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穴位注射对先兆流产患者血清性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丁秋蕾 赵彦 +3 位作者 吴海燕 周琰 安翠平 郝小军 《河北中医》 2008年第11期1187-1188,共2页
目的观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穴位注射对先兆流产患者血清性激素的影响。方法将216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16例采用HCG穴位注射,对照组100例采用HCG传统肌肉注射疗法。2组每次用药量相同,用至临床症状消失后1周。观察治... 目的观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穴位注射对先兆流产患者血清性激素的影响。方法将216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16例采用HCG穴位注射,对照组100例采用HCG传统肌肉注射疗法。2组每次用药量相同,用至临床症状消失后1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总有效率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同孕周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G穴位注射保胎成功率高、流产率低、不良反应少,明显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促性腺素类 流产 先兆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亚单位 孕酮 水针
下载PDF
小剂量hCG联合hMG在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中促排卵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国萍 吴瑞芳 何芳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分析小剂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 MG)对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HH)患者促排卵的作用。方法:11例HH者(研究组)于月经第5天开始应用小剂量h CG(100-20... 目的:分析小剂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 MG)对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HH)患者促排卵的作用。方法:11例HH者(研究组)于月经第5天开始应用小剂量h CG(100-200 IU/d)联合h MG(150 IU/d)促排卵23个周期。5例HH者(对照组)于月经第5天开始仅应用h MG(150 IU/d)促排卵9周期。对2组HH患者周期应用h MG总剂量、连续刺激时间、诱发排卵日获得平均直径≥18 mm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周期妊娠率进行比较。结果:12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诱发排卵日获得平均直径≥18 mm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和周期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促排卵周期应用h MG总剂量分别为(1 829.35±625.35)IU和(2 408.33±263.69)I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和对照组促排卵连续刺激时间分别为(15.04±2.94)d和(22.89±1.9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小剂量h CG联合h MG对HH患者促排卵,在维持高周期妊娠率的前提下,可减少h MG用量和缩短促排卵连续刺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素类 性腺功能减退症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促生育素 排卵诱导
下载PDF
重组人黄体生成激素与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对IVF-ET结局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松 陈雷宁 全松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比较黄体中期长方案垂体降调节中应用重组人黄体生成激素(r-hLH,Luveris)与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11月行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ET治疗的正常促性腺激素(Gn... 目的:比较黄体中期长方案垂体降调节中应用重组人黄体生成激素(r-hLH,Luveris)与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11月行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ET治疗的正常促性腺激素(Gn)水平患者28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加用外源性LH的不同分为HMG组和r-hLH组。其中HMG组共100个周期,r-hLH组共181个周期。比较2组在获卵数、受精率、优胚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内膜厚度、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和临床妊娠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HMG组总Gn刺激时间少于r-hLH组(P=0.049),前者hCG日雌二醇(E2)水平高于r-hLH组(P=0.033);HMG组OHSS发生率高于r-hLH组(P=0.016);HMG组受精率高于r-hLH组(P=0.000)。2组在Gn总量、hCG日内膜厚度、获卵数、正常受精率、种植率、优良胚胎形成率以及临床妊娠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HMG相比,r-hLH可能具有更为安全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素类 促黄体激素 受精 体外 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下载PDF
葆春丸对男性老年人性功能及血清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纯庠 《河北中医》 2003年第2期87-88,共2页
