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6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组化联合生物信息学分析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1
作者 于淼 杨良权 姜茜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2期205-211,共7页
目的:探究乳腺癌(BC)中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的表达情况,并评估其在BC诊断和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分别利用免疫组化和TCGA-BC数据研究STAT1在BC组织中的表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TAT1在BC中的诊断价值,通过Ka... 目的:探究乳腺癌(BC)中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的表达情况,并评估其在BC诊断和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分别利用免疫组化和TCGA-BC数据研究STAT1在BC组织中的表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TAT1在BC中的诊断价值,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研究STAT1的表达与B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在肾上腺皮质癌(ACC)、膀胱尿路上皮癌(BLCA)、BC等33种癌症类型中,STAT1在大多数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呈现上调状态。针对BC进一步分析,从TCGA数据集中获取1113例BC患者样本和113例正常样本进行非配对分析,结果显示,BC组织中STAT1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进行配对分析时,对比TCGA数据库中配对的BC与癌旁正常组织,同样显示BC组织中STAT1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随着肿瘤T分期和N分期的增加,STAT1的表达量逐渐增加。ROC曲线分析显示,STAT1在BC诊断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8(基于TCGA数据库mRNA表达)和0.970(基于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表达),具有较高可靠性。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STAT1高表达与BC患者不良预后相关(mRNA高表达时,P=0.011;蛋白高表达时,P=0.036)。亚组分析表明,高STAT1表达显著影响N0/N1(P=0.005)和T1/T2(P=0.019)分期BC患者的总生存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C组织中STAT1阳性表达45例,阴性表达41例,邻近非肿瘤组织中STAT1阳性表达31例,阴性表达55例(χ^(2)=4.621,P<0.001),进一步验证了STAT1在BC细胞中的促癌作用。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显示,高STAT1组患者表现出更高的T分期(P=0.033)、N分期(P=0.034)和ER阳性特征(P=0.02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TAT1高表达是BC患者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P<0.05)。结论:STAT1在BC中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并且具有作为BC的潜在诊断和预后标志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 表达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血清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5、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水平与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张亚娟 牛阳 白晶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4期1570-1572,160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5(PDCD5)、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水平与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68例CSCC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纳入CSCC组和健康组。比较两组受试者及不同临床特征CSCC...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5(PDCD5)、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水平与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68例CSCC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纳入CSCC组和健康组。比较两组受试者及不同临床特征CSCC患者血清PDCD5、STAT1水平。CS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CSCC组患者血清PDCD5、STAT1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为低分化、临床分期为Ⅲ+Ⅳ期CSCC患者血清PDCD5、STAT1水平分别低于无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临床分期为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68例CSCC患者中,生存62例,死亡6例。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DCD5﹤0.75 ng/ml、STAT1﹤54.69μg/L、淋巴结转移均是CS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SCC患者血清PDCD5、STAT1水平较低,血清PDCD5﹤0.75 ng/ml、STAT1﹤54.69μg/L、淋巴结转移均是CS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细胞癌 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5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正畸力作用下大鼠前扣带皮质层中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郑翼 赵转浓 +2 位作者 王艺羲 曹阳 刘楚峰 《口腔疾病防治》 2017年第8期482-487,共6页
