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北凹陷侏罗系储层次生孔隙特征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10
1
作者 党犇 赵虹 周立发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1-285,共5页
通过台北凹陷侏罗系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发育特征的分析 ,得出其原生孔隙不发育 ,次生孔隙是主要孔隙类型和油气聚集的主要空间 ,进而分析了次生孔隙的微观、宏观识别标志以及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孔隙水中有机酸和碳酸含量与来源的分析 ... 通过台北凹陷侏罗系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发育特征的分析 ,得出其原生孔隙不发育 ,次生孔隙是主要孔隙类型和油气聚集的主要空间 ,进而分析了次生孔隙的微观、宏观识别标志以及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孔隙水中有机酸和碳酸含量与来源的分析 ,探讨了次生孔隙的形成机理 ,认为有机酸对骨架颗粒长石和岩屑的溶解是形成次生孔隙的根本原因。该研究对于台北凹陷乃至整个盆地侏罗系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孔隙 台北凹陷 侏罗系储层 形成机理 吐哈盆地 油气勘探 成岩作用
下载PDF
伊犁盆地伊宁凹陷二叠系-侏罗系储层评价与预测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海娟 蒲仁海 +2 位作者 钟红利 高山林 邱芳强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3-88,共6页
基于露头、钻井、薄片及地震等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研究表明,伊宁凹陷二叠系—侏罗系砂岩储层的主要沉积微相类型为冲积扇相和扇三角洲分流河道相、浊积扇相等,粒度整体偏粗,以岩屑和长石溶蚀孔隙为主,二叠系储层属于Ⅲ级储层,三叠系和... 基于露头、钻井、薄片及地震等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研究表明,伊宁凹陷二叠系—侏罗系砂岩储层的主要沉积微相类型为冲积扇相和扇三角洲分流河道相、浊积扇相等,粒度整体偏粗,以岩屑和长石溶蚀孔隙为主,二叠系储层属于Ⅲ级储层,三叠系和侏罗系均属于Ⅱ级储层。根据测井约束地震反演得出储层砂岩厚度及孔隙度等值线图反映较厚的有利砂岩储层受凹陷结构和沉积微相控制,在近源的凹陷北部和东部冲积扇和扇三角洲地区加厚;孔隙度与砂体厚度及沉积微相有关,在凹陷北部厚层砂岩分布区和中南部成分及结构成熟度高值区局部增大。有利的较高孔隙度厚层砂岩主要发育在工区北部和东部的河道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宁凹陷 二叠系-侏罗系储层 地震反演 储层预测
下载PDF
天山南缘中小型沉积盆地侏罗系储层成岩作用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时志强 赵冠军 胡宗全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139-142,共4页
南天山褶皱带上发育多个中小型沉积盆地 ,现以发现油气田的A盆地为例 ,指出影响侏罗系储层发育的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 :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 ,并指出控制成岩作用类型进而影响储集空间发育的因素有 :构造演化背景、古沉积环境... 南天山褶皱带上发育多个中小型沉积盆地 ,现以发现油气田的A盆地为例 ,指出影响侏罗系储层发育的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 :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 ,并指出控制成岩作用类型进而影响储集空间发育的因素有 :构造演化背景、古沉积环境、油气侵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 侏罗系储层 成岩作用 沉积盆地
下载PDF
吐哈盆地鄯善油田侏罗系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藏过程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志龙 燕烈灿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9年第6期416-420,共5页
通过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均一温度的分析,结合地层埋藏史和油气演化史研究了鄯善油田油气成藏期次及成藏过程,研究表明,鄯善油田七克台组-三间房组油藏和西山窑组油藏均有两期油气充注过程,但前者成藏时间稍早于后者。
关键词 吐哈盆地 鄯善油田 侏罗系储层 流体包裹体 特征 成藏过程
下载PDF
库车坳陷迪北气藏侏罗系储层古流体特征与油气充注史 被引量:5
5
作者 张亚超 李贤庆 +3 位作者 魏强 孙可欣 谢增业 肖中尧 《矿业科学学报》 2020年第4期353-363,共11页