目的 观察葆春丸对男性老年人性功能及血清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调节作用。方法 男性老年人 36例 ,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2 0例予葆春丸 ,对照组 16例予安慰剂 ,疗程均 3个月 ,观察 2组性功能指标、血清睾酮 (T)、雌二醇 (E2 )、促卵... 目的 观察葆春丸对男性老年人性功能及血清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调节作用。方法 男性老年人 36例 ,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2 0例予葆春丸 ,对照组 16例予安慰剂 ,疗程均 3个月 ,观察 2组性功能指标、血清睾酮 (T)、雌二醇 (E2 )、促卵泡激素 (FSH)及促黄体激素 (LH)。结果 治疗组性功能积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对照组治疗前后积分值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 ,T值升高 (P <0 .0 0 1)、E2 值下降 (P <0 .0 1) ,对照组T值、E2值治疗前后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治疗后 ,组间比较T值及E2 值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FSH、LH值治疗前后变化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葆春丸有促进男性老年人性功能作用 ,对性腺激素有明显的改善调节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功能障碍 促性腺素类 性激素 葆春丸
下载PDF
曲普瑞林在试管内受精中的降调节作用及对促性腺激素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萍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92-293,共2页
目的 探讨应用曲普瑞林 (triptorelin)在试管内受精 (IVF)中的降调节作用及其与使用促性腺激素用量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接受 IVF治疗的 6 0例不孕症妇女随机分组 ,A组 (triptorelin组 ) 30例 ,B组 (布舍瑞林 ,buserelin组 ) 30例 ,观... 目的 探讨应用曲普瑞林 (triptorelin)在试管内受精 (IVF)中的降调节作用及其与使用促性腺激素用量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接受 IVF治疗的 6 0例不孕症妇女随机分组 ,A组 (triptorelin组 ) 30例 ,B组 (布舍瑞林 ,buserelin组 ) 30例 ,观察应用 Gn RH兴奋剂后阴道出血第 3天血卵泡刺激素 (FSH)及雌二醇 (E2 )值及促卵泡激素的用量。结果  A组的血 FSH及 E2 值明显低于 B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A组的促性腺激素用量明显多于 B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结论 应用曲普瑞林后 10~ 14d,垂体极度抑制 ,此时的卵巢也处于极低的功能状态 ,从而增加了 Gn征集卵泡及促卵泡发育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普瑞林 促性腺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素类 体外受精 试管内受精-胚胎移植
下载PDF
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邓思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16期2530-2532,共3页
目的研究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35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人工周期与尿促性腺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进行治疗,观察35例患者... 目的研究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35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人工周期与尿促性腺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进行治疗,观察35例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35例患者治疗后妊娠21例(60.00%),卵泡发育成熟5例(14.29%),卵泡成熟却未成功妊娠6例(17.14%),促卵泡发育失败3例(8.57%)。35例患者治疗前后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孕酮、雌二醇、催乳素(PRL)等激素水平,以及子宫体积、内膜厚度、卵巢体积、优势卵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应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治疗效果较好,但不是一个周期就能治疗成功,由于不孕不育与多种因素相关,要避免女性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治疗期间应用影像学检查了解卵泡发育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经 不育 女(雌)性/治疗 促性腺素类/治疗应用 治疗结果
下载PDF
高促性腺继发闭经58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黄双英 徐惠贞 黄素真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第3期320-321,共2页
关键词 继发闭经 临床分析 促性腺素类 雌激素替代疗法 病因 发病特点
下载PDF
颌下腺切除及术后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小鼠精原细胞增殖的影响
8
作者 余秀平 何为民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154-156,共3页
目的 探讨切除颌下腺及术后给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对小鼠精原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 雄性小鼠切除颌下腺和 /或给予 HCG后 ,用光镜观察不同期的生精小管精原细胞和静止期精母细胞数量。 结果 去颌下腺组与假手术组相比 , ... 目的 探讨切除颌下腺及术后给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对小鼠精原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 雄性小鼠切除颌下腺和 /或给予 HCG后 ,用光镜观察不同期的生精小管精原细胞和静止期精母细胞数量。 结果 去颌下腺组与假手术组相比 , ~ 、 ~ 期生精小管的精原细胞和 ~ 期生精小管的静止期精母细胞明显减少 (P<0 .0 5 )。去颌下腺给药组与去颌下腺组相比 , ~ 、 ~ 期生精小管的精原细胞和 ~ 期生精小管的静止期精母细胞明显增加 (P<0 .0 5 )。 结论  (1)切除颌下腺导致体内表皮生长因子 (EGF)缺少 ,抑制精原细胞增殖 ;(2 ) HCG可调节睾丸内 EGF合成 ,以促进精原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下腺 促性腺素类 绒毛膜 精子发生 小鼠