目的研究正畸力加力后大鼠前扣带皮质层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以探讨STAT1及其所在的JAK-STAT1信号通路在正畸牙移动疼痛中的介导和调控作用。方法将112只8周龄体质量(225±25)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 目的研究正畸力加力后大鼠前扣带皮质层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以探讨STAT1及其所在的JAK-STAT1信号通路在正畸牙移动疼痛中的介导和调控作用。方法将112只8周龄体质量(225±25)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96只)和对照组(16只)。将实验组又分为4 h组、12 h组、24 h组、2 d组、3 d组、7 d组,每组各16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镍钛拉簧在双侧上颌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实验组双侧均施加80 g正畸力;对照组仅安装相同正畸装置,但不施加正畸力。加力后4 h、12 h、24 h、2 d、3 d、7 d分别取不同组别大鼠大脑前扣带回皮质组织,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研究。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6个亚组之间的STAT1及p-STAT1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STAT1表达量在加力4 h时降低(P<0.05);至加力2 d时,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4 h组、12 h组、24 h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3 d组和7 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d组明显低于7 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的p-STAT1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表达量低于不同时间组;4 h组表达量明显低于12 h组和24 h组,但高于2 d组、3 d组和7 d组;12 h组表达量低于24 h组,但高于2 d组、3 d组和7 d组,2 d组高于3 d组和7 d组,3 d组高于7 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TAT1 m RNA表达量上,4 h、12 h、24 h、2 d、3 d、7 d的对照组与实验组的两两比较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正畸力作用下,大鼠前扣带皮质层中STAT1表达水平一过性降低,p-STAT1表达水平一过性升高。推测正畸疼痛的产生可能与前扣带皮质层STAT1活化为p-STAT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力 疼痛 前扣带皮质层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 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
下载PDF
miR-218-3p靶向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对肺腺癌增殖和免疫浸润的影响
4
作者 孙广浩 许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8-312,共5页
目的探讨miR-218-3p通过靶向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对肺腺癌增殖和免疫细胞浸润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在线数据库UALCAN分析miR-218-3p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水平;CCK8实验检测miR-218-3p对肺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 目的探讨miR-218-3p通过靶向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对肺腺癌增殖和免疫细胞浸润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在线数据库UALCAN分析miR-218-3p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水平;CCK8实验检测miR-218-3p对肺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分析miR-218-3p对STAT1的调控作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218-3p与STAT1的3’非翻译区(3’UTR)的结合;Timer数据库分析STAT1与肺腺癌免疫浸润的相关性。结果miR-218-3p在肺腺癌组织中显著下调;其高表达显著抑制肺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miR-218-3p能够通过直接结合STAT1的3’UTR区负向调控其蛋白表达水平(P<0.05);STAT1与肺腺癌中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浸润呈正相关(P<0.05)。结论miR-218-3p通过直接靶向STAT1调控肺腺癌增殖和免疫细胞浸润,参与肺腺癌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18-3p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 肺癌 增殖 免疫细胞浸润
下载PDF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调控音猬因子信号途径对脑出血引发神经损伤的影响
5
作者 刘蔚然 王辉 +3 位作者 董晓柳 张秀清 宋丽华 高铭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探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调控音猬因子(Shh)信号途径对脑出血(ICH)引起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神经元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ICH模型组,通过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两组细胞中STAT3和Shh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 目的探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调控音猬因子(Shh)信号途径对脑出血(ICH)引起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神经元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ICH模型组,通过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两组细胞中STAT3和Shh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MTT分析两组细胞的增殖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CH模型组、ICH+PBS组与ICH+Stattic组,通过HE染色评估各组小鼠脑损伤情况。使用干扰RNA技术敲降ICH模型组PC12细胞,分组为对照组、ICH模型组、ICH+shRNA阴性对照组、ICH+sh-STAT3组,并为证实STAT3对Shh的调控作用,同时敲降STAT3和Shh,设置ICH+sh-STAT3+sh-Shh组。