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PBMCs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及血清可溶性CD30分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1
作者 邹涛 张敏 +2 位作者 杨凡 王丽 喻峰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855-858,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血清可溶性CD30分子(sCD30)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诊治的CHB患者45例(HBeAg阳性25例,HBeAg阴性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血清可溶性CD30分子(sCD30)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诊治的CHB患者45例(HBeAg阳性25例,HBeAg阴性20例)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8例(代偿期22例,失代偿期16例),另选择健康人40例,分离PBMC,采用RT-PCR法检测STAT3 mRNA,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CD30水平。给予两组患者抗病毒和护肝治疗。结果肝硬化组PBMC STAT3 mRNA和血清sCD30水平分别为(1.6±0.4)和(60.3±12.9)U/L,均显著高于CHB组【分别为(1.3±0.3)和(51.8±10.2)U/L,P<0.05】或健康人【分别为(0.5±0.1)和(10.6±2.4)U/L,P<0.05】;25例血清HBeAg阳性患者STAT3 mRNA和sCD30水平分别为(1.4±0.3)和(57.2±11.9)U/L,均显著高于20例HBeAg阴性患者【分别为(1.2±0.3)和(45.1±8.1),P<0.05】,1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STAT3 mRNA和sCD30水平分别为(1.8±0.5)和(70.5±14.3)U/L,均显著高于22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分别为(1.4±0.3)和(52.9±11.8),P<0.05】;经抗病毒或/和护肝治疗3个月和6个月,CHB患者STAT3 mRNA和sCD30水平呈进行性降低,其中肝硬化患者STAT3 mRNA和sCD30水平分别为(1.2±0.2)和(43.6±8.3)U/L及(0.7±0.2)和(21.5±3.7)U/L,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CHB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PBMC STAT3和血清sCD30水平升高,与病情进展关系密切,值得临床进行监测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慢性乙型肝炎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可溶性CD30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丙酮酸激酶M2通过活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影响皮肤鳞状细胞癌上皮间质转化过程
2
作者 刘念念 缪旭 +3 位作者 施健 张冬梅 张俐 陈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52-660,共9页
目的:检测丙酮酸激酶(PK)M2和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p-STAT)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在CSCC A431细胞系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30例CSCC患者肿瘤组织和10例行皮... 目的:检测丙酮酸激酶(PK)M2和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p-STAT)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在CSCC A431细胞系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30例CSCC患者肿瘤组织和10例行皮肤美容手术患者术中修整切除的正常皮肤组织,通过免疫组化SP法比较PKM2和p-STAT3在两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CSCC中PKM2和p-STAT3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采用慢病毒感染法构建靶向敲低PKM2基因的CSCC A431细胞模型,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验证敲低模型的构建效果。通过Transwell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探讨PKM2对A43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TAT3、p-STAT3(Tyr705)、N-cadherin、Vimentin和Slug蛋白的表达。结果:PKM2和p-STAT3在CSCC中均高表达,且两者表达水平之间呈正相关。PKM2和p-STAT3在CSCC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在A431细胞中敲低PKM2基因后,p-STAT3(Tyr705)、N-cadherin和Slug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TAT3和Vimentin表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KM2和p-STAT3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CSCC的发生及发展,且PKM2可能通过活化STAT3促进CSCC上皮间质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激酶M2 皮肤鳞状细胞癌 上皮间质转化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原文传递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在主动脉瘤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3
作者 陈远洋 王志维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98-1400,共3页
主动脉瘤(aortic aneurysm,AA)是一种在中老年男性患者中常见的大血管疾病,在65岁以上男性患者中发病率高达9%。主要表现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局部主动脉血管壁扩张或膨出,超过正常直径1.5倍以上[1]。动脉粥样硬化、感染、外伤等均有可能导... 主动脉瘤(aortic aneurysm,AA)是一种在中老年男性患者中常见的大血管疾病,在65岁以上男性患者中发病率高达9%。主要表现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局部主动脉血管壁扩张或膨出,超过正常直径1.5倍以上[1]。动脉粥样硬化、感染、外伤等均有可能导致AA的发生发展,而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ular cells,VSMC)凋亡、主动脉中膜退行性病变一直被认为是AA发生的主要病理标志[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3作为一种常见的急性反应因子,在多种组织器官中表达,参与细胞增殖、凋亡、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过程[3]。近年研究表明,STAT3及其相关信号转导参与调控VSMC的增殖凋亡及表型转化,进而参与AA的发生发展,现就STAT3对AA调控机制以及STAT3抑制剂对AA疗效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信号转导 STAT3转录因子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血管紧张素Ⅱ
