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7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IGC背景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
1
作者 刘彩娥 韩丽风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1,共6页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AIGC)的出现预示着人工智能新时代的来临,人们的信息行为将因之而改变。这种背景下,高等学校信息素养教育也将面临内容框架与教学模式的重塑。文章对国内外AIGC背景下的信息素养教育相关研究与教...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AIGC)的出现预示着人工智能新时代的来临,人们的信息行为将因之而改变。这种背景下,高等学校信息素养教育也将面临内容框架与教学模式的重塑。文章对国内外AIGC背景下的信息素养教育相关研究与教学实践进行了综述,分析了AIGC的优势与局限以及由此给信息素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教学模式的转变两个维度提出了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AIGC 信息素养教育 批判性信息素养 沉浸式教学 融入式教学
下载PDF
应用型大学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究——基于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
2
作者 赵庆龄 王彤 魏欣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17,共7页
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以基于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的高校信息素养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平台为依托,提出系统性、模块化、递进式的应用型大学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该模式从学生入学... 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以基于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的高校信息素养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平台为依托,提出系统性、模块化、递进式的应用型大学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该模式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离校设置基础、提升、创新3个模块,模块之间相互关联、环环相扣、逐步升级。实践表明,融入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先进理论的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是提升学生的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学科专业素养能力及学术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 研究生创新能力 信息素养教育 《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
下载PDF
信息素养教育的价值表达与营销框架构建——基于ROST CM6和Nvivo12的质性文本分析
3
作者 田野 常红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4-75,113,共13页
国内高校在构建可推广的普适化、情境化和嵌入实践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方面做了诸多努力,但接受信息素养教育的大学生占比还不够普及,信息素养教育在高校尚未被机构内用户广泛接受并持续发展。《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为开展数智时代高... 国内高校在构建可推广的普适化、情境化和嵌入实践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方面做了诸多努力,但接受信息素养教育的大学生占比还不够普及,信息素养教育在高校尚未被机构内用户广泛接受并持续发展。《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为开展数智时代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营销推广提供了制度借鉴,文章运用文本分析工具ROST CM6和Nvivo12对《框架》文本进行质性分析,从社会价值、知识价值、审美价值等8个维度深入挖掘《框架》蕴含的信息素养教育的价值内涵,从价值行动、价值目标、价值功能三个维度构建了信息素养教育的价值营销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素养教育 价值表达 价值营销 《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
下载PDF
医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策略探讨
4
作者 杨俊玲 林赟 +2 位作者 龚波 雍正平 彭羽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62-164,169,共4页
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教育模式和课程设计、图书馆和信息资源、科研能力培养、学术道德和知识产权、跨学科合作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发现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模式... 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教育模式和课程设计、图书馆和信息资源、科研能力培养、学术道德和知识产权、跨学科合作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发现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信息评估能力。同时制定一系列相关措施,以期提高医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素养 医学生 文献检索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高校信息素养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林学专业为例
5
作者 黄秀萍 刘金燕 +1 位作者 叶小真 李庭波 《武夷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3-109,共7页
根据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教学目标,采用PBL、翻转课堂、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将信息素养教育与林学学科相融合,借助问卷星及学习通平台收集调查问卷,获得教学评价。结果显示:信息素养的嵌入式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专业... 根据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教学目标,采用PBL、翻转课堂、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将信息素养教育与林学学科相融合,借助问卷星及学习通平台收集调查问卷,获得教学评价。结果显示:信息素养的嵌入式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有明显促进效果,并得到大部分学生认可,为实现信息素养教学与其他学科专业教育一体化提供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素养 嵌入式教学实践 林学 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
下载PDF
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途径探究
6
作者 牛雨 刘允涛 杨晨鸣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6-39,53,共5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职教育的不断深化,提升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信息素养是指个体在信息时代运用信息技术及信息资源从多维度、多层次、多角度进行信息获取、处理、生成、传递和评价的能力。信息素养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职教育的不断深化,提升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信息素养是指个体在信息时代运用信息技术及信息资源从多维度、多层次、多角度进行信息获取、处理、生成、传递和评价的能力。信息素养的培养不仅有助于高职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还对其终身学习与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普遍较低,存在着信息意识薄弱、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有限等问题。因此,如何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 高职学生 信息素养 教育途径
下载PDF
默会知识论视域下思政案例库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实践探索
