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体酮混悬注射剂药动学及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刘兰岚 蔡其霖 +2 位作者 张汶彦 严真 尹莉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7-223,共7页
探讨黄体酮混悬注射剂体外释放、体内药动学以及体内外相关性,以自制黄体酮混悬注射液为例,采用桨法和透析袋法测定3种不同粒径(3、5、7μm)的黄体酮混悬注射剂的体外释放曲线;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研究3种粒径黄体酮混悬注射剂的体内药... 探讨黄体酮混悬注射剂体外释放、体内药动学以及体内外相关性,以自制黄体酮混悬注射液为例,采用桨法和透析袋法测定3种不同粒径(3、5、7μm)的黄体酮混悬注射剂的体外释放曲线;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研究3种粒径黄体酮混悬注射剂的体内药动学,并将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经Wagner-Nelson法处理后得到体内累积吸收曲线,与透析袋法所得体外累积释放曲线建立体内外相关性。结果表明,黄体酮混悬注射液采用桨法测定体外释放度时,20 min内均迅速释放85%以上,而采用透析袋法测定时分别在40、84、120 h达85%累积释放度。透析袋法所得体外释放趋势与体内释药趋势基本一致,相关系数大于0.95,具有较强的体内外相关性。本研究为长效混悬注射剂体内外相关性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酮 混悬注射剂 释放 药动学 体内外相关性
下载PDF
补骨脂素中空黏附微球胃滞留特性及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刘元芬 冯敏锭 王纠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6-62,共7页
目的评价所制备的补骨脂素胃滞留中空黏附微球体内外胃滞留特性并探索其在大鼠体内外吸收相关性。方法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中空黏附微球,并对其胃内漂浮性、粘附性、滞留率和胃组织内药物浓度进行研究,通过测定不同时间药物体外溶出... 目的评价所制备的补骨脂素胃滞留中空黏附微球体内外胃滞留特性并探索其在大鼠体内外吸收相关性。方法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中空黏附微球,并对其胃内漂浮性、粘附性、滞留率和胃组织内药物浓度进行研究,通过测定不同时间药物体外溶出度和大鼠体内药物血药浓度得到中空黏附微球体外释放百分率和体内吸收百分数,采用Wagner-Nelson法对体内外吸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补骨脂素中空黏附微球胃内滞留率和胃内滞留药物浓度在2 h、4 h和6 h分别为78.7%±4.2%/13.95±4.92μg·mL^(-1),77%±10.41%/8.83±1.6μg·mL^(-1)和8.3%±18.9%/2.85±2.67μg·mL^(-1),胃腔平均通过时间(MPT)为5.66±0.55 h,体外释放平均驻留时间(MRT)为(4.36±0.35)h,体内吸收平均驻留时间(MRT)为(9.06±1.25)h;体内吸收百分数和体外释放百分率相关性分析得到两者相关系数R为0.9471,表明补骨脂素中空粘附微球体内外吸收相关性良好。结论中空黏附微球制剂体外漂浮性、粘附性,胃内滞留药物浓度结果显示其具有显著的胃滞留特性,而且体内外吸收相关性良好,体外释放数据能够预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素 中空黏附微球 体内外相关性 胃滞留给药系统
下载PDF
水飞蓟素磷脂复合物微孔渗透泵控释片比格犬体内药动学及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曾棋平 杨丽娜 +1 位作者 刘建清 宋洪涛 《药学实践与服务》 CAS 2023年第12期741-746,共6页
目的 评价水飞蓟素磷脂复合物微孔渗透泵(SM-PC MPOP)控释片的体外释药特性、比格犬体内药动学及其体内外相关性。方法 释放介质为pH7.5的磷酸盐缓冲液(添加0.5%十二烷基硫酸钠),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SM-PC MPOP的体外释放特征。... 目的 评价水飞蓟素磷脂复合物微孔渗透泵(SM-PC MPOP)控释片的体外释药特性、比格犬体内药动学及其体内外相关性。方法 释放介质为pH7.5的磷酸盐缓冲液(添加0.5%十二烷基硫酸钠),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SM-PC MPOP的体外释放特征。用6只比格犬进行双周期交叉对照实验,按照30 mg/kg的剂量给药。HPLC法测定比格犬血浆内水飞蓟素的主要成分水飞蓟宾的质量浓度,应用药动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SM-PC MPOP在12 h累积释放度超过85%。药动学研究情况表明,受试制剂(SM-PC MPOP)和参比制剂(市售水飞蓟素胶囊)在比格犬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_(max)分别为(3.2±0.4)、(0.9±0.1)h,C_(max)分别为(0.298 6±0.068 9)、(0.629 9±0.076 5)μg/ml,AUC_(0→24)分别为(2.996 8±0.583 3)、(2.268 9±0.432 8) h·μg/ml,SM-PC-MPOP对市售水飞蓟素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62.21±30.82)%。结论 自制的SM-PC MPOP实现了缓慢释药且增加生物利用度的目标,其体内吸收与体外释药具备相对较好的关联性(r=0.839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素 磷脂复合物 微孔渗透泵控释片 药动学 体内外相关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米拉贝隆缓释片的体内外相关性溶出方法研究
