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的抗真菌治疗用药方案对比研究
1
作者 李茁 宗媛 +2 位作者 马娟 张鹏 曹璐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抗真菌药物治疗方案用于ICU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HIS系统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入住陕西省人民医院ICU并确诊为IPA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比较伏...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抗真菌药物治疗方案用于ICU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HIS系统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入住陕西省人民医院ICU并确诊为IPA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比较伏立康唑单药、卡泊芬净单药或伏立康唑+卡泊芬净联合治疗等不同抗真菌治疗之间的临床疗效、ADR发生率和出院时的全因死亡率。结果共纳入40例患者,其中单药治疗组34例(伏立康唑组22例,卡泊芬净组12例),伏立康唑+卡泊芬净组6例。烟曲霉菌是IPA患者最常见的致病菌,其次为黄曲霉菌。临床疗效方面,单药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4),单用伏立康唑或卡泊芬净与伏立康唑联合卡泊芬净有效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280)。安全性方面,联合用药组的总ADR发生率略高于单药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肾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视觉异常及低钾血症例数与单药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联合用药组全血细胞减少的发生率高于单药治疗组(P<0.01)。全因死亡率方面,联合用药组高于两个单药治疗组(P<0.05)。结论伏立康唑仍是危重症IPA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卡泊芬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可有效替代伏立康唑用于该类患者,而伏立康唑与卡泊芬净的联合治疗不会改善危重症IPA患者全因死亡率,并不推荐作为该类患者的初始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曲霉病 安全 有效 伏立康唑 卡泊芬净
下载PDF
基于湿邪致病特点论治侵袭性肺曲霉病所致长期发热
2
作者 杨璐 詹庆元 +1 位作者 郑玉敏 杨道文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9-50,53,共3页
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是指曲霉菌属侵犯肺或支气管所引起的急慢性组织病理损害[1],其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为临床所重视。IPA的临床症状多以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多见,有研究显示发热是侵袭性真菌... 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是指曲霉菌属侵犯肺或支气管所引起的急慢性组织病理损害[1],其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为临床所重视。IPA的临床症状多以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多见,有研究显示发热是侵袭性真菌病的首发且唯一提示性临床特征[2],IPA患者更容易表现出发热这一症状[3],且此类发热多具有长期性(发热时长超过2周)、难治性的特点,令患者和临床工作者为之困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曲霉病 长期发热 侵袭真菌 理损害 情进展 曲霉菌属 胸痛 咯血
下载PDF
从虚劳论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中药治疗
3
作者 郭雨霏 詹庆元 杨道文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07-108,共2页
肺曲霉病是由曲霉菌感染或吸入曲霉属病原引起的急(慢)性肺部病变,临床上一般分为3种类型,即慢性肺曲霉菌病(chronic pulmonary aspergillosis,CPA)、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和侵袭性... 肺曲霉病是由曲霉菌感染或吸入曲霉属病原引起的急(慢)性肺部病变,临床上一般分为3种类型,即慢性肺曲霉菌病(chronic pulmonary aspergillosis,CPA)、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和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其中IPA的死亡率最高、危害性最大^([1])。IPA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者^([2]),病程可长达数周至数月不等,目前临床防治以采取保护性措施及抗真菌药物应用为主。结合中药治疗改善免疫状态对加速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及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虚劳”角度论述IPA高危人群的中医辨治及其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曲霉病 免疫缺陷者 曲霉菌感染 中医辨治 虚劳 ALLERGIC 抗真菌药物 保护措施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继发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4