采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及储层颗粒荧光定量等方法,对库车坳陷迪北气藏侏罗系储层古流体特征与油气充注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迪北气藏侏罗系储层发育两期烃类包裹体:第Ⅰ期为黄绿色的液态烃包裹体,为早期原油的充注;第Ⅱ期... 采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及储层颗粒荧光定量等方法,对库车坳陷迪北气藏侏罗系储层古流体特征与油气充注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迪北气藏侏罗系储层发育两期烃类包裹体:第Ⅰ期为黄绿色的液态烃包裹体,为早期原油的充注;第Ⅱ期为发蓝白色荧光的气液包裹体与无荧光的气态烃包裹体,显示晚期天然气充注。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呈双峰型分布特征,也指示两期油气充注。储层颗粒荧光定量分析表明,迪北气藏侏罗系储层中的油可能为不同源或不同成熟度原油的混合。结合迪北气藏沉积埋藏史研究得出,迪北气藏经历了两期油气充注:第一期为18~16 Ma期间的油充注;第二期为5~3 Ma期间的天然气充注。西域组沉积期以来构造运动强烈,气藏经历改造在构造低部位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迪北气藏 侏罗系储层 流体包裹体 颗粒荧光定量 油气充注史 古流体特征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南地区侏罗系低孔渗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锟 于炳松 +1 位作者 王黎栋 潘莹露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8-395,共8页
依据大量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物性分析、粒度分析、阴极发光、包裹体等分析化验资料,对塔里木盆地东南(简称为塔东南)地区侏罗系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塔东南地区侏罗系储层的岩石类型... 依据大量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物性分析、粒度分析、阴极发光、包裹体等分析化验资料,对塔里木盆地东南(简称为塔东南)地区侏罗系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塔东南地区侏罗系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与结构成熟度均较低,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该砂岩储层经历了强烈的压实、胶结作用,是孔隙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后期的溶解及破裂作用总体较弱,但发育极为不均,局部发育层段对储层物性的改善贡献较大。储层目前已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通过物性分析、薄片观察并结合相关理论公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塔东南地区侏罗系砂岩原始孔隙度为28.5%~36.2%,压实作用损失了9.5%~17.0%的孔隙度,胶结作用损失了12.6%的孔隙度,溶解作用贡献了1.5%的孔隙度。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形成现今3%~14%、平均7.9%的孔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低孔低渗 侏罗系储层 塔东南地区
下载PDF
西昆仑山前柯东构造带侏罗系砂岩成藏古流体特征及其成藏指示意义
7
作者 王祥 张慧芳 +3 位作者 段云江 娄洪 吕惠贤 周思宇 《石油科学通报》 2023年第1期12-19,共8页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甫沙8井在侏罗系砂岩中获得工业油流,极大的推动了昆仑山前新层系新领域的油气勘探。本文通过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均一化温度及储层颗粒荧光定量等方法,对昆仑山前柯东构造带侏罗系储层古流体特征与油气成藏期次进行...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甫沙8井在侏罗系砂岩中获得工业油流,极大的推动了昆仑山前新层系新领域的油气勘探。本文通过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均一化温度及储层颗粒荧光定量等方法,对昆仑山前柯东构造带侏罗系储层古流体特征与油气成藏期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侏罗系砂岩储层发育两期烃包裹体,第1期为发黄色、黄绿色荧光烃包裹体,以片状或点状分布,为早期原油充注;第2期为蓝白色烃类包裹体,沿裂隙呈线性分布,为晚期高成熟油气充注。颗粒荧光QGF指数主要介于3~7 pc,说明早期发生过原油充注,指示存在古油藏。QGF-E强度指数分布在9.65~73.89,指示现今为凝析油或轻质油特征,这一特征与蓝白色荧光的液态烃包裹体相对应。烃类共生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主要在95~105℃和115~125℃,结合研究区埋藏史和热演化史模拟结果,表明经历了两期油气充注,第1期在20 Ma以来,以成熟度较低的油气充注为主;第2期在5 Ma以来,主要是高成熟度油气充注。储层颗粒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侏罗系早期发育古油藏,现今为凝析油或轻质油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流体特征 侏罗系储层 流体包裹体 颗粒荧光定量 油气成藏 柯东构造带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彭阳油田侏罗系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于雷 陈建文 +3 位作者 金文辉 蒲磊 葛善良 张娟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4期33-37,共5页
