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父母孕前BMI联合儿童出生体质量及BMI对哮喘发生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夏蔚 戴瑞 徐文付 《安徽医学》 2024年第4期447-452,共6页
目的探讨父母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儿童出生体质量及BMI与儿童哮喘发生的潜在关联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1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1760例,根据是否患有哮喘,分为哮喘组(n=440)和对照组(n... 目的探讨父母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儿童出生体质量及BMI与儿童哮喘发生的潜在关联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1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1760例,根据是否患有哮喘,分为哮喘组(n=440)和对照组(n=1320)。比较两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父亲BMI、母亲孕前BMI、母亲妊娠期体质量增加量、儿童出生体质量及儿童BMI与儿童哮喘发生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对儿童哮喘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儿父亲BMI、母亲孕前BMI、妊娠期体质量增加量、儿童出生体质量、BMI、母亲患有哮喘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亲BMI(OR=1.610,95%CI:1.431~1.821)、母亲孕前BMI(OR=2.107,95%CI:1.839~2.424)、母亲妊娠期体质量增加量(OR=3.970,95%CI:3.325~4.801)、儿童出生体质量(OR=1.006,95%CI:1.006~1.007)及BMI(OR=1.427,95%CI:1.109~1.841)是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儿童出生体质量、母亲妊娠期体质量增加量、儿童BMI、母亲孕前BMI和父亲BMI 5项危险因素联合检测对哮喘发生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60,分别大于单独检测(0.826、0.893、0.562、0.827、0.718)。联合评估的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91.5%,均高于单独检测(67.0%、85.7%、67.3%、78.4%、58.2%;84.5%、83.7%、44.2%、90.2%、77.1%)。结论父母孕前BMI、母亲妊娠期体质量增加量、儿童出生体质量及BMI与哮喘发生密切相关,联合诊断对哮喘发生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孕前身体质量指数 出生体质量 妊娠期体质量增加量
下载PDF
移动医疗在孕产妇体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2
作者 张佳宇 陶月仙 +1 位作者 周琪 张娜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1期217-222,共6页
孕妇的体质量管理是妊娠期重要的环节。移动医疗(mHealth)技术作为治疗许多慢性病的辅助手段正变得越来越普遍。本研究综述mHealth在孕产妇体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以期为国内开发移动医疗工具并为促进孕产妇体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移动医疗 体质量管理 妊娠 信息化 产后体质量滞留 饮食 运动
下载PDF
妊娠期体质量干预方式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郭雪玲 万宾 +1 位作者 王改珍 徐涛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119,共5页
对妊娠期体质量增长推荐标准、相关理论及干预方法进行综述。明确国内开展妊娠期体质量干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需实施生活方式干预、心理行为干预、以助产士为主导及基于互联网和信息化平台的多学科干预策略,旨在降低妊娠期超重、肥胖及... 对妊娠期体质量增长推荐标准、相关理论及干预方法进行综述。明确国内开展妊娠期体质量干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需实施生活方式干预、心理行为干预、以助产士为主导及基于互联网和信息化平台的多学科干预策略,旨在降低妊娠期超重、肥胖及妊娠期体质量增长异常对母婴的危害,保障母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体质量 体质量增长 肥胖 超重 母婴健康 生活方式 综述文献
下载PDF
POU1F1基因SNP位点与尼罗罗非鱼体质量和形态性状的相关性
4
作者 高风英 佟延南 +6 位作者 曹建萌 刘志刚 王淼 衣萌萌 可小丽 卢迈新 朱海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4,共11页
【目的】研究POU1F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评估多态性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体质量和形态性状的相关性,为罗非鱼以生长性状为目的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PCR产物测序方法,从POU1F1中共筛查到28个多态性较高... 【目的】研究POU1F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评估多态性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体质量和形态性状的相关性,为罗非鱼以生长性状为目的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PCR产物测序方法,从POU1F1中共筛查到28个多态性较高的位点,分析尼罗罗非鱼高要亲代群体的这些位点与其体质量及全长、体长、头长、体高、体宽等6个形态性状的相关性,并在尼罗罗非鱼高要子代群体和番禺群体中验证,将获得的体质量和形态相关位点进一步在尼罗罗非鱼海南群体中验证。【结果与结论】高要亲代群体和子代群体中,分别有6个位点[S3(A-400G)、S4(A-469T)、S5(I-539D)、S6(A-881G)、S7(A-888G)和S12(C-1365T)]和5个位点[S3、S5、S11(I-1358D)、S13(C-1511T)、S14(A-1539T)]与体质量、形态性状相关。POU1F1基因11个SNP位点中,未发现与番禺群体体质量和形态性状相关联的位点。POU1F1基因6个SNP位点与海南雌雄群体关联分析表明,S4位点与海南雌性群体体质量相关,S3和S5位点与雄性群体体质量相关。双倍型与各群体体质量、各形态性状关联分析表明,在高要亲代群体中获得体宽相关双倍型2个;在高要子代群体、番禺群体及海南雄性群体中未获得与生长性状相关双倍型;在海南雌性群体中获得与体质量相关的双倍型1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POU1F1 SNPs 双倍型 体质量 形态性状
