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与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李春敏 文茜 +1 位作者 罗丹 伍军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21-129,共9页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ex,SIRI)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低反应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ex,SIRI)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低反应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武汉市第三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MHD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至2024年1月31日。根据EPO抵抗指数(ESAs resistance index,ERI)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ERI较高组及ERI较低组。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EPO低反应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SIRI及ERI水平患者的生存率。运用Cox回归模型分析SIRI与患者不良临床结局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SIRI对EPO低反应及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共纳入228例患者。ERI较高组女性比例、糖尿病比例、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中性粒细胞、SIRI水平更高(P<0.05),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白蛋白、透析前血肌酐、干体重、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全段甲状旁腺素水平更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SIRI水平(>1.56)是EPO低反应的独立风险因素(OR=2.00,95%CI:1.04~3.88,P=0.038)。KaplanMeier分析显示SIRI水平较高组全因死亡生存率更低(全因死亡,Log-rank检验,χ^(2)=4.1,P=0.043;心血管死亡,Log-rank检验,χ^(2)=3.2,P=0.075),ERI较高组心血管死亡生存率更低(全因死亡,Log-rank检验,χ^(2)=2.9,P=0.087;心血管死亡,Log-rank检验,χ^(2)=3.9,P=0.048)。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SIRI与患者全因死亡风险无关(HR=1.57,95%CI:0.80~3.09,P=0.189)。纳入SIRI的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EPO低反应的曲线下面积是0.77(95%CI:0.70~0.83),灵敏度为0.754,特异度为0.702。SIRI预测全因死亡的曲线下面积是0.68(95%CI:0.59~0.78),最佳截断值为2.73,灵敏度为0.405,特异度为0.919。结论SIRI是EPO低反应的独立风险因素,SIRI及ERI水平与血液透析患者不良临床结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 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 肾透析
下载PDF
普利类及沙坦类药物对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的影响
2
作者 张彩云 林媚 +3 位作者 张永杰 张华锐 区景运 梁美英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4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普利类及沙坦类药物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低反应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在广东省开平市中心医院肾内科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00例伴有高血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 目的:探讨普利类及沙坦类药物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低反应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在广东省开平市中心医院肾内科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00例伴有高血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观察组(70例)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不同药物治疗,分为普利类组(20例,使用普利类药物治疗)、沙坦类组(20例,使用沙坦类药物治疗)、联合组(30例,使用普利类联合沙坦类药物治疗)。比较四组治疗后的血生化指标,并记录rHuERO使用剂量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反应指数(ERI)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四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甲状旁腺激素(PT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普利类组和沙坦类组(P<0.05)。联合组rHuERO使用剂量和ER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普利类组和沙坦类组(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普利类联合沙坦类药物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Hb、HCT等血生化指标,减少rHuERO的使用剂量,降低E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利类药物 沙坦类药物 维持性血液透析 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
下载PDF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牛娣 陈瑞芳 +3 位作者 庞欣欣 肖明芝 张峻韶 张效威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3635-3640,共6页
背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低反应性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治疗达标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MH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尽早识别并予以前期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血液炎性指标可能与MHD患者EPO低反应性存在相关性。目的... 背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低反应性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治疗达标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MH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尽早识别并予以前期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血液炎性指标可能与MHD患者EPO低反应性存在相关性。目的探究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与MHD患者EPO低反应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河南省中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规律MHD的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EPO抵抗指数(ERI)评价患者的EPO反应性,并根据ERI将患者分为EPO低反应组与非EPO低反应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资料;采用Pear_(s)on相关分析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ERI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MHD患者EPO低反应性的独立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II对MHD患者EPO低反应性的预测价值。结果180例MHD患者中,男104例(57.8%)、女76例(42.2%),年龄(56.1±8.6)岁。EPO低反应组52例(28.9%),非EPO低反应组128例(71.1%)。EPO低反应组与非EPO低反应组透析月龄、透后体质量、每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用量、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血清白蛋白水平、甲状旁腺激素、三酰甘油、ER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PLR)、SI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HD患者ERI与每周rHuEPO用量、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尿酸、血磷、血清铁蛋白、NLR、PLR、SII呈正相关[r(r_(s))=0.486、0.355、0.348、0.294、0.198、0.270、0.167、0.258、0.302、0.317,P<0.05];与透后体质量、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r(r_(s))=-0.407、-0.502、-0.627、-0.34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II为MHD患者EPO低反应性的独立相关因素之一(OR=1.003,95%CI=1.001~1.004,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SII预测MHD患者EPO低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5(95%CI=0.660~0.831),灵敏度为61.5%,特异度为79.7%,最佳截断值为650.61。结论SII为MHD患者EPO低反应性的独立相关因素,对MHD患者EPO低反应性具有较高的临床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温肾补脾生血方联合左卡尼汀对MHD伴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患者血清维生素D、叶酸、维生素B12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韩霞 马文强 夏丽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14期1526-1530,共5页
