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挤压膨化结合酶解制备低GI代餐粉及其体外消化率测定
1
作者 任元元 李宇航 +4 位作者 孟资宽 邹育 雷英杰 周哲是 刘建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22-29,共8页
以藜麦、燕麦、青稞、苦荞为主要原料,辅以薏仁、葛根、桑叶、菊粉、低聚果糖等,利用酶解植物性原料及挤压膨化工艺制备代餐粉。以分散性指数和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结合优化原料挤压膨化工艺,并对原料代餐... 以藜麦、燕麦、青稞、苦荞为主要原料,辅以薏仁、葛根、桑叶、菊粉、低聚果糖等,利用酶解植物性原料及挤压膨化工艺制备代餐粉。以分散性指数和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结合优化原料挤压膨化工艺,并对原料代餐粉、挤压膨化代餐粉和酶解挤压膨化代餐粉的品质、体外消化率和血糖生成指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酶解挤压膨化代餐粉的最佳挤压膨化工艺为挤压温度150℃,螺杆转速810 r/min,喂料速度340 r/min,该工艺下代餐粉的分散性指数98.81%,感官评分89分。三种粉品质差异显著,酶解挤压膨化代餐粉的分散性指数和感官品质最高,酶解挤压膨化代餐粉eGI值为51.56,属于低GI食物,可为低GI代餐粉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膨化 酶解 代餐粉 响应面试验 体外消化率
下载PDF
不同添加剂对燕麦草青贮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魏杰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117,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在燕麦草中添加不同添加剂对燕麦草青贮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试验共设8组,分别为对照组(CK组,燕麦草单独青贮)、U组(4.0 g/kg尿素)、LAB组(2 mg/kg乳酸菌制剂)、CE组(50 mg/kg纤维素酶)、U-L组(0.4%尿素+2 mg/kg乳酸菌... 试验旨在探究在燕麦草中添加不同添加剂对燕麦草青贮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试验共设8组,分别为对照组(CK组,燕麦草单独青贮)、U组(4.0 g/kg尿素)、LAB组(2 mg/kg乳酸菌制剂)、CE组(50 mg/kg纤维素酶)、U-L组(0.4%尿素+2 mg/kg乳酸菌制剂)、U-C组(0.4%尿素+50 mg/kg纤维素酶)、L-C组(2 mg/kg乳酸菌制剂+50 mg/kg纤维素酶)和ULC组(0.4%尿素+2 mg/kg乳酸菌制剂+50 mg/kg纤维素酶),每组3个重复。在室温下(20~30℃)避光青贮45 d后开袋取样,检测燕麦青贮的青贮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等指标。结果显示,各试验组燕麦草青贮的干物质、粗蛋白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ULC组燕麦草青贮的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37.33%和12.85%,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9.18%、35.83%,ULC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是对照组的2.27倍。各处理组燕麦草青贮乳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ULC组燕麦草青贮的乳酸含量最高(7.74%),氨态氮/总氮显著低于各组(P<0.05)。各试验组中燕麦草青贮乳酸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ULC组和U-L组燕麦草青贮的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分别为6.83、6.41 lgCFU/g,且两组均未检测出霉菌。ULC组24、48 h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分别为66.34%、73.25%;U-L组的24 h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最高(33.49%),ULC组的48 h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最高(56.17%)。研究表明,不同添加剂及其组合对燕麦青贮品质和体外消化率均起到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添加ULC组(尿素+乳酸菌制剂+纤维素酶)效果最好,燕麦青贮饲喂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燕麦 添加剂 营养价值 发酵品质 体外消化率
原文传递
豌豆抗性淀粉对磷酸化肌原纤维蛋白基乳液体外消化率及凝胶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胡方洋 陈金玉 +4 位作者 郭晋廷 李若涵 张萱 张颖璐 张坤生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8-117,共10页
