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型颈椎病脊髓MRI信号改变与临床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边帅 唐成林 柳万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6-69,共4页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脊柱外科常见的颈椎退变性疾病,是颈髓长期受压变性所引发的一系列脊髓功能受损的临床症候群。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因可清楚地显示脊髓受压程度和髓内信...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脊柱外科常见的颈椎退变性疾病,是颈髓长期受压变性所引发的一系列脊髓功能受损的临床症候群。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因可清楚地显示脊髓受压程度和髓内信号改变,已广泛应用于CSM的临床影像诊断。CSM脊髓MRI信号改变是指CSM患者颈椎MRI中,在颈髓受压部位和(或)相邻部位,T2WI出现一个或多个边缘模糊或清晰的高信号区(increased signal intensity,ISI),可同时伴有T1WI低信号(10wsignalintensity,LSI)。自Takahashi等于1987年首先报道CSM患者颈椎MRI出现髓内ISI至今,CSM脊髓MRI信号改变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但其临床意义尚存在较大争议,尤其体现在脊髓MRI信号改变与临床预后关系方面。现将近年来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MRI 信号改变 临床预后 颈椎退变性疾病 颈髓受压 CSM 脊柱外科
原文传递
脊髓型颈椎病MRI信号改变与术后恢复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潘哲尔 顾湘杰 +3 位作者 王旭 黄加张 张纯武 朱雄白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9期524-526,共3页
目的:探讨颈髓MRI高信号的存在能否作为脊髓型颈椎病(CSM)手术预后的预测指标.方法:53例CSM患者,男35例,女18例;病程6个月~7年,平均28.2个月.根据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制定的脊髓功能评分标准对其手术前后疗效和MRI进行对比,观察脊髓... 目的:探讨颈髓MRI高信号的存在能否作为脊髓型颈椎病(CSM)手术预后的预测指标.方法:53例CSM患者,男35例,女18例;病程6个月~7年,平均28.2个月.根据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制定的脊髓功能评分标准对其手术前后疗效和MRI进行对比,观察脊髓内高信号与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1~4年,平均2.5年.术前T2加权存在高信号患者较正常信号患者往往病情重,术后恢复也不满意(P<0.05);少数单节段高信号患者可恢复良好,但多节段的高信号患者手术效果较差.结论:颈髓MRI高信号对CSM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磁共振成像 外科手术 脊髓型颈椎病 术后恢复 信号改变 MRI 相关性分析 髓内高信号 手术前后
下载PDF
脊髓MRI信号改变与胸椎管狭窄症手术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80-581,共2页
目前,关于胸椎管狭窄症患者脊髓MRI T2WI高信号与手术预后的关系仍存有争议。部分学者认为,脊髓信号的改变是脊髓变性、坏死的征象,髓内MRI T2WI高信号的胸椎管狭窄症患者预后较差;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胸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预后与脊髓MR... 目前,关于胸椎管狭窄症患者脊髓MRI T2WI高信号与手术预后的关系仍存有争议。部分学者认为,脊髓信号的改变是脊髓变性、坏死的征象,髓内MRI T2WI高信号的胸椎管狭窄症患者预后较差;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胸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预后与脊髓MRI T2WI高信号改变无直接关联性,需根据患者病变累及节段、病程长短、脊髓MRI T1WI信号改变情况及脊髓压缩比率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本期特邀国内本领域专家针对胸椎管狭窄症患者脊髓MRI T2WI高信号的发生机制及其与手术预后关系展开讨论,供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管狭窄症 脊髓MRI 手术预后 信号改变 影像学评估 脊髓功能障碍 神经并发症 胸段脊髓
原文传递
单克隆抗体磁共振对比剂(Gd-DTPA-chTNT)对荷人肝癌裸鼠模型瘤体信号改变规律的初步探讨
4
作者 丁建辉 曾蒙苏 +4 位作者 薛琼 钟高仁 沈继章 陈财忠 周康荣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54-1056,共3页
目的 通过探讨单克隆抗体磁共振对比剂 (Gd DTPA chTNT)对裸鼠瘤体信号改变的规律 ,评价Gd DTPA chTNT诊断肝肿瘤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材料与方法 首先chTNT与caDTPA(DTPA环二酸酐 )连接 ,再标记上钆离子 ,制得Gd DTPA chTNT ;将 5~ 6... 目的 通过探讨单克隆抗体磁共振对比剂 (Gd DTPA chTNT)对裸鼠瘤体信号改变的规律 ,评价Gd DTPA chTNT诊断肝肿瘤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材料与方法 首先chTNT与caDTPA(DTPA环二酸酐 )连接 ,再标记上钆离子 ,制得Gd DTPA chTNT ;将 5~ 6周龄SPF级BLAB/C裸鼠皮下接种人肝癌瘤块作为动物模型 ;将裸鼠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 ,前者腹腔注射Gd DTPA chTNT 1ml,后者腹腔注射含相同Gd3 + 浓度的Gd DTPA ,观测注射前后T1WI瘤体信号改变情况。注射后扫描时间点选为 6h、2 4h、36h、4 8h、6 0h、72h。结果 注射对比剂 36h后 ,实验组裸鼠瘤体信号增加与扫描前差异有统计意义 ,4 8h时差异最大 ,72h时仍有差异。对照组注射对比剂后任何时间点与扫描前瘤体信号差异均无统计意义。结论 Gd DTPA chTNT对裸鼠瘤体信号增加的持续性提高了肝肿瘤定性诊断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磁共振成像 对比剂 Gd-DTPA-chTNT 肝癌 裸鼠 动物模型 瘤体信号改变
下载PDF
MRI脊髓内信号改变与颈髓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5
