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淫羊藿苷对成牙骨质细胞体外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
1
作者 常秋芳 刘焱 +3 位作者 姚雅男 梁宏雁 许凤 王靖宇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icariin,ICA)对成牙骨质细胞(OCCM-30)体外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培养OCCM-30细胞,加入不同浓度(10、20、40μmol/L)ICA,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设置10μmol/L ICA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处理,MTT...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icariin,ICA)对成牙骨质细胞(OCCM-30)体外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培养OCCM-30细胞,加入不同浓度(10、20、40μmol/L)ICA,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设置10μmol/L ICA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处理,MTT法连续7 d检测OCCM-30细胞增殖率。通过Real-time PCR研究10μmol/L ICA作用于OCCM-30细胞后(1、4、7 d)成骨相关因子OCN和Runx-2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加入ICA后OCCM-30细胞形态无显著变化,MTT结果显示10μmol/L ICA明显促进OCCM-30细胞增殖(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实验组中成骨相关因子OCN和Runx-2的表达显著增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宜浓度的ICA可有效促进OCCM-30的体外增殖及向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成牙骨质细胞 体外增殖 成骨分化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株体外增殖的作用探究
2
作者 刘智勇 翁小琴 +1 位作者 薛倩倩 陈惠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33期147-149,155,共4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对血管内皮细胞株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为实验标本,分别使用5、10、15、20μg/ml 4种不同浓度雷公藤红素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绘制不同浓度雷公藤红素作用下生长曲线、HE染色、流...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对血管内皮细胞株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为实验标本,分别使用5、10、15、20μg/ml 4种不同浓度雷公藤红素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绘制不同浓度雷公藤红素作用下生长曲线、HE染色、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形态、内皮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绘制内皮细胞生长曲线发现,处理孔内的内皮细胞生长速度明显降低、倍增时间延长。当细胞数>1×10^(5)个后,细胞数量则立即升高,雷公藤红素可发挥一定的抑制效果。当雷公藤红素浓度为20μg/ml以上时,细胞数量则较少增加,出现大量漂浮的细胞碎片,活细胞比例约为62%。各浓度雷公藤红素作用下的S期细胞比率与0.1%二甲基亚砜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在5、10、15μg/ml雷公藤红素作用下,浓度越高,G_(1)期细胞比率越低、S期细胞比率越高、G_(2)期细胞比率变化则不明显;在20μg/ml雷公藤红素作用下,细胞坏死碎片数目明显升高,凋亡率最高;在各浓度中均未出现凋亡的“亚二倍体”峰。随着15μg/ml雷公藤红素作用时间的延长,未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G_(1)期细胞比率在药物作用第4天时最低。20μg/ml雷公藤红素作用的第2、4、6天,均出现较明显的细胞凋亡,G_(1)期细胞比率在药物作用第4天时最低、S期细胞比率在药物作用第4天时最高。结论雷公藤红素可显著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的体外增殖,较适用于胶质瘤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血管内皮细胞 体外增殖 细胞死亡 胶质瘤
原文传递
正常人和肿瘤患者CIK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及抗肿瘤作用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梁红 王晓华 +3 位作者 隋承光 孟凡东 傅立业 姜又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06-708,共3页