探究抗性淀粉对磷酸化肌原纤维蛋白(SPPMP)乳液体外消化率和凝胶特性的影响,为抗性淀粉在肉制品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糊化-超声-回生法制备豌豆抗性淀粉,按0%,2%,4%,6%的比例添至SPPMP乳液体系中,考察豌豆抗性淀粉对SPPMP... 探究抗性淀粉对磷酸化肌原纤维蛋白(SPPMP)乳液体外消化率和凝胶特性的影响,为抗性淀粉在肉制品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糊化-超声-回生法制备豌豆抗性淀粉,按0%,2%,4%,6%的比例添至SPPMP乳液体系中,考察豌豆抗性淀粉对SPPMP乳液乳化稳定性、体外消化率、流变特性以及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磷酸化修饰引入C-O-P键,促进了MP热诱导凝胶三维网络结构的形成,提高了MP基乳液的表观黏度、储能模量(G′)、凝胶硬度和弹性、凝胶强度和凝胶持水力等。在此基础上添加豌豆抗性淀粉,蛋白最终消化率仍能保持原始蛋白消化率的93.80%,乳液的流变特性和凝胶性质得到进一步改善。在豌豆抗性淀粉添加量为6%时,乳液体系的G′、凝胶强度和持水力均达到最大,分别为原蛋白的21.61,2.40倍和1.44倍。这可能是由于磷酸基团的引入促进了蛋白质分子通过离子相互作用彼此交联,豌豆抗性淀粉的“填充效应”使得MP形成更加紧密的网络结构,最终提高混合凝胶的性质。将抗性淀粉与磷酸化改性结合使用,在不明显影响肉蛋白营养价值的同时,还能提高肉蛋白的加工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抗性淀粉 磷酸化修饰 肌原纤维蛋白 体外消化率 凝胶特性
下载PDF
不同发酵时间对全价饲料营养成分、霉菌毒素含量和能量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4
作者 张春吉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36,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发酵时间对发酵全价饲料营养成分、霉菌毒素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处理组1和处理组2。对照组为不发酵组,处理组1和2分别于37℃厌氧发酵3和7 d,每个处理6个重复。发酵结束后测定饲料常规营...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发酵时间对发酵全价饲料营养成分、霉菌毒素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处理组1和处理组2。对照组为不发酵组,处理组1和2分别于37℃厌氧发酵3和7 d,每个处理6个重复。发酵结束后测定饲料常规营养成分、霉菌毒素和体外消化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发酵3和7 d后,干物质损失率显著增加(P<0.05),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有所提高(P<0.05);但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逐渐降低(P<0.05)。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均含量显著提高(P<0.05),但处理组1和处理组2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饲料中干物质和粗蛋白质消化率均有显著提高(P<0.05),能量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全价饲料用呼吸膜袋发酵3 d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时间 营养成分 霉菌毒素 体外消化率
下载PDF
添加剂对羊草青贮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36
5
作者 孙娟娟 玉柱 +4 位作者 薛艳林 毛培胜 白春生 许庆方 单战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38-242,共5页
研究乳酸菌制剂、纤维素酶和甲酸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青贮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制剂、纤维素酶、乳酸菌制剂+纤维素酶均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pH值,提高了乳酸含量(P<0.05);添加甲酸显著降低了青贮料p... 研究乳酸菌制剂、纤维素酶和甲酸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青贮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制剂、纤维素酶、乳酸菌制剂+纤维素酶均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pH值,提高了乳酸含量(P<0.05);添加甲酸显著降低了青贮料pH值、乳酸和氨态氮含量(P<0.05);添加乳酸菌制剂或甲酸显著提高了干物质体外消化率(P<0.05),乳酸菌制剂与纤维素酶混合添加显著提高了干物质和粗蛋白质体外消化率(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发酵品质 体外消化率 乳酸菌 纤维素酶 甲酸
下载PDF
青藏高原5种牧草木质素含量及其体外消化率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徐世晓 赵新全 +2 位作者 孙平 赵同标 赵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9期1605-1608,共4页
