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6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推动绿色发展:理论溯源与实践探讨
1
作者 洪富艳 孙建国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0-34,44,共6页
随着绿色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我国政府不断完善环境信息公开理论与实践,但仍存在着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政府尚未与公众形成良性互动、信息公开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亟待完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促进政府与公众的双向互动、提... 随着绿色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我国政府不断完善环境信息公开理论与实践,但仍存在着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政府尚未与公众形成良性互动、信息公开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亟待完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促进政府与公众的双向互动、提高环境信息公开质量,从而协调促进人与环境的关系,达到有效实施环境善治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信息公开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
下载PDF
政府信息公开如何影响安全生产治理绩效--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2
作者 刘鹏 张嵛楠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1,177,共10页
政府信息公开被视为有效改善政府绩效和实现善治的重要手段。基于对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台湾省)2010—2017年面板数据的分析,有助于检验安全生产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效果以及探讨地方政府的信息公... 政府信息公开被视为有效改善政府绩效和实现善治的重要手段。基于对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台湾省)2010—2017年面板数据的分析,有助于检验安全生产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效果以及探讨地方政府的信息公开水平对其安全生产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安全生产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安全生产治理的绩效,政府信息公开水平也与安全生产治理效果显著相关。公众对信息的关注意愿和公众对信息的获取能力都对信息公开效应的发挥起到了负向的调节作用。同时,政府信息公开可以通过提升市场化水平、增加第三方参与来改善地方安全生产治理绩效。因此,各级政府要注重完善安全生产的信息公开制度,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公开水平,也要结合多主体的需求和特点,使信息公开进一步合理化,从而有效发挥政府信息公开的积极作用,促进中国现代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公开 安全生产治理 赋权理论 省级面板数据
下载PDF
论人大会议信息公开的实践隐忧与完善路径
3
作者 陈伟斌 黄旭萍 《人大研究》 2024年第5期51-60,共10页
人大会议信息公开,是人民主权的必然要求,也是督促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需要,对于提高立法与决策的民主性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各级人大虽大多已通过议事规则与公民旁听办法对此进行了规定,但仍存在缺乏统筹性的人大会议信息公开制度规范、... 人大会议信息公开,是人民主权的必然要求,也是督促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需要,对于提高立法与决策的民主性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各级人大虽大多已通过议事规则与公民旁听办法对此进行了规定,但仍存在缺乏统筹性的人大会议信息公开制度规范、公民旁听办法不完善、会议的过程性文件并未对公众公开等问题。健全与完善人大会议信息公开制度,应制定统一而有弹性的人大会议信息公开规范;细化人大会议旁听、报道制度并构建会议记录的发布和刊载制度;应允许公民依法申请查阅人大会议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 公民旁听 信息公开 监督 知情权
下载PDF
城市环境信息公开服务均等化的测度研究
4
作者 胡刃锋 华萌萌 闫阔娇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37-40,共4页
可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大计。为保障城市居民都能享有大致均等的信息公开服务,以环境知情权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为依托,根据相关法律和通过大量阅读文献提取了影响城市信息公开均等化的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而... 可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大计。为保障城市居民都能享有大致均等的信息公开服务,以环境知情权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为依托,根据相关法律和通过大量阅读文献提取了影响城市信息公开均等化的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而构建城市环境信息公开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最终结果证实,城市环境信息公开均等化准则层四维度的重要排序:环境信息公开水平>环境信息互动回应>环境监管信息>环境污染源自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环境 信息公开服务 均等化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汪丽华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7期44-46,共3页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一再上演的食品安全危机揭示我国在信息公开机制上的不足,同时也激发公众对食品安全信息更深层次的认知和更高层次的需求。对此,研究提出具体措施,向大众及时、准确地传递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对食品安全信息公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一再上演的食品安全危机揭示我国在信息公开机制上的不足,同时也激发公众对食品安全信息更深层次的认知和更高层次的需求。对此,研究提出具体措施,向大众及时、准确地传递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对食品安全信息公开体系进行有效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信息公开 消费者 购买决策
下载PDF
中国特色政府信息公开与数据开放关联性分析
6
作者 段尧清 易明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107,共14页
政府信息公开与数据开放是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两者相互促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府信息公开与数据开放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一致性和差异性,两者存在有益共生关系。基于此,未来应优化数据... 政府信息公开与数据开放是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两者相互促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府信息公开与数据开放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一致性和差异性,两者存在有益共生关系。基于此,未来应优化数据要素,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数据开放协同发展。同时,将开放推进到数据层面,实现数据的深度开放和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息公开 数据开放 灰色关联度分析 政策文本计算 多维度分析
下载PDF
会计信息公开披露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朱逸才 曲吉林 《国际商务财会》 2024年第5期11-20,共10页
企业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等情况,是利益相关者决策和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披露不够充分、非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不公开披露等问题为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可乘之机。为此,财政部提出构建会计信息平台... 企业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等情况,是利益相关者决策和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披露不够充分、非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不公开披露等问题为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可乘之机。为此,财政部提出构建会计信息平台,扩大会计信息公开披露范围。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通常表现为正向盈余管理的减少和盈余管理程度的降低。文章以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年报数据为样本,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回归分析,对比上市公司上市前后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会计信息公开披露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会计信息公开披露不足时,公司倾向于进行正向盈余管理,会计信息公开披露增强后,这种现象不再明显;同时,会计信息公开披露降低了盈余管理程度。因此,会计信息公开披露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信息公开披露 盈余管理 会计信息质量
下载PDF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及影响因素——基于推拉锚定模型的研究
8
作者 王善勇 张容玮 陈久松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100,共12页
