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肉仔鸡体外消化模拟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铁鹰 汪儆 +1 位作者 卢庆萍 雷祖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600-2606,共7页
【目的】本研究建立了一套能够模拟肉仔鸡嗉囊、胃(肌胃和腺胃)和小肠消化与养分吸收的体外消化模拟装置,并对其相关参数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测定体外养分消化率的方法,确定该装置透析液流速、透析袋截留分子量、饲料粉碎粒度和消化... 【目的】本研究建立了一套能够模拟肉仔鸡嗉囊、胃(肌胃和腺胃)和小肠消化与养分吸收的体外消化模拟装置,并对其相关参数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测定体外养分消化率的方法,确定该装置透析液流速、透析袋截留分子量、饲料粉碎粒度和消化样品重量等适宜参数。【结果】粗蛋白和淀粉消化率随透析液流速的增加而增加,当透析液流速为2.0ml·min-1时的粗蛋白和淀粉消化率显著高于流速为1.0和1.5ml·min-1(P<0.01),但与2.5ml·min-1的流速间无显著差异(P>0.05)。透析袋截留分子量由1200~2000D增加到12000~14000D时,粗蛋白和淀粉体外消化率均显著提高(P<0.01)。饲料样品粉碎粒度由过40目降至过60目筛后,粗蛋白和淀粉体外消化率随之提高(P<0.05)。当饲料样品为1.5g时,粗蛋白和淀粉的体外消化率均显著低于0.5和1g(P<0.01),而测定样品重量为0.5和1g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经检验该装置粗蛋白和淀粉体外消化率变异系数均小于5%,稳定性较好。【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肉仔鸡体外消化模拟装置适宜的透析液流速、透析袋截留分子量、饲料粉碎粒度和消化样品重量分别为2.0ml·min-1、12000~14000D、过60目和1g样品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仔鸡 体外消化模拟装置 参数 消化
下载PDF
休闲鱼肉粒的体外消化模拟及其产物抗氧化效果评价 被引量:8
2
作者 刘萍 祁兴普 +2 位作者 战旭梅 刘靖 陈艳妮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5-138,共4页
以休闲白鲢鱼肉粒为研究对象,采用胃蛋白酶—胰酶体外模拟酶解法研究其体外模拟消化特性,并对其消化产物的抗氧化特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显示:经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后,鲢鱼鱼肉粒的蛋白消化率可达78.2%。消化产物具有较强抗氧化性,对羟自... 以休闲白鲢鱼肉粒为研究对象,采用胃蛋白酶—胰酶体外模拟酶解法研究其体外模拟消化特性,并对其消化产物的抗氧化特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显示:经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后,鲢鱼鱼肉粒的蛋白消化率可达78.2%。消化产物具有较强抗氧化性,对羟自由基清除率、DPPH自由基除率、过氧化氢清除率、亚铁离子还原力等各抗氧化指标的半数效应浓度IC50分别为1.66,2.14,3.88,3.33 mg/m L;且在37℃保温1 h,各抗氧化指标均未发生显著变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肉粒 鲢鱼 模拟消化 抗氧化
下载PDF
体外模拟消化环境中乳清浓缩蛋白对5-甲基四氢叶酸钙生物可及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3
作者 张雨松 崔蔚然 +2 位作者 唐祯玥 白红雨 邵美丽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100,共9页
生物可及性是5-甲基四氢叶酸钙(5-methyltetrahydrocalcium folate,5-MTHF)发挥生物功能的前提,易受到食品组分的影响。该文以乳清浓缩蛋白(whey protein concentrate,WPC)和5-MTHF为研究对象,利用体外消化系统,探究WPC在不同条件下(浓... 生物可及性是5-甲基四氢叶酸钙(5-methyltetrahydrocalcium folate,5-MTHF)发挥生物功能的前提,易受到食品组分的影响。该文以乳清浓缩蛋白(whey protein concentrate,WPC)和5-MTHF为研究对象,利用体外消化系统,探究WPC在不同条件下(浓度、加工方式、胃肠pH、消化时间)对5-MTHF生物可及性的影响,并采用胶体粒径电位仪与激光共聚焦观察消化前后粒子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胃消化阶段,WPC可将5-MTHF紧密包裹,较好地保护了5-MTHF,并成功转运至肠消化阶段完成释放,提高了5-MTHF的生物可及性。同时,WPC浓度、WPC加工方式、胃肠pH、消化时间等均不同程度影响5-MTHF的生物可及性和粒径、电位。其中,在胃消化阶段,各WPC-5-MTHF组均未检测出5-MTHF,生物可及性为0。在肠消化阶段,WPC-5-MTHF组的生物可及性随WPC浓度的增加而提高,较5-MTHF组的生物可及性提高了11.1%~19.61%;超声处理组、高压均质组、加热处理组的生物可及性较未加工处理组分别减少了8.49%、9.52%、8.75%;在肠pH为7、消化时间为5 h时,WPC-5-MTHF组拥有最佳生物可及性,分别为45.17%、42.32%,与5-MTHF组相比,提高到2倍左右。粒径和电位的结果显示,WPC-5-MTHF组较WPC拥有更小的粒径,更大的电位绝对值,并且WPC-5-MTHF结构的变化会引起消化特性的改变,该研究为5-甲基四氢叶酸钙在乳制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蛋白 5-甲基四氢叶酸钙 体外消化模拟 生物可及性 微观结构
