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6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儿体脂指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张婷 张莉 +4 位作者 刘慧娟 邢德强 赵亚楠 张一兵 李燕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1期86-91,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性别婴儿体脂指数(FMI)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山东省开展婴儿体成分的横断面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和体成分测量获取研究数据,最终纳入9291份有效数据,应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不同性别婴儿... 目的探究不同性别婴儿体脂指数(FMI)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山东省开展婴儿体成分的横断面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和体成分测量获取研究数据,最终纳入9291份有效数据,应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不同性别婴儿FMI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性别婴儿月龄与FMI具有显著正相关。与适于胎龄儿相比,大于胎龄儿的FMI增加(β值分别为0.086、0.078,P<0.001),小于胎龄儿的FMI降低(β值分别为-0.088、-0.072,P<0.001)。与6月龄以后添加辅食相比,4~6月龄添加辅食男女婴儿FMI均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β值分别为0.099、0.053,P<0.001)。与父母亲体重正常相比、父母亲肥胖与婴儿FMI的增加显著相关(β值分别为0.058、0.070和0.054、0.058,P<0.001),母亲体重过低与婴儿FMI降低显著相关(β值分别为-0.039、-0.046,P=0.005、0.002)。妊娠期糖尿病与婴儿FMI降低显著相关(β值分别为-0.039、-0.046,P=0.005、0.002),妊娠期高血压与男婴FMI升高显著相关(β=0.028,P=0.038)。纯配方奶喂养对女婴FMI存在显著正向影响(β=0.029,P=0.046)。孕期增重不足对女婴FMI存在显著负向影响(β=-0.033,P=0.032)。结论影响婴儿身体成分的因素有胎龄别体重、喂养方式、辅食添加时间、母亲孕期增重及孕期疾病等,应在生命早期采取干预措施进行控制,预防子代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成分 体脂指数 影响因素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分布情况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邓波 胡艺 万思聪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1267-1271,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脂分布情况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2790例,根据是否存在IR将其分为IR组(1915例)和非IR组(875例)。以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评估I...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脂分布情况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2790例,根据是否存在IR将其分为IR组(1915例)和非IR组(875例)。以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评估IR情况,分析内脏脂肪组织(VAT)、皮下脂肪组织(SAT)面积与其他临床指标[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等]的相关性,以及体脂分布面积对IR的影响。结果男性患者BMI、腰围、臀围、腰臀比、舒张压、TG、TyG指数、尿酸、肌酐水平及VAT面积高于女性患者,而年龄、腰高比、收缩压、胆固醇、HDL、LDL水平及SAT面积低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T面积与BMI、收缩压、舒张压、腰围、腰臀比、TG、TyG指数、尿酸水平呈正相关(r>0,P<0.05),与HbA1c、HDL水平呈负相关(r<0,P<0.05)。SAT面积与BMI、腰围、腰臀比、胆固醇、LDL、TyG指数、尿酸水平呈正相关(r>0,P<0.05),与HDL水平呈负相关(r<0,P<0.05)。IR组舒张压、腰臀比、HbA1c、尿酸水平及VAT、SAT面积高于非IR组,而年龄、收缩压、HDL水平低于非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T面积、舒张压、HbA1c是I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而HDL是其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T2DM患者体脂分布存在性别差异,其中VAT是导致IR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体脂分布 胰岛素抵抗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下载PDF
七味白术散联合循经推腹法对单纯性肥胖患者体脂率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3
作者 周鹤腾 赵敏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观察七味白术散联合循经推腹法治疗单纯性肥胖(SO)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0例SO患者,均由本院于2020年4月至2023年1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75例进行常规临床干预,研究组7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七味白术散联合循经推... 目的观察七味白术散联合循经推腹法治疗单纯性肥胖(SO)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0例SO患者,均由本院于2020年4月至2023年1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75例进行常规临床干预,研究组7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七味白术散联合循经推腹法。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体脂率、体质量、体质指数、糖脂代谢、瘦素、胰岛素。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体脂率、体质量、体质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瘦素、胰岛素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味白术散联合循经推腹法可降低SO患者的体脂率、体质量、体质指数,调节糖脂代谢、瘦素、胰岛素,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七味白术散 体脂 代谢
