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大鼠滑膜和软骨组织炎症因子的影响及机制
1
作者 杨兴月 黄圆月 +7 位作者 安松松 毛冬梅 黄媛馨 杨俊龙 于子龙 秦乐 王林 沃春新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8-55,共8页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大鼠滑膜及软骨组织炎症因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冲击波组,对照组大鼠右侧关节腔注射50μL生理盐水,模型组与冲击波组...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大鼠滑膜及软骨组织炎症因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冲击波组,对照组大鼠右侧关节腔注射50μL生理盐水,模型组与冲击波组大鼠右侧膝关节腔注射碘乙酸钠(MIA)2 mg/50μL构建KOA模型,均干预14 d;干预结束后对照组、模型组大鼠行冲击波声音刺激,冲击波组大鼠予ESWT治疗,1次/周、共4周;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3、7、14、21、28、35及42天,采用热刺痛仪和足底刺痛仪检测各组大鼠右后爪的热缩爪潜伏期(PWTL)和足底机械刺激缩足阈值(MWT);术后第42天,各组大鼠给予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行右膝关节X线检查,然后处死、取右侧膝关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各组大鼠膝关节滑膜和软骨组织白细胞介素-1β (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和冲击波组大鼠术后第3~42天的PWTL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冲击波组大鼠术后第28~42天的PWTL较模型组延长(P<0.05);模型组与冲击波组大鼠术后第3~42天的MWT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冲击波组大鼠术后第21~42天MWT较模型组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与冲击波组大鼠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粗糙变形程度较重,膝关节对线不齐,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且冲击波组上述X线表现轻于模型组;3组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软骨组织TNF-α、IL-1β及IL-6水平比较,对照组<冲击波组<模型组(P<0.05)。结论 ESWT可缓解KOA大鼠痛觉敏化症状及KOA疾病进展,其机制可能与减少滑膜和软骨组织中IL-1β、IL-6及TNF-α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 滑膜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体外冲击波疗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玉龙散外敷治疗风寒阻络型肱骨外上髁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京华 江雨桐 《光明中医》 2023年第2期319-322,共4页
目的探究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联合玉龙散外敷治疗风寒阻络型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0月佛山市中医院接收的风寒阻络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体外冲击波疗法,... 目的探究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联合玉龙散外敷治疗风寒阻络型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0月佛山市中医院接收的风寒阻络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体外冲击波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玉龙散外敷治疗,以10 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肘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与上肢功能障碍(DASH)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2组患者肘部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肘部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2组患者上肢功能障碍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上肢功能障碍评分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ESWT联合玉龙散外敷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风寒阻络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肘部疼痛,促进组织修复和上肢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疗法 玉龙散 风寒阻络证 肱骨上髁炎
下载PDF
肌骨超声辅助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陈旧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临床研究
3
作者 黄泽锋 胡立宏 +7 位作者 唐亮 任洪峰 朱履刚 李欢乐 薛志超 云林森 阴腾龙 常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34期80-85,共6页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辅助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治疗陈旧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3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9医院骨科门诊所收治65例陈旧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77例踝关节),按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辅助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治疗陈旧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3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9医院骨科门诊所收治65例陈旧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77例踝关节),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使用肌骨超声辅助ESWT的ET组(31例)及使用中药熏蒸及超短波治疗的TT组(46例)。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Kaikkonen踝关节损伤功能评分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时间节点VAS评分均较治疗前(T_0)降低(P<0.05)。治疗后15 d(T_1),TT组VAS评分低于ET组(P<0.05);治疗后3个月(T_4),ET组VAS评分低于TT组(P<0.05)。两组治疗后各时间节点Kaikkonen踝关节损伤功能评分均较T_0时升高(P<0.05);T_1时,TT组Kaikkonen踝关节损伤功能评分明显高于ET组(P<0.05);T_4时,ET组Kaikkonen踝关节损伤功能评分高于TT组(P<0.05)。T_4时,ET组精力(VT)优于TT组,TT组精神健康(MH)优于E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陈旧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时,采用肌骨超声引导下ESWT,能够显著缓解局部症状,改善踝关节功能,并且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在远期疗效上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踝关节损伤 侧副韧带 体外冲击波疗法 肌骨超声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段好阳 张国栋 +2 位作者 尹明 连雅雯 闫兆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3320-3324,共5页