此外,通过转染过表达载体增加ICH模型组PC12细胞中Shh的表达,分组为对照组、ICH模型组、ICH+空白载体对照组、ICH+Shh过表达组。采用MT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以上各组增殖曲线和凋亡变化。结果在ICH模型组PC12细胞和ICH模型组小鼠脑组织中STAT3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增加(P<0.05),而Shh表达减少(P<0.05)。敲降STAT3减轻了ICH小鼠的脑损伤。敲降STAT3后,ICH模型中Shh信号相关蛋白(Shh,SMO和Gli-1)表达增加(P<0.05),ICH模型组PC12细胞的增殖增加(P<0.05),细胞凋亡率减少(P<0.05)。过表达Shh后促进ICH模型中PC12细胞的增殖(P<0.05),并且减少了细胞凋亡(P<0.05)。结论STAT3调控Shh信号途径影响ICH细胞模型中PC12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 Shh信号途径 神经损伤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人参皂苷通过JAK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抑制慢性心衰大鼠心肌自噬的机制研究
6
作者 韩萌 李玉洁 +3 位作者 杨国宁 胡辉 林正捷 陈原林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通过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慢性心力心衰(CHF)大鼠心肌自噬的机制研究。方法:选取6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b1低、中、高剂量组,建立大鼠CHF模型,排除死亡...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通过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慢性心力心衰(CHF)大鼠心肌自噬的机制研究。方法:选取6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b1低、中、高剂量组,建立大鼠CHF模型,排除死亡大鼠后,每组12只。对照组、模型组以10 ml/kg蒸馏水灌胃,其余三组分别以30、50、70 mg/kg人参皂苷Rb1灌胃,1次/d,连续给药8周。以超声仪器测各组大鼠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以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TUNEL法分别测各组大鼠观察心肌组织结构及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JAK/STAT通路及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LC3-Ⅱ)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心功能、血流动力学下降,人参皂苷Rb1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心功能、血流动力学提升(均P<0.05)。模型组心肌组织结构不完整,细胞肿胀变形,界限模糊,间隙增大,可见脱落的细胞核,并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人参皂苷Rb1低、中、高剂量组心肌结构、细胞界限和大小及排列形态逐渐改善,好于模型组。对照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b1低、中、高剂量组凋亡率依次为(3.12±1.01)%、(34.04±8.76)%、(28.06±7.24)%、(18.05±5.13)%、(15.17±4.52)%(均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肌组织JAK1、STAT3、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升高,人参皂苷Rb1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心肌组织JAK1、STAT3、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依次降低(均P<0.05)。结论:人参皂苷Rb1可保护CHF大鼠心功能,调节心肌细胞自噬,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人参皂苷RB1 JAK激酶/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 心肌细胞 心功能 自噬
下载PDF
积雪草酸调控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核转录因子-κB通路对哮喘小鼠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
7
作者 彭显 邹敏 杨宇斌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5-10,共6页
目的:探讨积雪草酸调控白细胞介素(IL)-6/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哮喘小鼠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来制备哮喘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积雪草酸低剂量组(54 ... 目的:探讨积雪草酸调控白细胞介素(IL)-6/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哮喘小鼠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来制备哮喘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积雪草酸低剂量组(54 mg/kg)、积雪草酸高剂量组(108 mg/kg)、积雪草酸高剂量(108 mg/kg)+Colivelin(IL-6/STAT3/NF-κB激活剂,2 mg/kg)组,每组各10只。另选10只小鼠在致敏和激发阶段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设为对照组,用积雪草酸和Colivelin分组处理各组小鼠后检测其肺组织病理形态,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计数,外周血Treg/Th17,BALF和血清中Treg、Th17细胞分泌因子水平,肺组织IL-6/STAT3/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发生明显病理损伤,外周血Treg细胞占比和Treg/Th17,BALF和血清IL-10、IL-35水平降低(P<0.05)。肺部炎症评分,BALF中白细胞计数与嗜酸粒细胞计数,外周血Th17细胞占比,BALF和血清IL-17、IL-6水平,肺组织IL-6蛋白表达与p-STAT3/STAT3、p-NF-κB p65/NF-κB p65升高(P<0.05)。低、高剂量积雪草酸可逆转哮喘模型小鼠上述病理变化,且高剂量积雪草酸作用更强。Colivelin可减弱积雪草酸对哮喘模型小鼠上述病理变化的作用。结论:积雪草酸可通过减弱IL-6表达与STAT3、NF-κB的磷酸化,抑制哮喘小鼠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产生,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及肺组织损伤,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酸 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核转录因子-κB 哮喘 Treg/Th17 免疫平衡
下载PDF
