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鳝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中药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周飞 刘娟 黎德兵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5-137,共3页
黄鳝出血病又叫败血症。该病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所致,其发病率与死亡率高,给黄鳝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本试验在出现黄鳝败血症的养殖场病鳝体中分离到了嗜水气单胞菌,并选取大黄、黄芩、黄柏、黄连、五倍子、穿心莲、虎杖、金... 黄鳝出血病又叫败血症。该病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所致,其发病率与死亡率高,给黄鳝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本试验在出现黄鳝败血症的养殖场病鳝体中分离到了嗜水气单胞菌,并选取大黄、黄芩、黄柏、黄连、五倍子、穿心莲、虎杖、金银花、杜仲、石榴皮、钩藤、板蓝根12种单味中药,采用纸片法对其做体外抑菌试验,从而评价中草药对该菌的抑菌效果,为以后开发中药制剂和黄鳝出血症的预防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嗜水气单胞 分离 鉴定 中药 体外抑菌效果
下载PDF
雷贝拉唑钠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何利华 尹焱 +2 位作者 尤元海 闫笑梅 张建中 《疾病监测》 CAS 2002年第12期452-454,共3页
目的观察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钠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平板掺入法研究雷贝拉唑钠(波利特)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 发现雷贝拉唑钠在体外对幽门螺杆菌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MIC99为2.25μg/ml),其体外抑菌作用强于... 目的观察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钠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平板掺入法研究雷贝拉唑钠(波利特)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 发现雷贝拉唑钠在体外对幽门螺杆菌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MIC99为2.25μg/ml),其体外抑菌作用强于奥美拉唑(洛赛克)。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雷贝拉唑钠对幽门螺杆菌的直接抑菌作用可能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抑菌效果 质子泵制剂 幽门螺杆 雷贝拉唑 消化道溃疡
下载PDF
增效磺胺嘧啶银混悬剂体外抑菌效果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高新富 魏传梅 +2 位作者 徐彦飞 王滨 满玉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8-309,共2页
目的:比较增效磺胺嘧啶银混悬剂与磺胺嘧啶银混悬剂体外抑菌效果,观察增效磺胺嘧啶银混悬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改进的琼脂扩散法,比较两种药物对3种烧伤常见感染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将患者和同体对称的创面感染部位分别随机分为治疗组... 目的:比较增效磺胺嘧啶银混悬剂与磺胺嘧啶银混悬剂体外抑菌效果,观察增效磺胺嘧啶银混悬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改进的琼脂扩散法,比较两种药物对3种烧伤常见感染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将患者和同体对称的创面感染部位分别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增效磺胺嘧啶银混悬剂,对照组应用磺胺嘧啶银混悬剂。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有继发感染的病例不在比较范围)、继发感染率观测预防烧伤感染效果;采用"同体治疗对照"方法(同一患者对称感染创面一侧为治疗组,另一侧为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的控制感染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观测治疗烧伤感染效果。结果:增效磺胺嘧啶银混悬剂在3种试验菌平板上的平均抑菌圈直径均大于磺胺嘧啶银混悬剂(P<0.01);预防烧伤感染时,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显著降低继发感染率(P<0.05),但创面愈合天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烧伤感染时,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显著缩短控制感染时间(P<0.01)和创面愈合天数(P<0.01)。结论:增效磺胺嘧啶银混悬剂较磺胺嘧啶银混悬剂体外抑菌效果明显增强,预防及治疗烧伤感染均具明显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嘧啶银 甲氧苄啶 体外抑菌效果 创面感染 临床疗效
下载PDF
45种药物对鸡关节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程国富 王德海 +3 位作者 谷长勤 胡薛英 周诗其 王大菊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4年第6期87-89,共3页
以扩散法和平板打孔法分别检测了 2 1种抗菌药敏纸片和 2 4种中草药煎剂对临床分离的 1株鸡关节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的抑菌效果。结果发现 ,在药敏纸片中 ,供试菌株对头孢氨苄极敏 ,对强力霉素、痢特灵、青霉素、壮观霉素、氯霉素、... 以扩散法和平板打孔法分别检测了 2 1种抗菌药敏纸片和 2 4种中草药煎剂对临床分离的 1株鸡关节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的抑菌效果。结果发现 ,在药敏纸片中 ,供试菌株对头孢氨苄极敏 ,对强力霉素、痢特灵、青霉素、壮观霉素、氯霉素、恩诺沙星、林可霉素、丁胺卡那霉素 8种抗菌药物高敏 ,对其他 12种药物中低度敏感或耐药。在中草药煎剂中 ,供试菌株对黄连、黄芩、大青叶 3种中草药煎剂极敏 ,其中对浓度在 0 .2 5g/mL及以上的黄连溶液都表现为极敏 ,对艾叶、连翘、黄柏、夏枯草、紫草 5种中草药煎剂表现为高敏 ,对其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关节源性 金黄色葡萄球 体外抑菌效果
下载PDF
甲砜霉素脂质体制备和体外抑菌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杨亚军 李引乾 +5 位作者 谢沄 秦金淼 苑青艳 孙黎 王彬 赵梁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13-215,共3页
