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俳优与戏曲:历史渊源与表演特征
1
作者 戴楚雯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8-77,共10页
中国古代的俳优是一个复杂的群体,作为统治阶层豢养的奴隶,地位卑微却又接近最高权力,既受到恩宠却又被人鄙夷,故而这一群体养成集自卑与智慧于一身的人格。随着宫廷文化下移,包括俳优在内的大批宫廷艺人流落民间,将自身携带的宫廷艺术... 中国古代的俳优是一个复杂的群体,作为统治阶层豢养的奴隶,地位卑微却又接近最高权力,既受到恩宠却又被人鄙夷,故而这一群体养成集自卑与智慧于一身的人格。随着宫廷文化下移,包括俳优在内的大批宫廷艺人流落民间,将自身携带的宫廷艺术与民间艺术相结合,进而促进了民间“百戏”的发展,并在表演过程中体现出“逢场作戏”的表演特征,尤其民间优舞在角抵戏和参军戏中更是有着集中体现。因此,将俳优视为中国戏曲的世俗性源头并非毫无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俳优 优孟衣冠 逢场作戏 戏曲
下载PDF
王禹偁的俳优心理与宋代诙谐文风的发展
2
作者 曾子蓥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46-51,共6页
对于文人士大夫而言,参加宫宴活动、即席赋诗可谓是昼锦之荣。在赏花钓鱼宴等宫宴活动中,翰林学士等词臣奉帝王之命与俳优共同参与宫廷文学的创作,文官们也因此与俳优群体产生了身份认知上的共鸣。而在君主专制强化的背景下,宫廷侍奉身... 对于文人士大夫而言,参加宫宴活动、即席赋诗可谓是昼锦之荣。在赏花钓鱼宴等宫宴活动中,翰林学士等词臣奉帝王之命与俳优共同参与宫廷文学的创作,文官们也因此与俳优群体产生了身份认知上的共鸣。而在君主专制强化的背景下,宫廷侍奉身份和权力支配的政治桎梏也使得不少士人的俳优心理不断强化。王禹偁作为宋初著名的士人,出身孤寒而又仕途多舛,他在诗文创作中也曾多次表露出自己的俳优心理。不仅如此,王禹偁诗文创作中的俳谐情调也反映了两宋时期诙谐文风的盛行和礼乐文化发展的缘由,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宋代时期士人俳优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禹偁 俳优心理 词臣 优谏
下载PDF
曹植诵俳优小说发覆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齐洲 李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3-140,共8页
史载曹植在邯郸淳面前"胡舞五椎锻、跳丸击剑、诵俳优小说数千言",根据相关文献和出土文物可知:此事发生在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年轻的曹植为了在"博学有才章"的名士长者邯郸淳面前展示才华,进行了这些属于俳优技... 史载曹植在邯郸淳面前"胡舞五椎锻、跳丸击剑、诵俳优小说数千言",根据相关文献和出土文物可知:此事发生在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年轻的曹植为了在"博学有才章"的名士长者邯郸淳面前展示才华,进行了这些属于俳优技艺的表演。"胡舞五椎锻"是针对五椎的健身舞蹈,通过拍打、按摩、运动五椎,调理脏腑功能,从而健康体魄。"跳丸击剑"也称"跳丸剑",是用手或脚同时抛接玩弄多个丸铃和多把短剑的高难度杂技表演。"诵俳优小说数千言",则是诵类似敦煌佚书《韩朋赋》等的民间俗赋,江苏尹湾西汉晚期墓出土的《神乌傅(赋)》便是这种俗赋,曹植的《鹞雀赋》则是文人拟俗赋。了解了这一点,对于理解史志小说家小说与民间通俗小说的关系,认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生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邯郸淳 俳优 胡舞五椎锻 跳丸击剑 俳优小说
下载PDF
是"说唱俑"还是"俳优俑"?——汉代崖墓"说唱俑"考辨 被引量:9
4
作者 于天池 李书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7-101,159,共6页
1957年四川天迥山汉代崖墓出土的著名陶俑以及在此前后四川其他地方出土的陶俑一直被人们称为说唱俑。这一定论,在文学艺术界,尤其是戏曲曲艺界影响甚大。本文认为:根据汉代文献尚未有"说唱"一词,汉代也没有说唱伎艺,说唱伎... 1957年四川天迥山汉代崖墓出土的著名陶俑以及在此前后四川其他地方出土的陶俑一直被人们称为说唱俑。这一定论,在文学艺术界,尤其是戏曲曲艺界影响甚大。本文认为:根据汉代文献尚未有"说唱"一词,汉代也没有说唱伎艺,说唱伎艺是唐宋以后才出现的商业娱乐形式,再结合汉代社会的俳优现象以及出土的汉代画像砖、画像石等实物,这些俑应该称之为俳优俑才更确切,更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唱 俳优 崖墓 考辨 1957年 文学艺术 娱乐形式 汉代社会 出土 画像砖 画像石 陶俑 四川 伎艺 唐宋