微小RNA-19b-3p靶向调控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信号通路对膜性肾病小鼠辅助性T17/调节性T免疫平衡的影响
8
作者 宋晓薇 全正莉 +1 位作者 臧华龙 郭成坤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5年第4期327-336,共10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19b-3p(microRNA-19b-3p,miR-19b-3p)靶向调控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STAT1)信号通路对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小鼠辅助性T(helper T,Th)17/调节... 目的探究微小RNA-19b-3p(microRNA-19b-3p,miR-19b-3p)靶向调控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STAT1)信号通路对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小鼠辅助性T(helper T,Th)17/调节性T(regulatory T,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将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MN组、MN+激动剂(agonist,agomir)-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NC)组、MN+miR-19b-3p agomir组,每组10只,采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诱导MN模型。检测各组小鼠24 h尿蛋白定量(24 hour urinary protein,24 hUTP)、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肾组织miR-19b-3p、STAT1 mRNA表达,HE、Masson、PAS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沉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IL-22、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Treg细胞比例;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TAT1、IL-17、叉头框转录因子P3(forkhead 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P3,Foxp3)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检测miR-19b-3p与STAT1的靶向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N组、MN+agomir-NC组小鼠肾小球损伤严重,间质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基底膜厚度增加,IgG在肾小球毛细血管襻颗粒状沉积,24 hUTP[(103.62±12.47)μg、(108.93±14.15)μg比(11.26±2.14)μg]、Scr[(68.42±7.01)μmol/L、(69.57±7.13)μmol/L比(37.82±3.96)μmol/L]、BUN[(13.59±1.46)mmol/L、(13.83±1.39)mmol/L比(6.15±0.74)mmol/L]、IL-17[(126.43±13.95)ng/L、(118.57±13.83)ng/L比(54.72±5.83)ng/L]、IL-22[(288.63±29.71)ng/L、(293.47±30.62)ng/L比(136.82±15.07)ng/L]、Th17细胞比例[(3.39±0.42)%、(3.41±0.38)%比(1.02±0.11)%]、Th17/Treg比值[(2.46±0.27)、(2.44±0.29)比(0.24±0.03)]、IL-17蛋白[(0.95±0.10)、(0.97±0.11)比(0.30±0.04)]、STAT1蛋白[(1.28±0.14)、(1.25±0.12)比(0.41±0.05)]及mRNA[(1.72±0.19)、(1.75±0.18)比(1.01±0.11)]水平明显上升(P<0.05);TP[(46.28±4.93)g/L、(45.72±4.76)g/L比(57.24±5.83)g/L]、Alb[(28.36±2.91)g/L、(27.55±2.83)g/L比(35.94±3.85)g/L]、miR-19b-3p[(0.38±0.06)、(0.35±0.05)比(1.00±0.10)]、IL-10[(71.92±7.36)ng/L、(75.83±7.79)ng/L比(182.05±19.36)ng/L]、TGF-β[(115.92±13.62)ng/L、(107.84±12.68)ng/L比(235.17±26.39)ng/L]、Treg细胞比例[(1.38±0.17)%、(1.40±0.16)%比(4.21±0.48)%]、Foxp3蛋白[(0.42±0.05)、(0.41±0.06)比(0.86±0.09)]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MN组、MN+agomir-NC组相比,MN+miR-19b-3p agomir组小鼠肾组织损伤明显减轻,间质胶原纤维沉积和基底膜厚度减少,IgG沉积减少,24 hUTP[(51.64±6.83)μg比(103.62±12.47)μg、(108.93±14.15)μg]、Scr[(42.04±4.83)μmol/L比(68.42±7.01)μmol/L、(69.57±7.13)μmol/L]、BUN[(6.15±0.74)mmol/L比(13.59±1.46)mmol/L、(13.83±1.39)mmol/L]、IL-17[(68.51±7.26)ng/L比(126.43±13.95)ng/L、(118.57±13.83)ng/L]、IL-22[(151.86±17.42)ng/L比(288.63±29.71)ng/L、(293.47±30.62)ng/L]、Th17细胞比例[(1.81±0.21)%比(3.39±0.42)%、(3.41±0.38)%]、Th17/Treg比值[(0.56±0.07)比(2.46±0.27)、(2.44±0.29)]、IL-17蛋白[(0.46±0.06)比(0.95±0.10)、(0.97±0.11)]、STAT1蛋白[(0.57±0.06)比(1.28±0.14)、(1.25±0.12)]及mRNA[(1.23±0.14)比(1.72±0.19)、(1.75±0.18)]水平明显下降(P<0.05);TP[(55.94±5.73)g/L比(46.28±4.93)g/L、(45.72±4.76)g/L]、Alb[(34.06±3.72)g/L比(28.36±2.91)g/L、(27.55±2.83)g/L]、miR-19b-3p[(0.83±0.09)比(0.38±0.06)、(0.35±0.05)]、IL-10[(164.82±17.39)ng/L比(71.92±7.36)ng/L、(75.83±7.79)ng/L]、TGF-β[(213.82±22.71)ng/L比(115.92±13.62)ng/L、(107.84±12.68)ng/L]、Treg细胞比例[(3.26±0.37)%比(1.38±0.17)%、(1.40±0.16)%]、Foxp3蛋白[(0.71±0.08)比(0.42±0.05)、(0.41±0.06)]表达明显上升(P<0.05)。结论MiR-19b-3p可能通过靶向调控STAT1,恢复MN小鼠Th17/Treg免疫平衡,改善MN小鼠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微小RNA-19b-3p 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 免疫平衡