作者 孟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20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脊髓内信号改变与颈髓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8例颈髓损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脊髓内信号强度转归情况予以分组,将高信号强度消失者纳入A组(n=3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脊髓内信号改变与颈髓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8例颈髓损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脊髓内信号强度转归情况予以分组,将高信号强度消失者纳入A组(n=31例)、将信号强度恒定者纳入B组(n=7例)。比较两组术后颈脊髓损伤功能,并分析MRI脊髓内信号改变与颈髓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术后随访两组JOA评分均升高,且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分析显示,MRI脊髓内信号改变与颈髓损伤患者预后水平呈负相关(r<0,P<0.05)。结论:颈髓损伤患者均有颈脊髓信号异常,术后高信号强度消失患者预后较好,临床可结合患者MRI脊髓内信号改变情况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髓损伤 磁共振成像 脊髓内信号改变 相关性
下载PDF
术前颈椎MRI信号改变对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覃兆捷 梁仁 +2 位作者 罗思进 陈胜 汪慧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3期407-409,共3页
目的 研究术前颈椎MRI信号改变对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疗效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5年2月~2017年2月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的94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f the Cerv... 目的 研究术前颈椎MRI信号改变对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疗效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5年2月~2017年2月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的94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f the Cervical Spine,C-OPLL)患者,术前进行MRI检查,根据颈椎MRI矢状位髓内T2高信号累及范围分为多节段组(24例)、单节段组(36例)、正常组(34例),对三组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三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引流量、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JOA评分均显著升高,且术后1、3、12个月时,多节段组JOA评分及JOA改善率均显著低于单节段组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多节段组的手术优良率显著低于单节段组与正常组(P<0.05);三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椎板切除减压术能显著改善C-OPLL患者颈椎功能,术前脊髓信号呈多节段改变时会影响手术效果,可能与髓内水肿、炎症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MRI信号改变 全椎板切除减压术 颈椎后纵軔带骨化症
下载PDF
老年腰椎后皮下水肿样信号改变与腰椎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夏晓 唐光才 +1 位作者 陈慧 王雪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3677-3680,共4页
目的探究椎间盘退行性变、Modic终板退变和小关节退变、强直性脊柱炎和感染性脊柱炎与腰椎后皮下水肿样信号改变(PLSE)的关系。方法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腰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65岁以上患者,进行短时反转恢复序列MRI检查并由... 目的探究椎间盘退行性变、Modic终板退变和小关节退变、强直性脊柱炎和感染性脊柱炎与腰椎后皮下水肿样信号改变(PLSE)的关系。方法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腰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65岁以上患者,进行短时反转恢复序列MRI检查并由两位医师分别独立阅片共同判读有无PLSE,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PLSE与各因素的相互关系。结果研究对象共324例,年龄65~97岁,平均78.31岁;椎间盘退变,Modic终板退变合并小关节退变,强直性脊柱炎及感染性脊柱炎4组年龄、体重指数(BMI)及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3%患者有PLSE,其中椎间盘退变患者17%,Modic终板退变合并小关节退变患者24%,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4%,感染性脊柱炎患者53%;在Modic终板退变合并小关节退变患者中,年龄与PLSE有相关性(P<0.05)。除感染性脊柱炎外,其余各组PLSE与BMI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PLSE与老年各种退行性、免疫性和感染性腰椎疾病有关,特别是在肥胖患者中,PLSE很可能是腰椎疾病的早期表现,影像科医师应重视PLSE征象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腰椎后皮下水肿样信号改变 腰椎疾病
下载PDF
脑出血信号改变机制与磁共振影像表现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欣瑶 毕京凤 张英魁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12期1217-1221,共5页
出血性卒中约占全部卒中的20%。虽然其发病率较缺血性卒中低,但其临床表现更凶险,致死、致残率也更高。急性脑出血在头颅CT影像上表现为显著的高密度,诊断相对容易;同时因为脑出血患者常有明显躁动,而CT成像速度相对更快,可以在较短时... 出血性卒中约占全部卒中的20%。虽然其发病率较缺血性卒中低,但其临床表现更凶险,致死、致残率也更高。急性脑出血在头颅CT影像上表现为显著的高密度,诊断相对容易;同时因为脑出血患者常有明显躁动,而CT成像速度相对更快,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检查,故目前CT检查是脑出血诊断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信号改变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磁共振信号改变与关节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永刚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4年第2期148-149,共2页
