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规培养基低血清培养对猪圆环病毒Ⅱ型效价的影响
1
作者 郑敬敏 《福建畜牧兽医》 2023年第2期30-31,共2页
为了减少抗原生产过程中血清的使用量,节约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本试验通过降低常规培养基中血清浓度和不同时间点换液相结合的方法培养猪圆环病毒Ⅱ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Ⅱ,PCVⅡ),收获后对比分析病毒滴度。结果显示试验组的... 为了减少抗原生产过程中血清的使用量,节约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本试验通过降低常规培养基中血清浓度和不同时间点换液相结合的方法培养猪圆环病毒Ⅱ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Ⅱ,PCVⅡ),收获后对比分析病毒滴度。结果显示试验组的病毒滴度比对照组略高,表明常规培养基降低血清浓度亦能维持细胞生长,并收获与原生产工艺病毒滴度相当的抗原。该方法的应用将减少血清使用量,节约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培养基 低血清培养 猪圆环病毒Ⅱ型 节约成本
下载PDF
低血清谷氨酸转肽酶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陆怡 刘丽艳 +3 位作者 王晓红 胡锡琪 王建设 俞蕙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3期172-177,共6页
目的总结以低血清谷氨酸转肽酶(GGT)为特征的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各型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诊断为低血清GGT的PFIC患儿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 目的总结以低血清谷氨酸转肽酶(GGT)为特征的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各型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诊断为低血清GGT的PFIC患儿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和随访等资料,根据ATP8B1和ABCB11全部基因外显子测序结果分为PFIC-Ⅰ、PFIC-Ⅱ和未分型3组,分析3组间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 23例低血清GGT的PFIC患儿进入分析,PFIC-I、PFIC-Ⅱ和未分型组分别为9、7和7例。23例PFIC患儿出生体重均正常,以黄疸、瘙痒和肝功能损害起病。中位发病年龄40d(0d至7个月),中位就诊年龄6(2~36)个月。①13例(56.5%)病程中出现过白陶土样大便,有明显腹泻症状3例。6例(26.1%)有营养不良、佝偻病和生长发育落后。2例(8.7%)随访中发现胆结石。②15例肝组织病理活检示:7例(46.7%)肝细胞多核巨细胞样转化,14例(93.3%)肝细胞和毛细胆管胆汁淤积明显,未发现脂肪变性病例。③未分型组ALT水平较PFIC-Ⅰ型和PFIC-Ⅱ型组显著升高(P<0.05);PFIC-Ⅱ型组ALT、TBA水平显著高于PFIC-Ⅰ型组(P<0.05);PFIC-Ⅱ型和未分型组肝细胞多核巨细胞转化发生率显著高于PFIC-Ⅰ型组(P<0.05)。结论低血清GGT的PFIC患儿以黄疸、瘙痒和肝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PFIC-Ⅰ型肝穿刺病理活检未见肝细胞多核巨细胞转化,PFIC-Ⅱ型血清ALT、TBA水平明显高于PFIC-Ⅰ型,有助于临床分型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 临床特征 儿童 低血清谷氨酸转肽酶
下载PDF
低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46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被引量:6
3
作者 郑立文 张黎 +1 位作者 王淑红 郭健 《吉林医学》 CAS 1997年第3期167-167,共1页
低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46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郑立文张黎王淑红郭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8医院内二科130062)血清胆红素做为诊断肝胆系统疾病的指标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很少有人论及胆红素与心脏病之间的关系。Schw... 低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46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郑立文张黎王淑红郭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8医院内二科130062)血清胆红素做为诊断肝胆系统疾病的指标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很少有人论及胆红素与心脏病之间的关系。Schwerther等首先报道了低血清胆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清胆红素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CHO工程细胞株低血清培养的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马爱瑛 周栋 李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4-157,共4页
以DMEM∶F12(1∶1)为基础培养基,对CHO细胞的低血清培养进行了初步探索,降低培养基中血清含量,观察了细胞在10%、5%和1%等不同浓度低血清培养条件下生长状态和外源蛋白表达活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含1%血清的F12∶DMEM(1∶1)培养基... 以DMEM∶F12(1∶1)为基础培养基,对CHO细胞的低血清培养进行了初步探索,降低培养基中血清含量,观察了细胞在10%、5%和1%等不同浓度低血清培养条件下生长状态和外源蛋白表达活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含1%血清的F12∶DMEM(1∶1)培养基中,细胞仍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且培养上清中的目的蛋白活性与常规血清浓度10%DMEM培养条件下的活性接近。从而达到了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又可以降低纯化难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pCSA工程细胞株 T-PA RPA(K) 低血清培养 基础培养基
