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液滴自然蒸发加载低温保护剂的细胞渗透特性与损伤评估
1
作者 刘林峰 崔梦冬 +2 位作者 占太杰 何伟 胥义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6-166,共11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微液滴自然蒸发加载低温保护剂的方法,借助图像处理技术,结合细胞渗透模型与损伤模型进行理论分析,系统研究了初始体积和初始浓度对微液滴自然蒸发加载低温保护剂过程的细胞渗透特性与损伤的影响,并与传统低温保护剂加载... 本文提出了一种微液滴自然蒸发加载低温保护剂的方法,借助图像处理技术,结合细胞渗透模型与损伤模型进行理论分析,系统研究了初始体积和初始浓度对微液滴自然蒸发加载低温保护剂过程的细胞渗透特性与损伤的影响,并与传统低温保护剂加载方法(一步加载、两步加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微液滴的初始体积越小,蒸发速率越快,低温保护剂更易达到目标浓度,能够有效缩短加载时间(1μL相比5μL缩短4907 s);随着低温保护剂初始浓度的降低,加载时间逐渐增长(0.5 M和2.5 M分别为2460、1346 s),但造成的细胞体积变化极值显著减小(0.5 M和2.5 M分别为初始体积的14%和43%),累积毒性损伤也会显著降低(0.5 M和2.5 M分别为23.05、47.53);微液滴自然蒸发加载相比传统加载方法可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与细胞增殖能力(P<0.05),其细胞存活率为96.73%±0.54%,比一步加载提升16%,且培养48 h的细胞贴壁情况显著优于两步加载。表明该新方法能够简化低温保护剂加载流程,并能有效降低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保存 低温保护剂 液滴蒸发 渗透损伤 毒性损伤
下载PDF
微滤式微流控系统处理低温保护剂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刘杰 周晓明 +1 位作者 冷顺 王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1-195,共5页
应用微流控技术有望解决于小体积细胞的低温保护剂(CPAs)处理问题,但现有的扩散式和透析式微流控芯片普遍存在传质效率过低的问题。这里提出一种新的膜式微流控系统,通过采用高通性的微滤膜和延长的微流道实现强化的跨膜对流传质。实验... 应用微流控技术有望解决于小体积细胞的低温保护剂(CPAs)处理问题,但现有的扩散式和透析式微流控芯片普遍存在传质效率过低的问题。这里提出一种新的膜式微流控系统,通过采用高通性的微滤膜和延长的微流道实现强化的跨膜对流传质。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芯片在处理过程中产生了自发的“浓缩-稀释”效应,有效地提高了处理效率;含有10%DMSO的溶液在60ml/h速率下单次通过芯片后CPA去除率可达93%,而且在芯片中溶液浓度变化平缓可控,从而提供了一种理想的CPA处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 低温保护剂 传质效率 浓缩—稀释 去除率
下载PDF
折光率法测定低温保护剂浓度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虞效益 李威 +1 位作者 陈光明 徐美娟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14,29,共5页
采用阿贝折射仪测量了不同温度(15、25和35℃)和低温保护剂浓度(0—40%wt)下,5种典型低温保护剂溶液(二甲亚砜/氯化钠/水、甘油/氯化钠/水、乙二醇/氯化钠/水、丙二醇/氯化钠/水和海藻糖/氯化钠/水溶液,其中氯化钠浓度为一定值0.9%wt)... 采用阿贝折射仪测量了不同温度(15、25和35℃)和低温保护剂浓度(0—40%wt)下,5种典型低温保护剂溶液(二甲亚砜/氯化钠/水、甘油/氯化钠/水、乙二醇/氯化钠/水、丙二醇/氯化钠/水和海藻糖/氯化钠/水溶液,其中氯化钠浓度为一定值0.9%wt)的折光率,并拟合得到了折光率与低温保护剂浓度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式。5种低温保护剂溶液的折光率均随低温保护剂浓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且呈线性变化关系,但低温保护剂浓度对折光率的影响要远大于温度的影响。本研究表明可以通过测量溶液的折光率确定其中所含低温保护剂的浓度。折光率法所需设备便宜、操作简单快速,且适用于宽浓度范围内低温保护剂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光率 低温保护剂 二甲亚砜甘油 乙二醇 丙二醇 海藻糖
下载PDF
低温保护剂热物性分析与冰晶的显微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波 刘宝林 +1 位作者 沈力 张思诗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44,共6页
