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7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1
作者 朱晓明 初红霞 +1 位作者 唐弢 逯云晶 《中国设备工程》 2024年第8期261-263,共3页
电子信息类专业属于信息技术的支撑专业,这类专业具有专业技术发展迅速应用领域广泛的特点,因此专业思政建设要紧密结合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本文在分析了电子信息类专业特点的基础上,以政治价值观、人生价值观和工程伦理观作为专... 电子信息类专业属于信息技术的支撑专业,这类专业具有专业技术发展迅速应用领域广泛的特点,因此专业思政建设要紧密结合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本文在分析了电子信息类专业特点的基础上,以政治价值观、人生价值观和工程伦理观作为专业思政的建设目标,通过相关思政案例内容详细地探讨了在3个层面目标开展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专业课教师在思政课程设计能力和评价标准2个方面的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电子信息类专业 信息技术 价值观
下载PDF
现代学徒制的“课岗证赛”信息类专业融通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
作者 谭桂华 刘怡然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3期0155-0158,共4页
本文从信息类专业与岗位需求的对接点出发,探讨了现代学徒制与“课岗证赛”融通模式在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施策略与实践。通过紧密对接岗位需求、有机融合课程内容与证书考试、互促互进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现代... 本文从信息类专业与岗位需求的对接点出发,探讨了现代学徒制与“课岗证赛”融通模式在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施策略与实践。通过紧密对接岗位需求、有机融合课程内容与证书考试、互促互进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课岗证赛”信息类专业融通模式,为提升学生技能与就业竞争力、培养优秀信息类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课岗证赛”融通模式 信息类专业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究——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
3
作者 王志明 李晨阳 李飞高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年第5期137-139,共3页
校企协同育人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职业教育全面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形式。针对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存在的政府支持力度不够、高职院校核心地位不突出,企业合作动力不足、学生利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以电子信... 校企协同育人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职业教育全面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形式。针对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存在的政府支持力度不够、高职院校核心地位不突出,企业合作动力不足、学生利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探究了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将学校、企业及社会服务的资源加以整合,搭建优势互补的校企合作机制,实现专业培养和实践教育两者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校企协同育人 电子信息类专业
下载PDF
高校信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探微:现状、困境和进路——基于A高校2018—2022年就业数据
4
作者 邓春远 阎晓如 《未来与发展》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对A高校2018—2022年的信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数据显示出毕业人数增加、就业率降低、毕业去向分布不均等特点。结合数据分析,信息类专业毕业生存在毕业去向结构性失衡、慢就业现象凸显、就业技能薄弱等短板,文章提出“过程... 对A高校2018—2022年的信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数据显示出毕业人数增加、就业率降低、毕业去向分布不均等特点。结合数据分析,信息类专业毕业生存在毕业去向结构性失衡、慢就业现象凸显、就业技能薄弱等短板,文章提出“过程化涵育”“精准化帮扶”等解决对策,从而提升高校信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类专业 毕业生 就业 数据分析
下载PDF
工程教育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5
作者 朱永晓 赵文娟 唐竞耀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1期0033-0036,共4页
新工科的设立必然能够推动我国工程教育事业实现全面发展,CDIO工程教育理念已经变成高等工程教育的一个核心行动战略,进一步引导新工科的持续升级。实验教学属于专业培养计划中实践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把工匠精神与其全面结合,能够在电... 新工科的设立必然能够推动我国工程教育事业实现全面发展,CDIO工程教育理念已经变成高等工程教育的一个核心行动战略,进一步引导新工科的持续升级。实验教学属于专业培养计划中实践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把工匠精神与其全面结合,能够在电子信息类专业实验课堂中制定一个全新的“工匠精神+CDIO”教学体系,这也是推动高职教育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策略,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工科应用型优秀人才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背景 电子信息类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以创新创业大赛为载体的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6
作者 张晓伦 吴学群 +4 位作者 杨海波 陈占 万保峰 马娟 易俊华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63-68,共6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与有力推手,实现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资源融合与创造价值的有机结合。大学生在参赛过程中充分呈现出以赛促学的良好氛围,不断丰富与完善综合素质、不断追求更高专业理论与技能水平...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与有力推手,实现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资源融合与创造价值的有机结合。大学生在参赛过程中充分呈现出以赛促学的良好氛围,不断丰富与完善综合素质、不断追求更高专业理论与技能水平。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呈现出以赛促教的良好风尚,结合学科前沿与行业商业痛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大赛在职业院校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很好地实现了以赛促创的新局面,学生通过参与大赛激励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素质、提高创新创业技能,有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大赛 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产教融合模式思考与探索
7
作者 付麦霞 段宇乐 +2 位作者 杨六栓 牛营营 邢超 《高教学刊》 2023年第31期87-90,共4页
现代产业技术发展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需求量日渐旺盛,也对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模式提出新要求。根据新工科建设倡导的培养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人才的理念,产教融合为地方高校和区域产业深度融合提供有效途径。该文根据当前产业... 现代产业技术发展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需求量日渐旺盛,也对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模式提出新要求。根据新工科建设倡导的培养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人才的理念,产教融合为地方高校和区域产业深度融合提供有效途径。该文根据当前产业发展新需求和高校教学新环境,分析地方院校产教融合现状并针对现存问题发表几点思考。随后结合该校实际情况,分别从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设计和人才质量评价等方面提出电子信息类专业产教融合改革的探索方案,以期为新工科背景下的地方院校产教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电子信息类专业 产教融合 课程体系 人才质量评价
