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OCTA技术的单侧RVO患者健侧眼黄斑区微血管血流密度、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万贝贝 谢英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37-41,共5页
目的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技术,观察单侧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健侧眼黄斑区微血管血流密度、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变化。方法单侧RVO患者38例共76只眼,其中患眼38只记为患侧眼组,健侧眼38只记为健侧眼组。另选取同期体... 目的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技术,观察单侧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健侧眼黄斑区微血管血流密度、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变化。方法单侧RVO患者38例共76只眼,其中患眼38只记为患侧眼组,健侧眼38只记为健侧眼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25例的25只正常眼作为对照组。采用美国光视公司RTVue XR 100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进行黄斑区微血管血流密度、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测量,包括浅层毛细血管丛(SCP)全层、上半侧、下半侧、中心凹、旁中心凹、旁中心凹上半侧、旁中心凹下半侧、旁中心凹颞侧、旁中心凹上方、旁中心凹鼻侧、旁中心凹下方的血流密度(VD),深层毛细血管丛(DCP)全层、上半侧、下半侧、中心凹、旁中心凹、旁中心凹上半侧、旁中心凹下半侧、旁中心凹颞侧、旁中心凹上方、旁中心凹鼻侧、旁中心凹下方的VD,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和周长、非圆度指数(AI),黄斑中心凹为中心周围300µm区域的视网膜(FD300)的VD,黄斑区视网膜厚度(CMT),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结果与对照组组相比,健侧眼组SCP上半侧VD、SCP旁中心凹上半侧VD、DCP旁中心凹VD、DCP旁中心凹上方VD均降低(P均<0.05);与患侧眼组相比,健侧眼组SCP全层VD、SCP上半侧VD、SCP下半侧VD、SCP旁中心凹VD、SCP旁中心凹上半侧VD、SCP旁中心凹下半侧VD、SCP旁中心凹颞侧VD、SCP旁中心凹上方VD、SCP旁中心凹鼻侧VD、SCP旁中心凹下方VD、DCP全层VD、DCP上半侧VD、DCP下半侧VD、DCP旁中心凹VD、DCP旁中心凹上半侧VD、DCP旁中心凹下半侧VD、DCP旁中心凹颞侧VD、DCP旁中心凹上方VD、DCP旁中心凹鼻侧VD、DCP旁中心凹下方VD均升高,SCP中心凹VD、DCP中心凹VD、AI、CMT均降低(P均<0.05)。结论基于OCTA技术观察到单侧RVO患者的健侧眼黄斑区部分微血管血流密度已发生下降,但降低程度不及患侧眼,且健侧眼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侧眼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黄斑区 微血管血流密度 视网膜 脉络膜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患眼与对侧眼的影像学特征
2
作者 肖蓓 宋艳萍 +2 位作者 叶娅 黄珍 闫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937-942,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患眼及其无症状对侧眼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3-04/09在我院眼科确诊的CSC患者76例88眼及单眼CSC患者无症状对侧眼35例35眼纳入研究。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患眼及其无症状对侧眼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3-04/09在我院眼科确诊的CSC患者76例88眼及单眼CSC患者无症状对侧眼35例35眼纳入研究。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40岁)、中年组(40-50岁)和中老年组(>50岁),观察不同年龄段CSC患者患眼及其无症状对侧眼的影像学特征。结果:中青年组患者患眼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487.30±83.33μm)明显大于中年组(414.17±96.02μm,P<0.05)和中老年组(409.4±107.42μm,P<0.05)。中老年组患者患眼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年组(P<0.0167)。中青年组患者对侧眼SFCT(511.29±40.89μm)明显大于中老年组(364.76±82.26μm,P<0.05)。纳入患者患眼涡静脉吻合率高于90%,且对侧眼均存在涡静脉吻合或扩张。结论:不同年龄段CSC患者患眼及其无症状对侧眼影像学表现存在差异,SFCT普遍增厚,且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变薄,中老年患者患眼CNV发生率最高,同时,CSC患者患眼及其无症状对侧眼普遍存在涡静脉吻合及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年龄 脉络膜厚度 涡静脉 超广角扫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侧眼
下载PDF
单眼白内障手术对侧眼眼表及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3
作者 罗映月 唐丽 铁金军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849-853,共5页
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对连续白内障手术术中舒适度、术后视觉质量的期望值也相应提高。在目前应用表面麻醉情况下白内障手术相对无痛,但临床上常有病人抱怨第二眼白内障手术时疼痛较第一眼增加,且第一眼术后... 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对连续白内障手术术中舒适度、术后视觉质量的期望值也相应提高。在目前应用表面麻醉情况下白内障手术相对无痛,但临床上常有病人抱怨第二眼白内障手术时疼痛较第一眼增加,且第一眼术后对侧未手术眼亦出现畏光、视力下降等不适。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第一只手术眼通过亚临床交感反应造成对侧未手术眼炎症,且近年来由于共聚焦生物显微镜的应用,提示对侧未手术眼的角膜微观结构产生变化。该文针对单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对侧眼眼表及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现况进行综述,以期加深临床医师对于对侧未手术眼的关注,从而为连续白内障手术时间设置提供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侧眼 细胞因子
