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0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S-100B蛋白、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检测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病情严重程度中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耿淑霞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S-100B蛋白、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HIE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择9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儿一... 目的:探讨血清S-100B蛋白、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HIE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择9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儿一般资料,并检测两组患儿血清S-100B蛋白、sLOX-1、GFAP水平,分析HIE患儿血清S-100B蛋白、sLOX-1、GFAP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对照组血清S-100B蛋白、sLOX-1、GFAP水平低于观察组(均P<0.05)。重度组血清S-100B蛋白、sLOX-1、GFAP水平高于中度组、轻度组和对照组(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疾病严重程度与HIE患儿血清S-100B蛋白、sLOX-1、GFAP水平呈正相关(均P<0.001)。随访预后良好患儿59例,预后不良21例,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程异常、病情重度、S-100B蛋白、sLOX-1、GFAP为影响HIE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HIE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与血清S-100B蛋白、sLOX-1、GFAP水平有关,监测其水平变化有利于临床早期完善干预方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B蛋白 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相关性 预后
下载PDF
一种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抗弧菌感染中的功能研究
2
作者 谢飞 于洋 +1 位作者 周海龙 李富花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54-1462,共9页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RP)是一类细胞表面蛋白,属于一种内吞性受体,其在调节脊椎动物血脂平衡中的作用已被广泛报道。前期在凡纳滨对虾弧菌抗性家系和敏感家系的比较转录组分析中发现一种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基因的转录表达...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RP)是一类细胞表面蛋白,属于一种内吞性受体,其在调节脊椎动物血脂平衡中的作用已被广泛报道。前期在凡纳滨对虾弧菌抗性家系和敏感家系的比较转录组分析中发现一种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基因的转录表达存在明显差异,为明确该基因在对虾抗弧菌感染中的作用,我们对该基因进行了全长cDNA克隆、表达特征分析和功能的初步研究。该基因在凡纳滨对虾中存在两个转录本,分别命名为LvLRP1-1和LvLRP1-2。LvLRP1-1的cDNA序列全长为916bp,编码226个氨基酸;LvLRP1-2的cDNA全长为787bp,编码183个氨基酸。两个转录本的cDNA序列高度一致,唯一的差别在于LvLRP1-1的cDNA比LvLRP1-2多129 bp,多编码43个氨基酸。组织表达分析显示LvLRP1-1在对虾的眼柄、表皮、脑和心脏中高表达,而LvLRP1-2仅在眼柄和表皮中呈现高表达。在副溶血弧菌感染对虾后, LvLRP1-1和LvLRP1-2的转录表达变化趋势一致,均在感染后3h其转录水平明显升高,6h之后又恢复到正常水平。利用双链RNA技术对LvLRP1-1和LvLRP1-2同时干扰后对对虾进行弧菌感染,发现干扰后的对虾体内弧菌的载量明显提高,死亡率显著上升,说明其在对虾抵抗弧菌感染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 组织表达分析 副溶血弧菌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吴晶莹 王耀国 +2 位作者 周昆林 卜荣生 陈啸峰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0期179-184,共6页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related protein 1,LRP1),也被称为CD91或α2巨球蛋白受体,是一种普遍表达于细胞表面的大分子量内吞性受体,属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家族的成员之一。LRP1主要参与细胞的两个...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related protein 1,LRP1),也被称为CD91或α2巨球蛋白受体,是一种普遍表达于细胞表面的大分子量内吞性受体,属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家族的成员之一。LRP1主要参与细胞的两个生理过程:内吞作用和信号通路的调控。许多结构和功能不同的蛋白质都可以作为其配体而被内吞至细胞内;LRP1还可作为信号受体与胞质内蛋白质结合而调控信号通路。因此,LRP1在细胞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心血管疾病中,LRP1可通过其独特的功能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并可能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瘤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表达及与静脉溶栓预后和静脉溶栓后脑出血转化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蒋孝宗 张守成 马兰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370-374,共5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表达及与静脉溶栓预后和静脉溶栓后脑出血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6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AIS病人104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 目的探讨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表达及与静脉溶栓预后和静脉溶栓后脑出血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6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AIS病人104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sLOX-1水平,比较sLOX-1表达高低与病人临床资料的关系,分析sLOX-1与AIS病人静脉溶栓预后和静脉溶栓后脑出血转化的关系。结果相比于低sLOX-1表达组,高sLOX-1表达组病症更加严重,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显著增大,白细胞显著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尿酸(UA)显著降低(均P<0.05);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rt-PA)静脉溶栓治疗预后不良组sLOX-1表达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2.18±0.71)比(1.67±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发现经过年龄、溶栓时间、NHISS评分、eGFR等校正过后,sLOX-1[OR=3.83,95%CI:(1.77,5.12),P=0.007]仍然是行rt-PA静脉溶栓AIS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经过年龄、NHISS评分、溶栓时间等校正过后,sLOX-1[OR=1.84,95%CI:(1.12,2.54),P=0.020]也仍然是AIS病人发生脑出血性转化(H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sLOX-1是行rt-PA静脉溶栓AIS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AIS病人发生脑HT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卒中 血栓溶解疗法 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重组蛋白质类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SW480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5
