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9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IMs家族蛋白在结直肠癌发病相关信号转导通路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尚峰进 李锡勇 +2 位作者 张浩然 韩鹏飞 连长红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13-216,共4页
结直肠癌(CRC)是人类第三大高发恶性肿瘤,也是常见的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之一,2020年全球CRC新发病例193.16万,死亡病例93.52万,分别位于所有恶性肿瘤的第3位和第2位。CRC的发病机制主要归因于维持上皮完整性稳态的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失调。... 结直肠癌(CRC)是人类第三大高发恶性肿瘤,也是常见的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之一,2020年全球CRC新发病例193.16万,死亡病例93.52万,分别位于所有恶性肿瘤的第3位和第2位。CRC的发病机制主要归因于维持上皮完整性稳态的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失调。目前研究表明CRC组织中许多TRIMs家族蛋白的高表达与病人的低生存率密切相关,并认为参与了CRC的发病机制。大多数TRIMs家族成员可通过直接干扰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EMT)以及炎症反应,进而影响CRC的发生和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特定的肿瘤类型和微环境下,部分TRIMs家族成员被发现具有转录因子活性和RNA稳定的复杂生物学活性。该文通过文献回顾,研究和总结TRIMs家族蛋白在CRC发生发展过程中通过信号转导通路的靶向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TRIMS 细胞凋亡 上皮间质转化 信号转导通路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2
作者 黄毅 黄永健 +1 位作者 麦玲 罗婷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27-132,共6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外周血内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苏氨酸激酶受体(aerine-threonine kinase receptors,Smads)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因子与认知...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外周血内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苏氨酸激酶受体(aerine-threonine kinase receptors,Smads)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因子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0月至2022年3月崇左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评分分组,其中存在认知功能障碍54例,无认知功能障碍46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外周血TGF-β、Smad1、Smad3及Smad7 mRNA表达水平;多因素分析通路相关因子与aSAH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评估通路相关因子对aSAH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外周血TGF-β、Smad1、Smad3、Smad7 mRNA表达水平较无认知功能障碍组高(P<0.05);多因素显示,通路相关因子与aSAH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显著相关(P<0.05);ROC显示,通路相关因子联合预测aSAH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aSAH患者外周血内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因子高表达,提示该通路可能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RhoA/ROCK信号转导通路介导高糖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贵芝 刘莎 +1 位作者 张艳 周红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3年第2期28-35,共8页
目的探讨RhoA/ROCK信号转导通路在高糖诱导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增殖和胶原合成中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在1640培养基中培养24 h,实验设置对照组(含5.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含25 mmol/L葡萄糖... 目的探讨RhoA/ROCK信号转导通路在高糖诱导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增殖和胶原合成中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在1640培养基中培养24 h,实验设置对照组(含5.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含25 mmol/L葡萄糖)、高渗透压组(5.5 mmol/L葡萄糖+19.5 mmol/L甘露醇)、高糖+法舒地尔(12.5μmol/L、25μmol/L、50μmol/L)组。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率;采用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试剂盒测定细胞上清中Hyp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测定Ⅰ和Ⅲ型前胶原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肌球蛋白磷酸酶靶亚基1(myosin phosphatase target subunit 1,MYPT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s,JNK)和p38MAPK的磷酸化和总体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MYPT1(0.270±0.007 vs 0.090±0.008,P<0.001)、ERK(0.851±0.027 vs 0.175±0.038,P<0.001)、JNK(0.869±0.037 vs 0.488±0.022,P<0.001)和p38MAPK(0.498±0.020 vs 0.144±0.011,P<0.001)磷酸化水平显著增高,HSC增殖率(A值)(2.372±0.098 vs 1.588±0.087,P<0.001)和Hyp水平(27.924±1.069 vs 17.643±0.112,P<0.001)显著增高,Ⅰ型前胶原mRNA(2.783±0.167 vs 1.004±0.008,P<0.001)和Ⅲ型前胶原mRNA(4.958±0.143 vs 1.098±0.014,P<0.001)表达显著上调。