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通能力与“可以为善”:朱子对性善论的诠释
1
作者 江求流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7-24,共8页
心性论构成了朱子哲学的重要内容,但论者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心、性、情等概念的内涵及相互之间关系的辨析。事实上,朱子心性论的核心所涉及的是以仁义礼智之性为具体内容的人性对主体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以及人性何以是善的这两个关键... 心性论构成了朱子哲学的重要内容,但论者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心、性、情等概念的内涵及相互之间关系的辨析。事实上,朱子心性论的核心所涉及的是以仁义礼智之性为具体内容的人性对主体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以及人性何以是善的这两个关键问题。在朱子那里,人性实质上是主体内在的感通能力,主体以这种感通能力为基础,在遭遇相应的外在情境时发而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情。对朱子而言,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情,作为心理层面的善的意识,可以进一步引发亲亲、仁民、爱物、敬长、尊贤等具体的善的行为。虽然从善的意识到善的行为的转化往往受到主体自身的自私自利的动机的抑制,但这种善的意识本身总是会在主体遭遇孺子入井等情境时,不可遏止地、必然地流露出来。所谓的人性本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通 仁义礼智 作用是性 知觉为仁 仁道原则
下载PDF
即用是体:宋明儒学视野中王阳明“良知”的意义
2
作者 傅锡洪 Wang Keyou(译) 《孔学堂》 CSSCI 2024年第2期73-83,179-188,共21页
良知被视为王阳明思想的核心概念和根本宗旨。单纯从其是本体的角度不足以揭示出其在阳明思想中的重要性。事实上,“良”意味着其后的“知”直接发自天赋之性(即本体),因而是充分、准确地表达了本体的内容的。“充分”和“准确”表现在... 良知被视为王阳明思想的核心概念和根本宗旨。单纯从其是本体的角度不足以揭示出其在阳明思想中的重要性。事实上,“良”意味着其后的“知”直接发自天赋之性(即本体),因而是充分、准确地表达了本体的内容的。“充分”和“准确”表现在它自然能有力地推动人以正确的方式行动。故使得“知”虽然是作用但却具有了本体的意义。由此,“良知”透露了即用是体的信息,而即用是体意味着工夫有可能直接凭借展现于现实世界中的本体亦即良知展开,既不必像朱子主张的那样首先诉诸漫长而艰苦的格物致知工夫,也不必像程明道、陆象山、湛甘泉等主张的那样首先通过顿悟之类方式以充分把握本心。唯有如此理解,才能真正理解阳明重视“良知”一语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知 即用是体 即用见体 作用是性
下载PDF
评朱熹对佛教心说的批判
3
作者 黎晓铃 《武夷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4,共4页
朱熹用心统性情和人心听命于道心,对佛教的"以心观心"和"作用是性"进行了批评。朱熹认为,佛教的"作用是性"就是缺乏本体的把持,只在用处的末端的为所欲为。而"以心观心"则是"如口吃口,如... 朱熹用心统性情和人心听命于道心,对佛教的"以心观心"和"作用是性"进行了批评。朱熹认为,佛教的"作用是性"就是缺乏本体的把持,只在用处的末端的为所欲为。而"以心观心"则是"如口吃口,如目视目",是不符合逻辑的行为。然而,朱熹提出的"道心"主宰"人心"所依据的客观之理,是个求真的过程,离"圆善"和究竟"天理"依然有一段距离。佛教观心说对于理学依然有可以借鉴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作用是性 以心观心 佛教
下载PDF
从作为中介的禅宗看儒佛交涉问题——以罗钦顺对佛教的批判为中心 被引量:2
4
作者 秦晋楠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8-104,共7页
以往学界对于理学家(尤其是狭义的理学一脉)辟佛颇多微词。一方面,认为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对于佛教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如空、涅槃、轮回等理解并不准确。另一方面,认为理学家之所以理解不准是因为心中有一个强烈的排拒佛教的前见。故... 以往学界对于理学家(尤其是狭义的理学一脉)辟佛颇多微词。一方面,认为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对于佛教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如空、涅槃、轮回等理解并不准确。另一方面,认为理学家之所以理解不准是因为心中有一个强烈的排拒佛教的前见。故而“辟佛”一事似乎只有立场之争,根本谈不上对错。本文认为,择取什么教义作为心中“佛教”的典范其实构成了理学家辟佛与上述对理学家辟佛之批评之间一个不容小觑的差别性要素。理学在辟佛时,心中的假想敌核心是禅宗,攻辩最为用力的观念是“作用是性”。当我们考虑理学与佛教的关系这一议题时,如果我们把佛学理解为一个光谱,在儒佛交涉中佛学高亮的区域恰恰应当是被视为“末流”的禅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 辟佛 禅宗 作用是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