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6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聚果糖型奶酪棒配方研制
1
作者 曾婧怡 晏方澈 +2 位作者 杨清雨 魏山山 王展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3期15-17,共3页
为改善传统奶酪棒含糖量高的问题,采用低聚果糖作为代糖,研究牛奶、吉利丁片、芝士片和低聚果糖用量对奶酪棒的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得出了低聚果糖型奶酪棒的最佳配方为牛奶130 g,芝士片60 g,吉利丁片8 g,低聚果糖5 g。以此配方... 为改善传统奶酪棒含糖量高的问题,采用低聚果糖作为代糖,研究牛奶、吉利丁片、芝士片和低聚果糖用量对奶酪棒的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得出了低聚果糖型奶酪棒的最佳配方为牛奶130 g,芝士片60 g,吉利丁片8 g,低聚果糖5 g。以此配方制作的奶酪棒色泽亮黄、组织形态均匀、奶味浓郁、细腻软糯,是一款营养且健康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果糖 奶酪棒 配方
下载PDF
低聚果糖对肉兔生产性能、血液生化和肠道pH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唐丽 雷岷 +7 位作者 季杨 任永军 郭志强 张翠霞 杨超 张翔宇 袁定胜 谢晓红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6-89,共4页
为研究低聚果糖对肉兔生产性能、血液生化和肠道pH的影响,试验将420只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35日龄健康新西兰断奶肉兔分为7个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4个处理组在基础日粮分别添加0.2%、0.4%、0.6%、0.8%... 为研究低聚果糖对肉兔生产性能、血液生化和肠道pH的影响,试验将420只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35日龄健康新西兰断奶肉兔分为7个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4个处理组在基础日粮分别添加0.2%、0.4%、0.6%、0.8%低聚果糖,2个抗生素处理组分别添加10 mg/kg金霉素和10 mg/kg恩拉霉素,试验共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金霉素组和0.6%、0.8%低聚果糖组肉兔日增重分别显著提高9.58%、8.31%和7.76%,添加金霉素组和0.4%、0.6%、0.8%低聚果糖组血液葡萄糖浓度分别显著提高17.45%、21.34%、26.32%和19.47%,添加0.6%和0.8%低聚果糖组血液甘油三酯浓度分别显著提高26.26%和36.36%,0.8%低聚果糖组血液胆固醇浓度显著提高38.24%;添加低聚果糖可降低肠道pH但未达显著水平。本试验条件下,添加低聚果糖可一定程度替代金霉素和恩拉霉素,其最适添加量为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果糖 肉兔 生产性能 血液生化 肠道PH
下载PDF
济川煎联合低聚果糖治疗老年人慢传输型便秘肾阳虚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罗群芳 周贵红 +1 位作者 郑金国 关绮媚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3期64-67,共4页
目的:探究济川煎联合低聚果糖治疗老年人慢传输型便秘肾阳虚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84例老年人慢传输型便秘肾阳虚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济川煎联合低聚果糖治疗。治... 目的:探究济川煎联合低聚果糖治疗老年人慢传输型便秘肾阳虚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84例老年人慢传输型便秘肾阳虚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济川煎联合低聚果糖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生长抑素(SS)、一氧化氮(NO)、P物质(SP)]、结肠传输试验结果,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及SS、NO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P水平、结肠传输效率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济川煎联合低聚果糖治疗慢传输型便秘肾阳虚证患者疗效显著,在缓解症状、调节肠道神经递质、改善结肠传输效率方面均优于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肾阳虚 济川煎 低聚果糖 老年人 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
下载PDF
包被植物乳杆菌和低聚果糖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免疫能力、粪便臭味及盲肠微生物的影响
4
