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孕周住院监护对妊娠糖尿病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崔晓芳 刘书丽 何利敏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08年第9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孕妇不同孕周住院监护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97例GDM孕妇按住院待产时孕周不同随机分为三组,孕≥38周33例设为A组,孕35~37周36例设为B组,孕≤34周28例设为C组。三组采用相同的住院监护。结...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孕妇不同孕周住院监护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97例GDM孕妇按住院待产时孕周不同随机分为三组,孕≥38周33例设为A组,孕35~37周36例设为B组,孕≤34周28例设为C组。三组采用相同的住院监护。结果:胎儿窘迫发生率三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产程延长、胎膜早破、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是A组、B组、C组,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结论:对GDM孕妇行早期住院监护,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获得良好分娩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孕周 住院监护 分娩结局
下载PDF
不同孕周住院监护对妊娠糖尿病母婴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晓丽 李晓霞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13期2002-2003,共2页
目的:观察妊娠糖尿病在不同时期住院监护对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同期住院监护的妊娠糖尿病孕妇,根据孕周分为3组,观察组1为孕30~31周孕妇24例,观察组2为孕34 ̄35周孕妇48例,对照组为孕39~40周孕妇34例,3组妊娠糖尿病孕妇采用相... 目的:观察妊娠糖尿病在不同时期住院监护对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同期住院监护的妊娠糖尿病孕妇,根据孕周分为3组,观察组1为孕30~31周孕妇24例,观察组2为孕34 ̄35周孕妇48例,对照组为孕39~40周孕妇34例,3组妊娠糖尿病孕妇采用相同的住院监护和处理。包括糖尿病教育,血糖检测,饮食调节,产前指导,产科常规护理,助产士全程陪产等。结果:经阴道分娩率依次是观察组1为87.50%、观察组2为85.42%和对照组为38.23%;产程延长、产后出血量多、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对照组、观察组2和观察组1,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组间比较(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及早期住院监护可明显减少高血糖对母婴的危害,改善分娩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住院监护 不同孕周 分娩情况
下载PDF
不同孕周住院监护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晓红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1期191-192,19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住院监护对妊娠糖尿病(GDM)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8例GDM孕妇,按住院待产时孕周不同随机分为A组28例(孕〉34~38周)和B组20例(孕≤34周),均给予相同的住院监护。比较两组孕妇监护前后的血糖...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住院监护对妊娠糖尿病(GDM)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8例GDM孕妇,按住院待产时孕周不同随机分为A组28例(孕〉34~38周)和B组20例(孕≤34周),均给予相同的住院监护。比较两组孕妇监护前后的血糖变化、分娩结局和围生儿情况。结果两组孕妇监护后血糖水平较监护前降低,且B组降低程度比A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分娩结局和围生儿情况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GDM孕妇实行早期住院监护,可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获得良好的分娩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周 住院监护 妊娠糖尿病 分娩结局
下载PDF
不同孕周住院监护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巧颖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6期87-89,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孕周住院监护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00例GDM孕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依照孕周的不同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均占据100例,其中常规组孕周≥38周,实验组孕周... 目的分析不同孕周住院监护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00例GDM孕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依照孕周的不同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均占据100例,其中常规组孕周≥38周,实验组孕周在35~37周之间,比较两组孕妇母婴妊娠结局。结果两组孕妇在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感染、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孕妇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孕妇早餐后2h的血糖水平相比常规组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对妊娠期妇女加强糖尿病的筛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干预,给予持续的血糖控制措施,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母婴结局 孕周 住院监护
下载PDF
妊娠糖尿病在不同时期住院监护对分娩结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敏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第7期110-111,共2页
目的 研究妊娠糖尿病在不同时期住院监护对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待产孕周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组组,每组30例.其中A组患者的住院代孕周〉34~38周,B患者的住院代... 目的 研究妊娠糖尿病在不同时期住院监护对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待产孕周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组组,每组30例.其中A组患者的住院代孕周〉34~38周,B患者的住院代孕周≤34周,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住院监护.观察两组患者的监护前后的血糖变化、围生儿情况和分娩结局.结果 两组患者监护后血糖水平与监护前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护后,B组血糖水平明显对于A组的血糖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剖宫产、羊水过多、产程延长、胎膜早破等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患者的围生情况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产妇实行早期监护和干预,可有效控制产妇的血糖值,减少产妇的不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住院监护 分娩结果
下载PDF
急性肺栓塞患者抗凝治疗分析与住院药学监护模式探索
6
作者 黄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0017-0021,共5页