下载PDF
促性腺激素对小鼠卵巢多功能蛋白聚糖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吴吉文 王玮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121-122,i001,共3页
目的 观察促性腺激素对野生型和bikunin基因敲除小鼠多功能蛋白聚糖(PG M )表达的影响。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激素处理后PG M在野生型和bikunin基因敲除小鼠中的表达。 结果 PG M阳性表达分布于排卵前卵丘颗粒细胞层,给予... 目的 观察促性腺激素对野生型和bikunin基因敲除小鼠多功能蛋白聚糖(PG M )表达的影响。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激素处理后PG M在野生型和bikunin基因敲除小鼠中的表达。 结果 PG M阳性表达分布于排卵前卵丘颗粒细胞层,给予促性腺激素后,其表达增强。bikunin基因敲除小鼠的PG M阳性表达较野生型弱,但在激素调节诱导排卵后,PG M仍分布在卵丘细胞表面。 结论 PG M是卵泡发育中一种基质成分。促性腺激素增强排卵中PG M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素类 卵巢 免疫组织化学 排卵 蛋白聚糖 bikunln基因
下载PDF
昆泰胶囊联合促性腺激素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少华 李玲 +2 位作者 冯会敬 张子东 范怀雨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6期1198-1200,共3页
【目的】探讨昆泰胶囊联合促性腺激素(HMG)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OR)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诊治的DOR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仅给予HMG治疗;观察组患者先期给予口服昆... 【目的】探讨昆泰胶囊联合促性腺激素(HMG)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OR)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诊治的DOR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仅给予HMG治疗;观察组患者先期给予口服昆泰胶囊3个月,之后联合HMG治疗,比较两组促排治疗3个月后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血流参数值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排卵率、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服用昆泰胶囊3个月后,基础血清FSH、LH及E2的水平均明显降低;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厚于对照组;子宫内膜血流参数值PI与RI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昆泰胶囊联合HMG能有效改善DOR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促进排卵,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 促性腺素类/治疗应用 卵巢疾病/药物疗法 排卵
原文传递
GnRHa长方案中促性腺激素用量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龚绍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537-2539,共3页
目的:探讨GnRHa长方案中不同促性腺激素(Gn)用量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因不孕症就诊我中心、以黄体期GnRHa长方案控制性促排卵、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的辅助生育治疗周... 目的:探讨GnRHa长方案中不同促性腺激素(Gn)用量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因不孕症就诊我中心、以黄体期GnRHa长方案控制性促排卵、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的辅助生育治疗周期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Gn用量进行分组,回顾性分析不同Gn总量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A组(≤2400IU,n=201),B组(2400~3000IU,n=159),C组(≥3000IU,n=165)。结果:A、B两组患者平均获卵数、正常受精数分别为(13.85±2.64)个与(11.85±2.32)个、(11.40±3.61)个与(9.40±1.97)个,与C组[(7.44±3.61)个与(4.84±1.54)个]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1.1%(92/180)、39.3%(59/150)与31.2%(50/157),继续妊娠率分别为45.6%(82/180)、36.0%(54/150)与28.7%(45/157),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早期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周期,增加Gn用量可影响其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素类 Gn总量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在子宫肌腺病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用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永侠 姜雪勤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1期134-136,共3页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在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D)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用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保守治疗无效而择期手术治疗的AD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在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D)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用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保守治疗无效而择期手术治疗的AD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在腹腔镜下行AD病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术前注射GnRH-a 