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7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
1
作者 李研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1期102-105,共4页
目的分析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 目的分析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I)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评分、上肢和下肢FMA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评分、上肢和下肢FMA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56±1.21)分低于对照组的(14.53±1.56)分,BI评分(92.56±3.21)分、上肢FMA评分(45.19±5.42)分、下肢FMA评分(30.56±1.21)分、认知功能评分(27.19±2.4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52±3.13)、(36.14±5.67)、(24.53±1.56)、(26.19±2.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分别为(40.52±0.88)%、(3.65±0.31)g/L、(3.71±0.28)mP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34±1.24)%、(4.82±0.41)g/L、(4.52±0.34)mPa·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施以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疗效确切,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依达拉奉注射液 急性期脑梗死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依达拉奉注射液中亚硫酸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春霞 盖成 +2 位作者 王子梦 苗会娟 马宁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3年第8期85-89,共5页
建立测定依达拉奉注射液中亚硫酸根离子含量的离子色谱法。采用IonPac AS11-HC阴离子分析柱(250mm×4.6 mm,7.5μm),柱温为25℃,以15 mmol/L氢氧化钾溶液作为淋洗液,流量为1.0 mL/min,检测器为电导检测器,检测器温度30℃,抑制器为... 建立测定依达拉奉注射液中亚硫酸根离子含量的离子色谱法。采用IonPac AS11-HC阴离子分析柱(250mm×4.6 mm,7.5μm),柱温为25℃,以15 mmol/L氢氧化钾溶液作为淋洗液,流量为1.0 mL/min,检测器为电导检测器,检测器温度30℃,抑制器为自动再生抑制模式,抑制电流40 mA,进样体积为25μL,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亚硫酸盐,硫酸根离子质量浓度在0.1~200μ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8。该方法检出限为0.027μg/mL,定量限为0.072μg/mL。亚硫酸根离子在水溶液中8 h内稳定。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8.5%~100.6%,相对标准偏差为0.7%(n=9)。该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依达拉奉注射液中亚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依达拉奉注射液 亚硫酸盐
下载PDF
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赵雪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1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6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硬币分组法”分为联用组和对照组,各38例。在常规治疗基...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6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硬币分组法”分为联用组和对照组,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联用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价量表(ADL)评分、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相关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Fugl-Meyer平衡量表(FMA)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联用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81.58%(χ^(2)=5.029,P=0.025);治疗2周后,2组患者进餐、洗漱、穿衣、入厕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用组高于对照组(P均<0.01);2组患者意识水平、凝视、视野及面瘫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用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患者hs-CRP、NS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FM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联用组降低或升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联用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6%vs.7.89%,χ^(2)=0.214,P=0.644)。结论脑梗死患者采用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可改善神经功能、充分发挥药效,效果显著,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 依达拉奉注射液 神经功能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苏合香丸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患者氧化应激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雷兆鸣 杨剑 李新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2359-2361,2388,共4页
目的:探讨苏合香丸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患者氧化应激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72例急性脑梗患者作为研究主体。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依达拉奉注射液治... 目的:探讨苏合香丸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患者氧化应激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72例急性脑梗患者作为研究主体。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接受苏合香丸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的主证、次证、舌脉积分NIHSS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主证、次证、舌脉积分、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苏合香丸与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能显著提升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同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 苏合香丸 依达拉奉注射液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依达拉奉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
5
作者 范俊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089-0091,共3页
探讨急性脑梗死实施依达拉奉辅助治疗所取得的疗效并判定其安全性。方法 研究开展所选对象为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总计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原则下做1:1的规范化分组处理,将常规疗法的45例和常规疗法+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的45例分别... 探讨急性脑梗死实施依达拉奉辅助治疗所取得的疗效并判定其安全性。方法 研究开展所选对象为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总计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原则下做1:1的规范化分组处理,将常规疗法的45例和常规疗法+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的45例分别归入对照组和观察组行列;从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氧化和炎症应激因子方面判定其差异性。结果 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总统计值相比,观察组明显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均发生程度不一的改善,其中观察组各指标相对优(P<0.05)。结论 依达拉奉注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最大限度降低机体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实现对神经功能的修复及促进作用,整体疗效确切,且能保障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应用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依达拉奉注射液应用于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疗效观察分析
6
作者 农春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0089-0092,共4页
探索依达拉奉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时间区间为[2020.8-2022.8],选取例数为86例,均在我院治疗,数字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添加依达拉奉注... 探索依达拉奉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时间区间为[2020.8-2022.8],选取例数为86例,均在我院治疗,数字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添加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分数;血糖指标;氧化应激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血清炎症因子。结果 观察组NISHH评分、血糖指标、氧化应激反应;血清炎症因子和并发症发生概率均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 医护人员为患者实施治疗期间,依达拉奉注射液作为治疗药物,有利于恢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可以成为医院最佳治疗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糖尿病
下载PDF
依达拉奉注射液生产过程关键工艺研究
7
作者 夏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0009-0012,共4页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依达拉奉注射液的生产过程,作为一名生产药品的一线管理人员,通过对该品种的生产研究,更好的确保生产现场的药品在生产过程中质量安全可靠,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减少该品种在生产过程造成的不必要的不良反应。方法 生...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依达拉奉注射液的生产过程,作为一名生产药品的一线管理人员,通过对该品种的生产研究,更好的确保生产现场的药品在生产过程中质量安全可靠,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减少该品种在生产过程造成的不必要的不良反应。方法 生产过程中针对主要质量监控点:配方的pH调节、灌封前后充氮保护等的研究对文件进行升级确保生产出的每一批药品都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注射液 PH调节 充氮保护
原文传递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8
作者 张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0063-0066,共4页
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2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1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使用红花注射液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 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2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1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使用红花注射液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比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更低(P<0.05)。结论 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疗效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注射液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小血管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巩忠 郑典刚 +4 位作者 李慧英 蒋初明 刘洁 王超凡 梅飞来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789-792,共4页