目的观察温肾补脾生血方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伴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低反应性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维生素D、叶酸、维生素B12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9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MHD伴EPO低反... 目的观察温肾补脾生血方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伴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低反应性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维生素D、叶酸、维生素B12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9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MHD伴EPO低反应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MHD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肾补脾生血方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维生素D、叶酸、维生素B1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22/30)和55.0%(16/3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P、ALB、Hb、维生素D、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均明显增高(P均<0.05),IL-6、TNF-α、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6.7%(5/30)和36.7%(11/3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肾补脾生血方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可显著改善MHD伴EPO低反应性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血清维生素D、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 温肾补脾生血方 左卡尼汀 维生素D 叶酸 维生素B12
下载PDF
黑地黄丸对肾性贫血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赵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年第7期586-589,共4页
目的:观察黑地黄丸治疗肾性贫血(RA)患者促红素低反应性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促红素低反应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各28例),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治疗前后肾功能、计算内生肌酐清除... 目的:观察黑地黄丸治疗肾性贫血(RA)患者促红素低反应性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促红素低反应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各28例),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治疗前后肾功能、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对RA的疗效、统计两组患者8周疗程人均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 Hu EPO)总用量及每周使用量,描绘r Hu EPO使用曲线图;计算促红素抵抗指数(ERI)并描绘ERI变化曲线图。结果:完成研究50例(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与对照组同期相比,治疗组RBC、Hb、HCT均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治疗后Cr、BUN、CCr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 31%,效果优于对照组(P <0. 01);治疗组人均使用r Hu EPO总量少于对照组(P <0. 01);r Hu EPO使用曲线图显示,治疗组r Hu EPO用量在前3周时呈上升趋势,3周后逐渐下降;在治疗的4~5周,治疗组ERI低于同期对照组(P <0. 05),在治疗的6~8 w,治疗组较对照组同期ERI明显下降(P <0. 01)。结论:中药黑地黄丸治疗促红素低反应性疗效确切,可改善贫血水平和肾功能,减少rh EPO用量,降低ERI,从而减轻促红素低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地黄丸 肾性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与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贫血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娟 田茂露 查艳 《临床荟萃》 CAS 2023年第10期949-953,共5页
补充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制剂是肾性贫血的重要治疗策略,临床实践中部分患者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制剂表现出耐药性,即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或抵抗,微炎症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缺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为肾性贫血... 补充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制剂是肾性贫血的重要治疗策略,临床实践中部分患者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制剂表现出耐药性,即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或抵抗,微炎症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缺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为肾性贫血管理带来新的机会,其他药物,如新型口服铁剂、铁调素拮抗剂及促炎细胞因子抑制药物等正处于临床各阶段研究,今后有望为慢性肾衰竭并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贫血带来新的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贫血 贫血 缺铁性 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 微炎症
下载PDF
低通量和高通量透析膜对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及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谭小猛 王薇 王梦秋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8期2654-2658,共5页
目的对慢性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给予低通量及高通量透析膜治疗,旨在探讨其对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及促红细胞生素(EPO)低反应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诊治的82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 目的对慢性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给予低通量及高通量透析膜治疗,旨在探讨其对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及促红细胞生素(EPO)低反应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诊治的82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低通量透析治疗,研究组给予高通量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EPO用量、血细胞比容(Hct)、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指数(ERI)及炎症因子水平,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甲状旁腺素(PTH)、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PTH、Scr及BUN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EPO用量及ER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Hct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干预后,研究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慢性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ERI与PTH、Scr、BUN、CRP、TNF-α、IL-6水平均呈明显正相关(r=0.713、0.418、0.375、0.361、0.393、0.479,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膜可显著提高慢性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改善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并减少EPO用量,有效改善EPO低反应性,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透析 血液透析 微炎症 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
