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6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西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1
作者 木泽榕纾 刘莹 《文化产业》 2024年第11期124-126,共3页
纳西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纳西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诸多问题。现从纳西族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现状、存在的问题、传承路径以及保护与传承策略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纳西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纳西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诸多问题。现从纳西族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现状、存在的问题、传承路径以及保护与传承策略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保护和传承纳西族非遗提供有益参考,推动纳西族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纳西族 传承路径 保护与传承 保护传承 少数民族 西南地区 旅游业
下载PDF
太行红色新闻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发展研究
2
作者 刘丹丹 王上 《沈阳文旅》 2024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红色新闻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国家与社会需要对民众进行持续性的精神滋润,红色新闻文化资源就是重要载体,通过对红色新闻文化的保护与利用,能够实现深刻的教育价值,有助于人民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红色新闻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国家与社会需要对民众进行持续性的精神滋润,红色新闻文化资源就是重要载体,通过对红色新闻文化的保护与利用,能够实现深刻的教育价值,有助于人民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约束自己,用红色精神力量来武装自己。当然,红色新闻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要从多个方面、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虑,在保护时要建章立制,需加强保护宣传,在利用时则需要结合红色新闻文化创新文化产品,拓展媒体传播渠道,创新宣传红色新闻文化的手段、方法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保护与利用 传播渠道 保护与传承 重要载体 精神财富 国家与社会 正确的价值观
下载PDF
基于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坚 《现代园艺》 2024年第4期132-133,137,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为了有效提高乡村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保护与传承乡村地域文化而进行的...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为了有效提高乡村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保护与传承乡村地域文化而进行的,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从乡村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出发,通过论述和讨论,提出了基于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以实证案例进行验证。通过对实施的效果评估,以期能够促进乡村地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高景观规划设计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实现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改善乡村景观质量,促进乡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景观 地域文化 保护与传承
下载PDF
Seci视域下高职院校保护与传承“非遗”的路径研究
4
作者 林尚平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0-65,共6页
高职院校因其“工具理性”和“行业文化自觉”属性及类型教育特性,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着天然优势。以L职业大学为实例,分析Seci模型在保护与传承非遗中的适切性,并基于Seci模型中的“场”(ba)的条件,结合校企合作、产教... 高职院校因其“工具理性”和“行业文化自觉”属性及类型教育特性,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着天然优势。以L职业大学为实例,分析Seci模型在保护与传承非遗中的适切性,并基于Seci模型中的“场”(ba)的条件,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深化的背景,提出以现代学徒制搭建知识交互平台、以校企合作机制搭建联合培养平台、以产学研协同机制搭建产教协作平台、以政行企校多方保障体系搭建人才培养创新平台等科学有效的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I模型 高职院校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 实证研究
下载PDF
试析黔东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区域性保护与传承
5
作者 毛茹倩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1期101-103,共3页
黔东南民族民间舞蹈,不仅仅是其民族文化的表达形式,更是其民族精神核心的真实体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黔东南的传统舞蹈文化面临着被淡化、被遗忘的风险。尽管地区内对传统舞蹈的传承意识增强,但由于基础设施、传承方式等方面的问... 黔东南民族民间舞蹈,不仅仅是其民族文化的表达形式,更是其民族精神核心的真实体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黔东南的传统舞蹈文化面临着被淡化、被遗忘的风险。尽管地区内对传统舞蹈的传承意识增强,但由于基础设施、传承方式等方面的问题,仍存在不小的挑战。为此,提出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传统知识与技艺的创新传承,以及与旅游业的结合等策略,期望为黔东南民族舞蹈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 民族民间舞蹈 保护与传承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策略研究——以山东省临沂市为例
6
作者 国青松 《民风》 2024年第2期0064-0066,共3页
本文围绕乡村振兴的大背景,探讨了乡村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并以山东省临沂市为例,分析了乡村传统文化的定义与内涵,以及保护与传承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提出了强化文化教育、促进社区参与、制定有力政策支持等具体策... 本文围绕乡村振兴的大背景,探讨了乡村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并以山东省临沂市为例,分析了乡村传统文化的定义与内涵,以及保护与传承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提出了强化文化教育、促进社区参与、制定有力政策支持等具体策略,旨在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实际操作方案。笔者剖析了现代化与社会变迁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教育、社区和政策三方面的努力,实现乡村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传统文化 文化保护与传承 文化教育
下载PDF
蜀道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路径研究
7
作者 郭倩 孙红霞 《炫动漫》 2024年第6期0102-0104,共3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蜀道,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交通路线,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勇于开拓精神的象征。在这一背景下,探讨蜀道文化数字化保护与...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蜀道,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交通路线,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勇于开拓精神的象征。在这一背景下,探讨蜀道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路径,不仅有助于更好地保存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对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一种创新与拓展。本研究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为蜀道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以期实现蜀道文化的活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道文化 保护与传承 路径
下载PDF
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8