在海拔高度3200m的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选取羊茅 Festucaovina 、早熟禾 Poaannua 、艹洽草 Koeoeriacristata 以及莎草科的矮嵩草 Kobresiahumilis 、黑褐苔草 Carexalrofusca 5种青藏高原重要牧草品种,分别测定羊茅... 在海拔高度3200m的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选取羊茅 Festucaovina 、早熟禾 Poaannua 、艹洽草 Koeoeriacristata 以及莎草科的矮嵩草 Kobresiahumilis 、黑褐苔草 Carexalrofusca 5种青藏高原重要牧草品种,分别测定羊茅、早熟禾、艹洽草、矮嵩草茎、矮嵩草叶、黑褐苔草茎和黑褐苔草叶的木质素含量,并采用二级离体培养法测定其体外消化率,比较不同牧草间木质素含量及消化率差异.1999和2000年两年的实验结果表明,牧草木质素含量与其体外消化率之间为极显著负相关 P<0.01 ;就同种牧草不同器官而言,牧草茎的木质素含量明显高于叶,其降解率较低;3种禾本科牧草及2种莎草科牧草不同牧草品种间木质素含量和体外消化率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羊茅 早熟禾 落草 矮嵩草 黑褐苔草 木质素 体外消化率
下载PDF
添加剂对尖叶胡枝子青贮发酵品质及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22
7
作者 玉柱 魏馨 +2 位作者 于艳冬 韩建国 孙启忠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3-79,共7页
以尖叶胡枝子为原料,添加乳酸菌制剂LaLsIL dry(0.000 5%,0.001 0%,0.002 0%和0.007 0%)和Mi-cromanger H/M(0.001 135%,0.003 405%和0.004 450%),在实验室条件下制作小型塑料袋青贮,贮藏90 d,分析乳酸菌制剂对尖叶胡枝子青贮保存性能... 以尖叶胡枝子为原料,添加乳酸菌制剂LaLsIL dry(0.000 5%,0.001 0%,0.002 0%和0.007 0%)和Mi-cromanger H/M(0.001 135%,0.003 405%和0.004 450%),在实验室条件下制作小型塑料袋青贮,贮藏90 d,分析乳酸菌制剂对尖叶胡枝子青贮保存性能和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LaLsIL dry和Micromanger H/M可显著提高胡枝子青贮的乳酸含量(P<0.05),降低丁酸和氨态氮含量(P<0.05)。通过Flieg青贮饲料评分方案得出尖叶胡枝子直接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最差,等级为劣,而2种乳酸菌添加剂处理的青贮品质均明显好于对照组。LaLsIL dry和Micromanger H/M各处理均明显改善了尖叶胡枝子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同时也明显提高了尖叶胡枝子青贮饲料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的体外消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叶胡枝子 青贮 添加剂 青贮品质 体外消化率
下载PDF
6种豆科饲用灌木中酚类物质动态变化与体外消化率的关系 被引量:25
8
作者 文亦芾 曹国军 +2 位作者 樊江文 毛华明 罗富成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38,共7页
通过对云南省几种主要豆科饲用灌木不同生育期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宁的含量变化范围从银合欢的枯黄期(42.9g/kg)到假大青蓝的开花期(123.6g/kg)之间;简单酚的含量变化范围从银合欢的营养期(11.6g/kg)... 通过对云南省几种主要豆科饲用灌木不同生育期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宁的含量变化范围从银合欢的枯黄期(42.9g/kg)到假大青蓝的开花期(123.6g/kg)之间;简单酚的含量变化范围从银合欢的营养期(11.6g/kg)到结荚期(58.7g/kg)之间;总酚的含量在各生育期的变化范围依次为109.1~173.3,104.1~169.2,103.7~153.0和86.6~155.6g/kg。4种酚类化合物含量都较高的灌木有假大青蓝,含量均较低的有多花木蓝和假木豆。4种酚类化合物的含量总体表现为总酚〉单宁〉缩合单宁〉简单酚。缩合单宁与总酚和单宁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简单酚之间呈不显著的负相关(P〉0.05)。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在同一生育期不同灌木间差异显著(P〈0.05),体外有机物消化率(IVOMD)在同一生育期不同灌木间差异显著(P〈0.05)。体外消化率和体内消化率与总酚、单宁和缩合单宁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且相关系数绝对值大于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灌木 酚类物质 体外消化率
下载PDF
纤维素酶及乳酸菌对棉花秸秆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及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42
9
