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9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语中的无连接结构及其修辞功能探微
1
作者 邬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期29-33,共5页
无连接结构(asyndeton)本质上是一种并列手段,常见于各类英文文体,语法学家通常从句法层面对其进行分析,而对其偏离常规的语言特征和戏剧效果缺乏系统性研究。其隐藏式的句法连接形式能使句子更加简洁、精致,作为作者有意识的语言选择形... 无连接结构(asyndeton)本质上是一种并列手段,常见于各类英文文体,语法学家通常从句法层面对其进行分析,而对其偏离常规的语言特征和戏剧效果缺乏系统性研究。其隐藏式的句法连接形式能使句子更加简洁、精致,作为作者有意识的语言选择形式,该结构构建了文本以外更多的意义,对作品风格的塑造有着重要作用。该文对无连接结构的定义和常见结构类型进行了梳理,例证分析了不同语境下,其在加快语速、营造氛围、打破节奏、强化整体、激发情感、展现开放等方面的修辞功能,试图通过解码句子隐含的信息来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以提升读者对作品风格和作者创作个性的赏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连接结构 句法 语言选择 结构类型 修辞功能 风格
下载PDF
新闻语篇中多模态元话语及其修辞功能比较研究——以China Daily为例
2
作者 孙悦 《现代语言学》 2023年第8期3491-3499,共9页
元话语作为一种修辞劝说策略,能够影响读者的阅读及其对相关命题的态度,广泛存在于新闻语篇中。本文选取China Daily多模态新闻语篇中的文本和图像为研究样本,自建China Daily文本及图像语料库,结合Hyland & Tse (2004)提出的文本... 元话语作为一种修辞劝说策略,能够影响读者的阅读及其对相关命题的态度,广泛存在于新闻语篇中。本文选取China Daily多模态新闻语篇中的文本和图像为研究样本,自建China Daily文本及图像语料库,结合Hyland & Tse (2004)提出的文本元话语模型和De Groot (2016)提出的视觉元话语模型,探究了China Daily多模态新闻报道中文本及视觉元话语及其修辞功能的异同。研究发现:在文本模态中,作者倾向于使用过渡标记语和框架标记语来实现理性诉诸;使用模糊语和自指语实现人品诉诸;增强语和介入标记语实现情感诉诸。在视觉模态中,作者倾向于使用过渡标记语和解释标记语来实现理性诉诸;使用证源标记语实现人品诉诸;使用增强语和介入标记语实现情感诉诸。文本元话语与视觉元话语的使用及实现的修辞功能的差异可能与模态本身的特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 元话语 视觉元话语 修辞功能
下载PDF
新兴羡余结构“X子”的语言形式及其修辞功能
3
作者 曾丽晶 高群 《保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6-83,共8页
新兴羡余结构“X子”广泛存在于网络平台,其三音节为主音域,“X”多为谓词性成分。对比新兴羡余结构“X子”与传统羡余结构“X子”,追踪两者语言形式上的异同点,发现羡余成分“子”进一步虚化,成为语用标记,可加强语气。“子”赋予整个... 新兴羡余结构“X子”广泛存在于网络平台,其三音节为主音域,“X”多为谓词性成分。对比新兴羡余结构“X子”与传统羡余结构“X子”,追踪两者语言形式上的异同点,发现羡余成分“子”进一步虚化,成为语用标记,可加强语气。“子”赋予整个新兴羡余结构相应的修辞功能,具体表现为凸显言者情态、重构常规语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羡余结构 新兴“X子” 传统“X子” 修辞功能
下载PDF
新兴因果构式“因为A,所以B”的建构与修辞功能 被引量:8
4
作者 温锁林 韩国颖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57,共10页
根据构式的形式与表意特点,本文将汉语新兴因果构式"因为A,所以B"构式义概括为:以简约方式对原因与结果同时予以强调,文章区分了新兴因果构式中的原型构式与边缘构式,详细描述了各种构式的框式成分与结构变项的变化,用构式意... 根据构式的形式与表意特点,本文将汉语新兴因果构式"因为A,所以B"构式义概括为:以简约方式对原因与结果同时予以强调,文章区分了新兴因果构式中的原型构式与边缘构式,详细描述了各种构式的框式成分与结构变项的变化,用构式意义的承继关系解释了造成这些变化的句法、语义及语用的原因。还根据该构式的表意特点描写与分析了构式在语篇中的具体使用情况,特别是使用中出现的一些变化。最后,深入到构式两个变项的语义底层,揭示了推动新兴因果构式生成的认知创新动力与特殊的修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 新兴因果构式 “因为A 所以B” 原型构式 修辞功能
下载PDF
论音译汉字的选择及其修辞功能 被引量:5
5
作者 刘丽华 刘祥清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0-144,共5页
音译不仅是一种译音代义的方法,而且可以是语言修辞中常用、有效的手段。由于汉字同音字占优势,音译过程中汉字选择具有灵活性。音译词有赏心悦目、诙谐幽默、时尚洋气等修辞功能。纯音译词和谐音译词各具不同的修辞功能和修辞效果。
关键词 音译 音译词 汉字选择 修辞功能
下载PDF
英语双关语的类型及其修辞功能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宏瑜 李妍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4期106-107,共2页
英语中的双关语是一种有效的语言修辞手段。本文就英语双关中的谐音双关、语义双关和句法双关进行探讨 ,并论述了它们的修辞功能。
关键词 双关语 谐音双关 语义双关 句法双关 修辞功能
下载PDF
数字的修辞功能 被引量:7
7
作者 李霞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9-20,共2页
数字的修辞功能南开大学讲师李霞数字作为语言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在很久以前就产生了。数字的基本功能是计数。然而,除基本功能之外,还有其他许多功能,如语言上的修辞功能,也就是说,数字在句子中有时并不表示具体的实数,而只是... 数字的修辞功能南开大学讲师李霞数字作为语言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在很久以前就产生了。数字的基本功能是计数。然而,除基本功能之外,还有其他许多功能,如语言上的修辞功能,也就是说,数字在句子中有时并不表示具体的实数,而只是一个虚数,是一种夸张或比喻。例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数字法 修辞功能 曹雪芹 три 修辞手段 修辞效果 两种语言 比喻 对应范围
