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渡河理县高原鳅体长体重关系、遗传多样性和分化水平 被引量:1
1
作者 赖见生 陈叶雨 +7 位作者 颜涛 林珏 黄颖颖 赵凤麒 陈永胜 周启红 刘晓欢 何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544-2552,共9页
【目的】为研究理县高原鳅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进一步利用理县高原鳅的遗传种质资源并对其野生群体进行保护,获取长江流域理县高原鳅种群结构信息。【方法】对大渡河理县高原鳅体重和体长组成、体长-体重关系进行研究,... 【目的】为研究理县高原鳅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进一步利用理县高原鳅的遗传种质资源并对其野生群体进行保护,获取长江流域理县高原鳅种群结构信息。【方法】对大渡河理县高原鳅体重和体长组成、体长-体重关系进行研究,并利用线粒体DNA控制区D⁃loop序列,对理县高原鳅4个地理种群共117个个体进行遗传结构变异分析。【结果】理县高原鳅体重和体长的回归方程为y=0.0123x2.9734,b值为2.9734,接近3,表明目前理县高原鳅生长状态良好。利用线粒体分子标记,在4个种群个体中共扩增获得878 bp的D⁃loop同源序列,包含28个单倍型和32个多态性位点,4个种群之间无共享单倍型。4个理县高原鳅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在0.637~0.921,核苷酸多样性在0.00091~0.00570。通过分析遗传距离发现,金川县和丹巴县、泸定县和石棉县之间的理县高原鳅群体未发生遗传分化,而泸定县与金川县或丹巴县、石棉县与金川县或丹巴县之间的理县高原鳅群体均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通过构建NJ进化树发现,117个理县高原鳅个体在进化树上形成2个独立分支,与各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结果一致。【结论】建议将大渡河金川县和丹巴县理县高原鳅种群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和保护,石棉县和泸定县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和保护,而金川县和丹巴县、石棉县和泸定县的种群建议分开管理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县高原鳅 体长体重关系 遗传多样性 D⁃loop
下载PDF
西藏曲松下洛国家湿地公园短尾高原鳅的体长体重关系和性腺相关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艳超 陈锋 +1 位作者 翁仕洋 杨乐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1年第4期44-49,共6页
文章对短尾高原鳅的体长体重关系和性腺相关特征进行研究,为湿地公园短尾高原鳅资源保护及利用提供理论支持。于2020年11月,在西藏山南市曲松县江扎布河采集136尾短尾高原鳅,体长主要集中在60~70 mm,体重主要集中在2~3 g。雌鱼和雄鱼体... 文章对短尾高原鳅的体长体重关系和性腺相关特征进行研究,为湿地公园短尾高原鳅资源保护及利用提供理论支持。于2020年11月,在西藏山南市曲松县江扎布河采集136尾短尾高原鳅,体长主要集中在60~70 mm,体重主要集中在2~3 g。雌鱼和雄鱼体长和体重关系呈幂函数,但雌、雄之间差异较显著(P<0.01),雌雄体长体重关系分别为W_(♀)=0.0001L^(2.4547)(R^(2)=0.8482),W_(♂)=0.0004L^(2.1612)(R^(2)=0.759),b值与理论匀速生长值3之间差异显著(P<0.05),雌雄群体均为异速生长,群体性比为0.6∶1。短尾高原鳅雌鱼性体指数、肥满度和肝体指数均显著高于雄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尾高原鳅 体长体重关系 性腺相关特征 下洛国家湿地公园
下载PDF
察隅弧唇裂腹鱼仔稚鱼体长体重关系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锋 刘艳超 +1 位作者 魏聪 李建川 《西藏科技》 2020年第10期11-12,共2页
文章对察隅河及其支流贡日嘎布弧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curvilabiatus)仔稚鱼体长体重关系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察隅河和贡日嘎布河段的弧唇裂腹鱼仔稚鱼在体长、体重分布,体长体重关系上均没有显著差异,体长体重关系式为:W=2.72... 文章对察隅河及其支流贡日嘎布弧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curvilabiatus)仔稚鱼体长体重关系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察隅河和贡日嘎布河段的弧唇裂腹鱼仔稚鱼在体长、体重分布,体长体重关系上均没有显著差异,体长体重关系式为:W=2.72×10^5 SL^2.888(n=224;R^2=0.972),为异速生长,为弧唇裂腹鱼的资源利用及保护提供了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唇裂腹鱼 仔稚鱼 体长体重关系