下载PDF
体外模拟刺梨多糖经胃肠道消化和酵解的产物及其抗氧化功能
4
作者 张广米 黄青青 +5 位作者 殷明月 吴冬艳 黄倍倍 付白花 李磊 王舟舟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8期31-38,共8页
为了解刺梨多糖(Rosa roxburghii Tratt polysaccharides,RRTP)经体外模拟胃、小肠消化产物的总糖、还原糖含量,结肠厌氧发酵产物的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种类及含量,以及消化产物的抗氧化功能。该研究采用苯酚硫... 为了解刺梨多糖(Rosa roxburghii Tratt polysaccharides,RRTP)经体外模拟胃、小肠消化产物的总糖、还原糖含量,结肠厌氧发酵产物的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种类及含量,以及消化产物的抗氧化功能。该研究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3,5-二硝基水杨酸(3,5-dinitrosalicylic acid,DNS)法测定还原糖含量,气相色谱法测定SCFAs种类和含量;利用比色法测定羟自由基(·OH)、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表明,RRTP经体外模拟胃消化,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总体上无变化;经体外模拟小肠消化,总糖含量下降,消化2 h时还原糖含量上升,之后趋于平稳;经体外模拟结肠厌氧发酵,总糖含量显著下降(P<0.05),还原糖含量在12 h内显著下降(P<0.05)后趋于平稳,并产生乙酸、丙酸和正丁酸等SCFAs。RRTP在体外模拟胃消化阶段,其产物对·OH的清除率变化最明显,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小肠消化阶段,RRTP产物对·O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在6 h时升高(P<0.05);在结肠厌氧发酵阶段,RRTP产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变化最明显,也呈现先升高又下降的趋势。综上,RRTP在体外模拟胃阶段消化有限,但能够在结肠被发酵分解并产生乙酸、丙酸和正丁酸等SCFAs,其体外消化产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功能且此功能会随着消化的进行而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 多糖 模拟胃肠消化 短链脂肪酸 抗氧化
下载PDF
4种鸡蛋制品的体外消化特性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5
作者 崔保宇 卢海强 +2 位作者 王玉印 田洪涛 谷新晰 《中国食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8,共10页
目的:评估白煮蛋、卤蛋、茶叶蛋和臭鸡蛋的老年人体外消化特性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构建3种老年体外消化模型[口腔(E1)、口腔和胃(E2)、口腔和胃肠道(E3)],以健康成人模型(C)为对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4种鸡蛋制品的蛋白质含量为... 目的:评估白煮蛋、卤蛋、茶叶蛋和臭鸡蛋的老年人体外消化特性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构建3种老年体外消化模型[口腔(E1)、口腔和胃(E2)、口腔和胃肠道(E3)],以健康成人模型(C)为对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4种鸡蛋制品的蛋白质含量为11.84%~13.40%,脂肪含量为7.79%~16.15%,水分含量为68.50%~76.11%,其中臭鸡蛋的蛋白含量最低(约11.84%),脂肪含量最高(约16.15%)。体外消化模拟结果表明,老年人消化过程中臭鸡蛋的蛋白质消化率最低(约47%),而其它3种鸡蛋制品的蛋白消化率基本一致(约70%)。此外,本研究还发现E2消化模型并未引起蛋白质消化率降低,而E3消化模型却对鸡蛋蛋白的消化有较大影响,约降低了12%~21%。进一步分析发现,臭鸡蛋组功能氨基酸的相对含量均高于其它3组,表现出较强的生物活性。4种鸡蛋制品引起老年人肠道菌群结构的改变,样品组微生物共发现56个属,其中双歧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最高。卤蛋组、臭鸡蛋组、白煮蛋组和茶叶蛋组中双歧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分别为51.44%,47.75%,47.56%和44.05%,且4种鸡蛋制品的B/E值分别是1.27,1.12,1.09,0.92,表明卤蛋和臭鸡蛋具有较好地改善肠道菌群结构的能力。4种鸡蛋制品对肠道中不同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臭鸡蛋组的丙酸和丁酸释放量影响最大,分别为1.12 mmol/L和0.38 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 老年人 体外消化模拟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下载PDF