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甲砜霉素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及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体外抑菌试验。优化后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因素为:药脂比为1∶5(W∶W),磷脂与胆固醇比为4∶1(W∶W),PBS缓冲液pH 7.4;超声7 min(连续超声裂解1... 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甲砜霉素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及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体外抑菌试验。优化后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因素为:药脂比为1∶5(W∶W),磷脂与胆固醇比为4∶1(W∶W),PBS缓冲液pH 7.4;超声7 min(连续超声裂解10 s,间隔1 s),蒸发温度为40℃,冻融3次。甲砜霉素脂质体对致病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其原粉提高4~8倍;但在试验浓度下对上述3种病原菌的体外杀菌效果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砜霉素 脂质 正交试验 体外抑菌效果
下载PDF
TMP对氟甲砜霉素体外抑菌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黄庆洲 李鑫 +1 位作者 申弦 黄永成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体外抑菌效果 临床使用 剂量 TMP 用药后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不良反应 氟甲砜霉素 猪源大肠杆 性疾病
下载PDF
大蒜素对结核分枝杆菌体外抑菌效果观察 被引量:44
7
作者 刘金伟 王金河 +1 位作者 仲斌 董红 《人民军医》 2001年第4期236-237,共2页
关键词 大蒜素 结核分枝杆 体外抑菌效果
下载PDF
巴尔吡尔对畜禽常见病原菌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哲 李新圃 +3 位作者 杨峰 罗金印 刘龙海 李宏胜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4-196,共3页
巴尔吡尔(ionized alkali mineral complex,IAMC)是巴尔麦氏的主要成分。巴尔麦氏是一种专注于动物机体健康的强碱性抗应激的免疫增强剂,主要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该产品在2011年通过了我国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质量管... 巴尔吡尔(ionized alkali mineral complex,IAMC)是巴尔麦氏的主要成分。巴尔麦氏是一种专注于动物机体健康的强碱性抗应激的免疫增强剂,主要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该产品在2011年通过了我国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于2013年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证书[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 体外抑菌效果 饲料添加剂 核心物质 免疫增强剂 强碱性 发明专利证书 猪伤寒沙门氏 停乳链球 试验
原文传递
两种培养基对蒲公英体外抑菌效果观察(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渊小春 魏希颖 +1 位作者 张荣奎 屈有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3-96,共4页
对蒲公英全草水提液与醇提液分别在普通营养培养基和M H琼脂培养基上进行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的观察,比较两种培养基对中药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M H琼脂培养基对其抑菌作用的检测效果比普通营养培养基灵敏.
关键词 培养基 蒲公英 体外抑菌效果 M-H琼脂 中药
下载PDF
红藤灌肠液水煎剂与免煎颗粒剂的体外抑菌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江莉 李玥婷 +2 位作者 胡君 李渊 陈会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30期27-29,共3页
目的比较红藤灌肠液水煎剂与免煎颗粒剂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红藤灌肠液水煎剂与免煎颗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通过测量抑菌圈直径考察两种不同剂型的抑菌效... 目的比较红藤灌肠液水煎剂与免煎颗粒剂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红藤灌肠液水煎剂与免煎颗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通过测量抑菌圈直径考察两种不同剂型的抑菌效果。结果红藤灌肠液水煎剂与免煎颗粒剂对白色假丝酵母菌均无抑菌作用。红藤灌肠液水煎剂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圈直径大于免煎颗粒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藤灌肠水煎液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小于红藤灌肠免煎颗粒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藤灌肠液水煎液与免煎颗粒剂的体外抑菌作用相似,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红藤灌肠水煎液的抑菌效果优于免煎颗粒,对铜绿假单胞菌,红藤灌肠免煎颗粒的抑菌效果优于水煎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藤灌肠液 中药水煎剂 中药免煎颗粒 体外抑菌效果
下载PDF
银黄口服胶囊体外抑菌效果的测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秀香 王洪欣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2004年第2期183-184,共2页
关键词 口服 胶囊 体外抑菌效果 治疗 临床指导 急性扁桃 呼吸道感染 金银花 黄芩提取物 稀释法
下载PDF
常用中草药对水产动物致病菌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洪彬 朱利霞 +4 位作者 杨楠 吴同垒 张志强 高桂生 史秋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57-1366,共10页
