及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芳 李八方 +2 位作者 董诗竹 王景峰 赵雪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6-112,共7页
以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粗多糖为原料,采用Cu2+-H2O2自由基氧化体系结合超滤技术制备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通过比较粗糖质量和H2O2浓度对产物的分子量和化学组成的影响,确定制备高硫酸根高岩藻糖的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最佳条件是... 以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粗多糖为原料,采用Cu2+-H2O2自由基氧化体系结合超滤技术制备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通过比较粗糖质量和H2O2浓度对产物的分子量和化学组成的影响,确定制备高硫酸根高岩藻糖的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最佳条件是:4.5%H2O2与0.026 7mol/L Cu2+降解4.5g岩藻聚糖硫酸酯,得到Fa3(Mw 7.68kDa)和Fb3(Mw 3.89kDa)2个组分,其硫酸根含量较高,为30.32%和32.48%。Fa3组分主要由岩藻糖(64.25%)和半乳糖(30.74%)组成,而Fb3的硫酸根和半乳糖含量高于Fa3,但岩藻糖含量下降。比较发现,H2O2浓度由4.5%上升为9%时,制备的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分子量、岩藻糖含量和硫酸根含量都下降。研究发现Fa3和Fb3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尤其是Fa3组分活性较高。说明分子量对岩藻聚糖硫酸酯的神经氨酸酶抑制活性影响要大于硫酸根含量,而且Fa3组分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抑制活性也可能与其单糖组成较均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岩藻硫酸 自由基氧化降解 神经氨酸酶
下载PDF
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低聚糖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4
5
作者 赵雪 薛长湖 +2 位作者 王静凤 李兆杰 齐宏涛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6-289,共4页
目的 : 研究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低聚糖 (LMFO)的抗氧化活性及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 给药组小鼠分别灌胃 (ig)给 LMFO5 0、1 0 0、1 5 0 mg/ (kg·d) ,连续 1 0 d作预处理 ,以甘利欣 (90 mg/ kg)做阳性对照。然后分别以 0 .2... 目的 : 研究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低聚糖 (LMFO)的抗氧化活性及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 给药组小鼠分别灌胃 (ig)给 LMFO5 0、1 0 0、1 5 0 mg/ (kg·d) ,连续 1 0 d作预处理 ,以甘利欣 (90 mg/ kg)做阳性对照。然后分别以 0 .2 %CCl4 1 0 ml/ kg和 D-氨基半乳糖 (D- Gal N,6 0 0 mg/ kg) +脂多糖 (LPS,1 μg/ kg)造成肝损伤 ,观察小鼠血清谷草酶 (GP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的活性及丙二醛 (MDA)的含量。结果 : 在 CCl4 和 D-Gal N+LPS两种肝损伤模型中 ,LMFO均可以非常显著地抑制肝损伤小鼠的血清 GPT的活性和MDA值的升高 ,并能提高其血清 SOD和 GSH- Px的活性。在 CCl4 和 D- Gal N+LPS肝损伤模型中 ,分别以中浓度和高浓度的 LMFO的抗氧化和肝脏保护作用最好。说明 LMFO可以保护机体和肝细胞内的内源抗氧化系统 ,抑制 CCl4 产生的自由基造成的脂质过氧化 ,抑制过多的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对肝细胞的破坏作用 ,从而达到保护肝脏的作用。结论 : LMFO具有很好的肝脏保护作用 ,其作用可能与其很好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海带岩藻硫酸 抗氧化作用 谷草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苔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下载PDF
岩藻聚糖硫酸酯低聚糖降压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付雪艳 薛长湖 +2 位作者 宁岩 李兆杰 许加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0-564,共5页
采用两肾一夹型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探讨岩藻聚糖硫酸酯低聚糖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呼吸及血浆中血管紧张素 (Ang )含量的影响。用 GY- 6 0 88型多道生理参数分析记录仪和张力传感器测定、记录血压和呼吸 ;用均相竞... 采用两肾一夹型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探讨岩藻聚糖硫酸酯低聚糖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呼吸及血浆中血管紧张素 (Ang )含量的影响。用 GY- 6 0 88型多道生理参数分析记录仪和张力传感器测定、记录血压和呼吸 ;用均相竞争法测定 Ang 的含量。实验表明 ,1 2 .5 ,2 5 ,5 0 mg/ kg的岩藻聚糖硫酸酯低聚糖均能显著地降低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动脉血压。其中 ,高剂量 (5 0 mg/kg)的降压效果与 1 4 mg/kg的卡托普利相当 ;给药大鼠的呼吸频率随血压的变化呈正相关变化 ;1 2 .5 ,2 5 ,5 0 mg/ kg剂量的岩藻聚糖硫酸酯低聚糖均能降低高血压大鼠血浆中 Ang 的含量。其中 ,高剂量 (2 5 ,5 0 mg/ kg)组的 Ang 水平同卡托普利组 (1 4 mg/ kg)相当。岩藻聚糖硫酸酯低聚糖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有显著的降压作用 ,抑制 Ang 生成可能是其降压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硫酸 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ANG 降压作用
