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2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物质对低盐罗非鱼糜蛋白构象及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刘晓艳 叶月华 +4 位作者 白卫东 钱敏 刘巧瑜 欧佰侨 谭梓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7,共8页
以微波超声波辅助制备的低盐罗非鱼糜凝胶为研究对象,分析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HDP)、结冷胶和三者的复配物(THG)对其水分分布及蛋白质构象的影响;并通过体外模拟消化实验,探究不同外源物质对微波超声波辅助制备... 以微波超声波辅助制备的低盐罗非鱼糜凝胶为研究对象,分析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HDP)、结冷胶和三者的复配物(THG)对其水分分布及蛋白质构象的影响;并通过体外模拟消化实验,探究不同外源物质对微波超声波辅助制备的低盐罗非鱼鱼糕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THG后,鱼糜结合水和不易流动水较空白组分别增加98.71%和14.75%,自由水含量显著减少(P<0.05);THG促进了α-螺旋向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结构转化。与空白组相比,添加0.4%TGase和THG对低盐罗非鱼糕的胃排空速度、蛋白体外消化率及蛋白水解度均有正面作用;其中THG可显著促进蛋白质分解成粒径较小的聚集体(P<0.05),经胃-十二指肠消化结束后的消化产物颜色更加透明清晰,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观察到THG组的红色荧光亮点显著减少,反映其蛋白被消化得较为完全。由此可见,在THG的作用下,鱼糜中水分子与蛋白质结合更紧密,相对于单一的外源物质,THG更加明显地改变了蛋白质的构象,且更有利于疏水蛋白基团的暴露和蛋白间的相互作用,且对鱼糕的消化有促进作用。本研究的结果为罗非鱼糜凝胶特性研究及罗非鱼糕类食品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糜 低盐 水分分布 蛋白构象 体外消化特性
下载PDF
糜子改性淀粉的理化性质及体外消化特性研究
2
作者 王鑫 李丹 +4 位作者 王华 李秀萍 杨丽红 张晔 王浩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3期147-154,共8页
本研究将脱支糜子淀粉(DPM)与不同碳链长度(12〜18)的饱和脂肪酸复合,制备糜子改性淀粉(DPM-FA),并测定其理化性质和体外消化特性。研究发现,糜子改性淀粉的复合指数与脂肪酸碳链长度密切相关,且随着脂肪酸碳链长度的增加,复合指数呈现... 本研究将脱支糜子淀粉(DPM)与不同碳链长度(12〜18)的饱和脂肪酸复合,制备糜子改性淀粉(DPM-FA),并测定其理化性质和体外消化特性。研究发现,糜子改性淀粉的复合指数与脂肪酸碳链长度密切相关,且随着脂肪酸碳链长度的增加,复合指数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最高至23.09%。天然糜子淀粉(PMS),脱支糜子淀粉以及糜子改性淀粉的晶型有所变化,由A型转变为B型进而变为V型。随着晶型的改变,糜子改性淀粉热稳定性最高,焓变(ΔH)最高至5.26 J/g,且其体外消化率最低,相比天然糜子淀粉降低14.65%,这与抗性淀粉含量增加10.31%,快消化淀粉含量降低10.35%密切相关。综上,糜子改性淀粉的高稳定和低消化性的特质,使其有望作为降血糖功能性食品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子淀粉 脂肪酸 淀粉-脂肪酸复合物 结构表征 体外消化特性
下载PDF
富含蛋白质浓稠猴头菌乳的流变学及体外消化分析
3
作者 苏翠馨 魏世杰 +8 位作者 常明昌 冯翠萍 曹谨玲 云少君 徐丽婧 耿雪冉 程菲儿 孟俊龙 程艳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31,共8页
为给吞咽困难人群设计一种易于吞咽的高蛋白质食物,本研究以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HE)为原料,添加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或乳清蛋白(whey protein,WP)使得蛋白质含量达到总质量的10%以上,并分别添加3?种增稠剂(黄... 为给吞咽困难人群设计一种易于吞咽的高蛋白质食物,本研究以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HE)为原料,添加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或乳清蛋白(whey protein,WP)使得蛋白质含量达到总质量的10%以上,并分别添加3?