膝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常见的老年人退行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的疼痛、活动受限以及关节畸形,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2]。KOA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国外老年KOA的发病率为10.0%~16.0%,国内发病率为11.1%... 膝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常见的老年人退行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的疼痛、活动受限以及关节畸形,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2]。KOA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国外老年KOA的发病率为10.0%~16.0%,国内发病率为11.1%~21.9%[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体外冲击波疗法
下载PDF
复阳活骨丸方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
5
作者 刘玉明 李松伟 +2 位作者 廖宏伟 张董喆 宋鹏 《中医研究》 2023年第9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复阳活骨丸方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 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治疗股骨头坏死(osteonee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疗效。方法:选择河南省中医院和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非创伤性ONFH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 目的:观察复阳活骨丸方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 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治疗股骨头坏死(osteonee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疗效。方法:选择河南省中医院和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非创伤性ONFH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ESWT治疗,5 d 1次,5次为1个疗程,每治疗1个疗程后休息1周再进行下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为1个治疗周期。治疗过程中患髋禁止负重,持续至疗程结束1周,然后扶拐行走患者根据医嘱拄着拐杖行走。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阳活骨丸方(药物组成:制马钱子、三七、红花、制没药、制乳香、鹿角胶、肉桂、熟地黄、甘草片),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早晚分服。两组均治疗3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和髋关节Harri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阳活骨丸方联合ESWT联合治疗ONFH可以减轻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痰瘀阻络型 复阳活骨丸 体外冲击波疗法 视觉模拟评分法 HARRIS评分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下肢肌力训练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怡 谷媛媛 +1 位作者 曲径直 赵焕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587-591,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联合下肢肌力训练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CLR)后患者关节稳定性、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联合下肢肌力训练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CLR)后患者关节稳定性、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联勤保障部队983医院收治的92例关节镜下ACLR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予常规术后下肢肌力训练,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加用ESWT,持续5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0周的患侧与健侧胫骨后向前移动距离的差值(以下简称“胫骨前移差”)、膝关节ROM、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及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胫骨前移差低于干预前,膝关节ROM、IKDC及BBS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胫骨前移差值低于同期对照组,膝关节ROM、IKDC及BBS评分及干预前后各指标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SWT联合下肢肌力训练能显著改善关节镜下ACLR术后患者的膝关节稳定性、ROM及平衡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疗法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膝关节稳定性 活动度
下载PDF
补肾生骨方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脾肾阳虚型股骨头坏死的研究
7
作者 葛飞 阎晓霞 韩崇涛 《中医研究》 2023年第9期34-39,共6页
目的:观察补肾生骨方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脾肾阳虚型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疗效。方法:选择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院招募的脾肾阳虚型ONFH患者11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9例。两组均给... 目的:观察补肾生骨方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脾肾阳虚型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疗效。方法:选择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院招募的脾肾阳虚型ONFH患者11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9例。两组均给予ONFH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每次治疗6 min,每间隔4日治疗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肾生骨方(药物组成:黄芪、杜仲、鹿角胶、骨碎补、补骨脂、续断、怀牛膝、当归、熟地黄、川芎、石菖蒲、血竭),每日1剂,水煎,每次200 mL,分早、晚温服。服药期间禁食生冷辛辣等食物。两组均治疗3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7例,有效26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9.83%(53/59);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22例,无效20例,有效率为66.10%(39/59)。