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儿轻、中度单纯性侧脑室增宽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出生后神经系统发育情况的相关性
1
作者 夏青青 雷婷 +1 位作者 尚建红 林美芳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77-82,共6页
目的探讨胎儿轻、中度单纯性侧脑室增宽(isolated ventriculomegaly,IVM)病例其侧脑室宽度随孕期进展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的变化规律与出生后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产前超声诊断为单纯性轻、中度侧脑室增宽,且染色体微... 目的探讨胎儿轻、中度单纯性侧脑室增宽(isolated ventriculomegaly,IVM)病例其侧脑室宽度随孕期进展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的变化规律与出生后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产前超声诊断为单纯性轻、中度侧脑室增宽,且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CMA)结果正常的病例,记录产前胎儿侧脑室增宽的超声特征,追踪出生后神经系统发育情况。对于孕期内有2次及以上检查的病例,比较不同孕期侧脑室宽度变化情况,以分析各孕期侧脑室宽度的变化规律及不同变化规律与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关系。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133例病例,其中随访出生后神经系统发育正常126例(94.7%),神经发育异常7例(5.26%)。神经系统异常组病例其产前侧脑室宽度未恢复率为85.7%(6/7),高于正常组的28.6%(36/126,P<0.05);而两组间的侧脑室增宽的侧别及增宽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3个孕期的侧脑室宽度的变化,发现胎儿期侧脑室宽度的总体变化规律是随着孕期的进展而逐渐缩小(中孕期、晚孕早期与晚孕晚期侧脑室宽度两两比较,P均<0.0167);进一步亚组分析发现单、双侧IVM或轻度IVM或神经发育正常IVM其侧脑室宽度的变化均符合上述规律,但中度IVM侧脑室增宽恢复较晚,自晚孕早期才开始逐渐缩小(晚孕早期vs.晚孕晚期,P=0.001;而中孕期vs.晚孕早期,P=0.043);而出生后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组其侧脑室宽度整个孕期无明显变化(P>0.0167)。结论轻、中度的IVM病例5.26%出生后发生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神经发育异常者胎儿期侧脑室宽度随着孕期的进展无明显变化,其产前IVM未恢复率明显高于正常组;而发育正常胎儿其侧脑室宽度的总体变化规律是随着孕期的进展自中孕期开始逐渐缩小,其中中度IVM其侧脑室宽度缩小时间较轻度IVM晚,自晚孕早期才开始。为此,通过对侧脑室宽度的变化规律的探索,对CMA结果正常的轻、中度IVM病例有助于其预后预测及妊娠咨询,从而实现病例个体化的精准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侧脑室增宽 产前超声检查 变化规律 神经发育
下载PDF
孤立性轻度侧脑室增宽胎儿产前诊断及预后 被引量:1
2
作者 尹帅 崔世红 +4 位作者 刘灵 孙媛媛 叶小雪 职云晓 崔雪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6期970-974,共5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轻度侧脑室增宽(IMVM)胎儿行产前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的应用价值和影响IMVM胎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定期产检的337例IMVM胎儿的CMA检查结果、妊娠结局及新生儿... 目的探讨孤立性轻度侧脑室增宽(IMVM)胎儿行产前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的应用价值和影响IMVM胎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定期产检的337例IMVM胎儿的CMA检查结果、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依据首诊IMVM孕周及首诊侧脑室宽度分为:首诊孕周<28周,首诊侧脑室宽度<11 mm(A组);首诊孕周<28周,首诊侧脑室宽度≥11 mm(B组);首诊孕周≥28周,首诊侧脑室宽度<11 mm(C组);首诊孕周≥28周,首诊侧脑室宽度≥11 mm(D组)。采用Pearson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组间率的比较。结果IMVM胎儿总体CMA异常率8.9%(30/337),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NVs)检出率2.7%(9/337)。A组CMA异常率9.3%(13/140),致病性CNVs检出率1.4%(2/140)。B组CMA异常率15.3%(15/98),致病性CNVs检出率7.1%(7/98)。C组CMA异常率10.6%(2/47),无致病性CNVs检出。D组无CMA异常结果。首诊侧脑室宽度<11 mm胎儿致病性CNVs检出率低于首诊侧脑室宽度≥11 mm胎儿(P=0.045)。首诊孕周<28周胎儿致病性CNVs检出率高于首诊孕周≥28周胎儿(P=0.042)。B组致病性CNVs检出率高于A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0.047)。随访268例胎儿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7例(2.6%)选择引产终止妊娠,253例(94.4%)生长发育正常,8例(3.0%)产后合并语言、运动系统发育迟缓或生长受限。结论建议IMVM胎儿行CMA检测,但胎儿预后通常较好。首诊侧脑室宽度与IMVM胎儿致病性CNVs检出正向相关,与胎儿预后无关,孕晚期首发的IMVM致病性CNVs风险较低且预后相对更好。首诊侧脑室宽度<11 mm或首诊孕周≥28周的IMVM胎儿行CMA检测的收益需慎重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轻度侧脑室增宽 染色体异常 产前诊断 妊娠结局
