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腹血糖正常妊娠期女性低色素性贫血与HbA1c水平关系分析
1
作者 姜富国 翟利利 +2 位作者 鲁之中 李帅 李卫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8期1379-1381,共3页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正常妊娠期女性低色素性贫血与HbA1c水平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6月于我院建档空腹血糖正常妊娠期女性共324例临床资料,根据Hb、MCH及MCV水平进行分组,比较不同亚组年龄、HbA1c及空腹血糖水平,同时根...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正常妊娠期女性低色素性贫血与HbA1c水平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6月于我院建档空腹血糖正常妊娠期女性共324例临床资料,根据Hb、MCH及MCV水平进行分组,比较不同亚组年龄、HbA1c及空腹血糖水平,同时根据MCH联合MCV水平分组后评价血糖相关指标水平差异。结果:不同Hb水平亚组年龄、HbA1c及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MCV水平亚组年龄和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V<82fl组HbA1c水平显著高于MCV≥82fl组(P<0.05);不同MCH水平亚组年龄和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H<27pg组HbA1c水平显著高于MCH≥27pg组(P<0.05);MCV<82fl+MCH<27pg组、MCV≥82fl+MCH<27pg组及MCV≥82fl+MCH≥27pg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V<82fl+MCH<27pg组和MCV≥82fl+MCH<27pg组HbA1c水平均显著高于MCV≥82fl+MCH≥27pg组(P<0.05)。结论:空腹血糖正常妊娠期女性低色素性贫血与HbA1c水平有关,可导致HbA1c水平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 妊娠 低色素性贫血 HBA1C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的妊娠期妇女受低色素性贫血影响的分析
2
作者 吴永国 刘秀 +1 位作者 许业栋 陈嘉俊 《系统医学》 2021年第23期167-170,共4页
目的分析低色素性贫血对孕妇糖化血红蛋白(GHb)数值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10月在该院进行体检的18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全部孕妇实施血常规检查,依据血红蛋白水平将其分成贫血组(110例)与非贫血组(70例);依据平均红细胞体积将其分... 目的分析低色素性贫血对孕妇糖化血红蛋白(GHb)数值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10月在该院进行体检的18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全部孕妇实施血常规检查,依据血红蛋白水平将其分成贫血组(110例)与非贫血组(70例);依据平均红细胞体积将其分成小红细胞组(30例)与非小红细胞组(150例);依据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将其分成低色素组(80例)与正色素组(100例);以MCV 82 fl以及MCH 27 g作为截断值,将孕妇分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组(30例)、正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组(50例)以及正细胞正色素组(100例)。分别检测每组患者GHb水平、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水平以及血常规情况。结果贫血组与非贫血组孕妇年龄、FPG及G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红细胞组与非小红细胞孕妇年龄、F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小红细胞组GHb水平(5.19±0.39)%高于非小红细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03,P<0.05)。低色素组与正色素组孕妇年龄、F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色素组GHb水平(5.10±0.35)%高于正色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89,P<0.05)。正细胞正色素组、正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组孕妇F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正细胞正色素组GHb水平(4.82±0.31)%低于正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组(5.07±0.36)%以及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组(5.10±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色素性贫血会导致妊娠期女性GHb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妊娠期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下载PDF
红细胞系统参数对三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汪彦屿 付书南 +1 位作者 史实 肖路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414-415,共2页
目的探讨ADVIA 120血液分析仪检测的红细胞系统参数对缺铁性贫血(IDA)、慢性疾病性贫血(ACD)、地中海贫血3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门诊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以及在本院确诊未治疗的IDA、ACD、地中海贫血病人ADVIA ... 目的探讨ADVIA 120血液分析仪检测的红细胞系统参数对缺铁性贫血(IDA)、慢性疾病性贫血(ACD)、地中海贫血3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门诊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以及在本院确诊未治疗的IDA、ACD、地中海贫血病人ADVIA 120分析仪检测的红细胞系统参数:血红蛋白浓度分布宽度(HDW)、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CH)、单个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CHCM)、小红细胞百分比(%MICRO)、低血色素红细胞百分比(%HYPO)结果以及计算小红细胞与低血色素红细胞(MICRO/HYPO)的比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的各项检测结果 HDW、CH、CHCM、%MICRO、%HYPO结果以及计算%MICRO与%HYPO的比值与3组贫血结果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HDW:地中海贫血组与IDA、ACD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H、CHCM:IDA组与ACD组、地中海贫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MICRO、%HYPO及MICRO/HYPO:3组贫血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DVIA 120血液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参数HDW、CH、CHCM、%MICRO、%HYPO及MI-CRO/HYPO对IDA、ACD、地中海贫血3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VIA 120血液分析仪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诊断