紫苏蛋白粉添加量对面包品质及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宁倩茹 李会珍 +2 位作者 张志军 韩婉毓 郭誉嵘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3期173-181,共9页
为拓宽紫苏蛋白在食品中的应用,采用不同添加量(0%、5%、10%、15%、20%,m/m)紫苏蛋白粉部分替代小麦粉制作面包,探究其对面包理化性质、感官品质、质构特性和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紫苏蛋白粉添加量增加,面包色泽加深,比容下... 为拓宽紫苏蛋白在食品中的应用,采用不同添加量(0%、5%、10%、15%、20%,m/m)紫苏蛋白粉部分替代小麦粉制作面包,探究其对面包理化性质、感官品质、质构特性和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紫苏蛋白粉添加量增加,面包色泽加深,比容下降,但含水量和保水能力增加。当紫苏蛋白粉添加量为10%时,面包感官品质最佳,同时可显著降低面包硬度,改善回复性。在体外模拟消化试验中,紫苏蛋白粉能显著降低面包的还原糖释放量、快消化淀粉(RDS)和慢消化淀粉(SDS)含量,且随紫苏蛋白粉添加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当紫苏蛋白粉添加量≥10%时,紫苏蛋白面包的血糖生成指数(GI)≤70,属中等血糖生成指数食品。综上,紫苏蛋白粉最适添加量为10%,紫苏蛋白面包的理化性质和感官品质得到改善,控糖效果显著,研究结果可为紫苏蛋白在面包类焙烤食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蛋白 理化性质 质构特性 感官评价 体外消化模拟
下载PDF
英国红芸豆抗氧化肽营养价值评价及体外模拟消化分析
7
作者 李琳 陈丹 +2 位作者 范晓禹 郑喜群 崔素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62-70,共9页
为了提高英国红芸豆的经济效益,开发高附加值的功能性产品,以英国红芸豆蛋白抗氧化肽组分(BRKBPAPC)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价值和粒径分布进行分析,并采用体外模拟消化法评价BRKBPAPC消化过程中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BRKBPAPC含有8... 为了提高英国红芸豆的经济效益,开发高附加值的功能性产品,以英国红芸豆蛋白抗氧化肽组分(BRKBPAPC)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价值和粒径分布进行分析,并采用体外模拟消化法评价BRKBPAPC消化过程中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BRKBPAPC含有8种必需氨基酸,与抗氧化活性相关的氨基酸含量较高;BRKBPAPC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AA)为66.01,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6.13,生物价(BV)为82.18,必需氨基酸组成符合FAO/WHO标准模式,是一种良好的植物源多肽;BRKBPAPC的粒径分布均匀且只有一个峰,在400~800nm之间。体外模拟消化结果表明,与未超滤肽相比,BRKBPAPC的抗氧化活性和稳定性显著提高(P<0.05);BRKBPAPC消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可达81.83%,对羟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可达82.76%,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可达48.84%。研究为英国红芸豆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红芸豆 抗氧化肽 模拟消化 氨基酸组成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体外模拟消化环境中消化酶对κ-卡拉胶/酪蛋白复合体系流变学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尚旭珂 朱斯亮 +1 位作者 郑宝东 郭娟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41,共9页
