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4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重指数对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冷冻消融术后生存期的影响
1
作者 冯瑞 郭鹏德 +1 位作者 李胜鳌 胡凯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与接受冷冻消融治疗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生存期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接受CT引导下冷冻消融治疗的Ⅲ/Ⅳ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BMI与消融术后生存期(COS)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49例患者中,...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与接受冷冻消融治疗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生存期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接受CT引导下冷冻消融治疗的Ⅲ/Ⅳ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BMI与消融术后生存期(COS)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49例患者中,体重不足者3例,正常体重者33例,超重者13例,肥胖者0例。体重不足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平均COS分别为11.00月、10.79月,17.08月。LSD法两两比较,正常体重组与超重组C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5。Spearman相关分析示,分期(r=-0.355,P=0.015<0.05)、BMI(r=0.399,P=0.006<0.05)与患者消融后生存期有相关关系;控制分期后行偏相关分析,BMI仍与COS存在相关(r=0.327,P=0.028<0.05)。结论BMI与冷冻消融治疗Ⅲ/Ⅳ期NSCLC患者的生存期独立相关,高BMI的患者COS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体重指数 冷冻消融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 总生存期
下载PDF
超重患者与体重指数正常患者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疗效的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2
作者 杨玉兵 张海洋 +2 位作者 史娟 孙万日 倪猛 《癌症进展》 2024年第3期286-290,共5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超重患者与体重指数(BMI)正常患者的术后疗效。方法选取189例胃癌患者,其中BMI正常患者106例,超重患者83例,进一步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分为BMI正常组与超重组,每组6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手术一... 目的探究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超重患者与体重指数(BMI)正常患者的术后疗效。方法选取189例胃癌患者,其中BMI正常患者106例,超重患者83例,进一步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分为BMI正常组与超重组,每组6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手术一般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按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患者各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正常组患者进流食时间、通气时间、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超重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总费用均少于超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超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重患者在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时,相较于BMI正常患者,面临着更高的手术风险、更长的手术时间、更多的术中出血量、更长的术后恢复时间以及更高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超重 体重指数 疗效 倾向性评分匹配
下载PDF
体重指数、腰臀比及胰岛素抵抗与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张娟 周生碧 +1 位作者 彭丽霞 郑云迎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究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及胰岛素抵抗(IR)与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EP)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资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怀疑为绝经后E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其分为EP组(n=90)和非EP组(... 目的探究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及胰岛素抵抗(IR)与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EP)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资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怀疑为绝经后E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其分为EP组(n=90)和非EP组(n=90)。比较两组的BMI、WHR、IR发生情况、性激素水平,分析BMI、WHR及IR与绝经后EP发病的关系。结果EP组的BMI、腰围、臀围、WHR均高于对照组(P<0.05);EP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及IR发生率均高于非EP组(P<0.05);两组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_(2))、孕酮(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患者BMI、WHR与HOMA-IR均呈正相关(P<0.05);BMI、WHR、HOMA-IR是E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BMI、WHR、HOMA-IR与绝经后EP发生均具有相关性,临床需重视肥胖、胰岛素水平过高患者,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指数 腰臀比 胰岛素抵抗 绝经 子宫内膜息肉
下载PDF