下载PDF
从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探讨牛磺酸对Aβ_(25-35)所致神经干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4
作者 李婷君 王晶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30-36,共7页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Aβ_(25-35)损伤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保护作用,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该研究自2019年3—11月通过Aβ_(25-35)损伤实验室提取的神经干细胞模型,探讨牛磺酸和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J...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Aβ_(25-35)损伤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保护作用,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该研究自2019年3—11月通过Aβ_(25-35)损伤实验室提取的神经干细胞模型,探讨牛磺酸和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的作用关系。从出生48 h内的C57BL/6乳鼠海马区提取NSCs,以25µmol/L浓度Aβ_(25-35)诱导NSCs,建立体外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样NSCs模型(AD-NSCs),并利用不同浓度的牛磺酸共同孵育,分为对照组、模型组(25µmol/L)、Aβ_(25-35)+牛磺酸5 mmol组、Aβ_(25-35)+牛磺酸10 mmol组、Aβ_(25-35)+牛磺酸15 mmol组及Aβ_(25-35)+牛磺酸20 mmol组,共六组。利用CCK-8法检测各组NSCs活力,细胞成球率、EDU染色检测各组NSCs增殖能力;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NSCs分化能力;Real-time 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及胱天蛋白酶-3(caspase-3)mRNA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总-Janus激酶2(t-JAK2)、总-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t-STAT3)、磷酸化JAK2(p-JAK2)及p-STAT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100.00%)相比,模型组NSCs活力[(61.25±6.36)%]显著降低;细胞球半径长度及增殖比例显著降低;NSCs向神经元分化比例降低;Bax/Bcl-2比值及caspase-3 mRNA表达显著升高;p-JAK2及pSTAT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61.25±6.36)%]相比,牛磺酸各浓度[(74.82±5.14)%、(81.58±7.03)%、(74.32±8.27)%、(69.33±4.36)%]均显著改善AD-NSCs活力;显著增加细胞球半径长度并促进其增殖;显著促进AD-NSCs向神经元分化;显著降低Bax/Bcl-2比值及caspase-3 mRNA表达;此外,牛磺酸还能够抑制pJAK2及p-STAT3蛋白表达,上述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磺酸对Aβ_(25-35)所致的神经干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干细胞 增殖分化 凋亡 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
下载PDF
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Y705)在子宫腺肌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王静 杨阳 +3 位作者 杨宁 邓晓惠 杨兴升 晁岚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1-267,共7页
目的通过检测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Y70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正常子宫内膜与子宫腺肌症在位内膜中的定位与表达,探讨p-STAT3(Y705)和VEGF在子宫腺肌症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4例正常... 目的通过检测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Y70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正常子宫内膜与子宫腺肌症在位内膜中的定位与表达,探讨p-STAT3(Y705)和VEGF在子宫腺肌症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4例正常子宫内膜和14例子宫腺肌症在位内膜中p-STAT3(Y705)和VEGF的定位和表达情况;Real-time PCR检测正常子宫内膜与子宫腺肌症在位内膜组织中STAT3 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正常子宫内膜与子宫腺肌症在位内膜组织中p-STAT3(Y705)、STAT3和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p-STAT3(Y705)主要在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腺肌症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核中表达,子宫腺肌症在位内膜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腺肌症在位内膜相应的增殖期和分泌期p-STAT3(Y705)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腺肌症在位内膜中,STAT3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VEGF主要表达在腺上皮细胞中,子宫腺肌症在位内膜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腺肌症在位内膜相应的增殖期和分泌期VEGF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STAT3(Y705)促进血管生成对子宫腺肌症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子宫腺肌症 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Y705)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在大细胞肺癌NL9980细胞系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7
6
作者 于涛 徐岩岩 +3 位作者 宫婷 邵宜 刘刚 钟殿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70-774,共5页
