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4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球虫重组蛋白rEnApiAP2对鸡免疫保护效果的观察
1
作者 王乐乐 王礼跃 +9 位作者 蔡为民 康喜龙 冯茜茜 张知之 范雪莲 朱玉 刘丹丹 许金俊 潘志明 陶建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16-1727,共12页
将毒害艾美耳球虫重组蛋白rEnApiAP2单独免疫(单免)或分别与柔嫩艾美耳球虫重组蛋白rEtGAM56或rEtGAM59联合免疫(联免)雏鸡,同时设rEtGAM56单免、rEtGAM59单免、未免疫攻虫和空白组为对照,分别攻毒害艾美耳球虫或柔嫩艾美耳球虫,以成活... 将毒害艾美耳球虫重组蛋白rEnApiAP2单独免疫(单免)或分别与柔嫩艾美耳球虫重组蛋白rEtGAM56或rEtGAM59联合免疫(联免)雏鸡,同时设rEtGAM56单免、rEtGAM59单免、未免疫攻虫和空白组为对照,分别攻毒害艾美耳球虫或柔嫩艾美耳球虫,以成活率、排出血便数、平均增重、相对增重率、病变记分、卵囊减少率、抗球虫指数(ACI)和血清抗体水平为指标,评价rEnApiAP2单免及与rEtGAM联免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各试验组的成活率均为100%;与未免疫攻虫组比较,各免疫组鸡排血便堆数减少、平均增重增加。在rEnApiAP2单免组间,低剂量组的相对增重率(82.36%)、卵囊减少率(73.88%)和抗球虫指数(155.26)均为最高,平均病变记分最低(1.71)。攻毒害艾美耳球虫后,联免组的ACI值均大于相应的单免组,其中rEnApiAP2与rEtGAM56联免组的ACI值(169.83)最高。攻柔嫩艾美耳球虫后,rEnApiAP2单免组的ACI值(128.37)低于rEtGAM56、rEtGAM59单免组(130.12、151.88),rEnApiAP2与rEtGAM59联免组的ACI值(141.62)接近于rEtGAM59单免组,rEnApiAP2与rEtGAM56联免组的ACI值(115.46)小于rEtGAM56单免组。各免疫组血清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rEnApiAP2对毒害艾美耳球虫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效果,与rEtGAM联免可提高对毒害艾美耳球虫的免疫保护力。本研究结果为鸡球虫病重组亚单位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害艾美耳球虫 柔嫩艾美耳球虫 rEnApiAP2 rEtGAM 保护效果
下载PDF
基于深圳市多起校园聚集性疫情的2剂次水痘疫苗保护效果分析
2
作者 李雪梅 林凯 +5 位作者 刘雅文 古丽斯 徐震东 张陈欢 黄仁湛 于海航 《首都公共卫生》 2024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 评估校园水痘聚集性疫情现场2剂次水痘疫苗免疫程序的保护作用,为水痘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以2020-2022年深圳市盐田区报告水痘聚集性疫情的学校为调查现场,按照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分析水痘疫苗接种情况与水痘发病的关系。对不... 目的 评估校园水痘聚集性疫情现场2剂次水痘疫苗免疫程序的保护作用,为水痘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以2020-2022年深圳市盐田区报告水痘聚集性疫情的学校为调查现场,按照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分析水痘疫苗接种情况与水痘发病的关系。对不同规模的疫情进行异质性检验,计算2剂次水痘疫苗相对保护效果(relative vaccine effectiveness, rVE)的合并效应量。结果 共纳入校园水痘聚集性疫情12起,其中中学1起,小学9起,幼儿园2起,疫情规模为4~19例/起。水痘病例共124例,水痘罹患率为8.60%,其中突破病例占58.87%。1剂次水痘疫苗接种率为52.08%,2剂次接种率为30.31%,1剂次突破感染率(8.66%)高于2剂次(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09,P<0.001)。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校园疫情的水痘疫苗保护效果无异质性(χ^(2)=2.403,P=0.998;I2=0.007%)。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以接种1剂次水痘疫苗为参照组,接种2剂次疫苗rVE的合并效应量73.75%(95%CI:50.30%~86.13%)。亚组分析,2剂次水痘疫苗接种0~<3年、3~<6年和≥6年的rVE呈下降趋势,分别为81.48%、71.62%和67.13%。结论 接种2剂次水痘疫苗的保护效果优于1剂次,可有效降低校园水痘聚集性疫情中学生感染水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 水痘疫苗 保护效果 聚集性疫情 二针免疫
下载PDF
免疫鸡血清新城疫病毒抗体水平与攻毒保护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沈欣悦 刘梅 +3 位作者 李建梅 俞燕 范建华 戴亚斌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3,共8页