下载PDF
广西瑶族2型糖尿病病人体脂分布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
4
作者 苏兆惠 陈秀清 《循证护理》 2024年第3期507-511,共5页
目的:探讨广西贺州市瑶族2型糖尿病(T2DM)病人体脂分布及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贺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121例瑶族T2DM病人相关资料,包括血脂、血糖等实验室指标,皮下脂肪面积(SA)... 目的:探讨广西贺州市瑶族2型糖尿病(T2DM)病人体脂分布及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贺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121例瑶族T2DM病人相关资料,包括血脂、血糖等实验室指标,皮下脂肪面积(SA)、体质指数、颈围、内脏脂肪面积(VA)等。将心血管危险因素与体脂相关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偏相关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腹部总体质量、SA、VA随之增大;腹壁内脏型肥胖(VFO)组舒张压、收缩压、三酰甘油、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绝对危险度均高于腹壁皮下型肥胖(SFO)组(P<0.05);不同等级ICVD10年发病绝对危险度的总脂量、腹部脂肪含量、腰臀比、颈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体质指数后偏相关分析发现,VA/SA(VSR)、腹部总体质量和VA均与三酰甘油、舒张压呈正相关;腹部总体质量、SA和VA均与ICVD10年发病绝对危险度呈正相关;VSR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体质指数为影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独立风险因素,影响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收缩压、舒张压、ICVD10年发病绝对危险度的重要因素;VA为影响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ICVD10年发病绝对危险度的重要因素;年龄为影响收缩压和ICVD10年发病绝对危险度的重要因素;SA为影响HbA1c的重要因素;VSR为影响空腹血糖的重要因素。结论:贺州市瑶族T2DM病人的体脂含量以SA增加为特征;与总体脂相比,其心血管风险因子与体脂分布的关系更密切。且随着ICVD10年发病绝对风险的增高,总脂量、腹部脂肪含量、腰臀比、颈围也随着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族 2型糖尿病 危险因素 内脏肪面积 体脂
下载PDF
真菌蛋白对于高脂饮食摄取小鼠体脂及肠道菌群变化之探讨
5
作者 林珊 杨碧华 +3 位作者 李宜蓁 李宗儒 陈炎炼 陈劲初 《食品与营养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24-132,共9页
因为全球在饮食上对于健康要求及环境保护等意识提升,非动物性来源之替代性蛋白的重要性亦随之增加。本研究将针对发酵来源的真菌蛋白(Fusarium venenatum菌丝体)以及传统植物来源的大豆蛋白两种替代性蛋白对于高脂饮食诱发之体重、体... 因为全球在饮食上对于健康要求及环境保护等意识提升,非动物性来源之替代性蛋白的重要性亦随之增加。本研究将针对发酵来源的真菌蛋白(Fusarium venenatum菌丝体)以及传统植物来源的大豆蛋白两种替代性蛋白对于高脂饮食诱发之体重、体脂肪及肠道菌群变化进行探讨。本实验将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分为负对照组、真菌蛋白组及大豆蛋白组共三组,连续喂食8周高脂饮食实验饲料,负对照组饲料蛋白质来源为酪蛋白,其他两组则分别以真菌蛋白或大豆蛋白进行取代。实验结果指出,真菌蛋白可显著降低高脂饮食摄取小鼠的体重、血清三酸甘油酯含量、内脏脂肪与皮下脂肪重量。大豆蛋白则可显著降低小鼠肾脏周边脂肪重量。两种替代性蛋白对高脂饮食摄取小鼠的肠道菌群表现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改变。综合以上试验结果,真菌蛋白及大豆蛋白对于高脂饮食摄取诱发之肥胖症状均具有改善效果,其中以真菌蛋白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有望成为替代性蛋白市场上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蛋白 Fusarium venenatum菌丝 大豆蛋白 体脂 肠道菌群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体脂含量和脂质代谢的相关研究
6
作者 姚瑶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7期1102-1104,1092,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体脂含量和脂质代谢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3年1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100例被诊断肥胖且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TSH水平...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体脂含量和脂质代谢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3年1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100例被诊断肥胖且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TSH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即31例低水平组(0.34~1.75μIU/mL)、34例中水平组(1.76~3.50μIU/mL)和35例高水平组(3.51~5.60μIU/mL)。比较不同水平的TSH与体脂含量和脂质代谢的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检验及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T2DM患者中,TSH相对高水平组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白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脂联素(Adiponectin)、瘦素(Leptin)、内脂素(Visfatin)、身体脂肪百分比(BFP)和内脏脂肪含量(VFC)显著高于低水平组(P<0.05),Pearson相关检验发现TSH与BFP、VFC、Adiponectin、Leptin、Visfatin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BFP、VFC、Adiponectin、Leptin、Visfatin是影响TS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促甲状腺激素的变化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T2DM患者体内各种脂肪含量和脂质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促甲状腺激素 体脂含量 质代谢