下载PDF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侧脑室增宽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3
作者 黄映聪 陈秋研 郭红梅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12期102-104,108,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应用于产前早期诊断侧脑室增宽胎儿的价值。方法选取80例行产前诊断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孕妇均进行超声检查,分析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比较不同检查方式对于染色体异常检出情况,观察染... 目的探讨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应用于产前早期诊断侧脑室增宽胎儿的价值。方法选取80例行产前诊断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孕妇均进行超声检查,分析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比较不同检查方式对于染色体异常检出情况,观察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结果。结果80例孕妇经产前超声检查,检查出34例(42.50%)侧脑室增宽;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查4例(5.00%)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检查14例(17.50%)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检出异常率高于染色体核型分析(P<0.05)。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的14例侧脑室增宽胎儿染色体异常,大小范围在1.26~71.00Mb,超声软组织指标多是侧脑室扩张,在胎儿妊娠结局上主要以引产为主。结论对于产前诊断侧脑室增宽胎儿的染色体异常情况,相对比染色体核型分析方式,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检出异常率更高,同时可以显示异常点位,为胎儿早期干预提供有利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增宽 产前诊断 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下载PDF
产前超声筛查对胎儿侧脑室增宽诊断准确率影响
4
作者 张秋燕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6期235-236,249,共3页
目的:分析产前超声筛查对胎儿侧脑室增宽的诊断准确率及分娩结局评估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接受产前超声检查的孕中、晚期孕妇临床资料,以超声筛查中疑似胎儿侧脑室增宽孕妇145例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性临床研究。追踪随... 目的:分析产前超声筛查对胎儿侧脑室增宽的诊断准确率及分娩结局评估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接受产前超声检查的孕中、晚期孕妇临床资料,以超声筛查中疑似胎儿侧脑室增宽孕妇145例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性临床研究。追踪随访研究纳入孕妇分娩结局后,收集超声检查资料及临床资料。分析超声筛查对胎儿侧脑室增宽的诊断效能;轻中度、重度侧脑室增宽胎儿侧脑室增宽单侧、双侧发病率,孤立性、非孤立性脑室增宽发病率,他类机体发育畸形、异常合并率,宫内转归情况及分娩结局差异性。结果:1)超声筛查对胎儿侧脑室增宽的诊断敏感度为96.12%,特异度为92.86%,准确率为95.17%。2)确诊NIVM胎儿中以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者占比最高,其次为胎儿附属物异常、骨骼结构异常、消化系统异常及心血管系统异常。3)轻中度VM胎儿单侧VM发病率高于重度VM胎儿,且双侧VM发病率低于重度VM胎儿,差异显著,P<0.05。4)轻中度VM胎儿IVM发病率、NIVM发生率较重度VM胎儿,无统计学差异,P>0.05。5)轻中度VM胎儿脑室宽度增宽率、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均低于重度V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超声筛查的实施对胎儿侧脑室增宽具有确切临床筛查价值,且可依据胎儿脑室增宽进展情况配合其他超声筛查明确胎儿机体结构、器官发育异常,以及时采取妊娠终止措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超声筛查 胎儿侧脑室增宽 诊断效果 分娩结局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侧脑室增宽程度及合并结构畸形的价值
5
作者 陈剑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9期106-108,共3页
