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身材儿童生长的促进效果(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潘桂梅 董青 +2 位作者 张颖 陈志红 李堂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95-1197,共3页
背景:国外已有许多研究证实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身材安全有效,但国内尚未见此类长期系列研究。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身材患儿的促生长效果,并与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进行比较。设计:病例对比观察。单位:青岛大学医学... 背景:国外已有许多研究证实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身材安全有效,但国内尚未见此类长期系列研究。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身材患儿的促生长效果,并与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进行比较。设计:病例对比观察。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内科。对象:选择2004-12/2006-03于青岛大学医学院儿内科就诊的矮身材患儿98例,患儿监护人均知情同意。按病因分为2组,特发性矮身材组30例,生长激素缺乏症组68例。方法:特发性矮身材组及生长激素缺乏症组患儿均给予国产重组人生长激素(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治疗,剂量分别为0.15IU/(kg·d),0.1IU/(kg·d),每晚睡前皮下注射,疗程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分别测定患儿的身高、体质量、骨龄,观察注射部位局部反应,计算生长速度。骨龄按照GP图谱法测算,预测身高按BP法计算。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后身高、体质量、骨龄及生长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98例患儿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组内比较结果:治疗后3,6个月后两组患儿的身高、生长速度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特发性矮身材组身高:(126.5±9.4),(129.1±8.6),(121.1±11.0)cm(P<0.01),生长速度:(7.3±2.9),(7.5±2.7),(3.5±2.1)cm/年(P<0.01);生长激素缺乏症组身高:(111.0±13.0),(114.0±13.0),(108.0±12.0)cm(P<0.01),生长速度:(13.2±3.5),(13.5±3.6),(4.0±2.9)cm/年(P<0.01)]。治疗6个月后,特发性矮身材组30例患儿中27例促进了身高增长,生长激素缺乏症组68例患儿全部促进了身高增长。②组间比较:治疗3,6个月后两组患儿同期的生长速度比较,生长激素缺乏症组高于特发性矮身材组(P<0.01)。③不良反应和副作用:2例患儿治疗1~3个月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现象,给予甲状腺素片口服治疗后未影响生长。1例注射局部红肿,1周后自行消失,未停药。结论:国产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身材儿童安全,总体有效,能明显提高患儿身高及生长速度,但疗效存在不均一性,且差于生长激素缺乏症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呆小病 促生长素类 重组/治疗应用 生长素/缺乏
下载PDF
国产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身材患儿的疗效 被引量:9
2
作者 潘桂梅 董青 +2 位作者 张颖 陈志红 李堂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91-592,594,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特发性矮身材(ISS)患儿的促生长效果。方法选择矮身材患儿98例。按病因分为ISS组30例,生长激素缺乏症(GHD)组68例。二组患儿均予国产rhGH治疗,剂量分别为0.15、0.1 IU/(kg.d),每晚睡前皮下注射,疗程6个...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特发性矮身材(ISS)患儿的促生长效果。方法选择矮身材患儿98例。按病因分为ISS组30例,生长激素缺乏症(GHD)组68例。二组患儿均予国产rhGH治疗,剂量分别为0.15、0.1 IU/(kg.d),每晚睡前皮下注射,疗程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分别测定患儿的身高、体质量、骨龄,计算生长速度。结果治疗3、6个月二组生长速度均显著高于治疗前[ISS组:(7.3±2.9),(7.5±2.7),(3.5±2.1)cm年/,P<0.01;GHD组:(13.2±3.5),(13.5±3.6),(4.0±2.9)cm年/,P<0.01]。治疗6个月后ISS组27例身高增长,GHD组68例身高增长。治疗3、6个月二组同期的生长速度比较,GHD组高于ISS组(P<0.01)。结论国产rhGH治疗ISS患儿安全、总体有效,但疗效存在不均一性,且差于GHD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生长素类 重组 特发性矮身材 生长激素缺乏症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青春期前特发性矮小儿童 被引量:8
3