下载PDF
基于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黄鮟鱇体长体重关系的时空差异 被引量:13
4
作者 衷思剑 麻秋云 +2 位作者 刘淑德 王四杰 任一平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99-1307,共9页
为了研究黄鮟(Lophius litulon)生活史特征的异质性,根据秋(2016年10月)、冬(2017年1月)、春(2017年5月)和夏(2017年8月)4个季节在山东近海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物种体长-体重关系的时空差异进行了研究。本文构建了广义线性模型和9个... 为了研究黄鮟(Lophius litulon)生活史特征的异质性,根据秋(2016年10月)、冬(2017年1月)、春(2017年5月)和夏(2017年8月)4个季节在山东近海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物种体长-体重关系的时空差异进行了研究。本文构建了广义线性模型和9个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用来研究黄鮟的体长-体重关系(W=aL^b)及其时空差异。b的固定值(2.77)小于3,表示黄鮟鱇为负异速生长,肥满度与体长负相关,身体趋于细长。根据AIC值最小原则,最复杂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即水域和季节对两个参数a和b均存在随机效应)拟合效果最佳;交叉验证的结果同样表明,该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为可靠。根据最佳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的差异性分析结果,黄鮟鱇体长-体重关系的时空差异是极显著的(P<0.01)。在最佳模型中,a值在春季最大,其次是秋季和冬季,而夏季最小;b值则与此相反。整体来看,纬度高的黄鮟鱇个体a值较大,b值较小,而a、b值与水深没有表现出明显规律。本研究表明,季节和纬度对黄鮟鱇的体长-体重关系具有显著的影响,混合效应模型能把水域和季节的异质性通过随机效应在单个模型中更准确、方便地体现出来,从而进一步证实了此模型在数据来源异质性研究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近海 黄鮟鱇 -体重关系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时空差异
下载PDF
南海北部主要经济鱼类体长与体重关系 被引量:38
5
作者 王雪辉 杜飞雁 邱永松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2-266,共5页
文中根据1997~1999年和2001~2002年期间在南海北部底拖网调查的43种共33 389尾鱼的体长(叉长、肛长)和体重数据,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各鱼种体长与体重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3种鱼分别隶属于4目16科25属,相关系数R^2的范围为0.764~... 文中根据1997~1999年和2001~2002年期间在南海北部底拖网调查的43种共33 389尾鱼的体长(叉长、肛长)和体重数据,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各鱼种体长与体重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3种鱼分别隶属于4目16科25属,相关系数R^2的范围为0.764~0.993,相关系数R^2值相对较高,其中58%的R^2值超过0.95.幂指数b值范围为2.50~3.44,平均2.90.盒须图分析表明,50%的b值在2.79~3.01范围.经初步分析,43种主要经济鱼类中,有16种为等速生长、22种负的异速生长和5种正的异速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资源 体重关系 类型 经济鱼类 南海北部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黄海北部鳀鱼体长与体重关系式参数估计 被引量:17
6
作者 朱立新 侯刚 梁振林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7-769,共13页