种增稠剂(黄原胶(xanthan gums,XG)、κ-卡拉胶(kappa carrageenan,KC)或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cellulose,CMC))制备出易于吞咽的猴头菌乳,并测定富含蛋白质浓稠猴头菌乳的流动性、黏弹性及体外消化情况。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表现出弱凝胶行为;通过稳态实验测得样品高抗变形性(高G*值)和良好弹性(低tanδ值)依次为:HE-SPI-CMC>HE-SPI-XG>HE-WP-XG>HE-WP-KC,G*值越高越利于吞咽困难和老年人食用;在模拟体外消化过程中,样品黏度(η)值和稠度系数(K)值依次为:HE-WP-KC>HEWP-XG>HE-SPI-XG;可溶性蛋白含量依次为:HE-WP-CMC>HE-WP-KC>HE-SPI-KC;在消化完成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依次为:HE-WP-CMC>HE-WP-KC>HE-SPI-KC>HE-WP-XG。因此,HE-WP-KC组合更适合老年人食用。这项研究解释了蛋白质-增稠剂相互作用和食物基质如何决定样品的流变学和消化特性,可为吞咽困难人群的饮食需求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菌 流变学 体外消化 蛋白质水解
下载PDF
不同益生菌对三华李发酵果汁品质及其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杜晓仪 杨继国 +5 位作者 徐玉娟 吴继军 余元善 邹波 彭健 李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51,共9页
以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LM)、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LF)、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R)、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LP)为发酵菌株,研究不同益生菌对三华李发酵果汁理... 以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LM)、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LF)、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R)、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LP)为发酵菌株,研究不同益生菌对三华李发酵果汁理化性质、活性成分、抗氧化能力和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四种益生菌均能在三华李果汁中正常生长,发酵结束后三华李果汁中的益生菌活菌数均在107~108CFU/mL之间。发酵过程中LF、LR和LP均可消耗三华李果汁中的苹果酸,并生成乳酸和乙酸,降低了三华李果汁的酸度。四种益生菌发酵三华李果汁中,经LM发酵的三华李果汁能够较好的保留果汁颜色,且其具有更高的总酚、总花色苷及抗氧化水平,其次为经LP发酵的三华李果汁。体外消化后,四种益生菌发酵三华李果汁的活菌数、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水平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然而,经LP和LR发酵的三华李果汁消化结束后的益生菌活菌数、活性成分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的保留率均较高。综合分析可知,经LP和LR发酵的三华李果汁不仅能够较好保留三华李果汁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水平,而且具有较好的消化耐受性。因此,LP和LR可作为高品质三华李发酵果汁的潜在发酵剂,为益生菌发酵三华李果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三华李发酵果汁 理化性质 活性成分 体外消化
下载PDF
WPI和WPI-EGCG构建姜黄素纳米乳液的体外消化差异
5