下载PDF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CC趋化因子配体2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薛杰 张永梅 +1 位作者 陈启 郝艳萍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79-582,588,共5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株(HCC1937、MCF-7、MDA-MB-231、ZR-75-1)和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采用蛋白印迹法检...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株(HCC1937、MCF-7、MDA-MB-231、ZR-75-1)和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HCC1937、MCF-7、MDA-MB-231、ZR-75-1和MCF-10A细胞磷酸化STAT3(p-STAT3)、STAT3、CCL2蛋白表达。选取p-STAT3/STAT3蛋白比值、CCL2蛋白表达最高的人乳腺癌细胞进行后续实验。将MCF-7细胞分为对照组、STAT3抑制剂(WP1066)Ⅰ组(2μmol/L WP1066)、Ⅱ组(4μmol/L WP1066)、Ⅲ组(8μmol/L WP1066)。分别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MCF-7细胞活力、迁移率及侵袭能力。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MCF-7细胞p-STAT3、STAT3、CCL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蛋白表达。结果:与MCF-10A细胞比较,HCC1937、MCF-7、MDA-MB-231、ZR-75-1细胞p-STAT3/STAT3蛋白比值、CCL2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其中MCF-7细胞p-STAT3/STAT3蛋白比值、CCL2蛋白表达最高,因此选用MCF-7细胞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STAT3抑制剂Ⅰ、Ⅱ、Ⅲ组MCF-7细胞活力、迁移率、侵袭数目依次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STAT3抑制剂Ⅰ、Ⅱ、Ⅲ组MCF-7细胞p-STAT3/STAT3蛋白比值、CCL2、MMP-2及MMP-9蛋白表达依次降低(均P<0.05)。结论:乳腺癌细胞中STAT3/CCL2呈高表达,抑制STAT3/CCL2信号通路能够降低乳腺癌细胞活力,减少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 CC趋化因子配体2 细胞活力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下载PDF
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光 王猛 +1 位作者 贾骐瑄 张云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31-135,共5页
缺血再灌注(I/R)是指组织因各种原因引起缺血,一段时间后恢复血供,引起组织细胞再次损伤的临床症状。肠道是I/R损伤发生的常见器官,其发生具有突然性及多样性,临床难以精准预测及有效预防,因此目前研究多集中于再灌注期的症状缓解及组... 缺血再灌注(I/R)是指组织因各种原因引起缺血,一段时间后恢复血供,引起组织细胞再次损伤的临床症状。肠道是I/R损伤发生的常见器官,其发生具有突然性及多样性,临床难以精准预测及有效预防,因此目前研究多集中于再灌注期的症状缓解及组织保护策略上。多种信号通路参与肠I/R损伤的过程,本研究综述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在肠I/R损伤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肠I/R相关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细胞自噬 巨噬细胞极化
下载PDF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对细胞的稳态调节及调控肉色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文秀 杜瑞 +6 位作者 杜雪蓉 董玉珊 李晨龙 姚丽丽 侯艳茹 张静 罗玉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42-249,共8页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存在于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及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中,是参与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过程的信号转导蛋白。本文概述了STAT3的...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存在于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及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中,是参与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过程的信号转导蛋白。本文概述了STAT3的结构、类型及进入线粒体的途径;阐述了STAT3对细胞的稳态调节,包括介导内质网Ca^(2+)转运的细胞抗凋亡作用、维持线粒体功能的作用机制和对脂质合成与分解代谢的调控机制,进一步从对造血干细胞的调控作用、骨骼肌的调节、线粒体稳态调节和对脂肪合成与代谢的调控等方面探讨了STAT3调控肉色的机制,以期为改善肉色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线粒体稳态 肌红蛋白 自由基 肉色稳定性
下载PDF
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合并1型糖尿病携带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基因突变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国生 李利 +5 位作者 毛国顺 丁宇 李辛 王依柔 王剑 王秀敏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5-269,共5页
1例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合并1型糖尿病7岁女童患者就诊于儿科,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过程,并抽提其与父母的基因组DNA,高通量测序并用Sanger测序验证。该患者出现真菌性肺炎、支气管扩张、血清铁减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下降。氟康唑联... 1例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合并1型糖尿病7岁女童患者就诊于儿科,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过程,并抽提其与父母的基因组DNA,高通量测序并用Sanger测序验证。该患者出现真菌性肺炎、支气管扩张、血清铁减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下降。氟康唑联合抗生素及丙球治疗,规律使用胰岛素、糖尿病饮食,能减缓病情发展。该患者基因检测证实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基因存在杂合错义新生突变c.1154C>T,P.Thr385Met,提示STAT1基因突变是导致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合并1型糖尿病原因之一,少数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可下降,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 糖尿病 1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孕妇血清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脂质运载蛋白2检测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预测胎儿窘迫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浔丹 张文婷 +2 位作者 安培莉 侯小霞 金京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0,共6页