卡拉胶与酪蛋白的结合对肠道屏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为研究两者在体外消化模拟中消化酶是否是影响多糖或多糖-蛋白复合体系构象转变的主要因素,本文以κ-卡拉胶为研究对象,选择酪蛋白为基质,探究体外模拟消化环境中消化酶对κ-卡拉胶/... 卡拉胶与酪蛋白的结合对肠道屏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为研究两者在体外消化模拟中消化酶是否是影响多糖或多糖-蛋白复合体系构象转变的主要因素,本文以κ-卡拉胶为研究对象,选择酪蛋白为基质,探究体外模拟消化环境中消化酶对κ-卡拉胶/酪蛋白复合体系结合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消化酶对κ-卡拉胶与酪蛋白的结合影响不大,但可以使体系硫酸基团暴露量显著增加,不利于κ-卡拉胶的构型。体系中的酪蛋白被分解为低分子量的蛋白质或肽段,使得复合体系的特征长度增加,相互作用减弱,粘弹性下降,双螺旋结构稳定性降低。本研究为κ-卡拉胶的安全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胶 酪蛋白 消化 模拟消化 流变学特性
下载PDF
体外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黑果腺肋花楸果提取物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作用变化规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旭辉 钟方丽 +2 位作者 王晓林 王云 封晴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4期89-95,共7页
通过体外模拟,探究黑果腺肋花楸果提取物胃肠消化过程中的活性成分及抗氧化作用变化规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黑果腺肋花楸果提取物口腔消化液、胃消化液、肠消化液、肠透析液以及黑果腺肋花楸果提取物溶液5种样品中总黄酮、多酚、... 通过体外模拟,探究黑果腺肋花楸果提取物胃肠消化过程中的活性成分及抗氧化作用变化规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黑果腺肋花楸果提取物口腔消化液、胃消化液、肠消化液、肠透析液以及黑果腺肋花楸果提取物溶液5种样品中总黄酮、多酚、花青素、原花青素含量变化;同时,检测5种样品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果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最高,为(333.86±3.46)mg/g,其次是多酚,花青素含量最少。在模拟消化过程中活性成分变化趋势存在差异,花青素含量在口腔消化液中最多,肠消化液次之,胃消化液和肠透析液中较少;原花青素在口腔消化液中最多,胃消化液中减少,肠消化液和肠透析液中消失。多酚在肠消化液中含量最高,口腔和胃消化液中差距不大,肠透析液中明显减少。模拟消化液清除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变化趋势相似,其中口腔消化液抗氧化能力最强(清除羟基自由基IC50值为71μL,强于维生素C,清除DPPH自由基IC50值为13.7μL,弱于维生素C),肠消化液抗氧化能力最弱,而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的结果略有不同,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有待进一步研究。通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黑果腺肋花楸果提取物消化产物具有潜在的抗氧化活性,并与相关活性成分含量具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腺肋花楸 模拟消化 活性成分 含量测定 抗氧化
下载PDF
超声辅助溶剂提取苦荞总黄酮及其体外模拟消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秦斐 范肖 +2 位作者 王宇阳 付晓燕 朱航甫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09,共5页
以苦荞种子为原料,在不同的超声温度下提取苦荞总黄酮,并研究苦荞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总黄酮在60℃时含量达到最大值228.5 mg/100mL,是溶剂提取的1.5倍。通过体外模拟消化试验发现,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有利于消... 以苦荞种子为原料,在不同的超声温度下提取苦荞总黄酮,并研究苦荞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总黄酮在60℃时含量达到最大值228.5 mg/100mL,是溶剂提取的1.5倍。通过体外模拟消化试验发现,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有利于消化过程中总黄酮的释放,且在胃肠消化过程中胃蛋白酶和肠蛋白酶有利于总黄酮的释放,均在120 min时达到最大。通过体外模拟消化抗氧化活性测定可知,苦荞总黄酮胃肠消化产物对DPPH·、·OH及·O-2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提取 苦荞总黄酮 模拟消化试验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青川核桃壳和分心木抗氧化成分及活性的变化
11