下载PDF
一种阻抗信息缺失下双数据因子改进的体脂率预测方法
7
作者 陈运 孙斌 赖源海 《软件导刊》 2024年第4期46-51,共6页
为解决生物电阻抗分析法智能可穿戴设备只能测量人体局部电阻抗,在阻抗信息缺失时无法准确预测全身体脂率的问题,提出一种体特征补偿因子和改进参数优化聚合因子的体脂率预测方法。首先,根据人体体积与阻抗的强相关性,测量反映人体体型... 为解决生物电阻抗分析法智能可穿戴设备只能测量人体局部电阻抗,在阻抗信息缺失时无法准确预测全身体脂率的问题,提出一种体特征补偿因子和改进参数优化聚合因子的体脂率预测方法。首先,根据人体体积与阻抗的强相关性,测量反映人体体型的三围数据和肢体数据,计算出一组体特征补偿因子,将其与人体基本信息和局部阻抗信息结合,组成预测模型输入矩阵。然后,引入参数聚合因子对灰狼算法进行改进,以提升算法搜索能力。最后,利用改进的灰狼算法优化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一种新的体脂率预测模型,并与其他体脂率预测模型进行比较。实验表明,双因子改进模型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659、相关系数R2为0.967、预测准确率AR为90%,与八电极体脂测量仪测量结果高度一致性。该研究对于使用智能可穿戴设备进行全身体脂率的预测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阻抗 全身体脂 特征 补偿因子 聚合因子 改进灰狼算法 可穿戴设备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序贯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病人免疫炎症指标及体脂代谢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季红敏 刘春芳 +4 位作者 王姗 李亚军 张梦媛 刘璐璐 李秀川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664-668,共5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序贯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免疫炎症指标及体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择期手术的胃癌病人42例,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术前常规营养支持,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序贯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免疫炎症指标及体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择期手术的胃癌病人42例,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术前常规营养支持,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序贯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摄入。比较2组病人手术前后营养状态、免疫炎症反应指标、体脂代谢水平和术后胃肠功能状态。结果:术前2组病人营养指标、免疫和炎症指标及体脂代谢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基础代谢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首次通气时间、首次通便时间、恢复经口进食时间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腹泻、腹胀、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序贯早期肠内营养应用于胃癌术后病人,能改善病人短期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序贯早期肠内营养 免疫 体脂代谢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身体脂肪分布与抑郁和社交焦虑的关联:基于双能X线检测的横断面研究
9
作者 袁雯 张奕 +10 位作者 陈力 蒋家诺 陈曼曼 刘婕妤 马涛 马奇 崔孟杰 郭桐君 王鑫鑫 董彦会 马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9-435,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抑郁、社交焦虑的现状,并分析儿童青少年脂肪分布与抑郁和社交焦虑的关联。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纳入北京市7~18岁儿童青少年1412名,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获得其脂肪分布,使用儿童抑郁量表和儿童社交焦虑量表评...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抑郁、社交焦虑的现状,并分析儿童青少年脂肪分布与抑郁和社交焦虑的关联。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纳入北京市7~18岁儿童青少年1412名,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获得其脂肪分布,使用儿童抑郁量表和儿童社交焦虑量表评价其抑郁和社交焦虑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估计儿童青少年脂肪分布与其抑郁、社交焦虑的线性与非线性关联。结果:13.1%和31.1%的儿童青少年分别存在抑郁症状和社交焦虑症状,且男生、低年龄组的抑郁和社交焦虑检出率显著低于女生、高年龄组。儿童青少年的总脂肪率、Android脂肪率、Gynoid脂肪率、Android与Gynoid脂肪比(Android-to-Gynoid fat ratio,AOI)与抑郁和社交焦虑不存在显著性线性关联,但总脂肪率和Gynoid脂肪率与抑郁的非线性关联显著,表现为倒“U”型曲线关系,切点分别为26.8%和30.9%。脂肪分布与抑郁、社交焦虑的关联在不同性别和高低年龄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青少年的脂肪分布与抑郁和社交焦虑不存在显著性线性关联;脂肪分布与抑郁呈现倒“U”型曲线,主要表现在总脂肪率和Gynoid脂肪率上,且这种趋势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上均表现出一致性。将儿童青少年的脂肪分布维持在一个合适的水平,是未来儿童青少年抑郁、社交焦虑防控关注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社交焦虑 体脂分布 限制性立方样条
下载PDF
孕早期体脂率对高龄产妇妊娠合并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10
作者 尚进 仇梦真 +2 位作者 温庆丽 屠晓君 李洁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2期72-75,共4页