作者 宋丹 段涛 +3 位作者 陈炳旭 陈丽仙 王薇薇 闵育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099-7109,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包被植物乳杆菌和低聚果糖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免疫能力、粪便臭味及盲肠微生物的影响。选取360只健康的34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 本试验旨在研究包被植物乳杆菌和低聚果糖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免疫能力、粪便臭味及盲肠微生物的影响。选取360只健康的34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1 g/kg包被植物乳杆菌(MLP组,活菌数为1.0×10^(10)CFU/g)、1 g/kg低聚果糖(FOS组)以及1 g/kg包被植物乳杆菌+1 g/kg低聚果糖(SYN组)的饲粮。试验期24周。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包被植物乳杆菌和低聚果糖对蛋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FOS组和SYN组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MLP组和FOS组蛋鸡血浆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显著降低(P<0.05),SYN组血浆白细胞介素-10(IL-10)和IL-6含量显著提高(P<0.05),且SYN组血浆IL-10、IL-6和IL-2含量显著高于MLP组和FOS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蛋鸡粪便中吲哚和粪臭素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5)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MLP组蛋鸡盲肠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FOS组盲肠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相对丰度提高,试验组盲肠螺旋菌门(Spirochaetota)和脱硫菌门(Desulfobacterota)相对丰度降低。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MLP组盲肠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提高,盲肠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理研菌科RC9肠道群(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相对丰度降低;FOS组盲肠拟杆菌属和罗姆布茨菌属(Romboutsia)相对丰度提高;SYN组盲肠瘤胃球菌属扭链群(Ruminococcus_torques_group)和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相对丰度有所提高。线性判别分析效应大小(LEfSe)分析表明,对照组蛋鸡盲肠显著富集有害菌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线性判别分析(LDA)评分>2,P<0.05],SYN组盲肠显著富集有益菌霍氏真杆菌属(Eubacterium_hallii_group)和韦荣氏球菌属(Veillonella)(LDA评分>2,P<0.05)。综上可知,饲粮中添加包被植物乳杆菌和低聚果糖能够提高蛋鸡蛋品质和免疫能力,改善盲肠微生物组成,降低粪便臭味物质含量;其中,低聚果糖在改善蛋品质和降解臭味物质方面效果较佳,包被植物乳杆菌和低聚果糖联合添加在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和改善盲肠微生物组成方面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被植物乳杆菌 低聚果糖 蛋鸡 生产性能 粪便臭味物质 盲肠微生物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苍术低聚果糖提取工艺
5
作者 郑晶文 王化 +2 位作者 江昱恒 张衷华 唐中华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23,共8页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响应面法优化苍术中低聚果糖(FOS)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提取时间、超声温度和提取料液比为优化因素,FOS总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中心模型设计三因素三水平进行响应面优化,高效液相蒸发光检...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响应面法优化苍术中低聚果糖(FOS)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提取时间、超声温度和提取料液比为优化因素,FOS总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中心模型设计三因素三水平进行响应面优化,高效液相蒸发光检测法检测。结果表明苍术FOS最优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70℃、提取时间60 min、料液比为1∶40,在此条件下FOS总提取率为2.44%,蔗果三糖、蔗果四糖、蔗果五糖、蔗果六糖、蔗果七糖、蔗果八糖和蔗果十糖提取率分别为0.94%、0.33%、0.21%、0.23%、0.43%、0.17%、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低聚果糖 响应面法 超声辅助
下载PDF
低聚果糖多肽益生菌辅助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和血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韩慧霞 刘洋 《大医生》 2023年第12期31-33,共3页