目的: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不同程度胎儿侧脑室增宽(VM)合并胎儿结构畸形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在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常规产检超声提示胎儿侧脑室增宽的76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超声检查,测量... 目的: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不同程度胎儿侧脑室增宽(VM)合并胎儿结构畸形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在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常规产检超声提示胎儿侧脑室增宽的76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超声检查,测量侧脑室体部最宽处的宽度,并根据首次超声检查侧脑室增宽程度分为:轻度组39例(10~≤12 mm),中度组17例(12~≤15 mm),重度组20例(> 15 mm)。根据是否伴随其他系统结构畸形,将侧脑室增宽病例分为孤立性侧脑室增宽(IVM)28例和非孤立性侧脑室增宽(NIVM)48例。分析不同程度VM病例和超声影像学特点、合并其他结构异常情况、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神经发育情况的差异。结果:轻、中、重度VM组中单侧VM的比例依次降低,双侧VM比例依次增加,且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NIVM的比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轻、中、重度组合并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比例分别为30.43%、54.54%、71.43%,正常分娩胎儿比例分别为43.59%、23.52%、10.00%,神经发育正常比例分别为94.12%、75.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及时发现胎儿侧脑室增宽程度,在评估胎儿是否合并其他结构畸形、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神经发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 胎儿侧脑室增宽 结构畸形
下载PDF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侧脑室增宽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7
6
作者 宋婷婷 万陕宁 +5 位作者 黎昱 徐盈 郑芸芸 党颖慧 陈必良 张建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02-908,共7页
目的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MA)在全基因组水平分析侧脑室增宽胎儿的遗传学病因,探讨胎儿侧脑室增宽与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s)的相关性及CMA检测在侧脑室增宽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在第四军医大... 目的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MA)在全基因组水平分析侧脑室增宽胎儿的遗传学病因,探讨胎儿侧脑室增宽与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s)的相关性及CMA检测在侧脑室增宽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就诊并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的70例孕中/晚期超声提示胎儿侧脑室宽大于1.0cm且标准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或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不能确定的染色体异常胎儿样本,应用Affymetrix Cy to ScanTM 750k芯片进行CMA检测,根据相关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对CMA检测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并定期复查胎儿的发育情况,随访妊娠结局及胎儿出生后的生长发育状况。结果在70例侧脑室增宽胎儿中,CMA检测发现9例胎儿存在致病性CNVs,3例胎儿存在意义不明确、可能致病的CNVs,1例胎儿存在意义不明确、可能致病的杂合性缺失(LOH)。在70例侧脑室增宽胎儿中,重度非孤立性侧脑室增宽6例,其中致病性CNVs 2例(33.3%,2/6);重度孤立性侧脑室增宽3例,未检出致病性CNVs,意义不明确、可能致病CNVs 1例(33.3%,1/3);轻度非孤立性侧脑室增宽31例,其中致病性CNVs 6例(19.4%,6/31),意义不明确、可能致病CNVs 2例(6.5%,2/31);轻度孤立性侧脑室增宽30例,其中致病性CNVs 1例(3.3%,1/30),意义不明确、可能致病CNVs 1例(3.3%,1/30)。结论 CMA可更有效地检测出传统核型分析无法识别的微缺失、微重复等染色体异常,对侧脑室增宽的胎儿进行CMA检测能够提高异常检出率,对临床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增宽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拷贝数变异 产前诊断
下载PDF