下载PDF
走出俳优——论《两都赋》的赋史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余恕诚 王树森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9-146,287,共8页
西汉赋体文学在发展过程中曾遭遇"作赋乃俳,见视如倡"的伦理危机。《两都赋》的出现,不仅提出"赋者,古诗之流也"的观点,高标诗为赋源,诗赋同用,从理论上为赋体正名,同时也以成功的创作实践解决了长期以来积累的诸... 西汉赋体文学在发展过程中曾遭遇"作赋乃俳,见视如倡"的伦理危机。《两都赋》的出现,不仅提出"赋者,古诗之流也"的观点,高标诗为赋源,诗赋同用,从理论上为赋体正名,同时也以成功的创作实践解决了长期以来积累的诸多现实问题,确立了崭新的创作立场、原则与方法,为东汉后期辞赋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都赋》 俳优 法度 主体精神
下载PDF
论瞍矇、俳优在俗赋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赵逵夫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8-63,共6页
《神乌赋》的发现,将俗赋产生的时代提前至西汉末年,而甘肃马圈湾汉代烽燧木简上有关《韩朋赋》的文字,说明敦煌发现的一些俗赋也是由汉代流传下来的。赋的形成同先秦时以赋诵为职能的瞍矇很有关系,《师旷》中保存了早期文赋的作品;赋... 《神乌赋》的发现,将俗赋产生的时代提前至西汉末年,而甘肃马圈湾汉代烽燧木简上有关《韩朋赋》的文字,说明敦煌发现的一些俗赋也是由汉代流传下来的。赋的形成同先秦时以赋诵为职能的瞍矇很有关系,《师旷》中保存了早期文赋的作品;赋的形成同以讲故事、表演戏剧的俳优也关系密切,《晏子春秋》中保存了早期俗赋类作品。俗赋主要是俳优创作而推动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俗赋 辞赋 瞍嚎 俳优 《师旷》 《晏子春秋》
下载PDF
汉画中的俳优形象 被引量:6
7
作者 季伟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35,共15页
汉画中的俳优形象,形体上有侏儒、健硕、常人、精干等四类;其参与的百戏形式有击鼓类、舞蹈类、手戏类、力技类和百戏杂陈类等;汉画中的俳优不但能言善辩智慧超群、且具有技艺高超诙谐幽默的特点;汉画中的俳优折射了汉代社会娱乐的谐谑... 汉画中的俳优形象,形体上有侏儒、健硕、常人、精干等四类;其参与的百戏形式有击鼓类、舞蹈类、手戏类、力技类和百戏杂陈类等;汉画中的俳优不但能言善辩智慧超群、且具有技艺高超诙谐幽默的特点;汉画中的俳优折射了汉代社会娱乐的谐谑之风、尚武之风、宴舞之风和百戏竟技之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 俳优 滑稽 乐舞 百戏 娱乐 戏谑 尚武
下载PDF
苏轼与俳优传统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永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5-89,共5页
在进取成为"帝师"与退守成为"隐士"的两难抉择中,苏轼秉承了特有的俳优传统。苏轼诗词中特殊的俳谐情调源于俳优传统沾溉而成的俳优心态。这是一种由非严肃化的戏弄心态、非神圣化的怀疑心态和非情感化的理智心态... 在进取成为"帝师"与退守成为"隐士"的两难抉择中,苏轼秉承了特有的俳优传统。苏轼诗词中特殊的俳谐情调源于俳优传统沾溉而成的俳优心态。这是一种由非严肃化的戏弄心态、非神圣化的怀疑心态和非情感化的理智心态所组成的心态。苏轼以戏弄的无目的性得以与官方的统治秩序和道统意识相融共存。历史上,俳优心态者一般被统治阶级目为狂者,苏轼长期处于俳优式的狂者和陶潜式隐者的矛盾抉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俳优 《荔枝叹》
下载PDF
书会活动、伎艺撰演与俳优之士 被引量:3
9
作者 丁淑梅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1-90,共10页
本文通过对书会活动的历史阈、创作性质及书会人的考察认为:作为一种教育与艺术、戏剧与伎艺相结合的群体性撰演活动,书会显示了民间话语权力逐步壮大、覆盖社会的过程。书会活动由自然聚合走向自由开放,由戏曲伎艺撰演衍化为一种社会习... 本文通过对书会活动的历史阈、创作性质及书会人的考察认为:作为一种教育与艺术、戏剧与伎艺相结合的群体性撰演活动,书会显示了民间话语权力逐步壮大、覆盖社会的过程。书会活动由自然聚合走向自由开放,由戏曲伎艺撰演衍化为一种社会习俗,衍化为一种由日常生活经验支撑着的群体精神,构筑了平民社会的物质空间与精神幻象;从个体书写到群体书写、从持艺唱和到士优互动的伎艺撰演,以俳优之士为中介,书会活动对传统文学自足书写形态和创作方式的更迭、对古代作家队伍主体构成的变化,以及对戏曲作为群体艺术的发展及其向民间社会的传播发生了规定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会活动 伎艺撰演 书会人 俳优之士
