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胃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1
作者 吴志伟 孙燕 +2 位作者 孙长春 范丽华 汪德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2期58-61,共4页
目的观察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胃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靖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胃腺癌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案不同分为单药化疗组和联合化疗组,每组32例。单药化疗组患者... 目的观察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胃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靖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胃腺癌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案不同分为单药化疗组和联合化疗组,每组32例。单药化疗组患者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联合化疗组患者在单药化疗组基础上接受信迪利单抗治疗,2组均持续化疗12周。比较2组近期疗效,化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胃癌患者生活质量问卷(QLQ-ST022)评分,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结果联合化疗组疾病控制率为81.25%,高于单药化疗组的56.25%(χ^(2)=4.655,P=0.031)。化疗12周后,2组血清CEA水平较化疗前降低,且联合化疗组低于单药化疗组(P<0.01);2组KPS评分较化疗前升高,QLQ-ST022评分较化疗前降低,且联合化疗组高/低于单药化疗组(P<0.01)。2组化疗期间恶心呕吐、乏力、口腔黏膜炎、白细胞或血小板下降、皮肤毒性反应、神经肌肉毒性反应、药物性肝炎、免疫性肠炎、免疫性间质性肺炎、甲状腺功能异常、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胃腺癌患者实施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体能状况,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延缓病情进展,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晚期 信迪利单抗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治疗结果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肝癌患者效果及其血清VEGF、MMP-9水平变化
2
作者 董伯升 徐克友 +1 位作者 张静 张淼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524-528,共5页
目的 探讨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肝癌患者效果及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周口市中心医院确诊的80例不可切除肝细胞肝癌患者,根据患者... 目的 探讨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肝癌患者效果及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周口市中心医院确诊的80例不可切除肝细胞肝癌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单抗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口服甲苯磺酸索拉非尼治疗,纳入36例;单抗联合组接受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纳入44例。记录两组患者治疗4个周期后的病情控制率和客观缓解率,比较治疗前、治疗2个周期后、治疗4个周期后血清VEGF和MMP-9水平变化,比较治疗毒副作用发生情况。随访6~30个月,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OS)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结果 单抗联合组患者病情控制率和客观缓解率分别为77.27%和25.00%,对照组分别为44.44%和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单抗联合组患者血清VEGF和MMP-9水平均随着时间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抗联合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为18.18%,对照组为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抗联合组患者脱发和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均为0,对照组分别为22.22%和2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单抗联合组患者中位OS和中位PFS分别为16.9个月和4.8个月,对照组患者中位OS和中位PFS分别为10.5个月和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可以较好地控制不可切除肝细胞肝癌患者病情发展,显著降低血清肿瘤相关因子水平,提高生存率,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迪利单抗 贝伐珠单抗 肝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对晚期肝细胞癌的真实世界研究
3
作者 苏展 车金辉 裴锐锋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3期485-490,共6页
目的探究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对晚期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徐州市肿瘤医院诊治的晚期HC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晚期HCC患者分为索拉非尼组(索拉非尼治疗)和单抗组(信迪... 目的探究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对晚期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徐州市肿瘤医院诊治的晚期HC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晚期HCC患者分为索拉非尼组(索拉非尼治疗)和单抗组(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次要研究终点为客观反应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根据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CTCAE 4.03)评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108例晚期HCC患者,索拉非尼组36例,单抗组72例。单抗组中位PFS和OS显著高于索拉非尼组(P<0.05)。单抗组ORR显著高于索拉非尼组(P<0.05),但两组D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均未发生致命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似。结论与索拉非尼相比,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在晚期HCC中可获得更好的OS和PFS,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肝细胞癌 信迪利单抗 贝伐珠单抗 临床疗效 安全性 总生存期 无进展生存期
原文传递
信迪利单抗致一例免疫相关性肝损害及血小板减少分析与处置
4