下载PDF
心电图P波参数联合体质量指数在阵发性房颤患者消融术后复发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陈冰心 宋雪 +2 位作者 古力努尔·依明 芦颜美 范平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18-522,共5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P波参数联合体质量指数(BMI)在阵发性房颤(P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收治PAF消融术后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年内复发情... 目的探讨心电图P波参数联合体质量指数(BMI)在阵发性房颤(P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收治PAF消融术后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年内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24)和未复发组(n=85)。109例PAF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24 h内行12导联心电图检测。收集患者术前BMI、左心房内径(LAD)等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AF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P波参数联合BMI对PAF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109例PAF患者中术后1年内复发24例,复发率22.02%。复发组房颤病程、高血压占比、LAD、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以及BMI均高于未复发组(t/χ^(2)/P=2.559/0.012、5.827/0.016、4.557/<0.001、5.254/<0.001、4.436/<0.001)。复发组术前P波时限(PWD)、最大PWD(Pmax)及P波离散度(Pd)均较未复发组显著升高(t=5.617、4.005、9.078,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BMI、LAD、NLR、高血压、PWD、Pmax及Pd均为PAF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95%CI)=1.163(1.008~1.342)、1.256(1.024~1.540)、1.458(1.106~1.922)、1.435(1.045~1.971)、1.509(1.136~2.005)、1.157(1.005~1.332)、1.714(1.308~2.246)]。四者联合预测PAF患者术后复发的AUC优于PWD、Pmax、BMI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P=2.017/0.044、2.476/0.013、2.788/0.005),而与Pd单独预测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P=1.946/0.052)。结论BMI、LAD、NLR、高血压、PWD、Pmax及Pd是PAF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术前PWD、Pmax和Pd联合BMI对PAF患者术后复发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房颤 术后复发 心电图P波参数 体质量指数 预测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形态性状、体质量与怀卵量的通径分析
6
作者 陈静 何吉祥 +5 位作者 黄龙 吴本丽 陈夏君 吴仓仓 汪翔 武松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期232-235,242,共5页
为了确定影响克氏原螯虾怀卵量的主要数量性状,随机选取60尾性成熟雌虾,测量其体长(X_(1))、螯长(X_(2))、额剑长(X_(3))、头胸甲长(X_(4))、头胸甲宽(X_(5))、头胸甲高(X_(6))、腹部宽(X_(7))、腹部长(X_(8))、尾节长(X_(9))、尾扇长(X... 为了确定影响克氏原螯虾怀卵量的主要数量性状,随机选取60尾性成熟雌虾,测量其体长(X_(1))、螯长(X_(2))、额剑长(X_(3))、头胸甲长(X_(4))、头胸甲宽(X_(5))、头胸甲高(X_(6))、腹部宽(X_(7))、腹部长(X_(8))、尾节长(X_(9))、尾扇长(X_(10))、体质量(X_(11))等11个数量性状,统计怀卵量(Y_(1)),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主要数量性状对怀卵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怀卵量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克氏原螯虾的各数量性状之间及其数量性状与怀卵量的相关性均为正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运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各数量性状对怀卵量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1=-482.024+11.492 X_(11)-26.305 X_(10)+42.426 X_(5),R^(2)=0.854;通径分析和决定系数分析表明,头胸甲宽、体质量和尾扇长是影响克氏原螯虾怀卵量的主要性状。结果可为克氏原螯虾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测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形态性状 体质量 怀卵量 通径分析
下载PDF
暗纹东方鲀幼鱼体质量与形态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7
作者 孙侦龙 宗巍巍 +2 位作者 韩世询 吴爱君 叶建华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3期1-6,28,共7页