4
作者 刘芳伶 范诗雨 +2 位作者 周群 欧阳罗 程泽能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71-678,共8页
目的利用流通池模拟难溶性药物米拉贝隆缓释制剂的溶出,建立米拉贝隆体内和体外的相关性(IVIVC)模型,开发具有预测能力的体外溶出方法。方法经Loo-Riegelman法对三种不同释放速率制剂的体内血药浓度进行反卷积分获得相应的累积吸收百分... 目的利用流通池模拟难溶性药物米拉贝隆缓释制剂的溶出,建立米拉贝隆体内和体外的相关性(IVIVC)模型,开发具有预测能力的体外溶出方法。方法经Loo-Riegelman法对三种不同释放速率制剂的体内血药浓度进行反卷积分获得相应的累积吸收百分数(Fabs%),建立体外溶出目标曲线。以纯水为试验介质,流速4.0 mL·min^(-1)的试验条件下进行制剂R(贝坦利^(■),50 mg)和制剂T1、T2(50 mg)的溶出试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溶出度,梯形面积法获得制剂的累积溶出百分数(F_(diss)%)。结果建立了米拉贝隆缓释制剂体内累积吸收与体外溶出度之间的A级IVIVC(回归系数大于0.9),制剂的外部预测误差在规定范围内。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米拉贝隆缓释制剂IVIVC模型经验证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该方法拥有的良好区分力及线性模型也可以为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拉贝隆缓释片 体内外相关性 溶出度 流通池
原文传递
富马酸喹硫平缓释片的体内外相关性溶出方法研究
5
作者 范诗雨 刘芳伶 +2 位作者 贺劲杰 周群 程泽能 《中南药学》 CAS 2023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通过流通池法模拟富马酸喹硫平缓释制剂的体内动力学过程,建立具有体内外相关性的溶出方法,并进行体内外相关性模型预测能力的评估。方法采用HPLC-MS/MS法测得T1、T2和R制剂的血药浓度数据,通过WinNonlin软件的非房室模型和反卷积... 目的通过流通池法模拟富马酸喹硫平缓释制剂的体内动力学过程,建立具有体内外相关性的溶出方法,并进行体内外相关性模型预测能力的评估。方法采用HPLC-MS/MS法测得T1、T2和R制剂的血药浓度数据,通过WinNonlin软件的非房室模型和反卷积模块解析参比制剂的体内特征,依据参比制剂的体内特征指导溶出方法的设计,用3种释放速率不同的制剂的体内和体外数据建立体内外相关性模型,并进行模型预测能力验证。结果建立了具有A级相关性(R^(2)=0.967)和C级相关性(R^(2)=0.996)的溶出方法,内部制剂预测和外部制剂预测的预测误差PE%<10%,符合标准。结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体内外相关性,其体内外相关性模型经验证预测误差符合标准,对于吸收速率不同的制剂均具有良好的区分力,可以为富马酸喹硫平缓释片的制剂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喹硫平缓释片 体内外相关性模型 流通池法
原文传递
脱卷积法进行自制尼群地平缓释制剂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明世 游本刚 +3 位作者 杨明华 寸冬梅 陶安进 崔福德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38-741,共4页
目的 用脱卷积法进行自制尼群地平缓释制剂体内外相关性的研究。方法 以自制尼群地平口服溶液剂的犬体内血药浓度数据为权函数,根据3种自制尼群地平缓释制剂试验犬体内血药浓度数据,采用脱卷积法计算体内释药特性,与相应的体外释药特性... 目的 用脱卷积法进行自制尼群地平缓释制剂体内外相关性的研究。方法 以自制尼群地平口服溶液剂的犬体内血药浓度数据为权函数,根据3种自制尼群地平缓释制剂试验犬体内血药浓度数据,采用脱卷积法计算体内释药特性,与相应的体外释药特性进行比较,考察体内外相关性。结果 用脱卷积法计算3种尼群地平缓释制剂的体内外释药相关性良好。结论 脱卷积法适用于自制尼群地平缓释制剂的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卷积法 体内外相关性 尼群地平 缓释制剂
下载PDF
缓释制剂的体内外相关性试验及检验 被引量:13
7
作者 储成顶 王世亮 +2 位作者 周浩炳 王彭三 叶红杨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40-543,共4页
目的 :探讨缓释制剂体内外相关试验方法。方法 :以植入用缓释依托泊苷为例 ,根据体内及体外预试验数据 ,求算对应时间点关联系数K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作对应时间点的点对点相关试验及检验。结果 :成功进行植入用缓释依托泊苷的... 目的 :探讨缓释制剂体内外相关试验方法。方法 :以植入用缓释依托泊苷为例 ,根据体内及体外预试验数据 ,求算对应时间点关联系数K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作对应时间点的点对点相关试验及检验。结果 :成功进行植入用缓释依托泊苷的体内外相关试验并实现相关。结论 :此法为长效缓释制剂提供了一种体内外相关试验的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制剂 依托泊苷 体内外相关性试验
下载PDF
非诺贝特缓释微球片体内外相关性评价 被引量:10
8
作者 梅康康 胡容峰 +3 位作者 马凤余 张珂 苏丹 邹爱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75-978,共4页