作者 李艳新 陈立莹 +2 位作者 李雁 解新安 李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选择接枝率为3%和4%的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接枝物为乳化剂构建姜黄素纳米乳液,探究纳米乳液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游离脂肪酸(free fat acid,FFA)释放... 选择接枝率为3%和4%的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接枝物为乳化剂构建姜黄素纳米乳液,探究纳米乳液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游离脂肪酸(free fat acid,FFA)释放和消化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EGCG的结合可能导致WPI分子结构的展开;与WPI相比,WPI-EGCG稳定乳液的界面膜厚度增加了31.6 nm。WPI-EGCG接枝物稳定的乳液的粒径分散度和平均粒径较小,形成的纳米乳液更加稳定,可以更好地促进脂质消化。4%WPI-EGCG稳定的纳米乳液在肠消化120 min后的最终FFA释放率达到85.13%。并且接枝还提高了系统中封装的姜黄素的生物可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分离蛋白-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接枝物 纳米乳液 体外消化 游离脂肪酸释放
下载PDF
莓茶黄酮提取物对粉葛淀粉结构和体外消化的影响
6
作者 赵宁涛 刘百成 +3 位作者 董新红 卢凤来 李典鹏 陈月圆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4-128,共5页
将莓茶黄酮提取物(VTE)加入粉葛淀粉(KS)中制备复合物,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对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通过体外消化模型预测复合物的消化性和血糖生成指数(GI)。结果表明:FT-IR和XRD图... 将莓茶黄酮提取物(VTE)加入粉葛淀粉(KS)中制备复合物,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对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通过体外消化模型预测复合物的消化性和血糖生成指数(GI)。结果表明:FT-IR和XRD图谱显示成功制备的复合物为A+V型复合物;CLSM图像检测证明VTE直接作用于KS;体外模拟消化试验结果显示,复合物的抗性淀粉(RS)含量较KS提高20.56%,预测GI为63.83±0.46,属于中GI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葛淀粉 莓茶 黄酮提取物 体外消化 淀粉结构
下载PDF
添加葡萄渣对苜蓿青贮品质及体外消化特征的效果
7
作者 高诚泽 陈玮 +4 位作者 赵璐洁 李颖丽 谢开云 颜安 万江春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84-994,共11页
试验以紫花苜蓿‘新牧4号’(Medicago sativa‘Xinmu No.4’)和‘赤霞珠’葡萄渣为原料,分别设置对照组(苜蓿单独青贮)、C_(1)(添加100 g·kg^(−1)葡萄渣)、C_(2)(添加150 g·kg^(−1)葡萄渣)、C_(3)(添加200 g·kg^(−1)葡萄... 试验以紫花苜蓿‘新牧4号’(Medicago sativa‘Xinmu No.4’)和‘赤霞珠’葡萄渣为原料,分别设置对照组(苜蓿单独青贮)、C_(1)(添加100 g·kg^(−1)葡萄渣)、C_(2)(添加150 g·kg^(−1)葡萄渣)、C_(3)(添加200 g·kg^(−1)葡萄渣)4个处理,青贮60 d后测定各处理的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体外消化率等相关指标,旨在研究葡萄渣对苜蓿青贮发酵品质及体外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葡萄渣后可增加苜蓿青贮粗蛋白和乳酸含量,提高V-Score评分,降低苜蓿青贮的pH和氨态氮含量,同时提升苜蓿青贮干物质和粗蛋白质体外消化率,起到提高苜蓿青贮饲料品质的作用。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青贮品质由高到低依次为C_(2)>C_(3)>C_(1)>对照组。综合来看,葡萄渣可改善苜蓿青贮的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特性,苜蓿中添加150 g·kg^(−1)的葡萄渣进行青贮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葡萄渣 发酵品质 产气参数 体外消化 灰色关联度 发酵
下载PDF
姜黄油成分分析及其微乳液的制备、表征、生物活性及体外消化
8