为了解暗纹东方鲀幼鱼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随机选取40日龄暗纹东方鲀幼鱼328尾,测定其全长(X1)、体长(X2)、头长(X3)、吻长(X4)、口裂(X5)、眼间距(X6)、躯干长(X7)、体高(X8)、尾柄长(X9)、尾柄高(X10)10个形态性状和体质量(Y)... 为了解暗纹东方鲀幼鱼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随机选取40日龄暗纹东方鲀幼鱼328尾,测定其全长(X1)、体长(X2)、头长(X3)、吻长(X4)、口裂(X5)、眼间距(X6)、躯干长(X7)、体高(X8)、尾柄长(X9)、尾柄高(X10)10个形态性状和体质量(Y),利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结果表明,40日龄暗纹东方鲀幼鱼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X1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远大于其他形态性状,是影响体质量最主要的因素,X4、X5、X6、X7、X8和X9通过X1间接地对体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暗纹东方鲀幼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最优多元回归方程为:Y=-6.083+0.086X1+0.129X4+0.192X5+0.103X6+0.047X7+0.123X8+0.075X9(R2=0.882)。提出,在对暗纹东方鲀以体质量为目标进行选育时,可以全长为主,吻长、口裂、眼间距、躯干长、体高、尾柄长等其他形态性状为辅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纹东方鲀 体质量 形态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苗药五香血藤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体质量及脏器指数的影响
8
作者 尹雄英 杨秀伟 +1 位作者 帅光平 党荣敏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期166-169,173,共5页
目的 分析苗药五香血藤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体质量及脏器指数的影响,并探讨苗药五香血藤对痛风性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2019年7月-2022年12月,研究对象为60只大鼠,通过尿酸盐诱导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随机... 目的 分析苗药五香血藤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体质量及脏器指数的影响,并探讨苗药五香血藤对痛风性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2019年7月-2022年12月,研究对象为60只大鼠,通过尿酸盐诱导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随机将其分为6组并对其实施不同措施,包括空白对照组(10只)、模型对照组(10只)、低剂量组(10只,五香血藤63mg/kg)、中剂量组(10只,五香血藤126mg/kg)、高剂量组(10只,五香血藤252mg/kg)、秋水仙碱组(10只,秋水仙碱0.3mg/kg),分析不同模型大鼠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 空白对照组与秋水仙碱组无大鼠死亡,其余各组不同程度存在大鼠死亡情况;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大鼠的脏器指数与体重发生不同程度变化,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不同用药治疗后大鼠在脏器指数与体重变化特点方面有所不同。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模型大鼠出现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其中中等剂量苗药五香血藤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炎症因子抑制情况同秋水仙碱基本一致,低剂量、高剂量苗药五香血藤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炎症因子抑制效果有限,不如中剂量苗药五香血藤(P<0.05)。结论 不同剂量苗药五香血藤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体质量及脏器指数的影响不同,同时对炎症因子的抑制效果也有所不同,选择中等剂量苗药五香血藤能够更好地抑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炎症因子,同时保证对肝脏、脾脏与肾脏的影响,后续应持续加大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为苗药五香血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药 五香血藤 痛风性关节炎 大鼠 体质量 脏器指数
下载PDF
超声预测胎儿体质量方法比较及孕期增重对其准确性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谢朝玲 秦川 刘颂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8-212,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11种超声参数预测胎儿体质量公式的准确性,探讨孕期体质量增加(GWG)对超声估测胎儿体质量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8月至2020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分娩的502例单胎,足月分娩产妇孕期增重、分娩前7天内胎儿超... 目的:比较分析11种超声参数预测胎儿体质量公式的准确性,探讨孕期体质量增加(GWG)对超声估测胎儿体质量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8月至2020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分娩的502例单胎,足月分娩产妇孕期增重、分娩前7天内胎儿超声测量指标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计算并分析多种超声预测公式的准确性。