作者 谢希晖 王学芳 +2 位作者 张玲 马玉婷 刘静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4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信迪利单抗引起免疫治疗相关性肝损害及血小板减少原因、处理方法及药学监护,保证患者免疫治疗安全有效。方法临床药师全程参与信迪利单抗致免疫治疗相关性肝损害及血小板减少治疗过程,从不良反应发生鉴别、机制、处理方法及后... 目的探讨信迪利单抗引起免疫治疗相关性肝损害及血小板减少原因、处理方法及药学监护,保证患者免疫治疗安全有效。方法临床药师全程参与信迪利单抗致免疫治疗相关性肝损害及血小板减少治疗过程,从不良反应发生鉴别、机制、处理方法及后续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供药学监护。结果信迪利单抗可引起免疫治疗相关性肝损害及血小板减少,尽管免疫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应对接受免疫治疗且存在潜在抗肿瘤治疗风险的患者及时进行基线评估,做好患者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管理,配合临床医生进行相关疾病的评估、干预和治疗,降低肿瘤患者不良反应的预后风险。结论临床药师主动监测并参与肿瘤免疫治疗相关性血液毒性及肝毒性等不良反应分析、药学监护及治疗方案分析,可降低肿瘤不良反应预后风险,为临床行免疫治疗患者提供用药参考及指导,有效提高患者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迪利单抗 免疫治疗 肝损害 血小板减少
下载PDF
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阮鹏飞 吴生保 +1 位作者 刁忆 冯天明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3期425-428,共4页
目的 研究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和外周血Th17/Treg的影响。方法 选取天长市中医院肿瘤二科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接受常规化疗的对照组(30例... 目的 研究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和外周血Th17/Treg的影响。方法 选取天长市中医院肿瘤二科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接受常规化疗的对照组(30例)与接受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的观察组(30例)。比较两组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外周血Th17、Treg细胞水平以及毒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6,P<0.05)。治疗后两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以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CEA、CA125及CYFRA21-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42、25.734、7.842,P<0.05)。治疗后两组Th17、Treg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Th17、Tre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16、4.426,P<0.05)。观察组各项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其中骨髓抑制、发热、肝功能异常以及腹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59、0.884、1.832、0.480,P>0.05),观察组皮疹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00,P<0.05)。结论 采用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确切,可调节患者肿瘤标志物以及T淋巴细胞功能,但其毒副反应情况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信迪利单抗 肿瘤标志物 TH17/TREG 毒副反应
下载PDF
信迪利单抗与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应用于晚期食管癌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赵华 赵胃胃 +2 位作者 马书美 郝朋朋 张超 《中外医疗》 2024年第4期122-125,共4页
目的分析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信迪利单抗与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Albumin Bound Paclitaxel,nab-PTX)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8月-2023年7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 目的分析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信迪利单抗与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Albumin Bound Paclitaxel,nab-PTX)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8月-2023年7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75)患者采用nab-PTX联合顺铂化疗治疗,研究组(n=75)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信迪利单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62.67%)、疾病控制率(89.33%)较对照组的42.67%、76.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7、4.653,P均<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热、肝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信迪利单抗与nab-PTX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疾病控制率与客观缓解率,调节肿瘤标志物的表达,且安全性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迪利单抗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晚期食管癌
下载PDF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
7
作者 覃雪 丁莉 蒋蜀梅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90-395,共6页
目的 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PLC)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方法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资阳市人民医院82个随机双盲实验中,对符合AASLD指南,巴塞罗那(BCLC)分期为B/C期者;肝功能Child-Pugh分... 目的 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PLC)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方法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资阳市人民医院82个随机双盲实验中,对符合AASLD指南,巴塞罗那(BCLC)分期为B/C期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B级的PLC进行研究。经计算机生成的随机列表随机分配,对照组仅行TACE治疗,研究组则采用TACE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连续治疗4周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变化,随访观察远期生存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病人各41例,治疗后1个月时对照组肿瘤控制率(DCR)为80.49%,研究组DCR为92.6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3,P=0.105);治疗后3个月时研究组DCR为87.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P=0.046)。