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iteSpace的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炎症性疾病的可视化分析
1
作者 李思颖 高京 +5 位作者 王曼曼 刘伊滢 宁文华 刘阳阳 王海明 魏向阳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2期209-216,共8页
目的 通过对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在炎症性疾病应用上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研究并绘制可视化图谱,阐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 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总库,检索2011-2022年ESWT在炎症性疾病应用上的相... 目的 通过对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在炎症性疾病应用上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研究并绘制可视化图谱,阐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 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总库,检索2011-2022年ESWT在炎症性疾病应用上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的发表时间、年发文量、作者、国家、机构、关键词等项目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可视化网络图谱。根据分析结果,阐述ESWT在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演变动向。结果 最终共纳入806篇文献,其中Web of Science数据库文献307篇,中国知网数据库文献499篇。其中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高产作者以Nicola Maffulli为代表;高产机构为意大利的萨勒诺大学;关键词共现结果以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200次)、management(62次)、plantar fasciitis(56次)出现频次较高。中国的高产作者为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的刘水涛;高产机构为湖南中医药大学;关键词共现结果以肩周炎(105次)、冲击波(72次)、疼痛(34次)出现频次较高。结论 近10 a来,国内外ESWT治疗炎症性疾病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足底筋膜炎、肩周炎和肱骨外上髁炎;推测膝骨关节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可能会发展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研究热点新方案集中在与中医循经取穴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疾病 体外冲击波疗法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骨髓水肿疗效的Meta分析
2
作者 胡浩 刘瀚文 +5 位作者 余坤 刘寅申 韩鹏坤 刘佳强 黎茂如 谭美云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25年第1期49-57,共9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法比较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骨髓水肿的疗效。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1月,检索词:“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Sh... 目的采用Meta分析法比较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骨髓水肿的疗效。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1月,检索词:“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Shock wave therapy、Bone marrow edema syndrome、冲击波治疗、体外冲击波疗法、骨髓水肿、骨髓水肿综合征”,检索国内外所有关于对比研究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骨髓水肿综合征的文献。由2名研究员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分别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使用Review Manager 5.4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结局指标Meta分析。结果①共计8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其中包括4篇随机对照试验,2篇回顾性队列研究,2篇前瞻性队列研究,均纳入此Meta分析,共计522例患者,其中冲击波治疗组为296例,对照组为226例。其中包括4篇冲击波治疗膝关节骨髓水肿研究,2篇髋关节骨髓水肿研究,1篇踝关节骨髓水肿研究,以及1篇耻骨骨髓水肿的研究;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冲击波组在短期(1个月)治疗骨髓水肿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WMD=-1.55,95%CI(-1.84,-1.26),P<0.00001];冲击波组在中期(3~6个月)治疗骨髓水肿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WMD=-1.46,95%CI(-2.93,-0.00),P=0.05];冲击波组在远期(12个月及以上)治疗骨髓水肿的疼痛VAS评分是明显低于对照组的[WMD=-1.53,95%CI(-2.79,-0.26),P=0.02]。冲击波组在短期(1个月)治疗骨髓水肿的关节功能评分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WMD=1.14,95%CI(-1.25,3.53),P=0.35];冲击波治疗中期膝关节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36,95%CI(-1.71,-1.01),P<0.00001];冲击波组在远期(12个月及以上)治疗骨髓水肿的关节功能评分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WMD=0.47,95%CI(-1.77,2.72),P=0.68]。冲击波治疗MRI上骨髓水肿面积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WMD=0.43,95%CI(-3.73,4.59),P=0.84]。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在治疗骨髓水肿方面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VAS评分短期、中期、远期均优于对照组。在中期(3~6个月),体外冲击波疗法改善膝关节功能评分(WOMAC关节炎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但对于短期、中期、远期总体骨髓水肿关节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体外冲击波在减轻MRI上骨髓水肿面积与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疗法 骨髓水肿 骨髓水肿综合征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Hepple-V期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疗效
3