孕前不同体重指数、孕期增重对妊娠高血压的影响及与不良妊娠结局间的关系
4
作者 肖佩 朱蓉蓉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孕前不同体重指数(BMI)及孕期增重对妊娠高血压(HDP)的影响及与妊娠不良结局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建档产检分娩的孕妇9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的孕前体重及身高计算出其孕前BMI,根据孕前BMI将其分为BMI过低组(BMI<18.5 kg/m... 目的:探讨孕前不同体重指数(BMI)及孕期增重对妊娠高血压(HDP)的影响及与妊娠不良结局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建档产检分娩的孕妇9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的孕前体重及身高计算出其孕前BMI,根据孕前BMI将其分为BMI过低组(BMI<18.5 kg/m^(2))76例(7.76%)、BMI正常组(BMI 18.5~25.0 kg/m^(2))508例(51.84%)、超重及肥胖组(BMI>25.0 kg/m^(2))396例(40.40%)。同时根据《中国妇女妊娠期体重监测与评价》标准中孕期妇女体重增长范围分为增重不足组198例(20.21%)、增重适宜组546例(55.71%)、增重过多组236例(24.08%)。通过比较孕前不同BMI间及孕期体重增重不同组间患HDP的患病率及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比较。结果:孕前BMI值越大孕期发生HDP及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越高,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体重增重越多孕期出现HDP及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越高,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超重及肥胖的孕妇孕期发生妊娠期合并证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孕期体重增重过多也是造成妊娠期并发症及妊娠不良结局的高危因素;针对孕前BMI较高患者孕期应及时指导,合理控制孕期增重是降低妊娠期并发症及不良妊娠事件及结局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指数 孕期增重 妊娠高血压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儿童期体重指数及出生体重与未来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子痫因果关系的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5
作者 张美金 郭庆辉 +2 位作者 许昌声 彭峰 林金秀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7-402,共6页
目的:应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探讨儿童期体重指数及出生体重与未来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子痫之间的因果联系。方法:以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为工具变量,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中筛出与儿童期体重指数及出生体重相关的SNP,用MR... 目的:应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探讨儿童期体重指数及出生体重与未来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子痫之间的因果联系。方法:以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为工具变量,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中筛出与儿童期体重指数及出生体重相关的SNP,用MR Egger回归法、逆方差加权法(IVW)和加权中位数法3种两样本MR方法分析儿童期体重指数及出生体重与未来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子痫之间的因果关联。结果:随着儿童体重指数增加,未来妊娠期高血压(IVW的随机效应模型:OR=1.417,95%CI:1.144~1.755,P=0.001;加权中位数法:OR=1.277,95%CI:1.028~1.587,P=0.027)和子痫前期-子痫(IVW:OR=1.399,95%CI:1.130~1.733,P=0.002)发病风险均增加。出生体重与未来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子痫之间的因果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敏感性分析支持上述因果关联的稳健性。结论:儿童期体重指数与未来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子痫之间存在正向因果关联。出生体重与未来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子痫之间的因果关联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体重指数 出生体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孟德尔随机化
下载PDF
高血压人群年龄及体重指数对癌症发病共同作用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6
作者 郭欣玥 彭佳欢 +2 位作者 许慧琳 余勇夫 秦国友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8,共7页
目的在上海市闵行区高血压人群中,探究年龄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癌症发生的共同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2015年进入上海市闵行区电子健康信息系统的未患癌症的212394名高血压患者。将年龄、BMI以平滑函数形式纳入广义加... 目的在上海市闵行区高血压人群中,探究年龄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癌症发生的共同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2015年进入上海市闵行区电子健康信息系统的未患癌症的212394名高血压患者。将年龄、BMI以平滑函数形式纳入广义加性Cox比例风险模型,用双变量响应模型构建曲面图使结果可视化,全面分析两者对癌症发生的联合效应。结果截至2018年12月31日,累计22141名高血压患者新发癌症。年龄与癌症发生风险整体呈线性趋势,而BMI与癌症发生风险整体呈“U”型,BMI在26 kg/m^(2)左右时癌症发生风险最低。不同BMI下,随着年龄增大,癌症发生风险均增加;不同年龄下,BMI与癌症发生风险的关联不同:青年人群(20~44岁)中BMI与癌症发生风险无明显关联,中老年人群(≥45岁)中BMI与癌症发生风险呈“U”型关联,BMI在26 kg/m^(2)左右时癌症发生风险最低。结论建议高血压人群控制BMI在合理范围内,特别是中老年人群,以减少癌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变量响应模型 广义加性Cox比例风险模型 高血压 癌症 体重指数(BMI)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前正常体重指数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7