目的:探讨正常人和肿瘤患者CIK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及抗肿瘤作用的差异。方法:分离正常人和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细胞因子(CK),体外诱导CIK细胞,用细胞计数板法观察CIK细胞增殖能力及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用MTT法检测其对不... 目的:探讨正常人和肿瘤患者CIK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及抗肿瘤作用的差异。方法:分离正常人和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细胞因子(CK),体外诱导CIK细胞,用细胞计数板法观察CIK细胞增殖能力及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用MTT法检测其对不同肿瘤细胞株的杀伤活性。结果:与正常人CIK细胞相比,肿瘤患者CIK细胞的增殖速度较慢,其最大增殖倍数低(P<0.01);CIK细胞的增殖速度与年龄有关,即低年龄段的CIK细胞增殖能力强;正常人的CIK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肺巨细胞癌细胞株(BE-1)和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肿瘤患者的CIK细胞(P<0.01);不同年龄段肿瘤患者的CI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K细胞的体外增殖力及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与年龄有关,正常人CIK细胞的体外增殖力及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高于肿瘤患者的CIK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细胞 周血单个核细胞 细胞因子 体外增殖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兔牙髓细胞的体外增殖及鉴定 被引量:14
4
作者 马蓉 王艳梅 +1 位作者 庄友梅 木合塔尔·霍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9期9236-9240,共5页
背景:牙髓干细胞的多分化潜能、高扩增速率和容易获取使之成为引人注目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目的:观察兔牙髓细胞增殖特性并进行细胞表面标志物的鉴定。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牙髓细胞,采用酶解组织块法培养细胞至第3代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背景:牙髓干细胞的多分化潜能、高扩增速率和容易获取使之成为引人注目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目的:观察兔牙髓细胞增殖特性并进行细胞表面标志物的鉴定。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牙髓细胞,采用酶解组织块法培养细胞至第3代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计数细胞活率、细胞克隆形成率、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增殖周期以及细胞表面标志物的鉴定。结果与结论:酶解组织块法可以较快的收获各代兔牙髓细胞。第3代到第6代细胞活率分别比为94.7%∶95.8%∶95.2%∶95.3%,细胞的克隆形成率为18个/2000;细胞的生长曲线基本符合间充质细胞特征,细胞周期G0/G1期大于80%;免疫细胞化学vimentin、CD44、osteonectin、Dsp均为阳性表达。证实兔牙髓细胞中可分离培养出牙髓干细胞,并能在体外有效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细胞 体外增殖 鉴定 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工频磁场刺激小鼠MSCs体外增殖与分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文春 马伟明 +2 位作者 赵治华 方真华 吴华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0-513,共4页
通过实验初步研究了工频磁场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工频电磁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有明显的诱导效应,且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同时,磁效应不是一种线性关系,存在着窗口效应。文末讨论了磁刺... 通过实验初步研究了工频磁场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工频电磁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有明显的诱导效应,且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同时,磁效应不是一种线性关系,存在着窗口效应。文末讨论了磁刺激治疗骨折不愈合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并提出了我们的研究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频磁场 小鼠 MSCS 体外增殖 细胞分化 骨折愈合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胎儿胰腺组织中巢蛋白阳性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增殖以及诱导分化 被引量:8
6
作者 张玲 洪天配 +2 位作者 胡江 吴永华 李凌松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16-420,共5页
