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肾衰竭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并发低血压的因素分析
1
作者 王静霞 陈智红 +4 位作者 习晓红 张唤 李春珍 叶风芳 董洁景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0-92,140,共4页
目的 分析急性肾衰竭(ARF)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并发低血压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河北省儿童医院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儿童303例AR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3个月内治疗期间有无并发低血压分... 目的 分析急性肾衰竭(ARF)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并发低血压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河北省儿童医院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儿童303例AR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3个月内治疗期间有无并发低血压分为并发低血压组(n=61)与未并发低血压组(n=242);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ARF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并发低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 303例ARF患者共61例并发低血压(占20.1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通量透析方式(95%CI 1.196~4.984,P=0.014)、血流量>300 mL/min(95%CI 1.056~4.851,P=0.036)、血红蛋白(95%CI 0.444~0.703,P=0.000)、白蛋白(95%CI 0.153~0.833,P=0.017)均是ARF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并发低血压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高通量透析方式、血流量>300 mL/min、血红蛋白、白蛋白均是ARF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并发低血压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衰竭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低血压 因素
下载PDF
步行训练联合Buerger运动改善住院老年高血压病人早餐后低血压的效果
2
作者 李金銮 杜军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 观察步行训练联合Buerger运动改善住院老年高血压病人早餐后低血压(PPH)的效果。方法 选择南京市胸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压病人为研究对象,运用PDCA(Plan-Do-Check-Action)的管理方法,分析2021年11月15日至2022年4月17... 目的 观察步行训练联合Buerger运动改善住院老年高血压病人早餐后低血压(PPH)的效果。方法 选择南京市胸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压病人为研究对象,运用PDCA(Plan-Do-Check-Action)的管理方法,分析2021年11月15日至2022年4月17日住院的33例病人(对照组)PPH发生率高的原因,指导2022年5月5日至10月31日住院的38例病人(观察组)早餐后实施步行联合Buerger运动。比较PDCA实施前后2组病人早餐后30、60、90、120 min PPH的发生率,以及2组病人对PPH知识知晓、早餐后主动运动情况。比较项目实施前后护士对PPH知识知晓、宣教落实的情况。结果 2组病人性别、年龄、S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餐后PPH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5.79%比45.45%,P=0.006)。观察组病人对PPH的概念、易患人群、发生时间的知晓率及餐后主动运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项目实施后,护士对PPH的概念、血压下降特点、发生时间、非药物预防措施的知晓率及PPH宣教落实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步行联合Buerger运动能有效降低住院老年高血压病人早餐后低血压的发生,PDCA管理法能提高病人及护士对PPH知识的知晓率,促进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将PPH的危害性控制在最低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训练 Buerger运动 老年人 血压 餐后低血压 早餐
下载PDF
伊伐布雷定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低血压状态下HFrEF患者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张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 观察伊伐布雷定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低血压状态下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效果。方法 118例低血压状态下HFrE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 目的 观察伊伐布雷定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低血压状态下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效果。方法 118例低血压状态下HFrE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伊伐布雷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心率、左心射血分数(LVEF)、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6 min步行距离(6MWT)],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生活质量评分,低血压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心率、LVEF、NT-pro BNP、6MWT分别为(57.36±11.24)次/min、(46.32±5.67)%、(1137.68±462.35)ng/L、(586.32±48.76)m,对照组分别为(64.28±10.62)次/min、(42.62±5.18)%、(1628.64±473.54)ng/L、(506.37±46.82)m。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NT-proBNP水平比对照组明显更低,同时LVEF比对照组明显更高, 6MWT比对照组明显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1、IL-6分别为(101.26±12.58)、(89.26±7.32)pg/ml,对照组分别为(106.53±13.54)、(101.65±8.05)pg/ml,观察组患者的IL-1、IL-6水平比对照组显著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身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62.56±6.23)、(52.21±4.62)、(52.16±7.26)、(58.69±5.01)、(50.28±8.06)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62±5.16)、(43.52±5.06)、(46.58±7.02)、(46.32±4.98)、(41.32±7.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低血压5例(8.33%),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8例(3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伐布雷定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低血压状态下HFrEF患者,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减少炎性损害,并且增加患者的日常活动水平,而且比较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压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 伊伐布雷定 沙库巴曲缬沙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低血压预测指数应用的局限和不足研究进展