目的 探讨孕早期体脂率(BFR)对高龄产妇妊娠合并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705例高龄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孕早期体脂率(BFR)分为纤瘦组、正常组、轻度肥胖组、肥胖组。单因素、多因素分析不同BFR对高龄产妇妊娠合并症及妊娠... 目的 探讨孕早期体脂率(BFR)对高龄产妇妊娠合并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705例高龄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孕早期体脂率(BFR)分为纤瘦组、正常组、轻度肥胖组、肥胖组。单因素、多因素分析不同BFR对高龄产妇妊娠合并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以正常组产妇为对照,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轻度肥胖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比值比(OR)=2.211]、妊娠期高血压(OR=2.946)、子痫前期(OR=4.533)、巨大儿(OR=2.599)、产后出血(OR=2.530)、早产(OR=1.295)增加(P均<0.05);肥胖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OR=4.113)、妊娠期高血压(OR=5.377)、子痫前期(OR=6.093)、巨大儿(OR=4.186)、产后出血(OR=4.373)、早产(OR=2.573)的发生风险进一步增加(P均<0.05)。结论 高龄产妇孕早期BFR的升高能增加妊娠合并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高龄产妇应高度重视自身体脂管理,加强孕期保健,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从而减少妊娠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改善妊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高龄 肥胖 体脂 妊娠合并症 妊娠结局
下载PDF
添加不同水平胆汁酸对广西三黄鸡育肥期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体脂分布及肉品质的影响
11
作者 吴智超 冯栋梁 +2 位作者 吴军 卜泽明 梁明振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8-52,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胆汁酸对广西三黄鸡育肥期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体脂分布、肉质性状的影响。试验选用1200只80日龄、体重接近990 g的广西三黄鸡母鸡,随机分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鸡。对照组三黄鸡饲喂基础日粮...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胆汁酸对广西三黄鸡育肥期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体脂分布、肉质性状的影响。试验选用1200只80日龄、体重接近990 g的广西三黄鸡母鸡,随机分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鸡。对照组三黄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350、500 g/t的胆汁酸预混剂。预试期4 d,正式试验期35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三黄鸡末重、平均日增重极显著升高(P<0.01)。各组三黄鸡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表观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组三黄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等屠宰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三黄鸡的腹脂重、肌间脂肪宽、胸肌含脂率、腿肌含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胸肌肉色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胸肌系水力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胸肌滴水损失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5)。试验1组腿肌剪切力显著低于试验3组(P<0.05);试验3组腿肌系水力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试验2组腿肌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腿肌蒸煮损失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5)。研究表明,胆汁酸能够改善广西三黄鸡生长性能、体脂分布,对肉质性状具有调节作用,以添加量为350 g/t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广西三黄鸡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体脂分布 肉品质
原文传递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对超重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含量及肌肉含量的影响
12
作者 张静文 牛佳鹏 +1 位作者 王静 王斐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2期2461-2467,共7页
目的:探究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对超重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含量及肌肉含量的影响。方法:纳入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并完成3个月随访的超重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33例,分成两组,一组给予单用二甲双胍治疗作为对照组(13例),另一组... 目的:探究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对超重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含量及肌肉含量的影响。方法:纳入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并完成3个月随访的超重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33例,分成两组,一组给予单用二甲双胍治疗作为对照组(13例),另一组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作为观察组(20例)。两组均进行糖尿病教育,连续用药3个月后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观察指标[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腰臀比、体脂含量、内脏脂肪指数(VFI)1、肌肉含量]的变化。结果:入组前,两组患者的FBG、HbA1c、体重、BMI、腰围、腰臀比、体脂含量、VFI、肌肉含量的基线值无显著差异(P > 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FPG、HbA1c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两组患者的体重、BMI、腰围、腰臀比、体脂含量、VFI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 <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肌肉含量较治疗前降低未达到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对超重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明显优于单用二甲双胍,同时还具有减轻体重、减少体脂含量的作用,而对肌肉含量的减少未达到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超重及肥胖 体脂含量 肌肉含量