治疗前,研究组甲胎蛋白(AFP)、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及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水平分别为(82.74±5.77)μg/L、(90.27±4.67)μg/L及(148.74±62.15)mg/L,对照组3项指标水平依次为(84.28±6.02)μg/L、(89.74±5.32)μg/L、(156.20±41.03)mg/L,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t=0.48,t=0.64,P>0.05);治疗后研究组AFP、GP-73及AFP-L水平分别为(14.22±2.60)μg/L、(49.39±5.63)μg/L、(82.41±21.75)m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13±6.21)μg/L、(65.28±3.74)μg/L、(117.20±35.62)m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1,t=15.05,t=5.34,P<0.05)。治疗前,研究组CD4+、CD8+及CD4+/CD8+水平分别为(29.17±6.33)%、(27.86±3.92)%、(1.04±0.25),对照组依次为(28.63±5.41)%、(28.53±4.63)%及(1.01±0.2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t=0.73,t=0.60,P>0.05);治疗后研究组CD4+、CD4+/CD8+水平分别为(36.28±4.11)%、(1.33±0.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52±5.01)%及(1.09±0.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9,t=3.00,P<0.05)。治疗前,研究组CD151、CD168、CD9及CD63分别为(94.18±18.33)%、(96.27±16.08)%、(98.52±16.33)%、(94.57±10.96)%,对照组4项数据水平依次为(96.31±21.05)%、(97.24±14.20)%、(99.36±17.41)%、(93.64±12.6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t=0.29,t=0.23,t=0.36,P>0.05);治疗后研究组CD151、CD168指标水平分别为(32.06±6.34)%、(31.28±4.7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7.36±15.03)%、(76.34±11.52)%,而CD9及CD63水平分别为(210.54±27.12)%、(247.02±30.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4.52±12.94)%、(110.32±16.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1,t=23.13,t=22.59,t=25.50,P<0.05)。治疗后随访36~48个月,研究组失访3例,总生存率为47.37%,对照组失访1例,总生存率为2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P=0.040)。研究组≥3级毒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16%,与对照组2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6,P=0.117)。结论 TACE联合PD-1治疗晚期PLC可降低机体肿瘤标志物水平、提升病人的免疫功能及近期疗效,同时可延长病人远期生存率,严重毒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化学疗法 肿瘤 局部灌注 肝动脉热灌注化疗栓塞 信迪利单抗 疗效 生存率
下载PDF
信迪利单抗与贝伐珠单抗联合PP方案对晚期NSCLC患者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8
作者 沈俊杰 金建伟 +1 位作者 阮泽坤 张卫平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1期93-99,共7页
目的探究信迪利单抗(Sintilimab)与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联合PP(培美曲塞+顺铂)方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 目的探究信迪利单抗(Sintilimab)与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联合PP(培美曲塞+顺铂)方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晚期非鳞NSCLC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培美曲塞+顺铂治疗(Chemotherapy)组和培美曲塞+顺铂+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治疗(Sintilimab+Bevacizumab)组。比较两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客观反应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并评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107例患者,Sintilimab+Bevacizumab组53例,Chemotherapy组54例。Sintilimab+Bevacizumab组中位PFS、中位OS均显著高于Chemotherapy组(P<0.05)。Sintilimab+Bevacizumab组与Chemotherapy组O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CR显著高于Chemotherapy组(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相似,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贫血和中性粒细胞下降。结论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PP方案治疗可改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晚期非鳞NSCLC患者DCR,延长患者的PFS和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磷非小细胞肺癌 信迪利单抗 贝伐珠单抗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中晚期肝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9
作者 惠锋 马守成 裴霞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6-91,共6页
目的探究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庆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所有受试者接受TAC... 目的探究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庆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所有受试者接受TACE治疗,对照组采用贝伐珠单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免疫指标[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及药物不良反应。随访3年,记录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61.90%(P<0.05)。研究组、对照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2.86%和8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AFP、CEA、CA199、CD3^(+)、CD4^(+)/CD8^(+)、NK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研究组死亡23例,中位PFS 14个月,中位OS 23个月,3年总生存率为42.50%;对照组死亡26例,中位PFS 10个月,中位OS 20个月,3年总生存率为31.58%。研究组PFS、OS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可有效调节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和免疫因子水平,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肝癌 化疗栓塞术 信迪利单抗 贝伐珠单抗
下载PDF