作者 阮莉莉 林艳 李珊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51-453,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青春期前特发性矮小的疗效。方法:24例特发性矮小病儿分为2组,治疗组女孩10例,男孩2例,起始治疗年龄为(10.1±s1.9)a,予rhGH0.10~0.13U·kg-1·d-1,治疗时间(0.8±0.3)a。对照组女...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青春期前特发性矮小的疗效。方法:24例特发性矮小病儿分为2组,治疗组女孩10例,男孩2例,起始治疗年龄为(10.1±s1.9)a,予rhGH0.10~0.13U·kg-1·d-1,治疗时间(0.8±0.3)a。对照组女孩10例,男孩2例,起始观察年龄(9.9±1.7)a,未予rhGH治疗,观察时间(1.1±0.5)a。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生长的速率为(8.7±1.9)cm·a-1,对照组为(5.0±0.7)cm·a-1,2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对骨龄的身高标准差值(HtSDSBA)增加0.4±0.4,预测成人身高(PHt)增加了(3.1±0.9)cm;对照组HtSDSBA减少0.3±0.5,PHt降低(0.9±1.7)cm,2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rhGH对青春期前特发性矮小儿童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能改善其P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人) 促生长素类 重组 特发性矮小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肝硬化患者低蛋白血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4
作者 姜海琼 靖大道 +1 位作者 汪佩文 王兴鹏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4年第7期738-740,共3页
【目的】观察哺乳动物细胞重组人生长激素 (r hGH )对肝硬化患者低蛋白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5 2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 (治疗组 )在常规保肝及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r hGH 4IU ,皮下注射 ,每日 1次 ,连续 2 0d ;B组 (对照组 )... 【目的】观察哺乳动物细胞重组人生长激素 (r hGH )对肝硬化患者低蛋白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5 2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 (治疗组 )在常规保肝及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r hGH 4IU ,皮下注射 ,每日 1次 ,连续 2 0d ;B组 (对照组 )仅给予常规保肝及对症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 1周内及治疗后 1周内分别检测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清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及其他肝功能指标的变化 ,并记录其临床症状和体征 ,包括腹围、尿量、下肢水肿以及神志变化等。【结果】两组病例在治疗前肝功能状态及其分级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 ,A组和B组治疗前血清白蛋白分别为 (2 4 .98± 2 .96 ) g/L和 (2 5 .0 8± 4 .5 0 )g/L ,血清前白蛋白分别为 (12 0 .89± 6 3.0 1) g/L和 (12 1.6 0± 71.11) g/L ;疗程结束后A组血清白蛋白为 (30 .32±4 .2 1)g/L ,血清前白蛋白为 (187.0 1± 6 6 .96 ) g/L ,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P <0 .0 5 ) ;B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蛋白为 (2 6 .6 6± 4 .32 ) g/L ,血清前白蛋白为 (12 4 .92± 83.0 5 )g/L ,与治疗前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疗程结束后A组患者一般状况较前有明显好转 ,但其他肝功能指标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r hGH对肝硬化患者低蛋白血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药物疗法 低蛋白血症/药物疗法 促生长素类 重组/治疗应用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用于严重烧伤治疗的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晓芳 赵柏程 吴祖林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5年第12期1657-1659,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应用于严重烧伤的治疗效果,探讨其应用的时机和方式.[方法]大面积特重烧伤患者30例,随机分成rhGH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分别于伤后10~14 d皮下注射rhGH[0.1~0.15 IU/(kg·d)]和等量生理盐水,于...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应用于严重烧伤的治疗效果,探讨其应用的时机和方式.[方法]大面积特重烧伤患者30例,随机分成rhGH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分别于伤后10~14 d皮下注射rhGH[0.1~0.15 IU/(kg·d)]和等量生理盐水,于用药前及用药后d7、d14、d21抽血检测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肌苷、血糖值,进行对比分析;对患者的创面痊愈时间和头皮供皮区愈合时间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严重烧伤患者应用rhGH后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明显升高,并高于同期对照组,尤其以前白蛋白和白蛋白为甚;尿素氮和肌苷明显下降,并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治疗组血糖升高,并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应用rhGH后创面痊愈时间和头皮供皮区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结论]严重烧伤患者应用rhGH后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促进创面愈合,有利于烧伤治疗.同时,rhGH可引起血糖升高,应动态检测血糖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药物疗法 促生长素类 重组/治疗应用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在烧伤治疗中的评价