胎儿侧脑室增宽的超声与MRI评估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容蓉 陈倩 +2 位作者 王霄英 陈俊雅 叶锦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17-1821,共5页
目的评价超声和MRI测量胎儿侧脑室宽度和诊断侧脑室增宽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胎胎儿头颅轴位声像图和冠状位MRI测量的双侧侧脑室宽度,评价两种检查方法测量的一致性[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和诊断侧脑室增宽的一致性(采用κ系数)... 目的评价超声和MRI测量胎儿侧脑室宽度和诊断侧脑室增宽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胎胎儿头颅轴位声像图和冠状位MRI测量的双侧侧脑室宽度,评价两种检查方法测量的一致性[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和诊断侧脑室增宽的一致性(采用κ系数),评价不同MRI医师间测量侧脑室宽度的一致性(采用ICC)。结果超声和MRI测量侧脑室1(宽度较宽的侧脑室)、侧脑室2(宽度较窄的侧脑室)宽度的一致性很好(ICC=0.98、0.96),超声和MRI诊断侧脑室增宽的一致性很好(κ>0.8)。2名MRI医师测量侧脑室1、侧脑室2宽度的一致性很好(ICC=0.999、0.997)。结论超声与MRI测量侧脑室宽度和诊断侧脑室增宽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侧脑室增宽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一致性
下载PDF
孤立性轻度侧脑室增宽胎儿的产前诊断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志华 李海军 +2 位作者 陈菲 潘悦健 陈敦金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52-855,共4页
目的:研究孤立性轻度侧脑室增宽(iMVM)胎儿与染色体异常、先天性宫内感染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iMVM胎儿143例的产前诊断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143例iMVM胎儿中共有48例(33.57%)同... 目的:研究孤立性轻度侧脑室增宽(iMVM)胎儿与染色体异常、先天性宫内感染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iMVM胎儿143例的产前诊断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143例iMVM胎儿中共有48例(33.57%)同意产前诊断,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及TORCH-IgM检查,发现1例(2.08%)染色体异常,为47,XX,+21;2例(4.17%)胎儿分别合并巨细胞病毒和弓形体感染。89例(62.24%)有追踪随访结果,其中1例21-三体终止妊娠,3例孕妇主动选择终止妊娠,2例分别合并继发性耳聋和语言发育障碍,其余83例(93.26%)在出生后0~4年内智力及生长发育正常;在iMVM的胎儿中男女比例为2.07:1。结论:排除iMVM胎儿的染色体异常及先天性宫内感染后,此类胎儿的预后良好,而且男胎发病率远远高于女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轻度侧脑室增宽 染色体异常 先天性宫内感染 妊娠结局
下载PDF
胎儿侧脑室增宽的危险因素及对新生儿早期神经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宋筱 汪雪雁 +6 位作者 何丹 聂晶 席娜 杨菲 冷竹 孙玲玲 赵婧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研究侧脑室增宽的胎儿母婴相关危险因素,评估其对新生儿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根据增宽程度,将500例经产前诊断侧脑室增宽胎儿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比较3组患儿颅内结构异常、TORCH病毒、侧脑室宽度进展、引产、非孤立型... 目的:研究侧脑室增宽的胎儿母婴相关危险因素,评估其对新生儿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根据增宽程度,将500例经产前诊断侧脑室增宽胎儿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比较3组患儿颅内结构异常、TORCH病毒、侧脑室宽度进展、引产、非孤立型侧脑室增宽发生率;3组胎儿或新生儿发育异常及神经发育异常发生率;新生儿NBNA评分和6个月Gesell评分。结果:重度组患者颅内结构异常、TORCH病毒发生率分别为24.19%和9.35%,均高于中度组的8.47%、7.63%和轻度组的0.31%、1.88%,且中度组均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中度组和轻度组胎儿侧脑室宽度进展、引产、非孤立型侧脑室增宽发生率分别为33.87%、19.35%、27.42%,11.86%、6.78%、13.56%和4.06%、4.69%、4.3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中度组和轻度组胎儿或新生儿发育异常及神经发育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7.74%、22.58%,3.39%、5.08%和0.31%、0.31%,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组新生儿NBNA评分和6个月Gesell评分为(36.13±4.51)分和(68.41±5.03)分,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的(37.54±4.93)分、(38.21±5.60)分和(75.82±5.14)分、(79.36±5.28)分,且中度组低于轻度组(P<0.05)。结论:影响胎儿侧脑室增宽的主要因素包括颅内结构异常、TORCH病毒、染色体异常等。胎儿侧脑室增宽将导致产妇引产率增加、胎儿或新生儿发育异常及神经发育异常发生率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侧脑室增宽 母婴 影响因素 神经发育