下载PDF
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研究
8
作者 陈宇 刘兆瑜 +5 位作者 温欣玲 秦玉鑫 刘建强 马鹏阁 王丹 张文理 《西部素质教育》 2023年第21期30-33,59,共5页
文章基于国内外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首先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然后阐述了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方向,最后论述了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构建。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 电子信息类专业 高校
下载PDF
电气信息类专业平台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
9
作者 唐求 何赟泽 +2 位作者 曹琳琳 滕召胜 金晶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3年第6期71-74,共4页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平台课程建设中,结合平台课程专业知识,修订了课程教学大纲,设计了体现课程思政新特点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平台课程建设中,结合平台课程专业知识,修订了课程教学大纲,设计了体现课程思政新特点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完善了思政考核机制,构建了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联合培养的“立德树人”培养体系,充分发挥专业课育人主渠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电气信息类专业平台课程 思想教育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信息类专业教学体系优化路径
10
作者 李芳丽 程楠楠 《学周刊》 2023年第30期15-17,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可见目前国家不断增强对教育的关注力度,这便需要各级教育工作者及时推进教育改革工作。在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可见目前国家不断增强对教育的关注力度,这便需要各级教育工作者及时推进教育改革工作。在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信息类专业教学得到了全面推进,为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然而受到教学评价机制、教师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民办高校的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以民办高校信息类专业教学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我国民办高校信息类专业发展现状与“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信息类专业教学实施的要求,并结合“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信息类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信息类专业教学的对策。希望能够为我国民办高校信息类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民办高校 信息类专业 教学体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
11
作者 孙利娟 付成龙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90-93,共4页
探索完善“岗课赛证”育人模式,可以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教学实践中对接职业标准、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课赛融合强化知识技能培养、课证融通保持人才培养的先进性和适应性、加强校企合作、深... 探索完善“岗课赛证”育人模式,可以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教学实践中对接职业标准、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课赛融合强化知识技能培养、课证融通保持人才培养的先进性和适应性、加强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等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探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岗课赛证” 人才培养模式 电子信息类专业
下载PDF
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政探索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富 余效滔 +1 位作者 邓万玉 林羽轩 《改革与开放》 2023年第2期60-65,共6页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和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在推进高校课程思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以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剖析地方高校课程思政的意义,系统梳理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和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在推进高校课程思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以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剖析地方高校课程思政的意义,系统梳理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政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探索相应的解决策略,推进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科课程将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统一,培养出服务地方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地方高校 电子信息类专业 应用型技术人才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13
作者 姜沛 曾景芳 +2 位作者 惠明 张萌 海涛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3年第23期133-135,共3页
为响应国家对新兴工程科技人才的急切需求,应对产业和经济变革,探索了新工科背景下提升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可行路径。从当前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现状出发,剖析了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从人才培养体系... 为响应国家对新兴工程科技人才的急切需求,应对产业和经济变革,探索了新工科背景下提升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可行路径。从当前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现状出发,剖析了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从人才培养体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教师教育能力及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四个方面提出详细改革方案,并持续深入探索和实践,以此提升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电子信息类专业 应用型人才 产教融合
下载PDF
产学研协同的多维度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以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为例
14
作者 吴小娟 方淑红 张璇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45期109-112,共4页
