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透析与可变钠透析对血透相关性低血压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正 陈民 《西部医学》 2006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透析液钠浓度、透析液温度对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影响。方法规律血透患者中经常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的5例患者,均经标准透析、可变钠透析、低温透析和可变钠+低温透析,观察各组患者体重、超滤量、体温、Scr、BUN,并计算BUN下降率(U... 目的探讨透析液钠浓度、透析液温度对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影响。方法规律血透患者中经常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的5例患者,均经标准透析、可变钠透析、低温透析和可变钠+低温透析,观察各组患者体重、超滤量、体温、Scr、BUN,并计算BUN下降率(URR)、血钠;透析中动态观察病人的血压,并计算平均动脉压(M AP),记录患者透析中的不良反应。结果透析后体重、超滤量、URR、血钠在4种透析模式间均无明显差异;低温组、可变钠+低温透析组透析后体温降低;可变钠透析、低温透析、可变钠+低温透析组均较标准透析组M AP有所提高(P<0.05),以可变钠+低温透析组提高最明显;可变钠、低温、可变钠+低温透析组低血压发生次数较标准组减少,以可变钠+低温组减少最明显;可变纳、低温透析、可变钠+低温透析组均较标准透析组不良反应低(P<0.05),以可变钠+低温透析组不良反应最低。结论标准透析、可变钠透析、低温透析和可变钠+低温透析模式在透析效率方面没有差别;但可变钠、低温和可变钠+低温透析模式M AP较标准透析模式提高,而低血压及不良反应较低,尤以可变钠+低温透析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 低温透析 可变钠 可变钠+低温透析 低血压
下载PDF
低温透析对血透中血压及透析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叶建明 郁丽霞 +2 位作者 陈洪磊 缪静龙 郁卫华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12-814,817,共4页
目的探讨低温透析对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尿素氮的清除、超滤量以及患者血透感觉的影响。方法选取在血透时易发生低血压的20名患者为一组,在透析期间及透后均保持稳定血压的20名患者为另一组,分别进行自身对照研究。每位患者分别进... 目的探讨低温透析对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尿素氮的清除、超滤量以及患者血透感觉的影响。方法选取在血透时易发生低血压的20名患者为一组,在透析期间及透后均保持稳定血压的20名患者为另一组,分别进行自身对照研究。每位患者分别进行8次低温(35.5℃)透析,8次常温(37℃)透析。观察尿素消除指数(Kt/V)、尿素下降率(URR)、透析超滤体积(UF)、血压、脉搏、体温和低血压发生情况及患者自我感觉的表述。结果在低血压组用低温透析能提高超滤量和透析期间及透后的平均动脉压,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而对稳定组则无影响。透析期间两组的脉率、尿素氮的清除、Kt/V相似。而两组中75%的患者感觉低温透析后精力更充沛。结论低温透析能减少低血压的发生,提高超滤,透析充分,且患者对低温透析感觉良好,是一种简单、有用、经济的透析方法,透析室环境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可适当降低透析液温度,既不影响透析质量,又可节约电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低温透析 常温 低血压 超滤 自我感觉
下载PDF
低温透析对改善患者透析过程低血压发生的观察 被引量:83
3
作者 林爱武 严玉澄 钱家麒 《中国血液净化》 2003年第6期301-304,共4页
目的 本研究探讨低温透析液对降低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的作用。方法 按照标准选取我院规律性血液透析过程中易于发生症状性低血压(SH)的15名患者。采用自身交叉对照的方法,分别进行8-10次的常温透析(37℃)和低温透析(35.5℃),观察... 目的 本研究探讨低温透析液对降低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的作用。方法 按照标准选取我院规律性血液透析过程中易于发生症状性低血压(SH)的15名患者。采用自身交叉对照的方法,分别进行8-10次的常温透析(37℃)和低温透析(35.5℃),观察透析前和透析开始后每小时的动脉血路的温度(反映患者体温)、相对血容量(RBV)、血压、心率、超滤量和低血压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 共进行常温透析149次和低温透析151次。随着透析的进行,两组的RBV逐渐下降,出现低血压时的RBV分别为78%(低温组)和80%(常温组)。与常温组比较低温组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25.2%,39.6%,P=0.002),发生低血压的时间明显晚(3.93±0.49)小时,(3.66±0.73)小时,(P=0.038),低血压发生时的超滤量明显多(3500.21±843.10,3157.28±729.50,P=0.035)。RBV和心率两组无差异。但二组患者透析过程中的体温均逐渐升高,常温组始终明显高于低温组。结论 与常温透析相比,低温透析能明显减少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其主要原因在于减少透析过程中的温度升高,避免这种温度的升高可望进一步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透析 过程 低血压 发生 血液 常温
下载PDF
可调钠+低温透析对透析低血压的防治 被引量:14
4
作者 施锦治 陈卡斌 +5 位作者 沈伟玲 曾丽群 吴美娇 陈桂英 朱良伟 洪泉生 《中国血液净化》 2004年第2期100-101,共2页
关键词 低温透析 低血压 防治措施 血液 并发症
下载PDF
低温透析对透析中低血压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兰 程明 +4 位作者 俞琦 朱晓峰 吴婷婷 楼柏杨 陈佳敏 《中国血液净化》 2008年第10期538-541,共4页
目的探讨低温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功能(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LVF)的影响。方法选取在解放军117医院肾脏病中心充分透析6月以上,近1月有反复透析中低血压发作史的患者20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透析温度分别设定为37℃和3... 目的探讨低温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功能(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LVF)的影响。方法选取在解放军117医院肾脏病中心充分透析6月以上,近1月有反复透析中低血压发作史的患者20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透析温度分别设定为37℃和35℃。所有患者每次透析前、透析结束时和透析结束后30min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连续监测血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并以量表记录患者与低温相关的主观感受。