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供需适配性理论的Y产品供需适配预警模型构建研究
1
作者 李款 张满姣 《绿色科技》 2024年第3期240-244,共5页
Y产品供需适配预警是烟草专卖市场的一种信息反馈机制,对改善Y制品供需适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沙琳的供需适配性理论,构建Y产品供给与需求的适配性评价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经验,对评估因子赋权重,建立Y产品供需适配预警模... Y产品供需适配预警是烟草专卖市场的一种信息反馈机制,对改善Y制品供需适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沙琳的供需适配性理论,构建Y产品供给与需求的适配性评价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经验,对评估因子赋权重,建立Y产品供需适配预警模型。以贵阳市G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以营销数据、零售商POI布局数据和调查问卷为输入,进行预警分析,预警模型输出的相关性、可及性、质量性和相适性的指标与期望值的偏差均在5%以内,输出的警度为低,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表明该预警模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需适配 预警模型
下载PDF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供需适配精准化的实现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倪咸林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74,共10页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在转变政府职能、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优化政社合作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在实际操作中,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仍存在供给与需求匹配度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服务需...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在转变政府职能、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优化政社合作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在实际操作中,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仍存在供给与需求匹配度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服务需求甄别零散化、服务供给结构碎片化、服务承接主体短视化等,出现“供需适配偏差”。通过构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供需适配精准化分析框架,基于对南京“社区暨社会公益服务项目洽谈会”的实证分析,从推动自下而上的精准化需求识别、完善服务供给的合作机制、促进社会组织间生产协同等方面,提出完善服务购买供需适配精准化的实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购买服务 社会组织 供需适配
下载PDF
体系配套、主体协同与平台联动:全过程视角下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供需适配的优化机制
3
作者 倪咸林 王厚彪 《社会政策研究》 2023年第4期67-79,共13页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供需适配涉及制度运行的各个阶段,其研究视角应坚持动态导向,结合制度体系、行为主体等关键要素展开过程分析。既有研究大多关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相关主体关系、范围边界和项目运作过程,已有与供需适配相...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供需适配涉及制度运行的各个阶段,其研究视角应坚持动态导向,结合制度体系、行为主体等关键要素展开过程分析。既有研究大多关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相关主体关系、范围边界和项目运作过程,已有与供需适配相关的研究也只是聚焦宏观制度结构变革,无法跳出静态思维束缚。通过构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供需全过程适配框架,挖掘供需适配偏差的形成机理,在全过程视角下,以供需体系阶段配套、供需主体全程协同、供需平台高效联动建立供需适配优化机制,对充实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供需适配的研究内容、窥探未来研究方向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购买服务 供需体系 主体协同 供需适配
下载PDF
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供需适配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5
4
作者 柴王军 王文渤 +3 位作者 师浩轩 姚浩江 程新强 巩紫豪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8-98,共11页
数字经济通过新兴技术打破产业供需信息壁垒,使供需两端形成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解决体育产业供需错配问题。认为: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供需适配的内在机理体现为提升体育产业供给效率、推动体育消费扩容提质、实现体育产业供需精准对... 数字经济通过新兴技术打破产业供需信息壁垒,使供需两端形成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解决体育产业供需错配问题。认为: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供需适配的内在机理体现为提升体育产业供给效率、推动体育消费扩容提质、实现体育产业供需精准对接。以体育健身休闲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场馆服务业、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培训服务业5个业态为维度,解析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供需适配的实践形态。提出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供需适配的优化路径:加强体育产业供需适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体育产业供需适配数字转型,提升数据驱动体育产业供需适配能力,增强体育产业供需适配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数字经济 供需适配 体育消费 数字化
