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7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住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分布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1
作者 王胜 白永凤 +3 位作者 吴辉飞 郑美霞 陈荟琳 陆军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分析住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ARI患儿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3年4月至2023年8月衢州市人民医院住院的ARI患儿鼻咽拭子标本1650份,采用实时荧光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 目的分析住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ARI患儿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3年4月至2023年8月衢州市人民医院住院的ARI患儿鼻咽拭子标本1650份,采用实时荧光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进行6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收集患儿一般信息,按性别和年龄(0~<12个月、1~<4岁、4~<7岁、7~14岁)分组,并分析病原体分布及流行特点。结果1650例患儿样本中有874例检出≥1种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为53.0%。各病原体检出率:肺炎支原体(MP)28.1%、呼吸道合胞病毒(RSV)20.3%、人鼻病毒(HRV)4.7%、腺病毒(ADV)2.1%、甲型流感病毒(FluA)0.4%、乙型流感病毒(FluB)0.1%。有60例患儿以多重感染形式(≥2种病原体检出),多重感染最多的是RSV+HRV(30.0%),三重感染2例(3.3%)。不同年龄组间病原体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14岁年龄段病原体检出率最高(63.7%),各年龄组间病原体检出率差异明显。单一病原体感染中,RSV以1~<4岁组患儿检出率最高(27.7%),MP以7~14岁组患儿检出率最高(57.7%),四组患儿间MP、R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常见病原体在每月均有检出。结论MP、RSV是导致ARI住院儿童的主要病原体,且不同病原体检出率与住院患儿年龄密切相关。病原体的存在形式以单纯感染为主,多重感染中以双重感染为主。加强对呼吸道病原体的监测和扩大监测范围对儿童ARI防治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 住院儿童 呼吸道病原体 流行特征
下载PDF
基于情景再现的小视频联合图文宣教在预防住院儿童跌倒坠床中的应用
2
作者 杨婷 张红梅 +1 位作者 王华萍 潘晓琤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45-349,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情景再现的小视频联合图文宣教在预防住院儿童跌倒坠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类试验研究方法,将2021年住院患儿及陪护列为对照组,2022年住院患儿及陪护列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口头宣教,观察组采用基于情景再现的小视频... 目的观察基于情景再现的小视频联合图文宣教在预防住院儿童跌倒坠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类试验研究方法,将2021年住院患儿及陪护列为对照组,2022年住院患儿及陪护列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口头宣教,观察组采用基于情景再现的小视频联合图文宣教,比较两组陪护对住院儿童跌倒认知水平、陪护及患儿对预防措施完全依从率及患儿跌倒坠床发生率。结果对照组陪护对住院儿童跌倒认知得分为(91.67±8.59)分,陪护及患儿对预防措施完全依从率为19.17%,患儿跌倒坠床发生率为0.188‰;观察组陪护对住院儿童跌倒认知得分为(104.54±7.86)分,陪护及患儿对预防措施完全依从率为55.00%,患儿跌倒坠床发生率为0.0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情景再现的小视频联合图文宣教能提高陪护对住院儿童跌倒认知水平,提高陪护及住院儿童对预防措施的依从性,降低住院儿童跌倒坠床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再现 小视频 图文宣教 住院儿童 跌倒
下载PDF
智能音箱在住院儿童外周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3
作者 杨婷 张红梅 叶雪芬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1期55-55,共1页
静脉输液是儿科常见的治疗手段。患儿因年龄小对静脉穿刺操作本能抗拒,常表现出挣扎、哭闹、打骂等不合作行为,不仅增加操作风险,也容易导致穿刺失败。本研究尝试将智能音箱用于患儿外周静脉穿刺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静脉输液是儿科常见的治疗手段。患儿因年龄小对静脉穿刺操作本能抗拒,常表现出挣扎、哭闹、打骂等不合作行为,不仅增加操作风险,也容易导致穿刺失败。本研究尝试将智能音箱用于患儿外周静脉穿刺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与分组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22年11—12月需行静脉穿刺的患儿140例,均为第一次行外周静脉穿刺。排除标准:(1)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2)病情严重,如昏迷、生命体征不稳定;(3)聋哑患儿。患儿家属知情同意,且本研究已获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按照入院顺序将2022年11月收治的69例患儿设为对照组,2022年12月收治的71例患儿设为观察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音箱 静脉穿刺 住院儿童