每两周一次监测患者透析前后生化指标和血常规。每两周两组患者交换治疗模式一次,共观察8周。结果①37℃或是35℃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红蛋白、电解质、血浆白蛋白、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T、甲状旁腺素、Kt/Vurea无明显影响;②低温透析阶段比常温透析阶段平均动脉压显著升高(P<0.001),心率显著降低(P<0.001);③低温透析阶段症状性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IDH)(P<0.001)和无症状性IDH(P<0.001)发生率显著都降低;④低温透析后左室短轴缩短分数(SF)(P<0.001)和射血分数(EF)(P<0.001)均显著高于常温透析后;⑤低温透析时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regional wall motion abnormality,RWMA)发生明显少于常温透析时(P<0.001),透析后RWMA恢复比例亦高于常温透析时(P<0.001);⑥低温透析使患者寒冷感受与常温透析时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透析可明显改善透析中低血压患者左心室功能,减少透析中RWMA和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患者寒冷不适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功能 低温透析 低血压
下载PDF
低温透析对透析中急性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王芳 何强 +1 位作者 陈秀玲 王莉 《四川医学》 CAS 2007年第7期718-719,共2页
目的观察低温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肌肉痉挛等急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易发生透析中低血压患者27例,用35℃低温透析,记录每次透析中0、1、2、3、4h的血压,肌肉痉挛发生,比较低温透析治疗对急性并发症的... 目的观察低温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肌肉痉挛等急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易发生透析中低血压患者27例,用35℃低温透析,记录每次透析中0、1、2、3、4h的血压,肌肉痉挛发生,比较低温透析治疗对急性并发症的影响。结果低温透析前后超滤量和每公斤体重超滤量无明显差异,透析质量无差异,采用低温透析后低血压发生率明显的降低(P<0.01),肌肉痉挛发生率有差异(P<0.05)。结论维持性血透患者使用低温透析较常规透析中的低血压,肌肉痉挛等发生明显减少,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良好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 中并发症 低温透析
下载PDF
低温透析对改善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江 王蕾 徐敏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7期600-601,共2页
目的:探讨低温透析液对降低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将25例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A(35℃)组、B(36℃)组和C(37℃)组,分别用35℃、36℃、37℃的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观察透析后血容量、收缩压、舒张压、平均... 目的:探讨低温透析液对降低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将25例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A(35℃)组、B(36℃)组和C(37℃)组,分别用35℃、36℃、37℃的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观察透析后血容量、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的变化情况。结果:3组透析超滤量分别为(3.30±0.2)kg、(2.98±0.21)kg、(3.11±0.14)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透析后相对血容量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温透析(35℃、36℃)可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与常温透析(3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组和36℃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温透析能改善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低温透析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透析 低血压 超滤量
下载PDF
可调钠配合超滤模式及低温透析防止透析低血压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梅 刘海英 +4 位作者 宋莹 郑峰 翁荷英 万卫平 诸雪莲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5期295-296,共2页
关键词 低血压 超滤模式 低温透析 可调钠 血液净化技术 血液 发生率 钠模式
下载PDF
低温透析和低温高钠透析预防透析中低血压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绮文 叶燕 +1 位作者 黄敬心 陈海英 《护理学报》 2009年第2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低温透析和低温高钠透析对血压的影响,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特别是有低血压倾向的透析患者提供更适合的透析方式。方法30例有低血压倾向的透析患者在透析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随机、交叉进行低温透析:透析液温度35.5℃,恒定钠浓... 目的探讨低温透析和低温高钠透析对血压的影响,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特别是有低血压倾向的透析患者提供更适合的透析方式。方法30例有低血压倾向的透析患者在透析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随机、交叉进行低温透析:透析液温度35.5℃,恒定钠浓度140 mmol/L,10例次/例,共300例次;进行低温高钠透析:透析液温度35.5℃,恒定钠浓度145 mmol/L,10例次/例,共300例次。观察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超滤量、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低温高钠透析组透析后的收缩压、舒张压都明显升高(P<0.01或P<0.005);低温透析组透析后的收缩压明显降低(P<0.005),透析后的舒张压略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超滤量及不良反应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高钠透析比低温透析更适合有低血压倾向的透析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低温透析 低温高钠 低血压
