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服用ARV药物致低血红蛋白血症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志斌 金艳涛 +2 位作者 刘会娟 郭会军 蒋自强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6-228,232,共4页
目的调查了解河南省服用抗逆转录病毒(ARV)药物致低血红蛋白血症艾滋病者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中文版WHOQOL-HIV-BREF量表,对河南省某三市县艾滋病高发农村地区71例服用ARV致低血红蛋白血症艾滋病者进行问卷调查,计算生... 目的调查了解河南省服用抗逆转录病毒(ARV)药物致低血红蛋白血症艾滋病者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中文版WHOQOL-HIV-BREF量表,对河南省某三市县艾滋病高发农村地区71例服用ARV致低血红蛋白血症艾滋病者进行问卷调查,计算生存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提示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体重指数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患者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及总分有一定影响。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自身健康状况总的主观感受与性别相关(P<0.05);心理领域的得分与年龄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相关(P<0.05);独立性领域得分、社会关系领域得分及生存质量总分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相关(P<0.05)。结论多种因素同时影响着服用ARV致低血红蛋白血症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针对影响因素给予积极干预,特别是加强基础疾病治疗,提高CD4+T细胞计数,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生存质量 中文版WHOQOL—HIV—BREF量表 低血红蛋白血症
原文传递
艾滋病合并低血红蛋白血症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志斌 蒋自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548-2550,共3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农村地区艾滋病合并低血红蛋白血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为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HIV-BREF)的中文版,对河南省某3个地区艾滋病高发村71例艾滋病合... 目的了解河南省农村地区艾滋病合并低血红蛋白血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为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HIV-BREF)的中文版,对河南省某3个地区艾滋病高发村71例艾滋病合并低血红蛋白血症患者进行调查,计算生存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并与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艾滋病合并低血红蛋白血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分分别为:生理领域(12.69±1.58)分,心理领域(12.39±1.67)分,独立性领域(11.61±1.67)分,社会关系领域(12.56±1.69)分,环境领域(12.11±1.57)分,精神支柱和个人信仰领域(10.65±1.81)分,自我总的生存质量及健康状况(11.58±2.19)分。患者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以及自我总的生存质量及健康状况方面的得分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独立性领域、环境领域和精神支柱个人信仰领域的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低血红蛋白血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低于普通人群,因此需要全社会继续加强对患者的救治及关怀力度,加强对疾病的治疗,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生存质量 低血红蛋白血症
下载PDF
低血红蛋白血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邢文华 房国强 +1 位作者 董晖 张崟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18期2745-2747,共3页
目的了解低血红蛋白血症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冠状动脉造影( coro-nary angiography ,CAG)检查且资料完整的患者共1024例,根据患者入院血红蛋白检查结果分为正常组(无贫血组)和低血红蛋白血症组(贫血组),其中贫... 目的了解低血红蛋白血症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冠状动脉造影( coro-nary angiography ,CAG)检查且资料完整的患者共1024例,根据患者入院血红蛋白检查结果分为正常组(无贫血组)和低血红蛋白血症组(贫血组),其中贫血组228例,无贫血组796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贫血组患者除具有年龄较大,女性、糖尿病、脑血管病史、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急性冠脉综合征比例较高的特点外,2支病变(41.2%比35.9%, P <0.01)、3支病变(36.4%比25.6%, P <0.01)、左主干病变(5.3%比2.6%, P =0.004)以及LAD近端病变(56.6%比48.6%, P=0.017)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无贫血组。多因素分析,校正其他因素后,低血红蛋白血症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RR1.46,95%CI 1.02~1.89, P =0.01)。结论低血红蛋白血症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红蛋白血症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红蛋白血症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啸 张嘉玮 +5 位作者 丁兆生 李佟 徐慧竹 许戴蔷 周炜 薛红玉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12期16-18,共3页
目的:研究合并低血红蛋白血症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江苏省荣军医院门诊、住院及无锡市梁溪区合并血红蛋白降低的CHF患者220例,并按照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分为认知障碍... 目的:研究合并低血红蛋白血症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江苏省荣军医院门诊、住院及无锡市梁溪区合并血红蛋白降低的CHF患者220例,并按照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分为认知障碍组(94例)与认知正常组(11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及各项实验室指标,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认知障碍组高龄、吸烟、糖尿病、房颤、睡眠呼吸暂停、血糖控制欠佳占比显著高于认知正常组(P<0.05);两组在LVEF水平方面对比,认知障碍组更低(P<0.05);两组在NT-proBNP及LDL-C水平方面对比,认知障碍组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房颤、血糖欠佳、LVEF、LDL-C是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吸烟、房颤、血糖控制差、LVEF降低、LDL-C水平增高均可能增加血红蛋白降低的CHF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在临床康复过程中,应该积极干预以上相关因素,以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低血红蛋白血症 认知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