下载PDF
罗沙司他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黄军悦 陈婷 +3 位作者 董慧 许丽丽 陈彩合 黄文辉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9期28-32,39,共6页
目的观察罗沙司他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低反应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5月-2021年8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MHD治疗的EPO低反应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及血清... 目的观察罗沙司他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低反应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5月-2021年8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MHD治疗的EPO低反应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及血清学指标,分析罗沙司他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及血压变化,同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24例患者,其中17例患者完成6个月治疗。罗沙司他治疗前血红蛋白(Hb)为(79.94±17.08)g/L,红细胞压积(HCT)为(23.41±4.64)%,治疗后Hb为(104.82±21.32)g/L,HCT为(31.31±6.38)%,各值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甘油三酯、胆固醇、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均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血清钾、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及甲状旁腺激素、白蛋白、C反应蛋白(CRP)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患者血压稳定,未出现肝功能异常、高钾血症、心脑血管意外等不良事件。结论在EPO低反应性贫血MHD的患者中,罗沙司他可以有效提升并维持Hb水平,且耐受性良好;同时,CRP水平在罗沙司他治疗EPO低反应性贫血中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沙司他 血液透析 红细胞生成素 反应性贫血 铁代谢
下载PDF
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伴贫血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2
9
作者 齐素霞 袁莹 +2 位作者 刘莹 王莹 陈洪波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3年第7期497-501,共5页
目的探讨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慢性心力衰竭(CHF)伴贫血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低反应性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12月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252例CHF伴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 目的探讨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慢性心力衰竭(CHF)伴贫血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低反应性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12月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252例CHF伴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EPO反应性将患者分为低反应组(n=68)与非低反应组(n=184),分析影响EPO反应性的相关因素,评估SF、TSAT、Hcy预测EPO低反应性的价值。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SF、TSAT、Hcy与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EPO低反应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F,TSAT,Hcy预测EPO低反应性的价值。结果2组患者NYHA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反应组SF、TSAT低于非低反应组,Hcy高于非低反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F、TSAT与心功能NYHA分级呈负相关(r=-0.742、-0.751;P<0.001);Hcy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r=0.800;P<0.001)。NYHA分级Ⅳ级、血红蛋白、SF、TSAT及Hcy均是EPO低反应性的影响因素(P<0.05);SF、TSAT联合Hcy预测EPO低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9,大于单独的SF、TSAT及Hcy(0.733,0.752,0.724),其预测灵敏度为94.12%,特异度为71.74%。结论SF、TSAT、Hcy与CHF伴贫血患者EPO低反应性及心功能有关,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EPO反应性的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铁蛋白 转铁蛋白饱和度 同型半胱氨酸 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贫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文静 赵春燕 +1 位作者 孟双双 潘红梅 《基层医学论坛》 2022年第13期104-107,共4页
肾性贫血(renal anemia,RA)是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作为RA治疗的主要药物,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0%以上,但仍有5%~10%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不能达标... 肾性贫血(renal anemia,RA)是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作为RA治疗的主要药物,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0%以上,但仍有5%~10%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不能达标,这种对EPO的低反应是难治性RA的主要原因。过大剂量的r-HuEPO会加重不良反应的产生,增高患者病死率。中药可以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抗炎等作用提高机体对r-HuEPO的敏感性,改善贫血,并减少r-HuEPO用量避免不良反应的产生。中药联合r-HuEPO可以达到1+1>2的效果,为临床RA治疗提供更为优异与安全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 中西医结合治疗 综述
下载PDF
黑地黄丸联合左卡尼汀对MHD伴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超超 姜益 赵润英 《现代实用医学》 2020年第7期780-781,共2页
目的探讨黑地黄丸联合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伴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低反应性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84例MHD伴EPO低反应性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MHD+左卡尼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黑... 目的探讨黑地黄丸联合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伴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低反应性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84例MHD伴EPO低反应性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MHD+左卡尼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黑地黄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血清维生素D(VD)、叶酸(FA)、维生素B12(VB12)及C反应蛋白(CRP)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数(RBC)、VD、FA、VB1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研究组CRP水平低于对照组,而Hb、HCT、RBC、VD、叶酸、VB12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黑地黄丸联合左卡尼汀治疗MHD伴有EPO低反应性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贫血状态,血清VD、FA、VB12水平,减轻微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维持性 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 药物疗法 黑地黄丸 左卡尼汀