环境污染会严重影响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公众维护自身环境利益的诉求日益增加。在这种形势下,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政策应运而生。作为中国环境管理政策的重大创新,探究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方向,对于满足社会公众环境诉求,... 环境污染会严重影响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公众维护自身环境利益的诉求日益增加。在这种形势下,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政策应运而生。作为中国环境管理政策的重大创新,探究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方向,对于满足社会公众环境诉求,提高、完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制度与水平,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8—2018年中国120个城市环境信息公开评价指数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利用Push-Pull-Mooring(PPM)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对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公众环境诉求、地区环境质量、政府环境关注度以及地区法治环境从推拉两方面对地方政府环境信息公开产生正向的显著影响;政企关联程度以及政府财政压力作为锚力因素,会对地方政府环境信息公开产生显著的阻碍作用。基于上述结论,文章从完善法治环境,推进政府—企业—公众合作共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 推拉锚定模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再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三需要”标准的撤销
9
作者 洪骥 赵汝慧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9-28,共10页
近年来,“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成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发展趋势,《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对“三需要”标准的撤销即是其表现之一。作为在立法之初被赋予“弥补主动公开不足”与“预防申请公开风险”预期功效的条款,“三需要”制... 近年来,“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成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发展趋势,《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对“三需要”标准的撤销即是其表现之一。作为在立法之初被赋予“弥补主动公开不足”与“预防申请公开风险”预期功效的条款,“三需要”制度因其与维护公民知情权之间的矛盾而极具争议性,学界对于其存废主要存在支持说、反对说、折衷说、法解释学说四种观点。以保障公民知情权为基本导向,新《条例》撤销“三需要”标准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基于信息公开的公法依据、旧法的现实障碍、新法的正向效应三个维度。政府信息公开的进一步落实,需从当前的立法缺口、发展趋势及规范缺陷三个层次入手,强调知情权的独立地位,廓清信息公开救济途径的适用范围,以期政府信息公开沿法治轨道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息公开 知情权 公法原理 民主政治 申请权滥用
下载PDF
财政直达资金信息公开机制探讨
10
作者 王秋水 常鹏 《财政监督》 2024年第7期64-64,共1页
江西省抚州市财政部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财政工作主线,把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动财政直达资金信息全过程公开,以公开促监督,打通... 江西省抚州市财政部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财政工作主线,把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动财政直达资金信息全过程公开,以公开促监督,打通财政资金监管的“最后一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财政制度 财政部门 财政体制改革 主题教育 最后一公里 工作主线 信息公开机制 江西省抚州市
下载PDF
环境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基于法经济学视角
11
作者 肖浩男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0-105,122,共7页
环境信息公开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但在现有制度背景下由于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存在囚徒困境;地方政府作为理性经济人公开环境信息积极性不高以及因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产生的逆向选择与寻租行为,致使政府与相关企业作为环境信息... 环境信息公开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但在现有制度背景下由于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存在囚徒困境;地方政府作为理性经济人公开环境信息积极性不高以及因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产生的逆向选择与寻租行为,致使政府与相关企业作为环境信息公开主体并不能提供充分准确的环境信息。利用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的必要性与困境,建议我国应当建立健全的环境信息公开法律规范体系、积极运用促进性和经济刺激性调整方法进行调控、积极鼓励民间力量参与环境信息公开,以克服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所产生的环境信息供给不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经济学 环境信息公开 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
下载PDF
水利工程招投标信息公开有利于公平竞争
12
作者 储耀钦 《中国招标》 2024年第2期144-146,共3页
水利工程招投标信息公开对促进公平竞争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从多个角度入手,探讨水利工程招投标信息公开的方式、影响因素以及相关政策,揭示其对公平竞争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水利工程领域的相... 水利工程招投标信息公开对促进公平竞争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从多个角度入手,探讨水利工程招投标信息公开的方式、影响因素以及相关政策,揭示其对公平竞争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水利工程领域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招投标信息公开 竞争
下载PDF
试析政务信息公开过程中公民隐私权保护的优化方案
13
作者 黄方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7期58-59,共2页
政务信息公开涉及到大量个人信息,特别是在行政处罚结果公开过程中可能涉及个人敏感信息。公开个人信息需要考虑到保护隐私权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处理政务信息公开与隐私权保护的关系?围绕这两个问题,本文将从公民个人隐私界分、政务信... 政务信息公开涉及到大量个人信息,特别是在行政处罚结果公开过程中可能涉及个人敏感信息。公开个人信息需要考虑到保护隐私权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处理政务信息公开与隐私权保护的关系?围绕这两个问题,本文将从公民个人隐私界分、政务信息公开中隐私豁免的规定及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权衡等方面展开分析,提出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原则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务信息公开 隐私权 个人信息
下载PDF
生态环境行政处罚信息公开的理解与适用
14
作者 陈天佑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4年第3期145-147,共3页
新《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增设“信息公开”内容是行政处罚决定公开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具体化要求。其主要内容包括“依法公开”的规范依据、公开的内容以及公开的程序。其中“依法公开”的理解应当以行政处罚决定公开制度的整体法... 新《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增设“信息公开”内容是行政处罚决定公开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具体化要求。其主要内容包括“依法公开”的规范依据、公开的内容以及公开的程序。其中“依法公开”的理解应当以行政处罚决定公开制度的整体法规范体系为依据。这就要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在作出公开决定时应当根据《行政处罚法》第48条“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范围限制,并遵循现有法律规范对公开的方式和内容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行政处罚 处罚信息公开 行政处罚决定公开
下载PDF
面向效果的重大突发自然灾害信息公开质量构架研究
15
作者 刘冰 龙晨翔 《情报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8-561,共14页
信息公开在重大突发自然灾害的风险防范、抢险救灾和应急管理中的作用与价值日益凸显,逐步受到政府管理者和研究者的关注。信息公开的质量直接影响其作用与价值发挥,成为研究焦点。本文以2021年郑州两次暴雨灾害信息公开质量作为研究对... 信息公开在重大突发自然灾害的风险防范、抢险救灾和应急管理中的作用与价值日益凸显,逐步受到政府管理者和研究者的关注。信息公开的质量直接影响其作用与价值发挥,成为研究焦点。本文以2021年郑州两次暴雨灾害信息公开质量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研究方法,立足于信息公开效果,探索建立由时间、信息、机构等基本维度所构成的重大突发自然灾害信息公开质量基本框架,剖析并揭示了该框架所体现的“意义”与“协同”的重大突发自然灾害信息公开质量内涵,体现和折射出重大突发自然灾害中信息公开的“公共性”本质。本文拓展了重大突发自然灾害信息公开理论的内涵,并为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公开质量理论建构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公开质量 信息公开效果 重大突发自然灾害 2021年郑州暴雨
下载PDF
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司法审判状况——基于司法案例的评估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渊 张洁莹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6年第4期105-118,共14页