作者 朱家敏 王姗姗 +2 位作者 诸清逸 林宇 石中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510,共6页
目的:探讨正常孕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不同BMI范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孕前正常BMI的GDM孕妇2319例,按照孕前BM... 目的:探讨正常孕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不同BMI范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孕前正常BMI的GDM孕妇2319例,按照孕前BMI分为A组(18.5 kg/m^(2)≤BMI<20.0 kg/m^(2),581例)、B组(20.0 kg/m^(2)≤BMI<22.0 kg/m^(2),922例)与C组(22.0 kg/m^(2)≤BMI<24.0 kg/m^(2),816例)。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不同孕前BMI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3组GDM患者发生GDM A2级、子痫前期、巨大儿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随孕前BMI的升高而增加;发生胎盘早剥、新生儿低血糖症的风险随孕前BMI的升高而降低。在正常BMI人群中,GDM女性孕前较高或较低的BMI水平是发生GDM A2级、子痫前期、巨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胎盘早剥和新生儿低血糖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体重管理可能是预防GDM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不容忽视的关键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前体重指数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OSAHS患者体重指数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唐志芬 张红 +3 位作者 杨旻星 叶赟 黄小琳 韩文娟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5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讨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住院治疗的364例中青年2型... 目的探讨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住院治疗的364例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OSAHS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体重指数分为4组:正常体重组83例(18.5<BMI<24.0 kg/m 2)、轻度超重组79例(24.0≤BMI<26.0 kg/m 2),重度超重组75例(26.0≤BMI<28.0 kg/m 2)、肥胖组127例(BMI≥28.0 kg/m 2)。比较4组患者一般资料、糖脂代谢指标及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参数的差异;采用中文版Addenbrooke认知评估量表Ⅲ(ACE-Ⅲ)测评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4组患者认知障碍发生例数、认知总分及各维度差异;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BMI与认知障碍患病风险的相关性;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法,观察不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水平上BMI对患者认知总分的影响。结果轻度超重组、重度超重组和肥胖组患者认知总分、记忆力和语言评分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BMI与认知总分、记忆力、语言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315,P<0.001;r=-0.357,P<0.001;r=-0.314,P<0.001);轻度超重组、重度超重组和肥胖组患者认知障碍发生比例高于正常组,且认知障碍发生风险随着BMI的增加在4组患者中逐渐升高(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BMI是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正常体重作为参照,轻度超重组、重度超重组、肥胖组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OR值分别为3.50(95%CI:1.50~8.15)、16.34(95%CI:6.86~38.91)、18.08(95%CI:7.66~42.70)(P<0.001),且BMI每升高1个SD,认知障碍的风险增加1.64倍。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BMI和AHI均对认知评分有影响(F=3.731,P=0.042;F=25.203,P<0.001),但BMI对认知评分的影响不随AHI水平的改变而改变(F=1.567,P=0.200)。结论BMI是影响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OSAHS患者认知功能的危险因素,BMI越高的患者其认知水平越低,认知障碍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和语言能力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2型糖尿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体重指数 认知障碍
下载PDF
大学生生活方式调查及体重指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王馨笛 张元鹍 胡经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11-14,共4页
目的调查大学生生活方式现状,分析大学生不良生活方式对肥胖的影响,以期提高其对不良生活方式危害性的认知、树立正确的减肥观念,培养健康生活习惯,保障身体健康。方法于2022年7月至9月利用网络平台发布电子问卷,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的在... 目的调查大学生生活方式现状,分析大学生不良生活方式对肥胖的影响,以期提高其对不良生活方式危害性的认知、树立正确的减肥观念,培养健康生活习惯,保障身体健康。方法于2022年7月至9月利用网络平台发布电子问卷,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对其身体肥胖程度、饮食习惯、运动情况等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大学生体重指数(BMI)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收回问卷163份,有效问卷156份(95.71%)。受调查的156份问卷中,大学生的平均BMI(23.10±8.10)kg/m^(2),其中肥胖22名(14.10%),超重13名(8.33%),正常87名(55.77%),偏瘦34名(21.7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24 kg/m^(2)大学生的饮食不规律、每周摄入高糖高热量食物次数≥3次、每日步数<5000步、每周锻炼次数≤2次、每周累计锻炼时长<2.5 h、未制定和调整运动计划、家庭成员肥胖占比高于BMI<24 kg/m^(2)大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食不规律、每周锻炼次数≤2次、每周累计锻炼时长<2.5 h、未制定和调整运动计划是影响大学生BM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大学生肥胖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合理的膳食结构、规律用餐、适度运动是控制体重的重要措施。改善食堂膳食搭配、提高学生运动积极性,能更好地保障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大学生 体重指数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外周血总胆汁酸、补体C1q以及体重指数与胆汁反流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关系的研究