7
作者 张小男 陈红岩 《图书馆界》 2024年第1期9-14,27,共7页
默会知识论为立德树人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本文依托默会知识论,深入探析信息素养课程体系的核心思政元素,构建信息素养思政案例库,以东北师范大学为应用场域,通过案例库教学实践为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课程思政提供适切的案... 默会知识论为立德树人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本文依托默会知识论,深入探析信息素养课程体系的核心思政元素,构建信息素养思政案例库,以东北师范大学为应用场域,通过案例库教学实践为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课程思政提供适切的案例教学方案及育人素材。从反思教师个体默会知识与教学行为的内在联系,思政案例库教学辐射信息素养教育全体系,建立网络学术共同体三个维度对思政案例库教学实践进行拓展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默会知识 信息素养 课程思政 案例库
下载PDF
高素质青年农民信息素养的模型构建及量表编制
8
作者 康红芹 李萧阳 赵雨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2,共9页
高素质青年农民培育问题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而信息素养是其培育内容的重要方面。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高素质青年农民信息素养的模型构建及量表编制,发现高素质青年农民信息素养是由信息意识、信息知识、... 高素质青年农民培育问题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而信息素养是其培育内容的重要方面。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高素质青年农民信息素养的模型构建及量表编制,发现高素质青年农民信息素养是由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因子构成的多维度结构,以此为基础编制的高素质青年农民信息素养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我国高素质青年农民信息素养的测评工具,以及应用于未来关于高素质青年农民信息素养及其培育的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素质青年农民 信息素养 模型 量表
下载PDF
消费者信息素养对社区支持农业(CSA)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基于绿色信任的中介效应
9
作者 徐晓鹏 刘影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14,共14页
信息和生态已经成为推进绿色农业发展的主导要素,提升消费者信息素养和绿色信任则是保障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可持续的关键.信息素养分为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绿色信任分为能力信任和善意信任.以新型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的代表社区支... 信息和生态已经成为推进绿色农业发展的主导要素,提升消费者信息素养和绿色信任则是保障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可持续的关键.信息素养分为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绿色信任分为能力信任和善意信任.以新型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的代表社区支持农业(CSA)为例,基于820份CSA消费者调查问卷研究发现:消费者信息素养,以及消费者信息素养的3个维度对CSA可持续发展均具有正向显著影响;绿色信任在消费者信息素养和CSA可持续发展之间起中介作用;能力信任在消费者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CSA可持续发展之间起中介作用;善意信任在消费者信息能力和CSA可持续发展之间起遮掩作用.因此,推进CSA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提升消费者信息素养,加强生产者对网络、电商、物流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而且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产销双方之间的桥梁作用,加强政府部门对CSA的制度和经济支持,为提升消费者绿色信任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支持农业 生产者 消费者 信息素养 绿色信任 绿色农业 乡村振兴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译者信息素养培养中的思政融入路径研究
10
作者 郑东方 张瑞娥 韩名利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4年第1期44-48,共5页
互联网的发展引领传统翻译行业步入信息化时代,译者的信息素养培养也要与时俱进。在课程思政融入高校课堂的当下,分析了课程思政融入和翻译教学有机结合,提出译者信息素养培养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并从译者的文化能力培养、信息意识... 互联网的发展引领传统翻译行业步入信息化时代,译者的信息素养培养也要与时俱进。在课程思政融入高校课堂的当下,分析了课程思政融入和翻译教学有机结合,提出译者信息素养培养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并从译者的文化能力培养、信息意识引导和信息能力提升三个方面着手,为课程思政融入翻译教学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信息素养 融入路径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研究
11
作者 张林红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2-68,共7页
信息素养是新时代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信息素养培育是数字经济时代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通过了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情况,思考数字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培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切入点及落脚点,提出... 信息素养是新时代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信息素养培育是数字经济时代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通过了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情况,思考数字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培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切入点及落脚点,提出农业类高职院校应立足现代农业信息生态环境和乡村振兴发展需求,将人才培养与现代农业产业结构、数字化农业发展紧密结合,不断深化人才培养体系内涵,积极构建数字化框架下的现代农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素养 高职院校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12
作者 薛锋 肖恩 胡萍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27-137,共11页
信息化时代对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发文单位共现、关键词共现等为切入点,运用CiteSpace软件对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教师信息素养研究经历了信息意识觉醒、信息意识发展和信息意识形成三个阶段,慕课、... 信息化时代对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发文单位共现、关键词共现等为切入点,运用CiteSpace软件对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教师信息素养研究经历了信息意识觉醒、信息意识发展和信息意识形成三个阶段,慕课、翻转课堂等热点主题契合当前信息化时代发展要求,研究机构较为分散且缺少研究合作,研究团队间缺乏交流合作,只有少数学者选择小范围合作研究,多数独立研究。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研究体系,强化机构间、团队间和学者间研究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信息素养 可视化分析 知识图谱
下载PDF
信息素养视角下高校学生陷入信息困境的影响因素研究
13
作者 朱世琴 吕佳霖 陈红英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24年第1期59-70,共12页