下载PDF
胎儿不同程度侧脑室增宽的超声表现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圆圆 莫宇宁 +3 位作者 黎新艳 路婧 黄欢 谭玲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第1期4-7,共4页
胎儿侧脑室宽度>10 mm是胎儿超声系统筛查常见也最容易观察的颅内异常表现之一[1],侧脑室宽度>15mm被定义为脑积水,常提示预后不良cardoza[2],而侧脑室宽度10 mm-15 mm的胎儿病因多样,它可能是胎儿神经系统畸形或其他系统畸形的... 胎儿侧脑室宽度>10 mm是胎儿超声系统筛查常见也最容易观察的颅内异常表现之一[1],侧脑室宽度>15mm被定义为脑积水,常提示预后不良cardoza[2],而侧脑室宽度10 mm-15 mm的胎儿病因多样,它可能是胎儿神经系统畸形或其他系统畸形的表现之一,也可能是某种遗传综合征的表现之一,或可能是一过性的孤立性的表现[3],该类胎儿宫内转归不一致,临床上仍有争议,常引起孕妇的忧虑,应当引起足够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不良 超声表现 侧脑室增宽 胎儿神经系统畸形 侧脑室宽度 脑积水 遗传综合征 超声系统筛查
下载PDF
胎儿侧脑室增宽与拷贝数变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艳 胡平 许争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837-840,共4页
侧脑室增宽(ventriculomegaly,VM)是一种常见的超声异常,与感染、染色体异常及结构畸形相关。目前,传统的核型分析技术是检测胎儿侧脑室增宽遗传学病因的主要手段。近年来,由于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 侧脑室增宽(ventriculomegaly,VM)是一种常见的超声异常,与感染、染色体异常及结构畸形相关。目前,传统的核型分析技术是检测胎儿侧脑室增宽遗传学病因的主要手段。近年来,由于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在产前诊断领域的广泛应用,VM被发现与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密切相关。最近研究表明,除了染色体数目异常和大片段结构异常外,致病性CNVs是胎儿VM的另一个重要遗传学原因,并且可能参与胎儿VM的病理过程以及出生后神经发育障碍。此外,VM胎儿致病性CNVs的检出率与是否合并其他结构异常有关,但与VM的严重程度无关。然而,由于CNVs是胎儿VM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建议所有VM胎儿进行CMA检测,无论VM的严重程度或是否合并其他结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拷贝数变异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产前诊断 侧脑室增宽
下载PDF
218例侧脑室增宽胎儿的染色体检测结果和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晓莉 孙丽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93-599,633,共8页
目的:对侧脑室增宽胎儿的染色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追踪妊娠结局,探讨胎儿侧脑室增宽与染色体异常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超声检查发现胎儿侧脑室增宽并经胎儿MRI确认的218例单胎妊娠孕妇,根据侧脑室增宽程度分为轻度组(10.0~12.... 目的:对侧脑室增宽胎儿的染色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追踪妊娠结局,探讨胎儿侧脑室增宽与染色体异常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超声检查发现胎儿侧脑室增宽并经胎儿MRI确认的218例单胎妊娠孕妇,根据侧脑室增宽程度分为轻度组(10.0~12.0 mm,111例)、中度组(12.1~15.0 mm,84例)、重度组(>15.0 mm,23例);根据是否伴发其他超声异常表现,分为孤立性增宽组(120例)和非孤立性增宽组(98例);非孤立性增宽组进一步分为合并软指标异常组(42例)、合并神经系统异常组(39例)、合并神经系统外畸形组(17例)。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分组间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及妊娠结局之间的差异。结果:侧脑室增宽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伴发其他超声异常的概率分别为40.54%(45/111)、44.05%(37/84)和69.57%(1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进一步两两比较,轻度组与重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3)。