下载PDF
岩藻聚糖硫酸酯及其酶解产物对 D-半乳糖氧化损伤小鼠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莹 赵志浩 +3 位作者 高蒙初 刘玮洁 李八方 赵雪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78-2382,共5页
本文利用岩藻聚糖硫酸酯降解酶(EQFF)对大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进行降解,进而得到低分子量的酶解产物,比较并分析了酶解前后岩藻聚糖硫酸酯对D-半乳糖氧化损伤小鼠的抗氧化作用。将SPF级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岩... 本文利用岩藻聚糖硫酸酯降解酶(EQFF)对大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进行降解,进而得到低分子量的酶解产物,比较并分析了酶解前后岩藻聚糖硫酸酯对D-半乳糖氧化损伤小鼠的抗氧化作用。将SPF级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岩藻聚糖硫酸酯组、酶解物组、阳性对照组,饲养42 d后处死,测定血清和肝脏组织的抗氧化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岩藻聚糖硫酸酯及其酶解产物与模型组相比都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岩藻聚糖硫酸酯酶解物组小鼠抑制血清和肝脏组织的·OH的活性达到500.67±35.67 U/mL和1821.34±162.02 U/mg prot,T-SOD活力达到101.82±3.98 U/mL和3053.36±245.88 U/mg prot;同时,岩藻聚糖硫酸酯酶解物组小鼠的血清CAT活力达到4.05±0.56 U/mL,GSH-Px活力达到348.88±29.22 U,说明低分子量的酶解产物比高分子量的岩藻聚糖硫酸酯有更显著的抗氧化作用,为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硫酸 酶解物 分子 抗氧化 D-半乳
下载PDF
不同高级结构墨西哥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调控脂肪细胞分化的构效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郭垚 符萌 +3 位作者 李雪静 王娜 常耀光 王静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21-126,共6页
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sea cucumber fucoidan,SC-FUC)是海参体壁中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研究表明多糖的生物活性与其高级结构密切相关。本实验旨在研究体外水平下不同高级结构墨西哥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fucoidan from Holothuria mexican... 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sea cucumber fucoidan,SC-FUC)是海参体壁中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研究表明多糖的生物活性与其高级结构密切相关。本实验旨在研究体外水平下不同高级结构墨西哥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fucoidan from Holothuria mexicana,Hm-FUC)对脂肪细胞分化活性的影响,以期为SC-FUC的更高效利用及深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以3T3-L1前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鸡尾酒法"建立脂肪细胞分化模型,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油红O染色法和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系统研究不同高级结构Hm-FUC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结果表明:4种Hm-FUC均可显著抑制3T3-L1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减少成熟脂肪细胞数目,降低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下调脂肪细胞分化关键转录调控因子SREBP1c、PPARγ、C/EBPα的mRNA表达(P<0.05);显著上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基因LRP5、LRP6、Frz、β-catenin、cmyc、Cyclin D1的mRNA表达(P<0.05),显著下调负调控因子GSK3β的mRNA表达(P<0.05),其中Hm3(210 kDa,无规卷曲短链构象)效果最为显著,但对Wnt10b mRNA表达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Hm-FUC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调脂肪细胞分化关键转录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成脂,其中当分子质量为210 kDa,链构象为无规卷曲短链状时,其抑制脂肪细胞分化活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岩藻硫酸 分子质量 链构象 脂肪细胞分化 WNT/Β-CATENIN通路
下载PDF