作者 张佳诺 杨兵 +2 位作者 高伟 范丽鹏 桑亚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7,共11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仪和电子鼻对姜黄油的活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相对含量较高组分为芳姜黄酮(23.09%)、姜黄酮(21.36%)和β-姜黄酮(14.93%)。为最大限度提高姜黄油的稳定性以及掩盖其刺激性呈味物质...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仪和电子鼻对姜黄油的活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相对含量较高组分为芳姜黄酮(23.09%)、姜黄酮(21.36%)和β-姜黄酮(14.93%)。为最大限度提高姜黄油的稳定性以及掩盖其刺激性呈味物质,通过构建微乳液对其进行包封。采用水滴定法制备并以伪三元相图获得姜黄油微乳液的最佳工艺:油相为姜黄油,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助表面活性剂为1,2-丙二醇,水相为去离子水,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4∶1,混合表面活性剂与油相的质量比为8∶2,微乳液水分质量分数为70%,此时形成的微乳液区面积最大。对姜黄油微乳液进行表征,测得其pH值为6.81±0.02,密度为(1.053±0.001)g/mL,多分散性指数为0.27±0.11,平均粒径为(32.81±14.54)nm,其为水包油型微乳液,姜黄油微乳液液滴呈球形或椭球形。制备的姜黄油微乳液具有良好的离心稳定性、贮藏稳定性和口腔胃液消化稳定性,可以在肠道中释放并被消化利用。构建微乳液体系可显著提高姜黄油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综上所述,微乳液包封可显著提高姜黄油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能进入肠道进行有效释放消化,研究结果可为姜黄油高值化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油微乳液 伪三元相图 表征 生物活性 体外消化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豌豆蛋白植物肉配方及其体外消化分析
9
作者 刘静 金娜 +6 位作者 石春芹 李永双 邓清升 罗旋飞 刘艳 杨宝君 聂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6-226,共11页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植物肉产品在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本研究旨在探究豌豆组织蛋白与谷朊粉之比、红薯淀粉、菜籽油、红曲红添加量对植物肉感官评分、质构特性咀嚼性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植物肉产品在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本研究旨在探究豌豆组织蛋白与谷朊粉之比、红薯淀粉、菜籽油、红曲红添加量对植物肉感官评分、质构特性咀嚼性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质构分析对植物肉配方进行优化,并对最优配方进行理化指标测定和体外消化试验。结果表明,豌豆组织蛋白与谷朊粉之比为7:3(g/g)、红薯淀粉添加量6%、菜籽油添加量10%、红曲红添加量0.03%时最佳,此时得到感官综合评分为88.31分,质构分析咀嚼性为3.131;最优配方得到的植物肉蛋白质含量为15.70%、脂肪含量为2.33%、水分含量为57.79%;经质构分析,植物肉与猪肉里脊、牛肉、鸡肉除弹性外,硬度、粘结性、咀嚼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体外消化分析结果显示,植物肉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为80.83%,牛肉蛋白质消化率为87.50%,两者差异性较小,说明植物肉具有较好的消化能力。以豌豆组织蛋白为原料的植物肉为进一步深入开发应用及其他相关产业提供了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肉 豌豆蛋白 配方优化 质构特性 体外消化
下载PDF
海藻糖基麦芽五糖及其微球的体外消化和酵解
10
作者 潘莹 江波 +1 位作者 陈静静 张涛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5,共10页
为研究包埋前后的海藻糖基麦芽五糖(N-G7)在模拟消化液及体外酵解过程中的变化,采用口腔、胃部及小肠的体外消化模型分析消化前后溶液中N-G7的质量和N-G7微球(ALGCa)中的糖组成变化,应用体外发酵技术评价N-G7微球的发酵行为,检测不同时... 为研究包埋前后的海藻糖基麦芽五糖(N-G7)在模拟消化液及体外酵解过程中的变化,采用口腔、胃部及小肠的体外消化模型分析消化前后溶液中N-G7的质量和N-G7微球(ALGCa)中的糖组成变化,应用体外发酵技术评价N-G7微球的发酵行为,检测不同时间点的pH值、菌体浓度(OD600)、产气量、短链脂肪酸(SCFA)浓度等指标的变化,并探究其对人体肠道微生物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N-G7在口腔消化2 min后在强酸性的胃部环境中几乎不被水解,在小肠中N-G7的水解率达到了82.70%。采用不同质量分数(1%、2%、3%)的海藻酸钙对其进行包埋,形成的微球保留80%以上的N-G7到达结肠。在体外酵解中,各实验组的pH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OD600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质量分数2%的ALG-Ca组产气量和碳源消耗率在0~6 h内达到最低,而后逐渐增加,证明包埋后的N-G7发酵体系属于缓慢发酵。与对照相比,质量分数2%的ALG-Ca组产生大量SCFA,肠道菌群组成发生变化,更有利于益生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基麦芽五糖 微球 体外消化 发酵 肠道菌群