下载PDF
生物电阻抗法测定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及静息代谢率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13
作者 贺登花 张勇湛 +3 位作者 徐亮 裴佳佳 张颖 闫忠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56-65,共10页
背景早期识别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发病风险非常重要,通过安全、无创的生物电阻抗法(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测定人体成分来预测MAFLD可能是一种新途径.目的通过BIA法... 背景早期识别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发病风险非常重要,通过安全、无创的生物电阻抗法(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测定人体成分来预测MAFLD可能是一种新途径.目的通过BIA法测定人体组成成分,探索体脂率(body fat ratio,BFR)、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及静息代谢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RMR)与MAFLD的关系.方法根据是否患有MAFLD将509例研究对象分为MAFLD组和非MAFLD组,收集人体测量、人体成分分析及实验室检测相关指标,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索BFR、VFA和RMR与MAFLD及其相关指标间的关系.结果男性和女性的BFR、VFA和RMR在MAFLD组与非MAFLD的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FR、VFA和RMR与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餐后2小时血糖(postprandialblood glucose,PBG)等多个实验室检测指标显著相关(P<0.05);BFR、VFA和RMR预测MAFLD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分别为0.800(95%CI:0.752-0.875)、0.894(95%CI:0.847-0.941)和0.715(95%CI:0.639-0.790),其中VFA为最优指标,其界值为87.10 cm^(2),男性和女性V FA预测MAFLD的AUC分别为0.943(95%CI:0.910-0.976)和0.907(95%CI:0.850-0.965),其界值分别为87.25cm^(2)和117.05cm^(2);调整性别、年龄、FBG、TG和HDL-C后做Logistic回归分析,BFR、VFA和RMR的OR值分别为1.357(95%CI:1.214-1.517)、1.079(95%CI:1.049-1.111)和1.009(95%CI:1.005-1.014).结论BIA法测定BFR、VFA和RMR可用于MAFLD的患病风险预测中,其中VFA是BIA测定法中预测MAFLD的最优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脂 内脏肪面积 静息代谢率 代谢相关肪性肝病 生物电阻抗分析法
下载PDF
体脂分布与肥胖相关慢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庄小津 伍丽娟 尹莲花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1932-1935,共4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饮食行为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肥胖的流行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与多种慢性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包括但不限于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癌症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研究表明,体脂分布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饮食行为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肥胖的流行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与多种慢性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包括但不限于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癌症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研究表明,体脂分布是代谢失调相关疾病更重要的预测因素,而不是肥胖本身[1]。根据分布位置可以将脂肪分为内脏脂肪组织(VAT)和皮下脂肪组织(SAT)。体重指数(BMI)作为衡量肥胖的指标被广泛应用,但它无法有效分辨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也无法分辨体脂肪的区域性分布。腰围、腰臀比、内脏脂肪面积、躯干脂肪含量等指标可反映脂肪的分布特征,是判断腹型肥胖的有效参考指标。近年来,体脂分布逐渐代替全身总脂肪量成为肥胖相关疾病的研究重点,现就近年来体脂分布与肥胖相关慢性病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体脂分布 慢病 综述
下载PDF
NLR联合甘油三酯葡萄糖体脂质量指数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重症的预测价值
15