作者 李建凯 朱小辉 +4 位作者 何佳欣 杨晨晖 贾彭松 王嘉毅 李咏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71-776,共6页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1(LRP11)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TCGA数据库中LRP11在CR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用慢病毒感染技术分别将sh-LRP11及sh-NC质粒...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1(LRP11)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TCGA数据库中LRP11在CR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用慢病毒感染技术分别将sh-LRP11及sh-NC质粒转染至SW480细胞,采用qPCR、WB法检测感染后各组细胞中LRP1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CCK-8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布情况,WB法检测SW480细胞中cyclin D1、BAX、Bcl-2、β-catenin、活化β-catenin等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显示,LRP11 mRNA在CR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与sh-NC组比较,sh-LRP11组SW480细胞的增殖活力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均P<0.01),细胞中BAX表达显著升高、Bcl-2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明显减少(均P<0.01),cyclin D1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和活化β-catenin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LRP11 mRNA在CRC组织中呈高表达,干扰LRP11表达可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为CRC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1 结直肠癌 SW480细胞 增殖 凋亡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参与抑郁症发生的可能机制
6
作者 万振宇 肖玲 王高华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3年第12期793-795,共3页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且极易复发的疾病,其发病机制迄今为止仍未完全探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是一种可以与多配体结合的受体,其生理机制复杂多样,可以通过多种通路促进炎症因子的释放和神经细胞的损伤。本文将对LPR1的常见...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且极易复发的疾病,其发病机制迄今为止仍未完全探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是一种可以与多配体结合的受体,其生理机制复杂多样,可以通过多种通路促进炎症因子的释放和神经细胞的损伤。本文将对LPR1的常见信号通路及其可能参与抑郁症形成的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 发病机制
下载PDF
颅脑损伤病儿血清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Toll样受体4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研究
7
作者 王文召 李娜 刘一鸣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546-549,I0002,共5页
目的检测颅脑损伤病儿血清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Toll样受体4(TLR4)表达水平,探讨二者与颅脑损伤病儿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在南京市儿童医院就诊的颅脑损伤病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时期保健科体检... 目的检测颅脑损伤病儿血清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Toll样受体4(TLR4)表达水平,探讨二者与颅脑损伤病儿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在南京市儿童医院就诊的颅脑损伤病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时期保健科体检的9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颅脑损伤病人出院后6个月,根据治疗结果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定,分为预后不良组33例和预后良好组4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所有受试者病儿血清LOX-1、TLR4表达水平,经Pearson法分析颅脑损伤病儿血清LOX-1、TLR4的相关性,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LOX-1、TLR4水平对颅脑损伤病儿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颅脑损伤病儿预后不良的有关因素。结果与对照组[(3.13±0.97)μg/L、(0.52±0.11)μg/L]相比,颅脑损伤病儿血清LOX-1[(13.24±1.69)μg/L]、TLR4表达水平[(8.83±1.57)μg/L]升高(P<0.05);预后不良病儿(功能受限、活动受限)血清LOX-1[(16.31±2.30)μg/L]、TLR4水平[(11.19±2.05)μg/L]较预后良好病儿高[(11.17±1.28)μg/L、(7.19±1.25)μg/L](P<0.05);经Pearson法分析颅脑损伤病儿预后不良血清LOX-1、TLR4水平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OX-1、TLR4的曲线下面积(AUC)及其95%置信区间(CI)分别为0.76(0.65,0.88)、0.75(0.64,0.87),二者联合诊断颅脑损伤病儿预后不良的AUC为0.91(0.84,0.98),与LOX-1、TLR4单独检测比较,二者联合诊断颅脑损伤病儿预后不良的AUC更高(Z=2.18、2.35,P=0.029、0.01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清LOX-1、TLR4是颅脑损伤预后结果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颅脑损伤病儿血清LOX-1、TLR4表达水平异常升高,监测血清LOX-1、TLR4水平可能有助于判断病人病情程度以及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TOLL样受体4 儿童
下载PDF