低温保存过程中,冰晶的形成和生长是造成细胞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研究低温保护剂在降温过程中冰晶的生长规律,方法是应用低温显微镜系统,观察低温保护剂溶液的浓度及不同添加物对于冰晶生长和形状的影响,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低温保存过程中,冰晶的形成和生长是造成细胞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研究低温保护剂在降温过程中冰晶的生长规律,方法是应用低温显微镜系统,观察低温保护剂溶液的浓度及不同添加物对于冰晶生长和形状的影响,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溶液的熔融相变过程的变化。低温显微实验表明:低温保护剂溶液结晶形状、大小与溶液的浓度和添加溶质(糖或糖醇)有关,溶液浓度高,形成的冰晶小,对细胞损伤小,添加山梨醇的混合液冰晶形状细小,减轻了冰晶对细胞结构的物理损伤。DSC实验表明:在四种低温保护剂中5%Me2SO与山梨醇混合液(体积比)熔融温度最低,热焓值最小,溶液形成的冰晶最少,因此对细胞的低温损伤最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物性 差示扫描量热法 低温保护剂 山梨醇 Me2SO
下载PDF
生命材料低温保护剂溶液二维降温结晶过程中的分形特征 被引量:10
5
作者 何立群 张永锋 +6 位作者 罗大为 程曙霞 陶乐仁 华泽钊 张爱丽 刘忠 高大勇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67-1171,共5页
在低温显微镜下,观察了低温保护剂溶液在降温过程中冰晶的成核与生长过程,并对异相成核结晶过程的图像做了数字处理,观察了冰晶在降温过程中的边界变化规律,发现异相成核后溶液的冰晶最终呈树枝状结构生长,而且随着降温速率加快,冰晶快... 在低温显微镜下,观察了低温保护剂溶液在降温过程中冰晶的成核与生长过程,并对异相成核结晶过程的图像做了数字处理,观察了冰晶在降温过程中的边界变化规律,发现异相成核后溶液的冰晶最终呈树枝状结构生长,而且随着降温速率加快,冰晶快速生长,对其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该过程具有分形的特征,鉴于这种结构形态变化的时间尺度易于观测,同时也反映了随着溶液黏度升高,水分子扩散难度越来越大,而水分子数目则随结冰量增加又减少等内在规律,则可以通过观察该过程结构形态变化,来研究溶液黏度、水分子扩散和结晶能力随降温速率、保护剂类型及浓度的变化规律,其结构的分形特征,恰好提供了理论工具,即可以在分形理论的框架内分析和了解这些规律。在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物理模型的情况下,研究低温保护剂溶液降温结晶和升温再结晶/反玻璃化的预防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材料 低温保护剂 分形特征 低温生物学 异相成核 冰晶生长 二维降温结晶过程
下载PDF
低温保护剂溶液结晶过程的显微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陶乐仁 华泽钊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1-484,共4页
本研究利用低温显微实验台记录了异相成核时冰晶的生成和生长情况,利用获得的图像,分析了异相成核情况下冷却速率对冰晶生长速率及冰晶形状的影响,同时本文对存在大量晶胚情况下的冰晶生成和生长也作了详细的分析,指出冰晶的生长空... 本研究利用低温显微实验台记录了异相成核时冰晶的生成和生长情况,利用获得的图像,分析了异相成核情况下冷却速率对冰晶生长速率及冰晶形状的影响,同时本文对存在大量晶胚情况下的冰晶生成和生长也作了详细的分析,指出冰晶的生长空间也是影响冰晶形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实验 冷却速率 低温保护剂 结晶过程
下载PDF
低温保护剂溶液固化性质的DSC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胡桐记 高才 +2 位作者 周国燕 胥义 华泽钊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41,共4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乙二醇、丙三醇、1,3丙二醇、1,3丁二醇和2,3丁二醇水溶液的水合性质、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反玻璃化转变温度,得出了这些性质与溶液浓度的关系。研究发现未冻水含量在低浓度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而在中高浓度则随...