与高糖组相比,高糖+法舒地尔(25μmol/L、50μmol/L)组MYPT1(0.110±0.007,P<0.001;0.101±0.006,P<0.001)、ERK(0.473±0.025,P<0.001;0.223±0.031,P<0.001)、JNK(0.688±0.024,P=0.019;0.576±0.035,P<0.001)和p38MAPK(0.350±0.021,P=0.012;0.305±0.015,P=0.019)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HSC增殖率(A值)(1.819±0.104,P<0.001;1.613±0.103,P<0.001)和Hyp水平(21.430±0.714,P<0.001;18.574±0.825,P<0.001)显著降低,Ⅰ型前胶原mRNA(1.580±0.154,P<0.001;1.167±0.157,P<0.001)和Ⅲ型前胶原mRNA(3.166±0.073,P<0.001;2.524±0.085,P<0.001)表达显著下调。高糖+法舒地尔12.5μmol/L组MYPT1、ERK、JNK和p38MAPK磷酸化水平及Hcy水平均显著高于高糖+法舒地尔25μmol/L组和高糖+法舒地尔50μmol/L组(P均<0.001),高糖+法舒地尔25μmol/L组显著高于高糖+法舒地尔50μmol/L组(P均<0.001)。结论RhoA/ROCK信号转导通路可能通过激活下游的MAPKs介导了高糖诱导的肝HSC的增殖和胶原合成,ROCK可能是防治糖尿病肝纤维化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RhoA/ROCK信号转导通路 高糖 增殖 胶原合成
下载PDF
基于MAPK信号转导通路探究异甘草酸镁对刀豆蛋白A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俊文 范子豪 +7 位作者 田原 徐玲 高耀 曹亚玲 潘桢桢 张向颖 宋岩 任锋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3年第4期47-53,共7页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MgIG)在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 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将20只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MgIG)在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 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将20只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4只)、MgIG组(4只)、Con A组(6只)、Con A+MgIG干预组(6只)。小鼠Con A(25 mg/kg)尾静脉注射12 h,构建急性肝损伤模型,干预组提前1 h给予MgIG(30 mg/kg)腹腔注射。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干扰素诱生蛋白10(interferon-inducibleprotein-10,IP-10)水平,检测IL-6、IL-1β、TNF-α、IP-10的mRNA相对表达量。体外实验中小鼠腹腔单核巨噬细胞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200 ng/ml)分别处理30 min、1 h、2 h和4 h,干预组小鼠腹腔单核巨噬细胞用MgIG(25μg/ml)预处理1h,检测IL-6、IL-β、TNF-α、IP-10炎症因子及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p38 mitogen activited protein kinase, p-p38)、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hospho-c-JunN-terminalkinases,p-JNK)、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hospho-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p-Erk)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 A组相比,Con A+MgIG干预病理切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血清炎症因子[IL-6:(10695.71±4861.94)pg/ml vs (27650.88±5701.79)pg/ml;IL-1β:(13.37±8.18)pg/ml vs (56.55±9.29)pg/ml;IP-10:(3298.43±534.95)pg/ml vs (7413.38±1497.78)pg/ml;TNF-α(63.27±13.97)pg/ml vs (97.06±21.26)pg/ml]及mRNA相对表达量(IL-6:5.23±1.63 vs 16.06±4.55;IL-1β:0.88±0.45 vs 5.44±0.94;IP-10:126.24±29.54vs 454.40±114.81;TNF-α:9.55±2.75 vs 16.46±3.98)均显著降低(P均<0.05)。体外实验表明,与LPS诱导的模型组相比,MgIG干预组p-p38、p-Jnk、p-Erk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同时炎症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IL-6:3627.91±1491.16 vs 6630.40±1149.59;IL-1β:259.92±49.47 vs 658.06±95.06;IP-10:4088.38±790.20 vs 7762.08±1007.42;TNF-α:117.09±15.29 vs 194.56±25.14)也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MgIG通过MAPK信号转导通路降低炎症反应显著改善Con 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为MgIG在改善肝损伤的功能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损伤 异甘草酸镁 刀豆蛋白A 炎症反应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Pfirrmann分级与NF-κB信号转导通路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李晨旭 王想福 +5 位作者 张晶博 陈伟国 赵恒 张万乾 丁艳芳 任毅 《山西中医》 2023年第9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Pfirrmann分级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NF-κB蛋白水平及相关炎性因子含量的相关性。