目的:用脱卷积法进行自制非诺贝特缓释微球片体内外相关性的评价。方法:以市售微粒化非诺贝特胶囊剂的大鼠体内血药浓度数据为权函数,根据自制非诺贝特缓释微球片制剂大鼠体内血药浓度数据,采用脱卷积法,将不同时间点的体内吸收分数与... 目的:用脱卷积法进行自制非诺贝特缓释微球片体内外相关性的评价。方法:以市售微粒化非诺贝特胶囊剂的大鼠体内血药浓度数据为权函数,根据自制非诺贝特缓释微球片制剂大鼠体内血药浓度数据,采用脱卷积法,将不同时间点的体内吸收分数与体外累计释放百分数做线性回归,考察体内外相关性。结果:采用脱卷积法计算体外累计释放百分数和体内吸收分数相关系数较好(r=0.9225),相关性方程为Y=0.4642R+42.044。结论:脱卷积法适用于非诺贝特缓释微球片的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诺贝特 缓释微球片 脱卷积法 体内外相关性
下载PDF
灯盏花素固体分散体缓释胶囊的制备及犬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学明 张柯萍 +1 位作者 陈国广 韦萍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67-470,共4页
以乙基纤维素为载体,制备难溶性药物灯盏花素(1)的固体分散体。粉碎后制成1含量为60mg的胶囊,考察其体外释放度和犬体内吸收情况。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并进行体内外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胶囊的体外释药行为用Higuchi方程拟合较好,在犬... 以乙基纤维素为载体,制备难溶性药物灯盏花素(1)的固体分散体。粉碎后制成1含量为60mg的胶囊,考察其体外释放度和犬体内吸收情况。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并进行体内外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胶囊的体外释药行为用Higuchi方程拟合较好,在犬体内有明显的缓释效果,体内外相关系数为0.98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固体分散体 体内外相关性
下载PDF
肺靶向汉防己甲素缓释微囊释药性能的体内外相关性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凤前 陆彬 陈文彬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58-459,共2页
目的 评价靶向汉防己甲素缓释制剂释药性能的体内、外相关性。方法 以体外释药百分数为体外指标 ,选择靶部位的药效学指标作为反应体内释药的效能指标 ,进行相关性拟合和统计分析。结果 体内外指标呈显著正相关性 (P <0 .0 0 1)... 目的 评价靶向汉防己甲素缓释制剂释药性能的体内、外相关性。方法 以体外释药百分数为体外指标 ,选择靶部位的药效学指标作为反应体内释药的效能指标 ,进行相关性拟合和统计分析。结果 体内外指标呈显著正相关性 (P <0 .0 0 1)。结论 以选择的体内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是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防己甲素 肺靶向 缓释微囊 体内外相关性 释药性能
下载PDF
自制奥昔布宁渗透泵控释片的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丁雪鹰 高申 +3 位作者 管斐 张仰眉 高静 俞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2-194,共3页
目的:研究自制奥昔布宁渗透泵控释片在体内外的相关性。方法:以HPLC法(Irregular H C18 柱,4.6 mm×150mm,流动相为甲醇∶水∶1 mol/L醋酸铵=85∶13∶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20 nm)测定奥昔布宁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放浓度(释... 目的:研究自制奥昔布宁渗透泵控释片在体内外的相关性。方法:以HPLC法(Irregular H C18 柱,4.6 mm×150mm,流动相为甲醇∶水∶1 mol/L醋酸铵=85∶13∶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20 nm)测定奥昔布宁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放浓度(释放介质:200 ml 蒸馏水,37℃,转速:100 r/min,分别在2、4、8、12、16、24 h各取样1 ml),用LC MS法测定渗透泵控释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血药浓度(8条犬禁食过夜后口服自制奥昔布宁渗透泵片10 mg,于给药前及给药后2.5、5.0、8.0、12.0、16.0、24.0、27.0、30.0、36.0、48.0 h在犬一侧后肢静脉取血1 ml分离血浆待测),用Wanger Nelson法计算体内吸收百分数,并与相应时间体外累积溶出度线性回归,进行体内外相关性考察。结果:药物恒速释放达24 h,累积释放率达90%以上。体内药动学特征符合单室一级吸收模型,血药浓度在48 h内表现平稳。以体内吸收百分率(Y)与体外释放百分率(X)进行线性回归,方程如下:Y=0.978 2X+12.501 9,r=0.937 3 (P<0.01)。结论:自制奥昔布宁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放百分率和体内吸收百分率呈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昔布宁 渗透泵控释片 释放 血药浓度 体内外相关性
下载PDF
尼群地平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内外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明世 崔福德 +3 位作者 王亮 游本刚 高鹏 范玉玲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79-83,共5页