10
作者 刘静依 魏朝晗 +1 位作者 张文姣 解祥军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71-79,共9页
目的:评价外周血的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 TBA)、补体C1q (complement C1q)水平以及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对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 BRG)伴有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 IM)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 目的:评价外周血的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 TBA)、补体C1q (complement C1q)水平以及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对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 BRG)伴有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 IM)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BRG患者共200例,所有患者均行胃镜检查及胃黏膜组织活检,根据病理结果分为IM发生组(观察组)和IM未发生(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外周血TBA、补体C1q水平以及体重指数。结果:观察组外周血TBA、补体C1q水平以及体重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外周血TBA、补体C1q水平以及体重指数单个项目在BRG伴IM的检测灵敏度为74.0%,准确度为77.50%;联合检测三个项目的灵敏度为88.89%、特异度为87.69%、准确度为88.50%。结论:外周血TBA、补体C1q水平以及体重指数对BRG伴IM及IM不同分型均具有较好诊断效能,且外周血TBA、补体C1q以及体重指数的侵入性小且方便,对于协助人群诊断BRG伴IM及IM不同分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胃炎 总胆汁酸 补体C1Q 体重指数 肠化生 诊断
下载PDF
体重指数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之间的因果关系:一项孟德尔随机研究
11
作者 刘钊 周丽 +1 位作者 谢仟 蔡善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 利用目前常用的评判肥胖的指标体重指数(BMI)与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来分析肥胖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采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汇总统计数据,进行双样本MR分析。将暴露的遗传工具分为男性组(n=60 586,SNP... 目的 利用目前常用的评判肥胖的指标体重指数(BMI)与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来分析肥胖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采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汇总统计数据,进行双样本MR分析。将暴露的遗传工具分为男性组(n=60 586,SNP=2 736 876,欧洲男性)及女性组(n=171 977,SNP=2 494 613,欧洲女性);CRAO作为结局。BMI的工具变量来自综合流行病学单位公共可用数据;结局数据CRAO来自FinnGen数据库。采用逆方差加权(IVW)、加权中位数分析BMI与CRAO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结果 IVW分析结果显示,BMI水平升高显著增加了男性发生CRAO的风险(OR=4.57,95%CI为1.32~15.82,P=0.016)以及女性发生CRAO的风险(OR=3.48,95%CI为1.40~8.63,P=0.007)。同时,加权中位数和MR-Egger分析的结果支持上述结论。除此之外,本研究结果并不存在异质性及多效性。结论 BMI升高与CRAO发生呈正相关。这一研究为BMI水平升高的无症状者提供了有效的CRAO预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指数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孟德尔随机化
下载PDF
体重指数及血浆和肽素对老年首发急性脑梗死后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
12
作者 李建美 邓静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5期555-558,共4页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及血浆和肽素对老年首发急性脑梗死(ACI)后阿司匹林抵抗(AR)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99例首发老年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统一给予阿司匹林(100mg,1次/d...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及血浆和肽素对老年首发急性脑梗死(ACI)后阿司匹林抵抗(AR)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99例首发老年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统一给予阿司匹林(100mg,1次/d)口服治疗,规律性用药1周后采用血栓弹力图检测血小板抑制率,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AR组,n=24)及阿司匹林敏感组(AS组,n=75)。检测患者入院血浆和肽素水平及其他实验室指标,重点评估BMI及血浆和肽素在首发老年ACI患者AR中的交互作用。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AR组与AS组患者糖尿病比例、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患者中超重及肥胖的比例显著高于AS组,AR组患者的血浆和肽素水平明显高于AS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血浆和肽素及BMI与和肽素的乘积均对老年首发ACI后AR有影响(P<0.05)。同时发现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是老年首发ACI患者后AR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首发ACI患者BMI与血清和肽素水平在AR发生风险上存在交互作用,通过控制BMI、和肽素水平对降低AR发生风险均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司匹林抵抗 体重指数 和肽素