骨性关节炎(OA)又名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骨关节炎,是骨关节生理性退化的表现,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改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滑膜增生,关节囊挛缩,韧带松弛或挛缩,肌肉萎缩无力等。以往的研究已经... 骨性关节炎(OA)又名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骨关节炎,是骨关节生理性退化的表现,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改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滑膜增生,关节囊挛缩,韧带松弛或挛缩,肌肉萎缩无力等。以往的研究已经证实连续的机械应激会引起关节软骨的退化,继而导致骨的退化,进一步又引起O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关节痛 信号改变 增生性骨关节炎 相关性 磁共振 退行性关节病 关节软骨
下载PDF
以便秘和腹泻为主的肠易激综合征与5-羟色胺信号改变 被引量:8
10
作者 Atkinson W. Lockhart S. +3 位作者 Whorwell P. J. L.A. Houghton. 李宏宇(译) 郑世成(校)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 2006年第6期32-33,共2页
Background &Aims: Evidence suggests that postprandial platelet-depleted plasma 5-hydroxytryptamine (5-HT) concentrations may be abnormal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However, interpretation of the data has b... Background &Aims: Evidence suggests that postprandial platelet-depleted plasma 5-hydroxytryptamine (5-HT) concentrations may be abnormal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However, interpretation of the data has been hampered by the variable methodology and rather small numbers used in previous studies. Therefor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measure concentrations of platelet-depleted plasma 5-HT and its metabolite 5-HIAA under fasting and fed conditions in a large group of patients with diarrhea-predominant (d-) and constipation-predominant (c-) IBS, compared with controls. The ratio of plasma 5-HIAA:5-HT and platelet stores was also assessed. Methods: Twenty-nine c-IBS patients (aged, 19-53 years), 55 d-IBS patients (aged, 19-52 years), and 35 healthy volunteers (aged, 18-46 years) had platelet-depleted plasma 5-HT/5-HIAA concentrations measured using reverse-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fluorimetric detection before and after a standard meal. Results: d-IBS patients had raised platelet-depleted plasma 5-HT concentrations under fasting and fed conditions (P < .05). However, the postprandial relative to fasting concentration was similar to controls. In contrast, c-IBS patients failed to show an increase in platelet-depleted plasma 5-HT concentration with meal ingestion compared with controls (P < .01). c-IBS wa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5-HIAA (P < .01) but normal 5-HIAA:5-HT ratio and d-IBS with normal 5-HIAA concentrations but reduced 5-HIAA:5-HT ratio (P < .005). c-IBS but not d-IBS patients had increased platelet 5-HT. Conclusions: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concept that d-IBS is characterized by reduced 5-HT reuptake, whereas impaired release may be a feature of c-IBS. These results also provide a rational basis for current pharmacologic approaches involving modulation of different 5-HT receptors in c-and d-I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IBS) 腹泻型IBS 5-羟色胺 便秘型 信号改变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小板血浆 IBS患者 5-羟吲哚乙酸
下载PDF
颈脊髓信号改变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手术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健 贾连顺 +3 位作者 陈雄生 周盛源 董兴成 王智清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541-1545,共5页
[目的]研究全椎板切除减压术(total laminectomy angioplasty)治疗的OPLL患者术前颈脊髓信号改变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2016年1月就诊于本科并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的86例OPLL患者,根据髓内T2高信号... [目的]研究全椎板切除减压术(total laminectomy angioplasty)治疗的OPLL患者术前颈脊髓信号改变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2016年1月就诊于本科并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的86例OPLL患者,根据髓内T2高信号在颈椎MRI的矢状位累及节段范围分为3组,正常组38例,单节段组29例,多节段组19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减压节段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手术前后采用JOA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评估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6~44个月,平均(30.10±5.20)个月。三组患者术后JOA评分和神经功能均有改善,术后3个月时JOA评分改善率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正常组和单节段组JOA评分改善率明显优于多节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正常组和单节段组之间的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PLL患者行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效果,颈脊髓信号呈多节段改变的患者术后疗效欠佳,脊髓信号正常或者呈单节段改变的患者术后疗效差异不明显,OPLL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可能与术前髓内发生的病理变化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T2加权像高信号 髓内信号改变