根据孕期体质量增长标准,即单胎妊娠孕前体质量指数(BMI)<18.5 kg/m^(2)者孕期合理增重为12.5~18.0 kg,BMI 18.5~24.9 kg/m^(2)者增重11.5~16.0 kg,BMI 25.0~29.9 kg/m^(2)者增重7.0~11.5 kg,BMI≥30.0 kg/m^(2)者增重5.0~9.0 kg,将病例分为GWG过少组(125例)、正常组(202例)和过多组(175例),分析不同GWG对于超声预测胎儿体质量准确性的影响。结果:11种超声参数预测胎儿体质量公式中,HadlockⅢ公式预测胎儿体质量的绝对误差为186.64±149.28 g,相对误差为(5.52±4.18)%,在11种预测公式中误差最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符合率分别为72.31%、86.25%,均为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WG过少组、正常组和过多组利用HadlockⅢ公式预测胎儿体质量时,绝对误差分别为190.23±136.69 g、148.12±99.39 g、228.54±189.57 g,相对误差分别为(5.95±4.25)%、(4.40±2.78)%、(6.49±5.0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adlockⅢ公式预测胎儿体质量的准确性优于其他公式,但其准确性可受GWG的影响,临床中预测胎儿体质量时需多方面综合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预测 胎儿体质量 体质量增长 准确性
下载PDF
公民器官捐献供体质量对肝移植术后受体生存率的影响
10
作者 张莉莉 于涛 +4 位作者 田彦 冯丽彦 周彪 杨晓静 白兰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体质量对肝移植术后受体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DCD肝移植手术患者100例,移植术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调查,观察肝移...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体质量对肝移植术后受体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DCD肝移植手术患者100例,移植术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调查,观察肝移植受者的生存状态,对相关危险因素加以分析。结果100例肝移植受者术后1年病死率为3%(3/100),其死亡因素与供体冷缺血时间、供体脂肪肝、术中出血量、供体白蛋白及总胆红素水平、肝细胞水肿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供体冷缺血时间≥840 min、脂肪肝是影响肝移植受者生存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肝移植术后感染率为26%(26/100),其肝移植术后感染率与受体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术前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术中输血量、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留观时间密切相关(P<0.05)。结论DCD供体质量对肝移植术后受体生存率具有显著影响,供体冷缺血时间、供体脂肪肝对肝移植术后受体生存状态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肝 体质量 肝移植 生存率 术后感染
下载PDF
不同体质量虫纹鳕鲈对耗氧率、窒息点及排氨率的影响
11
作者 孙侦龙 邵李娜 +2 位作者 吴发华 宗巍巍 吴爱君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4期15-19,共5页
开展了不同体质量虫纹鳕鲈对耗氧率、窒息点及排氨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密闭流水式呼吸试验法,测定了4种不同体质量[A组(100.3±5.8)g、B组(205.1±12.1)g、C组(298.5±17.2)g、D组(405.9±15.6)g]虫纹鳕鲈的耗氧率、窒... 开展了不同体质量虫纹鳕鲈对耗氧率、窒息点及排氨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密闭流水式呼吸试验法,测定了4种不同体质量[A组(100.3±5.8)g、B组(205.1±12.1)g、C组(298.5±17.2)g、D组(405.9±15.6)g]虫纹鳕鲈的耗氧率、窒息点及排氨率。结果表明,虫纹鳕鲈的耗氧率及排氨率,随其体质量的增加而降低;耗氧率日波动较大,每日的06:00—08:00与16:00—18:00处于高水平;窒息点随体质量的增加升高,且A组与D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提出,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虫纹鳕鲈不同养殖阶段耗氧率、养殖密度及生物滤池总体耗氧率,测算液氧加入量,提高液氧利用率和循环水的养殖容量,增加养殖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纹鳕鲈 耗氧率 窒息点 排氨率 不同体质量
下载PDF
孕前体质量指数、孕期体质量增长与母婴结局、胎盘转运效率的关联性分析
12
作者 崔双 朱士杰 +1 位作者 余颖 顾雷君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2期246-249,共4页
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期体质量增长是妊娠过程中两个重要的营养状态指标,已被证实与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密切相关[1]。孕前肥胖或超重以及孕期体质量增长过快的孕产妇,其不良孕产结局发生风险更高,而孕期体质量增长不足则可能导致... 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期体质量增长是妊娠过程中两个重要的营养状态指标,已被证实与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密切相关[1]。孕前肥胖或超重以及孕期体质量增长过快的孕产妇,其不良孕产结局发生风险更高,而孕期体质量增长不足则可能导致低出生体质量儿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量指数 孕前 孕期体质量增长 母婴结局 胎盘转运效率
下载PDF
铜锈环棱螺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于明 滕建 +4 位作者 张冲 赵燕 李娴 季相山 陈红菊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3,共8页