目的 探究低聚果糖多肽益生菌辅助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患者肠道菌群和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在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 目的 探究低聚果糖多肽益生菌辅助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患者肠道菌群和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在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治疗,研究组采用低聚果糖多肽益生菌辅助胰岛素治疗,两组均治疗至患者分娩。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数量、炎症因子水平、血糖水平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菌落数均高于同组治疗前,球杆菌、肠杆菌、酵母菌菌落数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研究组的各菌群数量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产后出血、早产、感染、低体重儿、巨大儿、胎儿窘迫等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低聚果糖多肽益生菌辅助胰岛素治疗能够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改善血糖水平,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果糖多肽益生菌 胰岛素 妊娠期糖尿病 肠道菌群 血糖
下载PDF
定量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3种低聚果糖的含量
7
作者 陈新启 吴少辉 +3 位作者 乐胜锋 张梅 霍金洪 王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7-642,共6页
以蔗糖为内标物,氘代水为溶剂,采用氢-1核磁共振波谱法(1H-NMR)测定蔗果七糖、蔗果八糖、蔗果九糖等3种低聚果糖(FOS)的含量。优化后的1H-NMR参数如下:温度25℃,谱宽(2~14)×10^(-6),脉冲角度45°,脉冲延迟时间5 s,采样时间3 s... 以蔗糖为内标物,氘代水为溶剂,采用氢-1核磁共振波谱法(1H-NMR)测定蔗果七糖、蔗果八糖、蔗果九糖等3种低聚果糖(FOS)的含量。优化后的1H-NMR参数如下:温度25℃,谱宽(2~14)×10^(-6),脉冲角度45°,脉冲延迟时间5 s,采样时间3 s,扫描次数16次。对蔗果七糖、蔗果八糖和蔗果九糖样品进行了仪器精密度和重复性试验,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0.50%。方法用于测定3种样品含量,测定结果与质量平衡法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经F检验法评估,两种方法具有显著性差异。但由于定量核磁共振波谱法作为绝对含量的测定方法,仅需常见的化学品即可直接对待测成分进行测定,可以佐证质量平衡法的赋值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果糖(FOS) 氢-1核磁共振波谱法(1H-NMR) 内标
下载PDF
海藻酸钠固定化果糖基转移酶的催化特性及其合成低聚果糖的研究
8
作者 肖余俊 叶婷娥 +2 位作者 余超凡 何文锦 郑毅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3年第3期45-50,共6页
果糖基转移酶是酶法生产低聚果糖的关键催化剂,固定化酶具有催化特性稳定、重复使用及节省用酶成本的优势,开展固定化果糖基转移酶催化特性的研究对其工业化应用提供数据依据。以海藻酸钠为载体,采用包埋法固定化果糖基转移酶,探究其最... 果糖基转移酶是酶法生产低聚果糖的关键催化剂,固定化酶具有催化特性稳定、重复使用及节省用酶成本的优势,开展固定化果糖基转移酶催化特性的研究对其工业化应用提供数据依据。以海藻酸钠为载体,采用包埋法固定化果糖基转移酶,探究其最适催化温度、热稳定性,最适反应pH及pH稳定性、酶催化动力学等催化特性,并对固定化果糖基转移酶催化合成低聚果糖的应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包埋法固定化果糖基转移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为50℃,pH值为5.0,酶学动力学米氏常数K m值为0.03 mg·mL^(-1),采用该固定化酶以蔗糖为底物可制得48.03%纯度的低聚果糖。海藻酸钠固定化果糖基转移酶相对游离酶具备更好的与蔗糖底物的亲和性、更佳的温度与pH稳定性,具备更好的工业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果糖基转移酶 催化特性 低聚果糖
下载PDF
黑枸杞风味酸奶发酵条件优化及低聚果糖和水苏糖对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贾庆超 李望铭 韩亚飞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7-193,共7页
该研究以黑枸杞、牛奶为主要原料制备黑枸杞风味酸奶,以感官评分和乳酸菌总数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黑枸杞风味酸奶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考察低聚果糖和水苏糖对黑枸杞风味酸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枸杞风味酸... 该研究以黑枸杞、牛奶为主要原料制备黑枸杞风味酸奶,以感官评分和乳酸菌总数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黑枸杞风味酸奶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考察低聚果糖和水苏糖对黑枸杞风味酸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枸杞风味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白砂糖添加量8.9%,黑枸杞汁添加量4.1%,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0.3%,接种量2.2%。在此优化条件下,黑枸杞风味酸奶的感官评分为89.48分,乳酸菌总数为1.3×10^(9)CFU/mL。当低聚果糖和水苏糖添加量分别为1.8%和0.8%时,黑枸杞风味酸奶乳酸菌总数分别提高7.08倍和5.6倍,酸度分别降低23.4%和20.2%,蛋白质含量分别升高65.2%和61.3%,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提高22.7%和26.5%,表明低聚果糖和水苏糖可使黑枸杞风味酸奶抗氧化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枸杞 风味酸奶 低聚果糖 水苏糖 发酵条件优化 响应面法
下载PDF