4
作者 周函 朱汝佳 蒋宗明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1456-1464,共9页
低血压预测指数是一种将处于专利保护期内的算法规则嵌入商用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中进行血压预测,主要依赖动脉血压波形的多种特征性参数预测低血压出现的可能性。目前证据表明低血压预测指数能减少低血压发生率并降低其严重程度... 低血压预测指数是一种将处于专利保护期内的算法规则嵌入商用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中进行血压预测,主要依赖动脉血压波形的多种特征性参数预测低血压出现的可能性。目前证据表明低血压预测指数能减少低血压发生率并降低其严重程度,但因模型构建时数据选择的系统性偏差会造成预测低血压不准确或过度估计。本文将对模型在数据选择偏倚、数据泄露、对术中和术后低血压预测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等进行综述,为临床准确应用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压预测指数 低血压 偏倚 数据泄露
下载PDF
基于“脾胃枢机”论治餐后低血压
5
作者 王青 梅俊 +2 位作者 张瑶 刘玥 徐凤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46,共4页
餐后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老年心血管疾病,但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管理尚未达成统一共识,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与隐患。受《黄帝内经》气机升降理论的启发与李东垣《脾胃论》思想的影响,通过解析脾胃枢机与餐后低血压发生、发展的关系,发现若脾... 餐后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老年心血管疾病,但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管理尚未达成统一共识,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与隐患。受《黄帝内经》气机升降理论的启发与李东垣《脾胃论》思想的影响,通过解析脾胃枢机与餐后低血压发生、发展的关系,发现若脾胃虚弱,则中焦化源不足;枢机不利,则津液运化失司;脾胃失调,则气机斡旋失常,多见餐后低血压。依据脾胃枢机理论,对餐后低血压的治疗提出了补脾胃,升清阳,助化源;调脾胃,祛浊邪,助运化;理脾胃,燮枢机,致平衡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后低血压 脾胃枢机 理论探讨
原文传递
穴位贴敷预防气虚型透析性低血压效果观察
6
作者 王正 王培 +1 位作者 刘蕊 李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95-499,共5页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预防气虚型透析性低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36例。2组均接受规律血液透析及左卡尼汀静脉注射,观察组同时...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预防气虚型透析性低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36例。2组均接受规律血液透析及左卡尼汀静脉注射,观察组同时联合穴位贴敷治疗8周。观察比较2组首次透析前后、治疗8周末次透析前后的血压,首次透析前、治疗8周末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治疗8周后2组总体疗效和治疗安全性。结果2组首次透析后舒张压、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均较透析前明显降低(P均<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8周末次透析后,对照组舒张压、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透析前及同期观察组(P均<0.05),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与透析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8周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IL-6、TNF-α水平均较透析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7%(33/36)比72.2%(26/36),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皮肤过敏或药物过敏情况。结论穴位贴敷结合常规西医治疗能够有效预防透析性低血压的发生,并能抑制炎症反应,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性低血压 气虚型 穴位贴敷 炎症反应
下载PDF
脑肿瘤患者术中低血压与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相关性
7
作者 崔倩宇 李嘉欣 +4 位作者 马婷婷 张星月 李姝 曾敏 彭宇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64,共5页
目的探讨脑肿瘤切除术中低血压与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方法筛选择期行脑肿瘤切除术的患者428例,男276例,女152例,年龄≥18岁,BMI 15~36 kg/m^(2),ASAⅡ或Ⅲ级。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两组:AKI组和非AKI组。本研究定义... 目的探讨脑肿瘤切除术中低血压与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方法筛选择期行脑肿瘤切除术的患者428例,男276例,女152例,年龄≥18岁,BMI 15~36 kg/m^(2),ASAⅡ或Ⅲ级。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两组:AKI组和非AKI组。本研究定义了3个低血压阈值,分别为术中MAP<65 mmHg、60 mmHg和55 mmHg,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3个不同阈值下术中低血压与术后AKI的相关性。结果共有107例发生术后AKI。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MAP<65 mmHg(OR=1.11,95%CI 1.03~1.20,P=0.010)和术中MAP<60 mmHg(OR=1.12,95%CI 1.02~1.23,P=0.017)与术后AKI的发生相关。结论术中MAP<65 mmHg和60 mmHg与脑肿瘤切除术后AKI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脑肿瘤 术中低血压
下载PDF
基于升阳育阴法调节“气机升降”治疗多系统萎缩直立性低血压
8
作者 李雨桐 孙林娟 +5 位作者 陈文洁 何春颖 陈芷妍 杜毅达 扈潇华 宁侠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2期382-384,共3页
多系统萎缩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病程早期常出现以直立性低血压为主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头晕、晕厥,常伴有卧位高血压,严重影响病人生活。在传统脏腑亏虚的基础上,气机升降失调也是此病的重要病因病机。通过升阳育阴的... 多系统萎缩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病程早期常出现以直立性低血压为主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头晕、晕厥,常伴有卧位高血压,严重影响病人生活。在传统脏腑亏虚的基础上,气机升降失调也是此病的重要病因病机。通过升阳育阴的治疗原则,补气升阳,疏肝养阴,使得气机升降有度,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症状,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直立性低血压 气机升降 升阳育阴