下载PDF
负载藜麦皂苷Pickering乳液的制备、性质表征和体外消化特性
11
作者 隋心 宋士新 +2 位作者 陶立 王严超 于雷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2期79-87,共9页
由于藜麦皂苷具有苦味,对人体黏膜有刺激性作用,研究用新型Pickering乳液递送系统包埋藜麦皂苷。制备了不同藜麦皂苷添加量、大豆油含量的多组乳液。通过表征乳液的包埋率、粒径、流变、微观结构、色度和苦味值对乳液性质进行研究,通过... 由于藜麦皂苷具有苦味,对人体黏膜有刺激性作用,研究用新型Pickering乳液递送系统包埋藜麦皂苷。制备了不同藜麦皂苷添加量、大豆油含量的多组乳液。通过表征乳液的包埋率、粒径、流变、微观结构、色度和苦味值对乳液性质进行研究,通过模拟体外消化实验测定负载藜麦皂苷Pickering乳液中藜麦皂苷在消化过程中的释放情况和生物利用率。结果表明,藜麦皂苷含量为1%(w/v)、大豆油含量为80%(v/v)的Pickering乳液(1%-80%)具有最高的包埋率、最小的粒径、最致密的微观结构和最稳定的乳液状态,并且可以有效遮盖藜麦皂苷的苦味。1%-80%组负载藜麦皂苷Pickering乳液在消化过程中藜麦皂苷释放较为缓慢,藜麦皂苷释放百分比较高且其生物利用率较高。因此,1%-80%组负载藜麦皂苷Pickering乳液具有良好的性质,可以作为递送系统包埋藜麦皂苷,在食品工业、医药领域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皂苷 荞麦蛋白 Pickering乳液 包埋率 体外消化
下载PDF
低GI海带香菇面条加工工艺优化及体外消化特性研究
12
作者 程文芳 罗艺娟 +2 位作者 童爱均 孙一博 刘斌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66-74,共9页
随着我国高血糖患者数量逐年升高,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 GI)食品逐渐成为市面上热点产品。为开发适合更多人群食用的主食,以GI值较低的原料如杂粮、食用菌、藻类和豆类等代替部分小麦粉,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面条生产加工工... 随着我国高血糖患者数量逐年升高,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 GI)食品逐渐成为市面上热点产品。为开发适合更多人群食用的主食,以GI值较低的原料如杂粮、食用菌、藻类和豆类等代替部分小麦粉,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面条生产加工工艺,并分析面条的体外消化特性。结果表明:用混合粉(海带、香菇、苦荞、燕麦、青稞、白芸豆等)代替70%小麦粉,最佳工艺为:加水量50%,和面时间12 min,醒面时间20 min,在该工艺参数下面条熟断条率最低为13.5%。且此工艺下面条的蒸煮损失率为6.27%,GI值为36.7,有良好的控糖效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生成指数 面条 响应面法 体外消化
下载PDF
板枣发酵酒的生产工艺优化及体外消化
13
作者 汪江波 薛超越 +5 位作者 朱嘉璐 何超 沈艳 蔡凤娇 张瑞景 徐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3-150,共8页
为改善枣酒的品质,丰富枣酒香气,生产出酒体绵软适口,醇厚香浓的板枣果酒。本文采用单因素实验、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优化发酵工艺,并通过体外消化实验对其发酵前后在胃肠道中的消化特性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板枣酒的最佳辅... 为改善枣酒的品质,丰富枣酒香气,生产出酒体绵软适口,醇厚香浓的板枣果酒。本文采用单因素实验、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优化发酵工艺,并通过体外消化实验对其发酵前后在胃肠道中的消化特性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板枣酒的最佳辅料为山楂,最优发酵条件为:山楂与板枣的比例为1:2.96(w/w),发酵温度29℃,浸提温度45℃,感官评分为81.66分。体外消化结果表明:板枣发酵酒总酚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在胃消化结束后分别提升了16.19%、22.15%和13.09%,在肠消化结束后提升了42.06%、22.31%和85.80%。本研究为板枣发酵酒产品的开发和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枣酒 理化性质 抗氧化能力 发酵工艺 体外消化