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坏死面积缩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降低,Harris评分升高,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水平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补肾生骨方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脾肾阳虚型ONFH有较好疗效,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促进软骨修复,改善骨关节血流动力学,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脾肾阳虚型 补肾生骨方 体外冲击波疗法 HARRIS评分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最佳能量流密度的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膝骨关节炎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宋明 余来 胡家瑞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6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索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最佳能量流密度。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在厦门市长庚医院骨科住院的48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低能量流密度组(L组,n=16)、中能量流密度组(M组,n=16)、... 目的探索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最佳能量流密度。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在厦门市长庚医院骨科住院的48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低能量流密度组(L组,n=16)、中能量流密度组(M组,n=16)、高能量流密度组(H组,n=16),每组向胫骨内侧平台区域发送1000个冲击波,每周1次,连续3周。主要观察指标为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及Roles和Maudsley(RM)评分。每项评估均在体外冲击波疗法后第1、4和12周进行。结果三组VAS评分、WOMAC评分及RM评分随时间推移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在治疗后第4周和第12周VAS评分、WOMAC评分优于L组、H组,在治疗后第1周和第4周RM评分优于L组、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组在缓解疼痛和恢复功能预后方面较L组及H组有更大的改善,因此可以认为中能量冲击波对治疗KOA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体外冲击波疗法 最佳干预能量 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 Roles和Maudsley评分
下载PDF
低强度体外冲击波疗法改善勃起功能障碍的初步研究
9
作者 马梦飞 何君花 +7 位作者 赵晓东 胡隽 王世豪 赖雨琪 董宁 靳晓旭 董杰 许松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9-243,共5页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验证低强度体外冲击波疗法(Li-ESWT)在改善勃起功能障碍(ED)症状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为进一步大样本临床试验提供参考。方法:诊断为ED的26例患者接受Li-ESWT治疗,每周1次,每次20 min,能量为0.09 mJ/mm^(2),连续4...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验证低强度体外冲击波疗法(Li-ESWT)在改善勃起功能障碍(ED)症状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为进一步大样本临床试验提供参考。方法:诊断为ED的26例患者接受Li-ESWT治疗,每周1次,每次20 min,能量为0.09 mJ/mm^(2),连续4周为一个完整疗程,共6个疗程。在治疗前及治疗完成后的第3、6、9、12月采用问卷的方式收集患者的勃起功能情况信息,即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表(IIEF-5)评分和勃起硬度评分(EHS)。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勃起功能的比较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统计分析,评价Li-ESWT改善ED相关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在Li-ESWT治疗后的第3个月,患者的IIEF-5评分较治疗前出现升高(P<0.01),而EHS评分较治疗前仅略微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到第6个月,患者的IIEF-5评分和EHS评分较治疗前均出现明显升高(P<0.01),且均比第3个月升高显著;第9个月,患者的IIEF-5评分尽管比第6个月略低,但较治疗前仍有明显改善(P<0.01),而EHS评分在第9个月时也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到第12个月,患者的IIEF-5评分有所下降,但仍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而EHS评分较治疗前虽有显著升高(P<0.05),但低于第6、9个月(P<0.05)。在干预期间患者主要出现以下几种不良反应:瘙痒(4.35%)、疼痛(2.90%)、感觉异常(2.17%)、瘀点/瘀斑(2.90%)。结论:Li-ESWT能够提高ED患者的IIEF-5评分和EHS评分,改善ED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在Li-ESWT治疗期间,患者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起功能障碍 低强度体外冲击波疗法 临床症状 血管生成
原文传递
低强度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10
作者 马梦飞(综述) 王世豪(综述) 许松(审校)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4-368,共5页
勃起功能障碍(ED)是指男性不能持续获得并维持足够的阴茎勃起以完成满意的性生活,显著影响男性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低强度体外冲击波疗法(Li-ESWT)可能通过诱导血管生成和逆转勃起组织的病理过程来改善勃起功能,是一种治疗... 勃起功能障碍(ED)是指男性不能持续获得并维持足够的阴茎勃起以完成满意的性生活,显著影响男性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低强度体外冲击波疗法(Li-ESWT)可能通过诱导血管生成和逆转勃起组织的病理过程来改善勃起功能,是一种治疗血管性ED的安全有效且可耐受的方法。本文就Li-ESWT治疗ED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起功能障碍 低强度体外冲击波疗法 血管生成 神经再生
原文传递
C形臂X线定位下多次小直径钻孔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刘海军 王前源 +2 位作者 牛存良 汪庚申 黄国源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014-1020,共7页
目的:探究C形臂X线定位下多次小直径钻孔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对早期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早期ONFH患者106... 目的:探究C形臂X线定位下多次小直径钻孔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对早期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早期ONFH患者106例,其中53例采用C形臂X线定位下多次小直径钻孔联合ESWT治疗作为观察组,男41例,女12例,年龄22~70(45.85±6.01)岁;另外53例仅采用ESWT治疗作为对照组,男34例,女19例,年龄20~68(45.12±5.83)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髋关节屈曲范围、外展内收活动范围、ONFH面积比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改良Harris评分(modified Harris hip scores,mHHS),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年随访期间的股骨头生存率。