下载PDF
住院儿童教育服务模式的行动探析及其启示——以美国“儿童生命服务”项目为例
4
作者 杨诗哲 王友缘 杨越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41,共13页
因患病而长期或短期住院治疗的儿童应与普通儿童一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以美国“儿童生命服务”项目为代表的住院儿童教育服务模式自20世纪20年代萌芽,发展至今已逐渐形成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科学系统的住院教育服务体系。重视... 因患病而长期或短期住院治疗的儿童应与普通儿童一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以美国“儿童生命服务”项目为代表的住院儿童教育服务模式自20世纪20年代萌芽,发展至今已逐渐形成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科学系统的住院教育服务体系。重视儿童在院期间的住院体验、帮助儿童做好应对医疗的心理准备、保持儿童与外界的沟通、支持家庭发展应对医院的经验、保证儿童出院前后的学习与发展衔接是该项目的主要服务内容;由美国儿科协会以及儿童生命委员会联合高校组成的外部支撑、由实施项目的儿童生命服务专家及其所在医院组成的内部支撑是该项目成功运行的机制保障;关注住院前后儿童经验的连续性及教育性、通过跨学科团队合作为住院儿童提供综合性支持、多主体协同运作共同提升住院儿童福祉是该项目的显著特点。我国应在借鉴该项目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住院儿童教育服务体系与住院儿童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我国住院儿童的受教育权与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儿童教育 医教融合 儿童受教育权 以家庭为中心
下载PDF
2019-2022年腹泻住院儿童不同病原学临床 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丁敏 王楠楠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24期4194-4197,4203,共5页
目的研究因感染性腹泻住院患儿病原学特点、不同病原学临床表现差异及不同喂养方式对腹泻发病率的影响,为住院患儿感染源早期判断、及时治疗及疾病防控等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腹泻患儿临... 目的研究因感染性腹泻住院患儿病原学特点、不同病原学临床表现差异及不同喂养方式对腹泻发病率的影响,为住院患儿感染源早期判断、及时治疗及疾病防控等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腹泻患儿临床资料(人口学资料、喂养方式、临床表现及伴随症状等数据记录等),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细菌鉴定、病毒抗原监测,主要检测易导致儿童腹泻的常见8种细菌与轮状病毒,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99例腹泻儿童纳入研究,男童162例(54.2%)多于女童137例(45.8%),3岁以下儿童比例高达81.9%,临床症状均有大便次数增多及性状改变,部分患儿伴有发热、呕吐、腹痛、抽搐等。共检出病原体63例,检出率为21.1%。2岁内婴幼儿不同喂养方式、不同病原体临床表现与伴随症状及住院时间、轮状病毒感染率季节性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岁以下的儿童为高发人群,且以病毒感染为主,秋冬季多见.不同病原菌感染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可用于指导早期病原菌判断进而指导治疗;母乳喂养能显著降低腹泻发病率,提倡母乳喂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感染性腹泻 喂养方式 临床特点 病原体 住院儿童
下载PDF
住院儿童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林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8期0192-0195,共4页
综述不同儿童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在对住院患儿进行营养不良风险筛查方面的应用,为临床提供依据。总结不同儿童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的优缺点,并对其在住院患儿营养不良风险筛查中的应用进行评价。系统比较了STAR、PYMS、PNRS等儿童营养风险筛... 综述不同儿童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在对住院患儿进行营养不良风险筛查方面的应用,为临床提供依据。总结不同儿童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的优缺点,并对其在住院患儿营养不良风险筛查中的应用进行评价。系统比较了STAR、PYMS、PNRS等儿童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的特点及应用效果。不同儿童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各有优缺点,临床医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筛查工具,以期早期识别患儿营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儿童 营养不良 营养风险筛查工具 进展
原文传递
家长对住院儿童跌倒认知评估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7
作者 杨婷 张红梅 +2 位作者 蒋沙沙 张丽 王华萍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8期659-663,共5页