方法:根据Pfirrmann分级,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观察组)及健康自愿者15例(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为Ⅰ级组,观察组(Ⅱ~Ⅴ组)分为4组... 目的:探讨Pfirrmann分级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NF-κB蛋白水平及相关炎性因子含量的相关性。方法:根据Pfirrmann分级,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观察组)及健康自愿者15例(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为Ⅰ级组,观察组(Ⅱ~Ⅴ组)分为4组各15例。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NF-κB蛋白及炎性因子IL-6、MMP-3含量。结果:PfirrmannⅤ级组患者腰腿痛VAS评分及ODI指数明显高于Ⅱ~Ⅳ级组(P﹤0.001);Pfirrmann I级组患者血清NF-κB蛋白及炎性因子IL-6、MMP-3含量明显低于PfirrmannⅡ~Ⅴ级组(P﹤0.001);PfirrmannⅤ级组患者血清NF-κB蛋白及炎性因子IL-6、MMP-3含量明显高于Ⅱ~Ⅳ级组患者(P﹤0.05)。Pfirrmann分级与患者血清NF-κB蛋白及炎性因子IL-6、MMP-3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NF-κB蛋白及炎性因子IL-6、MMP-3与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有关,其含量越高椎间盘退变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Pfirrmann分级 NF-ΚB信号转导通路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外源性白介素17A激活PLC/PRF/5细胞内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抑制HBsAg表达的研究
6
作者 杨凯 潘颖 +5 位作者 宇芙蓉 张发苏 陈谨 严家来 张浩 施维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58-1361,共4页
目的:研究外源性白介素17A(IL-17A)抗HBV活性及其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以分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PLC/PRF/5细胞为模型,通过外源性IL-17A处理细胞48 h,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技术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分析细胞上清液和细胞内HBsA... 目的:研究外源性白介素17A(IL-17A)抗HBV活性及其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以分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PLC/PRF/5细胞为模型,通过外源性IL-17A处理细胞48 h,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技术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分析细胞上清液和细胞内HBsAg含量,并以荧光定量PCR法(F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抗病毒基因及其蛋白含量;pISRE-TA-luc转染至细胞并以IL-17A处理细胞48 h,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干扰素刺激反应元件(ISRE)活性;以Western blot分析IL-17A处理细胞48 h后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分子蛋白表达水平,并以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LY294002进一步验证IL-17A能否通过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发挥抗HBV活性。结果:外源性IL-17A处理PLC/PRF/5细胞后,细胞上清液和细胞内HBsAg含量显著降低,同时细胞内抗病毒蛋白MxA和OAS表达明显升高;IL-17A不能增强细胞内ISRE活性,但激活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通过LY294002抑制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后,IL-17A抗HBV活性及其诱导抗病毒蛋白MxA和OAS表达效应显著被抑制。结论:IL-17A能够通过激活PLC/PRF/5细胞内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诱导抗病毒蛋白表达,从而发挥抗HBV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7A 乙型肝炎病毒 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 抗病毒活性
下载PDF
氟暴露下SH-SY5Y细胞ERK5信号转导通路的改变
7
作者 邱志伟 高峰 +3 位作者 陈从山 张远洋 赵乐 刘艳洁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661-667,共7页