作者 惠迪 张丽华 +5 位作者 任语谦 朱淑华 刘芳 汪卿 陈樱花 谢红浪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狼疮性肾炎(LN)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22年1月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收治的LN合并IPA的22例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及预后。结果:22例LN患者发病年龄35.6±15.6... 目的:回顾性分析狼疮性肾炎(LN)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22年1月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收治的LN合并IPA的22例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及预后。结果:22例LN患者发病年龄35.6±15.6岁,LN病程4.5(3,51)月,诊断IPA前6月内平均接受3种免疫抑制剂。IPA首发症状多为发热、咳嗽、咳痰(72.7%),以烟曲霉最为常见。7例(31.8%)患者在IPA起病3月内死亡,死亡组患者IPA起病前6月内24 h尿蛋白定量、IPA感染时乳酸脱氢酶及狼疮活动性指标显著高于存活组,CD20+B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存活组,治疗期间出现混合感染、入住ICU、需要丙种球蛋白/升白细胞药物、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比例更高(P<0.05)。5例患者在随访中进入终末期肾病。结论:LN患者继发IPA的危险因素复杂,狼疮活动及免疫功能低下者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侵袭性肺曲霉病 真菌感染 预后
下载PDF
胸部CT结合床旁气管镜对侵袭性肺曲霉病的早期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林俊杰 李嘉琪 +1 位作者 罗素云 梁爽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4期73-75,共3页
目的 探讨胸部CT结合床旁气管镜在侵袭性肺曲霉病(IP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IPA临床诊断患者63例,根据病理结果将IPA确诊患者作为观察组,非IPA确诊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胸部CT、气管... 目的 探讨胸部CT结合床旁气管镜在侵袭性肺曲霉病(IP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IPA临床诊断患者63例,根据病理结果将IPA确诊患者作为观察组,非IPA确诊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胸部CT、气管镜征象差异,同时分析胸部CT联合气管镜诊断IPA确诊患者的价值。结果 63例IPA临床诊断患者中,经病理学确诊IPA患者51例,非IPA患者12例;观察组胸部CT征象新月征、晕轮征比例分别为37.25%和41.1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管镜下粘膜白斑、黑斑比例为62.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胸部CT联合床旁气管镜诊断IPA确诊患者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16%、75.00%、88.89%、90.00%和69.23%。结论 胸部CT结合床旁气管镜早期诊断IPA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CT:气管镜 侵袭性肺曲霉病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外周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诊断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运用
6
作者 丁志荣 曾海文 +1 位作者 林天来 陈伟文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5期411-415,422,共6页
目的通过外周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识别侵袭性肺曲霉病,证明其在侵袭性肺曲霉病临床诊断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报道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住的3例通过外周血宏基因二代测序识别诊断的侵袭性肺曲霉病病例,分析总结外周血... 目的通过外周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识别侵袭性肺曲霉病,证明其在侵袭性肺曲霉病临床诊断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报道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住的3例通过外周血宏基因二代测序识别诊断的侵袭性肺曲霉病病例,分析总结外周血宏基因二代测序在诊断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可行性。结果在3例病例中,病例1无基础疾病,病例2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例3存在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白血病并化疗后粒细胞缺乏。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培养、痰培养、外周血宏基因二代测序、血G试验、GM试验等方法,诊断为侵袭性肺曲霉病。结论通过外周血宏基因二代测序检测曲霉cfDNA可用于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诊断,是一种快速、简单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曲霉病 诊断 外周血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下载PDF
Dectin-1对侵袭性肺曲霉病大鼠半乳甘露聚糖、胸腺细胞凋亡及肺损伤的影响
7
作者 邓浩然 丁旭春 《解剖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08-513,共6页