作者 杜昕 张新悦 +4 位作者 王芳 罗琴 谢庆 赵英琼 刘雨潇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4-160,共7页
目的:充分利用核桃副产物资源。方法: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核桃壳和分心木抗氧化成分,探究其提取物在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抗氧化成分(总酚、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性(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羟自由基清除活性,FRAP和Fe^(... 目的:充分利用核桃副产物资源。方法: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核桃壳和分心木抗氧化成分,探究其提取物在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抗氧化成分(总酚、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性(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羟自由基清除活性,FRAP和Fe^(2+)螯合力)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分心木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抗氧化活性始终高于核桃壳的(P<0.05);经体外模拟消化后,分心木和核桃壳中总酮、总酚含量逐渐降低(P<0.05),DPPH自由基清除力、ABTS自由基清除力和FRAP抗氧化能力为口腔>胃>肠(P<0.05),与总酚、总黄酮含量变化趋势一致。除Fe^(2+)螯合外,核桃壳和分心木提取物消化液的抗氧化性与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核桃壳和分心木均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且分心木的抗氧化活性优于核桃壳,有望作为天然抗氧化功能食品或抗氧化剂的原料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壳 分心木 模拟消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红茶的体外模拟消化及TFDG对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12
作者 陈光萱 袁慧聪 王旭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2期59-65,共7页
肥胖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现代流行病,抑制胰脂肪酶的活性是治疗肥胖的关键。该研究考察红茶经体外模拟消化后酚类物质的生物可及性和抗肥胖特性,并通过荧光光谱探究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酯(theaflavin-3,3′-digallate,TFDG)对... 肥胖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现代流行病,抑制胰脂肪酶的活性是治疗肥胖的关键。该研究考察红茶经体外模拟消化后酚类物质的生物可及性和抗肥胖特性,并通过荧光光谱探究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酯(theaflavin-3,3′-digallate,TFDG)对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机制。体外模拟消化试验结果表明,红茶在消化过程中酚类物质含量降低,最终生物可及性维持在32.04%,但经体外消化后其对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率增加26.97%,并且有效地抑制了膳食脂肪的分解。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TFDG能够静态猝灭胰脂肪酶的内源荧光,氢键和疏水作用是二者结合过程中的主要驱动力,并且在结合过程中胰脂肪酶的构象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脂肪酶 红茶 茶黄素-3 3′-双没食子酸酯 模拟消化 荧光光谱
下载PDF
刺五加嫩叶中抗氧化成分在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变化规律的研究
13
作者 李佳博 孙一丹 +1 位作者 秦汝兰 关颖丽 《人参研究》 2024年第6期40-44,共5页
