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WE观察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药物性肝损伤的保肝治疗效果
1
作者 李雪娇 何文姬 +1 位作者 郭俊梅 樊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040-1043,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后药物性肝损伤(DILI)保肝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ALL化疗后确诊为药物性肝损伤患儿100例,按严重程度分1~3级(轻、中、重度)三个亚组。对照组为50例健康儿童...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后药物性肝损伤(DILI)保肝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ALL化疗后确诊为药物性肝损伤患儿100例,按严重程度分1~3级(轻、中、重度)三个亚组。对照组为50例健康儿童。应用SWE技术对DILI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进行检查,获取弹性模量平均值(Emean值),同时记录肝功能指标。对比观察Emean值及肝功能指标在DILI治疗过程的变化情况。结果ALL化疗后DILI肝实质Emean值与肝功能指标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E技术可无创量化ALL化疗后DILI治疗过程中的肝硬度变化,监测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后损伤 保肝治疗 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 剪切波弹性成像
下载PDF
无高危因素结核患者预防性保肝治疗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肖水灵 刘波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16-121,共6页
目的探究无高危因素结核患者常规给予预防性保肝药物治疗对减少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228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依据是否加用保肝药物,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186)。对照组患者仅... 目的探究无高危因素结核患者常规给予预防性保肝药物治疗对减少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228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依据是否加用保肝药物,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186)。对照组患者仅予以规范抗结核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及预防性保肝药物治疗,并根据保肝药强弱及使用疗程不同将观察组分成5组,比较各组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肝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肝损伤发生率(22.04%)低于对照组(38.09%)(P<0.05),观察组中肝损伤发生率第1组(9.76%)<第3组(16.67%)<第4组(21.21%)<第2组(26.47%)<第5组(38.59%),但均未出现不可恢复的致命性肝损伤。两组患者肝损伤均以轻度为主,对照组的中重度肝损伤发生率(19.05%)明显高于观察组(7.53%)(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肝损伤发生时间分别为用药后第(37.51±25.63)天、第(35.25±20.68)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4);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肝损伤后恢复时间分别为(34.83±22.24)天、(47.00±31.95)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8)。结论无高危因素结核患者应给予预防性保肝药物治疗,以有效降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与肝损伤程度;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全程使用,尤其是强化期使用复方益肝灵、双环醇等高效保肝药物可明显降低肝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无高危因素 预防性保肝治疗 化学性和药物性
下载PDF
预防性保肝治疗对经拉米夫定治疗的HBsAg阳性血液肿瘤患者的必要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许芳 胡宏 +3 位作者 苏静 吴华新 冯贵平 梁效功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11期1675-1677,共3页
目的探讨经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后,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预防性保肝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HBsAg阳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化疗期间预防性保肝治疗后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予以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经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后,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预防性保肝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HBsAg阳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化疗期间预防性保肝治疗后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予以比较分析。结果 HBsAg阳性患者,在予以拉米夫定后,加用保肝治疗未进一步降低化疗后肝功能损伤发生率。对于HBsAg阳性患者,未予以拉米夫定预防HBV活化,仅予以预防性保肝治疗仍未降低化疗相关的肝功能损伤发生率。HBsAg阳性血液恶性肿瘤化疗前开始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为22.5%,未经拉米夫定治疗组为44.1%,且有统计学差异(P=0.048)。结论 HBsAg阳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应于化疗前及化疗全程予以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预防HBV再激活,而无必要予以预防性保肝治疗。对于简化HBsAg阳性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保肝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恶性肿瘤 HBsAg 拉米夫定 保肝治疗 预防性
下载PDF
保肝治疗:共识与争议 被引量:19
4
作者 缪晓辉 《肝脏》 2010年第3期202-203,共2页
关键词 保肝治疗 细胞凋亡机制 外源性化学物质 改善脏微循环 脏细胞 人工疗法 炎症反应过程 体内代谢产物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的保肝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梁铁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4-105,共2页
抗病毒治疗在慢性乙肝的治疗方面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但其减轻肝脏炎症、降低转氨酶及胆红素水平作用并不理想;部分患者甚至出现耐药变异以及复发。而保肝治疗不仅有抗炎作用,且部分药物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现简要介绍临床常用保... 抗病毒治疗在慢性乙肝的治疗方面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但其减轻肝脏炎症、降低转氨酶及胆红素水平作用并不理想;部分患者甚至出现耐药变异以及复发。而保肝治疗不仅有抗炎作用,且部分药物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现简要介绍临床常用保肝药物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肝治疗 慢性乙型 纤维化作用 药物 抗病毒治疗 胆红素水平 慢性乙 脏炎症
下载PDF
中药保肝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广业 王育群 张玮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3年第1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中药保肝治疗 慢性乙型病毒性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慢性病毒性肝炎抗炎保肝治疗的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闵晓春 陆伦根 《中国处方药》 2009年第1期82-83,共2页
慢性病毒性肝炎,目前主要包括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如果未及时治疗或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均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反复异常,并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和肝癌方向发展。目前慢性病毒性肝炎主要针对病原治疗,即首选... 慢性病毒性肝炎,目前主要包括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如果未及时治疗或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均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反复异常,并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和肝癌方向发展。目前慢性病毒性肝炎主要针对病原治疗,即首选抗病毒治疗。近十余年来临床研究证明干扰素或核苷(酸)类似物可以有效抑制乙肝病毒(HBV)及丙肝病毒(HCV)的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毒性 保肝治疗 抗炎 慢性丙型 慢性乙型 脏失代偿 抗病毒治疗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保肝治疗发生药物疹2例报告