下载PDF
Pickering全营养乳和传统全营养乳体外消化特性研究
14
作者 王迎香 刘金洋 +6 位作者 夏凯 杨宗玲 丁振江 张子阳 曹亚洲 柳嘉 段盛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105,共7页
为了研究乳化剂对全营养乳体外消化的影响,分别采用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颗粒(Octenyl succinic acid starch,OS)、玉米醇溶蛋白颗粒(Zein)和磷脂(Phospholipid,PL)作为乳化剂,通过剪切、高压均质制备三种全营养乳,然后利用pH-stat法模拟全... 为了研究乳化剂对全营养乳体外消化的影响,分别采用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颗粒(Octenyl succinic acid starch,OS)、玉米醇溶蛋白颗粒(Zein)和磷脂(Phospholipid,PL)作为乳化剂,通过剪切、高压均质制备三种全营养乳,然后利用pH-stat法模拟全营养乳体外消化,研究OS、Zein两种Pickering乳化剂和PL传统乳化剂对全营养乳消化特性的影响,测定了消化过程中全营养乳的粒径分布、zeta电位、微观结构和脂质消化速率。结果表明:模拟消化过程中,三种乳液的粒径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三种乳液的zeta电位绝对值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经消化后OS乳液、Zein乳液和PL乳液的电位值分别为:-14.53、-19.90、-18.80 mV,Zein乳液的油滴被脂肪酶水解的程度最大;Zein乳液、OS乳液和PL乳液最终游离脂肪酸的释放率分别为:20.54%、17.21%、14.29%,Pickering全营养乳的体外脂质消化速率高于传统全营养乳,有利于全营养乳脂质的消化吸收,有助于提高乳液中脂溶性生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可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kering全营养乳 传统全营养乳 乳化剂类型 体外消化 脂肪酸释放率
下载PDF
挤压膨化结合酶解制备低GI代餐粉及其体外消化率测定
15
作者 任元元 李宇航 +4 位作者 孟资宽 邹育 雷英杰 周哲是 刘建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22-29,共8页
以藜麦、燕麦、青稞、苦荞为主要原料,辅以薏仁、葛根、桑叶、菊粉、低聚果糖等,利用酶解植物性原料及挤压膨化工艺制备代餐粉。以分散性指数和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结合优化原料挤压膨化工艺,并对原料代餐... 以藜麦、燕麦、青稞、苦荞为主要原料,辅以薏仁、葛根、桑叶、菊粉、低聚果糖等,利用酶解植物性原料及挤压膨化工艺制备代餐粉。以分散性指数和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结合优化原料挤压膨化工艺,并对原料代餐粉、挤压膨化代餐粉和酶解挤压膨化代餐粉的品质、体外消化率和血糖生成指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酶解挤压膨化代餐粉的最佳挤压膨化工艺为挤压温度150℃,螺杆转速810 r/min,喂料速度340 r/min,该工艺下代餐粉的分散性指数98.81%,感官评分89分。三种粉品质差异显著,酶解挤压膨化代餐粉的分散性指数和感官品质最高,酶解挤压膨化代餐粉eGI值为51.56,属于低GI食物,可为低GI代餐粉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膨化 酶解 代餐粉 响应面试验 体外消化
下载PDF
黄皮多糖铁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和体外消化特性研究
16
作者 任圆圆 沈珊珊 +3 位作者 刘成 张旭 王薇 孙朋朋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137,共6页