6
作者 周宁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 :评价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重度烧伤创面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0例大面积烧伤病人 ,随机分为rhGH治疗组和对照组 ,并分析比较两组一般状况 ,定期检测患者的血清蛋白、深Ⅱ度创面及供皮区的愈合时间、体重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清... 目的 :评价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重度烧伤创面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0例大面积烧伤病人 ,随机分为rhGH治疗组和对照组 ,并分析比较两组一般状况 ,定期检测患者的血清蛋白、深Ⅱ度创面及供皮区的愈合时间、体重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较对照组增高 ,深Ⅱ度创面和供皮区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 ,体重下降减少。结论 :rhGH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治疗作用明显 ,并且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生长素类 重组 烧伤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肠壁IgA浆细胞凋亡及P53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海波 孙少川 +2 位作者 郑春宁 姜永胜 谭伟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6年第6期337-339,共3页
目的:探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时肠壁IgA浆细胞的凋亡及P53基因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按实验天数(2、4、6d)又各分为3组,每组10只,制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组给... 目的:探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时肠壁IgA浆细胞的凋亡及P53基因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按实验天数(2、4、6d)又各分为3组,每组10只,制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组给予rhGH[每日1.33U(kg·d)],观察回肠末端黏膜固有层内IgA浆细胞的凋亡及其P53的表达情况。结果:(1)实验组IgA浆细胞的凋亡在2、4、6天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第6天IgA浆细胞的凋亡均显著高于第2、4天(P<0.01);(2)实验组IgA浆细胞中凋亡基因P53的表达在第2天和第6天均低于对照组(P<0.05);(3)P53表达与IgA浆细胞的凋亡呈正相关(r=0.812,P<0.05)。结论:rhGH通过抑制IgA浆细胞的凋亡而调节肠免疫屏障,其机制可能是与抑制凋亡基因P53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生长素类 重组·肠·再灌注损伤·免疫球蛋白A·浆细胞·基因 P53.大鼠 WISTAR
下载PDF
重组生长激素促短肠大鼠结肠代偿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许剑民 靳大勇 +1 位作者 易宁 吴肇汉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 探讨重组生长激素促短肠大鼠结肠代偿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短肠大鼠分成肠内营养 (EN)和肠内营养 +重组生长激素 (EG)两组。结果 自术后第 15天起 ,EG组体重的减轻明显低于EN组 (P <0 0 5 ) ,术后第 2 1天起体重已大于术前 ... 目的 探讨重组生长激素促短肠大鼠结肠代偿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短肠大鼠分成肠内营养 (EN)和肠内营养 +重组生长激素 (EG)两组。结果 自术后第 15天起 ,EG组体重的减轻明显低于EN组 (P <0 0 5 ) ,术后第 2 1天起体重已大于术前 ;EG组氮平衡的改善明显好于EN组 ;血浆蛋白水平也高于EN组 (P <0 0 5 ) ;EG组结肠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mRNA含量比EN组明显升高〔(12 91± 43)vs .(10 2 6± 42 ) ,P <0 0 5〕 ,IGF 1受体mRNA含量明显降低〔(899± 5 )vs.(1113± 7) ,P <0 0 5〕 ;EG组的血IGF 1水平明显高于EN组〔(4 5 5± 10 7)ng/mlvs.(32 9± 6 8)ng/ml,P <0 0 5〕 ,GH水平也显著升高〔(9 7± 3 3)ng/mlvs .(5 8± 2 4)ng/ml,P <0 0 5〕。结论 重组生长激素可促使短肠大鼠IGF 1和结肠壁IGF 1mRNA的合成及残留肠道对营养物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肠综合征 重组促生长素类 结肠代偿 大鼠
原文传递