为了明确不同血清新城疫病毒(NDV)抗体水平对鸡的保护效果,本研究采用重组NDV灭活疫苗(A-Ⅶ株)对鸡进行免疫,通过交叉血凝抑制(HI)试验比较A-Ⅶ株与La Sota株间的血清学差异,并采用NDV标准强毒株F_(48)E_(8)和基因Ⅶ型强毒株JSC0804对... 为了明确不同血清新城疫病毒(NDV)抗体水平对鸡的保护效果,本研究采用重组NDV灭活疫苗(A-Ⅶ株)对鸡进行免疫,通过交叉血凝抑制(HI)试验比较A-Ⅶ株与La Sota株间的血清学差异,并采用NDV标准强毒株F_(48)E_(8)和基因Ⅶ型强毒株JSC0804对不同抗体水平免疫鸡进行了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抗A-Ⅶ株血清用A-Ⅶ株抗原测得的平均HI抗体效价显著高于La Sota株抗原(P<0.01),约高1.5log2,而抗La Sota株血清用La Sota株抗原测得的平均HI抗体效价稍高于A-Ⅶ株抗原,但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2种疫苗株存在一定的血清学差异。在试验条件下,所有免疫鸡经点眼滴鼻攻毒后均未表现明显临床症状,但存在不同程度的排毒现象,排毒率总体上随抗体效价升高呈逐渐下降趋势。A-Ⅶ株疫苗免疫鸡血清HI抗体效价分别达≥13log_(2)和≥14log_(2)时可完全阻止F_(48)E_8株和JSC0804株排毒。免疫鸡排毒一般仅限于攻毒后5 d内。本研究阐明了免疫鸡的抗体水平和免疫保护效果的相关性,为新城疫免疫控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 重组新城疫病毒灭活疫苗(A-Ⅶ株) 抗体效价 保护效果 排毒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检测阴性设计的宁波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流行性感冒疫苗保护效果评价
4
作者 褚衍茹 童峰 +7 位作者 易波 雷松 张言武 顾晓敏 劳旭影 王海波 倪红霞 张栋梁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3期331-334,共4页
目的 分析宁波市≥65岁老年人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保护效果(VE),为进一步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两个流行性感冒流行季(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和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在宁波市4家流行性感冒监测哨点医院就诊的≥65岁,且符合本地流行... 目的 分析宁波市≥65岁老年人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保护效果(VE),为进一步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两个流行性感冒流行季(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和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在宁波市4家流行性感冒监测哨点医院就诊的≥65岁,且符合本地流行性感冒疫苗免费接种政策的流行性感冒样病例(ILI)。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和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信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流行性感冒病毒并进行分型;基于检测阴性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探究流行性感冒病毒阳性的影响因素,评价流行性感冒疫苗VE。结果 收集ILI病例1111例,男女性别比为1.02:1,年龄主要为70~79岁(47.61%,529/1 111),有基础疾病者66.52%(739/1 111)。流行性感冒病毒阳性率为16.65%(185/1 111),其中以A型H1N1为主,占77.30%(143/18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80岁和当季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是ILI病例流行性感冒病毒阳性的保护因素(均P<0.05)。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率为32.49%(361/1111),疫苗总体VE为77.50%(95%CI:63.70%~86.00%),其中对A型H1N1、A型H3N2亚型和B型(Victoria)的VE分别为78.80%(95%CI:63.10%~87.80%)、76.40%(95%CI:-3.00%~94.60%)和49.00%(95%CI:-53.00%~83.00%);70~79岁VE最好,为82.20%(95%CI:65.60%~90.70%)。结论 流行性感冒疫苗对≥65岁老年人具有较好的VE,且不同年龄段人群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疫苗 保护效果 老年人
下载PDF
鸡滑液囊支原体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5
作者 姜肖军 郭亚男 何生虎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1,共4页