下载PDF
低色素性上皮样细胞型脉络膜黑色素瘤一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思勇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7-307,共1页
关键词 脉络膜黑色素 低色素性 细胞型 上皮样 异常体征 眼前黑影 智力 矫正视力 眼部检查 右眼 眼前节 左眼 视盘
下载PDF
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主的骨Ewing’s肉瘤1例
5
作者 张鸿彦 李正民 +1 位作者 王桂波 张剑白 《中国小儿血液》 CAS 2002年第4期188-189,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骨肿瘤 症状 诊断 治疗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骨Ewing's肉瘤
下载PDF
本院婴幼儿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6
作者 蒋一红 段立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28期81-85,共5页
目的:分析本院婴幼儿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300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儿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于本院接受体检的300例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组。整理研究组患儿的一般资料... 目的:分析本院婴幼儿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300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儿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于本院接受体检的300例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组。整理研究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分析婴幼儿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流行病学特征。对两组婴幼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婴幼儿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相关因素。结果:300例婴幼儿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儿,年龄0~3岁,以≤1岁、男性、轻度贫血为主,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病因;研究组母亲孕期贫血、母亲学历大专以上、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存在挑食、辅食添加时间>6月龄、贫血前患有胃肠道疾病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孕期贫血、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存在挑食、辅食添加时间>6月龄、贫血前患有胃肠道疾病均是婴幼儿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危险因素(P<0.05),母亲学历大专以上是婴幼儿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本院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主要病因是缺铁性贫血,多发生于≤1岁的男性患儿,以轻度贫血为主,预防母亲孕期贫血、减少低出生体重儿及早产儿、改善挑食、避免胃肠道疾病、及时添加辅食是预防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婴幼儿 流行病学特征 病因
下载PDF
婴幼儿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诊断
7
作者 文玲俐 罗正芳 《中国小儿血液》 1999年第5期223-223,共1页
关键词 婴幼儿 贫血 低色素性 小细胞 诊断
下载PDF
珠海市金湾区户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儿童和孕妇的病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哲 周玉球 肖奇志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年第4期41-42,89,共3页
目的调查珠海市金湾区户籍儿童和孕妇发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原因。方法采用已建立的技术和方法分析珠海市金湾区户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门诊及体检儿童和孕妇个体的珠蛋白基因型和铁代谢状态及其他血液学指标。结果在所研究的271例... 目的调查珠海市金湾区户籍儿童和孕妇发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原因。方法采用已建立的技术和方法分析珠海市金湾区户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门诊及体检儿童和孕妇个体的珠蛋白基因型和铁代谢状态及其他血液学指标。结果在所研究的271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儿童和孕妇病例中(其中儿童和孕妇各142和129例),检出α-、β-地中海贫血(地贫)表型阳性和缺铁(ID)病例各为80、93和98例。经基因分析,有115和93例分别被确定了α-和β-地贫基因型(各含124和96个突变等位基因,其中包括有3例β-合并α-地贫)。另外尚有3个和2个分别为α-和β-地贫表型阳性的病例未能确定其基因型。据此得出珠海市金湾区户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儿童和孕妇个体的地贫基因检出率和携带率分别为76.75%和81.18%(未知基因型以杂合子计),α-合并β-地贫的机率为1.11%;ID的发生率为42.44%,其中儿童和孕妇ID的发生率各为43.66%和41.09%。ID病例地贫基因检出率高达45.22%,地贫合并ID个体占25.00%。此外,还发现单纯性小细胞低色素症(MCV和MCH均降低,但不贫血)个体有更高的地贫基因检出率(84.62%)和携带率(85.31%)。结论该研究阐明了地贫是引起珠海市金湾区户籍儿童和孕妇发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特别是单纯性小细胞低色素症最主要的原因,其次为ID,地贫合并ID位居第三。同时还发现ID个体有不容忽视的地贫基因检出率。由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通常被认为是ID的指征,故该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很强的临床针对性和重要的优生优育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红细胞低色素性 儿童 孕妇 病因学 地中海贫血 缺铁乏症
下载PDF
深圳市南山区某街道婴幼儿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发病状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素君 杜新 许全成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9年第5期548-551,共4页