冠心康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刘萍 张静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59-160,共2页
为在受体蛋白水平上探讨中药复方制剂冠心康的调脂作用机制 ,将高脂血症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冠心康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西药氟伐他汀组和中药血脂康对照组以及正常大鼠对照组 ,用免疫酶标反应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肝脏冰冻切片... 为在受体蛋白水平上探讨中药复方制剂冠心康的调脂作用机制 ,将高脂血症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冠心康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西药氟伐他汀组和中药血脂康对照组以及正常大鼠对照组 ,用免疫酶标反应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肝脏冰冻切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结果发现 ,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与其配体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低密度脂蛋白反应的棕色沉淀颗粒的阳性面积百分比以模型组最少 ,正常组最多 ;各用药组间比较 ,以冠心康中剂量组和西药氟伐他汀组效果最明显 ,但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以上提示 ,中剂量冠心康具有明显的增强高脂血症大鼠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的作用 ,从而加快血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医学 增强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 免疫酶标反应 血症 冠心康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兔血管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及雷米普利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忠志 董波 +3 位作者 刘同宝 许晓群 于永慧 刘莹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评价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评价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蛋白和信使核糖核酸表达及口服雷米普利的干预效应。结果高脂组血管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蛋白和信使核糖核酸表达均显著增加,雷米普利组血管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蛋白和信使核糖核酸表达水平较高脂组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结果提示,服用雷米普利可明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血管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蛋白和信使核糖核酸表达,从而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雷米普利对血管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的影响 免疫组织化学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动脉粥样硬化 雷米普利 家兔
下载PDF
辛伐他汀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3
10
作者 郝文君 白小涓 杨向红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09-312,共4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的作用。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随机分组: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25 mg/L)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255、0和100 mg/L)组和...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的作用。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随机分组: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25 mg/L)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255、0和100 mg/L)组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50 mg/L)+辛伐他汀(1和10μmol/L)组,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蛋白印迹分析检测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上调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P<0.05)。辛伐他汀明显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P<0.05),且高浓度组较低浓度组的抑制作用更强(P<0.05)。结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可能通过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导致内皮功能障碍,辛伐他汀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是其非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辛伐他汀抑制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辛伐他 氧化型低密度蛋白 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下载PDF
凝血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结构与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苏鹏宇 王绿娅 吴兆苏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8年第7期1376-1381,共6页
动脉粥样硬化(As)早期改变是内皮功能紊乱,新型受体—植物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内皮功能紊乱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LOX-1主要在内皮细胞表达,其结构和功能与其他可吞噬ox-LDL的清道... 动脉粥样硬化(As)早期改变是内皮功能紊乱,新型受体—植物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内皮功能紊乱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LOX-1主要在内皮细胞表达,其结构和功能与其他可吞噬ox-LDL的清道夫受体显著不同,但与自然杀伤细胞受体却高度一致。目前对LOX-1基因和蛋白结构以及功能尚不完全清楚。因此,进一步研究LOX-1的功能及其表达的调控机制,不仅有助于了解脂代谢和As发病机制,对心血管病防治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LOX-1其结构、功能及其调控因素等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氧化低密度蛋白 清道夫受体
下载PDF
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在泡沫细胞形成中的作用地位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俊 屈伸 +3 位作者 王燕 李映红 王宇哲 宗义强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02-506,共5页