根据2011年12月,2012年1月、5月、9–11月,2013年5月、9–12月和2014年5月在山东威海市中心渔港、石岛渔港拖网、双岛湾定置网渔获物中采集的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样本,分别采用相加的误差结构和相乘的误差结构,利用贝叶斯方法... 根据2011年12月,2012年1月、5月、9–11月,2013年5月、9–12月和2014年5月在山东威海市中心渔港、石岛渔港拖网、双岛湾定置网渔获物中采集的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样本,分别采用相加的误差结构和相乘的误差结构,利用贝叶斯方法估计了黄海北部鳀鱼体长与体重关系式参数 a 和 b,结合以往研究计算鳀鱼体型因子的分布范围。结果表明,贝叶斯方法能够很好地计算参数 a 和 b 的估计值及不确定性;偏差信息准则可以从备选模型中选择出合适的模型,将具有相乘误差结构的体长与体重关系式选为最佳模型。春季、秋季和冬季鱼样本的鳀体长(L, cm)与体重(W, g)关系分别为 W=6.186×10–3L3.1360, W=4.892×10–3L3.1774, W=4.479×10–3L3.2206。3个季节样本的体长与体重关系曲线差异显著,春季样本的体长与体重关系曲线明显高于秋季和冬季样本的曲线,秋季与冬季样本的体长与体重关系曲线较为接近。全年数据的体长与体重关系曲线会低估春季鱼的体重,鳀高估秋冬季鳀鱼的体重。从1964年至今,鳀鱼参数 a 没有太明显的变化规律;从2004年起参数 b 有变大趋势,2004–2014年估计的参数 b 明显大于以往估计值。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估计的鳀鱼体长与体重关系曲线明显高于20世纪60~80年代估计的曲线,显示着同体长鳀鱼的平均体重较以往变大了。黄海北部鳀鱼全长与叉长的关系为TL=0.0615+1.0908FL,鳀鱼体型因子的分布范围为0.00473~0.00660,中位数为0.00603,鳀鱼体型因子可作为定量描述其体型特征的一个指标。研究结果为探讨鱼对捕捞压力和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及鱼资源评估积累了基鳀鳀础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鳀鱼 体重关系 贝叶斯方法 型因子 黄海北部
下载PDF
温度和喂食影响摩拉吧笛鲷体长体重关系和肥满度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3
7
作者 Sabuj Kanti MAZUMDER Simon Kumar DAS +1 位作者 Yosni BAKAR Mazlan Abd.GHAFFAR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8期580-590,共11页
目的:分析水温度和喂食对摩拉吧笛鲷体长体重关系和肥满度的影响。创新点:本研究采用条件可控的流通式海水系统,对摩拉吧笛鲷的体长体重关系和肥满度进行研究。方法:本研究使用流通式海水系统在实验室中实施,选取4种不同温度(22、26、30... 目的:分析水温度和喂食对摩拉吧笛鲷体长体重关系和肥满度的影响。创新点:本研究采用条件可控的流通式海水系统,对摩拉吧笛鲷的体长体重关系和肥满度进行研究。方法:本研究使用流通式海水系统在实验室中实施,选取4种不同温度(22、26、30和34°C)和2种饮食条件(商业颗粒和自然虾米),每天喂食2次,比较鲷鱼体长体重关系和肥满度差异。结论:结果表明,摩拉吧笛鲷的最好饲养条件是30°C,而喂食种类对摩拉吧笛鲷的生长和肥满度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提供了温度和饮食对摩拉吧笛鲷体长体重关系和肥满度影响的基本信息,可用于该物种的生理状态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长体重关系 肥满度 温度 水产养殖 鲷鱼
原文传递
粤东近海雄性条尾鲱鲤体长与体重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林学群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2期64-71,80,共9页
以线性回归分析和协方差分析方法对粤东近海条尾鲱鲤Upeneus bensari雄性群体体长与体重关系式Inw=Ina+blnL的研究表明,各月份误差方差和回归系数b皆呈齐性,Ina差异高度显著.进一步的模拟研究显示:... 以线性回归分析和协方差分析方法对粤东近海条尾鲱鲤Upeneus bensari雄性群体体长与体重关系式Inw=Ina+blnL的研究表明,各月份误差方差和回归系数b皆呈齐性,Ina差异高度显著.进一步的模拟研究显示:与全年完整样本相比,参数Ina和b的变化随样本所含月份数量的减少而越来越大;生长条件较好或较差的样本与全年完整样本相比.参数差异显著.因此,在估计鱼类体长-体重关系式参数值时,务必考虑取样季节的完整性,以免在参数应用时造成较大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关系 协方差分析 条尾鲱鲤 雄性
下载PDF
海州湾方氏云鳚体长与体重分布特征及其关系 被引量:16
9