下载PDF
立德树人视域下供需适配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优化策略探究
5
作者 吴晨兰 朱羽 于慧婷 《科技风》 2023年第32期10-12,共3页
心理健康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要素,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渠道。本文基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从供需适配的角度,聚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有机统一,积极探索影响高职心... 心理健康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要素,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渠道。本文基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从供需适配的角度,聚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有机统一,积极探索影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的原因和优化策略,为提高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课程质量、实现育心与育德的有机结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供需适配 优化策略
下载PDF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下体育产业供需适配的演变历程、作用机理与治理路径
6
作者 柴王军 姚浩江 +1 位作者 师浩轩 王文渤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23,共8页
供需适配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全面阐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体育产业供需适配的演变历程、作用机理与治理路径.研究认为,体育产业供需适配经历了市场化改革初始、社会... 供需适配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全面阐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体育产业供需适配的演变历程、作用机理与治理路径.研究认为,体育产业供需适配经历了市场化改革初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经济新常态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5个发展阶段.基于体育产品差异化视角,分别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质量经济与福利经济效应层面分析体育产业供需总量、结构、质量与均衡4个方面的适配机理.基于此,提出从有为政府角度完善体育产业政府治理机制、从有效市场角度健全体育产业市场治理机制、从内嵌技术角度推动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从内嵌制度角度构建体育产业融合创新网络的体育产业供需适配治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体育产业 供需适配 治理路径
下载PDF
深圳市罗湖区托育服务供需适配情况现状调查
7
作者 尤晋泽 陈秋萍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3年第8期47-49,共3页
为积极应对生育政策调整,推进生育支持措施实施,2022年12月—2023年1月对深圳市罗湖区托育服务供需适配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对象为罗湖区育有0~3岁婴幼儿的1574个家庭及辖区正在运营的23家托育服务机构。调研结果显示,家庭照护仍是目... 为积极应对生育政策调整,推进生育支持措施实施,2022年12月—2023年1月对深圳市罗湖区托育服务供需适配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对象为罗湖区育有0~3岁婴幼儿的1574个家庭及辖区正在运营的23家托育服务机构。调研结果显示,家庭照护仍是目前0~3岁婴幼儿主要的托育形式;托育服务机构运营压力大,面临困难多;供需双方目的一致但关注点有所不同。可通过调查研究明晰供需情况,细化点位设置,同时多途径解决托育服务机构资金需求问题,推进品质化托育服务机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3岁婴幼儿 托育服务 托育服务机构 供需适配
下载PDF
供需适配角度的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高灵芝 刘雪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63-73,共11页
居家养老服务是我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发现,居家养老服务是城市老年人养老方式的主要选择,但政策供给不足;城市居家养老服务项目需求呈多样化,而实际供给较为单一;城市有偿居家养老服务潜在需求大、大多数老年人可... 居家养老服务是我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发现,居家养老服务是城市老年人养老方式的主要选择,但政策供给不足;城市居家养老服务项目需求呈多样化,而实际供给较为单一;城市有偿居家养老服务潜在需求大、大多数老年人可承受的费用标准较低,供给较少。提升需求与供给的匹配程度,这是促进居家养老服务进一步发展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基本属性、服务对象、需求评估、服务项目、供给机制等方面必须准确把握居家养老服务基本理念,加强由各种力量广泛参与的居家养老服务的运作体制机制建设,明确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核心位置和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养老服务 需求状况 供需适配程度 政策建议
下载PDF