2~3个周期后再行腹腔镜AD病灶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注射GnRH-a后,子宫最大径、癌抗原125(CA125)水平显著低于注射前和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Hb)水平显著高于注射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腹腔引流量、术后白细胞总数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子宫体积、月经量评分、痛经分级均呈先下降后平稳趋势,但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子宫体积、月经量评分和痛经分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GnRH-a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AD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给予GnRH-a有助于缩小子宫体积、减少术中出血,加快术后恢复,且手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疾病/外科学 术前用药法 促性腺素类
原文传递
获得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临床分析(附6例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兰予 张美娟 +3 位作者 刘建 于静静 崔丽丽 李玲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3期363-366,共4页
目的探讨获得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AHH)的病因、临床特点、检查方法及治疗措施等,提高对AHH的认识。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9年7月我科确诊的6例AHH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6例病人病因:血色病1例,颅咽管瘤术后3... 目的探讨获得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AHH)的病因、临床特点、检查方法及治疗措施等,提高对AHH的认识。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9年7月我科确诊的6例AHH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6例病人病因:血色病1例,颅咽管瘤术后3例,生长激素瘤术后1例,无功能垂体大腺瘤术后1例。单纯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1例,5例合并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3例合并中枢性尿崩症。病程1~30年,平均10.2年。1例进行了肝穿刺活检和基因检测,5例于垂体和鞍区肿瘤术后取组织行病理学检查。6例均行颅脑MRI+增强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根据病史、临床表现、检验结果诊断为AHH。给予对因治疗,同时予以相应靶腺激素替代治疗,病情部分改善。结论AHH早期明确病因、早期治疗,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腺功能减退症 促性腺素类 疾病特征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尿促性腺激素片段与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
14
作者 安芳 马军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 1997年第2期54-56,共3页
尿促性腺激素片段(UrinaryGonadotrophinFragment,UGF),可存在于癌症病人的尿中。本文就UGF的结构以及在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进行综述,认为UGF不仅可做为一种非创伤性的筛... 尿促性腺激素片段(UrinaryGonadotrophinFragment,UGF),可存在于癌症病人的尿中。本文就UGF的结构以及在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进行综述,认为UGF不仅可做为一种非创伤性的筛选手段,而且可做为治疗中监测指标应用于肿瘤早期检查,以及监测肿瘤是否持续存在或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素类 尿 女性 生殖器肿瘤 诊断
下载PDF
绝经后激素分泌改变引起脂代谢异常及运动干预对脂代谢异常调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段倩 张培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36-1542,共7页
绝经是女性必然经历的正常生理阶段,因为绝经后体内多种激素分泌水平发生改变,由此引发的代谢紊乱困扰着众多女性,脂代谢异常是女性绝经后常见问题之一。由于脂代谢异常发病形式隐匿往往不易受重视,其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 绝经是女性必然经历的正常生理阶段,因为绝经后体内多种激素分泌水平发生改变,由此引发的代谢紊乱困扰着众多女性,脂代谢异常是女性绝经后常见问题之一。由于脂代谢异常发病形式隐匿往往不易受重视,其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严重危害了绝经后女性健康。运动干预是防控脂代谢异常的有效手段,本文总结了女性绝经后与脂代谢相关的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的分泌变化及其对脂代谢的影响,探讨了不同运动方式对绝经后女性脂代谢异常的干预效果,并对绝经后激素分泌改变引起脂代谢异常的机制及运动调控机制进行了归纳,研究发现女性绝经前后E2、FSH激素水平的变化并不呈单一模式,这种变化通过多个机制共同作用引起的脂代谢异常可在不同运动方式干预后得到改善,从而为女性绝经后脂代谢异常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提高绝经后女性的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 脂代谢异常 促性腺素类 雌二醇 运动干预 激素分泌
下载PDF
血清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对中枢性性早熟女性患儿的评估价值
16