目的 研究从胎儿胰腺组织中分离巢蛋白 (Nestin)阳性细胞以及该细胞的体外扩增与向胰岛内分泌细胞分化的能力。 方法 采用胶原酶消化法 ,从胎儿胰腺组织中分离获得胰岛样细胞簇 (islet likecellclusters ,ICCs) ,ICCs经手工挑拣后接... 目的 研究从胎儿胰腺组织中分离巢蛋白 (Nestin)阳性细胞以及该细胞的体外扩增与向胰岛内分泌细胞分化的能力。 方法 采用胶原酶消化法 ,从胎儿胰腺组织中分离获得胰岛样细胞簇 (islet likecellclusters ,ICCs) ,ICCs经手工挑拣后接种 ,待形成单层上皮样细胞后 ,进行传代培养和诱导分化。利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免疫荧光染色及放射免疫分析 (RIA)等方法 ,检测该细胞中分子标志物的表达 ,并对其向胰岛内分泌细胞分化的能力进行鉴定。 结果  (1)上述单层上皮样细胞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 ,可至少连续传 16代 ;(2 )RT PCR、免疫荧光染色分析显示 ,该细胞可表达干细胞的标志分子巢蛋白和ABCG2 ;(3 )RT PCR分析显示 ,在多种细胞因子和无血清的条件下 ,巢蛋白阳性细胞经诱导后可出现胰岛素、胰升糖素和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 1(PDX 1)mR NA的表达 ,而巢蛋白和Neurogenin3 (Ngn3 )mRNA表达消失。RIA分析也可检测到诱导后的细胞内有胰岛素产生。 结论 从胎儿胰腺中分离得到的巢蛋白阳性细胞具有胰腺前体细胞的特性 ,在体外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 ,并可诱导分化为胰岛内分泌细胞。该细胞有望为胰岛移植提供一种新的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胰腺组织 巢蛋白阳性细胞 分离 体外增殖 诱导分化 胰岛移植 糖尿病
下载PDF
大黄素对角朊细胞体外增殖分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魏志平 殷金珠 沈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角朊细胞体外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以人转化型角朊细胞株COLO-16细胞为模型,采用活细胞计数、3H-TdR参入法、细胞因子生物活性检测、电镜及ABC法进行研究。结果大黄素能以一种剂量依赖方式抑制角朊细...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角朊细胞体外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以人转化型角朊细胞株COLO-16细胞为模型,采用活细胞计数、3H-TdR参入法、细胞因子生物活性检测、电镜及ABC法进行研究。结果大黄素能以一种剂量依赖方式抑制角朊细胞的体外增殖和DNA合成;减少角朊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产生;对角朊细胞超微结构有直接损伤作用;并抑制角朊细胞角蛋白表达,破坏细胞骨架。结论大黄素通过不同途径抑制角朊细胞的体外增殖分化,是角朊细胞增殖分化的有效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角朊细胞 体外增殖 分化 DNA 超微结构
下载PDF
PCNA反义寡核苷酸抑制食管鳞癌细胞株T.Tn体外增殖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林 叶世铎 +2 位作者 冯伦高 王家顺 翟伟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6-280,共5页
背景与目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cellnuclearantigen,PCNA)在食管鳞癌患者中的高表达提示患者的预后不良。本研究拟通过基因反义封闭技术体外抑制PCNA的表达,以达到抑制肿瘤细胞恶性增殖的目的。方法:以食管鳞癌T.Tn细胞株为... 背景与目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cellnuclearantigen,PCNA)在食管鳞癌患者中的高表达提示患者的预后不良。本研究拟通过基因反义封闭技术体外抑制PCNA的表达,以达到抑制肿瘤细胞恶性增殖的目的。方法:以食管鳞癌T.Tn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采用硫代磷酸修饰的PCNA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通过脂质体导入T.Tn细胞后,观察PCNAASODN对T.Tn细胞癌基因表达及体外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到T.Tn细胞转染ASODN后细胞体积变小,皱缩变形的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减少。MTT法测细胞增殖活性见不同浓度ASODN均能抑制T.Tn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在24h最强,0.2μmol/LASODN对细胞的抑制率为63.3%,时间延长抑制作用逐渐减弱。3H-TdR掺入实验表明ASODN能有效地抑制T.Tn细胞的DNA合成。免疫组化SABC法染色提示转染ASODN后T.Tn细胞mRNA的翻译受到抑制,PCN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FCM检测发现G0-G1期细胞含量由对照组的53.65%增至72.34%,而G2-M和S期细胞则分别从15.51%、30.84%降到9.87%、17.79%。表明PCNAASODN转染导致PCNA促进细胞增殖的功能降低,抑制处于G0期的细胞进入S期。结论:使用人工合成的PCNAASODN可以特异性地抑制食管鳞癌T.Tn细胞株PCNA蛋白的表达,从而调控细胞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增殖细胞核抗原 反义寡核苷酸 PCNA T.Tn 体外增殖
下载PDF
硒蛋氨酸对猪细小病毒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魏战勇 崔保安 +3 位作者 黄克和 金喜新 王学斌 杨明凡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7-149,共3页
以PK15细胞为模型,研究不同浓度的硒蛋氨酸对猪细小病毒(PPV)体外复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2~8μmol·L-1范围内,硒蛋氨酸对细胞生长没有影响,但对猪PPV的体外复制呈现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增... 以PK15细胞为模型,研究不同浓度的硒蛋氨酸对猪细小病毒(PPV)体外复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2~8μmol·L-1范围内,硒蛋氨酸对细胞生长没有影响,但对猪PPV的体外复制呈现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增强。还原型谷胱甘肽和甘露醇均有增强硒蛋氨酸的抑制病毒复制作用,两者同时添加时,其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硒蛋氨酸 体外增殖