为探究铜锈环棱螺不同群体主要形态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影响其体质量的主要因素,随机选取微山湖、东平湖、骆马湖、洪泽湖、长江江都区段和滇池的野生铜锈环棱螺,测量其壳高、壳宽、壳厚、壳口长、壳口宽及体质量,采用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方... 为探究铜锈环棱螺不同群体主要形态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影响其体质量的主要因素,随机选取微山湖、东平湖、骆马湖、洪泽湖、长江江都区段和滇池的野生铜锈环棱螺,测量其壳高、壳宽、壳厚、壳口长、壳口宽及体质量,采用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方法,并建立体质量的最优多元回归方程。试验结果显示,壳厚与体质量相关性不显著,壳高、壳宽、壳口宽和壳口长均与体质量相关性极显著。6个群体的决定系数总和分别为0.916、0.927、0.794、0.886、0.810和0.783,表明已分析出影响体质量的大部分形态性状。铜锈环棱螺体质量性状的主要影响因素在6个群体中并不相同,其中壳高或壳宽对体质量的影响作用比较大,是铜锈环棱螺体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经多元回归方差分析和偏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偏回归系数极显著(P<0.01)。本试验结果可为铜锈环棱螺的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锈环棱螺 形态性状 体质量 相关性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2~6岁儿童出生情况及父母体质量指数对其体型匀称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霍言言 刘钟泠 +8 位作者 马玲 陈凌燕 吴丹 姜莲 杨帆 仇晓艳 洪霞 王瑜 陈津津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3期27-34,共8页
目的了解2~6岁儿童消瘦、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状况,分析出生情况及父母体质量指数(BMI)对其体型匀称度的影响,为制定早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真实世界研究方法,以2020年至2022年于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常规健康体检的4962名2~6... 目的了解2~6岁儿童消瘦、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状况,分析出生情况及父母体质量指数(BMI)对其体型匀称度的影响,为制定早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真实世界研究方法,以2020年至2022年于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常规健康体检的4962名2~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利用儿童生长发育智能评估系统中的横断面数据构建数值表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不同体型匀称度的流行情况及其与出生情况、父母BMI的关联,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的4962名儿童中,男童2986名(60.2%),女童1976名(39.8%),儿童消瘦、超重、肥胖总检出率分别为3.5%、7.2%、5.4%;出生体重>4000g的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正常出生体重组,其OR值及95%CI分别为2.337(1.458~3.747)、2.875(1.754~4.715);出生体重<2500g的儿童发生消瘦的风险增加,其OR值及95%CI为1.718(1.117~2.642);与适于胎龄儿相比,小于胎龄儿消瘦的风险增加,超重的风险降低,其OR值及95%CI分别为2.015(1.391~2.920)、0.605(0.403~0.907);大于胎龄儿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均增加,其OR值及95%CI分别为1.599(1.111~2.300)、2.792(1.976~3.947);父亲超重肥胖、母亲肥胖的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均增加(其OR值介于1.439~4.466之间,P<0.05),母亲超重的儿童发生肥胖的风险也增加,其OR值及95%CI为1.848(1.358~2.5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出生体重与胎龄关系偏大及父母BMI增加是儿童期发生肥胖的危险因素,父母BMI增加也是儿童期发生超重的危险因素(其OR值介于1.742~3.927之间,P<0.05)。结论2~6岁儿童消瘦、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父母超重肥胖是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出生体重及其相较出生胎龄的关系可作为儿童异常体型匀称度的预警,社会各方应重视儿童体格发育,相关疾病的预防应尽早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瘦 超重 肥胖 出生情况 父母体质量指数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患者体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杨丹丹 陈轶前 +2 位作者 李星辰 王建六 李晓丹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4,共4页
目的调查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的体质量现状,并分析影响其体质量变化的因素。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妇科就诊的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人口学与疾病资料调查表、减重调查表对其进行... 目的调查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的体质量现状,并分析影响其体质量变化的因素。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妇科就诊的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人口学与疾病资料调查表、减重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子宫内膜癌保育患者超重肥胖发生率为82.4%;进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前体质量指数≥24和减重时长<3个月是影响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患者体质量变化的高危因素(均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的体质量现状为超重肥胖人数占比较高,保育患者体质量上升受多个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专业、个性化、全程的减重指导与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保留生育功能 体质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女性体质量指数对排卵障碍不孕患者夫精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