目的:探究树突状细胞相关性C型凝集素-1(Dectin-1)对侵袭性肺曲霉病大鼠半乳甘露聚糖(GM)、胸腺细胞凋亡及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d-EGFP组和Ad-Dectin-1-EGFP组。检测大鼠肺功能(肺容积变换、静息通气量);ELISA法检... 目的:探究树突状细胞相关性C型凝集素-1(Dectin-1)对侵袭性肺曲霉病大鼠半乳甘露聚糖(GM)、胸腺细胞凋亡及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d-EGFP组和Ad-Dectin-1-EGFP组。检测大鼠肺功能(肺容积变换、静息通气量);ELISA法检测大鼠肺泡灌洗液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和血清中GM含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胸腺指数;TUNEL检测胸腺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检测肺组织中Dectin-1、T-bet、GATA-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d-EGFP组大鼠IFN-γ含量、胸腺指数、肺容积变换和静息通气量均明显降低,IL-4含量、GM值、胸腺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与Ad-EGFP组相比,Ad-Dectin-1-EGFP组大鼠IFN-γ含量、胸腺指数、肺容积变换和静息通气量均明显升高,IL-4含量、GM值、胸腺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Ad-EGFP组大鼠肺组织中Dectin-1、T-bet蛋白表达明显降低,GATA-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Ad-EGFP组相比,Ad-Dectin-1-EGFP组大鼠肺组织中Dectin-1、T-bet蛋白表达明显升高,GATA-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Dectin-1重组质粒可减轻侵袭性肺曲霉病大鼠肺损伤,降低血清中GM值,通过抑制胸腺细胞凋亡维持体内免疫功能平衡,其机制可能与T-bet、GATA-3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相关C型凝集素1 侵袭性肺曲霉病 半乳甘露聚糖 胸腺细胞 凋亡 损伤 大鼠
下载PDF
绿原酸联合伏立康唑对大鼠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干预效果及免疫机制
8
作者 杨婷 罗劲 +2 位作者 刘晓彤 冯羿植 孔晋亮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956-1963,共8页
目的:研究绿原酸(CRA)联合伏立康唑(VRC)对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体内干预效果及免疫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CRA组、VRC组、联合治疗组(CRA+VRC组),成功建立侵袭性肺曲霉病大鼠模型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其... 目的:研究绿原酸(CRA)联合伏立康唑(VRC)对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体内干预效果及免疫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CRA组、VRC组、联合治疗组(CRA+VRC组),成功建立侵袭性肺曲霉病大鼠模型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分别给予CRA单药、VRC单药及CRA+VRC联合干预7 d。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以评估全身感染的严重程度;测定大鼠肺组织真菌负荷、肺泡灌洗液中半乳甘露聚糖(GM)含量;采用苏木精—伊红(HE)以及六胺银(PASM)染色观察肺部感染灶病理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CD68、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精氨酸酶-1(Arg-1)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中巨噬细胞的M1表型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M2表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CRA+VRC组大鼠一般状况最佳,且体重下降趋势明显减缓(P<0.05),真菌负荷及肺泡灌洗液中GM浓度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肺组织血管、支气管明显受真菌侵袭,大量菌丝、孢子生长,且有广泛炎症、出血,而CRA+VRC组大鼠肺组织则菌丝明显减少,损伤较轻。与模型组比较,CRA+VRC组大鼠肺组织CD68、Arg-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iNO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肺组织TNF-α、IL-6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CRA联合VRC对侵袭性肺曲霉病模型大鼠具有协同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RA促进巨噬细胞M1表型极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伏立康唑 侵袭性肺曲霉病 巨噬细胞 极化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宏基因二代测序诊断侵袭性肺曲霉病1例报道
9
作者 孙洁 刘健 封继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9期177-181,共5页
侵袭性肺曲霉病在临床中难以与其他肺部感染相鉴别,易误诊或漏诊。现报道运用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诊断侵袭性肺曲霉病1例,以探讨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对临床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入... 侵袭性肺曲霉病在临床中难以与其他肺部感染相鉴别,易误诊或漏诊。现报道运用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诊断侵袭性肺曲霉病1例,以探讨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对临床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入院后初步诊断为“细菌性肺炎”,先后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美罗培南,效果不佳,相关检查未获得充足病原学证据,遂行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及病理检查,结果提示肺曲霉菌感染,调整抗菌药物为伏立康唑,治疗后患者好转出院。临床中对于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的肺部感染患者,应考虑真菌感染的可能,若通过常规检查未能明确致病菌,应重视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二代测序 侵袭性肺曲霉病 真菌感染 例报告