背景与目的: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IL-6/STAT3)信号通路在很多恶性肿瘤中存在过度激活及表达,包括白血病、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多发性黑色素瘤、乳腺癌以及前列腺癌等,但其在大细胞肺癌中的研究少见。该研究旨在探索大细... 背景与目的: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IL-6/STAT3)信号通路在很多恶性肿瘤中存在过度激活及表达,包括白血病、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多发性黑色素瘤、乳腺癌以及前列腺癌等,但其在大细胞肺癌中的研究少见。该研究旨在探索大细胞肺癌NL9980细胞系中IL-6/STAT3信号通路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外源性IL-6设立5个浓度梯度(终浓度分别为0、1.0、5.0、10.0和20.0 ng/mL),分别对NL9980细胞系进行干预。运用噻唑蓝(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活力改变,并确立IL-6干预的最佳浓度。采用RT-PCR技术检测IL-6/STAT3相关基因及其下游调控基因Bcl-2、VEGF和CYCD1的m RNA表达量,并将IL-6/STAT3相关基因与下游基因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外源性IL-6可促进NL9980细胞系的增殖,其最佳干预浓度为5 ng/mL(F=8.11,P<0.05)。信号通路相关基因IL-6及STAT3的m RNA表达量均以5 ng/mL组最高,分别为4.78±0.09和5.17±0.05(P<0.05);下游调控基因中,Bcl-2、VEGF及CYCD1的m RNA表达量均在5 ng/mL组最高,分别为4.52±0.14、4.12±0.12和3.98±0.17,其余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下游基因中Bcl-2、VEGF、CYCD1与IL-6(r=0.952,r=0.836,r=0.880)和STAT3(r=0.995,r=0.746,r=0.800)呈正相关性。结论:IL-6可促进大细胞肺癌NL9980细胞系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活化IL-6/STAT3信号通路并上调相关基因Bcl-2、VEGF和CYCD1的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大细胞肺癌 机制
下载PDF
哮喘小鼠气道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的表达与活化及其与气道炎症的关系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艳明 农光民 李树全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5-169,共5页
目的研究气道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哮喘小鼠气道中的表达与活化,及其与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 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未干预组和AG490干预组,每组10只。建立小鼠哮喘模型,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 目的研究气道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哮喘小鼠气道中的表达与活化,及其与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 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未干预组和AG490干预组,每组10只。建立小鼠哮喘模型,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炎性细胞分类计数,ELISA检测BALF中IL-4、IL-5、IL-6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肺组织中STAT3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STAT3和p-STAT3水平。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E染色显示哮喘未干预组可见明显气道炎症改变,AG490干预组炎症改变较轻;AG490干预组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EOS)以及IL-4、IL-5水平均低于哮喘未干预组(P<0.05)。哮喘未干预组气道STAT3表达水平、肺组织STAT3和p-STAT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G490干预组肺组织p-STAT3水平明显低于哮喘未干预组(P<0.05)。哮喘小鼠气道STAT3表达水平及肺组织p-STAT3水平分别与BALF中EOS计数、IL-4、IL-5、IL-6水平等呈正相关(P<0.05)。结论哮喘小鼠气道STAT3蛋白表达上调及活化程度增加,与气道IL-6的升高和Th2优势的气道炎症相关,IL-6/STAT3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哮喘气道炎症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白介素-6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TH2细胞因子 气道炎症 小鼠
下载PDF
运动对大鼠心肌营养因子1与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蕴红 王志强 +2 位作者 梁蕾 赵明华 唐朝枢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5-86,78,共3页
目的:探讨运动对大鼠心肌营养因子1(cardiotrophin-1,CT-1)以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3,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70只雄性SD大鼠进行跑台递增负荷运动,采用Western blot测定安静... 目的:探讨运动对大鼠心肌营养因子1(cardiotrophin-1,CT-1)以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3,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70只雄性SD大鼠进行跑台递增负荷运动,采用Western blot测定安静时和急性运动后即刻、1h、3h、5h、12h、24h心肌CT-1以及p-STAT3/STAT3的表达。结果:运动后大鼠心肌CT-1表达量升高,其中运动后3h和5h时显著高于安静组(P<0.05),运动后12小时下降到运动前水平。运动后大鼠心肌p-STAT3/STAT3蛋白表达比值升高,其中运动后5h时显著高于安静组(P<0.05),运动后12h下降到运动前水平,运动后24h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P<0.01)。结论:运动激活CT-1/STAT3通路,这种激活可能与运动中心肌功能代谢变化和运动诱发心肌肥大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心肌 心肌营养因子1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原文传递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通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万军 叶晶 +4 位作者 吉庆伟 刘伶 施莹 石磊 林英忠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1736-1739,共4页
在心血管系统中,慢性炎症、氧化应激和压力负荷等因素都可以引起相应信号通路的激活及下游信号分子的转导,导致心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而致病。信号转录和转导激活因子(Stat)在心血管疾病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Stat3信号通路... 在心血管系统中,慢性炎症、氧化应激和压力负荷等因素都可以引起相应信号通路的激活及下游信号分子的转导,导致心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而致病。信号转录和转导激活因子(Stat)在心血管疾病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Stat3信号通路参与了高血压、心肌肥厚、缺血再灌注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心房颤动、急性心肌梗死等,其被不同的配体激活以后发挥的生物学效应也不尽相同,甚至扮演着完全相反的作用。本文就Stat3信号通路在不同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通路 高血压 心肌肥厚 缺血再灌注损伤 动脉粥样硬化 扩张型心肌病 房颤 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 综述