下载PDF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对侧眼青光眼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4
作者 王长娟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3期66-68,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对侧眼青光眼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进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对侧眼青光眼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并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为了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对侧眼青光... 目的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对侧眼青光眼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进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对侧眼青光眼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并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为了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对侧眼青光眼应用小梁切除术+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对侧眼青光眼应用小梁切除术。并对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前方深度、眼压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对侧眼青光眼患者应用小梁切除术+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能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患者的前方深度以及眼压等指标都得到了有效缓解,效果显著高于单纯使用小梁切除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 侧眼青光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对侧眼易发作的解剖因素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睿 李倩 +1 位作者 崔红平 孙兴怀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28-73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 closure glaucoma,AACG)对侧眼易发作的解剖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眼科就诊的55例原发性AACG患者,另收集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35例(35眼)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 closure glaucoma,AACG)对侧眼易发作的解剖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眼科就诊的55例原发性AACG患者,另收集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35例(35眼)作为对照组。采用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分别测量AACG对侧眼、发作眼及正常对照组眼前节参数,并分析各参数的异同。结果AACG对侧眼和发作眼之间的房角开放距离500、房角隐窝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两者之间的房角开放距离750、中央前房深度、前房宽度、前房面积和前房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侧眼和正常眼之间的房角开放距离500、房角开放距离750、房角隐窝面积、中央前房深度、前房宽度、前房面积和前房体积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结论 AACG对侧眼和发作眼的前房结构差异主要表现在房角局部,两者的前房整体结构并无明显差异,均表现为浅前房、较小的前房宽度、面积和体积。对侧眼房角相对较宽但前房整体狭小,这构成了其暂时未发作而一定时期易发作的解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 侧眼 前节参数
下载PDF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侧眼无症状视网膜裂孔的预防性治疗 被引量:9
6
作者 罗毅 李敏 +1 位作者 赵昕 吴学今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对侧眼无症状视网膜裂孔预防性激光光凝的疗效。方法:用三面镜和间接眼底镜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对侧眼,对917例无症状视网膜裂孔进行预防性激光光凝术,记录其年龄、性别、屈光状态、晶状体的状...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对侧眼无症状视网膜裂孔预防性激光光凝的疗效。方法:用三面镜和间接眼底镜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对侧眼,对917例无症状视网膜裂孔进行预防性激光光凝术,记录其年龄、性别、屈光状态、晶状体的状态、对侧眼玻璃体状态、裂孔的类型和位置、预防性治疗的方法;术后随诊时间6mo~5a;记录术后视网膜和玻璃体的情况,视网膜新裂孔或视网膜脱离形成的例数,形成的时间和新裂孔发生时玻璃体的状态、新发生裂孔的类型和位置、治疗的方法。结果: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侧眼裂孔发生的危险因素与年龄、性别、近视、部分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D)高度相关,裂孔以变性萎缩孔多见,马蹄孔次之;裂孔常发生的位置依次是颞上、颞下、鼻上、鼻下象限。术后发现对侧眼视网膜新裂孔或视网膜脱离形成共21例(2.3%),形成的时间平均为21.6mo(7d~3a),平均年龄41.3岁,15例(71.4%)为男性,全部为近视眼,其中16例(76.2%)高度近视(大于6.00D),全部为有透明晶状体眼,病变类型:15例(71.4%)为变性萎缩孔,6例(28.6%)为马蹄孔伴随广泛视网膜格子样变性(变性区大于6个钟点),术前部分PVD2例(9.5%),无明显的色素颗粒。新裂孔或视网膜脱离形成后,部分PVD伴色素颗粒18例(85.7%),全部均为马蹄形裂孔,马蹄孔伴后缘卷边2例(9.5%),9例(42.9%)新裂孔形成的位置位于激光光凝区的边缘,12例(57.1%)位于正常或未治疗的视网膜上,发展为视网膜脱离18例(85.7%),累及黄斑6例(28.6%),16例行视网膜裂孔冷凝联合巩膜环扎和外加压术,2例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惰性气体填充术;单纯视网膜裂孔3例(14.3%),再次行氩激光光凝术,术后平均随访6mo。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对侧眼无症状视网膜裂孔预防性激光光凝疗效好;中青年高度近视不伴随PVD是对侧眼无症状视网膜裂孔光凝术后发生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的高危因素;预防性激光治疗与玻璃体后脱离牵拉新裂孔形成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视网膜裂孔 预防性激光治疗 侧眼