目的探讨深圳市南山区某街道6个月~3岁婴幼儿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婴幼儿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所属的两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体检的1534名6个月~3岁婴幼儿的... 目的探讨深圳市南山区某街道6个月~3岁婴幼儿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婴幼儿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所属的两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体检的1534名6个月~3岁婴幼儿的血常规结果,确定112名贫血患儿数量后,随机选取等量非贫血患儿作为对照组,对上述婴幼儿父母进行贫血相关因素调查问卷,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①筛检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儿112名(占7.3%);轻度贫血患儿99名(占88.4%),中度贫血13名(占11.6%),无重度和极重度贫血患儿;2~3岁年龄段的患病率(12.8%)显著高于6~12月龄段患病率(7.8%)和1~2岁年龄段患病率(5.3%)(P<0.05)。男女性婴幼儿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母亲孕期有贫血(OR=15.77)、早产儿(OR=3.91)、存在挑食和偏食(OR=4.54)为婴幼儿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危险因素,非低出生体重儿(OR=0.11)、定期儿保(OR=0.47)、贫血前无胃肠道疾病(OR=0.13)是婴幼儿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保护因素。结论深圳市南山区该街道婴幼儿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病情况不容乐观,防治母亲孕期贫血、减少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出生、纠正挑食和偏食、防治婴幼儿胃肠道疾病、定期做儿童保健是预防或减少婴幼儿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发生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缺铁乏症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探讨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与妊娠期妇女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悦丽 龙伟清 邱文庆 《当代医学》 2019年第35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与正常的妊娠期妇女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惠亚医院的孕周25~40周、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血糖(FBG)水平均正常的妊娠期妇女380例为研究... 目的探讨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与正常的妊娠期妇女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惠亚医院的孕周25~40周、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血糖(FBG)水平均正常的妊娠期妇女3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血红蛋白(Hb)≥110 g/L 239例,Hb<110 g/L 141例.按照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小细胞低色素性组(MCH<27 pg,MCV<82 fl)110例为观察组,其中,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组72例,小细胞低色素非贫血组38例;正细胞正色素组(MCH≥27 pg,MCV≥82 fl)270例为对照组,其中正细胞正色素贫血组69例、正细胞正色素非贫血组201例.分别对各组妊娠期妇女进行血常规、FBG及HbA1c的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妊娠期妇女中非贫血组(Hb≥110 g/L)与贫血组(Hb<110 g/L)间FBG及HbA1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的F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HbA1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组与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组的F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组的HbA1c明显高于正细胞正色素贫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可使妊娠期妇女HbA1c水平升高,不能准确代表体内血糖水平,临床应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HBA1C 妊娠
下载PDF
深圳市大鹏新区儿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流行现状及病因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招湛静 徐威力 姚雪淦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98-101,共4页
目的:了解深圳大鹏新区儿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病现状,为儿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收集2014年9月~2016年1月来医院体检儿童2256例,分别对儿童个体中的血液学指标和珠蛋白基因型及铁代谢状态进行... 目的:了解深圳大鹏新区儿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病现状,为儿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收集2014年9月~2016年1月来医院体检儿童2256例,分别对儿童个体中的血液学指标和珠蛋白基因型及铁代谢状态进行检测。结果2256例体检儿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病率为10.6%(239/2256);经基因分析,239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儿中分别检出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113例[并发铁缺乏症(ID)35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70例(并发ID 15例),α-复合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28例(并发ID 4例),铁缺乏139例(并发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54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检出率为64.9%(155/239),铁缺乏检出率为58.2%(139/239),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并发 ID的发生率为34.8%(54/155);单纯性小细胞低色素症(MCV 和 MCH 均降低,但不贫血)患儿32例,占13.4%(32/239);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总检出率为65.6%和总携带率为75.0%,其中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缺陷类型主要为--SEA/αα,-α3.7/αα及-α4.2/αα,占93.8%;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缺陷类型主要为 CD41/42,CD17,IVS-II-654及-28,占84.2%。结论深圳大鹏新区儿童发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主要原因是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尤其在单纯性小细胞低色素症中更为突出,其次为 ID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并发 ID。同时,还发现 ID个体有较高的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检出率,应引起临床和社会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病因学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缺铁乏症