作者 万江春 于辉 +2 位作者 张延辉 郑伟 李宁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1-106,共6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对棉花秸秆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及体外消化率的影响,采用裹包青贮技术,在不添加或添加纤维素酶的条件下分别设置对照(CK)、添加植物乳杆菌(LP)和干酪乳杆菌(LC)共6个青贮处理,发酵60 d后取各处理样品进行相... 本试验旨在探讨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对棉花秸秆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及体外消化率的影响,采用裹包青贮技术,在不添加或添加纤维素酶的条件下分别设置对照(CK)、添加植物乳杆菌(LP)和干酪乳杆菌(LC)共6个青贮处理,发酵60 d后取各处理样品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青贮处理可有效降低棉花秸秆中的游离棉酚含量;添加纤维素酶可显著降低棉花秸秆青贮饲料的pH、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半纤维素(P <0.05),添加乳酸菌则显著增加棉花秸秆青贮饲料中的乳酸、乙酸、丙酸和V-score(P <0.05);乳酸菌、纤维素酶和乳酸菌的互作效应可显著增加棉花秸秆青贮饲料的体外粗蛋白消化率、体外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和产气量(P <0.05)。综合各指标来看,以添加纤维素酶的植物乳杆菌处理获得的棉花秸秆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较好,且48 h累积产气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秸秆 添加剂 青贮饲料 发酵品质 体外消化率
下载PDF
多花黑麦草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张丁华 王艳丰 +2 位作者 刘健 王书丽 陈付英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25-1732,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多花黑麦草与紫花苜蓿不同比例混合青贮对其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以期筛选出二者适宜的混合青贮比例。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试验分为4组,分别将多花黑麦草与紫花苜蓿的混合比例设定为100∶0(对照组)、85∶15(A1组)、7... 本试验旨在研究多花黑麦草与紫花苜蓿不同比例混合青贮对其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以期筛选出二者适宜的混合青贮比例。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试验分为4组,分别将多花黑麦草与紫花苜蓿的混合比例设定为100∶0(对照组)、85∶15(A1组)、70∶30(A2组)、55∶45(A3组)(鲜重基础),每组5个重复。青贮发酵42 d后全部开封取样,测定其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结果表明:1)随着紫花苜蓿比例升高,干物质回收率逐渐升高,A3组显著高于对照组、A1组(P<0.05); A2和A3组pH显著高于对照组和A1组(P <0. 05);随着紫花苜蓿比例的升高,乳酸含量逐渐降低,A3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A2和A3组氨态氮/总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V-score评分较高(>90),具有优质的发酵品质。2) A1、A2和A3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A2和A3组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A1和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A3组粗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干物质体外消化率和中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见,提高多花黑麦草和紫花苜蓿混合青贮饲料中紫花苜蓿的比例不仅未影响发酵品质,而且还提高了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和体外消化率。从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综合考虑,建议多花黑麦草和紫花苜蓿以55∶45比例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黑麦草 紫花苜蓿 混合青贮 发酵品质 体外消化率
下载PDF
添加玉米秸秆对甜菜渣青贮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玉柱 邓波 +2 位作者 于艳冬 孙启忠 王英哲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6-190,208,共6页