16
作者 李岚新 武世勋 +1 位作者 谢青贞 漆倩荣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58-465,共8页
目的探讨女性体质量指数(BMI)对排卵障碍不孕患者行夫精人工授精(AIH)助孕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在我中心因排卵障碍因素行AIH助孕的不孕患者共1240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女性不同BMI值分为4组:BMI<19 ... 目的探讨女性体质量指数(BMI)对排卵障碍不孕患者行夫精人工授精(AIH)助孕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在我中心因排卵障碍因素行AIH助孕的不孕患者共1240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女性不同BMI值分为4组:BMI<19 kg/m^(2)为低体重组(n=154)、19 kg/m^(2)≤BMI<24 kg/m^(2)为正常体重组(n=799)、24 kg/m^(2)≤BMI<27 kg/m^(2)为超重组(n=197)、BMI≥27 kg/m^(2)为肥胖组(n=90),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促排卵及AIH治疗、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各组间女方年龄、不孕年限、既往妊娠和促排卵次数、及基础FSH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基础雌二醇(E 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与正常体重组比较,低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患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体重组比较,超重组和肥胖组促排卵方案中使用尿促性腺激素(HMG)所占比例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优势卵泡数、授精日内膜厚度、精液参数、授精时机和次数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低体重组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各组间多胎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活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和性别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低体重组早产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剖宫产比例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排除年龄和卵巢储备功能等混杂因素后,女性BMI对AIH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对于排卵障碍性超重和肥胖患者,BMI的升高并未降低其AIH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而低体重可能潜在降低患者AIH的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量指数 夫精人工授精 肥胖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基于加权隶属度矩阵的岩体质量优化分级及支护研究
17
作者 李福佳 刘艳章 +3 位作者 秦绍兵 于佳兴 张迪 叶涛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7,共10页
巷道围岩质量分级是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合理支护设计与施工的基础。提高分级结果的准确性,是提升支护效果和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关键途径。以RMR法为基础,以某一测点的分级因素指标值为例,构建RMR法各分级指标的隶属度矩阵,再结合熵值法... 巷道围岩质量分级是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合理支护设计与施工的基础。提高分级结果的准确性,是提升支护效果和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关键途径。以RMR法为基础,以某一测点的分级因素指标值为例,构建RMR法各分级指标的隶属度矩阵,再结合熵值法确定分级指标的权重,得到加权隶属度矩阵,构造优化后的评分公式,进行指标优化评分和围岩质量分级,然后根据围岩质量分级结果及松动圈监测结果设计支护参数,利用FLAC3D进行模拟计算以巷道围岩塑性区体积和顶底板收敛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优化前后的支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的指标评分和围岩等级更加准确,巷道支护参数设计更加合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其能有效地提升围岩的稳定性,并将优化后的支护设计参数应用于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成果可有效解决巷道围岩分级因素指标值位于分级边界或分级跨度大的问题,为矿山岩体质量分级与支护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隶属度 熵值法 体质量分级 围岩稳定性 巷道支护
下载PDF
基于去脂体质量对比剂注射方案用于能谱CT检查结直肠癌
18
作者 张竞颐 刘义军 +5 位作者 王诗耕 童小雨 范勇 陈安良 胡梦婷 程启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1-445,共5页