目的探究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小血管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于北京航天总医院接受治疗的144例老年脑小血管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所有病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 目的探究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小血管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于北京航天总医院接受治疗的144例老年脑小血管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所有病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病人接受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及MMSE、MoC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比较2组病人TG、LDL-C、脂蛋白a(Lpa)以及游离脂肪酸(FFA)等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病人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0.28%,高于对照组的80.56%(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MMSE、MoCA以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TG、LDL-C、Lpa以及FF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可提高老年脑小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依达拉奉注射液 脑小血管病 神经功能 老年人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未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对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石小翠 胡美云 +1 位作者 杜寨 宋佳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未溶栓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未溶栓ACI患者113例,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59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未溶栓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未溶栓ACI患者113例,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59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 d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MMSE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2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未溶栓ACI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减轻脑神经损伤程度,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且应用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神经节苷脂注射液 依达拉奉注射液 BARTHEL指数 药物毒性
下载PDF
头颅局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玉芬 王庆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头颅局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脑出血患者分别应用单纯药物(对照组)和单纯药物基础上加用头颅局部亚低温及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组)治疗。并比较两组的脑出血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 目的探讨头颅局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脑出血患者分别应用单纯药物(对照组)和单纯药物基础上加用头颅局部亚低温及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组)治疗。并比较两组的脑出血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48 h和14 d后脑出血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头颅局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亚低温 脑出血 依达拉奉注射液
下载PDF
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自由基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少辉 崔学军 宋洪波 《中国医刊》 CAS 2009年第12期33-34,共2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的常规治疗,1次/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的常规治疗,1次/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2次/日,两组均为14天,一个疗程。评价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监测用药前后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自治疗7天起神经功能显著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至14天差异非常显著(P<0.01),观察组有效率(75%)明显高于对照组(46.7%),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依达拉奉注射液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被引量:4
13
作者 付桂英 温明铃 +1 位作者 贾立华 左秀萍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458-460,共3页
目的建立依达拉奉注射液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采用Hypersil ODS-C18(4.6μm×250mm,5μm)色谱柱,1%醋酸水溶液-甲醇(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3nm,柱温25℃。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依达拉奉与有关物质可完全分离,依达... 目的建立依达拉奉注射液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采用Hypersil ODS-C18(4.6μm×250mm,5μm)色谱柱,1%醋酸水溶液-甲醇(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3nm,柱温25℃。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依达拉奉与有关物质可完全分离,依达拉奉在6~150μ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依达拉奉注射液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注射液 HPLC 含量 有关物质
下载PDF
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和青松 杨来福 马以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5年第13期1415-1417,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96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2组,治疗组48例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7,14,60 d测定...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96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2组,治疗组48例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7,14,60 d测定2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IL-10的水平,治疗2个月后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期间随着时间的延长,治疗组CRP、IL-6以及IL-10水平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效果优于单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 依达拉奉注射液 脑梗死
下载PDF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5
作者 齐杰玉 郭占军 赵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03-1003,共1页
关键词 依达拉奉注射液 急性脑出血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依达拉奉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肖贵南 吴招娣 +1 位作者 李瑾翡 关永源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49-451,共3页
目的 :考察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可行性 ,为控制药品质量提供基础。方法 :采用凝胶法和动态浊度法鲎试验。结果 :3个厂家的 9批依达拉奉注射液在经 12倍稀释后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没有干扰作用 ,而在小于 12倍稀释时则有明... 目的 :考察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可行性 ,为控制药品质量提供基础。方法 :采用凝胶法和动态浊度法鲎试验。结果 :3个厂家的 9批依达拉奉注射液在经 12倍稀释后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没有干扰作用 ,而在小于 12倍稀释时则有明显的干扰作用。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限值可定为 1.5EU·mL-1,日常细菌内毒素检查时可将样品稀释 12倍以排除其干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动态浊度法鲎试验 干扰试验
下载PDF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林峰 陈芳 曾祥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5X期67-67,共1页
依达拉奉注射液作为一种新型脑保护剂,近年来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我院急诊科自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对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依达拉奉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舒血宁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夏明 冯青根 《吉林中医药》 2013年第4期368-370,共3页
目的:探讨舒血宁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静... 目的:探讨舒血宁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输注,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0%,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及ADL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明显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中医药疗法 舒血宁注射液 依达拉奉注射液
下载PDF
病毒性脑炎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昆 刘新生 冯丽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1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60例患有病毒性脑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 ,阿昔洛韦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如脱水降颅压、激素、退热等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60例患有病毒性脑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 ,阿昔洛韦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如脱水降颅压、激素、退热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提出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脑炎,可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小后遗症的发生率,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治疗病毒性脑炎的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依达拉奉注射液 对症支持治疗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60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章建良 左昔清 孙彩娟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第5期793-794,共2页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依达拉奉入液静滴;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入液静滴。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14...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依达拉奉入液静滴;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入液静滴。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14d后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能力评分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脑梗死 疏血通注射液 依达拉奉注射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