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0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倍他司汀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患者疗效、血液流变学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李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32-0135,共4页
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疗效。方法 选取96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予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比较应用效果及相关指标... 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疗效。方法 选取96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予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比较应用效果及相关指标。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8% vs 79.2%,P<0.05)。观察组治疗后眩晕评分(0.72±0.21 vs 1.43±0.40分)、平衡障碍评分(0.64±0.16 vs 1.17±0.23分)、听力障碍评分(0.59±0.17 vs 1.51±0.30分)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评分(0.42±0.13 vs 0.95±0.28分)低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中的WBV(2.05±0.23 vs 3.73±0.59 mPa·s)、PV(1.21±0.26 vs 1.85±0.40 mPa·s)和Fib水平(2.08±0.25 vs 3.26±0.34 g/L)低于对照组,氧化应激指标中的SDD(110.47±9.02 vs 96.90±8.43 mg/L)、CAT水平(82.44±6.29 vs 71.36±5.75 IU/ml)高于对照组,MDA水平(4.55±0.93 vs 6.24±1.05 mmol/L)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倍他司汀可提高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氧化应激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软胶囊 倍他司汀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 血液流变学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与倍他司汀联合佐治突发性耳聋临床研究
2
作者 刘冬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135-0138,共4页
结合突发性耳聋的病症表现以及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倍他司汀的药理作用,明确将这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于该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与研究组的研究对象均为随机选择的29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所用药物为银杏叶提取物... 结合突发性耳聋的病症表现以及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倍他司汀的药理作用,明确将这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于该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与研究组的研究对象均为随机选择的29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所用药物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而研究组患者所用的治疗药物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与倍他司汀,将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用药方案进行治疗的效果展开比较。结果 ①研究组患者用药后单耳听阈水平值升高更突出,血浆粘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下降更突出,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②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用药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6.55%、79.31%(P<0.05)。结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采取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和倍他司汀展开联合治疗,可实现单耳听阈水平的提高,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必要继续在临床推广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倍他司汀 突发性耳聋
原文传递
温胆汤加减联合倍他司汀治疗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痰火郁结证临床观察
3
作者 承伟康 侯小兵 +1 位作者 夏晶晶 戴琴花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5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温胆汤加减联合倍他司汀治疗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SD)痰火郁结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纯音听阈水平及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低频下降型SD痰火郁结证... 目的探讨温胆汤加减联合倍他司汀治疗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SD)痰火郁结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纯音听阈水平及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低频下降型SD痰火郁结证患者8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盐酸倍他司汀,38例)和观察组(温胆汤加减联合盐酸倍他司汀,42例),均连续治疗10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4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纯音听阈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显著升高,过氧化脂质、一氧化氮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A(IgA),IgG,IgM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7.14%比5.26%,P>0.05)。结论温胆汤加减联合倍他司汀治疗低频下降型SD痰火郁结证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纯音听阈水平,优化血管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胆汤 倍他司汀 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 痰火郁结证 听阈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倍他司汀联合前庭功能康复训练对中重度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刘晓东 王淑楠 洪丽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108-109,121,共3页
目的探讨倍他司汀联合前庭功能康复训练(VRT)对中重度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PPD)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5月~2023年5月期间于本院神经内科门诊医治的62例中重度PPPD患者,利用简单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使用倍他司汀联合VRT治... 目的探讨倍他司汀联合前庭功能康复训练(VRT)对中重度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PPD)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5月~2023年5月期间于本院神经内科门诊医治的62例中重度PPPD患者,利用简单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使用倍他司汀联合VRT治疗)和对照组(使用倍他司汀治疗),每组患者各31例,均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前庭症状、平衡功能、眩晕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74%,研究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前庭症状指数(VSI)评分较对照组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眩晕程度(身躯、情感及功能)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发生胃部不适、口干、头痛、皮肤瘙痒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司汀联合VRT能有效改善中重度PPPD患者平衡功能,减轻眩晕程度,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他司汀 前庭功能康复训练 中重度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 平衡功能
下载PDF
血塞通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影响
5
作者 崔阳阳 孙艳雷 刘德翠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血塞通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南京市中医院全科门诊治疗的16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西药组和中西联合药物组,每组各纳入80例,西药组患者采用甲... 目的:探讨血塞通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南京市中医院全科门诊治疗的16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西药组和中西联合药物组,每组各纳入80例,西药组患者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中西联合药物组采用血塞通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采用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ARS)、眩晕障碍调查量表(DHI)和眩晕病临床证候评价量表评估、血液流变学包括血浆黏度(PV)、全血黏度(WVB)和全血纤维蛋白原(FIB),脑血流动力学包括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和阻力系数(RI)变化,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中西联合药物组患者的DARS、DHI量表评分和眩晕病临床证候评价量表评分均较西药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联合药物组PV、WVB和FIB水平均较西药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联合药物组LVA、RVA和BA水平较西药组高,RI水平较西药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联合药物组寒战、心悸、皮疹、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率为10.00%,西药组为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血压黏稠度,并有效调节患者脑血流动力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血塞通 甲磺酸倍他司汀
下载PDF
托吡酯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对周围性眩晕患者的作用效果
6
作者 李晓 鲁保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724-727,共4页