作者 吴文博 郭硕 +5 位作者 袁晨晨 吴克艳 路国涛 潘佳佳 肖炜明 孙云云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0期71-74,共4页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甘油三酯葡萄糖体脂质量指数(TyG-BMI)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重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AP患者425例,根据是否为重症AP(SAP)将患者分为SAP组25例与非SAP组400例。计算两组NLR与TyG-BMI并进行AP严...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甘油三酯葡萄糖体脂质量指数(TyG-BMI)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重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AP患者425例,根据是否为重症AP(SAP)将患者分为SAP组25例与非SAP组400例。计算两组NLR与TyG-BMI并进行AP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Ranson评分、CTSI评分。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SAP组NLR、TyG-BMI与各项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析NLR、TyG-BMI及不同AP病情评分系统对SAP的预测效能。结果 SAP组NLR、TyG-BMI、Ranson评分、CTSI评分、BISAP评分均高于非SAP组(P均<0.05)。SAP组NLR与年龄、亚特兰大分类、乳酸脱氢酶、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ALT、AST、谷氨酰转肽酶、空腹血糖(GLU)、血肌酐(Cr)及高血压病史呈正相关(P均<0.05);TyG-BMI与亚特兰大分类、吸烟、饮酒、BMI、甘油三酯、WBC、NEUT、GLU、总胆固醇及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病史呈正相关,与性别、年龄、高密度脂蛋白、ALT、AST、尿素氮、Cr、低密度脂蛋白及胆囊炎、胆结石病史呈负相关(P均<0.05)。NLR联合TyG-BMI预测SAP的效能高于NLR、TyG-BMI单独预测,灵敏度略高于Ranson评分、BISAP评分、CTSI评分单独预测。结论 SAP患者NLR、TyG-BMI明显升高,且与患者多项临床指标存在相关性,NLR联合TyG-BMI可提高对SAP预测的灵敏度,预测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甘油三酯葡萄糖体脂质量指数 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 RANSON评分 CTSI评分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3~6岁儿童24小时动作行为与体脂率的关联性研究
16
作者 常振亚 王玲 王树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18-526,共9页
目的:探究3~6岁儿童24小时动作行为(睡眠,静坐行为,身体活动)是否与体脂率相关,以及24小时动作行为中身体行为的时间改变与体脂率变化的剂量-效应。方法:以373名学龄前儿童(男童195名,女童178名)为被试,使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测量身体活... 目的:探究3~6岁儿童24小时动作行为(睡眠,静坐行为,身体活动)是否与体脂率相关,以及24小时动作行为中身体行为的时间改变与体脂率变化的剂量-效应。方法:以373名学龄前儿童(男童195名,女童178名)为被试,使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测量身体活动和静坐行为,使用睡眠问卷调查睡眠时长,使用儿童型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体脂率,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成分数据分析对它们之间的关联进行探究。结果:(1)24小时动作行为的时间分布与体脂率的整体关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2)相对于其他身体行为,仅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VPA)和体脂率相关具有显著性(P<0.01);(3)伴随MVPA等时替代其他行为时间的增加,体脂率下降,然而一旦其他行为尤其是低强度身体活动(LPA)等时替代MVPA的时间增加,体脂率会迅速上升;(4)MVPA不变时,LPA和睡眠时长(SP)等时替代静坐行为(SB)以及SP等时替代LPA部分时间以后,体脂率也有所下降。结论:不同身体行为所花费时间的相互替代与3~6岁儿童体脂率的关联不同,其中MVPA的时间占比尤为重要。未来教育者改善3~6岁儿童的体脂率时需着眼于行为整体,其中通过增加MVPA和降低LPA是改善3~6岁儿童体脂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 静坐行为 活动 体脂 等时替代效益
原文传递
肿瘤患者血脂与相位角、体脂百分比的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余嘉文 姚文娟 +3 位作者 江昊 陈立豪 王慧 朱和玲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36-1541,共6页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因素以及血脂与相位角(PA)、体脂百分比(PBF)的相关性,为肿瘤患者营养管理和研究方向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12月至2022年04月我院收治的159例肿瘤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估量表(PG-S...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因素以及血脂与相位角(PA)、体脂百分比(PBF)的相关性,为肿瘤患者营养管理和研究方向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12月至2022年04月我院收治的159例肿瘤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估量表(PG-SGA)评分、用药史、既往病史、个人史、入院后血脂、人体成分分析结果。通过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血脂水平和PBF的差异,血脂、PG-SGA评分与PA、PBF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肿瘤患者血脂与PA、PBF之间的关联和影响。结果:不同瘤种之间甘油三酯(TG)和PBF存在差异(P<0.05);女性、低龄和行为状况(PS)评分低的患者,总胆固醇(TC)、TG要高于男性、高龄和PS评分高的患者(P<0.05),吸烟患者有更低TG和载脂蛋白A(Apo-A)(P<0.05),饮酒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更低(P<0.05)。中度营养不良患者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最低(P<0.05),TG随着营养状态恶化单调下降。将抗肿瘤治疗措施按血脂异常的风险进行分组比较,各风险组未见血脂水平存在差异。PA与PG-SGA呈显著负相关(r=-0.425,P<0.001),与TC、TG、LDL呈正相关(P<0.05)。PBF与TC、TG、LDL呈正相关(P<0.001)。控制性别后,偏相关检验PBF与TC、TG、LDL仍呈正相关(P<0.05)。结论:肿瘤患者血脂受多种因素影响,TC、TG、LDL与PA、PBF正相关,肿瘤患者应避免血脂过低。脂代谢调节治疗和抗肿瘤药物对于血脂异常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状态 肿瘤 体脂百分比 相位角