下载PDF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单侧急性发作对侧眼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后随访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海涛 杨华 徐英英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51-655,共5页
背景对于有房角关闭高危因素的眼,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LPI)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患者行LPI术后2年内仍有28%发生房角关闭,因此有必要了解影响LPI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目的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急性发... 背景对于有房角关闭高危因素的眼,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LPI)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患者行LPI术后2年内仍有28%发生房角关闭,因此有必要了解影响LPI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目的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急性发作眼的对侧眼行LPI后眼压及房角变化情况,分析与手术疗效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单侧急性发作史的PACG患者(≥40岁)87例87眼,其对侧眼接受LPI,于术后1周,3、6、9、12个月随访眼压,并在裂隙灯下使用压陷式Goldmann单面房角镜观察LPI后颞、鼻、上、下各象限房角开放情况并按Shaffer房角分级标准记录,同时观察周边同位性房角关闭(AAC)范围以及周边房角黏连范围,与术前值进行比较。手术成功标准为:术后眼压在未使用药物情况下保持在6~21mmHg;并未出现青光眼特征性视神经病变及相应的视野缺损;无需任何抗青光眼药物或手术治疗。对影响LPI成功率的因素进行Cox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共完成随访并纳入分析79例79眼,其中男33例(41.8%),女46例(58.2%),年龄(61.4±0.4)岁。手术前后6个组眼压差异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56,P〈0.01),LPI术后各时间点的眼压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房角除下方之外各象限及平均Shaffer级别有所增加,LPI术后1周、3个月和6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和3个月AAC范围较术前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9、12个月的AAC范围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LPI成功者61例(77.2%),术前眼压、房角各象限及平均Shaffer级别、AAC范围在LPI手术成功与失败病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逐步回归分析发现,AAC范围与LPI生存率之间具有相关性(Wald=48.150,RR=1.963,P〈0.01),而术前眼压、房角各象限及平均Shaffer级别、年龄、性别与LPI生存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PACG急性发作眼的对侧眼行LPI后可使房角增宽、眼压降低,术后成功率与术前AAC的范围有关,提示在考虑术前ACC范围条件下,LPI可以更有效地预防房角关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对侧眼 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 房角 同位性房角关闭
下载PDF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检查及预防性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刚 吉雪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604-1605,共2页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发病危险性及预防性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08/2007-10住院治疗的114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对侧眼眼底病变及预防性治疗情况。结果:在114例中对侧眼存在视网膜病变者31例(27.2%),其...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发病危险性及预防性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08/2007-10住院治疗的114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对侧眼眼底病变及预防性治疗情况。结果:在114例中对侧眼存在视网膜病变者31例(27.2%),其中46例高度近视者对侧眼眼底病变发生率高于非高度近视者(P<0.05)。对侧眼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者3例,单纯格子样变性18例,格子样变性合并视网膜干性裂孔3例,单纯囊样变性或其它变性7例。对侧眼发生视网膜脱离的3例,经治疗后视网膜全部复位;18例单纯格子样变性和3例格子样变性合并视网膜干性裂孔眼,行激光光凝或冷凝封闭视网膜变性区及裂孔。经3mo~2a定期随访,未发生新的视网膜裂孔、脱离及其它并发症。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发生视网膜变性或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危险性高,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对侧眼发生视网膜病变时,及早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治疗措施,可安全有效的阻止对侧眼视网膜脱离的发生,保持良好的对侧眼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侧眼 预防性治疗
下载PDF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侧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静 许迅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3-445,共3页