目的 研究刺五加嫩叶在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所含抗氧化成分及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 通过体外模拟4个消化过程(口腔消化、胃消化、肠消化、肠透析),探讨刺五加嫩叶中总黄酮、总多酚和总多糖的含量变化规律,并以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ABTS... 目的 研究刺五加嫩叶在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所含抗氧化成分及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 通过体外模拟4个消化过程(口腔消化、胃消化、肠消化、肠透析),探讨刺五加嫩叶中总黄酮、总多酚和总多糖的含量变化规律,并以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抗氧化活性评价指标,探讨不同消化过程对各成分的影响。结果 体外模拟消化过程对3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总多糖的含量提升显著,口腔消化液及胃消化液的抗氧化活性增强。结论 为进一步深入探讨抗氧化成分在体内代谢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刺五加野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嫩叶 模拟消化 抗氧化成分 变化规律
下载PDF
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对紫苏干、鲜叶和紫苏茶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影响的研究
14
作者 郎尧 邱丹 +2 位作者 赵婉莹 王培颖 常博文 《中外食品工业》 2024年第11期89-91,共3页
本研究阐明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对不同处理紫苏叶中有效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苏茶在经过体外肠液消化后总酚和总黄酮含量高于紫苏鲜叶和紫苏干叶。紫苏鲜叶和紫苏茶经过体外胃、肠液消化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上升至... 本研究阐明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对不同处理紫苏叶中有效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苏茶在经过体外肠液消化后总酚和总黄酮含量高于紫苏鲜叶和紫苏干叶。紫苏鲜叶和紫苏茶经过体外胃、肠液消化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上升至90%以上。本研究对紫苏叶炮制品在体外模拟消化后成分含量进行检测,为紫苏茶产品开发的功能性研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叶 模拟消化 有效成分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模拟胃、肠消化日本沼虾原肌球蛋白稳定性比较
15
作者 陈娇 华希玮 +3 位作者 刘鑫 郑双艳 陈红兵 谢彦海 《中国食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4,共10页
为比较成人和婴幼儿胃、肠消化对日本沼虾原肌球蛋白消化稳定性的影响差异,首先构建成人和婴幼儿体外静态消化模型,对原肌球蛋白(TM)进行体外消化。随后,用Tricine-SDS-PAGE、RP-HPLC和MALDI-TOF-MS等方法测定经体外模型模拟消化后TM的... 为比较成人和婴幼儿胃、肠消化对日本沼虾原肌球蛋白消化稳定性的影响差异,首先构建成人和婴幼儿体外静态消化模型,对原肌球蛋白(TM)进行体外消化。随后,用Tricine-SDS-PAGE、RP-HPLC和MALDI-TOF-MS等方法测定经体外模型模拟消化后TM的水解度和酸溶性肽浓度以及胃、肠消化产物的分子质量分布等。结果显示:模拟成人、婴幼儿胃消化终阶段的TM水解度分别为(17.99±1.41)%,(49.46±1.02)%;模拟成人、婴幼儿肠消化终阶段的TM水解度分别为(9.92±1.50)%,(30.68±1.04)%。模拟成人、婴幼儿胃消化终阶段的酸溶性肽质量浓度分别为(74.77±6.84),(46.39±7.5)μg/mL、;模拟成人、婴幼儿肠消化终阶段的酸溶性肽质量浓度分别为(303.99±12),(175.93±11.53)μg/mL。模拟成人胃、肠消化终阶段时,TM的消化片段主要集中分布于15~30 ku范围和20 ku以下,而模拟婴幼儿胃、肠最终的消化片段以大分子为主,主要在20 ku以上,说明成人模拟消化液的消化能力较婴幼儿模拟消化液消化能力强,TM易被成人消化而婴幼儿对TM的消化不完全,可能更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发生。成人和婴幼儿胃肠消化的差异可能是由于成人的消化系统健全,而婴幼儿胃肠功能发育不健全、消化酶量较少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过敏 婴幼儿过敏 原肌球蛋白 模拟胃肠消化 消化稳定性
下载PDF
荞麦蜂花粉多糖的纯化、表征及其在体外消化过程中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华 孟晶晶 +4 位作者 马云啸 张志威 于丽丽 张继星 周文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58-65,共8页