下载PDF
基于时空信息分段融合模型的术中低血压预测
9
作者 吴少峰 周瑞豪 +4 位作者 郝学超 张伟义 舒红平 王亚强 朱涛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4年第1期35-42,共8页
准确提前预测术中低血压的发生对术中选择紧急方案以及降低患者术后的不良风险和死亡率具有积极作用。术中低血压预测目前主要基于术中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数据,但现有方法未能充分考虑多指标间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 准确提前预测术中低血压的发生对术中选择紧急方案以及降低患者术后的不良风险和死亡率具有积极作用。术中低血压预测目前主要基于术中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数据,但现有方法未能充分考虑多指标间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于时空信息分段融合模型的术中低血压预测,先使用全卷积网络或残差网络提取局部空间信息,再使用门控循环单元提取时间信息并进行预测。通过对比术中低血压预测常用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在原始和填补的临床数据的术中低血压预测中,不仅提高了低血压事件的预测准确性,还在面对数据填补时表现出一定的容忍度,能够应对噪声和不确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低血压 时空信息 信息融合
下载PDF
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低血压患者的多巴胺依赖治疗分析
10
作者 李凤 邱萌萌 +1 位作者 曲婉彤 李双娣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81-184,共4页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一线的临床医生对于多巴胺的应用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但出现多巴胺依赖的现象少有报道。通过对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低血压患者升压治疗的分析,探讨临床对长期应用多巴胺继而形成多巴胺依赖现象的治疗方法,并分析相关机...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一线的临床医生对于多巴胺的应用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但出现多巴胺依赖的现象少有报道。通过对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低血压患者升压治疗的分析,探讨临床对长期应用多巴胺继而形成多巴胺依赖现象的治疗方法,并分析相关机制。临床上对于治疗多巴胺依赖的患者,可选用西医治疗或中医治疗,治疗效果参差不齐,本例患者应用抗酸药碳酸氢钠注射液拮抗多巴胺依赖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为临床提供治疗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低血压 多巴胺依赖 碳酸氢钠注射液 参附注射液
下载PDF
从肝“体阴而用阳”论治体位性低血压
11
作者 黄永福 黄飞翔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4期172-176,共5页
肝“体阴而用阳”是对肝之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的高度概括。肝主藏血,其体为阴,肝主疏泄,其用为阳,知晓肝“体阴而用阳”的特性,有助于临床诊疗。体位性低血压(postural hypotension,PH)的病因多为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体循环血管阻力降... 肝“体阴而用阳”是对肝之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的高度概括。肝主藏血,其体为阴,肝主疏泄,其用为阳,知晓肝“体阴而用阳”的特性,有助于临床诊疗。体位性低血压(postural hypotension,PH)的病因多为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体循环血管阻力降低、长期处于炎热环境、长时间站立。在肝“体阴而用阳”理论的指导下,从“体阴亏虚”“用阳不足”“肝胆火盛”“肝肾阴虚”4个方面来阐述p H。治疗上以气、血、阴、阳为纲,采取“补肝体”“调肝用”“清肝利胆”“滋养肝肾”等治法,进而为中医治疗pH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阴而用阳 藏血 疏泄 体位性低血压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低血压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12
作者 郭甜甜 王敏娟 +1 位作者 张楚楚 邢丽媛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2145-2150,共6页
在我国,缺血性脑卒中依然因其高致残率及高致死率位于疾病首位。颈动脉为大脑主要供血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前3/5区域,其狭窄病变后可使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进一步升高。目前血管内治疗技术已趋于成熟,成为中–重度颈动脉狭窄主要治疗手段... 在我国,缺血性脑卒中依然因其高致残率及高致死率位于疾病首位。颈动脉为大脑主要供血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前3/5区域,其狭窄病变后可使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进一步升高。目前血管内治疗技术已趋于成熟,成为中–重度颈动脉狭窄主要治疗手段,为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术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却居高不下,为患者术后康复带来困扰。大量临床研究发现颈动脉支架术后低血压与多种因素相关,故在此对可导致血压降低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支架置入术 低血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颈动脉校正血流时间对急诊创伤患者气管插管后低血压预测价值
13
作者 柳东之 邵弘毅 +2 位作者 罗宇 文琪 蒋守银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探究颈动脉校正血流时间(FTc)对急诊创伤患者气管插管后低血压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110例急诊创伤患者,其中,有5例患者因转院、死亡等退出本次研究,最终有105例患者纳入,并将其按插管后是否出现低... 目的探究颈动脉校正血流时间(FTc)对急诊创伤患者气管插管后低血压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110例急诊创伤患者,其中,有5例患者因转院、死亡等退出本次研究,最终有105例患者纳入,并将其按插管后是否出现低血压分为35例低血压组、70例非低血压组,均在麻醉前超声检测,观察颈动脉FTc,统计分析临床基本资料。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分析急诊创伤患者气管插管后发生低血压的风险因素及颈动脉FTc急诊创伤患者气管插管后低血压的预测价值。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急诊创伤患者气管插管后低血压发生情况主要与年龄、插管前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饱和度、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休克指数(SI)有关(P<0.05)。与非低血压组对比,低血压组的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FTc水平表达有所升高(P<0.05)。以急诊创伤患者气管插管后发生低血压情况为因变量,选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为自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动脉血氧饱和度、插管前MAP、APACHEⅡ评分为急诊创伤患者气管插管后低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颈动脉FTc对急诊创伤患者气管插管后低血压预测有较高的的临床价值(P=0.001)。结论观察急诊创伤患者气管插管后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水平变化,通过颈动脉FTc可有效提高对急诊创伤患者气管插管后低血压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校正血流时间 急诊创伤 气管插管 低血压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赵亮亮 朱明军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56-259,共4页