为探讨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在摄取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及泡沫细胞形成中的作用 ,在体外实验中 ,将极低密度脂蛋白、β极低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分别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孵育 2 4及 4 8h后 ,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的含量 ,油红... 为探讨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在摄取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及泡沫细胞形成中的作用 ,在体外实验中 ,将极低密度脂蛋白、β极低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分别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孵育 2 4及 4 8h后 ,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的含量 ,油红O染色观察泡沫细胞的形成 ,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RP及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发现 ,三种脂蛋白与巨噬细胞均能升高细胞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 ;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受极低密度脂蛋白、β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刺激表达上调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下调 ,LRP表达略有上调。在稳定表达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细胞中的实验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上调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蛋白 表达调控 泡沫细胞
下载PDF
一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系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屏 郭冬平 +2 位作者 李晓宇 陈琪 范乐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77-580,共4页
为分析一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系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基因突变 ,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基因组DNA ,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的 18个外显子。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检测聚合酶链反应产物 ,对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电泳结果异... 为分析一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系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基因突变 ,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基因组DNA ,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的 18个外显子。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检测聚合酶链反应产物 ,对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电泳结果异常者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发现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发现患者及其母亲第 10外显子存在一异常条带。DNA测序结果证实患者第 10外显子的 4 71位密码子由AGA同义突变为AGG ,4 83位密码子由TGG突变为TAG ,导致在 4 83位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外显子基因突变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冠心病体质表型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Avall位点多态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6
14
作者 欧阳涛 宋剑南 +5 位作者 林谦 李林 苗阳 牛晓红 金红 陈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21-523,共3页
目的:探讨CHD(冠心病)体质类型和LDLR(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第13外显子AvaⅡ位点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冠心病中医痰证、瘀证、痰瘀互阻证和非痰非瘀证(其他证型)患者200例,判别患者的体质类型。另选100例健康对照,常规检... 目的:探讨CHD(冠心病)体质类型和LDLR(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第13外显子AvaⅡ位点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冠心病中医痰证、瘀证、痰瘀互阻证和非痰非瘀证(其他证型)患者200例,判别患者的体质类型。另选100例健康对照,常规检测所有样品的血脂水平。提取全血DNA,经PCR扩增获取目的片段,用AvaⅡ酶切检测LDLR基因型,采用SA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的-+基因型显著多于对照。TC(总胆固醇)、TG(总甘油三酯)和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基因型患者中存在渐升的趋势,++基因型的TC水平和动脉硬化指数AI显著高于--基因型。患者的体质类型以瘀血质、痰湿质和气虚质多见,其中痰湿质和+等位基因,瘀血质与++基因型密切相关。结论:瘀血质、痰湿质、气虚质是冠心病的主要体质表型。LDLR第13外显子AvaⅡ位点+等位基因的携带患者多出现在痰湿质和瘀血质中,纯合子患者的TC和AI升高。这为痰瘀互结的中医病机研究提供了初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中医体质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基因多态性 证候
下载PDF
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良才 徐新 张社兵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2期155-157,共3页
在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是重要因素。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like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LOX-1)是OX.LDL的新型受体... 在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是重要因素。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like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LOX-1)是OX.LDL的新型受体,能特异性结合、吞噬、降解OX—LDL,使血管内皮的功能异常,并通过促进脂质沉积、基质降解、细胞凋亡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因此LOX-1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关于LOX-1的相关研究较多,我们就此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血凝素 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下载PDF