基于粒径的高纯度低聚果糖(P-FOS)干粉流动特性研究
10
作者 周爽利 阮征 +1 位作者 韦建明 李晓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53-60,共8页
粉料的流动性对于混合、输送、分装等工业化生产关键工序有重要影响。为解决高纯度低聚果糖(Purified Frocto-oligosaccharide,P-FOS)干粉生产中的流动性问题,研究了不同粒径及其占比对P-FOS干粉流动性的影响。采用粉体流动测试仪分析... 粉料的流动性对于混合、输送、分装等工业化生产关键工序有重要影响。为解决高纯度低聚果糖(Purified Frocto-oligosaccharide,P-FOS)干粉生产中的流动性问题,研究了不同粒径及其占比对P-FOS干粉流动性的影响。采用粉体流动测试仪分析物料的流动特性,基于不同粒径(180~250、150~180、120~150和<120μm)设计混料试验,并以粒径为自变量,粉体流动指数(ff)为响应值进行回归建模。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干粉中低聚果糖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粒径的减小,P-FOS干粉的流动性能变差。不同粒径的P-FOS干粉流动性处于不同区域,粒径180~250、150~180、120~150μm的流动指数分别为12.5、7.7和6.6,流动特性处于容易流动区域;粒径109~120、96~109μm的流动指数分别为2.9和3.3,流动特性处于粘结区域。粒径与流动指数(ff)的关系符合二次回归模型,R2(调整)可达99.43%。已知粒径分布,通过该模型可以预测、进而调控P-FOS粉体的流动性,从而为干粉输送分装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果糖 粉体流动性 粒径 混料设计 流动指数
下载PDF
菊芋酶解制备低聚果糖糖浆的工艺优化及功能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彩月 田康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0-277,共8页
菊芋块茎富含菊糖,是制备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FOS)的主要原料之一,新鲜菊芋块茎直接酶法加工用于功能性糖浆的制备可以丰富菊芋综合加工的应用。本研究以新鲜菊芋块茎为原料,通过系统研究菊芋内源酶、菊粉内切酶、葡聚糖... 菊芋块茎富含菊糖,是制备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FOS)的主要原料之一,新鲜菊芋块茎直接酶法加工用于功能性糖浆的制备可以丰富菊芋综合加工的应用。本研究以新鲜菊芋块茎为原料,通过系统研究菊芋内源酶、菊粉内切酶、葡聚糖内切酶、木聚糖酶、聚半乳糖醛酸酶和单宁酶在鲜菊芋酶法加工制备低聚果糖糖浆中的作用规律和酶解效果,建立并优化了酶法制备低聚果糖糖浆的工艺。结果表明,最优酶解工艺如下:菊芋浆在50℃和pH5.0条件下,加入0.08 U/g单宁酶酶解4 h,再加入0.08 U/g葡聚糖内切酶、0.08 U/g木聚糖酶、0.07 U/g聚半乳糖醛酸酶和12 U/g菊糖内切酶组合酶解8 h,酶解液浓缩2倍后获得低聚果糖糖浆成品。成品中低聚果糖和单宁的含量分别为53.72和3.11 g/L,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82.23%、30.47%和2.78μmol/mL。以制备的低聚果糖糖浆为唯一碳源替代MRS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植物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副干酪乳杆菌的生长速率较未经酶解的菊芋原浆作为MRS培养基的唯一碳源时,分别提高了33.33%、60.47%、148.15%。本研究开发的菊芋酶法新工艺,可为菊芋的综合加工和规模化制备具有益生元功能的食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芋 酶法 酶解工艺 低聚果糖 抗氧化 益生功能
下载PDF
低聚果糖替代金霉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2
作者 赵义润 马晓康 +2 位作者 张文熙 陈博民 王佳怡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6-20,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低聚果糖替代金霉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48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仔猪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 mg/kg金霉素和5000 mg/kg低聚果糖,每组8个重复,... 试验旨在探究低聚果糖替代金霉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48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仔猪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 mg/kg金霉素和5000 mg/kg低聚果糖,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仔猪。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14、1~28 d,金霉素组和低聚果糖组仔猪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腹泻率和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1~28 d,金霉素组和低聚果糖组仔猪对粗蛋白和总能的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4 d时,与对照组相比,金霉素组和低聚果糖组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28 d时,与对照组相比,金霉素组和低聚果糖组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低聚果糖组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低聚果糖可增强仔猪抗氧化水平、提高免疫力、降低腹泻率、提高消化率,进而提高生长性能,生产中可采用低聚果糖替代金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仔猪 低聚果糖 生长性能 抗氧化 免疫