目的制备具有固体分散体结构的尼群地平缓释微球 ,并筛选具有良好体内外相关性的释放介质。方法采用球晶造粒法制备尼群地平缓释微球 ,考察微球的粒径、载药量、包封率及释放行为 ,并根据 6只试验犬体内药物动力学试验结果 ,将不同时间... 目的制备具有固体分散体结构的尼群地平缓释微球 ,并筛选具有良好体内外相关性的释放介质。方法采用球晶造粒法制备尼群地平缓释微球 ,考察微球的粒径、载药量、包封率及释放行为 ,并根据 6只试验犬体内药物动力学试验结果 ,将不同时间的吸收分数与不同释放介质的相应时间点的体外累积释放百分数作线性回归 ,筛选具有良好体内外相关性的释放介质。结果制备的微球的粒径随搅拌速度的增加而减少 ,包封率均在 96 80 %以上 ,药物从微球中的释放速度随处方中固体分散体载体量的增加而增加 ,随阻滞剂量的增加而减小。以 1 7 4mmol L十二烷基硫酸钠为释放介质时 ,体外累积释放百分数与体内吸收分数相关系数较好 (r =0 985 1 ) ,方程为Fa =1 64 5 8ft-2 7 64 2。结论该方法较适用于难溶性药物制备缓释微球。以 1 7 4m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群地平 缓释微球 球晶造粒技术 体内外相关性 固体分散体
下载PDF
石杉碱甲缓释微球的体外释放度及其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符旭东 高永良 +1 位作者 平其能 汤韧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11期994-996,共3页
目的建立体内外相关性良好的石杉碱甲缓释微球的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直接释药法和透析释药法测定石杉碱甲缓释微球的体外释放度,考察加入吐温的量和透析袋内递质的体积对释药速度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石杉碱甲缓释微... 目的建立体内外相关性良好的石杉碱甲缓释微球的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直接释药法和透析释药法测定石杉碱甲缓释微球的体外释放度,考察加入吐温的量和透析袋内递质的体积对释药速度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石杉碱甲缓释微球在大鼠注射部位的残留量,计算微球在体内的释药速度。通过相关性评价确定最佳的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结果透析释药法可获得良好的体内外相关性(r=0.990 2)。结论透析释药法可用于测定石杉碱甲缓释微球的体外释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杉碱甲 缓释微球 释放度 体内外相关性
下载PDF
山楂叶总黄酮缓释片的制备及Beagle犬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黄平 何春柏 +1 位作者 赵子明 唐翠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88-591,共4页
以山楂叶总黄酮为模型药物,羟丙甲纤维素(HPMC)、乙基纤维素(EC)及丙烯酸树脂(EudragitL100)为混合骨架材料制备日服两次的缓释片,以牡荆素为指标成分,考察Beagle犬单剂量口服缓释片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本品缓释特征较好,体... 以山楂叶总黄酮为模型药物,羟丙甲纤维素(HPMC)、乙基纤维素(EC)及丙烯酸树脂(EudragitL100)为混合骨架材料制备日服两次的缓释片,以牡荆素为指标成分,考察Beagle犬单剂量口服缓释片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本品缓释特征较好,体外释放较符合Weibull模型,本品体外释放度与Beagle犬体内药物吸收分数之间相关系数为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叶总黄酮 缓释片 释放 体内外相关性
下载PDF
丹皮酚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红 魏巍 +1 位作者 张茂润 胡容峰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42-46,共5页
制备具有固体分散结构的丹皮酚缓释微球,并考察其体内外相关性。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丹皮酚缓释微球,考察微球的外观、载药量、包封率及体外释放行为。并以丹皮酚原料药为对照,根据大鼠的体内药物动力学试验结果,考察自制微球的体内... 制备具有固体分散结构的丹皮酚缓释微球,并考察其体内外相关性。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丹皮酚缓释微球,考察微球的外观、载药量、包封率及体外释放行为。并以丹皮酚原料药为对照,根据大鼠的体内药物动力学试验结果,考察自制微球的体内外相关性。药物在37℃蒸馏水中12 h释放达到85%以上,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实验表明,制得的丹皮酚缓释微球的体外释放累积百分数与体内吸收分数相关系数较好(r=0.977 5),生物利用度是丹皮酚原料药的136.81%。该方法较适用于难溶性药物制备缓释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缓释微球 释放 体内外相关性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缓释微球的释放度试验及体内外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16
作者 符旭东 高永良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08-611,共4页