作者 易蔡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4期0024-0027,共4页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在长期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不同的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也有着独特的造型和布局,成为了当前建筑历史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社会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柯尔克孜族的传统民居建...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在长期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不同的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也有着独特的造型和布局,成为了当前建筑历史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社会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柯尔克孜族的传统民居建设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无法维持自身的独特性,人们也难以实现对其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传承。在这样的背景下,柯尔克孜地方政府部门以及基层群众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实现对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保护传承。文章首先论述了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重要性;其次,研究影响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因素;接着,阐述了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保护与传承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保护与传承的有效路径。例如,提高重视程度,积极打造民族特色的民居建筑、推动旅游与文创产业的融合发展等,进而提升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传统民居 保护与传承
下载PDF
藤县乞巧节民俗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9
作者 周泉锶 《民风》 2024年第2期0116-0119,共4页
乞巧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地区影响较大、流传较广的传统节日,主要流传于藤县北部乡镇,尤以太平镇最为盛大。藤县太平镇的乞巧节民俗活动历史悠久,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有做糍粑、制作手工艺品、比巧以及特色晚会表演等。... 乞巧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地区影响较大、流传较广的传统节日,主要流传于藤县北部乡镇,尤以太平镇最为盛大。藤县太平镇的乞巧节民俗活动历史悠久,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有做糍粑、制作手工艺品、比巧以及特色晚会表演等。该节庆活动既是当地民间妇女工艺品的陈列集会,也是姑娘们交流技艺和感情的重要场合。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对于乞巧节的民俗活动越来越不感兴趣,其发展受到一定阻碍。笔者在分析乞巧节民俗活动的发展现状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举措,以期助力该民俗活动的保护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县乞巧节 民俗活动 保护与传承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耕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探究
10
作者 刘英艳 《现代园艺》 2024年第2期191-193,共3页
通过分析我国农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面临的困境与契机,探讨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耕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策略,得出应从联姻学校教育、构建遗产网络、打造高效农业3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为实现农耕文化遗产助力文明乡村、富裕乡村、... 通过分析我国农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面临的困境与契机,探讨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耕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策略,得出应从联姻学校教育、构建遗产网络、打造高效农业3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为实现农耕文化遗产助力文明乡村、富裕乡村、生态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耕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
下载PDF
“非遗”视域下新疆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11
作者 赵景怡 《河北画报》 2024年第6期1-3,共3页
从“非遗”文化的角度来看,新疆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有着决定性意义,它包含着民族精神,承载着民族的烙印,其对人文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在新疆地区经济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受流行文化影响,有些民族的文化正在消失。因此,必须重... 从“非遗”文化的角度来看,新疆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有着决定性意义,它包含着民族精神,承载着民族的烙印,其对人文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在新疆地区经济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受流行文化影响,有些民族的文化正在消失。因此,必须重视对传统优秀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使其得以发扬光大。文化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民族要发展,就必须有文化底蕴作后盾。“非遗”视域下如何更好地进行新疆民族文化建设成为当下重要课题之一,而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就是其中一项非常有代表性的工作。回顾世界发展史,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一个民族蓬勃发展,强盛壮大的必要条件,因此,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加强传承和弘扬新疆民族文化,并不是抱有守旧思想,一方面要认识到维护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另一方面要正视时代的变化,善于学习,敢于创新,从而让新疆民族文化永葆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视域 新疆民族文化 保护与传承
下载PDF
基于VR技术的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12
作者 焦璐璐 《佛山陶瓷》 2024年第1期78-80,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新中国成立以来,瓷业机械化生产的持续高速发展和现代化文明发展的冲击,使得传统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面临着极大的传承危机。VR技术在非遗保护与...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新中国成立以来,瓷业机械化生产的持续高速发展和现代化文明发展的冲击,使得传统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面临着极大的传承危机。VR技术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非遗保护与传承模式由传统模式向数字化模式转换的趋势,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成功案例,为VR技术对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注入了强心剂。鉴于此,应该深刻认识到VR技术对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实践价值与重要意义,探讨VR技术对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保护和传承的具体内容与效果评估。通过VR技术的运用,更好地挖掘、记录、保护、传承和创新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为后人留下更加丰富和珍贵的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技术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下载PDF
职业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以环县道情皮影戏为例
13