作者 蒋晓 《实用医技杂志》 2023年第11期799-803,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对中枢性性早熟(CPP)女性患儿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CPP女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在医院进行诊治的60例乳房早发... 目的分析血清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对中枢性性早熟(CPP)女性患儿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CPP女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在医院进行诊治的60例乳房早发育(IPT)女性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均于入院时接受血清FSH及LH水平检测。统计女性患儿基线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FSH及LH水平与女性患儿发生CPP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FSH及LH水平诊断CPP女性患儿的价值。结果CPP组家庭经常使用塑料、服用营养滋补品、经常食用动物性或高蛋白食品患者[73%(44/60)、93%(56/60)、92%(55/60)]占比高于IPT组[35%(21/60)、67%(40/60)、48%(29/60)],血清FSH基础值及LH基础值[(5.0±1.8)U/L、(1.3±0.5)U/L]高于IPT组[(4.7±1.6)U/L、(0.9±0.4)U/L],血清FSH峰值与LH峰值[(13.8±4.3)U/L、(15.6±5.6)U/L]高于IPT组[(9.6±3.4)U/L、(11.4±3.5)U/L](P<0.05);CPP组子宫容量、卵巢容量[(3.2±1.4)ml、(2.8±1.4)ml]高于IPT组[(1.4±0.7)ml、(1.2±0.3)ml](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FSH、LH高表达是女性患儿发生CPP的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FSH、LH水平及联合检测预测女性患儿发生CPP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0,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联合检测最高。结论血清LH、FSH水平与女性患儿CPP的发生关系密切,血清LH与FSH水平可作为鉴别IPT、CPP女性患儿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疾病 卵泡刺激素 促黄体激素 促性腺素类 乳房
下载PDF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6
17
作者 姜李乐 曹国昌 +1 位作者 梁琳琳 张翠莲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91-394,共4页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一种外源性或内源性促性腺激素所致的综合征。主要与使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有关,偶见于使用氯米芬促排卵者,自然周期妊娠者较罕见。近年来,随着无排卵型不孕症发病率的逐年增高,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一种外源性或内源性促性腺激素所致的综合征。主要与使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有关,偶见于使用氯米芬促排卵者,自然周期妊娠者较罕见。近年来,随着无排卵型不孕症发病率的逐年增高,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控制性超促排卵是必要步骤。OHSS渐渐成为辅助生殖技术(ART)最常见最具潜在危险的并发症。其不但影响胚胎着床发育,严重者还会危及患者生命。综述近几年来OHSS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防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促性腺素类 排卵诱导 受精 体外 胚胎移植 生殖技术 辅助
下载PDF
妊娠中晚期孕妇血清AFP、β-hCG、uE3与早产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5
18
作者 郭红 肖建平 +3 位作者 王秀娣 王滨燕 朱文 钱同胜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00年第5期372-373,共2页
关键词 甲胎蛋白 促性腺素类 绒毛膜 分娩 早产
下载PDF
IVF-ET过程中流产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俊超 徐凤琴 +2 位作者 罗海宁 马俊芳 张云山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63-665,共3页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引起患者流产的因素。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9年12月行IVF-ET且成功临床妊娠的患者1195例,其中流产患者203例,包括早期流产患者150例,为A组;晚期流产患者53例,为B组;持续妊娠及分娩患者992...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引起患者流产的因素。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9年12月行IVF-ET且成功临床妊娠的患者1195例,其中流产患者203例,包括早期流产患者150例,为A组;晚期流产患者53例,为B组;持续妊娠及分娩患者992例,为C组。分别对3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超排卵(COH)情况、临床妊娠情况及是否行减胎等治疗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A组患者年龄、促性腺激素(Gn)总量明显高于C组;B组BMI明显高于A组、C组。A组ET后第14天β-hCG水平明显低于B组、C组而单胎妊娠率明显高于B、C两组,B组胎儿畸形率、减胎率明显高于A组、C组。3组患者注射hCG日发育卵泡数、获卵数、雌二醇水平及受精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BMI、大剂量Gn超排卵以及多胎妊娠和减胎术是IVF-ET时造成流产的重要因素,ET后14d血β-hCG水平偏低提示胚胎发育不良、早期流产的风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精 体外 胚胎移植 流产 促性腺素类 雌二醇 排卵
下载PDF
阴道冲洗液β-hCG水平在胎膜早破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纪新强 刘佩秋 +3 位作者 戴淑真 于素清 马淑芹 李雨升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00年第1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胎膜早破 促性腺素类 绒毛膜 阴道冲洗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