作者 栾静 徐宾铎 +2 位作者 薛莹 任一平 张崇良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23-1331,共9页
体长、体重是鱼类种群的基本生物学特征,能够反映鱼类个体生理状态以及所处环境条件的变化,但在实际研究中其时空变化往往被忽略。本文根据2011—2016年春、秋季海州湾8个航次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研究了方氏云鳚(Pholis fangi)的... 体长、体重是鱼类种群的基本生物学特征,能够反映鱼类个体生理状态以及所处环境条件的变化,但在实际研究中其时空变化往往被忽略。本文根据2011—2016年春、秋季海州湾8个航次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研究了方氏云鳚(Pholis fangi)的体长组成、体重组成,体长–体重关系和肥满度特征,并分析了上述指标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海州湾方氏云鳚的群体有多个年龄组,体长、体重和体长–体重关系参数a、b及肥满度在时空上均有较大波动,且在年间差异显著。秋季各航次平均体长、体重呈现逐年增大趋势;肥满度的季节差异要大于年间差异,春季肥满度小于秋季;体长和肥满度在海州湾分布均是西南部大于东北部,但秋季肥满度分布则与此相反。调查的方氏云鳚群体基本符合正异速生长类型。体长体重特征的时空异质性可能与气候、摄食强度、性成熟比例与捕捞压力等有关,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渔业生态系统和栖息地特征。相关研究应充分考虑体长、体重关系参数的时空变化,以为渔业资源评估提供精确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氏云鳚 分布 体重分布 体重关系 肥满度 时空异质性
下载PDF
离岸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海鲈体长与体重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韦成昱 刘西磊 +2 位作者 杜玉兰 贾立国 李义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7期118-119,121,共3页
探索了离岸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海鲈的生长参数.养殖海域水温全年平均温度为(23.4±5.8)℃,全年平均盐度为(22.9±4.5)‰.在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中,海鲈的饲料系数(FCR)保持在1.78 ~1.97,整体存活率为(89.3±5.39)%... 探索了离岸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海鲈的生长参数.养殖海域水温全年平均温度为(23.4±5.8)℃,全年平均盐度为(22.9±4.5)‰.在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中,海鲈的饲料系数(FCR)保持在1.78 ~1.97,整体存活率为(89.3±5.39)%.海鲈体长与体重关系可用W=0.014 9L3.026(R2 =0.956)表达,所获b值高于长江与珠江口处所报道数值,但低于韩国Baekya岛海域所报道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抗风浪网箱 花鲈 体重关系
下载PDF
浙江嵊泗人工鱼礁区小黄鱼生长特征与资源合理利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3
11
作者 尹增强 章守宇 +2 位作者 汪振华 王凯 梁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88-594,共7页
人工鱼礁是放置于海底以影响有关海洋生物资源的物理、生物或社会经济过程的人工设施,具有修复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资源的功能。本文根据2004年10月人工鱼礁拟投海域本底调查资料以及2005~2007年跟踪调查资料,分析了小黄鱼的平均体长、... 人工鱼礁是放置于海底以影响有关海洋生物资源的物理、生物或社会经济过程的人工设施,具有修复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资源的功能。本文根据2004年10月人工鱼礁拟投海域本底调查资料以及2005~2007年跟踪调查资料,分析了小黄鱼的平均体长、平均体重、体长组成和体重组成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根据投礁前(2004年10月)和投礁后(2005年、2006年和2007年)的调查资料,求解了小黄鱼的体长体重关系式和生长方程,计算了体重生长的拐点年龄、临界年龄和总瞬时死亡率,估算了人工鱼礁区小黄鱼的资源量。结果表明:投礁后小黄鱼的平均体长和体重均呈上升趋势,优势体长组和体重组均向高值移动;同等体长情况下由投礁后体长体重关系式估算的体重比用投礁前的体长体重关系式估算的值大;投礁后小黄鱼个体生长方程的参数L∞、W∞、K值分别从投礁前的140.5mm、36.5g和0.28a-1增加到186.0mm、118.5g和0.36a-1;投礁后体长与体重生长速度与投礁前相比有所增大,且体重生长的拐点年龄从投礁前2.55a提高到2007年的2.58a;小黄鱼种群生物量增长的临界年龄从投礁前的3.21a提高到3.77a;小黄鱼种群的总瞬时死亡率从投礁前的1.065a-1减小到0.75a-1;鱼礁区小黄鱼资源量约131.5t。并对人工鱼礁区小黄鱼生长特征和资源管理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长体重关系 方程 临界年龄 资源量 小黄鱼 人工鱼礁