目的 检测孕妇血清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脂质运载蛋白2 (lipocalin-2,LCN2)水平,探讨孕妇血清STAT3、LCN2检测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窘迫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 目的 检测孕妇血清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脂质运载蛋白2 (lipocalin-2,LCN2)水平,探讨孕妇血清STAT3、LCN2检测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窘迫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疑似胎儿窘迫的181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线资料,根据胎儿窘迫诊断标准分为窘迫组89例和非窘迫组92例。采用超声诊断仪检查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收缩末期峰值与舒张末期峰值的比值(umbilical artery end systolic peak/end diastolic peak,S/D)、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t index,RI),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TAT3、LCN2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及血清STAT3、LCN2水平与胎儿窘迫的关系;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检验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及血清STAT3、LCN2水平对胎儿窘迫的预测价值。结果窘迫组血清STAT3、LCN2水平及阿普加评分、S/D、PI、RI低于非窘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S/D、PI、RI及血清STAT3、LCN2均与胎儿窘迫相关(P<0.05)。S/D、PI、RI及血清STAT3、LCN2水平及五者联合预测胎儿窘迫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8、0.770、0.771、0.861、0.774、0.956,95%CI分别为0.732~0.864、0.703~0.838、0.699~0.844、0.805~0.917、0.705~0.843、0.927~0.985。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血清STAT3、LCN2水平降低可能与胎儿窘迫发生有关,二者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S/D、PI、RI联合可有效预测胎儿窘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窘迫 彩色多普勒超声 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 脂质运载蛋白2 预测
下载PDF
运动对大鼠心肌营养因子1与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蕴红 王志强 +2 位作者 梁蕾 赵明华 唐朝枢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5-86,78,共3页
目的:探讨运动对大鼠心肌营养因子1(cardiotrophin-1,CT-1)以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3,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70只雄性SD大鼠进行跑台递增负荷运动,采用Western blot测定安静... 目的:探讨运动对大鼠心肌营养因子1(cardiotrophin-1,CT-1)以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3,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70只雄性SD大鼠进行跑台递增负荷运动,采用Western blot测定安静时和急性运动后即刻、1h、3h、5h、12h、24h心肌CT-1以及p-STAT3/STAT3的表达。结果:运动后大鼠心肌CT-1表达量升高,其中运动后3h和5h时显著高于安静组(P<0.05),运动后12小时下降到运动前水平。运动后大鼠心肌p-STAT3/STAT3蛋白表达比值升高,其中运动后5h时显著高于安静组(P<0.05),运动后12h下降到运动前水平,运动后24h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P<0.01)。结论:运动激活CT-1/STAT3通路,这种激活可能与运动中心肌功能代谢变化和运动诱发心肌肥大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心肌 心肌营养因子1 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
原文传递
原花青素对2型糖尿病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1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宋程光 杨鑫 +1 位作者 闵连秋 刘长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9期33-36,40,共5页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C)对2型糖尿病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1(STAT1)表达的影响。方法 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型糖尿病合并脑缺血组,PC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5只。制作2型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PC组在建...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C)对2型糖尿病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1(STAT1)表达的影响。方法 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型糖尿病合并脑缺血组,PC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5只。