8
作者 吕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114-114,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药物性损伤 保肝治疗 药物疹 急性损伤 过敏性反应 住院病例 药物
下载PDF
甘利欣抗炎保肝治疗的应用及其循证医学证据
9
作者 叶晓光 《中国社区医师》 2010年第46期11-11,共1页
肝脏与肝功能损害的机理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实体器官,也是最重要的代谢和免疫器官,当各种致病因子引起肝脏炎症时,必然会发生肝功能异常。各种肝病所反映出的疾病进程都会有反复炎症损害,
关键词 保肝治疗 循证医学证据 甘利欣 应用 抗炎 脏炎症 免疫器官 功能损害
下载PDF
抗结核同时予保肝治疗预防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杜焰家 张伟强 郭俊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9期36-39,共4页
目的:分析抗结核同时予保肝治疗预防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规范化抗结核治疗,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抗... 目的:分析抗结核同时予保肝治疗预防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规范化抗结核治疗,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抗结核治疗期间未接受保肝治疗,试验组患者抗结核治疗期间同时给予保肝治疗。随访1年以上,对比两组患者抗结核治疗效果和药物性肝损伤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患者ALT、AST、TBIL等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试验组患者的痰培养结果阴转率为75.00%,对照组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的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ALT、AST、TBIL分别为(79.23±11.65)U/L、(83.46±12.31)U/L、(22.58±5.42)μmol/L,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的(45.28±9.32)U/L、(50.32±9.51)U/L、(9.58±2.87)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ALT、AST、TBIL分别为(65.15±10.43)U/L、(68.75±11.12)U/L、(18.22±4.93)μmol/L,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的(44.83±9.45)U/L、(51.24±9.44)U/L、(9.61±2.90)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的ALT、AST、TBIL等肝功能指标上升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结核同时予保肝治疗可有效预防药物性肝损害,对患者的预后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 保肝治疗 药物性损害 临床意义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甘草酸二铵预防性保肝治疗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信林 张睿 +1 位作者 李雨松 赵丽君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293-296,共4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肝损伤发生情况及甘草酸二铵预防性保肝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3日—3月9日淮安市确诊的COVID-19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2)。观... 目的探讨并分析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肝损伤发生情况及甘草酸二铵预防性保肝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3日—3月9日淮安市确诊的COVID-19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2)。观察组给予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及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预防性保肝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前ALT、AS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及2周以后,观察组ALT、AST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周及2周后ALP、GG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预防性保肝治疗对COVID-19患者的肝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炎症反应 损伤 甘草酸二铵 预防性保肝治疗
下载PDF
肝肿瘤联合脾切除术40例患者保肝治疗后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变化
12
作者 杨志浩 杨静 +1 位作者 张娜 李英俊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7期103-103,共1页
目前,肝肿瘤联合脾切除已广泛用于肝癌根治术,但脾功能亢进所致的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障碍可导致术中及术后大量出血[1],而且手术创伤及肝功能损害也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本文对40例肝脾切除患者加强保肝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肿瘤 联合脾切除术 保肝治疗 癌根治术 脾功能亢进 免疫功能 功能损害 凝血功能障碍 市第一人民医院 脏肿瘤切除
下载PDF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常规保肝治疗急性肝损伤的疗效及卫生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耀明 施杨利 周柳柳 《中国医药导刊》 2019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常规保肝治疗急性肝损伤的疗效及成本-效益情况。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280例急性肝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联合组(140例)和对照组(1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护...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常规保肝治疗急性肝损伤的疗效及成本-效益情况。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280例急性肝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联合组(140例)和对照组(1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护肝治疗,包括B族维生素、保肝类药物,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微生态制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定期复查肝功能。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及成本-效益。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6%(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均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0.7%、2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平均成本高于对照组,但其总有效率、成本-效益比(C/E)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常规保肝治疗急性肝损伤,通过纠正失调的肠道菌群状态从而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恢复,减轻药物不良反应,且经济及社会效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损伤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 保肝治疗 卫生经济学评价
下载PDF