探究在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时,住院药学监护模式以及规范抗凝血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将医院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0例患者采取抗凝血药住院药学监护管理模式,探究患者在治疗期间抗凝治疗方... 探究在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时,住院药学监护模式以及规范抗凝血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将医院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0例患者采取抗凝血药住院药学监护管理模式,探究患者在治疗期间抗凝治疗方案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并使用柏拉图法确定影响抗凝治疗合理性的因素,建立起专业化的肺栓塞患者抗凝治疗住院药学监护模式。观察组50例患者按照该模式进行用药监护,并对比模式在使用前后对患者的抗凝治疗合理性,进一步规范急性肺栓塞患者使用抗凝血药物的合理性。结果:经过探究可知,使用不合宜的抗凝血药物用量与用法、重复用药等是主要的因素,在采取住院药学监护模式之后,促使患者的抗凝血药物治疗合理性逐渐得以提升,数据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救治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过程中,根据抗凝治疗住院药学监护模式的应用,强化对患者的规范化管理,继而提升患者抗凝血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抗凝治疗 住院药学监护 模式探索
下载PDF
围术期急性血糖波动对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率及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的影响
7
作者 颜振艺 李志艺 +4 位作者 莫桂熙 梁海丹 曹殿青 唐靖 张良清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急性血糖波动幅度对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后心房颤动(postoperative atrial fibrillation,POAF)发生率及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 目的探讨围术期急性血糖波动幅度对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后心房颤动(postoperative atrial fibrillation,POAF)发生率及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2016年至2019年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择期CABG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CABG患者围术期管理结局的数据库。排除了死亡术者及持续心房颤动的患者,最终99例患者入选本研究进行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及围术期遵照指南进行血糖控制。围术期前48 h的最高和最低血糖浓度之间的差异幅度被用作衡量血糖波动的指标。根据血糖波动幅度将患者分为4组进行分析:A组0~2 mmol/L(n=9);B组> 2~4 mmol/L(n=23);C组> 4~6 mmol/L(n=31);D组> 6 mmol/L(n=36)。主要观察结局是POAF的发生率。次要结局包括ICU病死率、30 d病死率和ICU住院时间。结果 POAF的总发生率为15.2%。随着血糖波动幅度的增加,POAF发生率增加,D组POAF发生率最高,ICU停留时间亦较其他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然而,4组患者的ICU病死率、30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血糖波动是POA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ABG术患者围术期急性血糖波动幅度的增加与POAF发生率和ICU住院时间的增加有关。因此,维持围术期的血糖稳定能够减少患者CABG-POAF发生率并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糖波动 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
下载PDF
团队模式信息化院内血糖联网监测和标准化血糖管理对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周卉 朱颖 +3 位作者 杨淼 夏伟 李蓬秋 杨艳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第4期5-8,共4页
目的研究团队模式信息化院内血糖联网监测和标准化血糖管理对外科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1日至11月30日入住我院外科重症监护室的患者411例为团队模式联合信息化血糖管理组(IBGMS模式组),采用由... 目的研究团队模式信息化院内血糖联网监测和标准化血糖管理对外科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1日至11月30日入住我院外科重症监护室的患者411例为团队模式联合信息化血糖管理组(IBGMS模式组),采用由糖尿病专科医生和护士团队,根据网络信息化血糖数据,主动进行标准化血糖管理的模式;2017年7月1日至11月30日入院的外科重症监护室的患者785例为常规会诊模式血糖管理组(常规模式组),采用由对方科室根据患者病情发送会诊需求,我科提供会诊服务的常规血糖管理模式。比较两种不同血糖管理模式的差异。结果IBGMS模式组的高血糖检出率、严重高血糖检出率、目标血糖达标率高于常规模式组,低血糖检出率及临床显著低血糖检出率低于常规模式组(P<0.05)。IBGMS模式组的血糖漂移度、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均明显降低,平均血糖监测次数更多,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率更高,平均住院日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队模式信息化院内血糖联网监测和标准化血糖管理提高了外科重症监护室异常血糖的检出率及平均血糖监测次数,降低了低血糖的发生,有效改善了外科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血糖波动幅度及血糖控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重症监护住院患者 团队模式信息化院内血糖联网监测 标准化血糖管理
下载PDF
反刍思维与心理弹性在ICU住院病人ICU相关记忆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之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吴文峰 丁兰束 文艳 《全科护理》 2019年第29期3695-3698,共4页
[目的]探讨反刍思维与心理弹性在重症病人重症监护室(ICU)相关记忆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便利抽样法抽取182例重症病人作为对象,采用一般情况量表、ICU相关记忆量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反刍思维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 [目的]探讨反刍思维与心理弹性在重症病人重症监护室(ICU)相关记忆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便利抽样法抽取182例重症病人作为对象,采用一般情况量表、ICU相关记忆量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反刍思维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对病人进行调查。[结果]ICU住院病人ICU相关记忆总分为(64.12±11.43)分、反刍思维总分为(65.84±9.14)分、心理弹性总分为(62.54±9.37)分、创伤后应激障碍总分为(41.28±9.52)分;ICU住院病人ICU相关记忆、反刍思维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呈正相关(P<0.01),心理弹性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呈负相关(P<0.01),ICU相关记忆、反刍思维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P<0.01);心理弹性和反刍思维在ICU相关记忆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之间均单纯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3.19%和27.54%;心理弹性—自我效能感在ICU相关记忆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之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6,占总效应的8.70%。[结论]通过提高ICU住院病人心理弹性水平,可抑制其反刍思维和ICU相关记忆,减轻其创伤后应激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思维 心理弹性 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病人 ICU相关记忆 创伤后应激障碍 中介作用