结果:患者均无创口愈合不良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10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8~36(31.06±4.28)个月。观察组mHHS总分、髋关节屈曲范围、髋关节外展内收活动范围由治疗前(63.85±5.42)分、(23.79±2.21)°、(32.40±4.19)°分别增加至治疗后2年的(85.51±5.69)分、(34.65±2.73)°、(43.32±5.71)°(P<0.05);对照组分别由治疗前的(64.73±5.64)分、(23.82±2.18)°、(32.45±4.13)°增加至治疗后2年的(81.65±5.48)分、(32.79±2.87)°、(39.75±5.68)°(P<0.05)。观察组VAS、ONFH面积比例分别由治疗前的(5.76±1.41)分、(35.07±4.96)%降低至治疗后2年的(3.39±1.02)分、(22.04±3.23)%(P<0.05),对照组分别由治疗前的(5.73±1.45)分、(35.24±5.18)%降低至治疗后2年的(4.43±1.21)分、(28.32±3.76)%(P<0.05);治疗后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年的股骨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形臂X线定位下多次小直径钻孔联合ESWT治疗早期ONFH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疗法 股骨头坏死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中国骨肌疾病体外冲击波疗法指南(2023年版)
12
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 邢更彦 +1 位作者 张志杰 刘亚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9期1-20,I0003,I0002,共22页
体外冲击波疗法具有非侵入、安全、有效、精准靶向的特点,已在骨肌疾病临床治疗领域广泛应用。该疗法的核心内涵是将有效适宜的能量作用到准确部位。然而,体外冲击波疗法临床治疗关键技术和治疗方案不统一,使其无法更好地推广应用。为此... 体外冲击波疗法具有非侵入、安全、有效、精准靶向的特点,已在骨肌疾病临床治疗领域广泛应用。该疗法的核心内涵是将有效适宜的能量作用到准确部位。然而,体外冲击波疗法临床治疗关键技术和治疗方案不统一,使其无法更好地推广应用。为此,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专家组在循证基础上制定《中国骨肌疾病体外冲击波疗法指南(2023年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体外冲击波疗法 骨肌疾病 循证医学 物理治疗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研究进展
13
作者 席敬琪 李宏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23-126,共4页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肌肉疼痛综合征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对于该病的诊断及治疗尚无统一的标准,目前对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手段多样,大体可分为侵入性治疗和非侵入性治疗,主要有针灸、药物治疗、激痛点注...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肌肉疼痛综合征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对于该病的诊断及治疗尚无统一的标准,目前对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手段多样,大体可分为侵入性治疗和非侵入性治疗,主要有针灸、药物治疗、激痛点注射、推拿、体外冲击波、超声波、冷冻疗法等,或单独或多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多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该病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临床上一般采用多种治疗方式联合应用,相对于单一治疗方式有其独特的优势,治疗效果显著,且不易复发,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因此针对不同患者及疾病发展情况应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体外冲击波疗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其通过传导作用将能量逐层传递,降低病变肌筋膜自发电活动;不仅可以改善肌筋膜触发点区域的血液循环状态,降低肌张力,还可促进损伤肌筋膜的修复;同时体外冲击波疗法还可提高肌肉的机械痛阈。文章将对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可能机制及治疗效果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疗法 肌筋膜痛综合征 肌筋膜触发点 疼痛 治疗
原文传递
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钻孔减压术治疗战士训练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14
作者 翟磊 邢更彦 +3 位作者 姜川 李冰 赵哲 王旭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8-350,共3页
目的探讨战士训练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发病机制及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的疗效。方法ARCO分期Ⅰ-Ⅲ期的股骨头坏死战士(排除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者)108例,男86例,女22例,年龄18-25岁,由患者自愿选择治疗方法。其中50例采... 目的探讨战士训练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发病机制及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的疗效。方法ARCO分期Ⅰ-Ⅲ期的股骨头坏死战士(排除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者)108例,男86例,女22例,年龄18-25岁,由患者自愿选择治疗方法。其中50例采用ESWT联合钻孔减压术治疗,于钻孔减压术后第2天将9-12kV(0.16-0.22mJ/mm^2)的体外冲击波作用于患处,治疗后6、12个月复查双髋X线、MRI及髋关节Harris评分(HHS)。58例患者采用单纯钻孔减压术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两组中均无ANFH恶化。ESWT治疗后ARCOⅠ、Ⅱ、Ⅲ期病例股骨头坏死区分别减小了22.9%、32.8%、34.3%,其中ARCOⅡ、Ⅲ期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单纯钻孔减压治疗组(P〈0.01)。治疗后6、12个月复查显示,ESWT联合钻孔减压治疗组HHS升高较早、较快,由54.2分分别升至90.2、83.2分,疗效优于单纯钻孔减压治疗,其中ARCOⅡ、Ⅲ期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单纯钻孔减压治疗组(P〈0.01)。结论ESWT对早中期ANFH疗效显著,有望在临床治疗骨肌系统慢性损伤性训练伤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疗法 股骨头坏死 军事人员
下载PDF
骨肌系统疾病体外冲击波疗法及其演变与发展 被引量:22
15
作者 邢更彦 江明 井茹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4-66,共3页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疗法 系统疾病 慢性软组织损伤 高能冲击波 冲击波治疗 性疾病 医学中心 年代 演变 医生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即时效果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毛玉瑢 黄东锋 +3 位作者 丁建新 徐光青 许燕玲 赵敏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3期3216-3217,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患者的即时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体外冲击波疗法组(治疗组)和常规物理因子疗法组(对照组)。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MPQ)和关节活动度(ROM)进行评... 目的:通过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患者的即时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体外冲击波疗法组(治疗组)和常规物理因子疗法组(对照组)。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MPQ)和关节活动度(ROM)进行评估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情感和总疼痛减轻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在治疗次数上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体外冲击波对肌筋膜骨关节慢性疼痛等治疗快速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疗法 治疗 肩关节周围炎 即时效果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疗法促进组织修复及再生的机制综述 被引量:9