目的探究托吡酯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对周围性眩晕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周围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接受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和研究组(40例,接受甲磺酸倍他司汀及托吡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眩晕、恶心呕吐)缓... 目的探究托吡酯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对周围性眩晕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周围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接受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和研究组(40例,接受甲磺酸倍他司汀及托吡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眩晕、恶心呕吐)缓解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焦虑指数、抑郁指数、血清S100B蛋白(S100B)、髓鞘间隙蛋白(MB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焦虑指数、抑郁指数及血清S100B、MBP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眩晕患者接受托吡酯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可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吡酯 甲磺酸倍他司汀 周围性眩晕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天麻钩藤饮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卒中后眩晕患者的效果
7
作者 陈晓瑜 张慧慧 +1 位作者 张瑜 上官稳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卒中后眩晕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88例卒中后眩晕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卒中后眩晕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88例卒中后眩晕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眩晕症状消失时间和眩晕程度[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脑前动脉(ACA)血流速度、椎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水平、血清学指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42/44),高于对照组的79.55%(3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眩晕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H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CA、BA血流速度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GRP、CK-MB、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联合倍他司汀片治疗卒中后眩晕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眩晕症状,加快脑部动脉血液循环,改善神经信号传导,促进眩晕症状消失,效果优于单纯倍他司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钩藤饮 倍他司汀 卒中 眩晕 血流动力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患者的效果
8
作者 刘俊花 姜晓蕊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6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VBIV)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2例VBIV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倍他...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VBIV)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2例VBIV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眩晕症状[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全血黏度(HWBV)、血浆黏度(PV)及红细胞聚集指数(EAI)]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40/41),高于对照组的75.61%(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眩晕、恶心呕吐消失时间及平衡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DHI评分及HWBV、PV、EA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VBIV患者效果显著,可加快症状缓解,减轻眩晕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效果优于单用倍他司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症 倍他司汀 天麻素注射液 血液流变学指标
下载PDF
血塞通联合倍他司汀对脑供血不足性眩晕者脑血流、D-D、ET-1、NO水平的影响
9
作者 杨乾乾 苗素云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6期37-39,44,共4页
目的探讨采取血塞通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脑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效果及对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清D-二聚体(DD)、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指标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动脉供血不足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 目的探讨采取血塞通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脑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效果及对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清D-二聚体(DD)、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指标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动脉供血不足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选择经静脉滴注倍他司汀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药用干预的基础上,同时联合应用血塞通注射液药物治疗。两组持续14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基底动脉(BA)、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的血流速度]以及血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D-D、ET-1、NO]相关指标变化,比较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疗2个疗程,BA、LVA、RVA各血流速度、血清NO结果相比于在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并且观察组诸类项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血清D-D、ET-1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血塞通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脑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效果满意,可改善脑血流动力学,降低D-D、ET-1水平,上调血清NO水平,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血塞通 倍他司汀 脑血流动力学 D-二聚体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化痰定眩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老年眩晕的疗效及对脑血流速度的影响
10
作者 王冬梅 尹杰 +1 位作者 马艳华 范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5-1297,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眩晕患者应用化痰定眩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脑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老年眩晕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倍他司汀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眩晕患者应用化痰定眩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脑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老年眩晕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化痰定眩方治疗,两组均治疗15 d。对比两组治疗后15 d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及脑血流速度,并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15 d,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聚集(PAG)指数、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及大脑后动脉(PCA)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5 d,观察组WBV、PV、HCT、PAG指数均显著小于对照组,ACA、MCA及PCA血流速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痰定眩方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可改善老年眩晕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加快脑血流速度,临床疗效显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化痰定眩方 倍他司汀 痰浊上蒙型 脑血流速度
下载PDF
日照市193例倍他司汀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11
作者 房靖祥 刘云 吴瑞强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8期21-23,共3页