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乙二醇、丙三醇、1,3丙二醇、1,3丁二醇和2,3丁二醇水溶液的水合性质、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反玻璃化转变温度,得出了这些性质与溶液浓度的关系。研究发现未冻水含量在低浓度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而在中高浓度则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对于玻璃化转变,中低浓度区溶液形成的是部分晶体的玻璃态,紧接着在高浓度区溶液形成完全的玻璃态。部分玻璃化的温度不随浓度变化,而玻璃化的温度随浓度增大而升高。形成反玻璃化的浓度范围比较小,反玻璃化的温度随浓度增大而升高。保护剂在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反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明显差异,则反映它们在玻璃化能力方面的强与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保护剂溶液 固化性质 差示扫描量热技术 多元醇 水合 玻璃化
下载PDF
低温保护剂添加与去除过程对猪卵母细胞的渗透损伤 被引量:4
8
作者 杨云 周新丽 +4 位作者 戴建军 张德福 衣星越 滕芸 陶乐仁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4-118,共5页
在卵母细胞低温保存过程中,低温保护剂的添加与去除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但此过程会对细胞造成致命的渗透损伤和毒性损伤。为了研究保护剂添加和去除联合过程对猪MII期细胞的损伤程度,本文设计并制作了一个适合卵母细胞低温保护剂连续添加... 在卵母细胞低温保存过程中,低温保护剂的添加与去除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但此过程会对细胞造成致命的渗透损伤和毒性损伤。为了研究保护剂添加和去除联合过程对猪MII期细胞的损伤程度,本文设计并制作了一个适合卵母细胞低温保护剂连续添加与去除的微流体装置,分别采用微流控线性法和传统的分步法加载和去除低温保护剂,分析了两种方法对卵母细胞的体积变化以及存活率与发育潜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流控线性法加载和去除低温保护剂时,卵母细胞的体积变化明显小于分步法;线性法处理后细胞的存活率、卵裂率、囊胚率分别为95.3%、64.4%、19.4%,都显著高于传统的分步法(79.4%、43.6%、9.7%)(P<0.05)。因此,微流体装置用于卵母细胞低温保护剂添加与去除是有效的,能够显著减小细胞的渗透损伤,为卵母细胞低温保存技术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保存 低温保护剂 渗透损伤 卵母细胞
下载PDF
纳米微粒对低温保护剂比热容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刘连军 徐海峰 +2 位作者 郝保同 唐临利 刘宝林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60,共6页
为了研究纳米微粒对低温保护剂热力学性质的影响,实验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量了加入羟基磷灰石(HA)纳米微粒的丙三醇低温保护剂溶液(浓度为50%)比热容的值。实验结果表明:当加入HA纳米微粒质量分数为0.1%时,其溶液的比热容的值有... 为了研究纳米微粒对低温保护剂热力学性质的影响,实验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量了加入羟基磷灰石(HA)纳米微粒的丙三醇低温保护剂溶液(浓度为50%)比热容的值。实验结果表明:当加入HA纳米微粒质量分数为0.1%时,其溶液的比热容的值有略微的下降。但是当加入的纳米微粒质量分数提高到0.5%时,溶液的比热容的值发生了比较明显的下降。因为比热容与热扩散系数成反比,所以小的比热容能提高降温速率。针对实验中的比热容的变化,作者尝试做出了一些理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DSC 比热容 纳米微粒 低温保护剂
下载PDF
纳米微粒对低温保护剂溶液结晶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海峰 高志新 +1 位作者 刘宝林 郝保同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3-57,共5页
为了研究纳米微粒对低温保护剂溶液结晶性质的影响,实验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量了加入不同粒径、不同质量分数的HA纳米微粒的乙二醇(EG)低温保护剂溶液的成核温度和结晶焓。实验结果表明:纳米微粒加入EG溶液后,成核温度明显升高,... 为了研究纳米微粒对低温保护剂溶液结晶性质的影响,实验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量了加入不同粒径、不同质量分数的HA纳米微粒的乙二醇(EG)低温保护剂溶液的成核温度和结晶焓。实验结果表明:纳米微粒加入EG溶液后,成核温度明显升高,并且随着纳米微粒粒径的和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升高显著;加入一定质量浓度(>0.2%)的纳米微粒后,同浓度的低温保护剂溶液的结晶焓稳定地升高。成核温度与结晶焓的升高说明,纳米微粒能够促进低温保护剂溶液的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粒 低温保护剂 结晶 DSC