目的评估基于去脂体质量(LBW)低剂量对比剂注射方案对于能谱增强CT显示结直肠癌图像质量的影响,并筛选最佳能级。方法将150例疑诊结直肠肿物患者随机分为总体质量(TBW)组(A组)、500LBW组(B组)及400LBW组(C组)各50例,分别以500 mgI/kg(T... 目的评估基于去脂体质量(LBW)低剂量对比剂注射方案对于能谱增强CT显示结直肠癌图像质量的影响,并筛选最佳能级。方法将150例疑诊结直肠肿物患者随机分为总体质量(TBW)组(A组)、500LBW组(B组)及400LBW组(C组)各50例,分别以500 mgI/kg(TBW)、500 mgI/kg(LBW)、400 mgI/kg(LBW)方案注射对比剂,行能谱CT全腹增强扫描。对A、B组重建70 keV图像,C组重建40~70 keV(间隔10 keV)图像(C_(40~70 keV)亚组),测量动脉期肠系膜上动脉(SMA)、肠系膜下动脉(IMA)和静脉期肝实质CT值,计算信噪比、对比度噪声比和肝脏增强CT值(ΔHU),比较各组图像质量。结果相比A组,B、C组对比剂剂量分别降低23.00%及37.19%(P均<0.05)。动脉期A、B组及C_(40~60 keV)亚组SMA和IMA的CT值均>350 HU。B组SMA及IMA的CT值变异率分别为9.42%和9.32%,C_(60 keV)亚组SMA和IMA的CT值变异率分别为9.82%和10.09%,均低于A组(P均<0.05)。静脉期中,A、B组及C_(40~60 keV)亚组的ΔHU均>50 HU。B组和C_(60 keV)亚组ΔHU变异率分为8.60%和8.67%,均低于A组(P<0.05)。3组动、静脉期结直肠癌标准化碘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内C_(60 keV)亚组动、静脉期主观评分均最高,且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各亚组主观评分均低于A组(P均<0.05)。结论基于LBW低剂量对比剂注射方案结合能谱CT可利用低对比剂剂量获得高质量图像;60 keV为最佳扫描能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前瞻性研究 去脂体质量
下载PDF
坝肩岩体质量LDA-KNN分类模型
19
作者 荀鹏 李娟 +2 位作者 魏玉峰 李常虎 范文东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1-290,302,共11页
工程岩体质量分级评价对工程的安全、设计、经济效益等有重要影响。针对当前岩级划分方法中存在不确定性,人为因素干扰和忽视了传统定性分级中对岩体质量评价的重要性等问题,本文通过在工程实际中搜集样本建立数据库,从工程的实际需求出... 工程岩体质量分级评价对工程的安全、设计、经济效益等有重要影响。针对当前岩级划分方法中存在不确定性,人为因素干扰和忽视了传统定性分级中对岩体质量评价的重要性等问题,本文通过在工程实际中搜集样本建立数据库,从工程的实际需求出发,选择岩体完整性系数(K v)、结构面间距(D)、岩石质量指标(RQD)等合适的评价指标,通过引入LDA(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降维方法和K近邻分析(K-Nearest-Neighbor,KNN)相结合的多分类模型,实现了岩体的非线性分级预测。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实现了岩体多因素,多指标的综合分级,并解决了多指标判断时信息冗余,复杂程度高的问题。与其他判别方案相比较,模型得出的结果准确率高,符合工程实际,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体现出较强的预测判别能力。该研究为水电站大坝坝肩处的平硐岩体质量划分提出了一种可行的预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体质量分级 线性降维 K近邻算法 分类模型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体质量下降危险因素Meta分析
20
作者 尹航 张敏 宋双援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28-234,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帕金森患者体质量降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中国期刊网(CNKI)、维普资讯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PubMed、EBSCO(Elton B.Stephens.Company)、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Emb... 目的系统评价帕金森患者体质量降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中国期刊网(CNKI)、维普资讯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PubMed、EBSCO(Elton B.Stephens.Company)、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Embase(Excerpt Medica Database)和WOS(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帕金森患者体质量下降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3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资料提取、评价及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估,使用Stata17.0及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0篇符合要求的文献,共计样本量1981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病程OR=1.38,95%CI:1.23~1.54,P<0.001;年龄OR=1.04,95%CI:1.03~1.05,P<0.001;性别OR=1.39,95%CI:1.37~1.41,P<0.001;多巴胺类药物使用OR=1.09,95%CI:1.01~1.18,P=0.02;吞咽和咀嚼功能OR=1.25,95%CI:1.12~1.39,P<0.001;运动障碍OR=1.79,95%CI:1.11~2.88,P=0.02;UPDRS motor评分OR=1.07,95%CI:1.03~1.10,P<0.001;认知OR=1.06,95%CI:0.92~1.21,P=0.41(P>0.05)。结论帕金森患者体质量下降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病程、年龄、性别、多巴胺类药物应用、吞咽与咀嚼功能、运动障碍、UPDRS motor评分可增加帕金森患者体质量下降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体质量下降 影响因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