下载PDF
低温透析避免低血压发生的机制 被引量:12
10
作者 袁移安 李向东 《医学新知》 CAS 2008年第1期33-34,37,共3页
目的探讨低温透析纠正低血压的疗效和机制。方法选取我院长期规律透析患者中容易发生低血压或者血压偏低者16例,分别采用常温透析(37℃)和低温透析(35.5℃)交叉透析,各4次。自身前后对照,每次透析观察血压、心率、相对血容量(RBV)以及... 目的探讨低温透析纠正低血压的疗效和机制。方法选取我院长期规律透析患者中容易发生低血压或者血压偏低者16例,分别采用常温透析(37℃)和低温透析(35.5℃)交叉透析,各4次。自身前后对照,每次透析观察血压、心率、相对血容量(RBV)以及体温的变化,并且在透析末平卧采静脉血检查血管紧张素II、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的变化。结果与常温透析比较,低血压发生率低(低温组22.3%,常温组为34.2%),低血压出现的时间晚(常温组3.95±0.44h,低温组4.43±0.56h,=0.037),血压、心率高,相对血容量低(低温组为0.73±0.11,常温组为0.82±0.09,=0.022),透析后血管紧张素II、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升高(<0.05)。结论低温透析能够降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机率。通过诱发机体应激反应,使血管紧张素、皮质醇和肾上腺素释放增加,来达到纠正低血压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透析 低血压 应激状态
下载PDF
低温透析在肝硬化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颖 李敬霞 李鹏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0年第10期2682-2683,共2页
[目的]观察低温透析对降低透析低血压发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常温透析中易发生低血压的病人30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别进行6次常温透析(37.0℃),35.5℃低温透析,35.0℃低温透析,记录病人体温、脉搏、平均动脉压(MAP)动态变... [目的]观察低温透析对降低透析低血压发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常温透析中易发生低血压的病人30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别进行6次常温透析(37.0℃),35.5℃低温透析,35.0℃低温透析,记录病人体温、脉搏、平均动脉压(MAP)动态变化和畏寒、头痛、燥热、出汗、抽搐等不良反应及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3组病人的体温均随着透析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常温组明显高于低温组;透析后期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低温甲组(35.5℃)、乙组(35.0℃)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温组;低温透析甲组、低温透析乙组与常温透析组透析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透析可降低肝硬化病人透析低血压的发生,且温度控制在35.5℃更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低血压 低温透析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调钠低温透析在预防血液透析低血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静 严冬仙 鄢艳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191-192,共2页
目的探讨调钠低温透析在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中的应用。方法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和Ⅱ组,每组20例。Ⅰ组采用常规常温透析;Ⅱ组采用调钠低温透析。并比较两组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Ⅱ组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Ⅰ... 目的探讨调钠低温透析在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中的应用。方法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和Ⅱ组,每组20例。Ⅰ组采用常规常温透析;Ⅱ组采用调钠低温透析。并比较两组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Ⅱ组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P<0.005)。结论调钠低温透析可以降低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率,其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常规常温 调钠低温透析
下载PDF
左卡尼丁和低温透析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罗燕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年第4期47-48,共2页
目的观察低温透析和左卡尼丁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疗效。方法对18例反复发生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空白对照、低温透析、左卡尼丁以及联合左卡尼丁和低温透析4种方式治疗,通过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比较血压、临床低... 目的观察低温透析和左卡尼丁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疗效。方法对18例反复发生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空白对照、低温透析、左卡尼丁以及联合左卡尼丁和低温透析4种方式治疗,通过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比较血压、临床低血压相关症状、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次数及低血压干预次数。结果4组患者透析前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中3个治疗组的最低血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或<0.01或<0.05),治疗组透析后血压高于对照组。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次数及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干预次数在3个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治疗组最低血压明显高于左卡尼丁组和低温透析组(均P<0.05),未发现透析患者原有心脏病症状的恶化。结论左卡尼丁和低温透析可显著降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改善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相关症状,两者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透析 左卡尼丁 相关性低血压