生长激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黎东明 张卫珍 吴斌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5年第9期1153-1154,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行机械通气时应用重组生长激素(rhGH)的治疗效果。方法37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rhGH(18例),两组均常规给予营养支持,rhGH组每天皮下注射rhGH,至顺利脱机;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行机械通气时应用重组生长激素(rhGH)的治疗效果。方法37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rhGH(18例),两组均常规给予营养支持,rhGH组每天皮下注射rhGH,至顺利脱机;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存活率、水肿情况及体重变化,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TLC)、细胞亚群数量(CD3)、辅助T淋巴细胞亚群(CD4)的水平。结果rhGH组治疗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及TLC、CD3、CD4明显高于治疗前,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水平。rhGH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水肿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体重变化不明显,而对照组体重明显减轻。结论对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给予rhGH能纠正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助于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生长素类 重组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 人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机械通气时间 重组生长激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T淋巴细胞亚群 COPD合并呼吸衰竭 血清总蛋白 RHGH 体重变化
原文传递
严重烧伤患者术后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的代谢效应 被引量:22
10
作者 柴家科 郝岱峰 +3 位作者 吴焱秋 申传安 郭振荣 盛志勇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目的 从代谢角度评估大面积烧伤患者术后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 5 0例严重烧伤患者 ,随机等分为生长激素治疗组 (rhGH组 )和对照组 ,伤后 3d内手术切痂植皮 ,rhGH组术后每天皮下注射rhGH共 10d ,动态观察不... 目的 从代谢角度评估大面积烧伤患者术后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 5 0例严重烧伤患者 ,随机等分为生长激素治疗组 (rhGH组 )和对照组 ,伤后 3d内手术切痂植皮 ,rhGH组术后每天皮下注射rhGH共 10d ,动态观察不同时间点的血生长激素、血糖、血胰岛素、抗胰岛素抗体、血胰高血糖素、皮质醇、血浆氨基酸谱、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电解质及静息能量消耗 (REE)和尿中 3 三甲基组氨酸 ( 3 MH)水平的变化。 结果  2组患者术前血生长激素浓度较正常值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t=2 80 6,P <0 0 5 ) ,应用rhGH后血生长激素浓度较对照组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t=2 0 14 ,P <0 0 5 ) ;血胰岛素水平 2组均高于正常值 ,rhGH组胰岛素水平增高 ,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t=3 14 2 ,P <0 0 5 ) ;胰高血糖素水平、抗胰岛素抗体和皮质醇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但 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血浆氨基酸水平都低于正常值 ,rhGH组下降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t=2 714 ,P <0 0 5 ) ;同时尿 3 MH排出明显减少 (t=2 2 0 7,P <0 0 5 ) ;rhGH组血糖、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自应用rhGH后显著高于对照组 (t=2 62 4~ 3 0 4 4 ,P <0 0 5 ) ;应用rhGH后REE峰值前移 ,但自应用rhGH第 10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重组促生长素类 代谢效应 手术后 RHGH
原文传递
肠外瘘早期确定性手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3
11
作者 任建安 蔡晓敏 +3 位作者 姜军 王新波 王革非 黎介寿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1-194,共4页
目的 研究在肠外瘘发生早期 ,一期切除肠外瘘肠段 ,并进行肠吻合以消除瘘的手术效果。 方法 本组患者男 18例 ,平均 (31 5± 16 5 )岁 ;女 8例 ,平均 (38 4± 2 2 4)岁。 2 6例患者中 ,重症胰腺炎并发肠外瘘 2例 ,腹部创... 目的 研究在肠外瘘发生早期 ,一期切除肠外瘘肠段 ,并进行肠吻合以消除瘘的手术效果。 方法 本组患者男 18例 ,平均 (31 5± 16 5 )岁 ;女 8例 ,平均 (38 4± 2 2 4)岁。 2 6例患者中 ,重症胰腺炎并发肠外瘘 2例 ,腹部创伤并发肠外瘘 11例 ,妇产科手术因术中损伤肠道并发肠外瘘 3例 ,肠道炎性疾病、肠梗阻和肠套叠等小肠良性疾病术后并发肠外瘘 10例。 2 6例患者中十二指肠瘘 2个 ,小肠瘘及小肠吻合口瘘 18个 ,回结肠吻合口瘘 5个 ,结肠瘘 4个。本组患者 2例合并胆瘘 ,1例合并胰空肠吻合口瘘 ,2例为多发瘘。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 18例次 ,结肠部分切除吻合术 3例次 ,回结肠吻合口切除再吻合术 5例。在术后 72h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 结果  2 6例患者无死亡。 18例需机械辅助呼吸 ,平均支持时间 (3 0± 2 4)d。早期确定性手术距前次致瘘手术或腹膜炎发生平均(8 9± 4 6 )d ,距发现瘘的时间为 (4 0± 2 6 )d。恢复肠内营养的时间为 (9 7± 3 1)d。完全经口饮食平均为 (18 7± 8 1)d。术后生长激素平均使用 (8 9± 2 8)d。 结论 在肠外瘘早期行确定性手术 ,并在术后适时加用生长激素可促进吻合口的愈合 ;进一步提高肠外瘘的治愈率 ,缩短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瘘 外科吻合术 重组促生长素类 肠外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