下载PDF
儿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与全血中铜、锌、钙、镁、铁、铅元素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养华 刘萍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511-514,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与全血铜、锌、钙、镁、铁、铅金属元素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60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儿做为病例组,60例健康小儿做为正常对照组(年龄、身高、体重、营养状况无统计学差异),分别采... 目的探讨小儿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与全血铜、锌、钙、镁、铁、铅金属元素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60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儿做为病例组,60例健康小儿做为正常对照组(年龄、身高、体重、营养状况无统计学差异),分别采血,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两组儿童全血中铜、锌、钙、镁、铁、铅六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病例组儿童全血中铁、锌、镁含量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钙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铅含量病例组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与全血铁、锌、镁元素缺乏和全血铅元素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金属元素 儿童
下载PDF
妊娠早期孕妇低色素性贫血对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韦松晓 麦莹莹 黎凤元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8期1063-1066,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孕妇低色素性贫血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到该院产科建立生育档案的孕7~12周,空腹血糖(FPG)正常的孕妇544例,其中Hb≥110 g/L者(贫血组)346例,Hb<110 g/L者(非贫血组...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孕妇低色素性贫血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到该院产科建立生育档案的孕7~12周,空腹血糖(FPG)正常的孕妇544例,其中Hb≥110 g/L者(贫血组)346例,Hb<110 g/L者(非贫血组)198例,根据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将选取的544例妊娠早期孕妇分为低色素组和正色素组。低色素组194例,其中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82 fL,MCH<27 pg)173例,正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82 fL,MCH<27 pg)21例;正色素组(MCV≥82 fL,MCH≥27 pg)350例,其中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76例,正细胞正色素非贫血274例。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常规、FPG和HbA1c水平,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非贫血组与贫血组孕妇FPG水平分别为(4.93±0.99)、(4.99±2.16)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9,P=0.683),HbA1c水平分别为(5.53±0.56)%、(5.58±0.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0,P=0.338);低色素组(MCH<27 pg)和正色素组(MCH≥27 pg)孕妇FPG水平分别为(4.97±2.19)、(4.94±0.98)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2,P=0.840),HbA1c水平分别为(5.63±0.53)%、(5.50±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9,P=0.009)。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正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3组间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发现,3组孕妇FPG水平分别为(5.01±2.30)、(4.65±0.89)、(4.97±1.02)mmol/L,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1c水平分别为(5.62±0.55)%、(5.76±0.28)%、(5.50±0.46)%,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组和正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组孕妇HbA1c水平均高于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早期孕妇低色素性贫血对HbA1c水平有明显影响,低色素性贫血可引起妊娠早期孕妇HbA1c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色素性贫血 妊娠 血红蛋白 血糖
下载PDF