下载PDF
醇类低温保护剂水溶液过冷和水合性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桐记 周国燕 +2 位作者 高才 胥义 华泽钊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45-848,共4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乙二醇、丙三醇、1,3丙二醇、1,3丁二醇和2,3丁二醇水溶液的过冷行为和水合性质,得出了这些性质与线性多元醇溶液浓度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低浓度过冷度与浓度之间没有明显关系;而在中高浓度则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乙二醇、丙三醇、1,3丙二醇、1,3丁二醇和2,3丁二醇水溶液的过冷行为和水合性质,得出了这些性质与线性多元醇溶液浓度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低浓度过冷度与浓度之间没有明显关系;而在中高浓度则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即随着溶液浓度增大而增大.各低温保护剂在水合性质上所表现出的差异性,体现了保护剂的官能团(羟基、甲基)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多元醇 低温保护剂 差示扫描量热法 过冷度 水合性质
下载PDF
低温保护剂渗透关节软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虞效益 张绍志 +1 位作者 范菊莉 胡长兴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1-486,共6页
玻璃化保存关节软骨具有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的双重意义。如何在保证对软骨细胞造成的损伤最小的前提下,将足够多的低温保护剂载入软骨组织,是玻璃化保存关节软骨的关键环节之一,而低温保护剂渗透关节软骨的特性是指导设计低温保护剂加... 玻璃化保存关节软骨具有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的双重意义。如何在保证对软骨细胞造成的损伤最小的前提下,将足够多的低温保护剂载入软骨组织,是玻璃化保存关节软骨的关键环节之一,而低温保护剂渗透关节软骨的特性是指导设计低温保护剂加载处理过程的重要依据。从实验研究和数学建模两方面,系统评述低温保护剂渗透关节软骨的研究进展,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低温保护剂渗透关节软骨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 低温保护剂 渗透 扩散 数学建模
下载PDF
纳米低温保护剂导热系数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临利 刘宝林 +1 位作者 郝保同 刘连军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39,共5页
用瞬态热线法测量了SiO2纳米粉体加入到浓度为10%、20%、30%、40%、50%的丙三醇溶液中制备成的纳米低温保护剂在260K^290K下的导热系数,研究纳米低温保护剂导热系数与纳米颗粒含量、保护剂浓度以及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纳米颗粒的... 用瞬态热线法测量了SiO2纳米粉体加入到浓度为10%、20%、30%、40%、50%的丙三醇溶液中制备成的纳米低温保护剂在260K^290K下的导热系数,研究纳米低温保护剂导热系数与纳米颗粒含量、保护剂浓度以及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纳米颗粒的添加量增多(0.5g/L^1g/L),甘油溶液导热系数增大;甘油浓度从10%升高到50%时,纳米低温保护剂导热系数增加率也随之提高,从0.4%提高到6.8%;纳米低温保护剂导热系数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当温度低于260K后,纳米颗粒对保护剂导热系数几乎无影响。建议应用在解冻和复温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导热系数 低温保护剂 温度
下载PDF
脂肪颗粒组织在不同冻存条件下低温保护剂的筛选 被引量:7
14