为了研究鸡滑液囊支原体灭活疫苗在不同剂量下的免疫保护效果,该研究以40只20日龄健康海蓝褐雏鸡为研究对象,将鸡滑液囊支原体Q5-2菌株制成的灭活疫苗分3个剂量组对其进行免疫,共免疫3次。利用ELISA检测每组鸡的血清抗体效价,免疫结束... 为了研究鸡滑液囊支原体灭活疫苗在不同剂量下的免疫保护效果,该研究以40只20日龄健康海蓝褐雏鸡为研究对象,将鸡滑液囊支原体Q5-2菌株制成的灭活疫苗分3个剂量组对其进行免疫,共免疫3次。利用ELISA检测每组鸡的血清抗体效价,免疫结束后将全部蛋鸡经滴鼻、滴眼途径进行攻毒,检验疫苗的保护效力。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3个剂量组2次加强免疫后抗体效价迅速升高,其中低剂量组抗体效价持续上升,达到峰值时的抗体效价也最高为1∶158000,3个剂量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2)疫苗接种后对强毒攻击的保护率,低剂量组为100%,中、高剂量组为80%,随着攻毒后时间的延长疫苗接种组从咽拭子中分离出支原体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制备的鸡滑液囊支原体灭活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对于强毒攻击具有较好的抵抗作用,并对强毒感染后动物的排毒起到一定抑制作用,从而为该病疫苗的开发及防控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滑液囊支原体 灭活疫苗 免疫保护效果
下载PDF
两种动物胆汁酸对热应激小鼠肝脏和空肠保护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宁 蒋昀轩 +7 位作者 刘德凤 闫国宁 申明月 张树宇 黄博涵 贾宝玉 徐力 魏凯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729-2739,共11页
【目的】比较猪胆汁酸与羊胆汁酸对热应激小鼠肝脏以及空肠的保护效果。【方法】试验选取40只7周龄BALB/c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MOCK组)、热应激组(HS组)、热应激-猪胆汁酸组(PBAs组)、热应激-羊胆汁酸组(SBAs组)。试验前7 d... 【目的】比较猪胆汁酸与羊胆汁酸对热应激小鼠肝脏以及空肠的保护效果。【方法】试验选取40只7周龄BALB/c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MOCK组)、热应激组(HS组)、热应激-猪胆汁酸组(PBAs组)、热应激-羊胆汁酸组(SBAs组)。试验前7 d,MOCK、HS组小鼠饲喂基础饲粮,PBAs、SBAs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0 mg/kg猪、羊胆汁酸。于试验第8天时,MOCK组小鼠室温放置,其余3组小鼠置于36~38℃、相对湿度60%培养箱中2 h,采集小鼠血液、肝脏和空肠组织,HE染色观察空肠组织病理变化。利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尿素氮(BUN)含量、碱性磷酸酶(AK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肝脏和空肠组织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和空肠中热休克蛋白60(HSP60)、HSP 70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与MOCK组相比,HS组空肠绒毛高度极显著下降(P<0.01),隐窝深度显著增加(P<0.05);血清ALT活性、肝脏和空肠组织SOD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肝脏和空肠组织HSP 60、HSP 70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HS组相比,PBAs、SBAs组空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V/C)均极显著升高(P<0.01);SBAs组血清ALT活性、空肠组织S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PBAs、SBAs组肝脏组织MDA和GSH含量、HSP 60和HSP 70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IL-1β、TNF-α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另外,SBAs组肝脏、空肠组织HSP 6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或显著低于PBAs组(P<0.01;P<0.05),肝脏组织IL-1β、TNF-α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PBAs组(P<0.05)。【结论】在热应激条件下,饲粮中添加羊胆汁酸对于提高小鼠血清ALT活性,提高肝脏和空肠组织抗氧化能力、降低热休克蛋白表达以及修复空肠结构损伤方面优于猪胆汁酸的作用效果,但猪胆汁酸在抗炎效果方面优于羊胆汁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胆汁酸 损伤 保护效果
下载PDF
布鲁氏菌重组L7/L12蛋白对小鼠免疫保护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谢珊珊 王月丽 +9 位作者 邓肖玉 席静 于水发 马忠臣 王震 孟闯 苗玉和 徐艺玫 易继海 陈创夫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2-78,87,共8页