目的汉化家长对住院儿童跌倒认知评估量表,并对其进行文化调试和信效度检验。方法使用Brislin翻译模型,对英文版家长对住院儿童跌倒认知评估量表进行翻译、回译,同时进行文化调试和预调查,以生成中文版本。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2年11月... 目的汉化家长对住院儿童跌倒认知评估量表,并对其进行文化调试和信效度检验。方法使用Brislin翻译模型,对英文版家长对住院儿童跌倒认知评估量表进行翻译、回译,同时进行文化调试和预调查,以生成中文版本。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2年11月至2022年12月对杭州市某儿童专科医院住院患儿照护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内容效度与结构效度评价量表的效度,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评估结构效度;采用Cronbach’s α系数检验量表的信度。结果共发放了478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465份。中文版家长对住院儿童跌倒认知评估量表包含了23个条目,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后提取出了5个公因子,分别为风险认知(7个条目)、提供监管(5个条目)、安全感知(4个条目)、生长发育风险(3个条目)和预防知识(4个条目),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628%。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89~1.000,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13,评定者间的一致性指数为0.913;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54,重测系数为0.897。结论中文版家长对住院儿童跌倒认知评估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有效评估照护者对住院儿童跌倒认知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儿童 跌倒 认知评估 家庭照顾者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2019—2021年住院儿童多重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8
作者 张丽 孙雪荣 +2 位作者 徐莉莉 薛爱丽 张东峰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735-739,共5页
目的对2019—2021年青岛某医院住院儿童多重耐药菌(MDRO)分布特点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该地区儿童MDRO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住院儿童送检标本分离的MDRO情况,对检出的MDRO的分布、耐药性进行... 目的对2019—2021年青岛某医院住院儿童多重耐药菌(MDRO)分布特点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该地区儿童MDRO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住院儿童送检标本分离的MDRO情况,对检出的MDRO的分布、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2019—2021年共检出MDRO 917株,其中占前4位的分离菌株分别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s-EC)440株(47.9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34株(25.5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ESBLs-KP)148株(16.14%)、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36株(3.93%)。CRKP、ESBLs-KP、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6~19.335,P<0.01)。检出MDRO前3位的标本分别是痰液、脓液、血液,占比分别为39.04%、28.90%、12.00%。3年间检出MDRO最多的科室为儿内科(368株,40.13%),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CRKP、MRSA检出最高的科室为儿内科,ESBLs-EC检出最高的为儿外科,ESBLs-KP检出较高的科室为儿内科和重症监护室(ICU),CRAB、CRPA主要为儿童监护室检出。CREC对米诺环素、替加环素、多黏菌素B、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敏感率>90.00%;CRAB对米诺环素、替加环素、多黏菌素B敏感率为100.00%;CRPA对米诺环素、多黏菌素B敏感率为100.00%;MRSA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的敏感率为100.00%;CREC对米诺环素、替加环素、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敏感,敏感率>90.00%;MRSA是住院儿童检出的革兰染色阳性的优势菌群,其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在90.00%以上。结论2019—2021年检出的MDRO以产ESBLs-EC、MRSA、ESBLs-KP为主,ICU、儿内科应纳入MDRO感染防控管理的重点科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住院 抗药性 多种 细菌 抗药性
下载PDF
游戏疗法对住院儿童腰椎穿刺疼痛及操作依从性的影响
9
作者 覃祚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005-0007,共3页
探讨住院儿童腰椎穿刺期间护理干预方法(游戏疗法)对儿童疼痛感、操作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80例住院儿童分两组,一组对照组(常规干预),一组研究组(配合游戏疗法),比较效果。结果 研究组儿童操作依从性与家属满意度较高,穿刺疼痛和心理... 探讨住院儿童腰椎穿刺期间护理干预方法(游戏疗法)对儿童疼痛感、操作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80例住院儿童分两组,一组对照组(常规干预),一组研究组(配合游戏疗法),比较效果。结果 研究组儿童操作依从性与家属满意度较高,穿刺疼痛和心理状态改善效果显著,且儿童呼吸和脉搏变化相对稳定,P<0.05。结论 游戏疗法对住院儿童腰椎穿刺有着积极影响,可减轻穿刺疼痛,提高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疗法 住院儿童 腰椎穿刺 疼痛 依从性