下载PDF
FK506对雪旺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程飚 陈峥嵘 林建平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8-210,i001,共4页
目的 研究普乐可夫(FK506)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将纯化的兔雪旺细胞分3组:10μg/L FK506、100μg/L FK506和空白对照组,继续培养10 d,相差显微镜观察计数,绘制各自的增殖曲线。在24和72 h对各组细胞进行流式细胞分析。结... 目的 研究普乐可夫(FK506)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将纯化的兔雪旺细胞分3组:10μg/L FK506、100μg/L FK506和空白对照组,继续培养10 d,相差显微镜观察计数,绘制各自的增殖曲线。在24和72 h对各组细胞进行流式细胞分析。结果 FK506组雪旺细胞生长良好,而成纤维细胞可以发现细胞肿胀,胞质内出现空泡;活细胞计数对照组雪旺细胞的倍增时间为8d,10μg/L组和100μg/L组倍增时间6.2d。用FK506培养24、72 h后对雪旺细胞增殖的流式细胞分析处于S期的雪旺细胞较对照明显增高(P< 0.01)。结论 FK506有促进体外培养的雪旺细胞快速增殖和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的作用。免疫抑制剂FK506的双重作用在神经再生治疗中具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K506 雪旺细胞 体外增殖 流式细胞分析 成纤维细胞 倍增时间 治疗中 活细胞 纯化 生长
下载PDF
酵母培养物对3种肠道有益菌体外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解洛香 徐乐 +1 位作者 杨倩 刘萍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4期82-84,共3页
该文研究了酵母培养物对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由发酵培养基制备的酵母培养物具有较好地促进肠道有益菌体外增殖的效果,且添加1%酵母培养物能极显著促进嗜酸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体外增殖,但对双歧杆... 该文研究了酵母培养物对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由发酵培养基制备的酵母培养物具有较好地促进肠道有益菌体外增殖的效果,且添加1%酵母培养物能极显著促进嗜酸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体外增殖,但对双歧杆菌的影响不显著;添加5%或10%酵母培养物均能极显著促进3种肠道有益菌体外增殖。通过有益菌生长动力学曲线可以看出添加酵母培养物可以缩短延滞期,延长对数期,且生物量有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培养物 肠道有益菌 体外增殖
下载PDF
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增殖后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董启榕 戴涟生 郑祖根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983-986,共4页
目的 :用组织工程的方法将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增殖后植入软骨缺损 ,观察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 :抽取兔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增殖后 ,将其与Ⅱ型胶原凝胶相结合 ,植入到兔膝关节实验性关节软骨缺损中 ,对照组的缺损分别置入与... 目的 :用组织工程的方法将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增殖后植入软骨缺损 ,观察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 :抽取兔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增殖后 ,将其与Ⅱ型胶原凝胶相结合 ,植入到兔膝关节实验性关节软骨缺损中 ,对照组的缺损分别置入与髓腔血混合的Ⅱ型胶原凝胶、单纯Ⅱ型胶原凝胶或不作任何处理 ,术后 4、8、12周取材观察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术后 4周 ,实验组的缺损由透明样软骨样组织充填 ,术后 12周 ,软骨及软骨下骨组织基本修复 ;在对照组缺损 ,软骨下骨在术后 12周亦基本修复 ,但表层软骨主要由纤维组织修复。结论 :骨髓基质细胞来源丰富 ,采集方便 ,经体外培养增殖后 ,足量的未分化细胞与Ⅱ型胶原凝胶载体相结合 ,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修复 体外增殖 关节软骨缺损 移植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兔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鞠燕 张建华 +4 位作者 郑磊 陈倩 王红英 彭亚军 柳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451-454,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rh-PDGF-BB)和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单独及联合应用对兔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RCF)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及噻唑蓝比色法(MTT)。结果:rhPDGF-BB和rhbFGF对RCF的促增殖作...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rh-PDGF-BB)和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单独及联合应用对兔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RCF)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及噻唑蓝比色法(MTT)。