以甜菜渣和玉米秸秆为青贮原料,按照不同质量比(鲜样)混合青贮,分析添加玉米秸秆对甜菜渣青贮饲料化学成分、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菜渣直接青贮其乳酸含量较低(0.67%),乙酸含量较高,为乙酸发酵类型;添加玉米秸秆显... 以甜菜渣和玉米秸秆为青贮原料,按照不同质量比(鲜样)混合青贮,分析添加玉米秸秆对甜菜渣青贮饲料化学成分、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菜渣直接青贮其乳酸含量较低(0.67%),乙酸含量较高,为乙酸发酵类型;添加玉米秸秆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H(P<0.05),显著提高了青贮饲料的乳酸含量(P<0.05),9∶1和8∶2处理组显著降低了氨态氮的生成量(P<0.05),其发酵类型均为乳酸发酵型。通过flieg评分体系对不同组合进行评价,其等级均为良好。添加玉米秸秆后除9∶1处理组以外,其他处理均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粗蛋白含量,提高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表明添加玉米秸秆降低了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添加玉米秸秆后其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均显著低于ck(P<0.05),除9∶1处理组以外其体外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粗蛋白消化率均显著低于ck(P<0.05)。综合各项指标,认为甜菜渣和玉米秸秆的最佳混合青贮比例为90%甜菜渣+10%玉米秸秆(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渣 玉米秸秆 混合青贮 发酵品质 体外消化率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不同海拔高度对禾本科牧草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徐世晓 赵新全 +2 位作者 孙平 赵伟 赵同标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4-127,共4页
利用大板山北坡 32 0 0 m~ 380 0 m的海拔梯度 ,分别在 32 0 0 m、340 0 m、36 0 0 m和 380 0 m处选取羊茅、一年生早熟禾和 艹洽 草用二级离体培养法测定其体外消化率。 1999和 2 0 0 0年测定结果表明 ,随着海拔的升高 ,3种牧草的体... 利用大板山北坡 32 0 0 m~ 380 0 m的海拔梯度 ,分别在 32 0 0 m、340 0 m、36 0 0 m和 380 0 m处选取羊茅、一年生早熟禾和 艹洽 草用二级离体培养法测定其体外消化率。 1999和 2 0 0 0年测定结果表明 ,随着海拔的升高 ,3种牧草的体外消化率呈增加趋势 ,海拔从 32 0 0 m升到 380 0 m,羊茅、早熟禾、艹洽 草的体外消化率分别增加 6 .4 2、6 .35、8.6 9和4 .89、9.8和 5 .1个百分点。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 ,供试牧草的体外消化率与其生长的海拔高度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差异显著 (P<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板山 海拔 羊茅 早熟禾 Qia草 体外消化率
下载PDF
海拔高度对拉萨山地灌丛草地优势牧草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晓庆 罗黎鸣 +3 位作者 吴尧 潘影 武俊喜 张雪风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83,共5页
为研究海拔高度对西藏山地灌丛草地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采集拉萨河谷海拔4000m、4300m、4600m、4900m、5100m山地灌丛草地优势牧草样品,采用两级体外消化法测定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纤维组分的体外消化率。结果表明,海拔高度不同优势牧... 为研究海拔高度对西藏山地灌丛草地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采集拉萨河谷海拔4000m、4300m、4600m、4900m、5100m山地灌丛草地优势牧草样品,采用两级体外消化法测定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纤维组分的体外消化率。结果表明,海拔高度不同优势牧草的消化率不同,喜马拉雅草沙蚕的干物质消化率最高,白尖苔草次之,高山嵩草、丝颖针茅、雪层杜鹃及樱草杜鹃最低(P<0.01);高山嵩草的粗蛋白质、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高于雪层杜鹃、樱草杜鹃(P<0.01)。随着海拔高度增加,体外干物质消化率持续下降,而体外粗蛋白质、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说明在青藏高原山地草地放牧管理中,应按照海拔高度进行梯次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河谷 山地灌丛草地 海拔 营养物质 体外消化率
下载PDF
饲料粉碎粒度与能耗及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王卫国 付旺宁 +2 位作者 黄吉新 卢萍 李爱华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33-37,共5页
选择5种饲料原料(玉米、麸皮、豆粕、棉粕、菜粕),用小型锤片粉碎机在5种孔径(4.0mm、2.5mm、1.5mm、1.0mm、0.6mm)的筛片下进行粉碎,测定粉碎物的对数几何平均粒度和粉碎电耗,并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体外消化法测定不同粉碎物的蛋... 选择5种饲料原料(玉米、麸皮、豆粕、棉粕、菜粕),用小型锤片粉碎机在5种孔径(4.0mm、2.5mm、1.5mm、1.0mm、0.6mm)的筛片下进行粉碎,测定粉碎物的对数几何平均粒度和粉碎电耗,并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体外消化法测定不同粉碎物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①5种饲料原料的粉碎物的对数几何平均粒度与粉碎机筛片孔径相关,但也与饲料原料的原始粒度有关;②粉碎能耗随粉碎物对数几何平均粒度的下降而急剧上升,粉碎机产量下降,以麸皮的电耗增加幅度最大;③粉碎物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随粉碎物的增大而减小,并呈显著负相关(P<0.01)。其中,豆粕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随对数几何平均粒度的减小增加幅度最大,其次为玉米、菜粕、棉粕和麸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粉碎粒度 筛片孔径 蛋白质体外消化率 电耗 锤片式粉碎机