居家养老服务供需适配: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被引量:9
9
作者 郭丽娜 吴瑞君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6-145,共10页
在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中,养老服务供需适配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但当前研究较为关注"是否适配"和"如何更适配",而对于"何为适配"的讨论较少。经社会服务供需理论演绎,居家养老服务供需适配的理论分析框架... 在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中,养老服务供需适配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但当前研究较为关注"是否适配"和"如何更适配",而对于"何为适配"的讨论较少。经社会服务供需理论演绎,居家养老服务供需适配的理论分析框架得以初步构建。其适配框架总体呈现出三维结构,包括需求内部、供给内部和供需之间的三个一致性状态。其适配目标可有"供约束需"和"需决定供"的两种预期,前者是一定供给水平下的供需平衡,后者是需求引导下的终极状态的供需平衡。其操作化指标亦呈现出可控与不可控的两维分化,供需实践中应更为关注不可控的量化指标。经上海居家养老案例的适用性检验,多维的供需适配的理论框架可以为诠释和衡量居家养老供需平衡提供较为完整的参考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养老服务 供需适配 理论框架 一致性
下载PDF
农村学前教育教育补偿路径优化:基于供需适配性理论的思考 被引量:9
10
作者 何锋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9-34,共6页
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制度供给不足。教育补偿则是一种制度性补偿。农村学前教育教育补偿应关注补偿什么、怎么补偿及补偿效果等问题,即关涉教育补偿是否契合并有效满足补偿对象的需求。根据"供需适配性理论"... 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制度供给不足。教育补偿则是一种制度性补偿。农村学前教育教育补偿应关注补偿什么、怎么补偿及补偿效果等问题,即关涉教育补偿是否契合并有效满足补偿对象的需求。根据"供需适配性理论"及其四项标准,应提升农村学前教育教育补偿的相关性、可及性、质量性以及相适性,促进教育资源的高效配置,提高教育补偿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切实保障受教育者的教育权利,推进学前教育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学前教育 教育补偿 供需适配 教育公平
下载PDF
杨凌地区冬小麦-夏玉米水分供需适配性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姚德龙 高繁 +1 位作者 李志军 胡田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5-120,163,共7页
采用1984—2015年气象观测站逐日气温、降水等资料,计算冬小麦-夏玉米各生育期阶段的需水量和有效降水,采用趋势分析及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近32 a陕西杨凌示范区冬小麦和夏玉米生育期的降水特征,并结合作物需水特征分析其水分供需的适配性... 采用1984—2015年气象观测站逐日气温、降水等资料,计算冬小麦-夏玉米各生育期阶段的需水量和有效降水,采用趋势分析及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近32 a陕西杨凌示范区冬小麦和夏玉米生育期的降水特征,并结合作物需水特征分析其水分供需的适配性。结果表明:冬小麦和夏玉米生育期的有效降水都表现出不稳定性,除个别年份外,大多年份降水不能满足作物的需水要求。冬小麦播种~返青阶段有效降水量仅为18.9 mm,需水量在126.5 mm左右;返青~拔节阶段有效降水13.5 mm,且变异系数达130%,而需水量为81.2 mm;拔节~孕穗阶段有效降水为37.6 mm,但小麦在此阶段需水量达206.6 mm;根据小麦生理需水规律,一般年份在冬前灌水45~50 mm,拔节期灌水50 mm左右,孕穗期视情况而定。夏玉米播种~出苗阶段有效降水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拔节~抽雄阶段,各生育阶段有效降水均表现出不稳定性。出苗~抽雄阶段平均有效降水量为126.8 mm,此阶段玉米需水量为157.2 mm;玉米抽雄~灌浆阶段平均有效降水73.9 mm,而需水量为166.6 mm;根据玉米生理需水规律,一般年份可在夏玉米大喇叭口期灌水50 mm左右,抽雄灌浆期灌水6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夏玉米 有效降水 需水量 水分供需适配 杨凌示范区
下载PDF
数字赋能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供需适配的阻滞壁垒与突破路径 被引量:19
12
作者 赵泓羽 邵雪梅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70,共7页
数字赋能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供需适配是促使其向更高水平公共服务体系迈进的重要手段。本研究立足于数字赋能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供需适配的学理构成,审视数字赋能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供需适配过程中的阻滞壁垒,发现当前我国老年人体育公... 数字赋能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供需适配是促使其向更高水平公共服务体系迈进的重要手段。本研究立足于数字赋能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供需适配的学理构成,审视数字赋能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供需适配过程中的阻滞壁垒,发现当前我国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供需适配存在数字基建薄弱掣肘需求精准感知、数据不对称拉低需求精准聚类效能、多重因素制约需求精准测量与反馈机制不畅阻碍需求精准监测等症结。建议从扩大数字基建规模、强化需求数据收集监测、夯实多方资源要素保障、弥合老年“数字鸿沟”与完善数字平台功能等方面,层层递进、逐步落实,提升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需求精准感知、精准聚类、精准测量与精准监测效能,为进一步促进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供需双侧动态均衡适配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老年人 体育公共服务 供需适配 突破路径