本论文旨在研究荞麦蜂花粉多糖(BWPP)在模拟体外胃肠消化过程中的抗氧化活性。采用DEAE-52纤维素柱对粗多糖进行分级纯化,经体外模拟胃、肠消化研究其在体外消化过程中的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DEAE-52纤维素柱层析洗脱纯化... 本论文旨在研究荞麦蜂花粉多糖(BWPP)在模拟体外胃肠消化过程中的抗氧化活性。采用DEAE-52纤维素柱对粗多糖进行分级纯化,经体外模拟胃、肠消化研究其在体外消化过程中的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DEAE-52纤维素柱层析洗脱纯化后得到总糖含量最高组分BWPP-1,其主要由Glc、Xyl、Ara等组成,且红外光谱显示BWPP-1具有明显的多糖特征吸收峰。BWPP和BWPP-1在进行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时,模拟胃液消化60 min时,BWPP和BWPP-1的ABTS^(+)·清除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6.39%±1.28%、90.38%±2.78%,与其他消化时间的存在显著差异(P<0.05);60 min时对DPPH·清除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6.86%±0.11%、89.58%±1.67%,且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模拟肠液消化时,BWPP和BWPP-1对ABTS^(+)·清除率在60 min时达到最大值为88.67%±0.40%和91.82%±2.77%,且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对DPPH·清除率在240 min时达到最大值57.11%±0.06%和65.67%±3.67%,二者差异显著(P<0.05);而在消化过程中,对铁离子还原能力均较弱。由此可得,BWPP和BWPP-1具有较好的ABTS^(+)·和DPPH·清除能力,且胃液消化时DPPH·清除能力略高于肠液消化,而肠液消化时的ABTS^(+)·清除能力略高于胃液消化。本研究为以荞麦蜂花粉为基料的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蜂花粉 多糖 纯化 模拟消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臭氧水处理对罗非鱼鱼糜品质及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
17
作者 刘巧瑜 肖斯立 +8 位作者 曾晓房 黄晓霞 游云 庄晓琪 李瑞 李湘銮 朱嘉敏 练晓丹 白卫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6-33,共8页
将臭氧水漂洗的罗非鱼鱼片制成鱼糜,研究漂洗质量浓度和漂洗时间对鱼糜品质和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并通过分析肌原纤维蛋白氧化程度探讨臭氧水漂洗提高罗非鱼鱼糜品质的原因。结果表明,臭氧水漂洗后鱼糜白度、硬度和胶着度显著提高(P<... 将臭氧水漂洗的罗非鱼鱼片制成鱼糜,研究漂洗质量浓度和漂洗时间对鱼糜品质和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并通过分析肌原纤维蛋白氧化程度探讨臭氧水漂洗提高罗非鱼鱼糜品质的原因。结果表明,臭氧水漂洗后鱼糜白度、硬度和胶着度显著提高(P<0.05),10 mg/L臭氧水漂洗10 min时鱼糜的凝胶特性最佳。随着臭氧水漂洗质量浓度的增加和漂洗时间的延长,鱼糜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呈上升趋势,肌原纤维蛋白的羰基含量上升、总巯基含量逐渐降低。感官评价结果显示10 g/mL臭氧水漂洗10 min时感官品质最佳。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显示,10~18 mg/L臭氧水漂洗使蛋白交联形成较小的可溶性聚集体,大于18 mg/L臭氧水漂洗后蛋白形成较大的不溶性聚集体。根据拉曼光谱结果可知,10~18 mg/L臭氧水漂洗使肌原纤维蛋白二级结构逐渐展开,α-螺旋逐渐转化为β-折叠和无规卷曲。体外消化结果表明,臭氧水漂洗提高了鱼糜在消化过程中的水解程度,其中10 mg/mL臭氧水漂洗10 min时水解程度最高,消化后小分子肽(100~1000 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综上所述,肌原纤维蛋白适度氧化能提高罗非鱼鱼糜的品质,10 mg/mL臭氧水漂洗10 min时,鱼糜感官品质最好,凝胶特性及体外消化特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水漂洗 罗非鱼鱼糜 品质 蛋白氧化 模拟消化
下载PDF
鳕鱼骨明胶多肽螯合钙制备工艺及其在体外模拟消化液中的稳定性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凯 侯虎 +3 位作者 彭喆 张朝辉 赵雪 李八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7,共7页