可控酶降解马尾藻岩藻聚糖硫酸酯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姜琪 谌素华 +2 位作者 郑琼仪 孔燕婷 黄文慧 《农产品加工》 2015年第4期5-7,11,共4页
以亨氏马尾藻(S.henslowianum)为原料,提取分离纯化后的岩藻聚糖硫酸酯组分SPF3,采用β-葡聚糖酶对其进行可控酶降解,并分别就加酶量、反应温度、酶解时间对岩藻聚糖硫酸酯降解的影响进行考察,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SPF3进行酶法降解,得... 以亨氏马尾藻(S.henslowianum)为原料,提取分离纯化后的岩藻聚糖硫酸酯组分SPF3,采用β-葡聚糖酶对其进行可控酶降解,并分别就加酶量、反应温度、酶解时间对岩藻聚糖硫酸酯降解的影响进行考察,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SPF3进行酶法降解,得到最佳降解工艺为加酶量0.03%,反应温度50℃,酶解时间1 h,p H值6.0,多糖质量浓度1 mg/m L。通过对降解前后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总糖、硫酸根、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分析,表明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岩藻聚糖硫酸酯多糖分子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氏马尾藻 岩藻硫酸 可控酶降解 分子
下载PDF
岩藻低聚糖的酶法制备及活性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凤舞 阙斐 +2 位作者 寇玲赟 迟方 王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2-117,共6页
利用岩藻聚糖硫酸酯酶对岩藻聚糖硫酸酯进行降解,获得岩藻低聚糖。利用均匀设计和正交设计方法,设计122组试验,通过Matlab软件建立3层BP网络模型模拟酶解过程,运用遗传算法对上述网络进行寻优。并利用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模型,对岩藻低... 利用岩藻聚糖硫酸酯酶对岩藻聚糖硫酸酯进行降解,获得岩藻低聚糖。利用均匀设计和正交设计方法,设计122组试验,通过Matlab软件建立3层BP网络模型模拟酶解过程,运用遗传算法对上述网络进行寻优。并利用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模型,对岩藻低聚糖和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加酶量0~24 U/mg、酶解温度20~40℃、酶解时间0~4 h的酶解条件下,产物分子质量会发生显著性变化,选取上述范围作为寻优范围。遗传算法寻优结果表明,当加酶量20.7 U/mg、酶解温度26℃、酶解时间2.3 h时,能够获得最大抗氧化活性的岩藻低聚糖,该产物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5.1%,分子质量为18.2 k Da。体内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岩藻低聚糖较岩藻聚糖硫酸酯在羟自由基清除率、丙二醛活力及减少过氧化氢酶含量等抗氧化指标方面都有显著提高(P<0.05)。本实验为工业化制备高抗氧化活性岩藻聚糖硫酸酯水解产物提供了一定实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 人工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抗氧化活性 酶法水解 分子质量
下载PDF
相对低分子量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对乙酸慢性胃溃疡的辅助治疗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袁松 李八方 +3 位作者 王景峰 王志聪 郭峰君 赵雪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68,共6页
目的研究相对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对慢性乙酸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慢性乙酸胃溃疡大鼠模型,用灌胃的方式给予相对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LMW fucoidan)40、100和200mg.kg-1 3个剂量,研究了相对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 目的研究相对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对慢性乙酸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慢性乙酸胃溃疡大鼠模型,用灌胃的方式给予相对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LMW fucoidan)40、100和200mg.kg-1 3个剂量,研究了相对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对胃溃疡大鼠的溃疡指标、氧化程度、NO产生以及MPO的影响。结果灌胃给予LMW fucoidan对大鼠的乙酸胃黏膜损伤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与模型组相比胃壁溃疡面积有明显减少。同时对胃组织中的抗氧化酶SOD和GSH-Px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显著抑制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产生。与模型组比较,LMW fucoidan组大鼠的胃组织中NO的含量显著上升,MPO的活性显著下降。结论相对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对胃溃疡大鼠的辅助治疗作用与其体内抗氧化活性有关,并通过调节NO产生和炎症细胞的地浸润辅助慢性乙酸胃溃疡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相对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 胃溃疡
原文传递
海带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和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静文 史姣霞 +3 位作者 谢洁玲 于彤 李八方 赵雪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9-26,共8页