目的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ousretinaldetachment,RRD)患者的对侧眼进行临床观察及分析。方法对975例RRD连续病例散瞳常规检查对侧眼的眼底情况。结果双眼RRD的发生率为14.7%,对侧眼有严重视网膜变性的发生率44.8%,发现裂孔有4... 目的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ousretinaldetachment,RRD)患者的对侧眼进行临床观察及分析。方法对975例RRD连续病例散瞳常规检查对侧眼的眼底情况。结果双眼RRD的发生率为14.7%,对侧眼有严重视网膜变性的发生率44.8%,发现裂孔有42眼占4.3%。结论对每一位RRD患者对侧眼仔细检查,必要时采取预防性治疗,这是减少RRD发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侧眼 常规检查 预防性治疗
下载PDF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雪梅 史少阳 +1 位作者 贾婷婷 陈晓隆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2136-2137,共2页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底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的新发患者登记方法收集病例资料,对131例原发性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对侧眼在充分散瞳下进行详细的眼底检查并绘制眼底模式图。结果:131例中有54例(41....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底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的新发患者登记方法收集病例资料,对131例原发性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对侧眼在充分散瞳下进行详细的眼底检查并绘制眼底模式图。结果:131例中有54例(41.2%)检出与视网膜脱离相关的眼底病理性改变,其中以周边部视网膜格子样变性最为多见,占32.8%,视网膜干性裂孔的发生率为9.9%,双眼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为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侧眼 底检查 预防
下载PDF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眼与对侧眼的生物解剖结构差异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黎霞 范肃洁 +2 位作者 崔宏宇 张志宏 孙兰萍 《临床眼科杂志》 2011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OAG)发病眼与对侧未发作眼(临床前期眼)解剖结构的差异。方法采用NIDEK Echoscan US-1800型A型超声测量系统对65例(130只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和38例(76只眼)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ACG)的解... 目的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OAG)发病眼与对侧未发作眼(临床前期眼)解剖结构的差异。方法采用NIDEK Echoscan US-1800型A型超声测量系统对65例(130只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和38例(76只眼)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ACG)的解剖结构(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进行测量,同时计算屈光度,使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AACG青光眼的发病眼和对侧未发作眼的解剖结构相比,屈光度、眼轴的均值有显著性差异。(2)AACG的发病眼和对侧未发作眼的解剖结构无显著性差异。(3)AACG的发病眼和CACG的发病眼相比,除前房深度外,各项均值均有显著性差异。且与对侧眼比较,除前房深度、晶状体深度外,各项均值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AACG的患眼眼轴短、屈光度高。AACG与CACG的解剖结构存在差异,AACG的屈光度高、晶状体位置前移、眼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 慢性闭角型青光 解剖结构
下载PDF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激光预防性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黎作为 冯小志 +1 位作者 黎容 覃振华 《现代医院》 2011年第7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激光光凝预防性治疗的疗效和意义。方法对326例326只眼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的视网膜变性、裂孔及视网膜裂孔并局限性浅脱离患者采用532倍频激光机进行视网膜变性及裂孔周围激光光凝治疗。结果追踪观...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激光光凝预防性治疗的疗效和意义。方法对326例326只眼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的视网膜变性、裂孔及视网膜裂孔并局限性浅脱离患者采用532倍频激光机进行视网膜变性及裂孔周围激光光凝治疗。结果追踪观察14~180天,平均92.0天,321例(占98.5%)未出现视网膜脱离,达到预防效果,5例(占1.5%)出现视网膜脱离。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采用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变性及裂孔周围,起到预防视网膜脱离的作用,是目前预防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 激光 预防性治疗
下载PDF
高度近视白内障及对侧眼的超声乳化吸出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方健 吕红 刘芳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9期935-935,共1页
关键词 高度近视白内障 超声乳化吸出术 侧眼 内组织 有用视力 手术切口 组织损伤 视力
下载PDF