基于信息素养视角,探究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对信息困境的影响情况,有助于引导高校学生提升自身信息素养,有效突破信息困境。构建不同类型高校学生陷入信息困境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通过K-means聚类方法区分信息素养层次,运用差异性分析、相... 基于信息素养视角,探究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对信息困境的影响情况,有助于引导高校学生提升自身信息素养,有效突破信息困境。构建不同类型高校学生陷入信息困境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通过K-means聚类方法区分信息素养层次,运用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定量化探索不同层次的信息素养与信息困境之间的影响关系。不同分组中的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有所差异,重点本科院校、本科生、大四年级、理工农医类学生的信息素养均高于相同分组中其他群体;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层次对其陷入信息困境的影响不同;高信息素养分组中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与信息困境维度呈现不同程度的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需要分阶段、分类别、多途径贯彻信息素养教育以突破信息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素养 信息困境 影响因素 高校学生
下载PDF
地方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调查研究——以衡水学院为例
14
作者 马英芝 杨丽坤 《衡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5-118,共4页
地方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也关系到高校为地方发展输送高素质合格人才的优劣。信息素养包括信息需求、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及信息道德四个方面。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衡水学院大学生信息素养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地方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也关系到高校为地方发展输送高素质合格人才的优劣。信息素养包括信息需求、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及信息道德四个方面。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衡水学院大学生信息素养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非常认可信息的价值,尊重信息的知识产权,并具备一定的信息检索能力,但对信息素养的相关概念与技术了解不够,很少参加信息素养的相关培训。应该从提高信息素养认知、建立完整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提高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三个途径,来提升地方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大学生 信息素养 衡水学院
下载PDF
师范生信息素养培育中引入移动学习的实证研究
15
作者 查晓瑜 《大学教育》 2024年第3期132-135,148,共5页
教育信息化2.0对师范生信息素养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移动学习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学习方式。为探索师生常用的软件如何有效支持学习活动,提升师范生的信息素养,文章深入研究了移动学习的范畴和基于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整... 教育信息化2.0对师范生信息素养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移动学习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学习方式。为探索师生常用的软件如何有效支持学习活动,提升师范生的信息素养,文章深入研究了移动学习的范畴和基于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整理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并将其引入高校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训练。通过实证研究,探索教师如何利用现有的各项资源进行了相应的教学规划并应用于实践。研究结果证明,移动学习与传统课堂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师范生的信息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学习 信息素养 实证研究 师范生
下载PDF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教师信息素养评价研究
16
作者 原素芳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4-66,共3页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普及和深入,社会对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可对高职教师信息素养开展研究,制定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具体实施方案,用以评价教师的信息素养,进而提升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高职教师 信息素养 评价
下载PDF
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高职学生信息素养调研与分析
17
作者 卢晨 李晓鸥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年第6期175-177,共3页
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支撑。因此,在教育现代化2.0背景下,高职学生将面临新的岗位能力要求。本文以苏州地区为例,通过调研新兴产业岗位能力在信息素养方面... 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支撑。因此,在教育现代化2.0背景下,高职学生将面临新的岗位能力要求。本文以苏州地区为例,通过调研新兴产业岗位能力在信息素养方面的要求,分析目前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探索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各行各业背景下高职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 岗位能力 高职学生
下载PDF
基于AHP模型的高职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8
作者 王晓丽 梁泽琴 陈素玲 《互联网周刊》 2024年第7期60-62,共3页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建立一套完善的职业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标准与评价体系,对于提高职业院校教师信息素养训练的质量,使其规范化,并为受过训练的高职教师的培训效果提供依据,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AHP模型研究高职教师信息...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建立一套完善的职业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标准与评价体系,对于提高职业院校教师信息素养训练的质量,使其规范化,并为受过训练的高职教师的培训效果提供依据,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AHP模型研究高职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AHP模型,构建了高职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在高职教师信息素养评价中,信息意识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模型 高职教师 信息素养 评价指标
下载PDF
立德树人视域下红色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19
作者 焦海霞 《图书馆研究》 2024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立德树人作为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在中国高等教育场域已然全面启动。面对德育使命,信息素养教育责无旁贷。基于信息素养认知逻辑推演构建红色信息素养概念体系,在解读红色信息素养之于德育建设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将信息素养、... 立德树人作为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在中国高等教育场域已然全面启动。面对德育使命,信息素养教育责无旁贷。基于信息素养认知逻辑推演构建红色信息素养概念体系,在解读红色信息素养之于德育建设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将信息素养、红色教育、德育、终身学习等要素纳入红色信息素养场域,尝试性地构建由服务指向、构建逻辑、战略规划、内容设计、模式配置、评价机制等组成的红色信息素养教育体系,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信息素养 红色信息素养 红色教育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