下载PDF
挤压膨化对大米粉糊化度及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庆 张光 +4 位作者 杨春华 吕铭守 刘琳琳 王尚杰 石彦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30-234,共5页
以大米粉为原料,采用挤压膨化法研究挤压膨化对大米粉糊化度及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分析了物料含水量、螺杆转速、第五区温度对大米粉糊化度及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影响,分析得出挤压膨化大米粉的最佳参数为:物料... 以大米粉为原料,采用挤压膨化法研究挤压膨化对大米粉糊化度及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分析了物料含水量、螺杆转速、第五区温度对大米粉糊化度及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影响,分析得出挤压膨化大米粉的最佳参数为:物料含水量为18%,螺杆转速为190 r/min,第五区温度为190℃;在此实验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糊化度为90.72%,蛋白质体外消化率为82.80%,挤压膨化后大米粉蛋白质体外消化率比未经挤压处理的大米粉蛋白质体外消化率提高了10.31%。本研究为大米精深加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粉 挤压膨化 糊化度 蛋白质体外消化率
原文传递
7种饲料原料粉碎粒度与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及能耗的研究 被引量:33
16
作者 王卫国 卢萍 +2 位作者 王俊卿 熊易强 刘焕龙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8-20,共3页
选择 7种饲料原料 (玉米、麸皮、去皮豆粕、带皮豆粕、普通豆粕、棉粕、菜粕 ) ,用小型锤片粉碎机在 5种孔径(4 .0、2 .5、1.5、1.0、0 .6mm)的筛片下进行粉碎 ,测定粉碎物的对数几何平均粒度和粉碎电耗 ,并用胃蛋白酶 -胰蛋白酶两步体... 选择 7种饲料原料 (玉米、麸皮、去皮豆粕、带皮豆粕、普通豆粕、棉粕、菜粕 ) ,用小型锤片粉碎机在 5种孔径(4 .0、2 .5、1.5、1.0、0 .6mm)的筛片下进行粉碎 ,测定粉碎物的对数几何平均粒度和粉碎电耗 ,并用胃蛋白酶 -胰蛋白酶两步体外消化法测定不同粉碎物的蛋白质的胃蛋白酶消化率和两种酶的连续消化率。结果表明 :(1) 7种饲料原料粉碎物的对数几何平均粒度与粉碎机筛片孔径线性相关 ,但也与饲料原料的原始粒度有关 ;(2 )粉碎能耗与粉碎物对数几何平均粒度主要呈二次曲线关系 ,当原料粉碎通过 1mm及以下筛孔时 ,电耗急剧上升 ;(3)粉碎物的胃蛋白酶体外消化率和总酶消化率与粉碎物的几何平均粒度显著线性负相关 (P <0 .0 5 )。说明粉碎能有效提高饲料蛋白质的消化率。其中 ,去皮豆粕具有最高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原料 粉碎粒度 蛋白质 体外消化率 能量消耗 原始粒度 筛片孔径
下载PDF
加工对饲料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和糊化度的影响 被引量:22
17
作者 程译锋 袁信华 过世东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5-128,共4页
采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法和β-淀粉酶法分别测定饲料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和淀粉糊化度,探讨了粉碎、调质和制粒对二者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料调质前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与粉碎粒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淀粉糊化度受粒度影... 采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法和β-淀粉酶法分别测定饲料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和淀粉糊化度,探讨了粉碎、调质和制粒对二者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料调质前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与粉碎粒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淀粉糊化度受粒度影响很小;调质使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和淀粉糊化度增加9%~12%和11%。15%,二者的增加值与粒度也呈负相关;制粒使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和淀粉糊化度进一步增加2%~3%和3%~5%。对于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原料性质和粉碎贡献率为82%~83%,调质为13%~15%,制粒为3%~4%;对于淀粉糊化度,原料性质和粉碎贡献率为52%-56%,调质为30%~38%,制粒为1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粉碎 调质 制粒 蛋白质体外消化率 淀粉糊化度