下载PDF
2010-2013年某三甲医院住院儿童疾病谱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晶 董菊 阎景红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631-634,共4页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儿童疾病的构成及变化趋势,为儿童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某三甲医院2010-2013年住院儿童的住院病案首页管理系统产出的报表资料,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分类标准,统计...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儿童疾病的构成及变化趋势,为儿童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某三甲医院2010-2013年住院儿童的住院病案首页管理系统产出的报表资料,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分类标准,统计分析住院患儿第一诊断,比较不同性别、民族、年度住院儿童疾病谱差异。结果 2010-2013年某三甲医院住院儿童50 627人次,其中男性29 537人次(58.34%),女性21 090人次(41.66%);汉族25 800人次,维吾尔族16 065人次,哈萨克族3 847人次。2010年住院儿童为9 002人次,2011年为12 548人次,2012年为14 318人次,2013年为14 759人次。其中位居前10顺位的疾病分类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23.69%)、起源于围生期疾病(15.49%)、先天性异常疾病(10.60%)、肿瘤(7.08%)、泌尿生殖疾病(5.56%)、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5.32%)、损伤和中毒(4.93%)、消化系统疾病(4.61%)、神经系统疾病(4.36%)、传染病和寄生虫病(3.24%)。男性患儿疾病谱中泌尿生殖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构成比权重高于女孩,而起源于围生期疾病、肿瘤等构成比权重低于女孩。汉族儿童疾病谱中呼吸系统疾病、起源于围生期疾病构成比权重较高;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患儿中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神经系统疾病高发;维吾尔族患儿中先天性异常疾病、肿瘤及泌尿生殖疾病较为高发。呼吸系统疾病、起源于围生期疾病、先天性异常疾病一直占据住院患儿疾病的前3顺位,各年度疾病顺位变化较小。结论该院儿童疾病以呼吸系统疾病及起源于围生期疾病为主,应针对医院儿童疾病谱的特征,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谱 住院儿童 疾病构成
下载PDF
2017年苏州市5岁以下住院儿童病毒性腹泻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包林 刘成 +4 位作者 庞媛媛 覃江纯 崔鹏伟 谭亚运 杭惠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9年第6期668-670,共3页
目的了解苏州市5岁以下住院儿童病毒性腹泻病原体的分布情况,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某儿童医院因腹泻住院的5岁以下儿童粪便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轮状病毒,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 目的了解苏州市5岁以下住院儿童病毒性腹泻病原体的分布情况,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某儿童医院因腹泻住院的5岁以下儿童粪便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轮状病毒,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诺如病毒、札如病毒、肠道腺病毒及星状病毒。结果共采集300份样本,病毒阳性检出率为49.67%,其中,轮状病毒37.00%、诺如病毒19.33%、札如病毒1.33%、肠道腺病毒1.33%、星状病毒1.33%。单病毒阳性117份,阳性率39.00%;两种病毒阳性32份,阳性率10.67%。轮状病毒在19~24月龄患儿检出率最高(68.00%),其次为13~18月龄(51.67%);诺如病毒在49~59月龄检出率最高(38.46%),其次为13~18月龄(35.00%)。轮状病毒G分型以G9型为主(77.48%),P分型以P8型为主(98.20%)。结论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是苏州市5岁以下住院儿童病毒性腹泻主要病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 病原学 轮状病毒 诺如病毒 住院儿童
下载PDF
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人类博卡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学红 张国成 +1 位作者 许东亮 聂晓晶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4-517,552,共5页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以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人类博卡病毒(HBoV)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将2008年1月-12月以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咽拭及痰液标本252例分成2份,1份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RSV,甲、乙型流感病毒,Ⅰ、Ⅱ、Ⅲ型副流感病...