目的研究低分子量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和纯化技术,筛选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低分子量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方法以海带硫酸多糖为原料,采用自由基降解和强阴离子交换色谱技术,制备纯化出高硫酸根和高岩藻糖的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 目的研究低分子量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和纯化技术,筛选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低分子量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方法以海带硫酸多糖为原料,采用自由基降解和强阴离子交换色谱技术,制备纯化出高硫酸根和高岩藻糖的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采用体外凝血酶诱导血小板聚集模型,筛选出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结果强阴离子交换色谱能够有效地将复杂的低分子量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分离纯化,得到4个纯度较高的高硫酸根、高岩藻糖的低分子量多糖,其岩藻糖含量超过85%~95%,硫酸根含量35%以上,分子量在20~30ku。体外抗血小板聚集试验结果证明,这4个高硫酸根高岩藻糖组分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最高,而低硫酸根组分含有较高的半乳糖、甘露糖和糖醛酸,其抗血小板活性非常低。结论采用自由基氧化降解和强阴离子交换色谱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分子岩藻硫酸 阴离子交换色谱 抗血小板 凝血酶
原文传递
3种低值海参中海参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化学组成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胡艳芳 董书君 +4 位作者 续晓琪 于龙 常耀光 薛长湖 王彦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7-232,共6页
海参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水产品,具有多种营养及生理调节功能。海参多糖是海参的主要功效成分之一。文中以3种低值海参-黄玉参(Stichopus naso)、沙参(Holothuria floridana)及土耳其参(Holothuria tubulosa)为实验原料,在利用分子生物学... 海参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水产品,具有多种营养及生理调节功能。海参多糖是海参的主要功效成分之一。文中以3种低值海参-黄玉参(Stichopus naso)、沙参(Holothuria floridana)及土耳其参(Holothuria tubulosa)为实验原料,在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确认其种属的基础上,提取其中的海参多糖,并利用阴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出海参硫酸软骨素及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2种组分。分别采用柱前衍生-HPLC法、离子色谱法及高效凝胶排阻色谱法分析各样品的单糖组成、硫酸根含量及分子质量。结果表明:海参多糖及其组分的化学组成随海参来源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值海参 岩藻硫酸 硫酸软骨素 组成 硫酸根含量 分子质量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酶解模型建立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续晓琪 薛长湖 常耀光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27,共8页
本文以海地瓜岩藻聚糖硫酸酯为原料,用自主筛选的海洋细菌Flavobacteriaceae sp. CZ1127产生的FUCase酶解制备低分子质量产物(Am-LMF),随机选取80组酶解数据作为训练样本用于构建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网络),剩余10组作为预测样本检... 本文以海地瓜岩藻聚糖硫酸酯为原料,用自主筛选的海洋细菌Flavobacteriaceae sp. CZ1127产生的FUCase酶解制备低分子质量产物(Am-LMF),随机选取80组酶解数据作为训练样本用于构建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网络),剩余10组作为预测样本检验网络的性能。建立起网络输入为酶浓度和酶解时间,输出为酶解产物分子质量的对数的单隐层BP网络模型(BP-ANNs),通过优化设计,确定BP网络隐层节点数为7,隐层传递函数为logsig,输出层传递函数为purelin,训练函数为trainlm,并固定最优网络权值,使BP-ANNs经74次训练后,均方误差达到0.01以下,经测试网络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对误差控制在1.06%以内。经测定,不同分子质量的Am-LMF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具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本文成功建立了用于分子质量预测的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酶解的人工神经网络,可为今后试验和实际生产中制取不同分子质量的SC-FUC及其构效关系的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岩藻硫酸 人工神经网络 分子质量 岩藻硫酸 抗氧化
原文传递
小有刺参硫酸软骨素和岩藻聚糖硫酸酯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12
15