低血红蛋白密度联合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在儿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金生 邹伟洋 +3 位作者 黄光墉 刘晓鸽 刘典浪 林侠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9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低血红蛋白密度(1owhaemoglobindensity,LHD)联合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bloodcell volumedistributionwidth,RDW)在儿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icrocytichypochromicanemia,MHA)患者诊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7月~2017年8月... 目的探讨低血红蛋白密度(1owhaemoglobindensity,LHD)联合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bloodcell volumedistributionwidth,RDW)在儿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icrocytichypochromicanemia,MHA)患者诊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7月~2017年8月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确诊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者102例为研究组,收集同期健康儿童120例为对照组,运用SysmexXN900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分别检测研究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和对照组血常规,根据血常规参数中的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计算出LHD,并对LHD和RDW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外周血中LHD值为2.97%±0.93%,其中男性为3.25%±1.03%,女性为2.49%±0.78%,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9,P <0.05),RDW值为12.01%±2.56%,其中男性为11.93%±2.46%,女性为12.30%±2.72%,女性略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7,P>0.05)。治疗前,研究组外周血中LHD和RDW值分别为32.57%±18.62%和17.06%±3.5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7~21.052,P <0.05~0.01)。治疗后,LHD和RDW值分别为11.32%±9.74%和13.85%±2.73%,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1~10.187,P <0.05),但治疗前后不同性别患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92~1.095,P>0.05)。LHD和RDW浓度随着MHA患儿贫血程度加重而增加。结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LHD和RDW值明显升高,而治疗后明显降低。且治疗前有性别差异,治疗后则没有差异。因此,LHD和RDW值对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者诊疗的动态监测和疗效考核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密度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价值
下载PDF
108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碧涛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19期3983-3984,共2页
目的:根据发病年龄、病史及治疗后随访,探讨对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儿进行明确诊断。方法:对2006年3月~2009年12月收治108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儿的病史、年龄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8例患儿中56例缺铁性贫... 目的:根据发病年龄、病史及治疗后随访,探讨对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儿进行明确诊断。方法:对2006年3月~2009年12月收治108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儿的病史、年龄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8例患儿中56例缺铁性贫血,32例地中海贫血,15例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余5例为其他少见类型贫血。缺铁性贫血及地中海贫血多见于2岁以下儿童,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则多见于2岁以上,尤其3岁以上儿童。通过出院后随访,避免了6例患儿出现误诊、漏诊。结论:不同类别贫血有其一定的发病年龄、病史特点,临床上需注意,避免漏诊、误诊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病史 年龄 随访 儿童
下载PDF
血清铁调素对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鉴别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梁丽云 黎四平 +2 位作者 徐炳燕 叶淦康 彭琪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2502-250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铁调素对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进行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6例缺铁性贫血(IDA)患者、68例慢性病贫血(ACD)患者,及同期88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铁调素含量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清铁调素含量... 目的:探讨血清铁调素对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进行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6例缺铁性贫血(IDA)患者、68例慢性病贫血(ACD)患者,及同期88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铁调素含量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清铁调素含量为(48.68±28.68)ng/ml,IDA患者血清铁调素含量为(26.48±14.36)ng/ml,ACD患者血清铁调素含量为(113.56±42.64)ng/m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DA患者血清铁调素含量显著降低(P<0.01),ACD患者血清铁调素含量升高(P<0.01)。结论:血清铁调素对于小细胞低色素贫血中的IDA和ACD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铁调素 慢性病贫血
下载PDF
MCV联合RDW在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员英 《江西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1489-1490,共2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取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鹰潭市人民医院确诊贫血患者90例,将其分为A1组30例和A2组60例;于同期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 目的探讨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取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鹰潭市人民医院确诊贫血患者90例,将其分为A1组30例和A2组60例;于同期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照组。比较分析3组之间MCV与RDW,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MCV联合RDW对两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诊断价值。