下载PDF
罗沙司他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贫血患者1例
12
作者 钱峰 刘萍 +1 位作者 边帆 李晗 《亚洲急诊医学病例研究》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肾性贫血是肾衰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报告了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18个月后发生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贫血,予以促红细胞生成素加量或换用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罗沙司他)治疗均不能纠正,在联合使用促红细胞生... 肾性贫血是肾衰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报告了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18个月后发生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贫血,予以促红细胞生成素加量或换用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罗沙司他)治疗均不能纠正,在联合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和罗沙司他治疗后患者的贫血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贫血 红细胞生成素 血液透析 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
下载PDF
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氧化应激及红细胞参数的影响
13
作者 杨延婷 周洁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4期92-94,共3页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氧化应激及红细胞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4月—2023年4月兴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促红细...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氧化应激及红细胞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4月—2023年4月兴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卡尼汀静脉注射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5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红细胞参数[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76.09%(χ^(2)=3.903,P=0.048)。治疗15 d后,2组MDA水平低于治疗前,GSH-PX、SOD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高于对照组(P<0.01);2组Hb、HCT、MCH、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04%vs. 6.52%,χ^(2)=0.493,P=0.483)。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调节氧化应激反应,促进红细胞参数、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恢复正常,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左卡尼汀 红细胞生成素 氧化应激 红细胞参数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骨化三醇对血液透析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低反应性患者的影响
14
作者 袁飞 莫文辉 +2 位作者 谭艺灵 刘思明 刘国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02-1803,1804,共3页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对血液透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低反应性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EPO皮下注射或者静脉注射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对血液透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低反应性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EPO皮下注射或者静脉注射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骨化三醇口服治疗,低剂量治疗组予骨化三醇0.25μg/d口服,高剂量治疗组予骨化三醇0.5μg/d口服。以16 w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检测三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清钙、血清磷和甲状旁腺激素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低剂量治疗组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血清磷水平,hs-CRP,IL-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红蛋白水平,血细胞比容,血清钙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高剂量治疗组相对低剂量治疗组hs-CRP、IL-6水平进一步降低,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进一步提升,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和血清钙磷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液透析EPO低反应性患者采用骨化三醇口服治疗,不仅仅是通过降低其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纠正钙磷代谢紊乱,从而改善贫血;更多的是同时能明显减轻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并且可能是改善EPO低反应性更重要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化三醇 血液透析 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 微炎症状态
下载PDF
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布地奈德对早产儿BPD动脉血气指标、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闫雪峰 王晓娇 冶斐然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221-1223,1227,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结合布地奈德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动脉血气指标、炎性反应、呼吸机应用及吸氧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治疗的116例早产儿,根据信封法把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7例给予... 目的研究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结合布地奈德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动脉血气指标、炎性反应、呼吸机应用及吸氧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治疗的116例早产儿,根据信封法把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7例给予布地奈德进行治疗,观察组59例给予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布地奈德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儿动脉血气指标、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性因子以及撤机时间、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总吸氧时间,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IL-8、TNF-α、IL-4水平、治疗后颅内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感染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PO_(2)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更高(P<0.05),治疗后2组患儿TNF-α、PCO_(2)、IL-8以及IL-4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患儿总吸氧时间、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撤机时间较比照组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早产儿贫血及BPD发生比例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布地奈德可显著改善早产儿氧合,降低炎性反应,明显缩短吸氧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降低早产儿BPD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 布地奈德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动脉血气指标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罗沙司他治疗促红细胞生成素反应低下腹膜透析患者贫血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国凯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25期96-99,共4页