下载PDF
鄱阳湖日本沼虾捕捞种群生长与结构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付辉云 张燕萍 +2 位作者 方春林 周辉明 傅培峰 《江西水产科技》 2015年第3期17-20,共4页
日本沼虾为鄱阳湖的优势种群,在全湖均有分布,2013年4月至11月对鄱阳湖日本沼虾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采集的标本中,最大体长8.1cm,最小体长1.7cm,其捕捞群体以体长为2.0~4.9cm为主,占85%以上,5cm以上青虾个体不足10%,其捕捞群体... 日本沼虾为鄱阳湖的优势种群,在全湖均有分布,2013年4月至11月对鄱阳湖日本沼虾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采集的标本中,最大体长8.1cm,最小体长1.7cm,其捕捞群体以体长为2.0~4.9cm为主,占85%以上,5cm以上青虾个体不足10%,其捕捞群体小型化比较明显;其体长和体重关系式为W=0.00517 L2.3959(r=0.96,p﹤0.05);鄱阳湖湖区青虾的肥满度(K)变异范围在1.04%~5.25%,平均为2.76%,雌虾与雄虾肥满度无显著差异(p﹥0.05);6~8月为青虾的捕捞高峰,日平均单船捕捞量为21.89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日本沼虾 体长体重关系 种群结构
下载PDF
色林错裸鲤的生长 被引量:49
13
作者 陈毅峰 何德奎 +1 位作者 曹文宣 段中华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67-676,共10页
对藏北高原色林错湖泊中色林错裸鲤 (Gymnocyprisselincuoensis)的生长方程、生长拐点以及生长指标等生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Gompertz方程和三次多项式方程都可以反映色林错裸鲤的生长过程 ,但Gompertz... 对藏北高原色林错湖泊中色林错裸鲤 (Gymnocyprisselincuoensis)的生长方程、生长拐点以及生长指标等生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Gompertz方程和三次多项式方程都可以反映色林错裸鲤的生长过程 ,但Gompertz方程能够很好地描述 12龄之前的生长特征 ,而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更适合描述 18龄以后的生长特征。这种情况反映了色林错裸鲤具有洄游性鱼类更换生活环境的生活史特征。雄性体长的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 :Lt =4 84 190 6 [1-e-0 0 683 9(t-0 0 60 2 8) ],雌性为Lt =4 85 32 85 [1-e-0 0 710 (t-0 5679) ]。体长和体重关系为W =0 0 0 0 2 3L2 53 0 3 (♂ )和W =0 0 0 0 4 6L2 40 72 (♀ )。生长拐点为 12 9龄 (♀ )和 14 2龄 (♂ )。与其它裂腹鱼类相比 ,色林错裸鲤的生长过程尤为缓慢 ,这与其生存的环境条件更为恶劣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林错裸鲤 -体重关系 西藏 鱼类 高原湖泊
下载PDF
一种稳健的贝叶斯方法在威海近海白姑鱼体长与体重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立新 刘金殿 梁振林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9-121,共13页