下载PDF
值得关注的一组俳优戏俑——兼论战国优人的表演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廷信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2-104,共3页
以往谈及俳优之时 ,多从文献记载来探讨其表演是否戏剧 ,而结果则多猜测。根据临淄东古墓葬中发现的俳优戏俑可以得知 ,战国时期俳优的正式职能尚非对君王进行讽谏 ,而更多的是进行杂戏表演、为人提供娱乐服务。
关键词 俳优戏俑 杂戏 表演 战国时期
下载PDF
论稼轩词中的俳优传统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毅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5-192,共8页
辛弃疾的俳谐词数量甚多,约有九十多首。稼轩在俳谐词中或自我解嘲以解脱苦闷,或讽刺社会而嬉笑怒骂,俳谐词成为稼轩化解内心痛苦的手段,也是他针砭时弊的工具。辛弃疾对淳于髡、东方朔、扬雄等俳优型知识分子的认同,奠定了他对自我解... 辛弃疾的俳谐词数量甚多,约有九十多首。稼轩在俳谐词中或自我解嘲以解脱苦闷,或讽刺社会而嬉笑怒骂,俳谐词成为稼轩化解内心痛苦的手段,也是他针砭时弊的工具。辛弃疾对淳于髡、东方朔、扬雄等俳优型知识分子的认同,奠定了他对自我解嘲、嘲讽他人、谈笑讽谏等俳优传统的领会与运用,这不仅是他能创作出众多意味独特的俳谐词的重要原因,对于《答客难》、《解嘲》等俳谐文赋创作手法的承继,也是理解稼轩以文为词特质的重要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稼轩词 俳优传统 俳谐 自嘲 谈笑讽谏
下载PDF
从“俳优小说”看“说话”伎艺的初步形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5-179,225,共5页
在汉代以前优人的"优笑"表演中,后世"说话"伎艺的基本要素用口语说故事,已经有所表现。由汉至隋,俳优表演中"说"的特征被日渐放大,与口头小说合流,在以娱乐为主的同时又增强了故事性,成为俳优伎艺中的一... 在汉代以前优人的"优笑"表演中,后世"说话"伎艺的基本要素用口语说故事,已经有所表现。由汉至隋,俳优表演中"说"的特征被日渐放大,与口头小说合流,在以娱乐为主的同时又增强了故事性,成为俳优伎艺中的一个独立表演项目"俳优小说"。俳优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后世"说话"伎艺的基本特征,是唐前"说话"伎艺初步形成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人 优笑 说故事 俳优小说 说话
下载PDF
论我国古代俳优的讽谏艺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晓云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1期80-84,共5页
关键词 我国古代 王安石 幽默语言 俳优 谐音双关 寓庄于谐 修辞手法 元杂剧 中牟县 表达方法
下载PDF
论汉魏六朝俳优小说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洪 孟稚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28-34,共7页
俳优小说为“谐谑文学”文体之一,其渊源与谐谑文学各种文体都相关;俳优小说兴起的现实土壤,主要有汉魏晋之通脱、玄学和佛学三种风尚;俳优小说的品格有大俗大雅二重性,具有深刻的文学史和审丑的意蕴。
关键词 汉魏六朝 俳优小说 谐谑文学 时代风尚 雅俗 审丑
下载PDF
西汉辞赋家的“俳优”意识及其消解方式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祥旭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7年第2期75-78,共4页
在西汉,辞赋家被称做“俳优”。这是由他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决定的,和真正的以娱乐君王为职业的俳优有可比性。辞赋家的“俳优意识”是不得志文人的共同感受,也说明他们有意以文人自命,和当时的立功之士拉开距离。“俳优意识”是... 在西汉,辞赋家被称做“俳优”。这是由他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决定的,和真正的以娱乐君王为职业的俳优有可比性。辞赋家的“俳优意识”是不得志文人的共同感受,也说明他们有意以文人自命,和当时的立功之士拉开距离。“俳优意识”是辞赋家怨愤情绪的写照,在这里,儒、道二家的社会批判意识和安顿心灵的人生之学对消解他们的俳优心理起着决定作用,这种消解是西汉大一统专制政治制度下士人不得不做出的人生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俳优 辞赋家 消解方式
下载PDF