心力衰竭是一种病理机制复杂的心血管疾病,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发展结局,在临床中可合并多种其他疾病出现,随着病程的发展、药物治疗、个体差异等因素,心力衰竭患者常常合并低血压,包括体位性低血压及透析内低血压,且其预后较差。低... 心力衰竭是一种病理机制复杂的心血管疾病,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发展结局,在临床中可合并多种其他疾病出现,随着病程的发展、药物治疗、个体差异等因素,心力衰竭患者常常合并低血压,包括体位性低血压及透析内低血压,且其预后较差。低血压与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不良有密切关系,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最佳治疗策略,导致疾病恶化,其治疗成为临床难题之一。中医药可通过多靶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通过整体调控提高对西药的耐受性,在治疗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上有着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等优势。本文就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相关研究进展给予综述,以期为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低血压 中医药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肌内注射地佐辛引起低血压性休克1例并文献复习
15
作者 刘瑞玲 周俊凝 +3 位作者 王宏彦 徐晓艳 贾晓丽 李纪尧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196-198,共3页
自发性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类型。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是自发性脑出血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但手术操作会对脑组织造成继发性损害。地佐辛是术后镇痛的阿片类药物,临床使用较为广泛。本文报告1例左侧基底节脑出血患者,行左... 自发性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类型。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是自发性脑出血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但手术操作会对脑组织造成继发性损害。地佐辛是术后镇痛的阿片类药物,临床使用较为广泛。本文报告1例左侧基底节脑出血患者,行左侧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手术结束前30 min肌内注射地佐辛注射液5 mg,40 min后出现低血压性休克。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提示医生在肌内注射地佐辛时,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警惕低血压性休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镇痛药 地佐辛 低血压性休克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观察肝衰竭人工肝(DPMAS联合PE)治疗中低血压原因及护理效果
16
作者 高雪梅 林艳 阮丽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87-0190,共4页
分析肝衰竭患者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ual plasma molecular adsorption system,DPMAS)+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压原因及护理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肝功能衰竭并发低血... 分析肝衰竭患者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ual plasma molecular adsorption system,DPMAS)+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压原因及护理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肝功能衰竭并发低血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DPMAS联合PE治疗,并针对低血压的发生因素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心理状况、生活质量、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抑郁症自我评估量表(safety data sheet,SDS)、焦虑症自我评估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舒张压、收缩压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在7~22天(均值13.51±2.41天)低于对照组。结论 根据肝衰竭人工肝(DPMAS联合PE)治疗过程中低血压发生原因,给予其针对性护理干预服务,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亦可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影响整体治疗效果,值得借鉴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人工肝 DPMAS 血浆置换 低血压 护理效果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全身麻醉诱导后低血压预测指标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白金凤 闵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06-0009,共4页
近年来随着围手术期低血压与术后转归的深入研究,诱导后低血压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虽然目前诱导后低血压预测仍有一定困难,但若能早期识别麻醉诱导期间易发生低血压的高危风险患者,有助于麻醉医生及早处理。因此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用于预... 近年来随着围手术期低血压与术后转归的深入研究,诱导后低血压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虽然目前诱导后低血压预测仍有一定困难,但若能早期识别麻醉诱导期间易发生低血压的高危风险患者,有助于麻醉医生及早处理。因此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用于预测诱导后低血压的相关指标,以期麻醉医生根据临床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治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低血压 麻醉诱导 超声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行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发生术中低血压的风险动态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
18
作者 潘兴华 章翠萍 +1 位作者 范晓玉 孙碧云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4期75-82,共8页