信迪利单抗联合XELOX方案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
10
作者 黄健华 张云雷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210-1213,共4页
目的探讨信迪利单抗联合XELOX方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50例接受XELOX方案治疗患者纳入对照组,将50例接受信迪... 目的探讨信迪利单抗联合XELOX方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50例接受XELOX方案治疗患者纳入对照组,将50例接受信迪利单抗联合XELOX方案治疗患者病历资料纳入观察组。对比2组治疗前、治疗4周期后治疗效果、肿瘤标志物[癌抗原CA19-9(CA-199)、癌胚抗原(CEA)]、T细胞亚群[CD_(3)^(+)、CD_(4)^(+)、CD_(8)^(+)、CD_(4)^(+)/CD_(8)^(+)]及化疗期间药物毒副作用[甲状腺功能异常、贫血、皮疹、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肝功能损伤],以探讨信迪利单抗联合XELOX方案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A-199、CEA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_(4)^(+)/CD_(8)^(+)、CD_(4)^(+)、CD_(3)^(+)水平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CD_(4)^(+)/CD_(8)^(+)、CD_(4)^(+)、CD_(3)^(+)、CD_(8)^(+)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状腺功能异常、贫血等发生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信迪利单抗联合XELOX方案可降低结直肠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免疫功能,疗效确切且药物毒副反应在可控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信迪利单抗 XELOX方案
下载PDF
新辅助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在局部进展期可切除SiewertⅠ/Ⅱ型胃食管交界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关春根 王翻宁 +2 位作者 孙敬阳 庞瑶 朱自江 《甘肃医药》 2024年第3期198-201,共4页
近年来,中国的胃食管交界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其复杂的解剖位置和贲门结构,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导致该类肿瘤往往在晚期才被发现。与远端胃癌相比,胃食管交界腺癌患者的预后差。近年来,对胃食管交界腺癌的研究逐渐深入,信迪利单... 近年来,中国的胃食管交界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其复杂的解剖位置和贲门结构,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导致该类肿瘤往往在晚期才被发现。与远端胃癌相比,胃食管交界腺癌患者的预后差。近年来,对胃食管交界腺癌的研究逐渐深入,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已被广泛认可为一种安全可行的新辅助治疗方法,成为手术、化疗和放疗后的一种新选择,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然而,随着免疫治疗临床数据的积累,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不良反应逐渐显现。在关注治疗效果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本文基于最新临床研究结果,对可切除SiewertⅠ/Ⅱ胃食管交界腺癌的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迪利单抗 新辅助治疗 腺癌 胃食管交界腺癌
下载PDF
信迪利单抗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例
12
作者 陈肖新 秦俭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1431-1435,共5页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但因个体差异,少数患者使用ICIs治疗后可出现致命性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该文采用淋巴血浆置换术联合糖皮质激素,成功救治了1例因信迪利单抗引起的TEN患者,为免...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但因个体差异,少数患者使用ICIs治疗后可出现致命性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该文采用淋巴血浆置换术联合糖皮质激素,成功救治了1例因信迪利单抗引起的TEN患者,为免疫相关TEN的治疗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淋巴血浆置换术 信迪利单抗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下载PDF
信迪利单抗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例
13
作者 刘揭 吴漫 +4 位作者 谢晨璐 孔越 王家平 何孙香 吴文良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8-468,共1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66岁,体质量75 kg,身高172 cm。2022年3月28日因“咳嗽伴胸闷半年,加重1个月”于外院治疗,初步诊断为左侧肺占位性病变。2022年3月29日行肺穿刺活检,病理报告:(左肺下叶)倾向神经内分泌肿瘤伴大片坏死。行EP方案化... 1病例介绍。患者,男,66岁,体质量75 kg,身高172 cm。2022年3月28日因“咳嗽伴胸闷半年,加重1个月”于外院治疗,初步诊断为左侧肺占位性病变。2022年3月29日行肺穿刺活检,病理报告:(左肺下叶)倾向神经内分泌肿瘤伴大片坏死。行EP方案化学治疗(具体剂量不详)4个疗程,放射治疗30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迪利单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上消化道出血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近期疗效及血清CEA sTim-3 sLAG-3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14
作者 刘昭 任玉川 +2 位作者 张亚鹏 吕晓燕 张立平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335-340,共6页
目的:探究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近期疗效及血清癌胚抗原(CEA)、免疫功能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就诊84例晚期胃癌患者,分组方式为分段随机化法(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 目的:探究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近期疗效及血清癌胚抗原(CEA)、免疫功能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就诊84例晚期胃癌患者,分组方式为分段随机化法(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进行处理,观察组加用信迪利单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疗程(3个月)。记录两组患者化疗1个月后临床效果、治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疗程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糖链抗原(CA)、癌胚抗原(CEA)、MG抗原(MG-Ag)]、免疫功能(sTim-3、sLAG-3)、T淋巴细胞水平(CD3+、CD4+、CD8+)的变化。治疗后随访1年,记录两组生存率。结果:化疗1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毒副作用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疗程后两组CA、CEA、MG-Ag、sTim-3、sLAG-3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CD3+、CD4+均降低,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CD8+均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轻肿瘤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迪利单抗 晚期胃癌 化疗 sTim-3 sLAG-3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同步放化疗治疗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15