彭阳油田侏罗系延安组油藏受构造控制,储层横向变化快,成藏关系复杂,勘探认识程度较低。综合岩心、测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应用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等理论和方法,对该区油气成藏的地质条件及成藏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该区油气资... 彭阳油田侏罗系延安组油藏受构造控制,储层横向变化快,成藏关系复杂,勘探认识程度较低。综合岩心、测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应用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等理论和方法,对该区油气成藏的地质条件及成藏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该区油气资源丰富,储集条件好,发育多套储盖组合。油气成藏主要受烃源岩、沉积体系、储层物性、构造形态及成岩特征等因素控制,同时,这几个因素的优化匹配是寻找延安组深部延9—延7岩性构造油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 控制因素 富集规律 侏罗系储层 彭阳油田
下载PDF
应用定量颗粒荧光技术研究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油气运聚规律 被引量:6
9
作者 周勇水 邱楠生 +1 位作者 曹环宇 贾京坤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866-3876,共11页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油气运聚规律不明,导致油气勘探受阻。为揭示油气在侏罗系内的运聚规律,在储层岩心含油包裹体观察及丰度统计的基础上,利用定量颗粒荧光技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腹部J1s22和J1s212泥岩隔夹层发育层...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油气运聚规律不明,导致油气勘探受阻。为揭示油气在侏罗系内的运聚规律,在储层岩心含油包裹体观察及丰度统计的基础上,利用定量颗粒荧光技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腹部J1s22和J1s212泥岩隔夹层发育层段的样品具有高的GOI值和强烈的轻质油QGF及QGF-E荧光响应特征,达到油藏标准值;随着深度增加,各指标逐渐降低,至J1s211大套板状砂岩发育层段,样品的各项指标只达到油气运移通道值或水层值;侏罗系早期经受过较大规模轻质油充注,但之后发生泄漏;油气进入J1s储层后,首先在浮力作用下快速垂向运移至有泥岩封隔层封堵的J1s22和J1s212,然后沿着泥岩隔层底面往低势区侧向运移,直至遇到侧向封堵性好的砂体才能成藏,这表明识别有效的侧向封闭对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油气勘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腹部 侏罗系储层 定量颗粒荧光技术 包裹体 油气运聚规律
下载PDF
台北凹陷中浅储集层孔隙预测及勘探有效下限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森明 宋承文 蔡文新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8-72,共5页
在系统研究储层物性控制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台北凹陷中浅储集层物性分布规律以及压实程度特征,建立孔隙度-深度趋势法和压实减孔量法预测砂岩孔隙度.认为中侏罗统储层压实减孔量整体比较高,表现出“北高南低,生油凹陷内高、周边低”的特... 在系统研究储层物性控制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台北凹陷中浅储集层物性分布规律以及压实程度特征,建立孔隙度-深度趋势法和压实减孔量法预测砂岩孔隙度.认为中侏罗统储层压实减孔量整体比较高,表现出“北高南低,生油凹陷内高、周边低”的特征.结合探井试油资料,确定侏罗系储集层有效下限的孔隙度值为9%,压实减孔量为34%,各构造带侏罗系储层深度有效下限总体上表现出“南深北浅、西深东浅”的特征.指出台北凹陷侏罗系储集层在有效下限以下勘探具有较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北凹陷 下限 勘探 预测 储集层物性 侏罗系储层 孔隙度 控制因素 储层物性 系统研究 压实程度 分布规律 侏罗 试油资料 特征 趋势法 构造带 砂岩 生油 探井
下载PDF
新型“滑溜水+冻胶”压裂液体系在川中原油井成功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川 杨科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99-299,共1页
2012年5月17日,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研究的新型"滑溜水+冻胶"压裂液体系在川中油气矿公003-H16井首次现场应用试验获得成功。该压裂液体系在这口井的成功应用,将为川中侏罗系储层的体积压裂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压裂液体系 现场应用 冻胶 滑溜 油井 中原 侏罗系储层
下载PDF
《地质科技情报》2007年(第26卷)总目次(期-页码)
12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0-112,共3页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侏罗系储层 地质 准噶尔盆地 东濮凹陷 断陷盆地 东营凹陷 流动单元 科技情报 科学技术情报 目次 页码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沙南断块油源分析
13
作者 贺小林 《内江科技》 2019年第9期67-68,共2页
沙南断块紧临阜康坳陷,石油地质条件优越,长期处于较高部位,构造位置有利,是一个十分有潜力的油气勘探区带,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对比沙南断块油-源的碳同位素、族组分、生物标志化合物等特征,分析了沙南断块油气来源。
关键词 二叠系烃源岩 三叠系 侏罗系储层 准噶尔盆地 油源分析 原油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