作者 刘核达 刘林 +4 位作者 黄飞 李鹏伟 李明 刘胜 李森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1期3229-3233,共5页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联合自体骨软骨移植(OAT)治疗Hepple-V期距骨骨软骨损伤(OLT)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OLT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OAT治疗,研究组实施ESW...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联合自体骨软骨移植(OAT)治疗Hepple-V期距骨骨软骨损伤(OLT)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OLT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OAT治疗,研究组实施ESWT联合OAT治疗。比较两组软骨下骨骨髓水肿(BME)体积、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降钙素原(PCT)水平、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水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踝关节活动度(ROM)、不良反应及足、踝关节功能。结果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软骨下骨BME体积、VAS评分及IL-8、PCT、TGF-β1水平均小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PDGF水平、跖屈ROM、背伸ROM、足踝结局评分、美国足踝关节外科协会评分均大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SWT联合OAT可改善Hepple-V期OLT患者的足、踝关节功能及踝关节ROM,缓解BME,减轻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能调节IL-8、PCT、PDGF、TGF-β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疗法 骨软骨移植 Hepple-V期 距骨骨软骨损伤 疗效
下载PDF
穴位及经筋结点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马玉海 张霆 +1 位作者 赵文修 刘彧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2期1147-1150,共4页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已成为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慢性疾病,可引发膝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1]。KOA归属于中医骨伤学“膝痹”“筋痹”范畴,针灸治疗可有效减少KOA局部炎症反应、改善局部血供、调节...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已成为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慢性疾病,可引发膝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1]。KOA归属于中医骨伤学“膝痹”“筋痹”范畴,针灸治疗可有效减少KOA局部炎症反应、改善局部血供、调节疼痛介质水平、刺激软骨增殖,从而减轻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2]。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是一种力学生物刺激疗法,通过物理机械产生的效应松解组织粘连、扩张血管,促进组织损伤修复,已在肌腱末端病、骨不连、距骨软骨损伤及股骨头坏死等疾病中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3]。将ESWT结合传统穴位及经筋结点应用于骨肌系统疾病的治疗,结合中医学中经络穴位和经筋结点通经活络的治疗作用及ESWT的无创优点,不仅可免除患者针刺的痛苦,而且ESWT可将能量作用于深层的位点,持久有效刺激穴位及经筋结点,促进软骨及软骨下骨损伤修复[4]。本研究将穴位和经筋结点联合ESWT应用于KOA的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穴位 经筋结点 针灸 体外冲击波疗法
下载PDF
低强度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效果及其早期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静 贺毅 +1 位作者 杨鑫 冶玉萍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10期38-43,共6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体外冲击波疗法(Li-ESWT)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采用Li-ESWT治疗的CP/CPP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国立卫... 目的探讨低强度体外冲击波疗法(Li-ESWT)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采用Li-ESWT治疗的CP/CPP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估治疗效果;于不同时间点采集患者前列腺液(EPS),检测EPS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Li-ESWT治疗效果独立相关的影响因素;采用R语言软件建立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早期预测Li-ESWT治疗效果的内部效能。结果治疗4个周期后NIH-CPSI总分、疼痛不适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EPS中IL-6、TNF-α、IL-1β水平均低于治疗2个周期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NIH-CPSI评分、年龄是Li-ESWT疗效不佳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饮酒史、长时间憋尿习惯、每周性生活>2次是Li-ESWT疗效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的ROC曲线结果显示,早期预测Li-ESWT疗效不佳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8,灵敏度为82.76%,特异度为85.21%。结论采用Li-ESWT治疗CP/CPPS患者能够有效降低NIH-CPSI评分,减轻前列腺炎症,改善临床症状,通过相关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在早期评估Li-ESWT治疗CP/CPPS效果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体外冲击波疗法 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预测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疗法对兔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浩越 穆合塔尔·伊马木尼亚孜 +6 位作者 艾皮赛尔·阿里木 刘航宇 何健 张智斌 方继悦 邓力军 韩亚军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461-463,共3页
目的 探讨给予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ESWT)对兔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s, DFU)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 取新西兰大白兔40只,体质量2~3 kg,采用高脂饲养及静脉滴注四氧嘧啶溶液的方式建立兔DFU动... 目的 探讨给予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ESWT)对兔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s, DFU)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 取新西兰大白兔40只,体质量2~3 kg,采用高脂饲养及静脉滴注四氧嘧啶溶液的方式建立兔DFU动物模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FU组(给予模拟冲击波治疗,n=10)、ESWT1组(给予高于创面水平的ESWT治疗,n=10)、ESWT2组(给予创面周围ESWT治疗,n=10)、ESWT3组(给予高于创面水平联合创面周围的ESWT治疗,n=10)。干预4周后,测量各组兔干预前后溃疡面积大小,计算创面愈合率。结果 与DFU组兔比较,ESWT1组、ESWT2组、ESWT3组兔创面愈合率明显提高(P均<0.05),ESWT3组兔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ESWT1组、ESWT2组(P均<0.05)。结论 ESWT可促进DFU愈合,改善愈合情况,且创面近端平面水平联合创面周围的治疗效果好于单独某平面水平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疗法 糖尿病足溃疡 糖尿病并发症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大鼠滑膜和软骨组织炎症因子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7
7