作者 吴春锋 蒋健 +1 位作者 朱惠平 柳燕冬 《中国药业》 2024年第3期96-100,共5页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同步放化疗一线治疗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驱动基因阴性NSCLC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同步放化疗一线治疗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驱动基因阴性NSCLC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NP化疗方案(顺铂30 mg/m^(2)+长春瑞滨25 mg/m^(2))+肺内原发灶和区域淋巴结放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200 mg/m^(2)(第1天)。两组患者均以21 d为1个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2.50%和85.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50%和52.5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生活质量调查核心问卷(QLQ-C30)和肺癌专用问卷(QLQ-LC13)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Ⅲ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62.50%比52.50%,P>0.05)。所有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5个月(12~24个月),失访3例。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6.9个月和12.6个月,均显著长于对照组的4.3个月和8.9个月(Log-rankχ2=13.760,31.830,P<0.05)。结论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同步放化疗可提高驱动基因阴性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延长生存时间,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罗替尼 信迪利单抗 非小细胞肺癌 同步放化疗 驱动基因
下载PDF
信迪利单抗辅助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水平的影响
16
作者 刘梦 蔡婧 李景攀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80-285,共6页
目的探讨信迪利单抗辅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以及对免疫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9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A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信迪... 目的探讨信迪利单抗辅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以及对免疫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9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A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肿瘤标志物(CEA、CA125)水平变化,以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水平差异,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疗效整体情况更优((印)Z(正)=-2.327,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ORR(34.69%vs.22.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DCR(71.43%vs.46.94%)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2~T4 CEA、CA125水平相较于T1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两组CEA、CA125水平T1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4,观察组CEA、CA1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67.56±9.55 vs.63.01±9.86)、CD4^(+)(37.95±6.71 vs.31.89±7.15)、CD4^(+)/CD8^(+)(1.72±0.51 vs.1.41±0.39)以及NK细胞(27.35±6.11 vs.22.89±5.7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骨髓抑制(63.27%vs.57.14%)、胃肠道反应(73.47%vs.69.39%)、肝功能异常(30.61%vs.24.49%)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20.41%vs.6.12%)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信迪利单抗辅助A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确切,能够提高肿瘤控制率,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具有一定安全性,但可能增加甲状腺功能减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信迪利单抗 疗效 T细胞亚群 安全性
下载PDF
信迪利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后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
17
作者 周跃 杜旭 +2 位作者 黄岩 张宇 包军波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经信迪利单抗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7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99例接受信迪利单抗治疗的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随访甲状腺功能减退的16例患者作为甲... 目的观察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经信迪利单抗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7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99例接受信迪利单抗治疗的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随访甲状腺功能减退的16例患者作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组,非甲状腺功能减退的83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性别、体重指数、基线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手术史、化疗史、放疗史、病程、治疗线数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女性、体重指数、TPO-Ab阳性为NSCLC患者经信迪利单抗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NSCLC患者经信迪利单抗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风险较高,女性、体重指数、基线TPO-Ab阳性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信迪利单抗治疗 甲状腺功能减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索拉非尼联合信迪利单抗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例
