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顾步汤加味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吴燕 朱晓鹏 钱康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179-181,共3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2型糖尿病(T2DM)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高达90%[1]。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的肢体疼痛、感觉障碍、乏力或肌萎缩等症状,以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多见,易累及多个系统,如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2型糖尿病(T2DM)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高达90%[1]。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的肢体疼痛、感觉障碍、乏力或肌萎缩等症状,以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多见,易累及多个系统,如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会出现足部溃疡,甚至坏疽而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多发性神经病变 肢体疼痛 感觉障碍 足部溃疡 依帕司他片 病情进展 顾步汤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2
作者 边媛媛 孙永志 +2 位作者 曹轶轩 王艳辉 孙少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0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保定市中医院2020年9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4例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在给予常规降... 目的探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保定市中医院2020年9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4例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在给予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行依帕司他片治疗,研究组行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血清炎性因子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变化情况。结果4个疗程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38/42),高于对照组的73.81%(3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N患者在应用依帕司他片的基础上辅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有利于减轻炎症状态,起到抗氧化的作用,可提升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痿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黄芪桂枝五物汤 依帕司他片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君海 郭行端 +1 位作者 余少灵 黄惠莉 《吉林医学》 CAS 2007年第7期884-885,共2页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口服依帕司他片50mg,3次/d;对照组40例给予肌注维生素B121 000μg,隔日1次;均以4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主观症状...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口服依帕司他片50mg,3次/d;对照组40例给予肌注维生素B121 000μg,隔日1次;均以4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主观症状和糖尿病周围神经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2.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口服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依帕司他片
下载PDF
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被引量:6
4
作者 季晓珍 杜晓明 +1 位作者 卢海燕 田江宣 《海峡药学》 2008年第10期113-115,共3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给予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10μg加入生理盐水50mL微泵注射1日1次30min,依帕司他片50mg 1日3次口服;对照...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给予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10μg加入生理盐水50mL微泵注射1日1次30min,依帕司他片50mg 1日3次口服;对照组25例单用依帕司他片50mg 1日3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周,治疗前后均进行肌电图检测四肢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正中神经、腓神经感觉、运动传导速度均有好转,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及P<0.01)。结论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优于单用依帕司他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 依帕司他片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依帕司他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婷婷 王焕锋 郑子栋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15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建立依帕司他片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查的方法。方法:采用Venusil XBP C18(L)色谱柱(4.6 mm ×20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1 mol· L-1磷酸二氢钾溶液(65∶35),流量为1.0 mL· min-1,柱温为30℃... 目的:建立依帕司他片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查的方法。方法:采用Venusil XBP C18(L)色谱柱(4.6 mm ×20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1 mol· L-1磷酸二氢钾溶液(65∶35),流量为1.0 mL· 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90 nm。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主成分能与各杂质峰良好分离,依帕司他的质量浓度在0.04~0.16 mg· m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49%,其RSD=0.67%( 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可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帕司他片 含量测定 有关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丽 孙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9期172-173,共2页
目的评价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于2010年3月12日至2013年3月12日,选取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常规治... 目的评价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于2010年3月12日至2013年3月12日,选取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期间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明显。结论经过分析得到,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使用依帕司他片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具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具有很高的科学性以及安全性,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前列地尔注射液 依帕司他片
下载PDF
依帕司他片与甲钴胺注射液治疗4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谭淑英 陈英洁 邵虹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32期98-99,共2页
目的评价依帕司他片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疗效。方法 80例DPN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注射液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甲钴胺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 目的评价依帕司他片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疗效。方法 80例DPN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注射液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甲钴胺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2.50%,具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帕司他片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DPN患者疗效佳,而且也较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甲钴胺注射液 依帕司他片
下载PDF
西洛他唑片联合依帕司他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曾志复 《海峡药学》 2010年第12期131-132,共2页
目的观察西洛他唑片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给予西洛他唑片100mg 1日2次口服,依帕司他片50mg 1日3次口服;对照组30例单用依帕司他片50mg 1日3次口服,两... 目的观察西洛他唑片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给予西洛他唑片100mg 1日2次口服,依帕司他片50mg 1日3次口服;对照组30例单用依帕司他片50mg 1日3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均进行肌电图检测四肢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西洛他唑片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正中神经、腓神经感觉、运动传导速度均有好转,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西洛他唑片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优于单用依帕司他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西洛他唑 依帕司他片
下载PDF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片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张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5期746-747,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单药组43例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联合组43例加用...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单药组43例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联合组43例加用依帕司他片口服,对比两组2周末疗效、安全性及相关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情况。结果:联合组2周末SOD水平及总有效率高于单药组,IL-2、TNF-α及MDA水平低于单药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片可改善DR患者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帕司他片 前列地尔注射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安全性
下载PDF
津力达颗粒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宏春 魏克民 《浙江中医杂志》 2013年第5期338-339,共2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累及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目前临床上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及药物。而中医药治疗该病有一定的优势。本研究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津力...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累及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目前临床上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及药物。而中医药治疗该病有一定的优势。本研究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津力达颗粒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观察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津力达颗粒 依帕司他片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下载PDF
观察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被引量:3
11
作者 崔向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9期180-181,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5月-2015年3月自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120例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在常规维持血... 目的观察分析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5月-2015年3月自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120例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在常规维持血糖的治疗同时服用依帕司他片,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维生素B12,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了86.7%,而对照组仅有7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相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所有患者传导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提升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采用依帕司他片治疗能够提升临床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帕司他片 糖尿病 神经病变 传导速度
下载PDF
依帕司他片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徐保振 高玉伟 +3 位作者 王兴华 王静 胡秀红 崔红蕊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2731-2733,共3页