下载PDF
先秦寓言源流及其修辞功能 被引量:10
8
作者 过常宝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32,共5页
战国寓言并不是一种凭空兴起的新的文体,而是在前代"征引"和"立象尽意"两种经典话语方式上发展而来的。流俗故事和创作故事的引入,使得寓言有了自己的文体意义。《韩非子》中的《储说》、《说林》等篇,通过对"... 战国寓言并不是一种凭空兴起的新的文体,而是在前代"征引"和"立象尽意"两种经典话语方式上发展而来的。流俗故事和创作故事的引入,使得寓言有了自己的文体意义。《韩非子》中的《储说》、《说林》等篇,通过对"征引"或"立象"语言材料的整理、编辑,使得寓言的文体意义更加明显。寓言也因此以"小说"之名在先秦流传。《庄子》中的形象寓言追求启示性,表现为开放的多义性特点。而策士寓言则多经验性的故事,其修辞功能可概括为戏剧性和片面绝对性。它通过虚构等形式特征,剥夺听者的现实立场和对现实的理解能力,同时又以故事化、专题化等方式,将现实矛盾更集中更尖锐地呈现出来,从而得出片面而绝对的结论。战国时代鄙夷神性、德性而依赖世俗经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寓言的发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寓言 征引 立象尽意 修辞功能
下载PDF
新媒介情境下“讽喻”修辞功能的衍变 被引量:2
9
作者 谢元春 吴礼权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27-34,共8页
"讽喻"是汉语与中国文学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修辞法,它有两个非常突出而有效的修辞功能:一是用以说理或游说,可以极大地增强其说服力;二是用于情意展露,显得相当温婉含蓄,可以极大地消解接受者情感、情绪上的抵触,令其思而得之... "讽喻"是汉语与中国文学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修辞法,它有两个非常突出而有效的修辞功能:一是用以说理或游说,可以极大地增强其说服力;二是用于情意展露,显得相当温婉含蓄,可以极大地消解接受者情感、情绪上的抵触,令其思而得之且欣然接受。但是,在新媒介情境下,"讽喻"的修辞功能发生了衍变,派生出了幽默诙谐、炫才示雅等新功能。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新媒介情境下语言的工具性质发生了变化,当今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以互联网与键盘为媒介进行创作,目的并非为了与人交际沟通,而是为了娱乐;二是新媒介情境下"讽喻"文本的建构,大多结合了其他修辞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讽喻 新媒介 修辞功能 衍变 原因
下载PDF
汉语“羡余”现象的本质及其修辞功能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礼权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43-55,共13页
“羡余”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并非是现代汉语中才有的,而是渊源有自,在上古汉语中就存在了。这种现象古今学者都注意到,而且有所论及。但都没有看到其本质所在,这是非常可惜的。对古今汉语中“羡余”现象的考察,可以发现无一不是因为修辞... “羡余”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并非是现代汉语中才有的,而是渊源有自,在上古汉语中就存在了。这种现象古今学者都注意到,而且有所论及。但都没有看到其本质所在,这是非常可惜的。对古今汉语中“羡余”现象的考察,可以发现无一不是因为修辞的需要而产生。“羡余”现象本质上是一种修辞现象,是表达者为了听觉韵律效果或是为了视觉均衡效果而在特定的语境下通过临时配字的结果。正因为是基于这两个目的,因而汉语中的“羡余”表达都具有一定的修辞功能,这就是营造一种韵律上的和谐感或是视觉上的均衡感。从动机看,是为了视听觉的美感,从心理上看,是趋同附众心理,是语言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羡余 语言现象 本质 修辞功能
下载PDF
英汉数字的语义模糊性及修辞功能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兵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6期160-162,共3页
作为语言的一部分,数字不可避免地具有模糊性。英汉民族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导致人们使用数字的差异。笔者从英汉数字的语义模糊性着手,探讨了表达模糊语义的数字在文学作品和日常用语中的修辞功能,即塑造鲜明形象和独特意境,提高语言的... 作为语言的一部分,数字不可避免地具有模糊性。英汉民族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导致人们使用数字的差异。笔者从英汉数字的语义模糊性着手,探讨了表达模糊语义的数字在文学作品和日常用语中的修辞功能,即塑造鲜明形象和独特意境,提高语言的表达效率,使言语表达更委婉、含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数字 语义模糊 修辞功能
下载PDF
数字的修辞功能及翻译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3期120-123,共4页
本文比较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数字的修辞功能 ,即比喻、夸张 ,并通过例句探讨了在翻译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按符合语言的习惯翻译数字 ,总结了最基本的三种译法 ,即 :数字保留法、数字转换法。
关键词 数字保留法 数字转换法 数字 直译 意译 修辞功能 翻译 英语
下载PDF
“诱发合作”视域下隐喻的修辞功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邓志勇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83,共7页