下载PDF
场景时代健身休闲产业市场供需适配的理论逻辑、现实审视与推进转向 被引量:4
13
作者 骆同 邵雪梅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27,共8页
随着大数据、移动设备等场景要素在健身休闲产业嵌入程度的逐渐深入,我国健身休闲产业正迎来场景时代。与此同时,坚持供需两端发力作为我国“十四五”时期体育发展规划中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深入探究场景时代下健身休闲... 随着大数据、移动设备等场景要素在健身休闲产业嵌入程度的逐渐深入,我国健身休闲产业正迎来场景时代。与此同时,坚持供需两端发力作为我国“十四五”时期体育发展规划中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深入探究场景时代下健身休闲产业市场供需适配问题是进一步助力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从场景时代健身休闲产业市场供需适配的理论内涵出发,厘清供需适配的逻辑框架,审视供需失衡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应的实现策略。在此基础上,构建场景时代健身休闲产业市场的供需适配模型,即应从“理念层—要素层—应用层—保障层”4个层面逐步推进,加速健身休闲产业市场“消费场景(场)-消费期望(人)-消费情境(货)”的三维匹配,从而实现场景时代下健身休闲产业市场的供需适配与动态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时代 健身休闲产业 供需适配 推进转向 模型构建
下载PDF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供需适配矛盾与解决对策 被引量:5
14
作者 郑冕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422-425,433,共5页
分析了我国20世纪末迈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养老问题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难点的原因,认为我国的养老困局在本质上属于供需结构失衡所带来的问题,想要真正解决养老问题,就要在这一领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解决当前存在的主要供需适... 分析了我国20世纪末迈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养老问题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难点的原因,认为我国的养老困局在本质上属于供需结构失衡所带来的问题,想要真正解决养老问题,就要在这一领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解决当前存在的主要供需适配矛盾,构建较为完善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满足老人实际需求,鼓励养老模式大胆创新,推动老龄产业的转型和发展,从而优化供需结构、缓解供需矛盾,引导我国老龄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城市居家养老 供需失衡 供需适配
下载PDF
凭单制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何以供需适配——基于“主体-行为-价值”分析框架
15
作者 梁靖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21年第2期70-76,共7页
作为公共服务供给的一种创新工具,凭单制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将服务承接主体之间的竞争机制和消费者享有的自由选择权相结合,供需适配成为可能。但是,基于构建的“主体-行为-价值”框架分析,凭单制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仍然存在供需适配的诸多... 作为公共服务供给的一种创新工具,凭单制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将服务承接主体之间的竞争机制和消费者享有的自由选择权相结合,供需适配成为可能。但是,基于构建的“主体-行为-价值”框架分析,凭单制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仍然存在供需适配的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供需主体对接脱节、供需行为选择偏差、供需主体再适配失灵以及供需价值引导无效。因此,政府应该优化制度设计,实现供需主体识别精细化;激励与监管并举,规范主体市场行为;完善绩效考核体系,推动需求导向的主体再适配;明确责任协调利益,共建公共服务价值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凭单制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供需适配
下载PDF
乡村医师继续教育服务供需适配的阻滞壁垒与突破路径研究
16
作者 吴思宇 何清湖 王莹 《湖南中医杂志》 2024年第3期213-220,共8页
国家实现乡村医师继续教育服务供需适配既是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升级的必由之路,又是构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要。在乡村医师继续教育服务过程中,仍存在着供需适配的阻滞壁垒,主要体现为政策供需失配、资金供需失... 国家实现乡村医师继续教育服务供需适配既是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升级的必由之路,又是构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要。在乡村医师继续教育服务过程中,仍存在着供需适配的阻滞壁垒,主要体现为政策供需失配、资金供需失配、数量供需失配、质量供需失配4个方面。为了有效消除阻滞壁垒,政府应以改良政策为引擎、以保障资金为驱动、以多元主体协同供给为手段、以需求侧管理战略为基点,充分发挥作用,进而更好地实现乡村医师继续教育服务供需动态适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医师 继续教育服务 供需适配 路径
原文传递
我国城市幼儿园空间布局适配性的现状、成因与优化建议
17
作者 蔡迎旗 崔财艳 +1 位作者 资明贵 张春艳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7,共14页