轻、中、重3组的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16.22%(18/111)、11.90%(10/84)、13.04%(3/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不良妊娠结局率分别为9.91%(11/111)、10.71%(9/84)、13.04%(3/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孤立性增宽组和非孤立性增宽组的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7.5%(9/120)和22.45%(2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不良妊娠结局率分别为4.17%(5/120)和18.37%(1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染色体结果阴性组和阳性组的不良妊娠结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重度侧脑室增宽伴发其他超声异常的概率增加,不同程度的胎儿侧脑室增宽与染色体因素无关,不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概率。当侧脑室增宽伴发其他超声异常时,增加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增宽 产前诊断 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胎儿侧脑室增宽的诊断和处理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春妤 魏瑗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9-183,共5页
胎儿侧脑室增宽(fetal ventriculomegaly,VM)指胎儿侧脑室宽度增大,是产前超声检查最常见的胎儿颅内异常表现之一,其发生率约0.78%~2.2%[1]。VM的围产儿预后与其致病原因、伴发异常有关,在产前诊断与处理上极具复杂性。
关键词 产前超声检查 围产儿预后 侧脑室增宽 产前诊断 FETAL 胎儿 诊断和处理 侧脑室宽度
下载PDF
胎儿孤立性轻度侧脑室增宽的临床处理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江敏 林道彬 杨惠琼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8期72-74,共3页
目的分析胎儿孤立性轻度侧脑室增宽(IMV)的临床处理办法及预后情况,旨对临床咨询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超声诊断为孤立性轻度侧脑室增宽的241例胎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产前诊断检查情况及胎儿的转归,并随访1年观察出生后生长发育情况。... 目的分析胎儿孤立性轻度侧脑室增宽(IMV)的临床处理办法及预后情况,旨对临床咨询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超声诊断为孤立性轻度侧脑室增宽的241例胎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产前诊断检查情况及胎儿的转归,并随访1年观察出生后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1)超声检查:脑室宽度在10~12 mm者206例, 189例(91.7%)分别于29~37周自行消退或无明显变化;侧脑室宽度在12~15 mm者35例, 24例(68.6%)分别于29~37周自行消退或无继续增宽。(2)染色体检查:204例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其中199例(97.5%)染色体核型正常, 5例(2.5%)核型异常者, 3例为21-三体综合征, l例为Turner综合征(45XO), 1例为Klinefelter综合征(47XXY)。(3)病毒学检查:巨细胞病毒感染1例,弓形虫感染1例。(4)妊娠结局:提前终止妊娠23例,新生儿期死亡2例,出生后智力及生长发育滞后l例,官内发育迟缓,出生后较同龄儿仅生长发育滞后1例,生长发育正常214例(88.8%)。提前终止妊娠原因:因染色体异常而引产5例,因巨细胞病毒感染引产1例,因弓形虫感染引产1例,侧脑室进行性增宽,最终侧脑室>15 mm引产6例,因伴发其他系统畸形引产7例,因社会因素引产3例。结论 IMV胎儿排除了染色体异常及病毒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增宽 产前诊断 预后
下载PDF
产前遗传学诊断胎儿重度侧脑室增宽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5
作者 戚庆炜 郝娜 +1 位作者 刘俊涛 边旭明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4期235-238,共4页
目的报道1例胎儿重度侧脑室增宽的产前遗传学诊断病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方法患者30岁,妊娠32周超声检查发现胎儿重度侧脑室增宽,左侧宽17 mm,右侧宽19 mm,未发现其他异常。之前的产前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行脐静脉穿刺术,取脐血细... 目的报道1例胎儿重度侧脑室增宽的产前遗传学诊断病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方法患者30岁,妊娠32周超声检查发现胎儿重度侧脑室增宽,左侧宽17 mm,右侧宽19 mm,未发现其他异常。之前的产前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行脐静脉穿刺术,取脐血细胞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分析。结果脐血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见异常。SNP array分析结果为arr9q31.3(113,431,222-113,552,613)x3,14q11.2(20,512,609-22,641,623)x1-2,提示在9q31.3位点存在121 kb的重复,约28%的细胞在14q11.2区段有2.129 Mb片段的缺失,胎儿为该片段缺失的嵌合体。进一步行间期细胞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分析证实在13%的细胞中存在该位点的缺失,从而验证了SNP array结果的准确性。向孕妇及其家属进行咨询之后,孕妇及家属选择终止妊娠,于妊娠34周行利凡诺引产,分娩一死女婴,孕妇及家属拒绝尸检。结论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孤立性重度侧脑室增宽,应进行产前遗传学诊断。SNP array分析技术是产前诊断新生染色体小片段改变的有效方法,FISH是对嵌合体进行验证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 荧光原位杂交 核型分析 重度侧脑室增宽 产前诊断