下载PDF
凝血功能、体重指数、血脂指标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13
作者 林巧玲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560-562,共3页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体重指数(BMI)、血脂指标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福清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正常体检孕妇95例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体重指数(BMI)、血脂指标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福清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正常体检孕妇95例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孕37 w的凝血功能、血脂指标和不同时间点的BMI进行检测和比较,并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孕37 w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较短,纤维蛋白原(Fi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较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前、孕16 w和孕37 w的BMI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妊娠结局的总发生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存在显著的凝血功能和血脂指标异常风险,且容易致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的提升,临床可对凝血功能、血脂指标及BMI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具体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便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凝血功能 体重指数 血脂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入院体重指数与静息心率的关系研究
14
作者 黄琼芳 潘燕彬 颜建龙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60-67,共8页
目的评估冠心病患者入院体重指数(BMI)与静息心率(RHR)的关系。方法收集深圳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2533例冠心病患者的原始数据。排除BMI(n=914)、入院时RHR(n=155)变量数据缺失及其他协变量缺失资料(n=122)的患者,最终纳入1... 目的评估冠心病患者入院体重指数(BMI)与静息心率(RHR)的关系。方法收集深圳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2533例冠心病患者的原始数据。排除BMI(n=914)、入院时RHR(n=155)变量数据缺失及其他协变量缺失资料(n=122)的患者,最终纳入1342例冠心病患者。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回归模型评价BMI和RHR之间的关系,为了确定BMI和RHR之间的关联,进行分层分析和交互检验,最后通过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的平滑曲线拟合探讨BMI和RHR之间的关系。结果BMI与入院时的RHR呈负相关(校正后的β=-0.50,95%CI-0.67~-0.33,P<0.001)。以BMI的最低组作为参考,RHR随着BMI的增加而下降(β=-1.96,95%CI-3.55~-0.37,P=0.016;β=-3.45,95%CI-5.13~-1.76,P<0.001;β=-5.35,95%CI-7.13~-3.57,P<0.001),趋势性检验P<0.001。然而,BMI和RHR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BMI<27.6 kg/m^(2)调整后的回归系数为-0.70(95%CI-0.93~-0.48,P<0.001),而BMI≥27.6 kg/m^(2)则为0.11(95%CI-0.37~0.59,P=0.649)。结论在冠心病患者入院时,BMI与RHR呈显著负相关,存在饱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指数 肥胖 心率 冠心病
下载PDF
健康体检人群慢性胆囊炎与血脂水平、体重指数及空腹血糖的关系研究
15
作者 董奥奇 王庆雯 +1 位作者 杨正霞 何俊俊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577-583,共7页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不同年龄组健康体检人群慢性胆囊炎发生现况,分析慢性胆囊炎与血脂水平、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的相关性。方法从2023年1—5月在某三甲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对象中选取18岁以上,有完整的一般资料,各项生化指标齐全的29350...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不同年龄组健康体检人群慢性胆囊炎发生现况,分析慢性胆囊炎与血脂水平、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的相关性。方法从2023年1—5月在某三甲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对象中选取18岁以上,有完整的一般资料,各项生化指标齐全的29350名为研究人群。超声检测是否存在慢性胆囊炎,使用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慢性胆囊炎与血脂、BMI、空腹血糖的关系。结果成人健康体检人群TC值为(5.13±1.03)mmol/L,TG值为(1.62±1.36)mmol/L,HDL-C值为(1.63±0.38)mmol/L,LDL-C值为(2.97±0.84)mmol/L,BMI值为(24.15±3.29)kg/m^(2),GLU值为(5.43±1.25)mmol/L。健康体检人群中慢性胆囊炎发病率为15.4%(4516/29350例)。18~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各年龄组慢性胆囊炎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率分别为3.6%、8.4%、15.1%、20%、24.4%,χ^(2)=2150.318,P<0.05),≥60岁人群中发病率最高为24.4%(1183/4834例)。TC、TG、LDL-C增高组慢性胆囊炎发病率均大于正常组,HDL-C正常组慢性胆囊炎发病率大于降低组,TC、TG、LDL-C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3.176、33.965、17.070,P<0.05),HDL-C正常组慢性胆囊炎发病率与降低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为2.12,P>0.05)。