目的观察罗沙司他治疗促红细胞生成素反应低下腹膜透析患者贫血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设计,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反应低下改为罗沙司他的腹膜透析贫血患者36例。将换用罗沙司他... 目的观察罗沙司他治疗促红细胞生成素反应低下腹膜透析患者贫血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设计,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反应低下改为罗沙司他的腹膜透析贫血患者36例。将换用罗沙司他前定为基线,观察罗沙司他治疗前后患者血红蛋白(Hb)、生化指标、铁代谢指标、炎性因子等变化,并记录使用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36例接受罗沙司他治疗24周后,平均Hb水平较基线明显升高,Hb达标率为52.78%,罗沙司他反应率为91.67%;血清铁较基线升高(P<0.01),铁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较基线下降(P<0.05或P<0.01)。其中,未达标组的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达标组(P<0.01),提示炎性因子水平升高可能对Hb改善有抑制作用。所有患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罗沙司他可改善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反应低下腹膜透析患者的贫血状况,并且可以降低血脂,改善铁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贫血 红细胞生成素反应 罗沙司他 血红蛋白
原文传递
促红细胞生成素、白细胞介素-6与C-反应蛋白在血液透析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变化及预测价值研究
17
作者 宋明 郑玉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29-0132,共4页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白介素6和 C反应蛋白在 MM病人血透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26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n=132,血液透析治疗)与对照组(n=132,靶向药物治...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白介素6和 C反应蛋白在 MM病人血透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26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n=132,血液透析治疗)与对照组(n=132,靶向药物治疗),对比两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白细胞介素-6与C-反应蛋白、生存时间、疗效及不良反应。依据疗效分为进展组(n=94)与缓解组(n=170),对比两组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白细胞介素-6与C-反应蛋白数值,统计不同检测方式预后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数值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生存时间与疗效对比,观察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更低,但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进展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白细胞介素-6与C-反应蛋白指标数值比缓解组更高,P<0.05;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显著高于促红细胞生成素、白细胞介素-6与C-反应蛋白各指标单一检测,P<0.05。结论 促红细胞生成素、白细胞介素-6与C-反应蛋白在血液透析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测价值显著,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血液透析 多发性骨髓瘤 预测价值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与左旋卡尼汀联用治疗老年尿毒症EPO低反应性贫血的临床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宏 周铮铮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1期84-84,86,共2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与左旋卡尼汀联用对老年尿毒症EPO低反应性贫血的治疗观察.方法:将68例老年尿毒症EPO低反应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用rHuEPO(环尔博)针2500u皮下注射,每周2~3次,待Hb110~120g/L,HC...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与左旋卡尼汀联用对老年尿毒症EPO低反应性贫血的治疗观察.方法:将68例老年尿毒症EPO低反应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用rHuEPO(环尔博)针2500u皮下注射,每周2~3次,待Hb110~120g/L,HCT≥30%时减量,维持Hb在110~120g/L,HCT在30~35%,同时口服叶酸、铁剂;治疗组(34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左旋卡尼汀1~2g,血透结束静脉壶中注入,每周3次,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rHuEPO与左旋卡尼汀联用12周Hb和HCT上升更显著,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血清白蛋白浓度(Alb)、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与对照组相比P〈0.01;老年尿毒症透析患者生活质量、透析依从性明显提高.结论:左旋卡尼汀能显著提高rHuEPO的疗效,及治疗肾性贫血靶目标值,确为老年尿毒症透析患者EPO低反应性贫血提供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O反应性肾性贫血 左旋卡尼汀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下载PDF
骨化三醇对血液透析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低反应性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燚 薛宁 陈孟华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第5期686-687,共2页
为研究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对血液透析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低反应性患者的影响,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存在r-HuEPO低反应性患者15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例)给予口服骨化三醇治疗使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达到并维持在目... 为研究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对血液透析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低反应性患者的影响,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存在r-HuEPO低反应性患者15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例)给予口服骨化三醇治疗使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达到并维持在目标值12周以上,对照组(7例)未给予骨化三醇治疗,两组均规律血液透析,补充铁剂、r-HuEPO、叶酸、维生素B12;比较两组患者血清iPTH、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血钙(Ca)、血磷(P)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iPTH、HGB、Hct、Ca、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比对照组血清iPTH、P下降明显(P<0.05),HGB、Hct升高明显(P<0.05)。认为维持性血液透析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患者口服骨化三醇降低血清iPTH水平可以提高患者对r-HuEPO的反应,改善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反应 贫血 甲状旁腺激素
下载PDF
常压模拟高住低练对大鼠促红细胞生成素及红细胞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林文弢 徐国琴 +2 位作者 翁锡全 黄丽英 黄利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6-568,575,共4页
目的 :探讨常压下模拟高住 (相当于海拔 30 0 0m)低练对大鼠促红细胞生成素及红细胞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 :低住安静组、低住低练组、常压高住安静组和常压高住低练组 ,高住组大鼠每天在模拟 30 0 0m高度休... 目的 :探讨常压下模拟高住 (相当于海拔 30 0 0m)低练对大鼠促红细胞生成素及红细胞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 :低住安静组、低住低练组、常压高住安静组和常压高住低练组 ,高住组大鼠每天在模拟 30 0 0m高度休息 1 2h ,运动组大鼠每天在常氧状态下进行速度为 2 5m/min的跑台训练 ,1h/d,5d/w ,测定 4w后大鼠血清EPO、Hb、RBC及HCT变化。结果 :常压高住安静组和常压高住低练组大鼠血清EPO、Hb、RBC及HCT值均显著增加 (P <0 0 1、P<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模拟高住 大鼠 红细胞生成素 红细胞相关指标 运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