下载PDF
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型高危前列腺癌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豪杰 盛璐 +4 位作者 陈燕忠 肖立 孙忠全 钱伟庆 朱同玉 《中国临床医学》 2012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提高对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型高危前列腺癌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8例低PSA型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入院平均PSA值为2.14ng/mL;7例患者肛指检查异常;穿刺病理诊断腺癌6例(其中1例为导管腺癌),... 目的:提高对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型高危前列腺癌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8例低PSA型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入院平均PSA值为2.14ng/mL;7例患者肛指检查异常;穿刺病理诊断腺癌6例(其中1例为导管腺癌),小细胞癌2例;行Gleason评分者5例,均>7分;T3期以上患者占75%,5例有远处转移。对2例前列腺小细胞癌行内分泌治疗,其中1例再行化疗;对6例前列腺癌,1例行内分泌治疗加根治性放疗,1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加内分泌辅助治疗,其余4例均行内分泌治疗。平均随访19.5个月,8例患者中3例死亡,4例病情进展,1例病情无进展。结论:低PSA型高危前列腺癌起病隐匿,恶性程度较高,诊断及监测不依赖于PSA,治疗效果不佳,需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高危 前列腺癌
下载PDF
低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阮雪玲 林宏初 吴恒莲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24-325,共2页
目的 探讨低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检测 91例冠心病患者和 5 2例正常人 (对照组 )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 <0 .0 1) ,其中 ,心... 目的 探讨低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检测 91例冠心病患者和 5 2例正常人 (对照组 )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 <0 .0 1) ,其中 ,心肌梗死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下降水平显著高于心绞痛组 (P <0 .0 1)。结论 血清胆红素水平可作为冠心病的生化指标之一 ,血清胆红素的降低是冠心病的又一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清胆红素 冠心病 相互关系
下载PDF
纠正低血清白蛋白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志秀 马润章 王建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21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低血清白蛋白 脑出血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红景天苷类似物对低糖低血清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美兰 郭益冰 +1 位作者 黄龑 杨宇民 《交通医学》 2013年第2期118-120,124,共4页
目的:评价红景天苷类似物对低糖低血清培养基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PC12细胞,采用低糖低血清培养基制备损伤模型。给予60μmol/L、300μmol/L、1 000μmol/L不同浓度类似物预保护24 h。经低糖低血清损伤24 h后,观... 目的:评价红景天苷类似物对低糖低血清培养基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PC12细胞,采用低糖低血清培养基制备损伤模型。给予60μmol/L、300μmol/L、1 000μmol/L不同浓度类似物预保护24 h。经低糖低血清损伤24 h后,观察其对细胞形态和活力的影响。结果:部分红景天苷类似物能拮抗低糖低血清培养基损伤PC12细胞活力下降。结论:部分红景天苷类似物对低糖低血清诱导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类似物 低血清 PC12细胞 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老年住院患者低血清尿素氮的调查分析
9
作者 汪汉 丁群芳 +2 位作者 侯言彬 王贵华 邓珏琳 《四川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419-420,共2页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患者的低血清尿素氮的分布情况和主要原因。方法从我科2006年10月~2007年8月的3071例老年住院患者中筛选出86例低血清尿素氮患者,进行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低血清尿素氮的患病率为2.9%。低血清尿素...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患者的低血清尿素氮的分布情况和主要原因。方法从我科2006年10月~2007年8月的3071例老年住院患者中筛选出86例低血清尿素氮患者,进行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低血清尿素氮的患病率为2.9%。低血清尿素氮与血红蛋白(r=0.606,P〈0.01)、胆固醇(r=0.436,P〈0.01)等正相关,与血清钠离子浓度(r=-0.270,P〈0.05)负相关,以血红蛋白(Beta=0.497,P〈0.01)的影响最为明显;充分水合对低血清尿素氮的形成有一定影响(P〈0.01)。结论 老年人低血清尿素氮并非罕见,常与营养不良、充分水合作用有关。目前尚不能证实对预后是否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住院患者 低血清尿素氮