作者 肖斌 刘毅 +3 位作者 于晟 陈绍宗 张绪生 田文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397-399,共3页
目的:寻求不同温度下脂肪组织冻存时的适宜低温保护剂。方法:在-16℃(普通家用冻箱)、-80℃(深低温冰箱)及-196℃(液氮)条件下,加入不同的低温保护剂,冷冻脂肪组织,24h后测定肌酸激酶活力,并与贮存前酶活力做比较。结果:液氮组以15%二... 目的:寻求不同温度下脂肪组织冻存时的适宜低温保护剂。方法:在-16℃(普通家用冻箱)、-80℃(深低温冰箱)及-196℃(液氮)条件下,加入不同的低温保护剂,冷冻脂肪组织,24h后测定肌酸激酶活力,并与贮存前酶活力做比较。结果:液氮组以15%二甲基亚砜,6%丙二醇为低温保护剂时脂肪组织活力最高,达贮存前的76%,深低温冰箱组以15%二甲基亚砜组活力最高,达66%,而普通冰箱组最高也仅为46%。结论:低温保护剂能明显保持冷冻脂肪组织活力,不同冻存条件下其最适宜的低温保护剂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颗粒 冻存 低温保护剂
下载PDF
透析法去除红细胞渗透性低温保护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晓光 赵刚 +3 位作者 丁卫平 刘忠 杨基明 高大勇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6-159,共4页
要实现人类红细胞深低温保存,必须在冷冻前添加、复温后去除低温保护剂。本研究提出了低温保护剂的新型的透析去除法,与常规的离心洗涤法比较而言,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安全地去除红细胞内的低温保护剂(甘油)。使用该方法冰冻-复温-... 要实现人类红细胞深低温保存,必须在冷冻前添加、复温后去除低温保护剂。本研究提出了低温保护剂的新型的透析去除法,与常规的离心洗涤法比较而言,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安全地去除红细胞内的低温保护剂(甘油)。使用该方法冰冻-复温-洗涤后的红细胞计数回收率为(89.17±2.46)%,血红蛋白回收率为(84.93±4.64)%,上清游离血红蛋白的含量为(0.66±0.13)g/L,所得冰冻-复温-洗涤后的红细胞悬液的渗透压(残余甘油的含量)为(340.33±20.56)mOsm,均达到了国家对冰冻洗涤红细胞的质量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低温保护剂 透析
下载PDF
低温保护剂与其分子中羟基排列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波 刘宝林 李娟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4-118,共5页
为了研究低温保护剂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实验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Pyris-Diamond DSC),测量了七种低温保护剂(Me2SO,葡萄糖,蔗糖,海藻糖,木糖醇,麦芽糖醇和山梨醇)的物理学特性参数(包括熔融温度、熔融峰面积和熔融热量等)及水合性质,通... 为了研究低温保护剂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实验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Pyris-Diamond DSC),测量了七种低温保护剂(Me2SO,葡萄糖,蔗糖,海藻糖,木糖醇,麦芽糖醇和山梨醇)的物理学特性参数(包括熔融温度、熔融峰面积和熔融热量等)及水合性质,通过熔融温度和熔融热量计算低温保护剂中未冻水份额,研究发现未冻水份额与物质的分子结构及低温保护效果存在一定的关系,即低温保护剂的保护效果,与其分子结构中羟基的线性排列正相关,线性排列中羟基的数目越多,低温保护效果越好。结论:在实验的七种低温保护剂中,山梨醇的分子结构中拥有5个羟基为最多,因此添加山梨醇的溶液低温保护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保护剂 水合性质 多元醇 羟基
下载PDF
纳米低温保护剂提高卵母细胞玻璃化保存效果的机理初探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维杰 周新丽 +1 位作者 吕福扣 刘宝林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4-118,共5页
纳米颗粒添加到低温保护剂中可能是未来低温保存的重要手段。采用添加了羟基磷灰石(HA)纳米颗粒的低温保护剂冷冻卵母细胞,使用低温显微镜观察了结晶、再结晶和融化时冰晶的形态和细胞的变化,同时记录各现象发生的温度。发现添加0.05%H... 纳米颗粒添加到低温保护剂中可能是未来低温保存的重要手段。采用添加了羟基磷灰石(HA)纳米颗粒的低温保护剂冷冻卵母细胞,使用低温显微镜观察了结晶、再结晶和融化时冰晶的形态和细胞的变化,同时记录各现象发生的温度。发现添加0.05%HA组在升温过程中再结晶不明显,且再结晶危险区较小,对细胞无损伤;而未添加HA组细胞在复温过程中受伤几率很高。结果表明纳米颗粒减少了复温过程中的再结晶可能是纳米低温保护剂提高细胞存活率的主要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生物 重结晶 低温显微镜 纳米低温保护剂