下载PDF
胎儿侧脑室增宽的遗传学检测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詹欣 鲁才娟 +2 位作者 鲁建央 吴雅枫 翟洪波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第10期123-126,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程度侧脑室增宽的胎儿进行染色体核型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检测,并对其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探讨胎儿侧脑室增宽的遗传学检测及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20年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 目的通过对不同程度侧脑室增宽的胎儿进行染色体核型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检测,并对其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探讨胎儿侧脑室增宽的遗传学检测及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20年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的67例胎儿侧脑室增宽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67例按侧脑室增宽程度分为重度组、双侧轻-中度组、单侧轻-中度组,按照是否合并其他畸形分为孤立组和非孤立组,比较染色体核型和CMA在侧脑室增宽胎儿中的异常检出率,分析不同程度胎儿侧脑室增宽的妊娠结局。结果67例病例中,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10.4%;CMA异常检出率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组中胎儿CMA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娠结局随访中单侧轻-中度组未发生神经系统异常,双侧轻-中度组中1例神经系统发育迟缓,且该例存在CMA异常;重度组7例中有6例选择引产,1例死胎。孤立组中,7例引产,其余44例分娩者未发生神经系统异常;非孤立组中14例引产,1例死胎,1例分娩,该例存在神经系统发育迟缓。结论CMA技术可提高遗传学因素的异常检出率,能够为侧脑室增宽的产前咨询和预后评估提供更为精确的遗传学依据,侧脑室增宽的胎儿预后取决于是否合并有其他结构异常、染色体异常及侧脑室增宽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增宽 染色体核型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孤立性侧脑室增宽胎儿的产前诊断及妊娠结局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丹华 沈清梅 +1 位作者 吴小青 徐两蒲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产前影像学诊断胎儿孤立性侧脑室增宽(IVM)的宫内转归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2月确诊并获得完整产检资料和妊娠结局的IVM胎儿216例。依据首次超声诊断胎儿侧脑室宽度进行分组:轻度组,10 mm≤侧脑室宽度&l... 目的探讨产前影像学诊断胎儿孤立性侧脑室增宽(IVM)的宫内转归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2月确诊并获得完整产检资料和妊娠结局的IVM胎儿216例。依据首次超声诊断胎儿侧脑室宽度进行分组:轻度组,10 mm≤侧脑室宽度<12 mm;中度组,12 mm≤侧脑室宽度<15 mm;重度组,侧脑室宽度≥15 mm。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IVM宫内转归的影响因素。结果(1)IVM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13.5%(7/52),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检出率为5.8%(3/52);(2)首次诊断的侧脑室宽度与宫内转归相关(χ^(2)=8.825,P=0.012);与好转比较,稳定及进展均为影响胎儿预后的危险因素(OR=19.196,387.141);(3)侧脑室宽度影响胎儿预后,首次超声诊断侧脑室宽度与预后相关(中重度组vs轻度组,OR=7.220);产前末次复查的侧脑室宽度对胎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更高,产前侧脑室宽度恢复正常者预后均良好(中度组vs轻度组,OR=5.060;重度组vs轻度组,OR=65.167);侧脑室宽度影响患儿神经系统后遗症康复效果(χ^(2)=16.309,P<0.001);(4)双侧脑室增宽增加不良预后风险(OR=3.667)。结论IVM胎儿应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遗传学检查及病原学检查;侧脑室宽度、宫内转归及增宽脑室侧数都是影响胎儿预后的高危因素,即使是轻、中度侧脑室增宽胎儿仍有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风险,应当注意孕期及出生后的定期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侧脑室增宽 宫内转归 妊娠结局 预后