作者 杨兴月 黄圆月 +7 位作者 安松松 毛冬梅 黄媛馨 杨俊龙 于子龙 秦乐 王林 沃春新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8-55,共8页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大鼠滑膜及软骨组织炎症因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冲击波组,对照组大鼠右侧关节腔注射50μL生理盐水,模型组与冲击波组...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大鼠滑膜及软骨组织炎症因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冲击波组,对照组大鼠右侧关节腔注射50μL生理盐水,模型组与冲击波组大鼠右侧膝关节腔注射碘乙酸钠(MIA)2 mg/50μL构建KOA模型,均干预14 d;干预结束后对照组、模型组大鼠行冲击波声音刺激,冲击波组大鼠予ESWT治疗,1次/周、共4周;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3、7、14、21、28、35及42天,采用热刺痛仪和足底刺痛仪检测各组大鼠右后爪的热缩爪潜伏期(PWTL)和足底机械刺激缩足阈值(MWT);术后第42天,各组大鼠给予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行右膝关节X线检查,然后处死、取右侧膝关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各组大鼠膝关节滑膜和软骨组织白细胞介素-1β (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和冲击波组大鼠术后第3~42天的PWTL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冲击波组大鼠术后第28~42天的PWTL较模型组延长(P<0.05);模型组与冲击波组大鼠术后第3~42天的MWT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冲击波组大鼠术后第21~42天MWT较模型组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与冲击波组大鼠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粗糙变形程度较重,膝关节对线不齐,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且冲击波组上述X线表现轻于模型组;3组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软骨组织TNF-α、IL-1β及IL-6水平比较,对照组<冲击波组<模型组(P<0.05)。结论 ESWT可缓解KOA大鼠痛觉敏化症状及KOA疾病进展,其机制可能与减少滑膜和软骨组织中IL-1β、IL-6及TNF-α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 滑膜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体外冲击波疗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肱二头肌为主肌肉痉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牛晓敏 程江华 +3 位作者 叶银燕 杨秋伟 黄明超 杜科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4期180-184,共5页
肱二头肌痉挛是脑卒中后常见的症状之一,病程日久会造成手臂残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目前已有多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肱二头肌痉挛,但均存在一定副作用。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最早被... 肱二头肌痉挛是脑卒中后常见的症状之一,病程日久会造成手臂残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目前已有多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肱二头肌痉挛,但均存在一定副作用。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最早被运用于泌尿系统结石治疗。近年来由于其安全、有效、无创的治疗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后肱二头肌痉挛的治疗,且效果显著。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ESWT治疗脑卒中后肱二头肌痉挛的相关研究进展,旨在进一步优化ESWT痉挛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疗法 脑卒中 痉挛 肱二头肌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疗法与手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比较:一项基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Meta分析
9
作者 安磊 王培建 +3 位作者 郑妍 姜玉峰 盛炜 张丽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351-360,共10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与手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关于ESWT对比手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的临床随...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与手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关于ESWT对比手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试验组采用ESWT,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3年10月。结局指标包括愈合率、愈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费用。结果共纳入16篇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比对照组,试验组的愈合率更高(OR=1.720,95%CI:1.240~2.380,P=0.001),愈合时间(d)缩短约27 d(MD=-27.110,95%CI:-49.700~-4.510,P=0.020),治疗费用(万元)减少约3.2万元(MD=-3.200,95%CI:-3.850~-2.560,P<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520,95%CI:0.100~2.860,P=0.450)。结论对比手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ESWT愈合率更高,愈合时间更短,无严重不良反应,成本-效益优势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不连 骨折延迟愈合 体外冲击波疗法 手术 META分析
下载PDF
中医骨伤手法配合针刺、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
10
作者 冯安平 郭秋菊 +1 位作者 陈瑞松 黄剑虹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5期117-120,共4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中医骨伤手法配合针刺、体外冲击波疗法的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2月—2023年5月厦门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受试者,采用中心区组随机化方法,列出流水号为1~100所对应的治疗... 目的:观察并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中医骨伤手法配合针刺、体外冲击波疗法的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2月—2023年5月厦门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受试者,采用中心区组随机化方法,列出流水号为1~100所对应的治疗分配表进行分组处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骨伤手法治疗,比较两组腰痛评分、运动功能、炎症指标。结果:治疗28 d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腰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及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e Association,JOA)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中医骨伤手法配合针刺、体外冲击波疗法可有效缓解腰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及运动障碍,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骨伤手法 针刺 体外冲击波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痛评分 运动功能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脑卒中下肢痉挛患者康复效果的Meta分析
11