预防性保肝治疗方案对初治肺结核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兰裕 曾繁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8年第6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保肝治疗方案对初治肺结核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收的初治肺结核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个研究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异... 目的探讨预防性保肝治疗方案对初治肺结核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收的初治肺结核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个研究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异烟肼、吡嗪酰胺、利福平、乙胺丁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莫兰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进行保肝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肺结核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43%(81/84)和75.00%(63/8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肝损害发生率分别为19.05%(16/84)和41.67%(35/84),且观察组患者的肝损害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指标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在同一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LT、AST、TBIL肝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24%(17/84)和21.43%(18/84),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治肺结核患者实施预防性保肝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的肝损害程度和肝损害发生率,从而有效地保护了患者的肝脏功能,显著地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保肝治疗方案 初治肺结核患者 功能
下载PDF
探讨肺结核合并血吸虫肝病患者抗痨治疗加保肝治疗的疗效
15
作者 章小兵 《当代医学》 2015年第20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对肺结核合并血吸虫肝病患者实施抗痨治疗加保肝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肺结核合并血吸虫肝病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n=20),观察组实施抗痨治疗加保肝治疗方案,对照组仅实施抗痨方案。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谷丙转氨... 目的探讨对肺结核合并血吸虫肝病患者实施抗痨治疗加保肝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肺结核合并血吸虫肝病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n=20),观察组实施抗痨治疗加保肝治疗方案,对照组仅实施抗痨方案。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 L2项检测指标的变化,以及肝功能损害率、黄疸发生率和两者发生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7、30、60 d的ALT、TBi L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功能发生率10.0%、黄疸发生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15.0%(P<0.05);观察组肝功能损伤发生时间(50±21)d低于对照组(33±25)d(P<0.05);观察组黄疸发生时间(80±20)d低于对照组(47±19)d(P<0.05)。结论对治疗肺结核合并血吸虫肝病,抗痨治疗加保肝治疗方案能够更有效地减少肝脏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 抗痨治疗 保肝治疗 肺结核
下载PDF
对40例肺结核合并慢性肝炎患者进行抗结核联合保肝治疗的效果分析
16
作者 常廷宣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4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对40例肺结核合并慢性肝炎患者进行抗结核联合保肝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古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收治的40例肺结核合并慢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40例患者均进行抗结核联合保肝治疗。然... 目的:探讨对40例肺结核合并慢性肝炎患者进行抗结核联合保肝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古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收治的40例肺结核合并慢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40例患者均进行抗结核联合保肝治疗。然后,观察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这40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结论:对肺结核合并慢性肝炎患者进行抗结核联合保肝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促进其结核病灶的吸收,减轻其肝损害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慢性 抗结核治疗 保肝治疗
下载PDF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观察及保肝治疗——附48例观察
17
作者 杨花平 《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 2007年第10X期139-140,共2页
抗结核药致肝损害,在结核病的治疗中是较为常见的,药物性肝病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肝炎、脂肪肝、胆汁瘀积(或药物性黄疸)、肝硬化,以及爆发性肝衰竭。因而,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予以重视。我科2003年1月至2006年8月,222例肺结核治... 抗结核药致肝损害,在结核病的治疗中是较为常见的,药物性肝病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肝炎、脂肪肝、胆汁瘀积(或药物性黄疸)、肝硬化,以及爆发性肝衰竭。因而,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予以重视。我科2003年1月至2006年8月,222例肺结核治疗中发现肝损害48例,发病率为21.6%。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 损伤 临床观察 保肝治疗
下载PDF
正确认识保肝药物的地位和临床应用(一) 保肝治疗的必要性
18
作者 吴剑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0年第40期9-9,共1页
近年来,随着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抗病毒新药的不断问世,抗病毒治疗越来越得到重视。在欧、美、亚太以及我国肝病治疗指南等均着重强调抗病毒的作用,治疗理念由过去的以保肝治疗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抗病毒治疗为中心。
关键词 保肝治疗 临床应用 药物 抗病毒治疗 慢性病毒性 临床研究 治疗指南
下载PDF
从“指南”看抗炎保肝治疗
19
作者 杜建新 《肝博士》 2006年第4期21-24,共4页
关键词 保肝治疗 乙型炎病毒(HBV) 抗炎 慢性乙型炎患者 抗病毒治疗 指南 脏疾病 治疗费用
下载PDF
硫普罗宁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并肺结核患者抗结核保肝治疗中应用观察
20
作者 徐爱华 《中国农村卫生》 2016年第02X期90-91,共2页
目的:探究在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中采用硫普罗宁进行抗结核保肝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乙肝合并肺结核8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2H_3R_3Z_3E_3/4H_3R_3和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40例强化期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普罗宁治... 目的:探究在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中采用硫普罗宁进行抗结核保肝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乙肝合并肺结核8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2H_3R_3Z_3E_3/4H_3R_3和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40例强化期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普罗宁治疗。统计对比两组肝功能指标情况及疗效。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抗结核效果、各项肝功能指标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病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中采用硫普罗宁进行抗结核保肝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减少肝损害,提高抗结核效果,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 硫普罗宁 肺结核 抗结核保肝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