17
作者 盛炜 张丽 +1 位作者 李美蓉 付小兵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638-643,共6页
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在创伤修复和再生医学领域显示出优势,其相关的作用机制也在陆续研究中。本文系统综述了该疗法以机械能量波形式通过启动细胞感受信号并传导,进一步产生... 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在创伤修复和再生医学领域显示出优势,其相关的作用机制也在陆续研究中。本文系统综述了该疗法以机械能量波形式通过启动细胞感受信号并传导,进一步产生生物学效应,从而发挥治疗作用的相关机制,为针对性深入挖掘ESWT可能的新作用路径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疗法 创伤修复 再生医学 机械能量波 生物学效应
下载PDF
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炎 被引量:11
18
作者 井茹芳 邢更彦 李春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1期1748-1750,共3页
目的 研究超声定位在体外冲击波疗法 (ESWT)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炎中的价值。方法 本组肱二头肌长头腱炎 96例 ,均采用ESWT治疗 ,其中 40例采用超声定位、5 6例采用痛点定位 ,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炎的疗效。结果 ESWT治疗... 目的 研究超声定位在体外冲击波疗法 (ESWT)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炎中的价值。方法 本组肱二头肌长头腱炎 96例 ,均采用ESWT治疗 ,其中 40例采用超声定位、5 6例采用痛点定位 ,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炎的疗效。结果 ESWT治疗后随访 6个月 ,超声定位ESWT及痛点定位ESWT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炎疗效优良率分别为 91.6%及 79.2 %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疗法 超声定位 肱二头肌长头腱炎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穿刺减压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媛 强辉 +3 位作者 王珍芳 高燕华 郑瑜欣 贾玄慧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330-33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减压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RCCT)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RCCT患者57例(60个患肩),随机分为试验组(30个患肩)和对照组(30个患肩)。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减压联合ESWT治疗。对照组行...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减压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RCCT)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RCCT患者57例(60个患肩),随机分为试验组(30个患肩)和对照组(30个患肩)。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减压联合ESWT治疗。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穿刺减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短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肩关节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Constant-Murley及美国加州大学(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肩关节VAS评分、活动度(外展、外旋、前屈、内旋)评分以及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肩关节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肩关节活动度(外展、外旋、前屈、内旋)评分及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术后均无肩关节粘连、肩袖或神经损伤、穿刺部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减压联合ESWT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与单一超声引导下钙化灶穿刺减压相比能更好地减轻疼痛,恢复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钙化性肌腱炎 体外冲击波疗法 超声引导 短期疗效 视觉模拟量表
下载PDF
早期体外冲击波疗法干预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平 刘宇强 +2 位作者 韩树峰 韩永斌 范晓洁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18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体外冲击波疗法干预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7例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稳定型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按照术后时间分组,术后3-9个月共2... 目的:探讨早期体外冲击波疗法干预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7例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稳定型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按照术后时间分组,术后3-9个月共28例作为A组,术后9个月以上共29例作为B组。ESWT后每3个月复查X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骨痂生长情况。结果:治疗前以及第3疗程结束后,两组骨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1、2疗程结束后,两组骨痂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A组在第1、2疗程结束后骨痂生长速度均明显快于B组(P〈0.05)。两组有效率在3个疗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670;P2=1.000;P3=1.000);两组第1、2疗程结束后的治愈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1=0.044;P2=0.047),而第3疗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3=0.190)。结论:早期行体外冲击波疗法干预可降低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疗法 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 血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