作者 滕慧 李春梅 +2 位作者 舒庆霞 蒯颖 魏诗意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8期36-40,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脑卒中下肢痉挛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通过电脑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体外冲击波疗法在脑卒中下肢痉挛患者中的随机对照试... 目的系统评价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脑卒中下肢痉挛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通过电脑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体外冲击波疗法在脑卒中下肢痉挛患者中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立至2022年9月30日。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文献中包括257例研究对象,体外冲击波疗法组在改良Ashworth评分[MD=-0.54,95%CI(-0.71,-0.37),P<0.0001]、Fugl-Meyer评分[MD=2.48,95%CI(1.53,3.44),P<0.00001]、关节被动活动度评分[MD=4.47,95%CI(2.26,6.68),P<0.0001]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但在视觉模拟评分[MD=-0.46,95%CI(-1.52,0.59),P=0.39]方面,两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可以增强脑卒中下肢痉挛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关节被动活动度,缓解肌肉痉挛的症状,但其镇痛作用并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疗法 脑卒中 下肢痉挛 康复效果 META分析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疗效的系统评价
12
作者 李超 庞永强 +2 位作者 王磊 丁霞 寄婧 《甘肃医药》 2024年第12期1079-1085,共7页
目的:对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EDro、CNKI、WanFang、VIP和CBM数据库中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随机对照试验,检... 目的:对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EDro、CNKI、WanFang、VIP和CBM数据库中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3年8月16日。根据纳排标准筛选所需文献后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各19个RCTs,871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方面,试验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48,95%CI(-0.58,-0.38),P<0.001];在改善被动关节活动范围(PROM)方面,试验组改善高于对照组[MD=3.9,95%CI(2.04,5.14),P<0.001];综合痉挛评分(CSS)方面,试验组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1.84,95%CI(-2.61,-1.07),P<0.001]。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方面,试验组评分相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4.19,95%CI(2.13,6.25),P<0.001]。结论:ESWT可减轻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程度、降低整体痉挛评分,改善被动关节活动范围,但在改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未出现明显不良事件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但受纳入研究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体外冲击波疗法 痉挛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席敬琪 翁华宏 +2 位作者 刘雨航 李慕杨 李宏宇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1期63-66,共4页
目的:评估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背肌筋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 目的:评估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背肌筋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改良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6.67%(2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个月,对照组复发率为20.00%(6/30),观察组复发率为6.67%(2/3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能显著缓解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疼痛,改善其腰背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背肌筋膜炎 经筋病 筋伤 腰痛 针刺 肌筋膜触发点 体外冲击波疗法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疗法对烧伤瘢痕疼痛患者的镇痛效果
14
作者 吴丽微 张军飞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20期13-14,共2页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对烧伤瘢痕疼痛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该院皮肤美容科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烧伤瘢痕疼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涂抹糠酸莫米松乳膏,干预12周,同时使用冲击波设备(同观察组)...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对烧伤瘢痕疼痛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该院皮肤美容科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烧伤瘢痕疼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涂抹糠酸莫米松乳膏,干预12周,同时使用冲击波设备(同观察组),并使用与冲击波适配器形状相同的假适配器,但不发射能量。在涂抹糠酸莫米松乳膏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疗法,干预12周。比较两组疼痛缓解情况、治疗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疼痛数字分级评分法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4.0%,2/50)低于对照组(18.0%,9/50),治疗满意度(96.0%,48/50)高于对照组(84.0%,4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对烧伤瘢痕疼痛患者的镇痛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较高,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疗法 糠酸莫米松乳膏 烧伤 瘢痕 疼痛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及护理分析
15
作者 张艳 木卡代斯•克尤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026-0029,共4页