作者 齐俊华 王展 +3 位作者 石德玲 于彤 史姣霞 赵雪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9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从小有刺参中制备纯化硫酸软骨素和岩藻聚糖硫酸酯及各自的低分子量组分,并比较不同结构硫酸多糖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揭示海参硫酸多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构效关系。方法利用离子交换色谱和自由基降解技术,从小有刺参中制备硫酸软... 目的从小有刺参中制备纯化硫酸软骨素和岩藻聚糖硫酸酯及各自的低分子量组分,并比较不同结构硫酸多糖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揭示海参硫酸多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构效关系。方法利用离子交换色谱和自由基降解技术,从小有刺参中制备硫酸软骨素和岩藻聚糖硫酸酯及各自的低分子量组分。采用体外凝血酶诱导血小板聚集模型,比较不同结构的硫酸软骨素和岩藻聚糖硫酸酯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结果 4~60μg/mL硫酸软骨素和低分子量硫酸软骨素具有显著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活性,在浓度为20μg/mL时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高达94.6%和95.3%,且分子量的降低对其活性无影响。比较不同来源的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活性发现,在4~60μg/mL浓度范围内,海参与海带来源的岩藻聚糖硫酸酯都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且活性没有显著差异,但经过自由基降解后,海参和海带来源的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都显著降低。结论海参硫酸软骨素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显著高于岩藻聚糖硫酸酯,海参硫酸多糖可以应用于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研究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软骨素 岩藻硫酸 分子量样品 抗血小板 凝血酶
原文传递
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对栓塞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展 郭峰君 +3 位作者 史姣霞 于彤 赵雪 孙锋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8年第1期55-61,共7页
目的对不同分子量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对大鼠栓塞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比较。方法以海带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刺激造栓法建立大鼠动脉栓塞性脑缺血损伤模型,观察岩藻聚糖硫酸酯对神... 目的对不同分子量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对大鼠栓塞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比较。方法以海带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刺激造栓法建立大鼠动脉栓塞性脑缺血损伤模型,观察岩藻聚糖硫酸酯对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大脑皮层形态学、血液中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TXB2和6-kelo-PGF1α)、磷脂代谢产物(PA和LPA)和纤溶系统(t-PA和u-PA)的影响。结果静脉注射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对大鼠栓塞性脑缺血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显著降低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和脑皮层神经细胞的损伤,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保护活性是高分子量组分的1/10。岩藻聚糖硫酸酯预防栓塞性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理为:抑制TXB2生成,提高6-kelo-PGF1α的水平,抑制LPA的释放,从而抑制血栓的进一步发展;促进t-PA和u-PA的生成从而激活纤溶系统。结论岩藻聚糖硫酸酯在预防栓塞性脑缺血损伤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潜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硫酸 分子岩藻硫酸 栓塞性脑缺血损伤
原文传递
岩藻聚糖硫酸酯降血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汪巾岳 何云海 +5 位作者 马志超 刘雯 李晓旭 汪秋宽 任丹丹 刘舒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23年第5期71-80,共10页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内分泌和代谢系统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1种普遍疾病。岩藻聚糖硫酸酯(FUC)基于其特定的化学结构,如单糖组成和糖苷键,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和理想的糖尿病治疗潜力。FUC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其结构...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内分泌和代谢系统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1种普遍疾病。岩藻聚糖硫酸酯(FUC)基于其特定的化学结构,如单糖组成和糖苷键,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和理想的糖尿病治疗潜力。FUC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其结构复杂、高分子量和高黏性的特性限制了其应用,而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LMWF)黏度低、溶解度好,且研究表明LMWF具有更好的降血糖作用,因此LMWF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文章讨论了FUC的结构特征,包括主干结构、糖苷键位置、单糖类型、硫酸盐含量,着重介绍了多糖分子质量和降血糖活性的关联,继而引申出低分子量LMWF降血糖作用及作用机理,以期为明晰岩藻多糖的构效关系及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硫酸 结构 分子质量 降血活性 作用机理