姜黄素对人淋巴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窦晓兵 范春雷 +2 位作者 洪行球 钱颖 沃兴德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980-983,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的直接检测人类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densitylipoproteinrecepor,LDL-R)活性并筛选降脂中药的细胞模型:人B淋巴细胞永生化细胞系研究不同浓度姜黄素对人类LDL-R在人淋巴细胞中表达的影响,在细胞和受体水平上探讨姜黄素...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的直接检测人类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densitylipoproteinrecepor,LDL-R)活性并筛选降脂中药的细胞模型:人B淋巴细胞永生化细胞系研究不同浓度姜黄素对人类LDL-R在人淋巴细胞中表达的影响,在细胞和受体水平上探讨姜黄素的作用机制。方法EBV转化技术建立的人B淋巴细胞永生化细胞系;以荧光试剂标记配体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研究姜黄素对人淋巴细胞LDL-R表达的影响。结果姜黄素在5-50μmol·L-1内可以增强人淋巴细胞LDL-R的表达,并且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利用荧光试剂标记配体法检测人淋巴细胞LDL-R活性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姜黄素是一个非常强的LDL-R基因表达促进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人B淋巴细胞永生化细胞系
下载PDF
姜黄素对爪蟾卵母细胞表达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范春雷 沃兴德 +2 位作者 罗艳 卢德赵 钱颖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2-435,共4页
目的在爪蟾卵母细胞中建立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densitylipoproteinreceptor,LDL- R)表达系统,并研究姜黄素降脂作用的分子机理。方法将含人LDL R的表达质粒p3 7LDL导入细胞核中,用免疫荧光、配体荧光以及免疫胶体金标记透射电镜等方... 目的在爪蟾卵母细胞中建立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densitylipoproteinreceptor,LDL- R)表达系统,并研究姜黄素降脂作用的分子机理。方法将含人LDL R的表达质粒p3 7LDL导入细胞核中,用免疫荧光、配体荧光以及免疫胶体金标记透射电镜等方法检测细胞膜上LDL- R的表达情况;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对爪蟾卵母细胞人LDL- R基因的表达进行干预,并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LDL- R的表达量。结果人LDL -R基因在爪蟾卵母细胞膜上得到表达;姜黄素具有增强其表达的作用,且有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姜黄素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途径之一可以是通过促进LDL- R基因的表达,增加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吸收,从而降低血清胆固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姜黄素 细胞表达 爪蟾卵母细胞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 低密度蛋白胆固醇 receptor 抗动脉粥样硬化 LDL 胶体金标记 血清胆固醇 表达系统 分子机理 作用 表达质粒 免疫荧光 表达情况 透射电镜 不同浓度
下载PDF
姜黄素对人肝细胞HepG2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窦晓兵 沃兴德 +4 位作者 范春雷 俞颖 钱颖 黄小黎 凌霞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72-575,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姜黄素对人肝细胞HepG2中内源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表达的影响,在受体水平上探讨姜黄素的调脂作用机制。方法以荧光试剂标记配体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和荧光显微镜技术研究姜黄素对HepG2细胞LDLR表达活性的影响。利...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姜黄素对人肝细胞HepG2中内源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表达的影响,在受体水平上探讨姜黄素的调脂作用机制。方法以荧光试剂标记配体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和荧光显微镜技术研究姜黄素对HepG2细胞LDLR表达活性的影响。利用细胞免疫技术、结合荧光显微镜技术流式细胞术研究姜黄素对HepG2细胞LDLR表达数量的影响。结果姜黄素可显著增加人肝细胞HepG2内源LDLR的表达(P<0.05)。结论姜黄素能够通过增加人肝细胞HepG2LDLR的表达起到调节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HEPG2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糖脉交泰胶囊对高糖高脂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肝脏葡萄糖激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常秀亭 李婕 +2 位作者 谢曦 黄凯鹏 黄河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4-237,共4页
目的研究糖脉交泰胶囊对高糖高脂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肝脏葡萄糖激酶(GCK)、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1)联合诱导制备高糖高脂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组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研究糖脉交泰胶囊对高糖高脂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肝脏葡萄糖激酶(GCK)、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1)联合诱导制备高糖高脂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组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糖脉交泰组和吡格列酮组,每组8只,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4周。实验结束后比较各组空腹血糖值(FBG)、糖化血清蛋白(GSP)、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肝糖原等指标;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中GCK和LDLR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糖脉交泰胶囊能明显降低大鼠FBG、HbA1c、GSP水平,明显改善TC、TG、LDL-C等指标(P<0.05);肝脏肝糖原含量及LDLR和GCK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糖脉交泰胶囊具有明显的调节糖脂代谢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提高肝糖原的含量,增加肝脏GCK和LDLR蛋白表达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脉交泰胶囊 糖尿病大鼠 糖化血红蛋白 肝糖原 葡萄糖激酶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