结果 A1组、A2组MCV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与A2组MCV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RDW值显著低于A1组、A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RDW值显著低于A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CV联合RDW对地中海贫血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90.00%、93.33%、92.66%。MCV联合RDW对缺铁性贫血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90.00%、85.55%、87.33%。结论 MCV联合RDW鉴别诊断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两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W 地中海贫血 缺铁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下载PDF
云浮市云城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孕妇的病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江炎章 谢荣章 +2 位作者 姚坤凤 欧雅文 罗满亮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2期69-71,共3页
目的了解和分析本地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孕妇的病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根据,从而提高本地区的优生优育。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进行产检的50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孕妇地贫基因和铁蛋白的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了解和分析本地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孕妇的病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根据,从而提高本地区的优生优育。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进行产检的50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孕妇地贫基因和铁蛋白的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类孕妇按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合并缺铁性贫血和其他类贫血四大类型进行分析。结果单纯携带地贫基因30例,占总数的60%,单纯缺铁性贫血6例,占总数的12%,地中海贫血合并缺铁性贫血6例,占总数的12%,其他类型贫血8例,占总数的16%。结论本地区孕妇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主要病因是地中海贫血。为了提高本地区的优生优育,地中海贫血筛查和地中海贫血基因的检测在此类孕妇产检中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地中海贫血基因 铁蛋白 缺铁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下载PDF
低色素性贫血对正常的妊娠期妇女HbA1c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聂引凡 王永琴 成静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9期1417-1418,共2页
目的分析低色素性贫血对正常妊娠期妇女HbA1c的影响。方法将350例空腹血糖正常的孕妇根据血红蛋白含量110 g/L为标准分成贫血组(n=229)和非贫血组(n=121)。比较两组年龄、HbA1c、空腹血糖值。根据MCV和MCH将350例孕妇分成低色素组合正... 目的分析低色素性贫血对正常妊娠期妇女HbA1c的影响。方法将350例空腹血糖正常的孕妇根据血红蛋白含量110 g/L为标准分成贫血组(n=229)和非贫血组(n=121)。比较两组年龄、HbA1c、空腹血糖值。根据MCV和MCH将350例孕妇分成低色素组合正色素组。低色素组中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和低细胞低色素性非贫血组;正色素组有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和正细胞正色素非贫血。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bA1c、空腹血糖、年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在年龄、空腹血糖、HbA1c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组、正细胞正色素贫血组、小细胞低色素非贫血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组HbA1c水平明显高于正细胞正色素贫血组、小细胞低色素非贫血组(P<0.05)。结论低色素性贫血和正常妊娠期妇女HbA1c之间存在关联性,可引起HbA1c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色素性贫血 正常妊娠期妇女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在鉴别儿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霞 欧武 苏兰叶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2657-2660,共4页
目的:评价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儿童中检出β-地中海贫血(β-TT)患儿的效能。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儿科门诊行贫血检查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β-TT基因检测结果分为β-TT... 目的:评价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儿童中检出β-地中海贫血(β-TT)患儿的效能。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儿科门诊行贫血检查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β-TT基因检测结果分为β-TT组80例与非β-TT组68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红细胞(RBC)参数差别,并比较两组患者两种RDW形式以及基于不同RDW形式计算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指数(RDWI)在鉴别两类贫血中的效能。结果:除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变异系数(RDW-CV)无统计学意义以外,两组儿童中其他主要RBC参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基于不同RDW形式计算的RDWI-CV和RDWI-SD亦呈显著性差异。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儿童中检出β-TT时,无论RDW还是RDWI,RDW-SD均较RDW-CV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论:RDW-SD作为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儿童中检出β-TT患儿指标时,较RDW-CV具有更高的鉴别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鉴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