为探究布鲁氏菌候选保护性抗原L7/L12的免疫原性及其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经PCR扩增羊种布鲁氏菌16M株L7/L12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22b-L7/L12,经双酶切鉴定正确后转化E.coli BL21(DE3)中,通过IPTG诱导表达并纯化后利用SDS-PAGE... 为探究布鲁氏菌候选保护性抗原L7/L12的免疫原性及其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经PCR扩增羊种布鲁氏菌16M株L7/L12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22b-L7/L12,经双酶切鉴定正确后转化E.coli BL21(DE3)中,通过IPTG诱导表达并纯化后利用SDS-PAGE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获得了16 ku的重组L7/L12蛋白(rL7/L12),且纯化效果较好。将rL7/L12以100μg/只腹腔注射免疫6周龄SPF BALB/c小鼠,14 d后以50μg/只加强免疫。首免后7 d、14 d、21 d、28 d、35 d、42 d及49 d分别对所有小鼠尾静脉采血,通过间接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的IgG抗体、其亚型(IgG1、IgG2a)抗体水平及二者比值;并利用ELISA方法检测首免后21 d和35 d两组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10和TNF-α的分泌水平。结果显示,首免后14 d,小鼠血清中IgG抗体水平迅速升高,于首免后21 d达峰值并持续至首免后49 d(P<0.01),对照组小鼠则一直无抗体产生;首免后14 d,rL7/L12组小鼠血清中的IgG1抗体水平极显著高于IgG2a抗体水平(P<0.01),且IgG1/IgG2a大于1;但首免后42 d,rL7/L12组小鼠血清中IgG2a抗体水平极显著高于IgG1(P<0.01),IgG2a/IgG1比值大于1。表明在免疫前期,rL7/L12主要诱导小鼠的Th2型体液免疫反应,免疫后期主要诱导小鼠Th1型细胞免疫反应。首免后21 d和35 d,rL7/L12组小鼠IL-2和TNF-α含量极显著高于PBS对照组(P<0.01),首免后35 d,该组小鼠抑炎因子IL-10的含量极显著低于PBS对照组(P<0.01)。首免后21 d和35 d,分别剖杀每组小鼠,分离小鼠脾淋巴细胞,利用ELISpot法检测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中IFN-γ的分泌水平。结果显示,首免后21 d,rL7/L12组小鼠脾淋巴细胞IFN-γ的分泌水平有所升高,但与PBS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免疫后35 d,rL7/L12组小鼠脾淋巴细胞IFN-γ分泌水平显著高于PBS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表明,rL7/L12免疫后期刺激小鼠机体产生Th1型细胞免疫反应,与抗体检测结果相符。首免后42 d通过腹腔注射途径以100μL(含1×10^(5)cfu/只)的羊种布鲁氏菌新疆流行株043攻击小鼠,攻毒后观察死亡情况,15 d后剖杀全部小鼠,通过检测其脾脏指数及脾脏载菌量(cfu)评价rL7/L12对小鼠的保护效果,结果显示,攻毒后15 d PBS对照组小鼠精神沉郁,但两组小鼠均无死亡;rL7/L12组小鼠的脾指数和脾脏载菌量均显著低于PBS对照组(P<0.05)。本研究结果首次表明,rL7/L12免疫小鼠后能够刺激小鼠的Th2型体液免疫反应和Th1型细胞免疫反应,且以Th1型细胞免疫反应为主。本研究为布鲁氏菌L7/L12亚单位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保护效果 ELISPOT
下载PDF
多杀性巴氏杆菌重组Dot蛋白对小鼠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8
作者 王宇凤 苏静明 +2 位作者 邵萌萌 刘鑫 黄复深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65-1171,共7页
为评估猪多杀性巴氏杆菌(Pm)毒力蛋白Dot诱导小鼠产生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A型Pm CS株dot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CS株基因组DNA为模板经PCR扩增dot基因片段,PCR产物测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 为评估猪多杀性巴氏杆菌(Pm)毒力蛋白Dot诱导小鼠产生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A型Pm CS株dot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CS株基因组DNA为模板经PCR扩增dot基因片段,PCR产物测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dot基因长729 bp,编码含242 aa的膜蛋白;该蛋白的N端有一个24 aa组成的信号肽,具有重复Sel 1结构功能域,属于四肽重复超家族;抗原表位分析显示,Pm Dot蛋白含有6个抗原表位;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不同血清型Pm Dot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达99%以上。将dot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dot,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采用His纯化柱纯化后,经SDS-PAGE检测并采用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重组Dot蛋白(rDot)正确表达,且纯化效果较好,具有较强的反应原性。