目的检测ERK5信号通路中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P-ERK5)及P-ERK5在氟暴露下SH-SY5Y细胞中的表达,探讨ERK5信号通路与氟暴露下SH-SY5Y神经损伤机制的关系。方法用不同剂量氟化钠(NaF,0.000、0.100、0.200、0.300、0.400、0.500、1.... 目的检测ERK5信号通路中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P-ERK5)及P-ERK5在氟暴露下SH-SY5Y细胞中的表达,探讨ERK5信号通路与氟暴露下SH-SY5Y神经损伤机制的关系。方法用不同剂量氟化钠(NaF,0.000、0.100、0.200、0.300、0.400、0.500、1.000、2.000、3.000、4.000及5.000 mmol/L)处理SH-SY5Y细胞24 h及48 h,采用CCK8实验筛选出低和高剂量氟中毒浓度;再以正常组SH-SY5Y细胞为参照,用低、高剂量氟化钠剂量分别处理SH-SY5Y细胞24 h和48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处理48 h时各组细胞的ERK5 mRNA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P-ERK5、ERK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染氟处理后,0.500、1.000 mmol/L NaF处理SH-SY5Y细胞24 h及48 h细胞的存活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可作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染氟剂量;染氟48 h时,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SH-SY5Y细胞中ERK5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0、0.85±0.08、0.94±0.21,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染氟24 h时,P-ERK5蛋白高氟组较低氟组和正常组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染氟48 h时,染氟组P-ERK5蛋白表达升高,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氟24 h和48 h正常组、低氟组、高氟组P-ERK5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20±0.05、0.28±0.04、0.50±0.18)、(0.28±0.01、0.46±0.02、0.61±0.08);染氟24 h后,总ERK5蛋白升高,高氟组较低氟组、正常组有意义(F=14.731,P<0.05),而染氟48 h后,染氟组较正常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F=17.877,P<0.05),染氟24 h和48 h总ERK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34±0.04、0.36±0.05、0.67±0.12),(0.55±0.02、0.72±0.03、0.78±0.08)。结论ERK5信号通路中P-ERK5蛋白及ERK5蛋白在慢性氟中毒时被激活,随着染氟时间与染氟剂量增加其表达水平出现逐渐升高,其可能参与代偿性神经保护机制对抗氟的神经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露 SH-SY5Y ERK5 信号转导通路 改变
下载PDF
Wnt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在糖尿病足形成过程中的调节机制
8
作者 杨陆涛 张友来 +1 位作者 陈秋莹 曹青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4279-4281,共3页
目的探讨Wnt细胞信号转导蛋白在糖尿病足患者形成过程中的调节机制。方法构建糖尿病足大鼠动物实验模型,选取100只6周龄SD雌鼠为试验对象,将大鼠分为糖尿足病组及对照组各50只。大鼠群按照分组养于两只相同饲料笼。比较两组造模过程中... 目的探讨Wnt细胞信号转导蛋白在糖尿病足患者形成过程中的调节机制。方法构建糖尿病足大鼠动物实验模型,选取100只6周龄SD雌鼠为试验对象,将大鼠分为糖尿足病组及对照组各50只。大鼠群按照分组养于两只相同饲料笼。比较两组造模过程中血糖水平变化、创面愈合情况、创面β-连环蛋白(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表达水平及β-catenin、GSK-3βmRNA表达情况。结果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前两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后第3、7、14天,糖尿病足组血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创面造模第3、7、14天,糖尿病足组创面愈合率、β-catenin含量、β-catenin mRN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GSK-3β、GSK-3βmRN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β-catenin在糖尿病足溃疡愈合过程中呈下降趋势,GSK-3β呈上升趋势,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Wnt细胞 信号转导通路
下载PDF
信号转导通路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立 胡浩 +1 位作者 何玲 李红平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1349-1353,共5页
已知食管癌(EC)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多步骤协同参与的复杂过程。大量研究证实,EC细胞中多条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分子异常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浸润转移、放化疗疗效及生存预后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将对EC的热门信号转导通路研... 已知食管癌(EC)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多步骤协同参与的复杂过程。大量研究证实,EC细胞中多条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分子异常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浸润转移、放化疗疗效及生存预后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将对EC的热门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EC早期诊断、高效治疗及改善预后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信号转导通路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综述
下载PDF
MAPK信号转导通路与肿瘤细胞凋亡
10
作者 季宇彬 孙胜男 +1 位作者 邹翔 高鹏 《中国药理通讯》 2009年第2期24-24,共1页