下载PDF
低温透析在临床应用中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5
14
作者 郑建华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5年第1期94-95,共2页
目的 观察低温透析对降低透析低血压发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总结相关的护理措施 ,促进低温透析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按照标准选取常温透析中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 2 8例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 ,分别进行 6次常温透析组 (37℃ )和低温透... 目的 观察低温透析对降低透析低血压发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总结相关的护理措施 ,促进低温透析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按照标准选取常温透析中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 2 8例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 ,分别进行 6次常温透析组 (37℃ )和低温透析组 (35℃ ) ,记录患者体温 (T)、脉搏 (P)、平均动脉压 (MAP)等生命体征动态变化和畏寒、头痛、燥热、出汗、抽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次数 ,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 常温透析组和低温透析组各 1 6 8次 ,两组患者的体温均随着透析时间的增加而升高 ,但常温组始终明显高于低温组 ;脉搏变化无差异 ;透析后期平均动脉压比较有显著差异 ;而低温透析组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温透析组 ;低温透析组较常温透析组透析不良反应更少 (P <0 0 5 )。通过相应护理措施的实施 ,确保了低温透析治疗的安全有效。结论 低温透析是一种安全的降低透析低血压发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透析 临床应用 低血压 患者 观察及护理 平均动脉压 护理措施 记录 变化
下载PDF
低温透析预防症状性低血压的观察及体会 被引量:12
15
作者 潘海燕 王芳 袁静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05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在老年心血管系统不稳定及透析间期体重控制不佳的慢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透析期间易发生症状性低血压。国外有文献报道,使用低温透析能明显改善心血管功能的稳定性,我院在2 0 0 2年3月至2 0 0 3年10月观察了低温透析预防症状性低血... 目的:在老年心血管系统不稳定及透析间期体重控制不佳的慢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透析期间易发生症状性低血压。国外有文献报道,使用低温透析能明显改善心血管功能的稳定性,我院在2 0 0 2年3月至2 0 0 3年10月观察了低温透析预防症状性低血压的效果和安全性。并对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共16 5例尿毒症患者,其中2 5例在透析期间易发生低血压的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对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温度(37℃)和降低透析液温度(35 .5℃)进行自身对照,共观察4 2 6例次,观察两种治疗方法透析期间低血压发生的情况及患者的症状主述。结果:透析间期体重控制不佳和老年心血管不稳定的尿毒症患者易发生症状性低血压。透析间期体重控制小于4 %的患者和透析液低温能降低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在治疗期间患者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结论:控制血透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和采用低温透析能改善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低温透析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低血压 低温透析 预防 维持性血患者 尿毒症患者 血液患者 体重控制 间期 期间 心血管不稳定 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功能 2003年 2002年 安全性 文献报道 初步探讨 自身对照 治疗方法 治疗期间 体重增加
下载PDF
低温透析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16
作者 孙晔 《护理与康复》 2009年第11期939-940,共2页
目的观察低温透析预防相关性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16例常规透析中经常发生低血压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别予常温透析(37°C)、低温透析(35.5°C)各200次。每次透析观察低血压发生的时间以及透析前后体温的变化。结果低... 目的观察低温透析预防相关性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16例常规透析中经常发生低血压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别予常温透析(37°C)、低温透析(35.5°C)各200次。每次透析观察低血压发生的时间以及透析前后体温的变化。结果低温透析低血压发生率低、低血压出现的时间晚、透析前后体温变化小,与常温透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温透析能够有效地降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低温透析 低血压
下载PDF