试验旨在探讨黄柏、诃子、知母、苏木等常用中草药对水产动物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为今后水产养殖细菌性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以美人鱼发光杆菌、嗜水气单胞菌、哈维氏弧菌、创伤弧菌临床分离株为试验菌株,以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 试验旨在探讨黄柏、诃子、知母、苏木等常用中草药对水产动物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为今后水产养殖细菌性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以美人鱼发光杆菌、嗜水气单胞菌、哈维氏弧菌、创伤弧菌临床分离株为试验菌株,以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及联合抑菌指数(FICI)作为检测指标,研究常用中草药对水产病原菌的抑菌活性。采用水提法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并通过琼脂平板打孔法测定中草药对水产致病菌抑菌圈,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中草药MIC和MBC及微量肉汤棋盘稀释法测定联合抑菌指数(FICI)。结果显示,16种中草药对水产致病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苏木、女贞子、夏枯草、青皮对4种水产致病菌均具有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在10.5~29.0mm之间,而4种病原菌对马齿苋均表现为耐药;MIC检测结果显示,苏木、女贞子、夏枯草、青皮对4种病原菌的MIC值为7.81~250.00mg/mL;MBC检测结果显示,苏木、女贞子、夏枯草、青皮对4种病原菌的MBC值为7.81~500.00mg/mL;联合抑菌试验结果显示,苏木与夏枯草、女贞子及青皮联用仅对美人鱼发光杆菌起到协同抑菌作用,对嗜水气单胞菌、创伤弧菌及哈维氏弧菌均无抑菌作用,女贞子和青皮组合仅对哈维氏弧菌抑菌作用为相加作用,该组合在抑菌效果上对其他病原菌表现为无关或颉颃作用,其他药物组合在抑菌效果上对4种病原菌则表现为无关或颉颃作用;联合抑菌圈测定结果表明,中草药联合使用对4种病原菌抑菌作用不一。本试验结果表明常用中草药对水产动物致病菌具有一定程度的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体外抑菌效果 微量肉汤稀释法 最小浓度(MIC) 最小杀浓度(MBC)
下载PDF
中药对致犊牛腹泻大肠杆菌体外抑菌效果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敩校 唐慕德 +5 位作者 和玉丹 郭锦凯 漆招 梁琦 刘犇 郑文亚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2-106,F0004,共6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黄连、白头翁和黄芩等中药对致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为犊牛腹泻的防控提供参考。试验菌株为致犊牛腹泻大肠杆菌,采用水提法提取黄连、白头翁和黄芩等24种中药,以抑菌圈直径大小、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 本试验旨在探讨黄连、白头翁和黄芩等中药对致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为犊牛腹泻的防控提供参考。试验菌株为致犊牛腹泻大肠杆菌,采用水提法提取黄连、白头翁和黄芩等24种中药,以抑菌圈直径大小、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为观测指标评判中药对引发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显示,黄芩、地榆2种中药对致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的体外抑制效果最明显,抑菌圈直径分别是10.15 mm和10.07 mm,MIC均为31.3 mg/mL;其余22种中药对试验菌株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差,未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效果。本试验结果表明,黄芩、地榆2种中药对致犊牛腹泻大肠杆菌有一定的体外抑制作用,具备一定的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大肠杆 犊牛腹泻 体外抑菌效果
下载PDF
复方三黄液对60株骨科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庆昕 陈长贤 +3 位作者 陈晋兰 钟黎鹃 饶华春 周晓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3期1781-1782,共2页
目的了解复方三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以复方三黄液为抑菌药,观察其对骨科感染分离出的6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 42株MSSA中32株... 目的了解复方三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以复方三黄液为抑菌药,观察其对骨科感染分离出的6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 42株MSSA中32株MIC为7.8μg/mL,10株MIC为15.6μg/mL;18株MRSA中14株MIC为7.8μg/mL,4株MIC为15.6μg/mL。MRSA组均值为9.6μg/mL,MSSA均值为9.5μg/mL。结论复方三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效果明显,并能避免耐药菌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液 金黄色葡萄球 体外抑菌效果
下载PDF
肿节风片与柴银、双黄连、袪痰口服液体外抑菌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靖 杜民 《上海医药》 CAS 2008年第2期80-82,共3页
关键词 体外抑菌效果 肿节风片 祛痰口服液 双黄连 多年生草本植物 免疫功能 革兰阴性 革兰阳性
下载PDF
治疗母猪子宫内膜炎中药组合物的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洪明 郭峰 +2 位作者 周灵芝 杨磊 孙汝江 《养猪》 2019年第3期124-125,共2页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指母猪在配种、分娩及难产助产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导致细菌入侵引起子宫内膜感染的一种常见产科疾病,是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一种主要类型。本病的病因极为复杂,国内外学者将其大致归结为原发的细菌感染、母猪患疾继发...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指母猪在配种、分娩及难产助产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导致细菌入侵引起子宫内膜感染的一种常见产科疾病,是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一种主要类型。本病的病因极为复杂,国内外学者将其大致归结为原发的细菌感染、母猪患疾继发细菌感染、公猪患疾引发母猪感染以及饲养过程中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等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炎 体外抑菌效果 母猪 继发细感染 组合物 繁殖障碍综合征 中药 治疗
下载PDF
白头翁散对不同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许斯祺 陆毅兴 +4 位作者 邵思欣 梁诗欣 王一 马驿 彭金菊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9年第2期21-24,共4页