下载PDF
醇类低温保护剂对NaCl水溶液共晶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国燕 胡桐记 +1 位作者 高才 华泽钊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8-643,共6页
为了研究低温保护剂对盐水溶液共晶的影响,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添加不同浓度的甘油、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和二甲基亚砜的NaCl水溶液的共晶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NaCl水溶液共晶是一个过冷随机过程,醇类和二甲基亚砜对之... 为了研究低温保护剂对盐水溶液共晶的影响,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添加不同浓度的甘油、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和二甲基亚砜的NaCl水溶液的共晶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NaCl水溶液共晶是一个过冷随机过程,醇类和二甲基亚砜对之有抑制作用.保护剂浓度越高,共晶焓越小,对共晶的抑制作用越大.其中4种醇类保护剂的抑制能力从强到弱依次是甘油、乙二醇、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其抑制能力的强弱主要由分子量/羟基数的比值决定,其次受甲基影响.二甲基亚砜抑制共晶的能力与乙二醇的接近.研究发现升温过程中,三元溶液发生共晶体的玻璃化现象和反玻璃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类低温保护剂 差示扫描量热法 共晶 NACL 二甲基亚砜
下载PDF
低温保护剂加入/取出过程中细胞体积的极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绍志 王葳 陈光明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465-471,共7页
低温保护剂是细胞低温保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其加入/取出过程受到细胞体积变形极限的限制,在两参数细胞渗透模型的基础上,得到了细胞在低温保护剂加入/取出过程中细胞内水体积和细胞体积极值的解析解,分析了低温保护剂的渗透性和... 低温保护剂是细胞低温保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其加入/取出过程受到细胞体积变形极限的限制,在两参数细胞渗透模型的基础上,得到了细胞在低温保护剂加入/取出过程中细胞内水体积和细胞体积极值的解析解,分析了低温保护剂的渗透性和初始浓度差对细胞体积极值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低温保护剂 渗透 极值
下载PDF
联合低温保护剂对脐血造血干细胞长期低温保存的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燕峰 方建培 +1 位作者 黄绍良 包蓉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8期665-666,共2页
目的 观察联合低温保护剂对脐血造血干细胞长期低温保存的作用。方法  6 0份由联合低温保护剂( 5%DMSO + 6 %HES + 5%人体白蛋白 )保存在岭南脐血库的脐血 ,按时间分为 1 ,2 ,3,4年等 4组 ,复温后观察其细胞活力、总有核细胞数 (TNC)... 目的 观察联合低温保护剂对脐血造血干细胞长期低温保存的作用。方法  6 0份由联合低温保护剂( 5%DMSO + 6 %HES + 5%人体白蛋白 )保存在岭南脐血库的脐血 ,按时间分为 1 ,2 ,3,4年等 4组 ,复温后观察其细胞活力、总有核细胞数 (TNC)、CD3 4 + 、CD3 4 + CD3 8-、CFU -GM及BFU -E的回收率。结果  6 0例脐血冻存后的细胞活力为96 39% ,TNC ,CD3 4 + ,CD3 4 + CD3 8-,CFU -GM及BFU -E的回收率分别是 95 89% ,94 45% ,88 88% ,87 77%及 83 1 8% ,不同时间组的上述指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联合低温保护剂具有效果可靠、操作简单等优点 ,适用于脐血造血干细胞的长期低温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保存 脐血 血干细胞 联合低温保护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