探析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分析其护理措施。方法 从2022年11月到2024年03月在我院治疗的病发为肩周炎的患者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80例纳入到研究的范围,采用的分组方式是单双法,对照组有40例,采取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而... 探析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分析其护理措施。方法 从2022年11月到2024年03月在我院治疗的病发为肩周炎的患者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80例纳入到研究的范围,采用的分组方式是单双法,对照组有40例,采取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而治疗组之中的40例,则实施体外冲击波疗法的同时配合优质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相关的指标。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可以达到95.00%,疼痛、日常生活活动、活动度、肌力的CMS评分结果分别是(12.08±1.07)分、(16.27±4.29)分、(33.15±2.98)分、(19.57±1.62)分,与对照组同期相比,有明显的上升,P<0.05。治疗组治疗7d后、治疗20d后的VAS评分分别是(3.06±0.27)分、(1.17±0.10)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的水平,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疗法在治疗肩周炎中可发挥较好的效果,如果配合优质护理,可进一步缓解疼痛,提高肩关节的功能康复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疗法 肩周炎 治疗效果 护理
原文传递
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骨科慢性劳损性疾病对心血管系统的安全性影响
16
作者 王力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96-099,共4页
研究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在治疗骨科慢性劳损性疾病时对心血管系统的安全性,并评估其在疼痛缓解方面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随机选取了630例骨科慢性劳损性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和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通过监... 研究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在治疗骨科慢性劳损性疾病时对心血管系统的安全性,并评估其在疼痛缓解方面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随机选取了630例骨科慢性劳损性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和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通过监测治疗前、中、后的生理参数(心率、血压等)及疼痛视觉评分(VAS),评估ESWT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疼痛缓解效果。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ESWT治疗未引起患者生理参数的显著变化,表明其对心血管系统安全性较高。同时,ESWT显著降低了患者的VAS评分,表明其在疼痛缓解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特别是对于高血压患者,ESWT同样安全有效。结论 体外冲击波疗法在治疗骨科慢性劳损性疾病时,不仅心血管系统安全性高,而且能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疗法为非侵入性治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疗法 骨科慢性劳损性疾病 心血管系统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钻孔减压术治疗战士训练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17
作者 翟磊 邢更彦 +3 位作者 姜川 李冰 赵哲 王旭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8-350,共3页
目的探讨战士训练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发病机制及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的疗效。方法ARCO分期Ⅰ-Ⅲ期的股骨头坏死战士(排除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者)108例,男86例,女22例,年龄18-25岁,由患者自愿选择治疗方法。其中50例采... 目的探讨战士训练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发病机制及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的疗效。方法ARCO分期Ⅰ-Ⅲ期的股骨头坏死战士(排除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者)108例,男86例,女22例,年龄18-25岁,由患者自愿选择治疗方法。其中50例采用ESWT联合钻孔减压术治疗,于钻孔减压术后第2天将9-12kV(0.16-0.22mJ/mm^2)的体外冲击波作用于患处,治疗后6、12个月复查双髋X线、MRI及髋关节Harris评分(HHS)。58例患者采用单纯钻孔减压术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两组中均无ANFH恶化。ESWT治疗后ARCOⅠ、Ⅱ、Ⅲ期病例股骨头坏死区分别减小了22.9%、32.8%、34.3%,其中ARCOⅡ、Ⅲ期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单纯钻孔减压治疗组(P〈0.01)。治疗后6、12个月复查显示,ESWT联合钻孔减压治疗组HHS升高较早、较快,由54.2分分别升至90.2、83.2分,疗效优于单纯钻孔减压治疗,其中ARCOⅡ、Ⅲ期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单纯钻孔减压治疗组(P〈0.01)。结论ESWT对早中期ANFH疗效显著,有望在临床治疗骨肌系统慢性损伤性训练伤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疗法 股骨头坏死 军事人员
下载PDF
骨肌系统疾病体外冲击波疗法及其演变与发展 被引量:22
18
作者 邢更彦 江明 井茹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4-66,共3页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疗法 系统疾病 慢性软组织损伤 高能冲击波 冲击波治疗 性疾病 医学中心 年代 演变 医生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即时效果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毛玉瑢 黄东锋 +3 位作者 丁建新 徐光青 许燕玲 赵敏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3期3216-3217,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患者的即时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体外冲击波疗法组(治疗组)和常规物理因子疗法组(对照组)。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MPQ)和关节活动度(ROM)进行评... 目的:通过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患者的即时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体外冲击波疗法组(治疗组)和常规物理因子疗法组(对照组)。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MPQ)和关节活动度(ROM)进行评估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情感和总疼痛减轻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在治疗次数上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体外冲击波对肌筋膜骨关节慢性疼痛等治疗快速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疗法 治疗 肩关节周围炎 即时效果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疗法促进组织修复及再生的机制综述 被引量:11
20
作者 盛炜 张丽 +1 位作者 李美蓉 付小兵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638-643,共6页
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在创伤修复和再生医学领域显示出优势,其相关的作用机制也在陆续研究中。本文系统综述了该疗法以机械能量波形式通过启动细胞感受信号并传导,进一步产生... 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在创伤修复和再生医学领域显示出优势,其相关的作用机制也在陆续研究中。本文系统综述了该疗法以机械能量波形式通过启动细胞感受信号并传导,进一步产生生物学效应,从而发挥治疗作用的相关机制,为针对性深入挖掘ESWT可能的新作用路径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疗法 创伤修复 再生医学 机械能量波 生物学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