下载PDF
人胚胎干细胞向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低血清诱导法的建立
10
作者 冯年花 曲学彬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6年第8期1130-1134,共5页
目的建立人胚胎干细胞向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低血清诱导方法。方法用低血清培养体系培养人胚胎干细胞,每3d半量换液,7-10d后消化成单细胞用扩增培养基培养,每3d传代1次。结果人胚胎干细胞呈克隆样增殖,边缘呈锯齿状,表达多能干细胞... 目的建立人胚胎干细胞向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低血清诱导方法。方法用低血清培养体系培养人胚胎干细胞,每3d半量换液,7-10d后消化成单细胞用扩增培养基培养,每3d传代1次。结果人胚胎干细胞呈克隆样增殖,边缘呈锯齿状,表达多能干细胞标志OCT4、SOX2和NANOG。诱导3d后,克隆间隙出现体积较小的成纤维样细胞,增殖能力强,经两次传代后可获得形态一致的长梭形细胞。这些细胞表达间质细胞标志VIMENTIN,细胞均表达CD105、CD90、CD73、CD44和HLA-ABC,不表达CD34、CD45和HLA-DR,且具有成脂和成骨分化能力。结论用低血清诱导法能快速获得较高纯度的人胚胎干细胞源性间充质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低血清诱导
下载PDF
高压氧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降低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水平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吕盛 《实用医技杂志》 2016年第3期288-289,共2页
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作为新生儿临床最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是由于围生期窒息所致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同时也是造成新生儿神经功能发育障碍及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认为HIE是多因素介导... 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作为新生儿临床最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是由于围生期窒息所致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同时也是造成新生儿神经功能发育障碍及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认为HIE是多因素介导和参与的过程,近期不少研究结果表明炎性细胞因子在HIE病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是一种重要的促炎因子,能够促进多种炎性反应介质的分泌。高压氧治疗在20世纪60年代被国外学者用于抢救新生儿窒息,我国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将高压氧治疗广泛应用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并且有不少文献报道,高压氧治疗能有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本研究通过测定HIE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和高压氧治疗前后的血清MIF水平,探讨高压氧治疗在HIE发病过程中的治疗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高压氧治疗 低血清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缺血缺氧性脑病 价值 中枢神经系统
下载PDF
一株MDBK细胞的低血清悬浮驯化研究
12
作者 王磊 杨承槐 刘莹 《中国兽药杂志》 2021年第4期57-62,共6页
研究选取一株背景清晰、纯净的MDBK贴壁细胞,通过直接驯化和逐级降低血清相结合的办法,获得了一株可以在低血清培养基中全悬浮培养的MDBK细胞。该细胞在含0.5%胎牛血清的培养基中悬浮培养48 h后的细胞密度稳定在5.0×10^(6)/mL以上... 研究选取一株背景清晰、纯净的MDBK贴壁细胞,通过直接驯化和逐级降低血清相结合的办法,获得了一株可以在低血清培养基中全悬浮培养的MDBK细胞。该细胞在含0.5%胎牛血清的培养基中悬浮培养48 h后的细胞密度稳定在5.0×10^(6)/mL以上,培养72 h后细胞密度最高可达1.16×10^(7)/mL,且细胞形态良好,活力在93%以上,具有良好的传代稳定性。应用筛选获得的悬浮培养MDBK细胞株分别接种伪狂犬病毒和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后,检测病毒敏感性。细胞在24 h均发生了皱缩,72 h大部分死亡。悬浮培养的MDBK细胞对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的滴度在24 h达到最大值107.6TCID50/mL,对伪狂犬病毒的滴度在48 h达到最大值107.6 TCID50/mL,说明虽然细胞的培养方式发生了改变,但并没有影响上述两种病毒在该细胞上的增殖特性。对MDBK细胞的全悬浮驯化研究可为相关病毒类疫苗规模化生产及工艺的升级改进提供细胞学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BK细胞 全悬浮培养 低血清 细胞驯化
下载PDF
幼小仓鼠肾细胞(BHK21)低血清驯化及代谢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洪艳 郭美锦 +3 位作者 黄明志 张明 唐寅 张嗣良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8年第8期21-26,共6页