作者 杨选武 刘武瑞 +1 位作者 李晖 芮红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2期0107-0110,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继承,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作用和文化传递作用。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职业院校其专业的多元化、文化的多种解读、学生的学习共融性等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因此借助职业院校的专业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继承,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作用和文化传递作用。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职业院校其专业的多元化、文化的多种解读、学生的学习共融性等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因此借助职业院校的专业发展能起到良好的温暖传递作用。本文以环县道情皮影戏为例研究职业院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作用,并将具体的保护和传承方式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环县道情皮影戏
下载PDF
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路径研究
14
作者 刘易斯 姜斌 祁旋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4年第5期118-120,共3页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积淀的宝贵遗产,当前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深入剖析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保护与传承路...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积淀的宝贵遗产,当前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深入剖析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保护与传承路径的构建策略。山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策略包括:传承培训和传承人认定、技术手段的应用、社会参与与共建共享、文化旅游与教育推广、风险评估与紧急保护六大板块,69条具体条目,为山西省体育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具体的实施路径,也为其他地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族马尾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任廷艳 李涛 《文化产业》 2023年第10期142-144,共3页
水族马尾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水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与传承,探索其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路径是信息时代发展的需求。现通过分析水族马尾绣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指出目前马尾绣文化... 水族马尾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水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与传承,探索其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路径是信息时代发展的需求。现通过分析水族马尾绣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指出目前马尾绣文化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着重介绍水族马尾绣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具体措施,以期达到对其进行有效保护与传承的目的,为少数民族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提供多元化、立体化的保护和传承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族马尾绣 非遗保护与传承 文化保护与传承 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立体化 多元化 少数民族
下载PDF
数字化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成东 韩东晨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15-118,共4页
京剧、书法、中医针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世界级的文化艺术瑰宝。时代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对传统民族文化带来了冲击和变革,如何科学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需要解决的问... 京剧、书法、中医针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世界级的文化艺术瑰宝。时代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对传统民族文化带来了冲击和变革,如何科学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有效思路和方法。根据民族文化的信息特性,采用数字信息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采集、储存、处理、展示及传播,通过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换、修复和再现,还原为共享和可再生的数字文化形态,以达到保护与传承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
下载PDF
纪录片在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劲松 《新闻前哨》 2023年第13期33-34,共2页
本文在鉴赏和剖析多部优秀少数民族"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基础上,提出了纪录片在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传承中应当发挥的四个关键作用.
关键词 纪录片 少数民族"非遗" 保护与传承 作用
下载PDF
基于旅游适应性提升的历史文化名村漆桥村文化景观保护与传承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晓颖 孙聪 《中国名城》 2023年第11期88-95,共8页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为历史文化名村文化景观带来了挑战与机遇,目前旅游开发对历史文化名村的冲击造成村落文化景观与旅游发展的矛盾日渐显著,现需探寻一种旅游与历史文化名村文化景观...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为历史文化名村文化景观带来了挑战与机遇,目前旅游开发对历史文化名村的冲击造成村落文化景观与旅游发展的矛盾日渐显著,现需探寻一种旅游与历史文化名村文化景观平衡适应的发展方法。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漆桥村为例,总结发现通过多角度规划平衡土地结构、分层级保护区域景观格局、完善核心历史建筑群保护、艺术介入村落塑造旅游品牌、村落情景演绎文化景观态五大方法可以在保护村落的特色历史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寻求村落文化景观与旅游发展的适应性平衡,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村 文化景观 保护与传承 旅游适应性 漆桥村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角下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面临的危机及路径突破研究
19
作者 谢红雨 肖荷 《国学(汉斯)》 2023年第3期314-321,共8页
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经验的积淀,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历来重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 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经验的积淀,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历来重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正在消亡,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也更加复杂和艰巨。文章以民族语言为代表对其面临的危机进行了探究;在此基础上,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对制约民族文化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对策。研究认为,在我国文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建设的今天,民族文化是中国更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是中华民族存续的重要标志,抢救与保护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 保护与传承 危机 全球化
下载PDF
模因理论下地方文脉对旅游生态环境的作用※——以漳州文脉保护与传承为例
20
作者 黄跃进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81-85,共5页
模因是研究社会人文进化规律的科学,人脑的进化与发展以及语言文化传播都离不开模因的推动。以模因论为切入,讨论公共领域中地方文脉与旅游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以漳州文脉为例提出地方文脉模因的保护与传承对促进旅游生... 模因是研究社会人文进化规律的科学,人脑的进化与发展以及语言文化传播都离不开模因的推动。以模因论为切入,讨论公共领域中地方文脉与旅游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以漳州文脉为例提出地方文脉模因的保护与传承对促进旅游生态环境的指导作用,并指明地方文脉的语言模因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当地融入“一带一路”语言文化与经济提供有益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因理论 漳州文脉 旅游文化 饮食文化 保护与传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