取40只4周龄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5组进行免疫保护实验,3个实验组分别于0、2周、4周对小鼠通过背部皮下多点注射弗氏不完全佐剂(IFA)+10μg rDot(低剂量组)、IFA+30μg rDot(中剂量组)、IFA+50μg rDot(高剂量组)。两个对照组分别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和IFA。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小鼠于免疫前和攻毒前,均经尾静脉采血并分离血清,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IgG抗体水平。第3次免疫后2周,通过腹腔注射10×LD_(50)的A型Pm CS株攻击小鼠,观察攻毒后小鼠的临床症状及死亡情况。结果显示,生理盐水和IFA组小鼠抗体水平无显著差异;实验组小鼠二免后2周和三免后2周IgG抗体水平均极显著高于两个对照组(P<0.01)。攻毒后3 d,对照组小鼠全部死亡,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小鼠存活率分别为12.5%(1/8)、50%(4/8)、62.5%(5/8)。攻毒后5 d存活小鼠逐渐恢复并正常采食。本研究表明,rDot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可诱导小鼠产生部分免疫保护力。该研究为Pm Dot亚单位疫苗的研究积累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dot基因 重组Dot蛋白 免疫保护效果 小鼠
下载PDF
浅谈核酸保护液的保护效果
9
作者 王丽芳 梅惠敏 《畜牧业环境》 2023年第3期47-49,共3页
自2018年我国出现非洲猪瘟疫情后,面对非洲猪瘟的感染威胁,促使实验室检测体系在养猪业迅速发展,受非洲猪瘟的影响也导致猪病诊断从根据临床症状鉴别转向依赖于实验室病原学与血清学检测。针对猪群各类传染病的病原学诊断,实时荧光定量P... 自2018年我国出现非洲猪瘟疫情后,面对非洲猪瘟的感染威胁,促使实验室检测体系在养猪业迅速发展,受非洲猪瘟的影响也导致猪病诊断从根据临床症状鉴别转向依赖于实验室病原学与血清学检测。针对猪群各类传染病的病原学诊断,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成为猪病实验室诊断检测的常用手段。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从样品的采集到实验室检测的过程中,样品的包装及运输环节会受温度、时间、纯净度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样品中未知病原的DNA或RNA病毒的降解。核酸保护液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样品运输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逐渐被广泛应用,但核酸保护液效果受复杂样本干扰,对不同类型病原的核酸保护作用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保护 病原核酸 干扰因素 保护效果
下载PDF
我国西南地区物种多样性保护效果 被引量:12
10
作者 韩冰 欧阳志云 +4 位作者 徐卫华 肖静 蒋明康 王智 秦卫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589-4593,共5页
通过选取比较重要的40处自然保护区,对我国西南地区自然保护区的物种保护效果进行了研究,以期对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与管理提供一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回归分析发现,随着自然保护区的增加,受保护的野生动物(植物)物种总数呈现对数增... 通过选取比较重要的40处自然保护区,对我国西南地区自然保护区的物种保护效果进行了研究,以期对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与管理提供一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回归分析发现,随着自然保护区的增加,受保护的野生动物(植物)物种总数呈现对数增长的趋势,由此得到西南地区受保护的野生脊椎动物物种总数为2426种,为我国野生脊椎动物物种总数6347种的38.2%;西南地区受保护的野生高等植物物种总数为20965种,是我国野生高等植物物种总数30000多种的近70%。我国西南地区在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为150万hm2以下时,受保护的动物(植物)物种总数与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呈现显著直线正相关关系,当总面积大于150万hm2时,受保护的动物(植物)物种总数增加不明显,因此要增建扩建自然保护区,应从保护珍稀濒危野生物种的角度考虑。在我国西南地区自然保护区中,得到保护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共119种,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总数的46.3%,其中保护的1级保护动物42种,保护比例为43.8%,保护的2级保护动物77种,保护比例为47.8%;得到保护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共138种,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总数的54.3%,其中保护的1级保护植物29种,保护比例为56.9%,保护的2级保护植物109种,保护比例为5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自然保护 西南地区 保护效果 物种 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