原文传递
PAGE在海洋酸性寡糖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8
作者 于广利 迟连利 +3 位作者 管华诗 李桂玲 陈娥功 蒋新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1年第3期7-11,共5页
报道了聚丙烯酰凝胶电泳 (PAGE)法测定海洋酸性寡糖如卡拉胶、岩藻聚糖硫酸酯及褐藻胶及其衍生物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 :PAGE对海洋酸性寡糖具有较高的分离能力。电泳后的凝胶经阿利辛蓝 (Alcianblue)染色并用扫描仪保存图象 ,所得图象... 报道了聚丙烯酰凝胶电泳 (PAGE)法测定海洋酸性寡糖如卡拉胶、岩藻聚糖硫酸酯及褐藻胶及其衍生物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 :PAGE对海洋酸性寡糖具有较高的分离能力。电泳后的凝胶经阿利辛蓝 (Alcianblue)染色并用扫描仪保存图象 ,所得图象通过专用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数字化分析 ,经和肝素寡糖标准品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GE 海洋 酸性寡 卡拉胶 岩藻硫酸 褐藻胶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下载PDF
仿刺参体壁水提物中生物大分子的鉴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艳 常耀光 +1 位作者 薛长湖 申晶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40-45,I0001-I0011,共17页
采用匀浆水提处理获取仿刺参体壁水提物,测得其中蛋白质质量分数为(41.03±1.97)%,多糖质量分数为(36.51±1.58)%。基于蛋白组学技术鉴定出水提物中蛋白分子400余种,丰度较高的蛋白主要是卵黄蛋白、原肌球蛋白及肌动蛋白等。单... 采用匀浆水提处理获取仿刺参体壁水提物,测得其中蛋白质质量分数为(41.03±1.97)%,多糖质量分数为(36.51±1.58)%。基于蛋白组学技术鉴定出水提物中蛋白分子400余种,丰度较高的蛋白主要是卵黄蛋白、原肌球蛋白及肌动蛋白等。单糖组成分析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确认水提物中的多糖主要为岩藻聚糖硫酸酯,其分子质量为(5172.5±107.6)kDa;利用多种变性剂破坏水提物中可能存在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发现处理前后岩藻聚糖硫酸酯分子量无显著变化,说明该多糖以非聚集体的形式存在于水提物中。该研究首次明确了仿刺参体壁水提物中的蛋白质和多糖的分子种类,可为后续优化海参加工工艺、减少海参加工中的营养物质流失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 水提物 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组学 岩藻硫酸
下载PDF
不同性质海洋硫酸多糖的制备及其改善大鼠脂肪肝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武晓琳 王玉明 +3 位作者 常耀光 李兆杰 薛勇 薛长湖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11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探索了不同来源、不同分子量的海洋硫酸多糖对脂肪肝大鼠脂肪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脂肪肝模型对照组、0.1%低分子量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组、0.1%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组、0.2%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组、0... 目的探索了不同来源、不同分子量的海洋硫酸多糖对脂肪肝大鼠脂肪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脂肪肝模型对照组、0.1%低分子量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组、0.1%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组、0.2%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组、0.2%海藻岩藻聚糖硫酸酯组、0.2%海参硫酸软骨素组,每组6只。饲料中添加1%乳清酸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不同性质海洋硫酸多糖按所给剂量添加于饲料中,连续喂养14d。称量大鼠体重、肝脏、肾脏以及内脏脂肪重量;分别测定大鼠肝脏TC、TG含量。结果结果显示,各种硫酸多糖不影响大鼠正常生长且均可显著降低肝脏TC水平(P<0.01),海藻岩藻聚糖硫酸酯和低分子量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可显著降低肝脏TG水平(P<0.05)。结论海洋硫酸多糖对脂肪肝具有预防和改善效果,在膳食调节脂质代谢方面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岩藻硫酸 硫酸软骨素 海参多 脂肪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