倡优、俳优与侏儒——汉代艺伎考系列之一 被引量:8
16
作者 翟麦玲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24-129,共6页
在汉代,倡优与俳优同属艺伎,但他们的职业技能又有区别,倡优以音乐表演为主,俳优以言语滑稽逗笑见长。侏儒属俳优中之一种。倡乐则是对倡优、俳优侏儒等艺人娱乐活动的总称。就性别而论,在汉代,倡优艺人男女都有,俳优侏儒艺人则只有男... 在汉代,倡优与俳优同属艺伎,但他们的职业技能又有区别,倡优以音乐表演为主,俳优以言语滑稽逗笑见长。侏儒属俳优中之一种。倡乐则是对倡优、俳优侏儒等艺人娱乐活动的总称。就性别而论,在汉代,倡优艺人男女都有,俳优侏儒艺人则只有男性。就流行状况而言,倡优相比俳优侏儒的流行范围要更为宽广。虽然他们作为艺人都具有一定的才能,但他们却遭到社会流俗的轻视。汉代艺人的性别特征,反映了礼教对女性职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朝 艺伎 职业技能 倡优 俳优 侏儒 性别特征
下载PDF
先秦散乐戏剧与俳优演艺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胜华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17-20,共4页
引言 雅乐自其产生直至东周,一直是统治阶级礼制乐舞的正统。与雅乐相对的是散乐,又称为俗乐。散乐的历史远比雅乐久远,但它一直是一种民间性的艺术,因而,中国戏剧的散乐形态不仅仅在形式上与礼乐相异。
关键词 散乐 中国戏剧史 《礼记·乐记》 角抵戏 中国早期戏剧 优孟 士大夫阶层 俳优 《金楼子》 戏剧演员
下载PDF
晏子未使楚考——兼论《晏子春秋》的俳优小说性质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绪霞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78-81,共4页
文章考证了《晏子春秋》中广为流传的"晏子使楚",以大量证据证明:"晏子使楚"并非信史,其中的晏子形象也与历史上真实的晏子有较大出入。矮小幽默的晏子形象设计,体现了草根阶层的理想,尤其有侏儒类俳优造此故实以... 文章考证了《晏子春秋》中广为流传的"晏子使楚",以大量证据证明:"晏子使楚"并非信史,其中的晏子形象也与历史上真实的晏子有较大出入。矮小幽默的晏子形象设计,体现了草根阶层的理想,尤其有侏儒类俳优造此故实以夸耀身短者的嫌疑。文章进一步论证了《晏子春秋》的俳优小说性质。此书不少内容都是移花接木改造别人事迹,汇集了当时民间故事尤其是诙谐故事的精华,其中频繁出现的逆转性结构方式,体现了俳优小说的基本特点和汉代以前俳优小说的最高水平。可以说,《晏子春秋》是在齐国稷下文化融合背景下产生的、以晏子形象为依托、以俳优文化见长的小说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子春秋 晏子使楚 淳于髡 俳优小说
下载PDF
“说话”溯源——以俳优“说话”为例
19
作者 王绪霞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6-151,共6页
"说话"的"说"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形成的"说"体,这种文体《汉志》主要著录于"小说家"。由于历代宫廷都蓄养俳优,以娱乐为主的俳优"说话"就成为较早发展起来的、且有史可考的"说... "说话"的"说"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形成的"说"体,这种文体《汉志》主要著录于"小说家"。由于历代宫廷都蓄养俳优,以娱乐为主的俳优"说话"就成为较早发展起来的、且有史可考的"说话"伎艺。从早期俳优侏儒的逗乐到春秋时期的谏"说",战国时的"小说",汉魏时期的"说肥瘦",再到隋代的"说话",脉络清晰,环环相扣。文章从文献出发,层递地展示了俳优说话伎艺发展的轨迹,理清了"说话"与中国早期小说之间的联系,肯定了"说话"伎艺的本土血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俳优 说话 溯源
下载PDF
汉代赋家位同俳优辨
20
作者 王焕然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7-20,共4页
学术界通常认为汉代赋家地位很低,被视作俳优。其实,论者所据四条材料并不能完全支持此种观点:枚皋的自悔之辞只适用于他与东方朔,宣帝之言并无轻视赋家之意,扬雄的意见具有一定的偏激性,蔡邕所言仅适于部分鸿都门学士。另外,赋家身份... 学术界通常认为汉代赋家地位很低,被视作俳优。其实,论者所据四条材料并不能完全支持此种观点:枚皋的自悔之辞只适用于他与东方朔,宣帝之言并无轻视赋家之意,扬雄的意见具有一定的偏激性,蔡邕所言仅适于部分鸿都门学士。另外,赋家身份地位也不尽相同,很难说他们皆被视作俳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辞赋 俳优 身份地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