下载PDF
乳腺癌中白介素-1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玉柱 韩龙才 +4 位作者 张华 刘新唐 张海军 林秋全 王磊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8年第6期783-787,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白介素-11(interleukin 11,IL-1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在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水平,探讨IL-11和STAT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 目的通过研究白介素-11(interleukin 11,IL-1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在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水平,探讨IL-11和STAT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两个变量的相关性。方法将160例乳腺癌和2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L-11、STAT3在乳腺癌组织、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IL-11、STAT3与不同分子分型(LuminalA、LuminalB、基底样型、HER-2过表达型)、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了解IL-11、STAT3在乳腺癌表达中的相关性。结果在乳腺癌中IL-11、STAT3的阳性率分别为78.8%、76.3%,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的阳性率15.0%、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中IL-11与STAT3表达呈正相关,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456,P=0.002)。结论乳腺癌组织中IL-11与STAT3表达呈正相关,乳腺癌中IL-11、STAT3表达情况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两者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白介素-11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下载PDF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及调控基因与卵巢癌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敏(综述) 凌斌(审校)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60-63,共4页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是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受体信号的下游基因,不仅参与人体的正常生理过程,而且与肿瘤的生长、转移、浸润有关。研究发现,STAT3受到维甲酸-干扰素诱导的死亡相关基因19(GRIM-19),SOCS3,PTEN和PIAS3等基因的...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是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受体信号的下游基因,不仅参与人体的正常生理过程,而且与肿瘤的生长、转移、浸润有关。研究发现,STAT3受到维甲酸-干扰素诱导的死亡相关基因19(GRIM-19),SOCS3,PTEN和PIAS3等基因的调控,其调控基因的异常表达将引起STAT3的持续激活和表达升高,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在卵巢癌的发病机制中STAT3信号转导通路的持续性激活至关重要,其激活并且有基质金属蛋白酶类、Bcl-2家族成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er2基因的参与,在肿瘤的细胞抗凋亡、血管重建、浸润转移、药物耐药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卵巢癌免疫治疗方面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维甲酸-干扰素诱导的死亡相关基因19 卵巢癌 调控基因 信号转导通路 免疫治疗
下载PDF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与宫颈癌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自辉 叶红 刘秀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5-107,共3页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如何阻止宫颈癌前病变向宫颈癌的恶性进展已成为近年来防治宫颈癌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宫颈...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如何阻止宫颈癌前病变向宫颈癌的恶性进展已成为近年来防治宫颈癌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将STAT3作为宫颈癌防治的新靶点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人乳头瘤病毒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2经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通路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苏氨酸495磷酸化及小鼠内皮功能和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万军 叶晶 +4 位作者 吉庆伟 刘伶 施莹 石磊 林英忠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367-371,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2(IL-22)经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苏氨酸495(thr495)磷酸化及小鼠内皮功能和血压的影响,为治疗高血压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随机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成6组,分别为二甲基亚砜...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2(IL-22)经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苏氨酸495(thr495)磷酸化及小鼠内皮功能和血压的影响,为治疗高血压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随机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成6组,分别为二甲基亚砜溶剂处理组(对照组),重组人IL-22组,S31-201组,S31-201+IL-22组,Go6976组,Go6976+IL-22组,各组经相应处理后检测Stat3通路活化状态和一氧化氮合酶(e NOS)抑制性位点thr495磷酸化的表达。