根据2014年5月、9~11月在威海市中心渔港拖网渔获物中采集的白姑鱼(Pennahia argentata)样本,利用一种稳健的贝叶斯方法研究了白姑鱼体长(全长、标准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得到可靠的参数估计值,将体长与体重关系式转化为线性模型,利用... 根据2014年5月、9~11月在威海市中心渔港拖网渔获物中采集的白姑鱼(Pennahia argentata)样本,利用一种稳健的贝叶斯方法研究了白姑鱼体长(全长、标准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得到可靠的参数估计值,将体长与体重关系式转化为线性模型,利用t分布建立参数的似然函数,通过数据标准化方法得到白姑鱼体长与体重关系式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结果显示,本文方法可以较好估计白姑鱼体长与体重关系式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由标准化数据计算的斜率和截距间不存在相关关系。t分布参数ν的估计值随体长与体重数据而发生变化,其分布范围为27.87~56.5。春季、秋季和全年白姑鱼的全长与体重关系式分别为W=2.540×10^(-3) TL^(3.4662)、W=4.308×10^(-3) TL^(3.3223)和W=3.963×10^(-3)TL^(3.3406),标准体长与体重关系式分别为W=1.083×10^(-2)SL^(3.2051)、W=1.498×10^(-2)SL^(3.1201)和W=1.403×10^(-2)SL^(3.1347)。春季与秋季白姑鱼的全长与体重关系、标准体长与体重关系存在显著性差异,春季白姑鱼参数b大于秋季,参数a小于秋季。威海近海白姑鱼属正异速生长种类,雌、雄群体的全长与体重关系和标准体长与体重关系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黄海白姑鱼参数b的值与东海和南海北部白姑鱼b的值可能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的贝叶斯方法可用于估计鱼类体长与体重关系式参数及其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姑鱼 体重关系 稳健的贝叶斯方法 T分布 威海近海
原文传递
鄱阳湖鲤鱼、鲫鱼的生长及捕捞种群结构分析
15
作者 谢宪兵 张燕萍 +1 位作者 赵春来 王昌来 《江西水产科技》 2018年第5期23-24,共2页
2018年6~10月在鄱阳湖湖区鄱阳、都昌、瑞洪及星子水域对397尾鲫鱼、575尾鲤鱼样本进行了生物学测定。在采集的样本中,鲫鱼最大体长25.5 cm,最大体重651 g;鲫鱼最小体长6.9 cm,最小体重12 g。鲤鱼最大体长为87 cm,最大体重18500 g;最... 2018年6~10月在鄱阳湖湖区鄱阳、都昌、瑞洪及星子水域对397尾鲫鱼、575尾鲤鱼样本进行了生物学测定。在采集的样本中,鲫鱼最大体长25.5 cm,最大体重651 g;鲫鱼最小体长6.9 cm,最小体重12 g。鲤鱼最大体长为87 cm,最大体重18500 g;最小体长11.5 cm,最小体重31g。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鄱阳湖湖区鲤、鲫鱼体长体重关系为式为W_(鲤鱼)=2E-0.5L^(3.0445)(r=0.9951,n=575)、W_(鲫鱼)=2E-0.5L^(3.0383)(r=0.9939,n=397);在鄱阳湖湖区鱼类捕捞季节,鲤鱼、鲫鱼其捕捞规格分别以10~59.9 cm、10~14.9 cm为主,分别占70.25%和63.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鲤鱼 鲫鱼 体长体重关系 资源现状
下载PDF
大眼狮鲈在小石河水库的生长发育
16
作者 杜晓燕 顾权 +2 位作者 岳金妹 张宏伟 刘铁钢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1-22,共2页
通过对大眼狮鲈移入小石河水库后生长发育的测定 ,得出大眼狮鲈的体长—体重关系式 :W =O 9795L1 73 0 7,最大日增重 1 2 9g ,性成熟年龄 2~ 3龄 ,摄食旺盛 。
关键词 大眼狮鲈 小石河水库 发育 日增重 性成熟年龄 -体重关系
下载PDF
博斯腾湖鱼类资源组成、体长与体重关系及生长状况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普泽 宋聃 +5 位作者 张尹哲 钱静 龚坤 叶少文 刘家寿 李钟杰 《生物资源》 CAS 2020年第2期181-187,共7页
博斯腾湖为西北高原地区湖泊,1958年开始商业化渔业生产,1962年开始鱼类引种工作,半个多世纪以来湖区鱼类资源组成处于不断的变动当中。本文围绕湖区鱼类群落组成动态、当前鱼类的体长与体重关系及种群生长状况开展研究,于2019年春季(4... 博斯腾湖为西北高原地区湖泊,1958年开始商业化渔业生产,1962年开始鱼类引种工作,半个多世纪以来湖区鱼类资源组成处于不断的变动当中。本文围绕湖区鱼类群落组成动态、当前鱼类的体长与体重关系及种群生长状况开展研究,于2019年春季(4月)、夏季(8月)、秋季(10月),通过渔具采样和渔获物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博斯腾湖共发现鱼类17种,隶属于4目8科,其中?(Hemiculter leucisculus)、池沼公鱼(Hypomesus olidus)、鲫(Carassius auratus)为优势种,鱼类资源结构小型化问题严重。描述了15种鱼类体长-体重关系与生长情况,其中12种鱼类为正异速生长,3种鱼类为负异速生长,优势鱼类的体长-体重关系式参数b值范围2. 95~3. 56,决定系数r2值范围0. 874~0. 997。本研究所得结果可为博斯腾湖鱼类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斯腾湖 鱼类小型化 体重关系 鱼类资源保护