下载PDF
血清和BALF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芦丹 刘旭 杨硕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11期1621-1624,1634,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对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诊治的104例患者,其中IPA组37例,非IPA组67例,检测比较患者BALF和血清GM水平... 目的 探讨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对非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诊治的104例患者,其中IPA组37例,非IPA组67例,检测比较患者BALF和血清GM水平,分析BALF和血清GM检测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BALF GM检测的临界值,并比较两种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 IPA组BALF和血清GM值高于非IPA组,不同基础疾病患者BALF和血清GM水平无明显差异。BALF GM的临界值为0.87,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92.5%,Youden指数为0.842。IPA患者BALF GM阳性率高于血清GM(χ^(2)=42.659,P<0.001)。Pearson分析显示,IPA组BALF和血清GM呈较弱正相关(r=0.296,95%CI:0.170~0.412,P<0.001)。BALF GM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92.5%;血清GM灵敏度为16.7%,特异度为98.5%;双阳性的灵敏度为8.3%,特异度为99.3%;BALF和血清任一阳性的灵敏度为99.6%,特异度为91.8%。结论 BALF GM检测的临界值为0.87,对IPA的诊断灵敏度高于血清GM检测,不同的组合可以侧重于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或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曲霉病 支气管泡灌洗液 半乳甘露聚糖 非中粒细胞减少
下载PDF
雾化吸入两性霉素B对侵袭性肺曲霉病预防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卢鑫 孙文逵 +2 位作者 高伟 苏欣 施毅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8-36,共9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现已发表的关于雾化吸入两性霉素B(AmB)预防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从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两个方面分别评价雾化吸入AmB对IPA的预防作用。方法检索MEDLINE生物医学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ISI)、医...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现已发表的关于雾化吸入两性霉素B(AmB)预防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从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两个方面分别评价雾化吸入AmB对IPA的预防作用。方法检索MEDLINE生物医学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ISI)、医学文摘资料库(EMBASE)及万方数据库,检索发表于2011年3月以前关于雾化吸入AmB预防IPA的文献,由2名评价员分别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4.22软件进行异质性分析,合并效应量的检验采用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动物实验文献5篇,包括实验动物626只;临床研究文献6篇,包括1354例真菌感染高危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感染前雾化吸入AmB的实验动物存活率高于安慰剂对照组(38.3%比9.7%,OR=13.93,95%CI 7.46~26.01,P<0.000 01)。真菌感染高危人群中,预防性雾化吸入AmB的患者IPA发生率较安慰剂或空白对照组为低(2.6%比9.2%,OR=0.27,95%CI 0.16~0.46,P<0.000 01);雾化预防组与对照组患者IPA相关病死率及总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65,95%CI 0.33~1.30,P=0.23;OR=1.17,95%CI 0.73~1.89,P=0.51);雾化吸入AmB绝大部分不良反应程度轻微。结论预防性雾化吸入AmB能有效降低实验动物肺曲霉感染死亡率,对粒细胞缺乏等高危人群预防性雾化吸入AmB能有效降低IPA发生率,不良反应轻微,但未降低曲霉感染相关病死率及总死亡率。需要更多高质量大型临床研究进一步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曲霉病 预防 雾化吸入 霉素B
下载PDF
NF-κB启动的炎症反应在小鼠侵袭性肺曲霉病肺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金辉 杨芬 +2 位作者 罗闳丹 陈志平 谢小梅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69-1773,共5页