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以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人类博卡病毒(HBoV)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将2008年1月-12月以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咽拭及痰液标本252例分成2份,1份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RSV,甲、乙型流感病毒,Ⅰ、Ⅱ、Ⅲ型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常见的7种呼吸道病毒;另1份用于提取HBoV DNA,分析HBo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随机抽取1份HBoV DNA阳性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并通过Clustal W软件与GenBank中其他HBoV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结果252份标本共检测到15份(6.0%)HBoV PCR阳性扩增产物。HBoV感染全年均有发生,冬春季多发;73.3%HBoV感染患儿的年龄为6个月至3岁;53.3%的患儿诊断为支气管肺炎(包括毛细支气管炎);53.3%患儿合并有其他呼吸道病毒的感染,HBoV单独感染与合并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在临床特征方面无明显差别。HBoVNS1测序的291bp与GenBank中2个原型株HBoV Stockholm 1(st1,No.DQ00495)、HBoV Stockholm2(st2,No.DQ00496)和北京的2株(No.DQ988934.2及No.DQ988933.1)的同源性为99.0%。结论HBoV在15例以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咽拭及痰液标本中检出,HBoV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著,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有较高的合并感染,HBoV单独感染与合并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在临床特征方面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博卡病毒 住院儿童 急性呼吸道感染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游戏疗法对住院儿童腰椎穿刺疼痛及操作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小梅 陈芳 周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2期1654-1655,1658,共3页
目的对住院接受腰椎穿刺及相关操作治疗的患儿实施游戏疗法护理的效果与患儿的依从性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在海南省人民医接受治疗的80例行腰椎穿刺及相关操作治疗的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 目的对住院接受腰椎穿刺及相关操作治疗的患儿实施游戏疗法护理的效果与患儿的依从性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在海南省人民医接受治疗的80例行腰椎穿刺及相关操作治疗的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实施腰椎穿刺或相关操作治疗前开展游戏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痛苦情况及依从性。结果试验组患儿FLACC量表评分(2.37±0.42)分、Wong-Baker量表评分(3.28±0.38)分、完成腰椎穿刺时间(11.03±3.67)min、术中脉搏增快发生率(22.50%)和呼吸增快发生率(25.00%),与对照组FLACC量表评分(4.42±0.53)分、Wong-Baker量表评分(5.12±0.41)分、完成腰椎穿刺时间(23.24±7.93)min、术中脉搏增快发生率(72.50%)和呼吸增快发生率(75.00%)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完全依从率(95.00%)与对照组完全依从率(60.00%)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患儿实施腰椎穿刺治疗过程中开展游戏疗法效果显著,能缓解患儿疼痛,提高依从性,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儿童 腰椎穿刺 游戏疗法 疼痛 依从性
下载PDF
532例5岁以下住院儿童主要死因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欣影 宋凤卿 +1 位作者 练巧玲 沈维高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350-352,共3页
目的 了解5岁以下住院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死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儿童的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5年~2007年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住院死亡的532例5岁以下住院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住院... 目的 了解5岁以下住院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死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儿童的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5年~2007年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住院死亡的532例5岁以下住院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住院儿童死亡率最高的年龄阶段是婴儿期,占住院儿童死亡总人数的82.52%。其中新生儿期占59.21%.各年龄段死亡疾病顺位分别是新生儿期:窒息、吸入性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先天畸形;29d~1岁:肺炎、先天畸形、腹泻、急性传染病;1—4岁:急性传染病、意外伤害、先天畸形、肺炎.结论 婴儿期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最高的年龄段,是监测的重点对象,应加强对围产期及婴儿期的保健和疾病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儿童 死亡原因 死亡率