制作2型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PC组在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后给予灌胃,1次/24 h,连续1周,于大脑中动脉缺血术前1 h再灌胃1次。PC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PC粉剂50、100、200 mg/(kg·次)灌胃。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免疫组化SABC染色法对STAT1蛋白进行定量分析,统计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缺血半暗带区每高倍镜视野STAT1蛋白的阳性细胞数。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脑缺血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增高[0分比(3.42±1.00)分],缺血侧海马区神经细胞计数减少[(102.10±4.62)个/HP比(56.60±6.15)个/HP],缺血侧皮质STAT1阳性细胞数增多[(4.10±1.26)个/HP比(20.13±1.36)个/HP],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2型糖尿病局灶性脑缺血组相比,PC低、中和高剂量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减少[(2.83±0.83)、(1.83±0.58)、(1.42±0.51)分]、缺血侧海马区神经细胞计数增多[(82.40±2.88)、(92.40±4.28)、(95.20±5.26)个/HP]、缺血侧皮质STAT1的表达均明显减少[(17.25±0.99)、(13.67±1.88)、(12.92±1.74)个/H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C中、高剂量组的作用比PC低剂量组更明显(P<0.01),但PC中、高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花青素可能通过降低STAT1蛋白的表达,影响Janus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信号转导途径,从而抑制细胞凋亡,减轻神经功能缺损,达到对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脑缺血 原花青素 转录激活因子1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原发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活性和白细胞介素-17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菊 张楠 +3 位作者 马志萍 李一鑫 张文杰 周宗瑶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1-796,共6页
目的探讨炎性信号通路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的原发活化状态及下游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了379例乳腺癌患者以及匹配癌旁... 目的探讨炎性信号通路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的原发活化状态及下游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了379例乳腺癌患者以及匹配癌旁245例乳腺腺病中IL-17表达和原发性p-STAT3的活化状态,分析了它们与乳腺癌组织学分型、TNM分期、临床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法,计数数据使用χ2检验法。结果 1.IL-17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5.8%,显著高于乳腺腺病中的阳性表达率85.3%(χ2=21.363,P<0.001);具有活性的p-STAT3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为93.6%,也显著高于乳腺腺病中的阳性率62.0%(χ2=97.702,P<0.001)。2.IL-17和p-STAT3在乳腺癌(包括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和腺导管原位癌分型)中的阳性率与乳腺癌组织学分型无相关性(χ2=1.245,P=0.535>0.05)。3.IL-17和pSTAT3在乳腺癌中的强阳性率分别与淋巴结的转移成正相关(IL-17:χ2=7.806,P<0.01;p-STAT3:χ2=4.053,P<0.05)。4.在乳腺癌组织中,IL-17表达与p-STAT3活性呈正相关(rs=0.136,P<0.01)。结论原发增高的p-STAT3活性及高表达的炎性细胞因子IL-17可能协同作用,产生炎性微环境,从而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 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 乳腺癌 癌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地塞米松对慢性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1、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宫静 罗雅玲 +2 位作者 张旃 王慰盈 李俊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42-745,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哮喘小鼠肺组织白细胞介素21(IL-21)、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表达变化,探讨地塞米松对小鼠肺组织IL-21、p-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 SPF级BALB/C雌性小鼠33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治疗组,每组1... 目的研究慢性哮喘小鼠肺组织白细胞介素21(IL-21)、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表达变化,探讨地塞米松对小鼠肺组织IL-21、p-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 SPF级BALB/C雌性小鼠33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治疗组,每组11只。卵清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胞计数和分类;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程度;免疫组化法观察IL-21和p-STAT3在小鼠肺组织的表达;免疫蛋白印迹法分析小鼠肺组织中IL-21、p-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哮喘组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对照组和地塞米松组明显增加(P<0.01);哮喘组小鼠肺组织IL-21蛋白、p-STAT3蛋白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地塞米松组IL-21蛋白、p-STAT3蛋白的表达低于哮喘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抑制了慢性哮喘小鼠模型IL-21、p-STAT3的表达,IL-21/STAT3细胞信号通路可能为地塞米松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白细胞介素21 磷酸化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 地塞米松