对侧眼无症状视网膜裂孔预防性激光光凝术后失败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毅 李敏 +1 位作者 赵昕 吴学今 《临床眼科杂志》 2007年第5期429-432,共4页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对侧眼无症状视网膜新裂孔行预防性激光光凝术后发生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方法对21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同时行对侧眼无症状视网膜裂孔预防性激光光凝术后发生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记...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对侧眼无症状视网膜新裂孔行预防性激光光凝术后发生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方法对21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同时行对侧眼无症状视网膜裂孔预防性激光光凝术后发生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记录其年龄、性别、屈光状态、晶状体状态、对侧眼预防性治疗的病变类型和治疗的方法、预防性激光光凝术到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形成的时间和玻璃体状态、新发生裂孔的类型和位置、治疗的方法。结果平均年龄41.3岁,15例(71.4%)为男性,全部为近视眼,其中16例(76.2%)高度近视(大于6.0D),全部为有透明晶状体眼,对侧眼预防性治疗的病变类型:15例(71.4%)为变性萎缩孔,6例(28.6%)为马蹄孔伴随广泛视网膜格子样变性(变性区大于6个钟点),全部病例均行视网膜裂孔孔周氩激光光凝术,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形成的时间平均为21.6个月,术前部分玻璃体后脱离(PVD)2例(9.5%),无明显的色素颗粒,新裂孔或视网膜脱离形成后,部分PVD伴色素颗粒18例(85.7%),全部均为马蹄形裂孔,马蹄孔伴后缘卷边2例(9.5%),9例(42.8%)新裂孔形成的位置位于激光光凝区的边缘,12例(57.2%)位于正常或未治疗的视网膜上,发展为视网膜脱离18例(85.7%),累及黄斑6例(28.6%),16例行视网膜裂孔冷凝联合巩膜环扎和外加压术,2例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惰性气体填充术;单纯视网膜裂孔3例(14.3%),再次行氩激光光凝术,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结论中青年高度近视不伴随PVD是对侧眼无症状视网膜裂孔光凝术后发生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的高危因素;预防性激光治疗与玻璃体后脱离牵拉新裂孔形成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视网膜裂孔 预防性激光治疗 侧眼
下载PDF
253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对侧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胡倩 李东 王娟 《现代医药卫生》 2006年第16期2493-2494,共2页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侧眼 临床观察 致盲性 视网膜病变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1004例视网膜脱离对侧眼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红 张皙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0年第2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侧眼 常规检查
下载PDF
单侧老年黄斑变性对侧眼视功能变异的预后
17
作者 陈松 聂爱光 +2 位作者 谭家铨 姜德咏 唐朝诊 《眼科研究》 CSCD 1998年第4期309-311,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老年黄斑变性(AMD)对侧眼视功能变异与AMD发病的危险性。方法对视力正常的单侧AMD对侧眼患者31例的黄斑光敏度(MLS)、FM100-色调试验及Amsler表检测结果进行5年临床观察。结果平均追踪55... 目的探讨单侧老年黄斑变性(AMD)对侧眼视功能变异与AMD发病的危险性。方法对视力正常的单侧AMD对侧眼患者31例的黄斑光敏度(MLS)、FM100-色调试验及Amsler表检测结果进行5年临床观察。结果平均追踪55个月,追踪期内发生AMD眼10眼,中心凹及黄斑6°光敏度的降低预见AMD的发生,敏感性分别为83.37%及77.78%,特异性分别为80.55%及75%。FM-100色调试验全色区预见发生AMD的敏感性83.33%,特异性63.67%;Amsler表异常预见发生AMD的相对危险性是4.8(P<0.005)。结论采用MLS、FM100色调试验及Amsler表检测单侧AMD对侧眼的视功能可预见AM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变性 老年人 视功能 侧眼
下载PDF
单眼近视眼LASIK术后突发对侧眼近视二例
18
作者 俞晓艺 林碧娟 +1 位作者 朱晓玲 王铮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6-456,共1页
关键词 LASIK术后 近视 侧眼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下载PDF
中浆患者对侧眼的对比敏感度研究
19
作者 卢宁 张承芬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5-88,共4页
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是反映视功能最敏感的指标之一。本研究用美国VCTS 6000型CS测试板对单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患者的对侧眼(20只)进行CS检查,同时设立按年龄配对的对照组。从对照组中获得一组... 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是反映视功能最敏感的指标之一。本研究用美国VCTS 6000型CS测试板对单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患者的对侧眼(20只)进行CS检查,同时设立按年龄配对的对照组。从对照组中获得一组正常值,在直角座标系上呈倒“U”字形曲线。随着年龄的增长,CS有所下降。有40%的患者其对侧眼出现轻度的中、高空间频率的CS下降。这些健眼在今后的随访中可能会发病。本实验首次显示了用CS对中浆进行亚临床诊断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敏感度 侧眼 中浆
下载PDF
单眼球后视神经炎并发对侧眼急性视网膜缺血1例
20
作者 石明华 王静 +2 位作者 陈毕峰 孙代红 周伟 《临床眼科杂志》 2013年第6期554-554,共1页
患者男性,39岁。因右眼视力下降伴有眼球胀痛1个月于2012年5月14日上午11点来院住院治疗。平素有吸烟史,每日1-2包,少量饮酒。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6,矫正不能提高。相对性传人性瞳孔障碍。间接检眼镜检查见眼底视盘略有充血水肿... 患者男性,39岁。因右眼视力下降伴有眼球胀痛1个月于2012年5月14日上午11点来院住院治疗。平素有吸烟史,每日1-2包,少量饮酒。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6,矫正不能提高。相对性传人性瞳孔障碍。间接检眼镜检查见眼底视盘略有充血水肿。左眼视力1.2,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后视神经炎 视网膜缺血 侧眼 急性 并发 视力 底检查 镜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