为了探讨NF-κB启动的炎症反应在小鼠侵袭性肺曲霉病肺损伤中的作用,将小鼠分3组:正常组、正常+烟曲霉菌接种组、IPA模型组,小鼠鼻吸入烟曲霉菌第4天处死,取肺组织,肺组织切片经HE染色观察病理损伤;比色法测定肺组织MPO活性;免疫组化法... 为了探讨NF-κB启动的炎症反应在小鼠侵袭性肺曲霉病肺损伤中的作用,将小鼠分3组:正常组、正常+烟曲霉菌接种组、IPA模型组,小鼠鼻吸入烟曲霉菌第4天处死,取肺组织,肺组织切片经HE染色观察病理损伤;比色法测定肺组织MPO活性;免疫组化法评价肺组织NF-κB p65蛋白的活化;RT-PCR法检测肺组织TNF-α、IFN-γ和β-tublin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正常健康组小鼠肺组织结构正常,未见炎症发生;正常+烟曲霉菌接种组小鼠肺组织有炎症细胞浸润,未见孢子萌芽;IPA模型组小鼠的肺组织病理损伤严重,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孢子萌芽生成菌丝。正常+烟曲霉菌接种组和IPA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的TNF-α和IFN-γ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NF-κB p65免疫组化评分和MPO活性均高于正常组小鼠(P<0.05);并且IPA模型组小鼠肺组织NF-κB p65免疫组化评分值和MPO活性均高于正常+烟曲霉菌接种组(P<0.05)。结果提示,烟曲霉菌感染可激活小鼠肺组织NF-κB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诱导下游TNF-α和IFN-γ的表达,募集大量的中性粒细胞于感染组织,是导致IPA小鼠肺组织严重病理损伤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 侵袭性肺曲霉病 NF-ΚB TNF-Α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伴发侵袭性肺曲霉病3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乔建辉 孙万军 +5 位作者 余长林 王丹红 郭梅 张石 刘芳 艾辉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02-204,共3页
侵袭性肺曲霉病诊断困难 ,病情凶险 ,死亡率高。本文对合并有侵袭性肺曲霉病的 3例恶性血液病 (2例急性白血病和 1例MDS RA)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3例患者均有免疫力低下的病史 ,虽经过预防性抗真菌治疗 ,仍发生了肺曲霉菌... 侵袭性肺曲霉病诊断困难 ,病情凶险 ,死亡率高。本文对合并有侵袭性肺曲霉病的 3例恶性血液病 (2例急性白血病和 1例MDS RA)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3例患者均有免疫力低下的病史 ,虽经过预防性抗真菌治疗 ,仍发生了肺曲霉菌感染 ,经过痰培养确诊后采用脂质体两性霉素B ,伊曲康唑和氟胞嘧啶联合治疗。结果表明 ,联合治疗 7- 14天后 ,3例中 2例痊愈 ,1例显效。结论 :对侵袭性肺曲霉病的早期诊治很关键 ,脂质体两性霉素B ,伊曲康唑和氟胞嘧啶联合治疗起效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侵袭性肺曲霉病 诊断 白血 痰培养 伊曲康唑 氟胞嘧啶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下载PDF
小鼠侵袭性肺曲霉病发病过程中TLRs/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祥 罗闳丹 +2 位作者 石青 谢小梅 刘金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81-884,共4页
目的:研究小鼠侵袭性肺曲霉病(IPA)发生过程中TLRs/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探讨IPA的发病机理。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正常接菌组(N+Af)和IPA模型组(IPA),经鼻吸入烟曲霉(Af)孢子后在不同时相点处死小鼠,无菌取肺组织行病理切片... 目的:研究小鼠侵袭性肺曲霉病(IPA)发生过程中TLRs/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探讨IPA的发病机理。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正常接菌组(N+Af)和IPA模型组(IPA),经鼻吸入烟曲霉(Af)孢子后在不同时相点处死小鼠,无菌取肺组织行病理切片、Af菌落计数,RT-PCR法检测TLR2和TLR4 mRNA、蛋白印迹法检测NF-κBp65、IL-1β的表达。结果:(1)鼻吸入Af后72小时时,IPA组肺组织出现严重炎症反应,并有大量的菌丝生成,同时各时相点的菌负荷均高于N+Af组;(2)与N+Af组比较,IPA组TLR2 mRNA后期异常高表达,TLR4 mRNA持续低表达,NF-κBp65早期骤然升高后又持续下降,IL-1β一直呈低表达状态。结论:TLRs的异常激活导致宿主下游信号的低反应性,宿主不能清除Af促使了IPA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NF-κB 侵袭性肺曲霉病 AF 天然免疫 模式识别受体
下载PDF
痰真菌培养联合半乳甘露聚糖试验对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利华 张玉芹 +1 位作者 董海新 刘旋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 评价痰真菌培养联合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在侵袭性肺曲霉病(IPA)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567例疑似曲霉感染住院患者,通过痰培养和血清GM试验测定肺曲霉菌感染的阳性率,分析单独痰... 目的 评价痰真菌培养联合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在侵袭性肺曲霉病(IPA)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567例疑似曲霉感染住院患者,通过痰培养和血清GM试验测定肺曲霉菌感染的阳性率,分析单独痰培养和联合GM试验对诊断IPA的价值,并比较GM试验和传统方法(胸部CT、痰真菌培养、血培养)检测肺曲霉菌阳性率的差异.同时对发热治疗3~4 d无效患者根据病情结合辅助检查结果(胸部CT、痰真菌培养及GM试验)给予抗真菌治疗,观察抗真菌治疗的效果.结果 入选患者中,GM试验阳性85例,痰真菌培养阳性226例,两者同时阳性108例,两者同时阴性148例;确诊186例(32.8%),临床诊断107例(18.9%),拟诊131例(23.1%),排除IPA感染143例(25.2%).GM试验联合痰真菌培养诊断肺曲霉菌感染的敏感度〔98.2%(108/110)比20.4%(46/226)〕、特异度〔85.1% (148/174)比45.1%(148/328)〕、阳性预测值〔80.6%(108/134)比37.1%(46/124)〕、阴性预测值〔98.1%(148/151)比63.0%(148/235)〕均较单独痰真菌培养明显提高;GM试验检测肺曲霉菌感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胸部CT、痰真培养及血培养等传统检测方法〔64.7%(55/85)比35.7%(35/98)、20.4%(46/226)、4.8%(14/292)〕,以GM值0.5作为阳性界值对IPA诊断有着良好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本研究对186例患者完成抗曲霉菌治疗.