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是一组可被多种信号激活的丝/苏氨酸激酶。经双重磷酸化激活后可参与细胞的多种生物活性,如调节基因转录,诱导细胞凋亡、调节细胞周期等。而MAPK对细胞凋亡的诱导... 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是一组可被多种信号激活的丝/苏氨酸激酶。经双重磷酸化激活后可参与细胞的多种生物活性,如调节基因转录,诱导细胞凋亡、调节细胞周期等。而MAPK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尤其是对肿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现已发现p38,ERK5,ERK以及JNK4个亚族。其中ERK,JNK,p38MAPK三条通路与肿瘤细胞凋亡关系密切。细胞凋亡是在特定时空发生的、受机体严密调控的细胞“自杀”现象。在肿瘤细胞中,活化的p38可增强c—myc表达、磷酸化p53、参与Fas/Fasl介导的凋亡;可增强TNF-α表达;作用于Caspase家族的上游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某些作用丁p38通路的化疗药物,也是通过诱导凋亡,产生抗肿瘤作用。JN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多种凋亡反应,现阶段研究表明,JNK通路介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是通过磷酸化Bcl-2和Bcl-xL,促进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进而激活Caspase级联反应,最终作用于Caspase-3,导致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K信号转导通路 肿瘤细胞凋亡 Caspase级联反应 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 FAS/FASL介导 JNK信号转导通路 P38MAPK CASPASE家族
下载PDF
电针对抑郁症大鼠海马CREB-BDNF受体后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 被引量:32
11
作者 符文彬 刘健华 +3 位作者 白艳甫 张鹏 叶家盛 樊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3038-3042,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抑郁症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海马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SD成年大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合谷+太冲)和药物组(盐酸氟西汀),每组8只。空白组进行正常饲养,不给予其... 目的探讨电针对抑郁症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海马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SD成年大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合谷+太冲)和药物组(盐酸氟西汀),每组8只。空白组进行正常饲养,不给予其他处理;模型组大鼠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造成抑郁症模型;电针组大鼠造模后电针合谷穴和太冲穴,每日1次,每次15min,左右两侧穴位交替进行,持续21d。药物组大鼠造模后进行氟西汀灌胃,每日1次,持续3w。应激后第7、14、22天观察大鼠Openfield行为学的变化,应激后22d取材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BDNF和CREB的表达。结果(1)应激后第7、14、22天模型组大鼠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较应激前有不同程度的减弱,针刺组于应激后第14天可有效地改善抑郁型大鼠模型的行为学表现,其效果优于药物组(P<0.05)。(2)模型组海马齿状回神经元排列散乱,可见明显肿胀、固缩、变性、脱落等病理改变;针刺组和药物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病变程度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减轻。(3)模型组大鼠BDNF阳性细胞数量较空白组明显减少(P<0.05),针刺组和药物组海马BDNF和CREB的表达较模型组上调(P<0.05)。结论针刺能改善抑郁症大鼠的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的病理变化,CREB-BDNF受体后信号转导通路是针刺抗抑郁的重要途径和作用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抑郁症 受体后信号转导通路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桂枝汤含药血清对小鼠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3、4型及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元件的影响 被引量:29
12
作者 赵保胜 刘洪斌 +6 位作者 马悦颖 隋峰 李兰芳 郭淑英 何希荣 霍海如 姜廷良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桂枝汤含药血清对LPS和Poly(I:C)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Toll样受体(TLR)及其下游主要信号转导通路元件的影响,从mRNA和蛋白水平探讨桂枝汤含药血清防治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基础。方法:用LPS或Poly(I:C)分别刺激RAW264.7细... 目的:研究桂枝汤含药血清对LPS和Poly(I:C)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Toll样受体(TLR)及其下游主要信号转导通路元件的影响,从mRNA和蛋白水平探讨桂枝汤含药血清防治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基础。方法:用LPS或Poly(I:C)分别刺激RAW264.7细胞,加桂枝汤含药血清干预24h后,取细胞上清液测定炎症因子TNF-α和IFN-β的含量;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TLR3、TLR4和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元件MyD88、TRAF-6、TRAM和TRIF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TLR3、TLR4蛋白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法分析MyD88、TRAF-6蛋白表达的强弱。结果:桂枝汤含药血清可显著降低LPS刺激诱导的MyD88、TRAM和TRIF的高表达;Poly(I:C)刺激后,桂枝汤含药血清显著降低TLR3、MyD88和TRAM的高表达。结论:桂枝汤能直接作用于TLR3,抑制其高表达,阻断TLR3胞内信号转导的MyD88依赖和非依赖两条途径,抑制相关基因表达产物TNF-α、IFN-β过度分泌,具有TLR3拮抗剂样作用。桂枝汤也可直接作用于接头蛋白MyD88、TRAM和TRIF,影响TLR4信号转导的MyD88依赖和非依赖性途径,抑制TNF-α、IFN-β的过度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汤 含药血清 巨噬细胞株RAW264.7 TOLL样受体 TLR信号转导通路