目的分析行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发生术中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并构建行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发生术中低血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3年1月该院诊治的310例行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 目的分析行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发生术中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并构建行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发生术中低血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3年1月该院诊治的310例行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肺癌患者行胸腔镜手术发生术中低血压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发生术中低血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310例行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中,有73例患者发生术中低血压,发生率为23.55%(73/3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肺叶切除术、输液量>1000 mL、出血量>1000 mL、低蛋白血症、贫血、术前新辅助治疗和冠心病,是行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发生术中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行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发生术中低血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校正曲线的预测值和实际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 curve),曲线下面积(AUC)为0.791(95%CI:0.729~0.853);决策曲线显示,阈值概率为5%~100%时,列线图预测行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发生术中低血压的净获益率较高。结论糖尿病、肺叶切除术、输液量>1000 mL、出血量>1000 mL、低蛋白血症、贫血、术前新辅助治疗和冠心病,是行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发生术中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行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发生术中低血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镜手术 低血压 危险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下腔静脉呼吸变异指数对老年全麻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发生低血压的预测价值
19
作者 刁怀悦 陈福腾 +2 位作者 高顺恒 朱梦雪 顾小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7期114-117,128,共5页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呼吸变异指数(IVC-RVI)对老年全麻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发生低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5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全麻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107例老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48 h内...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呼吸变异指数(IVC-RVI)对老年全麻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发生低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5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全麻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107例老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48 h内是否发生低血压分为低血压组、非低血压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老年全麻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发生低血压的相关因素;IVC-RVI对老年全麻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发生低血压的预测价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结果 107例行老年全麻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中有36例(33.64%)发生低血压。低血压组合并高血压占比、肺毛细血管楔压、中心静脉压、IVC-RVI高于非低血压组,术前使用血管收缩性药物占比低于非低血压组(P<0.05)。合并高血压、IVC-RVI是老年全麻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低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OR=2.881、3.235,P<0.05),术前使用血管收缩性药物是保护因素(OR=0.334,P<0.05)。IVC-RVI预测老年全麻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低血压发生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8.89%、87.32%、0.869。结论 超声IVC-RVI对老年全麻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发生低血压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宫颈癌 超声 下腔静脉呼吸变异指数 低血压
下载PDF
个体化干预在老年帕金森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牛鸿婷 孙世娟 王珅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干预应用于老年帕金森体位性低血压(O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老年帕金森OH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5例。对照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个体化干... 目的探讨个体化干预应用于老年帕金森体位性低血压(O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老年帕金森OH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5例。对照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个体化干预。观察2组OH自我管理水平、血压下降情况、认知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2周后OH自我管理水平问卷各项评分均更高,且干预组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2组干预2周后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值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2周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提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干预能够改善老年帕金森OH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血压下降情况,并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干预 老年 帕金森 体位性低血压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