下载PDF
不同佐剂和免疫途径对柔嫩艾美耳球虫SO7抗原免疫保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许金俊 陶建平 +4 位作者 彭金彪 孙文瑶 姜慧婕 彭浩 张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97-703,742,共8页
利用PGEX-6P-1融合表达系统将SO7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融合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初步纯化和复性,制备免疫原。分别使用不同剂量的人参总皂甙和重组γ-干扰素以及弗氏完全佐剂作为免疫佐剂,于5日龄、12日龄和19日龄对雏鸡进行3次免疫,同... 利用PGEX-6P-1融合表达系统将SO7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融合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初步纯化和复性,制备免疫原。分别使用不同剂量的人参总皂甙和重组γ-干扰素以及弗氏完全佐剂作为免疫佐剂,于5日龄、12日龄和19日龄对雏鸡进行3次免疫,同时设立蛋白口服免疫组、蛋白皮下注射免疫组、卵囊口服免疫组、未免疫未攻毒组和未免疫攻毒组作对照,于26日龄用105个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进行攻毒,8d后扑杀,对各组的存活率、相对增重率、病变减少率、相对卵囊产量和抗球虫指数ACI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免疫保护效果。与非免疫攻毒组以及不加佐剂的免疫攻毒组相比,佐剂使用后各组的增重、病变记分、相对卵囊产量、ACI等指标均有一定的改善,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的人工感染可以提供部分保护。3种佐剂中,γ-干扰素和人参总皂甙能增强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效果,且佐剂的剂量对免疫保护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以5000Uγ-干扰素效果最佳,效果与E.tenella活卵囊免疫相当,弗氏完全佐剂的免疫增强效果不明显。单独使用重组蛋白皮下注射或口服免疫,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不明显。一定剂量的γ-干扰素对SO7抗原的免疫保护效果起明显的增强作用,是一个具有很好临床应用前景的新型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SO7抗原 佐剂 免疫途径 保护效果
下载PDF
正面碰撞安全带约束系统保护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洪亮 葛如海 +1 位作者 周海超 刘玺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3-370,共8页
为对比在正面碰撞中,不同安全带预紧器及其组合、不同载荷限力器的各限力等级对驾驶员安全性的影响,采用碰撞仿真软件MADYMO建立了某型轿车驾驶员约束系统仿真模型,并经试验验证。仿真结果显示:安装卷收器与带扣双预紧器、带扣预紧器以... 为对比在正面碰撞中,不同安全带预紧器及其组合、不同载荷限力器的各限力等级对驾驶员安全性的影响,采用碰撞仿真软件MADYMO建立了某型轿车驾驶员约束系统仿真模型,并经试验验证。仿真结果显示:安装卷收器与带扣双预紧器、带扣预紧器以及卷收器、带扣与锚点三预紧器分别能使驾驶员头部伤害指标HIC36、髋部合成加速度a以及左、右大腿力Fleft、Fright降至最低值360.35、418.03 m/s2、2 018.34 N、1 245.21 N;当未安装预紧器时,HIC36、胸部3 ms合成加速度T3MS、上颈部剪切力(负值)Fx-、上颈部轴向力(正值)Fz+、Fleft、Fright以及a分别到达最大值634.73、401.45 m/s2、739.46 N、1 625.24 N、3 323.43 N、3 102.55 N以及482.76 m/s2;当卷收器载荷限力器的限力等级逐渐减少时,T3MS、Fx-、Fz+以及胸部压缩量Thpc都逐渐降低,但Fright逐渐增大;当锚点载荷限力器的限力等级逐渐减少时,Fleft、Fright、Fx-都呈上升的趋势。上述结果进一步扩展了安全带预紧器与载荷限力器的研究范围,为新型安全带约束系统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 预紧器 载荷限力器 驾驶员 保护效果
下载PDF
3PE防腐蚀层联合阴极保护对管道的保护效果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婷 龚敏 +2 位作者 林修洲 郑兴文 熊娟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65-768,共4页