供需适配的幼儿园空间布局是促进学前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举措,能有效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以我国中部地区某省会城市主城区759所幼儿园为例,运用地理信息分析工具中的核密度估计、最近邻指数等方法,分别从“有园上”“入... 供需适配的幼儿园空间布局是促进学前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举措,能有效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以我国中部地区某省会城市主城区759所幼儿园为例,运用地理信息分析工具中的核密度估计、最近邻指数等方法,分别从“有园上”“入园近”“上好园”“园幼共生”四个维度对幼儿园空间布局是否存在错配的核心议题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该市部分幼儿园空间分布存在欠适配现象,且形成了空间与结构错配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资源投入层面的财政失衡、需求提出层面的逐优心理和城市规划层面的建设滞后。本文建议通过构建数字化管理平台、优化供需对接机制、加强配套园治理、加大治薄扶弱补缺的力度等措施,推动幼儿园空间布局从错配到适配的转换,从而促进区域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空间布局 供需适配 高质量发展 优化建议
下载PDF
供需适配视域下推进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思考——以青岛市为例
18
作者 赵立波 魏文超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15-120,共6页
在新发展阶段,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目标。公共文化服务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解决好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匹配问题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点。基于供需适配性理论,通过对青岛市公共文... 在新发展阶段,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目标。公共文化服务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解决好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匹配问题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点。基于供需适配性理论,通过对青岛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现状、问题特别是供需矛盾等方面的调研,发现可从相关性、可及性、质量性和相适性四个方面筑牢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能力、扩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范围、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精品工程和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以此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适配,更好地满足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迫切需求,提升其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公共文化服务 供需适配
下载PDF
基于供需适配性理论的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现状分析及优化路径
19
作者 谭欣歌 刘辰 李晓巍 《幼儿教育》 2023年第33期31-36,共6页
本研究以572名婴幼儿家长为研究对象,考察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供需现状。结果发现,目前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供给在频率、时间、内容、渠道、科学性和专业性以及个性化方面难以满足家长需求,可及性、相关性、质量、相适性均较弱。... 本研究以572名婴幼儿家长为研究对象,考察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供需现状。结果发现,目前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供给在频率、时间、内容、渠道、科学性和专业性以及个性化方面难以满足家长需求,可及性、相关性、质量、相适性均较弱。因此,本研究基于供需适配性理论,规划优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供需适配的阶梯式发展路径,并提出优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供需适配性理论 婴幼儿
原文传递
供需平衡理论视域下农村公共服务供需适配机制建构
20
作者 李艳丽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53-58,共6页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直接关涉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供需不适配是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面临的主要难题,建构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需适配机制是地方政府的核心议题。依托供给维度、供给对象、需求维度、供给条件四个要素及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直接关涉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供需不适配是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面临的主要难题,建构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需适配机制是地方政府的核心议题。依托供给维度、供给对象、需求维度、供给条件四个要素及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构建研究和解释农村公共服务供需适配的四元分析框架。在分析框架内研究农村公共服务供需不适配的供给不足与无效供给、需求多样性与多层次性、供给双协同与双约束等问题。为此,建构农村公共服务供需适配的四大机制——不同需求表达机制、多层需求对接机制、多元供给协调机制、无效供需制动机制,以实现农村公共服务供需适配,推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服务 供给条件 需求导向 供需适配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