下载PDF
2952例住院儿童常规PPD筛查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运广 林娜 +4 位作者 黄爱萍 杨贵彬 覃安志 杨显先 李玉凤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77-78,共2页
通过对2952例住院儿童常规PPD筛查,发现活动性结核114例(3.86%),其中因其他疾病而住院者67例(58.7%),表明半数以上活动性结核是通过常规PPD皮内试验而被发现,认为长期对住院儿童常规PPD筛查是发现... 通过对2952例住院儿童常规PPD筛查,发现活动性结核114例(3.86%),其中因其他疾病而住院者67例(58.7%),表明半数以上活动性结核是通过常规PPD皮内试验而被发现,认为长期对住院儿童常规PPD筛查是发现儿童结核病的简便、安全、敏感性高、特异性较强的方法,值得各级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儿童 结核菌素试验 PPD 皮肤试验
下载PDF
住院儿童营养风险筛查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瑞萍 尹梅 +5 位作者 熊凤梅 武海滨 郑红娟 王璐 崔琪瑛 姚丹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8年第9期1129-1134,共6页
目的对住院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了解营养高风险比例。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以西安市儿童医院2017年1月1至31日的1个月内所有新入院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儿科评估营养不良的筛选工具(STAMP)进行营养风险评分,以≥4分为高风险患儿(共9分)... 目的对住院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了解营养高风险比例。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以西安市儿童医院2017年1月1至31日的1个月内所有新入院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儿科评估营养不良的筛选工具(STAMP)进行营养风险评分,以≥4分为高风险患儿(共9分)。结果在入选的5 292名患儿中,年龄为0~15岁,高风险的比例为14.1%,风险最高的前五名科室为儿童危重监护病房(PICU)、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外科、肾脏科、神经外科。内外科系统高风险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9,P>0.05)。住院患儿营养不良发生率为9.8%(519/5 292)。结论住院患儿高营养风险主要分布在PICU、NICU、新生儿外科、肾脏科、神经外科,因此应加强以上科室的营养管理,加强医护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营养风险筛查 住院儿童 筛查工具
下载PDF
297例住院儿童意外伤害情况分析 被引量:29
17
作者 李丽萍 冯家琳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 探讨住院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某医院1994 ~1997 年期间所有因意外伤害事故而入院的297 例0 ~4 岁儿童的资料。 结果 男性病例数明显高于女性,1 ~4 岁幼儿为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 目的 探讨住院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某医院1994 ~1997 年期间所有因意外伤害事故而入院的297 例0 ~4 岁儿童的资料。 结果 男性病例数明显高于女性,1 ~4 岁幼儿为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高峰年龄段。意外伤害类型及排位在0 ~4 岁婴幼儿中主要为烧烫伤、跌落、车祸;5 ~14 岁儿童中主要为车祸、跌落、烧烫伤。1/3 住院儿童完全痊愈,约2/3 住院儿童留下后遗症。 结论 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儿童身心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儿童 意外伤害 烧烫伤 车祸
下载PDF
住院儿童16958例疾病统计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岳月英 俞长荣 林素琼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93-295,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阶段住院儿童的疾病特点及其死亡原因,为今后儿科医疗和儿童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SPSS14.0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各年龄阶段儿童住院的主要疾病分别是:新生儿期是早产儿;婴儿期是呼吸系统...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阶段住院儿童的疾病特点及其死亡原因,为今后儿科医疗和儿童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SPSS14.0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各年龄阶段儿童住院的主要疾病分别是:新生儿期是早产儿;婴儿期是呼吸系统感染和腹泻病;幼儿期及学龄前期是呼吸系统感染和损伤及中毒;学龄期和青春期是损伤及中毒。【结论】各年龄阶段儿童住院的疾病谱各不相同,但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儿童 疾病 统计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