原文传递
鄱阳湖区克氏原螯虾捕捞种群结构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燕萍 陈文静 +5 位作者 方春林 周辉明 贺刚 吴斌 王生 傅培峰 《江西水产科技》 2014年第2期6-9,19,共5页
2013年6-8月在鄱阳湖区的鄱阳、都昌以及余干县(瑞洪镇)水域,对1683尾克氏原螯虾样本进行了生物学测定。在采集的样本中,最大体长11.2cm,最大体重64.6g;最小体长4.4cm,最小体重3.6g。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鄱阳湖区克氏原螯虾体长... 2013年6-8月在鄱阳湖区的鄱阳、都昌以及余干县(瑞洪镇)水域,对1683尾克氏原螯虾样本进行了生物学测定。在采集的样本中,最大体长11.2cm,最大体重64.6g;最小体长4.4cm,最小体重3.6g。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鄱阳湖区克氏原螯虾体长体重关系为式为W(综合)=0.020 L3.291(r=0.9460,n=1683)、W♂=0.013 L3.516(r=0.9482,n=762)、W♀=0.025 L3.158(r=0.9600,n=921),雄虾生长快于雌虾;克氏原螯虾肥满度(k)平均为3.71%,雌虾肥满度平均为3.89%,雄虾肥满度平均为3.53%.雌虾的肥满席大于雄虾;在鄱阳湖区克氏原螯虾捕捞季节,其捕捞规格以7.5-8.9cm为主,占55.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克氏原螯虾 体长体重关系 肥满度
下载PDF
渤海梭鱼的年龄与生长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耿绪云 李相普 +4 位作者 马维林 刘茂利 房恩军 汪志清 邢立坚 《天津水产》 2001年第4期30-32,共3页
通过实测885尾1~7龄渤海天然生长的梭鱼,回归分析了渤海梭鱼体长体重关系,拟和出渤海梭鱼的生长方程。首次给出渤海梭鱼的生长参数,为制定渤海梭鱼种质标准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梭鱼 年龄与生 方程 渤海 体长体重关系 回归分析 参数 鳞片 实测值 年轮
原文传递
山东近海矛尾虾虎鱼生物学特征及其季节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家旭 张云雷 +2 位作者 刘淑德 董秀强 任一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2-130,共9页
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是黄、渤海重要的优势种之一,在近岸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2016年10月和2017年1、5和8月在山东近海进行的底拖网采集的矛尾虾虎鱼样品,对其群体组成、体长-体重关系、摄食、性成熟等... 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是黄、渤海重要的优势种之一,在近岸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2016年10月和2017年1、5和8月在山东近海进行的底拖网采集的矛尾虾虎鱼样品,对其群体组成、体长-体重关系、摄食、性成熟等渔业生物学特征及其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山东近海海域矛尾虾虎鱼体长分布范围为30~225 mm,平均体长为(90.27±28.15)mm,优势体长组为40~130 mm;体重分布范围为0.24~80.84 g,平均体重为(8.90±8.53)g,优势体重组为0~15 g。矛尾虾虎鱼平均体长、平均体重在冬季最大,夏季最小。矛尾虾虎鱼全年体长-体重关系式为W=2.02×10^(-5)L^(2.83)(R^(2)=0.9455,n=2992尾),春季、夏季、秋季及冬季体长-体重关系为W=1.79×10^(-5)L^(2.83),W=1.11×10^(-5)L^(2.97),W=5.39×10^(-5)L^(2.61)和W=3.04×10^(-5)L^(2.74)。矛尾虾虎鱼主要摄食帘蛤科、樱蛤科等瓣鳃类,同时还摄食虾类、多毛类等,其摄食等级主要以1级和2级为主,春季和冬季摄食等级随着体长组增大呈现递增趋势,这一趋势在夏季和秋季不明显。性腺达到Ⅳ期和Ⅴ期的个体主要出现在冬季,表明矛尾虾虎鱼冬季性腺开始发育成熟。研究结果表明矛尾虾虎鱼渔业生物学特征存在明显季节差异,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矛尾虾虎鱼的生物学特征和渔业资源评估提供了生物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尾虾虎鱼 山东近海 季节变化 体长体重关系 摄食等级 性腺成熟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