以黄皮多糖(WP)为原料,通过与氯化铁络合反应制备黄皮多糖铁复合物(WP-Fe),并探究其抗氧化活性和体外消化特性。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70℃、pH为8、柠檬酸钠添加量为0.025 g时,WP-Fe得率和铁含量最高,其分子质量较WP有所增大,且WP-Fe... 以黄皮多糖(WP)为原料,通过与氯化铁络合反应制备黄皮多糖铁复合物(WP-Fe),并探究其抗氧化活性和体外消化特性。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70℃、pH为8、柠檬酸钠添加量为0.025 g时,WP-Fe得率和铁含量最高,其分子质量较WP有所增大,且WP-Fe的热稳定性高于WP。当WP-Fe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其对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72.85%和85.96%,其抗氧化活性明显高于WP。体外消化试验表明,WP-Fe相对于FeSO4有更好的稳定性,不易被胃酸破坏,且在肠液中能够较好地被吸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 多糖铁复合物 抗氧化活性 体外消化特性
下载PDF
尿石素A脂质体的制备:稳定性及体外消化研究
17
作者 胡悦 张露 +6 位作者 王思宇 魏林峰 卢菲艳 曾佩瑶 邹立强 温庆辉 涂宗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1-141,共11页
尿石素A具有许多优良的生理活性,但其极低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率限制了尿石素A的应用。为克服上述限制,该文采用pH驱动法结合高压均质技术制备尿石素A脂质体(urolithin A liposomes,UA-LPs),并考察其结构特性、稳定性及体外消化特性。结... 尿石素A具有许多优良的生理活性,但其极低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率限制了尿石素A的应用。为克服上述限制,该文采用pH驱动法结合高压均质技术制备尿石素A脂质体(urolithin A liposomes,UA-LPs),并考察其结构特性、稳定性及体外消化特性。结果表明,大豆卵磷脂为20 mg/mL所制得的UA-LPs的平均粒径为(97.46±0.83)nm,多分散系数为(0.27±0.01),Zeta电位为(-40.3±1.06)mV,包埋率为(98.11±0.26)%,负载率为(2.39±0.01)%。UA-LPs在原子力显微镜下为分布均匀的球状结构。热稳定性实验表明,不同大豆卵磷脂浓度的UA-LPs的包埋率均随热处理时间的延长有所下降,20 mg/mL的大豆卵磷脂制备的UA-LPs具有最好的热稳定性,其在80℃处理180 min后仍可保留45%的尿石素A,且粒径、多分散系数变化趋势较小。pH稳定性表明UA-LPs在酸性条件下包埋率较低,随着pH的升高,粒径、多分散系数变化不显著(P>0.05),20 mg/mL的大豆卵磷脂制备的UA-LPs的Zeta电位绝对值上升5.5,稳定性升高。体外模拟消化实验表明,UA-LPs能有效提高尿石素A的转化率以及生物可接受度,其中20 mg/mL大豆卵磷脂制备的UA-LPs的体外转化率相比游离的尿石素A增加了3.26倍,生物可接受度提高2.07倍。因此,利用pH驱动法可以成功制备出UA-LPs,且高大豆卵磷脂浓度的UA-LPs物理稳定性更好,以上研究结果为扩展尿石素A在食品工业及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石素A 脂质 pH驱动法 稳定性 模拟消化
下载PDF
含部分水解蛋白婴儿配方奶粉的体外消化特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珊珊 胡婕伦 +5 位作者 彭小雨 潘丽娜 董玲 姜毅康 汪家琦 聂少平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6-95,共10页
乳蛋白水解工艺可将大分子蛋白水解为小分子蛋白和多肽。添加部分水解蛋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或有利于婴幼儿消化吸收,然而其与母乳之间的差异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市场上常见的一款含部分水解蛋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EF)为对象,比较其与标准... 乳蛋白水解工艺可将大分子蛋白水解为小分子蛋白和多肽。添加部分水解蛋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或有利于婴幼儿消化吸收,然而其与母乳之间的差异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市场上常见的一款含部分水解蛋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EF)为对象,比较其与标准婴幼儿配方奶粉(SF)和母乳(BM)的体外消化吸收特性差异。根据总氨基酸模式和消化后氨基酸模式,分别计算氨基酸得分和可消化氨基酸得分,以评价蛋白质质量。结果表明:两种配方奶粉的蛋白质含量均高于母乳,氨基酸组成与母乳接近,EF、SF和BM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分别为(33.50±0.39)%,(33.07±0.83)%,(38.49±0.51)%,其中EF的蛋白质吸收率可达BM水平的78%。可消化必需氨基酸得分表明,EF的限制氨基酸为苏氨酸和组氨酸,而其它氨基酸得分均在75分以上,说明其蛋白质质量良好。结论:含部分水解蛋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比对照奶粉的消化吸收性好,更接近于母乳。本研究结果可为含部分水解蛋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消化吸收性能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为蛋白质评价的体外研究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配方奶粉 部分水解 母乳 蛋白质体外消化 氨基酸评分