以幼小仓鼠肾细胞(BHK21)为研究对象,将DMEM培养基中血清体积分数从15%降至1%进行驯化培养。比较驯化过程中细胞的生长变化;同时测定血清体积分数由15%降至2%的过程中,培养液中葡萄糖、谷氨酰胺等氨基酸以及乳酸、氨的浓度变化。结果表... 以幼小仓鼠肾细胞(BHK21)为研究对象,将DMEM培养基中血清体积分数从15%降至1%进行驯化培养。比较驯化过程中细胞的生长变化;同时测定血清体积分数由15%降至2%的过程中,培养液中葡萄糖、谷氨酰胺等氨基酸以及乳酸、氨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血清体积分数由15%降至2%,细胞生长的延迟期延长96 h;同时细胞对葡萄糖、谷氨酰胺的代谢速率以及乳酸的积累速率都降低了50%,而氨的积累速率降低了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HK21细胞 低血清驯化 初级代谢
下载PDF
低血清培养PK-15细胞及其增殖猪圆环病毒2型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瑞永 管宇 +4 位作者 吴信明 梅建国 姚春阳 沈志强 雷连成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20,共5页
依次采用含60、30、20、10mL/L血清浓度的低血清培养基驯化PK-15细胞,并给驯化好的细胞上接种猪圆环病毒2型(PCV-2),以确定PCV-2在该培养体系下的生长情况。结果用含60、30、20mL/L血清浓度的低血清培养基各进行3代次驯化,PK-15细胞能... 依次采用含60、30、20、10mL/L血清浓度的低血清培养基驯化PK-15细胞,并给驯化好的细胞上接种猪圆环病毒2型(PCV-2),以确定PCV-2在该培养体系下的生长情况。结果用含60、30、20mL/L血清浓度的低血清培养基各进行3代次驯化,PK-15细胞能完全适应且生长状态良好;当血清浓度降至10mL/L时,传代1次细胞无法保持良好状态,细胞出现贴壁较差、生长停滞等现象。各血清浓度培养体系中细胞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在细胞培养的0、24、48、72、96h各组细胞密度与常规培养的对照组差别不明显。因此用该低血清培养体系培养PK-15细胞时,血清最低添加量为20mL/L。用该体系培养的PK-15细胞接种PCV-2后,通过荧光抗体染色测定病毒滴度。结果显示,低血清培养的PCV-2病毒滴度为10^(6.5)TCID_(50)/mL,与常规条件培养的PCV-2对照(病毒滴度为10^(6.375 )TCID_(50)/mL)差别不明显,表明该体系可用于PCV-2的增殖。表明研究建立了PK-15细胞低血清培养PCV-2体系,为PCV-2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15细胞 低血清培养基 猪圆环病毒2型 增殖 间接免疫荧光
下载PDF
低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阚秀珍 梁冰 《中外医疗》 2020年第7期195-198,共4页
长久以来,维生素D在维持人体钙稳态、促使骨骼健康与预防骨折方面具有经典作用。新近的研究显示,维生素D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参与并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在以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的心血管疾病的发展方面,低维生素D作为新的潜在的危... 长久以来,维生素D在维持人体钙稳态、促使骨骼健康与预防骨折方面具有经典作用。新近的研究显示,维生素D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参与并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在以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的心血管疾病的发展方面,低维生素D作为新的潜在的危险因素,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关于维生素D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联性调查在过去十年中已经呈现出巨大的发展势头,该文将在总结国内外相关临床研究和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对二者之间的生物学联系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清维生素D水平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低血清白蛋白患者的妊娠结局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朱薇 肖美群 刘颖娜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1269-1271,共3页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sPE)合并低血清白蛋白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早发型sPE患者的诊疗情况,根据患者入院时的血清白蛋白水平进行分组,以5...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sPE)合并低血清白蛋白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早发型sPE患者的诊疗情况,根据患者入院时的血清白蛋白水平进行分组,以50例血清白蛋白为正常水平(≥30 g/L)者为观察组,50例低血清白蛋白(<30 g/L)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胎儿和新生儿的状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胎儿活产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胎儿生长受限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新生儿窒息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新生儿Apgar评分和出生体质量分别为(8.6±0.7)分、(1687.7±89.5) 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6)分、(1423.5±60.6) 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sPE合并低血清白蛋白能够提高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影响胎盘早剥及胎儿生长。