3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4组,均经腹腔注射给药,第一组给予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第二组给予15μg/kg IL-22(模型组),第三组给予15μg/kg IL-22+二甲基亚砜溶剂(S31-201对照组),第四组给予15μg/kg IL-22+5 mg/kg S31-201(S31-201模型组)。处理14 d后测量尾动脉收缩压、主动脉NO表达、Stat3通路活化状态和thr495磷酸化的表达。结果 HUVECs经过重组人IL-22处理后可以引起Stat3通路活化及e NOS thr495磷酸化增多,这种作用可以被Stat3通路阻断剂S31-201阻断(P<0.05),但蛋白激酶C(PKC)阻断剂Go6976对其没有影响(P>0.05)。IL-22组小鼠较对照组收缩压显著升高,主动脉Stat3通路活化及e NOS thr495磷酸化增多,NO的表达下降,这些作用均可被S31-201阻断(均P<0.05)。结论 IL-22可以通过激活Stat3通路引起内皮功能障碍和高血压。抑制IL-22的生成或Stat3通路的激活是一个预防或治疗高血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炎症 氧化应激 白细胞介素-22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通路 内皮功能障碍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小鼠
下载PDF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相关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成娟 陈宏 门剑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86-589,共4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和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和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探讨STAT3和TGF-β1在SLE发病机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收集40例SLE患者和40例正常人对照的外周血标本,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其PBMC中STAT3和TGF-β1表达水平;利用SPSS16.0分析STAT3和TGF-β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SLE患者PBMC中STAT3和TGF-β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STAT3 mRNA的△CT值分别为2.34±0.38和3.03±0.48(t=7.09,P<0.01);TGF-β1 mRNA的⊿CT值分别为3.54±0.71和4.27±0.81(t=4.30,P<0.01)],且与SLE活动性指数(SLEDAI)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2和-0.37,P均<0.05);活动期的SLE患者STAT3和TGF-β1的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静止期患者[STAT3 mRNA的△CT值分别为2.21±0.38和2.53±0.30(t=2.93,P<0.01);TGF-β1 mRNA的△CT值分别为3.29±0.57和3.81±0.76(t=2.46,P<0.05)];伴有发热的SLE患者STAT3的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无发热的患者[STAT3 mRNA的△CT值分别为2.1 1±0.47和2.40±0.33(t=2.09,P<0.05)]。结论:STAT3和TGF-β1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过程;STAT3和TGF-β1与SLE病情活动性有关;STAT3可能参与了发热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转化生长因子Β1
原文传递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及小凹蛋白1在X射线诱导肺腺癌A549细胞早衰中的调控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丽萍 丁春燕 +2 位作者 田梅 刘青杰 高玲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小凹蛋白1(Cav-1)在X射线诱导A549细胞早衰过程中的调控关系,完善X射线诱导A549细胞早衰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肿瘤细胞A875、BGC-823、A549细胞和正常...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小凹蛋白1(Cav-1)在X射线诱导A549细胞早衰过程中的调控关系,完善X射线诱导A549细胞早衰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肿瘤细胞A875、BGC-823、A549细胞和正常细胞株Hacat细胞中STAT3和Cav-1蛋白表达水平,并检测X射线照射和STAT3过表达及抑制剂处理后A549细胞中p53蛋白、Cav-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肿瘤细胞A875、BGC-823、A549细胞及正常细胞Hacat细胞中STAT3、Cav-1蛋白呈现阳性表达;X射线照射A549细胞后p53蛋白表达增加,STAT3过表达及活化可引起p5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同时抑制Cav-1蛋白的表达。结论:X射线诱导的A549细胞p53蛋白早衰通路部分依赖于STAT3激活,STAT3负向调控Cav-1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细胞早衰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 P53蛋白 小凹蛋白1(Cav-1)
下载PDF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时梅 杨燕初 《医学综述》 2010年第7期1022-1024,共3页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是细胞内关键性的信号转导蛋白,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去分化以及肿瘤的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在胰腺癌、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宫颈癌等肿瘤中均有STAT3的异常表达。现就STAT3蛋白的生物学...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是细胞内关键性的信号转导蛋白,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去分化以及肿瘤的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在胰腺癌、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宫颈癌等肿瘤中均有STAT3的异常表达。现就STAT3蛋白的生物学特性、与肿瘤的关系及其在宫颈癌中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宫颈 肿瘤
下载PDF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对围着床期母胎界面的作用
17
作者 符晓倩 李宁 李慕军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893-896,共4页