下载PDF
玉竹多糖的体外消化特性及其与乳杆菌和大肠杆菌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景永帅 孙丽丛 +5 位作者 张瑞娟 代立霞 李兰 张丹参 吴兰芳 国旭丹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28,共8页
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玉竹多糖,对其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利用体外模拟消化模型研究玉竹多糖在体外模拟唾液、胃和胃肠道中的消化情况;进一步考察其与乳杆菌(植物乳杆菌,CGMCC NO.1258)和大肠杆菌(大肠埃希氏菌,CGMCC NO.1.1521)的相互作用... 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玉竹多糖,对其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利用体外模拟消化模型研究玉竹多糖在体外模拟唾液、胃和胃肠道中的消化情况;进一步考察其与乳杆菌(植物乳杆菌,CGMCC NO.1258)和大肠杆菌(大肠埃希氏菌,CGMCC NO.1.1521)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玉竹多糖本身不含还原糖,水解后主要由甘露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组成,含有2种分子质量分布,分别为1.37×10^(6)、6.75×10^(3)Da;玉竹多糖在被模拟唾液、胃液、胃肠液消化后,还原糖、单糖组成、分子质量均无明显变化,说明玉竹多糖在体外模拟消化系统不能被分解;但在乳杆菌和大肠杆菌的作用下,玉竹多糖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降解,且玉竹多糖对乳杆菌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对大肠杆菌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竹 多糖 体外消化 乳杆菌 大肠杆菌
下载PDF
不同烹饪方式的羊肚菌在体外消化过程中营养成分溶出差异比较
20
作者 薛淑静 卢琪 +3 位作者 王轶 姚芬 史德芳 杨德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5-222,共8页
为研究不同烹饪方式对羊肚菌营养品质的影响,采用体外消化方法对煮制、蒸制以及烤制处理的不同粒度羊肚菌粉(粗粉、超微粉)进行消化。比较了消化后的羊肚菌粉显微形态,模拟胃、肠消化液中还原糖、蛋白质、游离氨基酸、总酚含量以及DPPH(... 为研究不同烹饪方式对羊肚菌营养品质的影响,采用体外消化方法对煮制、蒸制以及烤制处理的不同粒度羊肚菌粉(粗粉、超微粉)进行消化。比较了消化后的羊肚菌粉显微形态,模拟胃、肠消化液中还原糖、蛋白质、游离氨基酸、总酚含量以及DPPH(1,1-Diphenryl-2-Picrylhydrazyl)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Ion Reducing Antioxidantpower,FRAP)、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fphonate,ABTS)。结果表明:经过体外胃、肠消化后,烤制处理的羊肚菌粉还原糖、蛋白质、多酚溶出量最高,蒸制其次,煮制最低,烤制比煮制平均依次高62.87%、58.58%、4.69倍;蒸制处理的羊肚菌,溶出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在所有处理中最高,粗粉、细粉平均为40.40 mg/g,分别比烤制、蒸制高出18.77%,19.81%。超微粉碎不能有效提高还原糖、多酚的溶出,但可以显著提高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的溶出(P<0.05);模拟消化液的DPPH值没有显著差异,但FRAP和ABTS值差异显著(P<0.05),烤制处理的最高,其次是蒸制,煮制最低;超微粉碎不能有效提升羊肚菌模拟消化液的抗氧化水平。该研究为羊肚菌的科学食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烹饪方法 体外消化 营养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