18
作者 邓林 任超 +3 位作者 孙涛 李晰 郭舜 周昂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24-229,共6页
1例67岁女性Ⅳ期右肾癌术后复发伴颅内多发转移癌患者使用索拉非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2周内患者出现发热、颜面部、背部、臀部及四肢红色花斑样皮疹;2 d后发热完全缓解,但双侧肘关节处、臀部及双侧大腿外侧皮肤出现皮下渗液,之后逐渐... 1例67岁女性Ⅳ期右肾癌术后复发伴颅内多发转移癌患者使用索拉非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2周内患者出现发热、颜面部、背部、臀部及四肢红色花斑样皮疹;2 d后发热完全缓解,但双侧肘关节处、臀部及双侧大腿外侧皮肤出现皮下渗液,之后逐渐出现表皮松解脱落伴皮肤破溃;4 d后患者表皮松解面积> 30%体表面积,诊断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采用ALDEN评分进行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判断TEN“很可能”由索拉非尼和信迪利单抗共同诱导。停药治疗后患者TEN痊愈。本文探讨TEN与联合使用索拉非尼和信迪利单抗的相关性及处置措施,可为早期识别和正确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拉非尼 信迪利单抗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药品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顺铂治疗EGFR突变阴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19
作者 侯西栋 张宁 付小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302-1305,共4页
目的分析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顺铂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阴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120例EGRF突变阴性NSCLC患者(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目的分析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顺铂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阴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120例EGRF突变阴性NSCLC患者(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观察组加用信迪利单抗,各60例。均化疗3个周期。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肿瘤标志物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结果观察组临床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细胞生长因子指标水平及肿瘤标志物水平较低(P<0.05);且观察组的CD4^(+)较高、CD8^(+)较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顺铂治疗EGFR突变阴性NSCLC能够提高整体化疗效果,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和肿瘤标志物的表达,减少因化疗药物带来的免疫抑制,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信迪利单抗 紫杉醇 顺铂 疗效
下载PDF
Callispheres-TACE术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有效性
20
作者 张永红 储建华 陈国栋 《肝脏》 2024年第2期202-207,共6页
目的探讨Callispheres-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使用Callispheres-... 目的探讨Callispheres-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使用Callispheres-TACE术治疗,观察组使用Callispheres-TACE术联合信迪利单抗方案治疗。对比两组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CA242、CA724]、肿瘤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肿瘤免疫应答因子[CD3+、CD4+、CD8+、CD4+/CD8+]、癌基因[增殖相关基因(C-myc)、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和抑癌基因[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P16)、铁凋亡蛋白(Hepcidin)]水平并统计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状况。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的AFP、CA242、CA724水平为(405.12±40.86)μg/L、(6.57±1.02)U/mL、(13.34±3.08)U/mL,低于对照组的(557.56±67.45)μg/L、(9.69±1.63)U/mL、(16.34±3.69)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40、12.108、8.377,均P<0.05)。观察组的bFGF和VEGF水平为(3.64±0.57)、(155.71±15.72)pg/mL,低于对照组的(6.33±0.86)、(221.46±36.3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340、12.320,均P<0.05)。观察组的CD3+、CD4+、CD4+/CD8+水平为(68.31±7.42)%、(44.12±5.13)%、1.58±0.26,高于对照组的(56.43±6.36)%、(36.35±4.20)%、1.25±0.14;观察组的CD8+水平为(21.24±2.01)%,低于对照组的(26.34±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15、8.691、11.210、8.288,均P<0.05)。观察组的C-myc、FGF2水平为(1.09±0.14)、(1.21±0.25)pg/mL,低于对照组的(6.75±1.22)、(5.78±1.33)pg/mL;观察组的P16和Hepcidin水平为(11.42±0.83)、(12.95±1.27)pg/mL,高于对照组的(7.45±0.98)、8.42±1.35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80、25.040、22.930、18.130,均P<0.05)。两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6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总生存时间、12个月生存率为(8.12±1.09)个月、(10.35±1.04)个月、72.73%,高于对照组的(6.84±0.87)个月、(8.98±1.43)个月、52.73%(t=6.807、5.823、4.705,均P<0.05)。结论Callispheres-TACE术联合信迪利单抗可能通过抑制病灶生长,改变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失衡,从而延长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生存周期,提高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Callispheres-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信迪利单抗 生存周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