下载PDF
低氧激活巨噬细胞内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机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翠萍 谢印芝 +4 位作者 陈鹏 洪欣 肖忠海 马燕 吕永达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5-520,共6页
利用离体培养的巨噬细胞(macrophage)低氧培养模型(1%O2,5%CO2),采用2’,7’-二氯荧光乙酰乙酸盐(2’,7’-dichlo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荧光分光光度法、Western blotting法和逆转录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 利用离体培养的巨噬细胞(macrophage)低氧培养模型(1%O2,5%CO2),采用2’,7’-二氯荧光乙酰乙酸盐(2’,7’-dichlo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荧光分光光度法、Western blotting法和逆转录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chain reaction,RT-PCR)法,观察低氧后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IκBα的酪氨酸(Tyr)磷酸化水平、P65mRNA转录水平以及细胞核内NF-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激活量的变化,探讨低氧激活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机制。结果表明,低氧后细胞内ROS水平、IαBα的Tyr磷酸化水平和细胞核内NF-κB的激活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有时间变化趋势上的先后关系,如先用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500 μmol/L)和Tyr蛋白激酶抑制剂genistein(200μmol/L)预处理,低氧后细胞内IκBα的Tyr磷酸化和NF-κB;活化分别比单纯低氧组下降(P<0.01);另外,低氧后P65 mRNA转录水平也明显增加(P<0.01)。以上结果提示,低氧可能通过细胞内产生ROS,使IκBα的Tyr位点磷酸化,进而使NF-κB活化;另外,NF-κB活性调节除受抑制性亚基IκBα的磷酸化调控外,还可能表现在NF-κB分子各亚基基因自身的转录调控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巨噬细胞 活性氧 核因子ΚB 信号转导通路
下载PDF
复方苦参汤对溃疡性结肠炎DOR-β-arrestin1-Bcl-2信号转导通路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3
14
作者 范恒 张丽娟 +4 位作者 钟敏 刘星星 段雪云 左冬梅 唐庆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47-654,共8页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DOR-β-arrestin1-Bcl-2信号转导通路的干预作用.方法:SD♂大鼠84只(体质量200g±20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复方苦参汤大剂量组、复方苦参汤中剂量组和复方苦参汤小剂量...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DOR-β-arrestin1-Bcl-2信号转导通路的干预作用.方法:SD♂大鼠84只(体质量200g±20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复方苦参汤大剂量组、复方苦参汤中剂量组和复方苦参汤小剂量组,每组14只.除对照组外,其余5组均依据Morris等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后观察记录大鼠的大便和精神状态,并于第3天随机处死2只造模大鼠,取结肠镜下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变化发现:大鼠结肠糜烂、充血及溃疡,证明造模成功.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后给予美沙拉嗪组大鼠3mL/d(0.5g/L)美沙拉嗪混悬液灌胃,复方苦参汤大、中、小剂量组分别按不同含生药浓度的复方苦参汤液3mL/d(0.67、0.34、0.17g/L)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3mL/d灌胃,连续灌胃15d后,禁食24h,处死大鼠,取结肠组织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比较各组结肠组织病理组织学改变,Realtime-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实验大鼠结肠组织的Bcl-2、β-arrestin1及δ阿片受体(delta opioid receptor,DOR)mRNA和蛋白表达表达变化.结果: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Bcl-2、β-arrestin1和DOR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Bcl-2、β-arrestin1和DOR表达明显升高(24.11±12.61vs11.88±5.90,38.90±5.30vs14.34±8.97,23.57±9.96vs9.68±3.94,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美沙拉嗪组和复方苦参汤大、中、小剂量组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Bcl-2、β-arrestin1、DOR表达均显著下降,但美沙拉嗪组和复方苦参汤大、中、小剂量组之间比较Bcl-2、β-arrestin1、DOR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中DOR、β-arrestin1和Bcl-2的表达升高,DOR-β-arrestin1-Bcl-2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了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过程,复方苦参汤可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机制可能与调节该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阿片受体 β-arrestin1 Bcl-2 信号转导通路 溃疡性结肠炎 复方苦参汤