目的探究依帕司他片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4例老年D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降糖、降压、调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依帕司他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 目的探究依帕司他片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4例老年D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降糖、降压、调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依帕司他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功能指标[尿白蛋白(Alb)、尿白蛋白排泄率(UAE)、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胱抑素(Cys)C]、炎症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氧化应激指标[活性氧(ROS)、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s)、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差异,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差异。结果治疗后6个月,两组FPG、2 h PG、HbA1c、Alb、UAE、Hcy、CysC、IL-8、MCP-1、ICAM-1、ROS、AOPPs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SOD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依帕司他片应用于老年DN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糖代谢,并减少氧化应激刺激,降低机体炎症水平,且能缓解患者肾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依帕司他片 糖代谢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依帕司他片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楠楠 时艺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17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片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6例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医治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帕司他片治疗。对比...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片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6例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医治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帕司他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尿白蛋白(Alb)、尿白蛋白排泄率(UAE)、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胱抑素C(CysC)]、治疗前后炎症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8(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活性氧(ROS)、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s)、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lb为(15.30±3.06)mg/L、UAE为(65.31±9.20)μg/min、Hcy为(13.14±1.97)μmol/L、CysC为(1.68±0.32)mg/L,均低于对照组的(18.24±3.38)mg/L、(72.51±9.36)μg/min、(14.60±2.18)μmol/L、(2.02±0.41)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8为(29.87±5.90)pg/ml、MCP-1为(168.91±18.64)pg/ml、ICAM-1为(13.26±2.70)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35.94±6.82)pg/ml、(186.75±23.71)pg/ml、(15.37±3.02)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ROS(256.70±51.36)μmol/L、AOPPs(30.91±6.10)μ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1.54±71.60)、(38.47±7.30)μmol/L,TSOD(71.35±8.90)μ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67±8.41)μ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依帕司他片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血糖及肾功能水平,进一步促进生活质量的改善;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帕司他片 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桑瑜 王慧娟 郭永兵 《北方药学》 2017年第12期151-152,共2页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依帕司他片,观察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A)等肾功能指标及C反应蛋白(CRP)...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依帕司他片,观察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A)等肾功能指标及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因子水平,并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Scr、BUN、24h-UAER等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TNF-α和CRP水平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结论:基础治疗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显著改善肾功能指标,降低血清炎症介质水平,减缓病情,且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依帕司他片 肾功能 炎症因子 安全性
下载PDF
依帕司他片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及硫辛酸胶囊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志杰 张文书 常书娥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3年第8期673-675,共3页
目的评价依帕司他片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及硫辛酸胶囊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86例DPN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依帕司他片联合甲钴胺注射液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依帕司... 目的评价依帕司他片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及硫辛酸胶囊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86例DPN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依帕司他片联合甲钴胺注射液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依帕司他片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及硫辛酸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服药简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片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及硫辛酸胶囊治疗DPN患者疗效更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增加神经传导速度,老年糖尿病患者服药简便、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帕司他片 胰激肽原酶肠溶 硫辛酸胶囊 老年人 周围神经病变
下载PDF
依帕司他片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6
作者 姜宁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第21期186-188,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治疗中应用依帕司他片的效果。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3月133例老年DN患者为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接受常规治疗(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静脉用胰岛素),观察组6...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治疗中应用依帕司他片的效果。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3月133例老年DN患者为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接受常规治疗(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静脉用胰岛素),观察组67例在常规基础上给予依帕司他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氧化应激、总有效率差异。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3%,较对照组81.82%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5,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氧化应激指标TSOD较对照组高,AOPPs、ROS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肾功能指标Hcy、Alb、Cys-c、UAE水平都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98、7.012、6.524、8.388,P<0.05)。结论依帕司他片用于治疗老年DN可控制氧化应激,改善肾功能,获得更高的整体疗效,有良好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帕司他片 老年 2型糖尿病肾病 治疗 效果
下载PDF
生脉胶囊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气阴两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史卫华 《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第12X期25-25,共1页
目的探讨生脉胶囊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气阴两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2例气血两虚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仅给予依帕司他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生脉胶... 目的探讨生脉胶囊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气阴两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2例气血两虚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仅给予依帕司他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生脉胶囊联合依帕司他片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阴两虚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用生脉胶囊联合依帕司他片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胶囊 依帕司他片 气阴两虚 糖尿病 神经病变
下载PDF
依帕司他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剂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兴田 程俊文 《甘肃科技》 2022年第19期94-96,99,共4页
探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依帕司他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剂治疗对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反应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8例进行比较研究,采取双盲信封法分组,分别为对照组(依帕司他片治... 探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依帕司他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剂治疗对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反应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8例进行比较研究,采取双盲信封法分组,分别为对照组(依帕司他片治疗)与观察组(依帕司他片+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每组29例,比较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反应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用药前比较,2组患者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指标下降,白介素-10(IL-10)指标上升,且观察组IL-2、TNF-α低于对照组,IL-1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用药前比较,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活力(TAC)氧化反应指标上升,丙二醛(MDA)指标下降,且观察组SOD、TAC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34%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0%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使用依帕司他片与前列地尔注射剂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反应指标,与单纯使用依帕司他片比较治疗效果更好,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依帕司他片 前列地尔注射液 炎症因子 氧化反应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依帕司他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剂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威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3期148-149,共2页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剂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盲抽法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9)。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剂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盲抽法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9)。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依帕司他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反应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IL-2、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IL-10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OD、TA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M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89%,低于观察组的6.1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依帕司他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剂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氧化反应,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前列地尔注射剂 依帕司他片 炎症因子 氧化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