下载PDF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
10
作者 李志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0191-0194,共4页
归纳梳理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群体的护理风险隐患问题,以及临床处置对策。方法 2020年4月-2021年11月,将84例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2例,参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护理风险预防控制护理,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 归纳梳理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群体的护理风险隐患问题,以及临床处置对策。方法 2020年4月-2021年11月,将84例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2例,参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护理风险预防控制护理,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衡量项目、护理风险隐患事件发生率衡量项目,以及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HAMD衡量项目、HAMA衡量项目和WHOQOL-BREF衡量项目。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衡量项目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风险隐患事件发生率衡量项目低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HAMD衡量项目,以及HAMA衡量项目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HAMD衡量项目,以及HAMA衡量项目均低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WHOQOL-BREF衡量项目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WHOQOL-BREF衡量项目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指向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推进开展护理风险预防控制护理,效果优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 常规护理 护理风险预防控制护理 临床效果 测算对比
下载PDF
2012年度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三级医院非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细菌耐药监测 被引量:10
11
作者 侯芳 郑波 吕媛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64-969,共6页
目的监测2012年我国主要城市三级医院非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细菌耐药状况。方法收集2012年我国557家三级医院非ICU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细菌,统一用纸片扩散法、微量稀释法或E-test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用WHONET 5.6软件对... 目的监测2012年我国主要城市三级医院非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细菌耐药状况。方法收集2012年我国557家三级医院非ICU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细菌,统一用纸片扩散法、微量稀释法或E-test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用WHONET 5.6软件对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全国三级医院非ICU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细菌596531株,标本分布前5位为痰、尿、血、分泌物和脓。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率分别为42.0%和73.6%。未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11.2%和84.4%,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1%和3.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23.0%,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33.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9.3%和3.5%。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仍然高度敏感。结论我国细菌耐药状况严重,整体水平与上一年度近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 细菌耐药监测 抗菌药物
原文传递
某院非住院患者合理用药监护系统的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鑫 左静 +3 位作者 郭美琦 朱芳芳 陈潞梅 邬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095-2098,共4页
目的:分析非住院患者合理用药监护系统在某院的应用与实践,促进非住院患者合理用药。方法:介绍非住院患者合理用药监护系统的相关功能,并对其应用成效进行评价。结果:该系统具有个性用药交代、慢病管理与随访以及便捷的药品信息查询等... 目的:分析非住院患者合理用药监护系统在某院的应用与实践,促进非住院患者合理用药。方法:介绍非住院患者合理用药监护系统的相关功能,并对其应用成效进行评价。结果:该系统具有个性用药交代、慢病管理与随访以及便捷的药品信息查询等功能。与应用传统咨询系统相比,非住院患者合理用药监护系统提高了慢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降低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提高了药师对患者进行用药交代、解答用药疑问以及制订随访方案等工作的效率(P<0.01);患者的满意度由90%提升至96%;纳入该系统的患者稳步上升。结论:借助该系统实现了合理用药服务由院内到院外的延伸,监护了非住院患者合理用药,扩展了服务途径,提升了药学服务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合理用药监护系统 合理用药 用药交代 慢病管理
原文传递
体外血液净化技术对脓毒症临床预后及细胞因子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刘牛 钟燕霞 李树生 《临床荟萃》 CAS 2022年第1期5-13,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体外血液净化技术(extracorporeal hemopurification,EH)对脓毒症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并探讨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临床预后的关联。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纳入从2010年1月至202... 目的系统评价体外血液净化技术(extracorporeal hemopurification,EH)对脓毒症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并探讨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临床预后的关联。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纳入从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所有符合标准的,有关EH对脓毒症患者影响的相关文献,使用Review Manager 5.3进行森林图分析,探讨EH与脓毒症患者的住院病死率(in-hospital mortality,IHM)和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长的关联,并进一步分析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与临床预后关联。结果共28篇文献纳入研究,累计258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EH(血液灌注、血液滤过、血液吸附、细胞因子吸附等)可显著降低脓毒症患者的IHM(OR=0.83,P=0.04),但并不影响患者的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长(OR=-0.50,P=0.69)。亚组分析提示:高容量血液滤过或多黏菌素B血液灌注,并不能降低脓毒症患者的IHM(P=0.22;P=0.87);同样EH不能改善烧伤性脓毒症以及脓毒症性急性肾衰竭患者的IHM(P=0.08;P=0.77)。针对EH带来相关细胞因子水平降低的脓毒症患者,虽然IHM没有显著下降(P=0.48),但是重症监护室的住院时长明显缩短(OR=-17.58,P=0.04)。结论脓毒症患者,若无相关禁忌证,建议行体外血液净化作为辅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对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调控,是有效缩短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长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体外血液净化技术 细胞因子水平 重症监护住院时长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和可穿戴技术的智能监护系统研发及其应用模式探索研究