下载PDF
王不留行对奶牛乳蛋白合成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孟海洋 孙晓旭 +4 位作者 王立娜 林叶 袁肖寒 李庆章 高学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1-124,共4页
为确定王不留行对奶牛乳蛋白合成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本试验通过水浸提方法制备王不留行提取液,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经王不留行水浸提液、雌激素及催乳素处理的泌乳期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乳蛋白合成信号分子的表达变化。结... 为确定王不留行对奶牛乳蛋白合成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本试验通过水浸提方法制备王不留行提取液,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经王不留行水浸提液、雌激素及催乳素处理的泌乳期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乳蛋白合成信号分子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王不留行水浸提液、雌激素及催乳素都可以促进p-STAT5、p100、GAS、S6K1及p-mTOR的表达,进而促进乳蛋白合成,且添加蛋氨酸可以促进这一作用。提示,王不留行具有和雌激素、催乳素相似的作用,并在转录和翻译水平调节泌乳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不留行 蛋氨酸 雌激素 催乳素 奶牛 信号转导通路 乳蛋白
下载PDF
Stat3信号转导通路调控bcl-2成员表达及抑制结肠癌细胞凋亡的机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马向涛 余力伟 +3 位作者 王杉 张在兴 杜如昱 崔志荣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2-184,188,共4页
目的转录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通路受细胞因子与生长因子的刺激而活化,参与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凋亡,探讨Stat3反义寡核苷酸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阳离... 目的转录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通路受细胞因子与生长因子的刺激而活化,参与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凋亡,探讨Stat3反义寡核苷酸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Stat3反义寡核苷酸转染人结肠癌HCT116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Western blot检测Stat3、磷酸化Stat3及凋亡家族成员bcl-2、bcl-xL、Mcl-1、Caspase-3的表达。结果转染Stat3反义寡核苷酸后HCT116细胞增殖受抑制,凋亡细胞增多,Stat3、p-Stat3与bcl-2家族成员表达水平下降。结论Stat3信号转导通路活性增高可能与结肠癌发生发展有关,阻断Stat3通路可以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信号转导通路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从肺肠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 被引量:16
17
作者 郑旭锐 杨宇 +2 位作者 郑秀丽 惠毅 刘旺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88-2390,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模型大鼠肺组织和结肠组织ERKmRNA水平的变化,从ERK信号通路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方法实验设空白对照组、肺病组、肠病组和肺肠同病4组。取各组大鼠的肺和结肠组织,用RT-PCR法检测其ERKmRNA的表达,分析肺病、... 目的通过观察模型大鼠肺组织和结肠组织ERKmRNA水平的变化,从ERK信号通路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方法实验设空白对照组、肺病组、肠病组和肺肠同病4组。取各组大鼠的肺和结肠组织,用RT-PCR法检测其ERKmRNA的表达,分析肺病、肠病、肺肠同病之肺组织和结肠组织ERKmRNA水平变化的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病组大鼠的肺组织及其结肠组织ERK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肠病组大鼠的肺组织及其结肠组织ERK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肺肠同病状态下,大鼠肺组织及其结肠组织ERKmRNA水平与肺病组、肠病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肺病状态下可引起结肠组织ERKmRNA水平的升高,肠病也可影响肺组织ERKmRNA水平的升高,从ERK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上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肠 ERK信号转导通路 肺与大肠相表里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RK1/2信号转导通路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镇澜 刘义 +5 位作者 吕立群 陈宏 海娜 廉红梅 满奕村 刘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6-451,共6页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17β-E2)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转导通路活化的影响,探讨ERK1/2信号转导通路在介导雌激素促进内异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内异症...