为探究鳕鱼骨明胶多肽螯合钙的较佳制备工艺及其消化吸收稳定性,以螯合率为指标对鳕鱼骨明胶多肽与CaCl_2的螯合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利用体外胃肠模拟消化系统考察了产物在胃肠道环境中螯合率的变化情况。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与响应... 为探究鳕鱼骨明胶多肽螯合钙的较佳制备工艺及其消化吸收稳定性,以螯合率为指标对鳕鱼骨明胶多肽与CaCl_2的螯合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利用体外胃肠模拟消化系统考察了产物在胃肠道环境中螯合率的变化情况。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与响应面分析,优化后螯合工艺确定为酶解时间1.5h、肽钙质量比8∶1、pH5.5、螯合温度50℃、螯合时间1h,最终螯合率可达93.47%。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鳕鱼骨明胶多肽与Ca^(2+)螯合后由粗糙的纤维状结构变为光滑的球状颗粒;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示Ca^(2+)和鱼骨明胶肽的氨基端与羧基端相结合。体外模拟消化实验证明,钙肽螯合物在模拟胃液中结构易受破坏,螯合率从60.74%降低到3.64%;在模拟肠液中螯合率随着时间的延长,由10.74%上升至53.38%(120 min)。研究结果为水产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及鱼骨明胶多肽螯合钙这一新型补钙制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多肽 螯合 响应面优化 模拟消化
下载PDF
柑橘在体外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总多酚、总黄酮及总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43
19
作者 从彦丽 彭梦雪 +2 位作者 刘冬 孙海燕 唐旭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96-103,共8页
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法模拟柑橘在胃肠道的消化过程,测定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总多酚、总黄酮的释放量及总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柑橘多酚主要是游离酚,有机化学提取法释放的多酚高于模拟胃肠消化法。模拟胃消化3 h后,与消化0 ... 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法模拟柑橘在胃肠道的消化过程,测定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总多酚、总黄酮的释放量及总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柑橘多酚主要是游离酚,有机化学提取法释放的多酚高于模拟胃肠消化法。模拟胃消化3 h后,与消化0 h相比,宽皮柑、脐橙和金橘的多酚最大释放量是其1.02、0.93、1.21倍,黄酮最大释放量是其1.46、2.37、2.16倍,最大抗氧化活性是其1.10、1.23、1.62倍。体外模拟肠消化4 h后,与胃消化0 h和肠消化0 h相比,宽皮柑、脐橙和金橘的多酚释放量分别为其0.99、0.80、1.29倍和91%、81%、90%,黄酮的最大释放量分别为其73%、39%、64%和51%、17%、39%,最大抗氧化活性分别为其1.67、1.09、1.76倍和1.31、0.88、1.22倍。这表明柑橘在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胃蛋白酶、胰酶、胆汁及胃酸均可以促进抗氧化活性物质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模拟胃肠消化 多酚 黄酮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多酚化合物体外模拟消化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9
20
作者 李俶 王谢祎 +4 位作者 翟宇鑫 戴涛涛 陈军 刘继延 刘成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5,共5页
选取7种不同种类的酚类化合物,研究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酚类化合物在胃肠道消化过程中的稳定性不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胃消化过程对酚酸类化合物的影响较小,其含量无显著变化,但类黄酮化合物在... 选取7种不同种类的酚类化合物,研究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酚类化合物在胃肠道消化过程中的稳定性不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胃消化过程对酚酸类化合物的影响较小,其含量无显著变化,但类黄酮化合物在胃消化过程中稳定性较差,儿茶素含量下降了16.6%、表儿茶素含量下降了约6%。经模拟肠液处理后,除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外,其他酚类化合物含量均显著降低,此外,绿原酸在肠液消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质。体外模拟胃肠液消化对混合标准品的作用结果有所不同,模拟胃液消化对混合标准品含量均无显著影响,模拟肠液消化后,仅表儿茶素、没食子酸含量分别降低为76.96%和50.30%,其他酚类化合物含量均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类化合物 模拟消化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