14
作者 李丽轩 梁洪 +4 位作者 范勇 颜伟 晏沐阳 曹德森 张政波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53-1061,共9页
可穿戴技术是一种低生理、心理负荷的监测技术,具有长时间连续监测的优点,代表了未来监护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本文以穿戴式生理参数监测技术为基础,结合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了基于物联网可穿戴技术的智能监护系统,包括可穿戴... 可穿戴技术是一种低生理、心理负荷的监测技术,具有长时间连续监测的优点,代表了未来监护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本文以穿戴式生理参数监测技术为基础,结合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了基于物联网可穿戴技术的智能监护系统,包括可穿戴硬件、病区物联网平台、连续生理数据分析算法与软件三大部分。基于该系统,经过大量临床实践探索了连续生理数据的临床应用价值,给出了实时监护、病情评估、预测预警和康复训练四大价值方向;依托真实临床应用环境,探索了可穿戴技术在普通病房监护、心肺康复、院内-院外一体化监测等领域的应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本监护系统能够有效用于院内患者监护、心肺功能评估与训练以及院外患者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生理监测 病区物联网 住院患者监护 数字化心肺康复 院内-院外一体化监测
原文传递
早期启动远端空肠喂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预后的影响
15
作者 陈晓梅 吴大玮 +5 位作者 李琛 翟茜 杜滨锋 李远 张建宁 董世笑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第20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启动远端空肠喂养(DJF)及达到目标喂养速度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SAP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状况,并将其分为三组:A组(≤5d达到目标喂养速度)、B组(〉5d...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启动远端空肠喂养(DJF)及达到目标喂养速度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SAP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状况,并将其分为三组:A组(≤5d达到目标喂养速度)、B组(〉5d达到目标喂养速度)和c:组(从未达到目标喂养速度)。收集记录患者的年龄、人院时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DJF启动时间、达到目标喂养速度时间、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和病死率等。结果纳人SAP患者51例,A组19例,B组16例,C组16例。三组年龄、性别构成、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ICU住院时间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05±12.07)、(29.37±11.52)d比(40.13±14.72)d,P〈0.05]。达到目标喂养速度时间≤18d患者(39例)ICU住院时间为(20.83±7.66)d,病死率为10.26%(4/39),明显优于达到目标喂养速度时间〉18d患者(12例)的(38.91±14.83)d、58.33%(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患者(40例)DJF启动时间(7.20±3.63)d,早于死亡患者(11例)的(21.82±5.9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中早期启动DJF能够明显降低SAP病死率,早期达到目标喂养速度能够缩短ICU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 肠内营养
原文传递
肥胖与ICU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邓家祥 尼亚孜艾力·萨依提 李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63-0068,共6页
此研究探讨肥胖与ICU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入住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EICU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9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辅助检查结果,随访至患者院内死亡或者出院后28天。预后指标包括总住院时间,ICU住... 此研究探讨肥胖与ICU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入住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EICU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9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辅助检查结果,随访至患者院内死亡或者出院后28天。预后指标包括总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7天),住院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气管切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不张,下肢血栓,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压疮)。根据患者BMI将患者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并分析肥胖与患者临床不良事件的相关性。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7天),死亡率,气管切开发生率,压疮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再次气管插管发生率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肺不张发生率,ICU住院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高于非肥胖组,差异存在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和总住院时间是ICU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31,95%CI: 1.029~1.722;OR=1.057,95%CI: 1.002~1.115,均P<0.05)。BMI预测肥胖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肺不张的价值良好,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708,0.727;预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方面最佳截断值为29.04 kg/m2时,灵敏度为58.3%,特异度为79.6%,预测肺不张方面最佳截断值27.94 kg/m2时,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63.1%。结论 肥胖不是ICU住院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肥胖与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肺不张密切相关;肥胖会延长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重症监护 肥胖患者预后 临床不良事件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重症监护住院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