血清白蛋白是早发型sPE患者重要临床检测指标,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低血清白蛋白时,应警惕胎盘早剥,做好终止妊娠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低血清白蛋白 妊娠结局 并发症 母婴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相关因子与低血清清蛋白血症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敬东 王保和 +4 位作者 李赞 曾莉 陈廷芳 李会娟 卿山林 《四川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889-891,共3页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血中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血清清蛋白(ALB)指标之间关系,探讨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相关因子与低血清清蛋白血症的关系。方法选择34例MHD患者,并根据ALB水平分为两组:ALB<35...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血中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血清清蛋白(ALB)指标之间关系,探讨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相关因子与低血清清蛋白血症的关系。方法选择34例MHD患者,并根据ALB水平分为两组:ALB<35g/L组(20例)和ALB≥35g/L组(14例),检测CRP、IL-1、IL-6、ALB水平,与3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MHD患者中CRP、IL-1、IL-6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ALB<35g/L组CRP、IL-1、IL-6水平较ALB≥35g/L组可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IL-1、IL-6分别与ALB呈负相关(P<0.01,P<0.05)。结论MH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炎性细胞因子可能与低血清清蛋白血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 低血清清蛋白血症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低血清蛋白对抗结核治疗生理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琳 夏凡 +3 位作者 汪学智 容芳 王银珍 陈扬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10期1535-1536,共2页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低血清蛋白对抗结核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住院综合治疗2周末,按血清蛋白水平将菌阳肺结核患者分为低血清蛋白组和正常血清蛋白组,设计1M内肝损、1M内肾损、1M后肝损、1M后肾损、更改方案、严重消化道反应和白细胞...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低血清蛋白对抗结核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住院综合治疗2周末,按血清蛋白水平将菌阳肺结核患者分为低血清蛋白组和正常血清蛋白组,设计1M内肝损、1M内肾损、1M后肝损、1M后肾损、更改方案、严重消化道反应和白细胞减少作为抗结核治疗依从性指标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低血清蛋白组在1月内肝损、1月后肝损、更改方案、严重消化道反应均显著多于正常血清蛋白组。两组之间在1月内肾损、1月后肾损、白细胞减少发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肺结核患者低血清蛋白是引起抗结核药物性肝损(TB-D ILI)的常见原因,因此更改抗结核治疗方案造成患者生理依从性下降,需要对严重低血清蛋白的肺结核患者早期进行营养干预,保证标准抗结核治疗的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低血清蛋白 生理依从性
下载PDF
红景天苷类似物的合成及低糖低血清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
19
作者 武冰馨 凌勇 +1 位作者 赵亚红 杨宇民 《交通医学》 2013年第3期213-216,220,共5页
目的:通过在红景天苷及类似物的苯环上引入乙酰基,合成新型红景天苷类似物,以期获得神经保护活性更好的化合物。方法:以4-甲氧基苯乙醇对芳环进行傅克乙酰化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3-乙酰基-4-羟基苯乙醇,再分别与糖基供体(四乙酰基溴代葡... 目的:通过在红景天苷及类似物的苯环上引入乙酰基,合成新型红景天苷类似物,以期获得神经保护活性更好的化合物。方法:以4-甲氧基苯乙醇对芳环进行傅克乙酰化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3-乙酰基-4-羟基苯乙醇,再分别与糖基供体(四乙酰基溴代葡萄糖、四乙酰基氯代氨基葡萄糖)进行糖苷化反应,制备新型红景天苷类似物,并采用PC12细胞低糖低血清损伤模型来测定目标化合物对于低糖低血清损伤PC12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合成的红景天苷类似物糖苷均经过质谱,核磁和元素分析的结构确证,红景天苷类似物预保护对低糖低血清损伤引起的PC12细胞活力的下降曾剂量依赖性地拮抗作用,尤其是化合物8a对低糖低血清损伤的拮抗作用显著高于红景天苷组。结论:所合成含有乙酰基的红景天苷类似物具有较好的对PC12细胞低糖低血清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将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红景天苷类似物用于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类似物 低血清损伤 神经保护作用 PC12细胞
下载PDF
老年患者低血清肌酐尿毒症50例临床分析
20
作者 王青 刘佳 《实用医药杂志(武汉)》 1999年第4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低血清肌酐 尿毒症 老年人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