米多君加低温透析防治老年人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1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付源 戴永红 +1 位作者 章喜俊 黄捷波 《哈尔滨医药》 2010年第3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多种透析方法在老年人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规律治疗6个月以上、入选前2个月内的透析过程中有超过2/3的透析次数中发生低血压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5例,所有观察对象均先按原... 目的探讨多种透析方法在老年人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规律治疗6个月以上、入选前2个月内的透析过程中有超过2/3的透析次数中发生低血压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5例,所有观察对象均先按原透析方案行3周的透析,共129例次作为对照组(D组),后随机分为三组:米多君组(A组)、低温透析组(B组)及米多君+低温透析组(C组),每种治疗方法实施9周,共387例次,平均129例次/组。观察透析前、后血压、心率,透析过程中每30min测血压、心率,并计算平均动脉压(MAP),测量患者透析前后体温,观察并记录低血压发生的次数及时间、伴随症状、相关不良反应以及采取的护理干预。结果在降低低血压发生率方面,C组优于A组优于B组;在预防效果方面,C组最佳,A组、B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在稳定透析中的低血压方面,A组、B组效果相当,C组效果最佳。结论对于老年人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选用米多君+低温透析相结合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减少IDH的发作频率,保证透析的正常进行,而不良反应却无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多君 低温透析 相关性低血压
下载PDF
个体化低温透析对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及肌肉痉挛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龚丽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年第18期2873-2876,共4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低温透析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及肌肉痉挛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中易发生低血压和/或肌肉痉挛的患者22例,透析温度分别设定为常温(37℃)、低温(35℃)和个体化低温(由上机实测体温调低0.5℃)各治... 目的探讨个体化低温透析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及肌肉痉挛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中易发生低血压和/或肌肉痉挛的患者22例,透析温度分别设定为常温(37℃)、低温(35℃)和个体化低温(由上机实测体温调低0.5℃)各治疗4周,共计12周。所有患者每次透析监测血压、心率及记录肌肉痉挛发生次数,记录畏寒、寒颤等不耐受情况。每周监测透析前后生化指标。结果1)不同透析温度下,患者血红蛋白、电解质、血浆白蛋白、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T、甲状旁腺素、尿素清除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个体化低温透析血压明显高于常温透析[收缩压(146±18)mmHgvs(138±19)mmHg,舒张压(77±7)mmHgvs(68±7)mmHg,平均动脉压(103±7)mmHgvs(95±11)mmHg,P〈0.051,心率、低血压发生率、肌肉痉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温透析[(78±7)次/minvs(85±7)次,min,23.1%vs30.9%,25.0%vs32.7%,P〈0.05),与低温透析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体化低温透析畏寒、寒颤等不耐受现象发生率明显低于低温透析(8.2%vs11.8%,P〈0.05)。结论个体化低温透析能降低透析中低血压及肌肉痉挛的发生率,同时避免了低温透析带来的寒冷不适,提高了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透析 中低血压 肌肉痉挛 预防作用
下载PDF
可调钠配合低温透析防治高危患者透析低血压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晓娟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08年第2期10-13,共4页
目的观察可调钠配合低温透析在高危人群(高龄、糖尿病肾病、肿瘤及心功能不全等)血液透析中防治低血压的作用。方法选择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高危患者透析,透析模式:常规常温组(A组):透析液温度37℃,透析液钠浓度140mmol/L;调钠+常温(... 目的观察可调钠配合低温透析在高危人群(高龄、糖尿病肾病、肿瘤及心功能不全等)血液透析中防治低血压的作用。方法选择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高危患者透析,透析模式:常规常温组(A组):透析液温度37℃,透析液钠浓度140mmol/L;调钠+常温(B组):透析液温度37℃,透析液钠浓度由148~155mmol/L线性下降至透析结束时135mmol/L;调钠+低温组(C组):透析液温度35.5℃~36℃,透析液钠浓度由148~155mmol/L线性下降至透析结束时135mmol/L。每例患者每种模式观察10次,两者血流速度相等,脱水量恒定。透析过程中监测透析前后血清钠浓度,监测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结果3组透析模式相比,透析前后血清钠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就低血压发生率而言,A组和B组模式相比较,卡方检验有统计学差异(χ2=12.58,P<0.005);A组和C组模式相比较,卡方检验有统计学差异(χ2=16.89,P<0.005);B组和C组模式相比较,卡方检验无统计学差异(χ2=0.39,P>0.05)。与常规透析相比,可调钠透析的作用以不增加患者的钠负荷为代价,不造成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结论可调钠透析可明显减少维持血液透析中高危人群的低血压的发生率。低温结合可调钠透析对低血压的预防作用并不明显优于单纯可调钠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可调钠 低温透析 低血压
下载PDF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14例患者应用低温透析的观察与体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会先 刁艳平 孙咏梅 《中国厂矿医学》 2006年第2期129-129,共1页
目的探讨低温透析在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降低环境温度、降低透析液温度、控制血泵速度、减少透析前降压药的应用及健康教育等方法预防透析性低血压。结果14例血液透析超滤在体重5%~10%之间,并在常规透析中... 目的探讨低温透析在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降低环境温度、降低透析液温度、控制血泵速度、减少透析前降压药的应用及健康教育等方法预防透析性低血压。结果14例血液透析超滤在体重5%~10%之间,并在常规透析中经常发生低血压的患者,采用低温透析后其低血压发生率由原来的10.46%下降为4.15%。结论低温透析在透析相关性低血压中的应用收到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低血压 低温透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