结果:rhPDGF-BB和rhbFGF对RCF的促增殖作用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1),rhPDGF-BB在10~100μg/L之间时对RCF有较强的促增殖作用(P<0.01),并呈剂量效应关系。rhb-FGF在0.1~10μg/L浓度范围内与RCF增殖呈剂量效应关系(P<0.01),当浓度增大到100μg/L,促增殖作用减弱。rhPDGF-BB和rhb-FGF联合应用时其促增殖作用较两种因子在相同浓度单独应用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hPDGF-BB,rhb-FGF单独或联合应用时有促进RCF体外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 生长因子 角膜基质 成纤维细胞 体外增殖 浓度效应
下载PDF
两种肉豆蔻挥发油对人癌细胞体外增殖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远志 李宏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47-848,共2页
目的:研究长型肉豆蔻(Myristica argentea Warb.)和圆型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 Houtt.)挥发油对人癌细胞HepG-2、SGC-7901和KB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长形肉豆蔻及圆形肉豆蔻挥发油对上述三种人癌细胞的IC50值。结... 目的:研究长型肉豆蔻(Myristica argentea Warb.)和圆型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 Houtt.)挥发油对人癌细胞HepG-2、SGC-7901和KB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长形肉豆蔻及圆形肉豆蔻挥发油对上述三种人癌细胞的IC50值。结果:2种肉豆蔻挥发油对HepG-2、SGC-7901和KB细胞体外增殖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圆型肉豆蔻挥发油对三种不同细胞系的IC50值分别为308、311、378μg.mL-1,长形肉豆蔻对三种不同细胞系的IC50值分别为325、246、362μg.mL-1。结论:圆型和长型肉豆蔻挥发油对上述三种人癌细胞体外增殖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两者的作用未见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豆蔻挥发油 肿瘤细胞 体外增殖
下载PDF
他扎罗汀对角质形成细胞体外增殖及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春芳 顾军 +1 位作者 郑茂荣 阎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51-753,共3页
对正常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KC)进行原代培养,通过细胞计数、细胞增殖试验(亚甲蓝染色)及ELISA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等体外观察他扎罗汀对KC的药理作用及其对KC分泌TGF-β1含量的影响。结果新一代受体选择的维A酸药物... 对正常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KC)进行原代培养,通过细胞计数、细胞增殖试验(亚甲蓝染色)及ELISA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等体外观察他扎罗汀对KC的药理作用及其对KC分泌TGF-β1含量的影响。结果新一代受体选择的维A酸药物他扎罗汀可明显抑制KC的生长,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特点;且可提升KC分泌TGF-β1的含量。由此可见,他扎罗汀可通过提升KC分泌TGF-β1的含量来进一步抑制KC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扎罗汀角质形成细胞 体外增殖 转化生长因子β药理
下载PDF
体质的实验研究(V)——饮食对常体、热体、寒体大鼠淋巴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丁镛发 钱汝红 +5 位作者 匡调元 张伟荣 李伯勤 应馨萍 肖颐 沈雁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94年第1期53-55,共3页
实验比较观察了常体、热体和寒体大鼠体外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SLPI).经紫外线损伤后外周淋巴细胞DNA的复制合成指数(PLDRI).同时观察了五香粉、冰淇淋、冰水等饮食对不同体质大鼠SLPI、PLDRI值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体质有一定的... 实验比较观察了常体、热体和寒体大鼠体外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SLPI).经紫外线损伤后外周淋巴细胞DNA的复制合成指数(PLDRI).同时观察了五香粉、冰淇淋、冰水等饮食对不同体质大鼠SLPI、PLDRI值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体质有一定的细胞学基础.不同饮食可改变大鼠原有的体质状况;并提出,在用纯系动物做实验研究时.最好先作动物的体质分型.选常体动物为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饮食 实验研究 淋巴细胞 体外增殖 观察 质状况 能力 复制合成 研究对象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的策略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瑞妮 荣为为 +1 位作者 金世柱 韩明子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49-552,共4页