采用阴极保护联合3PE防腐蚀层的方法对埋地钢质管道进行了防护。试验模拟了管道3PE防腐蚀层底漆存在、金属基体暴露、金属暴露孔处未与土壤介质接触及与土壤介质完全接触的不同情况,探讨了阴极电流与通电电位之间的关系,研究了通/断电... 采用阴极保护联合3PE防腐蚀层的方法对埋地钢质管道进行了防护。试验模拟了管道3PE防腐蚀层底漆存在、金属基体暴露、金属暴露孔处未与土壤介质接触及与土壤介质完全接触的不同情况,探讨了阴极电流与通电电位之间的关系,研究了通/断电位的负移对试样3PE防腐蚀蚀层阴极剥离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阴极保护电流的变化与管道3PE防腐蚀层的缺陷存在、土壤接触方式、通电电位密切相关。通/断电电位正于-0.85V(CSE)时,难以阻止试样发生腐蚀,通/断电位过度负移将造成3PE防腐蚀层的阴极剥离,使3PE防腐蚀层提前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道 3PE 阴极保护 保护效果
下载PDF
腮腺炎疫苗保护效果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傅传喜 梁建华 +1 位作者 王大虎 王鸣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611-613,共3页
目的调查腮腺炎疫苗对流行性腮腺炎的保护效果。方法选择广州市2004年1月至2005年3月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按性别、年龄、户籍和居住地为每个病例选择1个对照,利用儿童免疫接种管理系统采集相关免疫信息。结果共有696对病例及对照纳入研... 目的调查腮腺炎疫苗对流行性腮腺炎的保护效果。方法选择广州市2004年1月至2005年3月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按性别、年龄、户籍和居住地为每个病例选择1个对照,利用儿童免疫接种管理系统采集相关免疫信息。结果共有696对病例及对照纳入研究,第1针剂流腮疫苗对流行性腮腺炎的保护效果为92.6%(95%CI89.1%~95.0%),联合疫苗的保护效果为93.7%(95%CI87.7%~96.8%),腮腺炎单苗保护效果为94.0%(95%CI89.5%~96.6%)。结论上市后疫苗效果研究表明1剂流腮疫苗对低年龄儿童的流行性腮腺炎有很好的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炎疫苗 保护效果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下保护层开采保护效果与瓦斯运移规律 被引量:15
15
作者 高保彬 李回贵 王晓蕾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19-1323,共5页
为研究中远距离下保护层回采后的保护效果和瓦斯运移规律,运用达西定律和Brinkman方程建立了回采工作面、采空区与被保护层的二维模型,结合郭庄矿与寺河2#井的实际地质条件,运用COMSOL多物理场数值模拟软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对郭... 为研究中远距离下保护层回采后的保护效果和瓦斯运移规律,运用达西定律和Brinkman方程建立了回采工作面、采空区与被保护层的二维模型,结合郭庄矿与寺河2#井的实际地质条件,运用COMSOL多物理场数值模拟软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对郭庄矿和寺河2#井的试验工作面进行了现场试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保护层开采过后对被保护层具有卸压作用;同时得到了保护层、采空区与被保护层的瓦斯运移规律.现场结果表明:中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过后,瓦斯压力降低了0.5 MPa;瓦斯含量降低了5.25 m3/t;透气性系数增加到了原来的600多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远距离 保护 瓦斯运移规律 保护效果 COMSOL 瓦斯含量 瓦斯压力 透气性系数
原文传递
断电法在管道阴极保护效果评价中的运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彭荣 马学峰 +1 位作者 黄海 刘忠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58-460,共3页
通过测试管道保护电位,并依据电位准则对管道的保护效果进行评价,是最简便而通行的方法。但是在通电状态得到的电位并不是管道实际的保护电位。而采用卫星同步断电装置,利用断电法能有效消除测试中IR降的影响,不过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程... 通过测试管道保护电位,并依据电位准则对管道的保护效果进行评价,是最简便而通行的方法。但是在通电状态得到的电位并不是管道实际的保护电位。而采用卫星同步断电装置,利用断电法能有效消除测试中IR降的影响,不过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对这些方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正并形成了一套更准确更符合工程现场实际的新方法。同时,介绍了断电电位的测试及修正,并讨论了牺牲阳极系统、不均匀极化等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保护 通电电位/断电电位 保护效果 评价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重组亚单位疫苗保护效果的评价及其免疫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勇 刘思国 +7 位作者 王春来 邵美丽 宫强 刘建东 迟磊 赵昆 郭设平 李广兴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55-960,共6页