原文传递
长节段脊髓磁共振成像信号改变的Leigh病二例MT-ND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海霞 陈文雄 +4 位作者 陈连凤 侯池 吴文晓 王秀英 李小晶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6-138,共3页
2例长节段脊髓磁共振成像信号改变的Leigh病患儿分别为3岁男性和8岁女性。分别于2018和2020年就诊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主诉分别为“左下肢乏力半年余,右下肢乏力2个月”和“双下肢乏力5个月余伴排尿困难1周”。2例患儿分别存在MT... 2例长节段脊髓磁共振成像信号改变的Leigh病患儿分别为3岁男性和8岁女性。分别于2018和2020年就诊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主诉分别为“左下肢乏力半年余,右下肢乏力2个月”和“双下肢乏力5个月余伴排尿困难1周”。2例患儿分别存在MT-ND4基因m.11470A>C变异和MT-ND5基因m.13514A>G变异。经线粒体鸡尾酒疗法治疗后,2例患儿病情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长节段 排尿困难 ND4基因 LEIGH病 鸡尾酒疗法 基因变异分析 信号改变
原文传递
腰椎Modic改变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马辉 晋大祥 梁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38-942,共5页
腰椎Modic改变是指腰椎终板及终板下骨质在MRI上的信号改变。1987年由deRoos等率先报道,1988年Modic等正式系统地阐述了Modic改变的特点.并根据MRI信号的差异提出了I、Ⅱ、Ⅲ型分型,具体分型标准及相应的组织学变化。
关键词 MODIC改变 腰椎终板 发病机制 MRI信号 治疗 分型标准 组织学变化 信号改变
原文传递
腰椎终板Modic改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黄靖 李曼 袁慧书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5-348,共4页
1987年deRoos等率先报道在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的腰椎MRI中发现邻近终板区域的椎体信号改变。1988年Modie等通过对474例大部分患有慢性腰痛的患者进行研究,正式系统地描述了在退变的腰椎间盘终板及终板下骨质MRI信号改变的类型、分... 1987年deRoos等率先报道在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的腰椎MRI中发现邻近终板区域的椎体信号改变。1988年Modie等通过对474例大部分患有慢性腰痛的患者进行研究,正式系统地描述了在退变的腰椎间盘终板及终板下骨质MRI信号改变的类型、分型标准及相应的组织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终板 MODIC改变 临床意义 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 信号改变 椎间盘终板 组织学变化 慢性腰痛
原文传递
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中Modic改变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师 侯铁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789-791,共3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 相关研究进展 椎间盘终板 MRI信号 信号改变 组织学变化 疾病患者
原文传递
什么是腰椎Modic改变? 被引量:5
16
作者 齐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89-89,共1页
腰椎Modic改变是指腰椎终板及终板下骨质在MRI上的信号改变。de Roos于1987年率先报道,Modic于1988年对此进行了系统描述。近年来对Modic改变的研究方兴未艾,但研究结果尚存在着争议。
关键词 腰椎终板 信号改变 MRI
原文传递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清玲 张志强 卢光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98-1300,共3页
关键词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生物学特点 精神障碍 前扣带回 信号改变 fMRI
下载PDF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及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喻迎星 许茂盛 +3 位作者 宋建华 李来友 周长玉 丁国苗 《浙江创伤外科》 2006年第5期440-441,共2页
关键词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MRI诊断 临床诊断价值 半月板病变 外伤性病变 损伤程度 信号改变 检查结果
下载PDF
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在精神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青 王继军 +2 位作者 王雪梅 谭令 肖泽萍 《上海精神医学》 2009年第6期370-372,共3页
关键词 脑功能磁共振 静息状态 精神障碍 FMRI研究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血氧水平依赖性 信号改变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腰椎终板Modic退变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永华 赵凤东 +1 位作者 周健 潘寒 《浙江医学》 CAS 2007年第7期692-694,共3页
腰椎退行性病变的形式与表现临床上多种多样,其中椎间盘退变尤其多见。腰椎间盘退变往往合并腰椎终板的病理改变,MRI检查可显示为椎间盘邻近骨(也即终板)的信号改变,往往为终板水肿、脂肪化或骨硬化所致,这种改变叫做终板Modic退变[1]... 腰椎退行性病变的形式与表现临床上多种多样,其中椎间盘退变尤其多见。腰椎间盘退变往往合并腰椎终板的病理改变,MRI检查可显示为椎间盘邻近骨(也即终板)的信号改变,往往为终板水肿、脂肪化或骨硬化所致,这种改变叫做终板Modic退变[1],也是腰痛的病因之一[2-3],但并未引起重视。对此国外已有文献报道,但国内报道较少。本文拟对终板Modic退变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作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变 腰椎终板 腰椎退行性病变 MRI检查 病理改变 信号改变 骨硬化 脂肪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