下载PDF
莱菔硫烷对头颈癌细胞系PCI-13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和3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贾志宇 赵云转 +3 位作者 王维丽 张英怀 Chweeming Lim Robert L Ferris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1-815,共5页
目的:研究莱菔硫烷(SFN)对头颈癌细胞系PCI-13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和3(STAT1,STAT3)的影响,探讨STAT/JAK途径在SFN抗肿瘤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PCI-13细胞,经血清饥饿后,分别用0、10、20、40μmol/L的SFN处理3、6、12、24 h。... 目的:研究莱菔硫烷(SFN)对头颈癌细胞系PCI-13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和3(STAT1,STAT3)的影响,探讨STAT/JAK途径在SFN抗肿瘤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PCI-13细胞,经血清饥饿后,分别用0、10、20、40μmol/L的SFN处理3、6、12、24 h。为检测IL-6诱导的STAT3激活情况,用20、40μmol/L的SFN处理24 h,再用50 ng/ml的IL-6处理15min。设阴性和阳性对照组。分别获取细胞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磷酸化-STAT(p-STAT)1和3的表达。结果:SFN对pSTAT1表达无影响,但可以显著抑制p-STAT3的表达,还可以抑制IL-6诱导的p-STAT3的升高,这种抑制存在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SFN能够抑制PCI-13细胞中的STAT3的磷酸化水平,减少其构成性激活和IL-6诱导的激活,提示SFN诱导PCI-13细胞凋亡可能由STAT/JAK途径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菔硫烷 头颈癌 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1 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乳腺癌中白介素-1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玉柱 韩龙才 +4 位作者 张华 刘新唐 张海军 林秋全 王磊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8年第6期783-787,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白介素-11(interleukin 11,IL-1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在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水平,探讨IL-11和STAT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 目的通过研究白介素-11(interleukin 11,IL-1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在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水平,探讨IL-11和STAT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两个变量的相关性。方法将160例乳腺癌和2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L-11、STAT3在乳腺癌组织、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IL-11、STAT3与不同分子分型(LuminalA、LuminalB、基底样型、HER-2过表达型)、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了解IL-11、STAT3在乳腺癌表达中的相关性。结果在乳腺癌中IL-11、STAT3的阳性率分别为78.8%、76.3%,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的阳性率15.0%、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中IL-11与STAT3表达呈正相关,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456,P=0.002)。结论乳腺癌组织中IL-11与STAT3表达呈正相关,乳腺癌中IL-11、STAT3表达情况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两者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白介素-11 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
下载PDF
四君子汤和玉屏风散对脾虚大鼠脑内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mRNA水平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熊斌 钱会南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和玉屏风散对脾虚大鼠脑内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TAT1)mRNA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造脾虚模型。治疗1组和治疗2组分别给予四君子汤和玉屏...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和玉屏风散对脾虚大鼠脑内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TAT1)mRNA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造脾虚模型。治疗1组和治疗2组分别给予四君子汤和玉屏风散灌胃治疗。6周后断头取脑,石蜡包埋,切片处理后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脑内STAT1 mRNA的水平变化。结果模型组STAT1mRNA阳性细胞在海马CA1区和下丘脑腹侧核的平均光密度(MOD)均较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1组、治疗2组在海马CA1区和下丘脑腹侧核平均光密度较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1组与治疗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脾虚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与JAK-STAT通路表达有关。四君子汤、玉屏风散可通过影响JAK-STAT信号通路起到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免疫能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 四君子汤 玉屏风散 信号转导 转录激活因子1mR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