原文传递
油莎豆水溶性糖提取工艺及生物转化低聚果糖的研究
13
作者 李晨飞 闫晓侠 +4 位作者 董舒月 刁梦雪 卢笑雨 于亚莉 张铁华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7-132,共6页
以油莎豆粕为原料,分离碳水化合物后采用酶法制备低聚果糖。结果表明,超声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均呈显著水平且影响程度依次递减。优化工艺条件经调整为超声时间16 min、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3 h,在此优化条件下... 以油莎豆粕为原料,分离碳水化合物后采用酶法制备低聚果糖。结果表明,超声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均呈显著水平且影响程度依次递减。优化工艺条件经调整为超声时间16 min、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3 h,在此优化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提取率(52.61±0.51)%。纯化工艺创新性的使用了等电点沉淀法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对油莎豆粕水溶性糖进行脱蛋白,蛋白质清除率达到了51.35%,糖保留率为64.91%。利用果糖基转移酶转化生产低聚果糖,质量分数达到3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粕 膜分离技术 低聚果糖 果糖基转移酶
下载PDF
自适应式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小麦纤维复合低聚果糖治疗OOC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张文琼 浦钰虹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699-702,共4页
目的观察自适应式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小麦纤维复合低聚果糖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O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OOC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自适应式生物反馈)和观察组(自适应式生物反馈+小麦纤维复合低聚果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 目的观察自适应式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小麦纤维复合低聚果糖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O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OOC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自适应式生物反馈)和观察组(自适应式生物反馈+小麦纤维复合低聚果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肛管直肠动力学指标[肛管静息压(ARP)、直肠最大耐受容量(RMTV)、肛管收缩压(AMCP)]、盆底表面肌电情况、肠道菌群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和停止治疗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临床症状评分、ARP、RMTV、AMCP、复发率、肠杆菌和肠球菌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前基线、快速收缩、持续收缩、耐久收缩、后基线、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自适应式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小麦纤维复合低聚果糖治疗OCC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OC 自适应式生物反馈疗法 小麦纤维复合低聚果糖
下载PDF
添加低聚果糖对慢性肾脏病小鼠肠道菌群与肾脏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朱琳 王羽晴 +3 位作者 牛洁 肖兰 王晓猛 周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3期202-206,I0003,I0004,I0005,共8页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小鼠的肠道菌群的组成和丰度,探究低聚果糖对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影响。方法:应用经典的5/6肾切除小鼠构建慢性肾脏病模型,使用低聚果糖对慢性肾脏病小鼠进行干预治疗。运用16SrDNA高通量测序检测小鼠粪便中的微生物。...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小鼠的肠道菌群的组成和丰度,探究低聚果糖对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影响。方法:应用经典的5/6肾切除小鼠构建慢性肾脏病模型,使用低聚果糖对慢性肾脏病小鼠进行干预治疗。运用16SrDNA高通量测序检测小鼠粪便中的微生物。结果:在三组小鼠的粪便样本中共检测出11个门,18个纲,49个目,87个属。三组间在门水平有7个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低聚果糖治疗后,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显著改善。患有慢性肾脏病的小鼠补充低聚果糖后,血清白蛋白、体重显著增高,血清肌酐、尿素氮显著下降。结论:在慢性肾脏病小鼠的饮食中增加低聚果糖可使肠道微环境向健康的趋势发展,并且可有效改善CKD小鼠的营养状态和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肠道菌群 低聚果糖