超重患者慢性胆囊炎发病率最高,为17.9%(1960/10948例),各组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292,P<0.05)。GLU升高组慢性胆囊炎发病率发病率最高为21.6%(849/3929例),各组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914,P<0.05)。各年龄组中:18~29岁,BMI各组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767,P<0.05),其余指标各组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0~39岁,TC、TG、HDL-C、LDL-C、BMI、GL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86、2.188、-2.791、2.302、8.294、2.657,P<0.05);40~49岁,TC、TG、HDL-C、LDL-C、BMI、GLU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33、3.205、-4.835、2.579、8.015、3.716,P<0.05);50~59岁,HDL-C、LDL-C、BMI、GLU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731、4.965、8.454、4.700,P<0.05);≥60岁,TC、HDL-C、LDL-C、BMI、GLU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27、-7.953、-3.277、6.048、2.520,P<0.05)。结论成人健康体检人群胆囊炎发病率高,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各年龄组中,慢性胆囊炎发病均与体重指数有关。除18~29岁外,其余各年龄组慢性胆囊炎发病与空腹血糖、血脂均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胆囊炎 空腹血糖 血脂水平 体重指数 健康体检人群 关联研究
下载PDF
体检人群体重指数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相关性分析
16
作者 赵华 梁万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99-0102,共4页
评价体检人群体重指数和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关系。方法 对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体检人员99名进行分析,根据研究对象的身高与体质量,算出全部体检人群的体重指数,分析受检者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同体重指数之间存在的关联性... 评价体检人群体重指数和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关系。方法 对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体检人员99名进行分析,根据研究对象的身高与体质量,算出全部体检人群的体重指数,分析受检者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同体重指数之间存在的关联性。结果 男性体重指数(BMI)和女性相比较高(P<0.05);年龄增长和BMI增高成正比,其中,>70岁BMI和<40岁、40-50岁、51-70岁相比较高(P<0.05)。男性超重45.45%和女性相比较高(P<0.05),肥胖30.91%和女性20.45%相比差别不大(P>0.05),高血压12.73%和女性13.64%相比差别不大(P>0.05),且高血脂50.91%、高血糖29.09%和女性29.55%、11.36%相比较高(P<0.05)。超重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2hPPG)、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和正常体重指数相比较高,且低密度脂蛋白胆(LDL-C)和正常体重指数相比较高(P<0.05)。肥胖FPG、2hPPG、DBP、SBP、TC、TG水平和超重、正常体重指数相比较高(P<0.05),且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超重、正常体重指数相比较低(P<0.05)。结论 超重、肥胖是构成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检 体重指数 超重 肥胖 慢性疾病
下载PDF
中老年高血压体检人群体重指数与血脂、脂肪肝的相关分析与应用效果分析
17
作者 吕思霖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65-0068,共4页
分析中老年高血压体检人群体重指数与血脂、脂肪肝的相关性,实施健康指导,以此实现体检的应用效果。方法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接受体检的中老年人群中抽取100例,按体重指数分2类分析,肥胖患者(≥28kg/m2)23例,正常及超重(<... 分析中老年高血压体检人群体重指数与血脂、脂肪肝的相关性,实施健康指导,以此实现体检的应用效果。方法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接受体检的中老年人群中抽取100例,按体重指数分2类分析,肥胖患者(≥28kg/m2)23例,正常及超重(<28kg/m2)患者77例;两组患者的血脂、血压等指标比较,并为患者开展科学宣教。结果 肥胖组血脂、血压等指标均高于正常组,P<0.05;两组高血压患者,统计脂肪肝、高脂血症的发生率,肥胖组均高于正常组,P<0.05;年龄>50岁,肥胖人群,高血压及高血脂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的人群,男性风险高于女性,P<0.05。结论 中老年高血压人群,当高血压患者合并肥胖指标时,患者的血脂指标明显高于体重指数正常的人群,加强对患者的科学宣教,控制高血压患者的体重,尤其是>50岁年龄的患者,控制体重,对于控制病情进展,保证临床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体检 体重指数 血脂 脂肪肝
原文传递
社区超声结合体重指数诊断脂肪肝的临床效果观察
18
作者 罗林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54-0157,共4页
观察脂肪肝诊断中应用社区超声结合体重指数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21年10月到2022年10月,对88例脂肪肝患者分析,按照计算机方法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诊断方法为超声方法,观察组为社区超声结合体重指数,对组间的诊断准确... 观察脂肪肝诊断中应用社区超声结合体重指数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21年10月到2022年10月,对88例脂肪肝患者分析,按照计算机方法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诊断方法为超声方法,观察组为社区超声结合体重指数,对组间的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比较的差异数值存在(P<0.05)。结论 应用社区超声结合体重指数诊断脂肪肝,实际的临床效果良好,诊断准确率高,该方法具有无创性,方便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超声 体重指数 脂肪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