为了探讨白头翁散对不同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本试验采用水提法分别提取白头翁散组方中4味中药白头翁、秦皮、黄柏、黄连的有效成分,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4味中药、自配白头翁散方剂及两种市售白头翁散水提物对7种不同细菌的最小抑菌浓... 为了探讨白头翁散对不同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本试验采用水提法分别提取白头翁散组方中4味中药白头翁、秦皮、黄柏、黄连的有效成分,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4味中药、自配白头翁散方剂及两种市售白头翁散水提物对7种不同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单味中药中黄连对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胞杆菌、无乳链球菌、副溶血弧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均呈现较好的抑菌效果和杀菌效果,MIC为1.563~50.000 mg/mL,MBC为6.25~400.00 mg/mL。自配白头翁散方剂抑菌和杀菌效果更好,MIC为0.781~25.000 mg/mL,市售白头翁散的抑菌效果和杀菌效果均不及自配白头翁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散 最小浓度 最小杀浓度 体外抑菌效果
原文传递
14种中药对临床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被引量:6
18
作者 罗怡琳 田浪 +2 位作者 许娃丽 罗卓琳 吴保庆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1-96,共6页
为了明确不同中药对标准菌及广东地区临床分离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抗菌活性及菌种优势血清型的地区差异性,本试验用管碟法比较14味中药对2株大肠杆菌标准菌株及22株广东地区分离的临床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 为了明确不同中药对标准菌及广东地区临床分离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抗菌活性及菌种优势血清型的地区差异性,本试验用管碟法比较14味中药对2株大肠杆菌标准菌株及22株广东地区分离的临床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4种中药中仅白头翁(Anemone)、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五倍子(Galla chinensis)、秦皮(Ash bar)、黄连(Coptis root)、大青叶(Isatis indigotica)6种对临床大肠杆菌菌株有抑菌作用,其中金银花和五倍子抑菌活性最强,穿心莲(Andrographs paniculata)、大黄(Rheum palmatum)、苦参(Lightyellow sophora root)等无抑菌作用;在抗菌药药敏试验中,临床大肠杆菌菌株对多黏菌素B(Polymyxin B)最为敏感。本试验为有效利用中药防治广东地区大肠杆菌病打下试验基础,对消除细菌耐药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大肠杆 体外抑菌效果 管碟法 药敏试验
下载PDF
40种中草药对维氏气单胞菌体外抑菌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瑞平 朱雨 +2 位作者 刘军 余登航 徐洪森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52-58,共7页
为寻找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因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引发的水产疾病,探究了40种中草药水提液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源维氏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平板打孔法测定40种中草药对该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并测定了7... 为寻找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因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引发的水产疾病,探究了40种中草药水提液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源维氏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平板打孔法测定40种中草药对该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并测定了7种效果较好中草药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结果发现,16种中草药对该菌有抑制作用,其中苏木(Caesalpinia sappan)和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对维氏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大于20.00 mm,抑菌等级表现为极度敏感,最小抑菌浓度均为6.25 mg/mL,最小杀菌浓度均为12.5 mg/mL。综上所述,苏木和半枝莲可以用来有效防治维氏气单胞菌引起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大口黑鲈 维氏气单胞 体外抑菌效果
下载PDF
番石榴果、叶水提液体外抑菌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天野 《生物化工》 2020年第4期83-85,共3页
目的:研究番石榴果实和叶水提取液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采用水提法对番石榴果实和叶进行提取,并将各提取液浓缩成不同浓度并制成药敏片,通过体外抑菌效果观察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得出番石榴果实和... 目的:研究番石榴果实和叶水提取液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采用水提法对番石榴果实和叶进行提取,并将各提取液浓缩成不同浓度并制成药敏片,通过体外抑菌效果观察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得出番石榴果实和叶水提取液在体外的抑菌效果。结果:叶水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在浓度为2.00 g/mL、1.00 g/mL时抑菌圈直径均超过13 mm,在0.50 g/mL时抑菌圈直径均在8~13 mm;而果实水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在2.00 g/mL时,抑菌圈直径在8~13 mm,其余浓度抑菌圈直径均低于8 mm。结论:番石榴叶水提取液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果实也有抑菌作用,但是抑菌效果不太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 果叶水提液 体外抑菌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