依法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现代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要举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作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一部基本法规,自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这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 依法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现代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要举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作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一部基本法规,自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这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初步形成。该《条例》经过8年的实施,在推进政务公开,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步伐、保障公民知情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尽管如此,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诸多不足,包括法律制度自身存在的不足,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刊以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实践与完善"设置专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提供的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就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在我国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包括: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社会保险信息公开;另外还包括新《国家安全法》出台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家安全"例外规定的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司法审判等。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社会保险信息公开 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 国家安全 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诉讼
下载PDF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国家安全”例外规定的完善 被引量:3
17
作者 肖卫兵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6年第4期97-104,共8页
依法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现代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要举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作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一部基本法规,自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这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 依法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现代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要举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作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一部基本法规,自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这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初步形成。该《条例》经过8年的实施,在推进政务公开,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步伐、保障公民知情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尽管如此,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诸多不足,包括法律制度自身存在的不足,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刊以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实践与完善"设置专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提供的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就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在我国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包括: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社会保险信息公开;另外还包括新《国家安全法》出台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家安全"例外规定的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司法审判等。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社会保险信息公开 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 国家安全 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诉讼
下载PDF
政府信息公开判决解析——基于各地高级法院二审判决书的解读 被引量:3
18
作者 董妍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6年第4期119-126,共8页
依法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现代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要举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作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一部基本法规,自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这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 依法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现代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要举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作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一部基本法规,自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这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初步形成。该《条例》经过8年的实施,在推进政务公开,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步伐、保障公民知情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尽管如此,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诸多不足,包括法律制度自身存在的不足,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刊以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实践与完善"设置专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提供的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就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在我国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包括: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社会保险信息公开;另外还包括新《国家安全法》出台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家安全"例外规定的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司法审判等。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社会保险信息公开 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 国家安全 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诉讼
下载PDF
社会保险信息公开的现状与完善
19
作者 王小梅 宋君杰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6年第4期91-96,共6页
依法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现代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要举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作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一部基本法规,自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这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 依法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现代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重要举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作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一部基本法规,自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这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初步形成。该《条例》经过8年的实施,在推进政务公开,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步伐、保障公民知情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尽管如此,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诸多不足,包括法律制度自身存在的不足,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刊以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实践与完善"设置专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提供的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就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在我国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包括: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社会保险信息公开;另外还包括新《国家安全法》出台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家安全"例外规定的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司法审判等。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社会保险信息公开 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 国家安全 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诉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