下载PDF
多花黑麦草抽穗期干物质体外消化率在品系间的差异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元姬 顾洪如 +2 位作者 沈益新 丁成龙 许能祥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3-58,共6页
研究了不同熟期类型多花黑麦草品系的抽穗期干物质产量、干物质体外消化率 (IVDMD)以及细胞壁结构物质含量和消化率与IVDMD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不同熟期类型间IVDMD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极早熟类型和早熟类型极显著高于晚熟类型和中熟类型... 研究了不同熟期类型多花黑麦草品系的抽穗期干物质产量、干物质体外消化率 (IVDMD)以及细胞壁结构物质含量和消化率与IVDMD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不同熟期类型间IVDMD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极早熟类型和早熟类型极显著高于晚熟类型和中熟类型,晚熟类型又极显著高于中熟类型;相同熟期类型品系间,只有中熟类型的IVDMD差异显著。②极早熟类型和早熟类型的半纤维素含量以及中熟类型和晚熟类型的纤维素含量与IVD MD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所有熟期类型的半纤维素消化率以及晚熟类型纤维素消化率与IVDMD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期 中熟 晚熟 品系 体外消化率 干物质 多花黑麦草 中极 含量 相关性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不同海拔梯度2种莎草科牧草模拟体外消化率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徐世晓 赵新全 +2 位作者 孙平 赵伟 赵同标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1191-1196,共6页
利用大板山北坡 32 0 0 m~ 380 0 m的海拔梯度 ,分别在 32 0 0 m、340 0 m、360 0 m和380 0 m处选取矮嵩草 ( Kobresia humilis)、黑褐苔草 ( Carex alrofusca) 2种青藏高原重要莎草科牧草 ,并用二级离体培养法模拟测定其体外消化率 ,1... 利用大板山北坡 32 0 0 m~ 380 0 m的海拔梯度 ,分别在 32 0 0 m、340 0 m、360 0 m和380 0 m处选取矮嵩草 ( Kobresia humilis)、黑褐苔草 ( Carex alrofusca) 2种青藏高原重要莎草科牧草 ,并用二级离体培养法模拟测定其体外消化率 ,1 999和 2 0 0 0年的测定结果发现 ,随着海拔升高牧草体外消化率呈增加的趋势 ,海拔高度从 32 0 0 m升高到 380 0 m,矮嵩草叶、矮嵩草茎、黑褐苔草叶、黑褐苔草茎的体外消化率分别增加了 8.30和 4.48、8.45和 5 .0 3、1 0 .94和 9.5 8、7.85和 8.0 9个百分点。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嵩草 黑褐苔草 青藏高原 海拔梯度 莎草科牧草 模拟体外消化率
下载PDF
食用胶联合超声对鸡血豆腐凝胶物化性质、流变特性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鑫 黄瑾 +6 位作者 卢方云 吴瑀婕 朱宏星 吴海虹 邹烨 徐为民 王道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2-99,共8页
为研究复配食用胶联合超声处理对鸡血豆腐凝胶物化性质、流变特性及体外消化率的影响,结合前期实验结果,本实验选择瓜尔豆胶-阿拉伯胶(复配质量比3∶7)和瓜尔豆胶-魔芋胶(复配质量比5∶5)两种复配胶联合超声处理鸡血豆腐凝胶,并以产品... 为研究复配食用胶联合超声处理对鸡血豆腐凝胶物化性质、流变特性及体外消化率的影响,结合前期实验结果,本实验选择瓜尔豆胶-阿拉伯胶(复配质量比3∶7)和瓜尔豆胶-魔芋胶(复配质量比5∶5)两种复配胶联合超声处理鸡血豆腐凝胶,并以产品出品率、粒径、Zeta电位、二级结构、凝胶流变性和体外消化率等为指标评价其品质。结果表明,添加瓜尔豆胶-魔芋胶联合超声处理后,鸡血豆腐凝胶出品率提高了15.91%;Zeta电位分析结果显示,鸡血蛋白Zeta电位绝对值显著增加(P<0.05);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及微观结构观察发现,鸡血内部蛋白分子间作用力增强,形成的鸡血蛋白凝胶网络更加稳定;流变学分析结果显示,鸡血豆腐凝胶体系储能模量G’及损耗模量G”明显上升,但相位角δ变化不明显;体外模拟消化结果显示体外消化率提升至82.93%。瓜尔豆胶-阿拉伯胶联合超声处理后,鸡血豆腐凝胶出品率、粒径、Zeta电位、二级结构、流变性和体外消化率呈现出与瓜尔豆胶-魔芋胶联合超声处理组类似的趋势,但整体效果略低于瓜尔豆胶-魔芋胶联合超声处理组。综上,复配食用胶联合超声处理不仅能改善鸡血豆腐凝胶特性,还能提高其消化率,本实验可为肉鸡养殖与屠宰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配胶 超声 物化性质 流变性 体外消化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