下载PDF
53例轻度侧脑室增宽胎儿临床评估及预后的回顾性分析
18
作者 严小丽 常青 +2 位作者 梁志清 张晓航 蔡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评估胎儿轻度侧脑室增宽诊断在临床处置与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中心经彩超检查发现的53例轻度侧脑室增宽胎儿的临床资料(超声、MRI、脐血染色体检查),随访出生后婴儿情况并进行临床评估及分析。... 目的评估胎儿轻度侧脑室增宽诊断在临床处置与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中心经彩超检查发现的53例轻度侧脑室增宽胎儿的临床资料(超声、MRI、脐血染色体检查),随访出生后婴儿情况并进行临床评估及分析。结果经B超诊断轻度侧脑室增宽胎儿53例,发生率为0.5%(53/10 485);胎儿轻度侧脑室增宽合并其他结构畸形的发生率37.7%;轻度侧脑室增宽胎儿合并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9.4%。行MRI检查39例,与超声结果相符34例,符合率为87.2%。活产33例(62.3%),25例生长发育正常(75.8%)。结论超声及MRI对筛查胎儿脑室异常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对于高龄孕妇及伴发其他结构异常的轻度侧脑室增宽建议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增宽 磁共振成像 染色体
原文传递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方法诊断侧脑室增宽胎儿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7
19
作者 彭奕贤 裘毓雯 +3 位作者 常清贤 余艳红 钟梅 李堃芮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3-357,共5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在侧脑室增宽胎儿中遗传病因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因超声提示"胎儿侧脑室增宽"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同时行常规核型分析和CMA芯片检测109例... 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在侧脑室增宽胎儿中遗传病因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因超声提示"胎儿侧脑室增宽"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同时行常规核型分析和CMA芯片检测109例单胎妊娠孕妇。比较侧脑室增宽胎儿核型分析和CMA芯片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结果(1)核型分析的异常检出率为12.84%;CMA芯片的异常检出率为26.60%;两种检测的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核型分析结合CMA芯片的异常检出率为28.44%,核型分析结合CMA芯片能有效提高异常检出率。(2)17例侧脑室增宽胎儿中,核型分析显示正常而CMA芯片显示异常,额外异常检出率为15.60%。其中微缺失6例、微重复9例、微缺失合并微重复1例,单亲二倍体杂合缺失1例。结论 CMA技术可敏感检出侧脑室增宽胎儿的染色体拷贝数异常,提高异常检出率,有利于侧脑室增宽胎儿的产前咨询和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染色体核型分析 侧脑室增宽 临床价值
下载PDF
41例胎儿轻度侧脑室增宽的预后分析研究
20
作者 于谦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8期63-63,共1页
目的研究及观察胎儿轻度侧脑室增宽的临床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于本院诊断为轻度侧脑室增宽的41例胎儿为观察组,并以同期的41例未伴有侧脑室增宽的胎儿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的NBNA评分结果进行比较,比较其中单侧及双侧轻... 目的研究及观察胎儿轻度侧脑室增宽的临床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于本院诊断为轻度侧脑室增宽的41例胎儿为观察组,并以同期的41例未伴有侧脑室增宽的胎儿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的NBNA评分结果进行比较,比较其中单侧及双侧轻度侧脑室增宽者的NBNA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的NBNA评分结果差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而单侧及双侧轻度侧脑室增宽者的NBNA评分结果则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胎儿轻度侧脑室增宽的临床预后相对较差,但不受单侧及双侧发生率的影响,应重视对此方面的监测及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轻度侧脑室增宽 单侧增宽 双侧增宽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