下载PDF
孕期体脂率和甘油三酯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莉莉 谭容容 +3 位作者 陶新城 从静 吴洁 浦丹华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年第4期813-817,共5页
目的:探讨孕期体脂率(PBF)和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1-10月就诊于江苏省妇幼保健院的GDM患者81例为观察组,以年龄和孕早期体重为匹配条件,按照1:2匹配同期就诊的健康妊娠女性162例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孕期体脂率(PBF)和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1-10月就诊于江苏省妇幼保健院的GDM患者81例为观察组,以年龄和孕早期体重为匹配条件,按照1:2匹配同期就诊的健康妊娠女性16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早期体成分分析结果、孕中期血脂水平,分析GDM的影响因素,评估孕期PBF和TG水平对GDM的预测价值。结果:GDM组PBF(34.9±5.2)%和TG水平(2.4±0.8)mmol/L高于对照组的(30.0±4.8)%、(1.9±0.6)mmol/L(P<0.05),PBF>33.6%和TG>2.3 mmol/L占比均高于对照组(48.1%比21.6%,49.4%比20.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BF>33.6%和TG>2.30 mmol/L是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PBF≤33.6%且TG≤2.30 mmol/L者相比,PBF>33.6%且TG>2.30 mmol/L者GDM发生风险是其8.005倍(95%CI 3.006~18.662),PBF和TG对GDM的交互作用归因比(AP)为0.632(95%CI 0.224~1.039)。PBF和TG水平结合常规危险因素预测GDM的曲线下面积为0.791(95%CI 0.734~0.849),灵敏度为80.9%,特异度为60.5%,约登指数为0.414。结论:孕期PBF和TG水平过高与GDM发生风险增加有关,且PBF与TG存在协同作用,PBF和TG水平结合常规危险因素对GDM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妊娠期糖尿病 体脂 甘油三酯
下载PDF
新型体脂指数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及IVF/ICSI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刘亚琦 曾海京 +1 位作者 袁月 张学红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4期58-65,共8页
目的研究新型体脂指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IR)的筛查价值并探索效能较好的指数与体外受精/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临床结局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首次行IVF/ICSI的245例PCOS患者,按照稳态模型胰... 目的研究新型体脂指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IR)的筛查价值并探索效能较好的指数与体外受精/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临床结局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首次行IVF/ICSI的245例PCOS患者,按照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分为IR组与非IR组,比较2组基础资料,分析差异指标对IR的筛查价值。按照脂质蓄积指数(LAP)诊断切点将患者分为高LAP组与低LAP组,比较2组患者IVF/ICSI的临床结局,分析LAP与结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LAP和内脏脂肪指数(VAI)对IR有良好的筛查价值: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3和0.724。高LAP组较低LAP组有着更高的促性腺激素(Gn)总量和早期流产率、更低的获卵率、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MⅡ)卵率、卵子利用率、第三天(D3)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LAP与Gn总量呈正相关,与MⅡ卵率、双原核受精率、卵子利用率、D3优质胚胎率呈负相关。上述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患者的LAP和VAI对IR有良好的筛查价值,高LAP与IVF/ICSI的不良临床结局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体脂指数 外受精 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临床结局
下载PDF
大学生体脂率与身体素质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凯 《武术研究》 2023年第4期135-137,共3页
目的:以体脂率为体成分分级标准,分析大学生的体脂率与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加强健康管理、提高身体素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整群抽样法、测量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404名大一学生为研究对... 目的:以体脂率为体成分分级标准,分析大学生的体脂率与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加强健康管理、提高身体素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整群抽样法、测量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404名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被试者的体脂率、50米、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1000米(男)和800(女)进行测量,用体脂率与各身体素质指标做相关分析。结果:在男生中,体脂率与50米(s)和1000米(s)呈正相关,与立定跳远(cm)和引体向上(次)呈负相关,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在女生中,体脂率与与50米(s)和800米(s)呈正相关,与立定跳远(cm)和坐位体前屈(cm)、一分钟仰卧起坐(次)呈负相关,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结论:(1)大学生的体脂率基本在正常范围内,但仍然存在部分超重与肥胖的学生。(2)大学生体脂率与速度素质、力量素质、柔韧素质及耐力素质有较高的相关性,体脂率过高会阻碍身体素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脂 素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