分别表达了rApxⅠr、ApxⅡr、ApxⅢ、rApxⅣr、Apfa和rOMP 6种重组蛋白,以不同组合分组免疫小鼠,分别以APP1型菌(5×109CFU)和APP7型菌(1×1011CFU)进行攻毒。结果显示,试验Ⅱ组(rApxⅠ+rApxⅡ+rApxⅢ+rOMP)的APXⅠ抗体水平、... 分别表达了rApxⅠr、ApxⅡr、ApxⅢ、rApxⅣr、Apfa和rOMP 6种重组蛋白,以不同组合分组免疫小鼠,分别以APP1型菌(5×109CFU)和APP7型菌(1×1011CFU)进行攻毒。结果显示,试验Ⅱ组(rApxⅠ+rApxⅡ+rApxⅢ+rOMP)的APXⅠ抗体水平、细胞免疫水平及对APP1和APP7型菌的保护效果均显著高于其他各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Ⅰ组(灭活疫苗)、Ⅲ组(rApxⅠ+rApxⅡ+rApxⅢ+rApxⅣ)、Ⅳ组(rApxⅠ+rApxⅡ+rApxⅢ+rApfa)与对照组差异显著,但均显著低于试验Ⅱ组;APXⅠ抗体水平和细胞免疫水平与攻毒保护率呈正相关。证实rApxⅠ+rApxⅡ+rApxⅢ+rOMP组免疫效果最好,可对2个血清型APP的攻击提供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重组亚单位疫苗 保护效果 免疫机制
下载PDF
下保护层开采参数与保护效果定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贺爱萍 付华 +1 位作者 霍丙杰 路洋波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3-109,共7页
保护效果分析是保护层开采工程中开采参数确定和卸压瓦斯抽采方案设计等环节的重要依据。为了分析下保护层开采过程中不同开采参数对被保护层保护效果的影响,应用数据统计分析法研究了下保护层开采参数与保护效果的定量关系,并应用数值... 保护效果分析是保护层开采工程中开采参数确定和卸压瓦斯抽采方案设计等环节的重要依据。为了分析下保护层开采过程中不同开采参数对被保护层保护效果的影响,应用数据统计分析法研究了下保护层开采参数与保护效果的定量关系,并应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通过统计分析16个下保护层开采矿井的样本数据,确定保护层采高为1.5、2.0、3.0 m条件下随着相对层间距的变化,被保护层原岩应力、透气性系数及瓦斯压力等参数与保护层开采参数呈二次函数关系。COMSOL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保护层采高为1.5、2.0、3.0 m条件下,相对层间距为15、20、30和40倍时,被保护层透气性系数渗透率的增加倍数和原岩应力减小率随着采高和相对层间距的变化同样为二次函数关系。2种研究方法得到了一致的函数关系趋势,进一步表明数据统计分析法建立的开采参数与保护效果函数关系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层开采 保护效果 数据统计 透气性 开采参数
下载PDF
潘二矿上保护层开采保护效果及参数考察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青松 王兆丰 +2 位作者 陈向军 覃木广 贺智勇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48,共3页
文章借助一般的保护层开采理论及原理来分析潘二矿所采取的上保护层开采区域防突措施的保护效果及相关参数考察,从而论证其防突效果的可行性,保证了强突出煤层的安全生产,对相似矿井瓦斯综合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保护层开采 突出 保护效果
下载PDF
鼠疫F1-V重组融合蛋白抗原的制备及其免疫保护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栋 黄顺军 +5 位作者 邢丽 郭习勤 韩岳 罗德炎 李敏 王希良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7-291,共5页
为制备鼠疫耶尔森氏菌F1-V重组融合蛋白抗原,观察其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效果,通过疏水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纯化鼠疫F1-V重组融合蛋白抗原.用氢氧化铝凝胶吸附制备试验性鼠疫F1-V重组融合蛋白抗原,皮下接种健康BALB/c小鼠,... 为制备鼠疫耶尔森氏菌F1-V重组融合蛋白抗原,观察其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效果,通过疏水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纯化鼠疫F1-V重组融合蛋白抗原.用氢氧化铝凝胶吸附制备试验性鼠疫F1-V重组融合蛋白抗原,皮下接种健康BALB/c小鼠,ELISA检测血清F1-V抗体效价、MTT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进一步用400LD50鼠疫耶尔森氏菌141标准毒株皮下攻毒,观察动物的存活情况.通过三步柱层析纯化获得的鼠疫F1-V重组融合蛋白抗原纯度达到90%以上.氢氧化铝凝胶吸附的鼠疫F1-V重组融合蛋白抗原免疫BALB/c小鼠三次,血清抗F1-V抗体效价为1∶(51200±800),对耶尔森氏菌141强毒株攻击的保护率是90%.上述结果表明,制备的鼠疫F1-V重组融合蛋白抗原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效果,为研制鼠疫F1-V重组融合蛋白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氏菌 F1-V重组融合蛋白抗原 免疫保护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