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17β-E2)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转导通路活化的影响,探讨ERK1/2信号转导通路在介导雌激素促进内异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用1×10^-6mol/L 17β-E2处理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不同时间(0~120 min),然后用MTT法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活性和ERK1/2的活化情况,检测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活性最强的时间点。用Western blot和MTT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ERK1/2抑制剂PD98059对1×10^-6mol/L 17β-E2作用20 min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活性及ERK1/2活性的变化。结果 1×10^-6mol/L的17β-E2作用20 min时,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活性最强,ERK1/2活化在17-βE2作用10 min后出现,在20 min时达高峰;随着PD98059作用浓度的增加,ERK1/2活化水平逐渐下降,浓度为50μmol/L时已被完全阻断;随着PD98059作用浓度的增加,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活性逐渐下降,在50μmol/L和100μmol/L时,活性最低,但此时仍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 17β-E2增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活性可能与17β-E2通过非转录机制,迅速激活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ERK1/2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非转录途径 17Β-雌二醇 ERK1/2信号转导通路
下载PDF
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9
作者 杜彦艳 刘鑫 单保恩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03-806,共4页
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在生物发育、细胞转运及细胞凋亡等生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异常活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本文对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及其新的研究进展、与肿瘤的关系和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肿瘤 WNT信号转导通路 Β-CATENIN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对Toll样受体34、型及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1
20
作者 赵保胜 刘洪斌 +6 位作者 马悦颖 隋峰 李兰芳 郭淑英 何希荣 霍海如 姜廷良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15-20,共6页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对细菌脂多糖和双链RNA病毒核酸类似物聚肌胞刺激的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 Toll样受体(TLR)及其下游主要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用脂多糖、聚肌胞分别刺激RAW264.7细胞,同时给予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进行...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对细菌脂多糖和双链RNA病毒核酸类似物聚肌胞刺激的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 Toll样受体(TLR)及其下游主要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用脂多糖、聚肌胞分别刺激RAW264.7细胞,同时给予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进行干预,24 h后,取细胞培养上清液,ELISA法测定炎症因子TNF-α和IFN-β的含量,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TLR3、TLR4和下游信号转导通路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TOLL样受体相关分子(TRAM)和TOLL样受体相关的干扰素活化子(TRIF)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TLR3、TLR4蛋白的表达,同时用细胞免疫荧光法分析MyD88,TRAF-6蛋白表达的强弱,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探讨黄连解毒汤对Toll样受体的作用机理。结果: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显著降低LPS诱导的TLR4、MyD88、TRAF-6、TRAM和TRlF的高表达(与单纯LPS刺激组比较,P<0.05或P<0.01);Poly(I:C)刺激后,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仅对TRAM利TRIF的表达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1)。结论:黄连解毒汤能阻断TLR4高表达,阻断TLR4胞内信号转导的MyD88依赖和非依赖两条途径(以阻断非依赖途径为主),抑制相关基因表达产物TNF-α、IFN-β过度分泌,具有TLR4拮抗剂样作用。黄连解毒汤也可直接作用于接头蛋白TRAM和TRIF,影响TLR3信号转录的MyD88非依赖性途径,抑制IFN-β的过度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汤 含药血清 肺巨噬细胞 Toll样受体3型 Toll样受体4型 TLR信号转导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