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CSF刺激荷瘤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产生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促进U14小鼠宫颈癌细胞成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颜彬 李艳丽 +5 位作者 马全富 周志刚 郭玉琳 戴璇 高晗 吴绪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8-392,共5页
目的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作用下荷瘤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TBM-PMN)产生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对U14宫颈癌细胞成瘤、血管生成及凋亡的作用。方法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取TBM-PMN,在体外实验中用G-CSF刺激TBM-PMN产生... 目的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作用下荷瘤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TBM-PMN)产生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对U14宫颈癌细胞成瘤、血管生成及凋亡的作用。方法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取TBM-PMN,在体外实验中用G-CSF刺激TBM-PMN产生NETs,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ETs的生成。体内实验研究U14肿瘤细胞与TBM-PMN混合成瘤后,用G-CSFR干扰G-CSF作用或DNA酶Ⅰ抑制NETs形成,研究其对U14肿瘤细胞成瘤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对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的影响。在体外实验中将U14肿瘤细胞与TBM-PMN共培养,用anti-G-CSF阻断G-CSF作用或DNA酶Ⅰ抑制NETs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U14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G-CSF刺激TBM-PMN产生NETs。在体内实验中TBM-PMN有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加入G-CSFR或DNA酶Ⅰ后其促肿瘤生长作用及促血管生成作用减弱。在体外TBM-PMN与U14肿瘤细胞共培养体系中,用anti-G-CSF阻断G-CSF作用或者用DNA酶Ⅰ抑制NETs形成后其抑制凋亡的能力可部分恢复。结论 G-CSF作用下小鼠TBM-PMN能够产生NETs,其对U14小鼠宫颈癌细胞株具有促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 促瘤作用
下载PDF
基质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剑锋 高磊 +2 位作者 周天 周相男 胡凯文 《癌症进展》 2020年第14期1417-1423,共7页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包括起始、进展和转移3个阶段。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局部生物环境即肿瘤微环境(TME)与肿瘤发生、进展和转移的关系密切。TME主要由细胞外基质、基质细胞、血管和淋巴管网络组成,其中...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包括起始、进展和转移3个阶段。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局部生物环境即肿瘤微环境(TME)与肿瘤发生、进展和转移的关系密切。TME主要由细胞外基质、基质细胞、血管和淋巴管网络组成,其中基质细胞的类型和比例关系到TME的性质,若TME中存在大量具有抑瘤作用的基质细胞浸润,这些基质细胞能够通过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促进免疫激活、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作用形成相对健康的TME,从而对肿瘤的起始、进展和转移起到抑制作用;反之若TME中存在大量的具有促瘤作用的基质细胞浸润,这些基质细胞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和免疫抑制等促瘤作用,从而形成不健康的TME,对肿瘤的起始、进展和转移起到促进作用。因此TME中基质细胞的类型和比例关系着TME所起的是促瘤作用还是抑瘤作用。通过调节基质细胞的类型和比例,使促瘤的TME转变为抑瘤的TME,减少免疫抑制,有利于肿瘤的治疗,对肿瘤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影响。本文对不同类型基质细胞在TME中的促瘤、抑瘤或双向调节作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环境 恶性肿 基质细胞 促瘤作用 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