传统上,修辞学把隐喻当作修饰、美化语言的辞格来研究,因此缺乏哲学意义和现实意义。自从Lakoff和Johnson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问世后,隐喻在修辞学中的地位也随之提高。本文以当今修辞学的主流修辞观即修辞是诱发合作的符号行... 传统上,修辞学把隐喻当作修饰、美化语言的辞格来研究,因此缺乏哲学意义和现实意义。自从Lakoff和Johnson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问世后,隐喻在修辞学中的地位也随之提高。本文以当今修辞学的主流修辞观即修辞是诱发合作的符号行为作为阐释框架,探讨了隐喻的修辞功能,涉及情感激发功能、认知导向功能、知识生成与现实建构的功能、论题建构功能,这些功能都是诱发合作的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功能 隐喻 诱发合作
下载PDF
《史记》同义词运用的特殊修辞功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池昌海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6-52,共7页
同义词使用的特殊修辞功能在《史记》中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其一,体现儒家等级伦理文化规约;其二,表现西汉王朝本位意识;其三,记录先秦历史发展印记;其四,显示人物语言和物件的地方特色。
关键词 《史记》 同义词 修辞功能
下载PDF
略谈英语反义词的修辞功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凌如珊 倪景亚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38-41,共4页
英语反义词是一种词汇意义相对、相反的词。它具有多种修辞功能 ,是构成矛盾修饰法、对偶、似非而是的隽语和反语的词汇手段 ,在表达上也有一定的句法结构。
关键词 英语 反义词 修辞功能 词汇
下载PDF
论同语的语用修辞功能的实现 被引量:6
16
作者 潘国英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4年第6期77-79,共3页
同语从本质上属语用功能,其意义属于会话含义,取决于语境,具有丰富的语用修辞作用。从语法上来看,同语的语用修辞功能的实现必须借助于某些句式和副词的使用,并且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从语义上来看,其会话意义的实现必须从事物的本质特征... 同语从本质上属语用功能,其意义属于会话含义,取决于语境,具有丰富的语用修辞作用。从语法上来看,同语的语用修辞功能的实现必须借助于某些句式和副词的使用,并且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从语义上来看,其会话意义的实现必须从事物的本质特征这一角度来考虑;从认知角度看,同语的实现基于人类对于世界的基本认知方式———范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语 修辞功能 实现
下载PDF
英语谚语的修辞背景及修辞功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作友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81-84,共4页
英语谚语具有永恒的魅力 ,修辞格的广泛运用是其魅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英语谚语修辞背景涉及英谚来源与西方修辞学传统。英语谚语修辞功能体现在通过对照、反复、押韵、比喻等修辞手段使之达到流传久远的目的。
关键词 英语谚语 来源 西方修辞 修辞功能
下载PDF
女性演讲者元话语使用特征及修辞功能分析——以希拉里·克林顿竞选演讲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玉莲 张映先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72-78,共7页
以Hyland的元话语分类以及亚里士多德劝说理论为框架,对女性演讲者希拉里·克林顿参加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首场巡回演讲中元话语的特征和修辞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希拉里的女性身份与社会政治角色影响着她演讲的语言特点及元话... 以Hyland的元话语分类以及亚里士多德劝说理论为框架,对女性演讲者希拉里·克林顿参加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首场巡回演讲中元话语的特征和修辞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希拉里的女性身份与社会政治角色影响着她演讲的语言特点及元话语策略的使用,体现了其严谨的思维与出色的领导才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演讲者 希拉里演讲 元话语特征 修辞功能
下载PDF
模糊语言的语义及修辞功能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肇云 杨玲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46-47,共2页
模糊性是语言属性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的模糊造就了英语修辞格。语言的模糊可以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最佳修辞是语言模糊性的表现形式,是表达含蓄言语的重要手段。从语义的角度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模糊语言的修辞功能。
关键词 模糊语言 语义 修辞功能
下载PDF
英语歧义的理解与修辞功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岩 文腊梅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107-110,共4页
基于英语学习者有时候为歧义所困 ,从语义学和语用学的角度讨论了英语歧义的分类、理解和修辞功能 ;通过实例进行研究和分析 ,指出了影响歧义理解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介绍了歧义的积极作用 .
关键词 歧义理解 影响因素 修辞功能 英语 多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