产学研协同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针对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问题,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为例,充分借助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有效协调校企联合优势,分别从高校... 产学研协同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针对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问题,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为例,充分借助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有效协调校企联合优势,分别从高校、企业不同角度出发,探索形成一套长时序、泛空间、多内容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培养具有良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为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实践体系建设模式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育人 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 立体化教学体系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下载PDF
市场维度下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5
作者 林远海 王晓宇 王俊生 《西部素质教育》 2023年第19期86-89,共4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市场维度下企业工程技术人才需求现状,然后阐述了市场维度下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论述了市场维度下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键词 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电子信息类专业 市场维度
下载PDF
基于成果导向的信息类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研究——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信息类专业为例
16
作者 刘欢 《海外英语》 2023年第19期157-159,共3页
文章分析了目前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学生为中心课程建设模式的特点,进而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信息类专业为例,探讨基于成果导向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运用反向设计和矩阵法进行课程建设,研究发现,成果导向的课程建设... 文章分析了目前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学生为中心课程建设模式的特点,进而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信息类专业为例,探讨基于成果导向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运用反向设计和矩阵法进行课程建设,研究发现,成果导向的课程建设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持续改进的模式,是突出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 信息类专业 课程建设
下载PDF
电子信息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17
作者 李大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7期0028-0031,共4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电子信息类专业作为新兴的高等教育领域,怎样在保证专业教育的同时,有效地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索电子信息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电子信息类专业作为新兴的高等教育领域,怎样在保证专业教育的同时,有效地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索电子信息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实践探索,实践效果,存在问题以及改进建议。首先,本文分析了思政教育的基本理论,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的基本理论,以及融合课程思政教育和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的理论依据。其次,通过深入的实践探索,本研究展示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整合与创新,包括对传统课程思政教育的反思和改进,以及基于电子信息专业背景的思政教育内容设计等方面。然后,本研究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评估了实践效果,这包括教师反馈,学生反馈,教学效果评估,以及学生行为和态度的变化统计等方面。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如教师的教学素养和能力,以及学生的接受度和参与度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包括加强教师培训,提升学生参与度,以及持续优化教学模式等。最后,我们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我们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探索,电子信息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类专业 课程思政教育 实践探索 教学效果 改进建议
下载PDF
面向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18
作者 刘忠富 李厚杰 +2 位作者 石立新 施展 陈宏巍 《高教学刊》 2023年第5期121-124,共4页
针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需求,该文分析工程教育背景下实践教学尚需解决的问题,以大连民族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剖析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内涵,提出以面向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多层次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并在不同实践环节中规... 针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需求,该文分析工程教育背景下实践教学尚需解决的问题,以大连民族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剖析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内涵,提出以面向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多层次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并在不同实践环节中规划相应的复杂工程项目,合理设置项目内容要求,引入多样化实践教学形成性能力考核评价标准,以单片机系统课程设计为例详细说明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教学实施过程及能力评价标准。通过改革与实施,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解决工程教育实践环节中如何融合复杂工程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工程问题 实践教学改革 OBE 教学评价 电子信息类专业
下载PDF
电子信息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
19
作者 程文青 邓天平 +2 位作者 曾喻江 关晓方 许炜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3年第1期62-66,共5页
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从学院顶层提出了“一体两翼三融合四统一”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架构,在电子信息类专业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调查了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理解认识情况。结果表明,84.5%学生认为课程思政... 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从学院顶层提出了“一体两翼三融合四统一”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架构,在电子信息类专业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调查了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理解认识情况。结果表明,84.5%学生认为课程思政能促进个人发展。将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的有机巧妙融合,能够实现教书育人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电子信息类专业 立德树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