简述了生物可降解的聚乳酸及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体外释放度试验方法及体内外相关性等 ,指出通过体外释放条件的选择可以获得较好的体内外相关性 ,并对体外释放通常快于体内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缓释微球 释放度 体内外相关性
下载PDF
中药口服缓控释制剂体内外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丽华 徐德生 冯怡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3-338,共6页
介绍缓控释制剂的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使其能更好地模拟体内状态,得到好的体内外相关性;对最近的国内外文献中有关缓控释制剂的体内评价、体内外相关性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具有良好体内外相关性的体外评价方法的建立对中药缓控释... 介绍缓控释制剂的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使其能更好地模拟体内状态,得到好的体内外相关性;对最近的国内外文献中有关缓控释制剂的体内评价、体内外相关性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具有良好体内外相关性的体外评价方法的建立对中药缓控释给药制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缓控释制剂 释放度 体内外相关性
下载PDF
制剂体内外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弘 郭代红 郭绍来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57-960,共4页
综述体内外相关性(IVIVC)研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法与步骤以及发展策略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指出目前IVIVC研究的局限性和体外实验的新方法。IVIVC研究中不存在通用的体外模型,因此IVIVC研究只能进行逐例建模。综合药物理化性质、生物药... 综述体内外相关性(IVIVC)研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法与步骤以及发展策略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指出目前IVIVC研究的局限性和体外实验的新方法。IVIVC研究中不存在通用的体外模型,因此IVIVC研究只能进行逐例建模。综合药物理化性质、生物药剂学特征、剂型设计和它们与消化道的相互作用对IVIVC研究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内外相关性 实验 模型函数
下载PDF
美洛昔康片溶出度考察及其体内外相关性 被引量:9
19
作者 戈升荣 安富荣 曹惠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87-689,共3页
目的 :考察 2种市售美洛昔康片的体外溶出度 ,评价其质量及其体内外相关性。方法 :采用转篮法测定溶出度 ,计算累积溶出百分率并与体内吸收百分率进行相关性评价 ;用Weibull分布模型对溶出曲线进行拟合 ,提取溶出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 目的 :考察 2种市售美洛昔康片的体外溶出度 ,评价其质量及其体内外相关性。方法 :采用转篮法测定溶出度 ,计算累积溶出百分率并与体内吸收百分率进行相关性评价 ;用Weibull分布模型对溶出曲线进行拟合 ,提取溶出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种美洛昔康片的溶出参数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t检验表明同一厂家 3批产品的参数之间差异有时也有显著性 (P <0 .0 5 )。 2种片剂的体外溶出与体内吸收之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2个厂家产品的溶出度之间存在差异并且体内外具有相关性 ,提示在临床用药时应加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洛昔康 溶出度 体内外相关性
下载PDF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与国外上市品的药动学比较及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温新国 张霖泽 +3 位作者 黄民 陈卫 汤琤 锶小希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84-286,共3页
目的研究并比较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与进口片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及体内外相关性。方法分别单剂量和多剂量口服两种制剂后测定血药浓度并计算出它们的药动学参数。将体外释放度数据与用WagnerNelson方法计算的药物体内吸收百分数进行线形回... 目的研究并比较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与进口片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及体内外相关性。方法分别单剂量和多剂量口服两种制剂后测定血药浓度并计算出它们的药动学参数。将体外释放度数据与用WagnerNelson方法计算的药物体内吸收百分数进行线形回归来进行体内外相关性研究。结果研制品与进口品的药动学特性非常近似。结论研制片与进口片具有生物等效性并且它们的体内外相关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二甲双胍 缓释片 释放度 药代动力学 体内外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