下载PDF
低聚果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亚非 罗琦珊 葛亚中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5年第4期83-87,共5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低聚果糖(FOS)和双歧杆菌在免疫调节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FOS的免疫调节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最后还介绍了FOS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低聚果糖(FOS) 双歧杆菌 免疫调节 低聚果糖 机体免疫功能 免疫调节作用 双歧杆菌 发展前景 FOS 国内外
下载PDF
论幂函数曲线法对发酵乳中蔗-果型低聚果糖的检测
17
作者 刘超 刘喜东 +3 位作者 魏丽铭 李利芬 刘杰 王慧 《现代食品》 2023年第5期164-167,共4页
建立一种发酵乳中蔗-果低聚果糖的检测方法,试样经亚铁氰化钾及乙酸锌沉淀蛋白后离心,再稀释一定倍数后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ELSD)进行检测,采用幂函数曲线法进行定量。曲线相... 建立一种发酵乳中蔗-果低聚果糖的检测方法,试样经亚铁氰化钾及乙酸锌沉淀蛋白后离心,再稀释一定倍数后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ELSD)进行检测,采用幂函数曲线法进行定量。曲线相关系数>0.99,回收率稳定在94.7%~100.3%,相对标准偏差为1.32%~1.99%。此方法检测准确性高,适合发酵乳中蔗-果低聚果糖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果低聚果糖 高效液相色谱法 幂函数曲线 发酵乳
下载PDF
低聚果糖检验过程中样品前处理使用量验证
18
作者 师帅 《食品工程》 2023年第1期76-78,共3页
利用液相色谱、示差检测器等检测技术,对样品前处理使用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比较和探索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样品前处理使用量为2 g和5 g时,试验的精密度和回收率良好。
关键词 低聚果糖 前处理 使用量
下载PDF
低聚果糖、乳酸杆菌对便秘模型大鼠的通便功能影响 被引量:36
19
作者 刘晓梅 彭芝榕 +5 位作者 倪学勤 杨杰 邹昭勇 邱春红 曾东 杨立格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96-299,共4页
通过建立Wistar大鼠便秘模型探讨低聚果糖和乳酸杆菌的通便功能。取日龄、体质量相近的Wistar雄性大鼠36只,随机选取4只作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便秘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8组:模型对照组、阳性治疗组(番泻叶10.0mg/kg)及低聚果糖(1.0、0.5、... 通过建立Wistar大鼠便秘模型探讨低聚果糖和乳酸杆菌的通便功能。取日龄、体质量相近的Wistar雄性大鼠36只,随机选取4只作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便秘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8组:模型对照组、阳性治疗组(番泻叶10.0mg/kg)及低聚果糖(1.0、0.5、0.25g/(kg·d))和乳酸杆菌(2.0×1010、2.0×109、2.0×108CFU/(kg·d))各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灌喂7d,测定采食量、饮水量、体质量增量、炭末推进率、粪便粒数及肠道菌群6项指标。低聚果糖和乳酸杆菌均具有润肠通便的功用,大鼠的采食量、饮水量、体质量增量、炭末推进率和粪便粒数5项指标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同时,都能抑制大鼠肠道内肠球菌与肠杆菌的生长繁殖(P<0.05);最佳剂量分别为1.0g/(kg·d)和2.0×108CFU/(kg·d)。低聚果糖和乳酸杆菌均具有润肠通便作用且对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肠球菌和肠杆菌的生长有较好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果糖 乳酸杆菌 便秘 通便作用 WISTAR大鼠
下载PDF
低聚果糖对双歧杆菌增殖效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4
20
作者 项明洁 刘明 +3 位作者 彭奕冰 施勇 戴屹东 倪语星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 分析低聚果糖体外对双歧杆菌的增殖效果,及体内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在厌氧菌液体 培养基中加入低聚果糖,观察双歧杆菌的增殖情况;用培养方法检测肠道菌群。结果 在厌氧菌液体培养基中 加入低聚果糖前后双歧杆菌菌...   目的 分析低聚果糖体外对双歧杆菌的增殖效果,及体内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在厌氧菌液体 培养基中加入低聚果糖,观察双歧杆菌的增殖情况;用培养方法检测肠道菌群。结果 在厌氧菌液体培养基中 加入低聚果糖前后双歧杆菌菌数分别为1.5亿/ml和3亿/ml;服用低聚果糖后,35~50患者肠道内肠杆菌及类 杆菌显著减少,50岁以上者肠道内双歧杆菌显著增多。结论 低聚果糖对双歧杆菌有增殖效果,对人体肠道菌 群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肠道菌群 厌氧菌 影响 体内 体外 肠杆菌 低聚果糖 液体培养基 增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