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1、2、3、6个月抗真菌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变化〔分别为75.4%(135/179)、77.1%(111/144)、77.2%(31/79)、82.6%(19/23)〕,但血清GM含量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吸光度(A)值:0.49±0.03、0.46±0.03、0.39±0.03、0.23±0.03比0.56±0.03,均P<0.05〕,阳性例数也逐渐减少(分别为186、179、144、79、23例),所以动态进行GM试验检测有助于观察疗效.结论 痰真菌培养联合血清GM抗原检测能明显提高曲霉菌感染病例的临床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甘露聚糖 真菌培养 侵袭性肺曲霉病
下载PDF
小鼠侵袭性肺曲霉病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5
16
作者 罗闳丹 施旻 +1 位作者 谢小梅 徐国良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建立侵袭性肺曲霉病(IPA)动物模型。方法以环磷酰胺为免疫抑制剂,造成小鼠免疫抑制,对腹腔巨噬细胞和脾细胞进行计数;双侧鼻孔吸入烟曲霉菌孢子,不同时间点处死小鼠,进行组织培养及病理分析。结果注射环磷酰胺后,小鼠免疫细胞数量... 目的建立侵袭性肺曲霉病(IPA)动物模型。方法以环磷酰胺为免疫抑制剂,造成小鼠免疫抑制,对腹腔巨噬细胞和脾细胞进行计数;双侧鼻孔吸入烟曲霉菌孢子,不同时间点处死小鼠,进行组织培养及病理分析。结果注射环磷酰胺后,小鼠免疫细胞数量急剧下降,腹腔巨噬细胞数及脾细胞数减少,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对IPA模型组的组织培养可见烟曲霉,病理切片可见肺组织大量烟曲霉菌聚积,组织坏死,形成肺脓肿。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IPA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 侵袭性肺曲霉病 BALB/C小鼠
下载PDF
气管插管法建立免疫抑制小鼠侵袭性肺曲霉病模型 被引量:7
17
作者 卢鑫 孙文逵 +3 位作者 吴晓东 苏欣 施毅 张秀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动物实验被广泛应用于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文中利用气管插管法建立免疫抑制小鼠IPA模型。方法以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对小鼠进行免疫抑制处理后,气管插管气管内滴入烟曲霉... 目的动物实验被广泛应用于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文中利用气管插管法建立免疫抑制小鼠IPA模型。方法以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对小鼠进行免疫抑制处理后,气管插管气管内滴入烟曲霉孢子悬液,通过组织病理进行验证,并观察小鼠生存-时间曲线。同时运用平板菌落计数方法比较气管插管法与传统滴鼻法造模实际进入鼠肺的孢子量。结果气管插管法可成功建立小鼠IPA模型。小鼠1周内死亡率为55%,接种24h后肺组织匀浆平板菌落计数显示气管插管法所造成的孢子入肺量为(5.17±0.32)log10CFU/g肺组织,而传统滴鼻法仅为(3.82±0.49)log10CFU/g肺组织。结论气管插管法成功建立小鼠IPA模型,较滴鼻法更适于进行IPA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曲霉病 动物模型 气管插管 ICR小鼠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韩秀迪 刘学东 +1 位作者 葛云洁 赵伟业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24-429,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加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警惕及认识,提高早期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呼吸科收治的9例单纯2型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加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警惕及认识,提高早期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呼吸科收治的9例单纯2型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2型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中确诊5例,临床诊断4例;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咯痰为主;肺CT表现以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结节影,空洞征为主,支气管镜检查镜下可见气管或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局部黄白色或褐色脓苔覆盖,部分或完全阻塞管腔;经抗真菌治疗后4例好转,5例死亡。结论 2型糖尿病是发生侵袭性肺曲霉病的高危因素,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是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 侵袭性肺曲霉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侵袭性肺曲霉病四例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瑞英 孙培宗 +1 位作者 靳建军 吕新全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85-387,I0004,共4页
关键词 侵袭性肺曲霉病 原发 血液系统肿瘤 免疫受损宿主 粒细胞减少 造血干细胞移植 器官移植患者 微生物学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