胚胎在着床窗植入合适的子宫内膜是妊娠的先决条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胚胎围着床期通过复杂且动态变化的过程,实现对母胎界面各种细胞,包括免疫细胞、蜕膜细胞以及滋养细胞的精密调节。本文主要就STAT3在调控早孕期母... 胚胎在着床窗植入合适的子宫内膜是妊娠的先决条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胚胎围着床期通过复杂且动态变化的过程,实现对母胎界面各种细胞,包括免疫细胞、蜕膜细胞以及滋养细胞的精密调节。本文主要就STAT3在调控早孕期母胎界面构成细胞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着床期 母胎界面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综述
下载PDF
加巴喷丁对糖尿病神经病理痛大鼠背根神经节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苗蓓 周田田 邵翠杰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281-284,共4页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gabapentin, GBP)对糖尿病神经病理痛大鼠背根神经节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80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 组)、糖尿病神经病理痛组( DNP组)、生理盐...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gabapentin, GBP)对糖尿病神经病理痛大鼠背根神经节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80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 组)、糖尿病神经病理痛组( DNP组)、生理盐水+DNP组( SC+DNP组)和加巴喷丁+DNP组( GBP+DNP组),每组20只。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神经病理痛大鼠模型;SC+DNP组和GBP+DNP组于STZ注射15天起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GBP 50 mg/kg,1次/d,连续7天;采用行为学测试测定STZ注射前1天及注射后3、7、10、14、21、28天大鼠缩足反射机械刺激阈值(PWMT)和缩足反射热辐射潜伏期(PWTL),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中p-STAT3的表达。结果与Control 组比较, DNP组PWMT〔(3.8±0.84) g〕降低、PWTL〔(5.9±0.94) s〕缩短,DRG中p-STAT3蛋白的表达上调(P<0.05);与DNP组比较, SC+DNP组大鼠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后,PWMT〔(4.03±0.5) g〕、PWTL〔(6.2±0.7) s〕和p-STAT3蛋白的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与DNP组和SC+DNP组比较, GBP+DNP组PWMT〔(8.4±0.87) g〕升高,PWTL〔(10±1.2) s〕延长, DRG中p-STAT3蛋白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 GBP能减轻大鼠糖尿病神经病理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STAT3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理痛 加巴喷丁 背根神经节 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P-STAT3
原文传递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及鳞状细胞癌抗原在喉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9
作者 邵静 魏鑫鑫 范栩嫚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及鳞状细胞癌抗原在喉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活检或经手术治疗留取病理组织的患者68例。其中获取喉癌病理组织样本68例,癌旁组织25例。应用免疫组化法(SP)检测样品组织STAT3和SCC蛋白质表达...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及鳞状细胞癌抗原在喉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活检或经手术治疗留取病理组织的患者68例。其中获取喉癌病理组织样本68例,癌旁组织25例。应用免疫组化法(SP)检测样品组织STAT3和SCC蛋白质表达水平。比较其阳性率,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喉癌组织中,STAT3和SCC阳性染色大部分出现于细胞质中,细胞核也见表达。喉癌病理组织中STAT3和SCC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临床分期Ⅰ+Ⅱ期、高分化、T1~T2浸润深度患者STAT3阳性率明显低于Ⅲ+Ⅳ期、中低分化、T3~T4浸润深度患者(P<0.05),临床分期Ⅰ+Ⅱ期、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T1~T2浸润深度患者SCC阳性率明显低于Ⅲ+Ⅳ期、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T3~T4浸润深度患者(P<0.05)。结论喉癌组织中STAT3和SCC均呈过表达,STAT3和SCC均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鳞状细胞癌抗原 喉癌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在子宫颈脱落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卫莹 周颖 +5 位作者 李敏 彭程 冯定庆 吴大宝 肖卫华 凌斌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04-506,共3页
目的:研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及下游基因Survivin在子宫颈脱落细胞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RT-PCR方法和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25例子宫颈癌患者和50例正常人的宫颈脱落细胞中STAT3及其下游基因Survivin的表达。结果:子宫... 目的:研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及下游基因Survivin在子宫颈脱落细胞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RT-PCR方法和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25例子宫颈癌患者和50例正常人的宫颈脱落细胞中STAT3及其下游基因Survivin的表达。结果:子宫颈癌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STAT3基因高表达,包括转录水平增高及蛋白表达水平增高,与正常宫颈脱落细胞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游基因Survivin mRNA在宫颈癌脱落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4%(21/25),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T3,Survivin基因在宫颈癌细胞中异常表达,刺激细胞持续异常增殖,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子宫颈 细胞学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基因 Survivi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