干细胞移植治疗疾病已成为再生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在一定条件诱导下,可向心肌细胞、成骨细胞、神经元细胞等方向定向分化。而如何获取足够量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干细胞移植治疗... 干细胞移植治疗疾病已成为再生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在一定条件诱导下,可向心肌细胞、成骨细胞、神经元细胞等方向定向分化。而如何获取足够量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干细胞移植治疗疾病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足够的干细胞来源,是个较为棘手的难题。目前,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增殖方法很多,但各有利弊,文中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增殖方法内容及其优缺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体外增殖 策略
下载PDF
重组人IL-6对角朊细胞体外增殖分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魏志平 殷金珠 沈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57-260,共4页
为寻找一种对角朊细胞增殖分化具有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以人转化型角朊细胞株Co-lo-16细胞为模型,通过活细胞计数,3H-TdR掺入法,细胞因子生物活性检测、电镜及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对角朊细胞体外... 为寻找一种对角朊细胞增殖分化具有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以人转化型角朊细胞株Co-lo-16细胞为模型,通过活细胞计数,3H-TdR掺入法,细胞因子生物活性检测、电镜及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对角朊细胞体外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IL-6对角朊细胞的体外增殖和DNA合成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大剂量的IL-6能减少角朊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IL-6的产生;对角朊细胞胞膜、线粒体有直接损伤作用;并抑制角朊细胞角蛋白表达。提示IL-6可作为角朊细胞体外增殖分化的免疫调节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角朊细胞 DNA 角蛋白 体外增殖
下载PDF
不同脑区来源的成体大鼠神经干细胞体外增殖特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杜英 阮丽荣 +4 位作者 赵新利 杨波 宋来君 李红伟 张清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成年大鼠神经干细胞的脑内分布及体外培养条件、增殖特性,为自体神经干细胞移植修复神经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成年大鼠纹状体、室区(VZ)和室下区(SVZ)的细胞,利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培养并观察神经干细胞的生长规律,采用SAB... 目的:探讨成年大鼠神经干细胞的脑内分布及体外培养条件、增殖特性,为自体神经干细胞移植修复神经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成年大鼠纹状体、室区(VZ)和室下区(SVZ)的细胞,利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培养并观察神经干细胞的生长规律,采用SABC法进行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胶质纤维酸蛋白(GFAP)检测,并作姬姆萨染色,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由成年大鼠纹状体、VZ和SVZ区获得的细胞群,均可在体外分裂增殖形成神经球,Nestin阳性,进一步分化后分别呈现NSE和GFAP阳性。结论:成年大鼠脑内特定区域具有存在神经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生长曲线 体外增殖 培养
下载PDF
养胃合剂对环磷酰胺化疗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涛 郭仲之 沈英森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66-568,共3页
目的 观察养胃合剂对环磷酰胺化疗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反应的影响。方法 对C57BL小鼠进行肉瘤 180 (S180 )接种造模 ,给予养胃合剂灌胃和环磷酰胺 (CTX)腹腔注射 ,停药 2 4h后 ,将各组小鼠断颈处死 ,无菌取脾 ,进行体外试验 ,... 目的 观察养胃合剂对环磷酰胺化疗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反应的影响。方法 对C57BL小鼠进行肉瘤 180 (S180 )接种造模 ,给予养胃合剂灌胃和环磷酰胺 (CTX)腹腔注射 ,停药 2 4h后 ,将各组小鼠断颈处死 ,无菌取脾 ,进行体外试验 ,采用MTT法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 用高、低剂量养胃合剂的荷瘤化疗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率 ,均显著高于荷瘤单纯化疗组 (P <0 0 1)。结论 养胃合剂能促进环磷酰胺化疗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反应 ,改善细胞免疫功能 ,发挥其减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胃合剂 环磷酰胺 化疗 荷瘤小鼠 体外增殖反应 影响 脾淋巴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