目的为临床安全使用倍他司汀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山东省日照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日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以倍他司汀为怀疑药物且已完成评价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分析ADR类型、患者基本情况、... 目的为临床安全使用倍他司汀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山东省日照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日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以倍他司汀为怀疑药物且已完成评价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分析ADR类型、患者基本情况、给药途径、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转归、严重ADR等。结果共收集到ADR报告193例(268例次),其中一般ADR 183例(94.82%),含新的一般ADR 26例(13.47%);严重ADR 10例(5.18%)。关联性评价结果分别为很可能(71例、36.79%)和可能(122例、63.21%)。涉及患者193例,其中男71例,女122例;年龄20~95岁,以60岁以上居多(113例、58.55%);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最多(174例、90.16%)。主要累及系统/器官为神经系统、胃肠道系统、皮肤及皮下组织,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心悸等;严重ADR主要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等。痊愈123例(63.73%),好转66例(34.20%),未好转1例(0.52%),转归情况不详3例(1.55%)。结论临床使用倍他司汀时应做好药学监护,并结合已有ADR评估用药风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他司汀 药品不良反应 日照市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 药学监护
下载PDF
Epley手法复位联合银杏叶提取物、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耳石症眩晕患者的效果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12
作者 李义 高虹 +1 位作者 王霞 高义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19-823,共5页
目的探究Epley手法复位联合银杏叶提取物、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耳石症眩晕患者的效果及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衡水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耳石症眩晕患者纳入本次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 目的探究Epley手法复位联合银杏叶提取物、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耳石症眩晕患者的效果及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衡水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耳石症眩晕患者纳入本次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联合组(n=50)。对照组患者接受银杏叶提取物片+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研究组采用Epley手法复位+银杏叶提取物片+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治疗周期为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7 d后的前庭症状指数(VSI)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眩晕障碍量表(DHI)、脑动脉[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治疗1个月和6个月后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优于对照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VSI、DHI评分分别为(19.08±1.97)、(26.04±2.3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7.90±2.14)、(38.76±3.23)分],而BBS评分为(53.01±5.2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32.48±4.7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1个月后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6个月后的复发率为6.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药物治疗,Epley手法复位+银杏叶提取物+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耳石症眩晕的临床疗效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前庭症状功能、平衡功能,提高脑动脉血流速度和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症眩晕 Epley手法复位 银杏叶提取物 甲磺酸倍他司汀 复发
下载PDF
三参通络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及对血清CGRP、ET-1水平的影响
13
作者 陈正高 丁志毅 +2 位作者 程平 贺君 张坚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7期1319-1322,共4页
目的:探讨三参通络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86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运用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联合... 目的:探讨三参通络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86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运用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联合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予以单纯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参通络汤,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和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状态(全血高切、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血管内皮功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血管内皮素-1(ET-1)水平]及不良反应(面色潮红、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和肠胃胀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流速度指标和血液流变学状态指标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CGR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ET-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对照组为6.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参通络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较单纯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疗效更佳,可调节CGRP和ET-1水平,有效改善病人脑血流动力学,促进血管舒张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三参通络汤 甲磺酸倍他司汀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血管内皮素-1
下载PDF
曲克芦丁联合倍他司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韩雪 尚小洁 张利莎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2期19-23,共5页
目的探究曲克芦丁联合倍他司汀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00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 目的探究曲克芦丁联合倍他司汀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00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倍他司汀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曲克芦丁静脉滴注。比较2组临床疗效、美国卒中量表(NIHSS)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神经营养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SV)、纤维蛋白原(FIB)、全血黏度高切(HSV)、血小板黏附率(PAR)和全血黏度低切(LSV)]、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0%,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NIHSS更低,IGF-1、MMSE、BNDF更高(均P<0.001);治疗后,2组IL-6、PAR、FIB、hs-CRP、PSV、HSV、TNF-α及LSV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克芦丁联合倍他司汀治疗ACI患者安全有效,可抑制炎性因子水平,促进血流及神经功能恢复,有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克芦丁 倍他司汀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15
作者 王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南平市第一医院诊治的眩晕症患者78例,根据随机分组对照原则分为BTH组和FLU组,每组39例。BTH组给予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FLU组予... 目的观察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南平市第一医院诊治的眩晕症患者78例,根据随机分组对照原则分为BTH组和FLU组,每组39例。BTH组给予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FLU组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周。比较2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炎性因子、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BTH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FLU组的76.92%(χ^(2)=5.186,P=0.023)。治疗3周后,2组患者PTX3水平较治疗前下降,BTH组BDN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BTH组PTX3水平低于FLU组、BDNF水平高于FLU组(P均<0.01);2组患者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水平、全血黏度及血清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BTH组低于FLU组(P<0.05或P<0.01);2组患者生理机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及情感职能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BTH组高于FLU组(P均<0.01)。BTH组与FLU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26%vs.12.82%,χ^(2)=0.126,P=0.723)。结论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PTX3、BDNF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症 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 血液流变学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效果
16
作者 花振翔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4期107-109,共3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2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倍他司汀治疗,研...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2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倍他司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脑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56/60),高于对照组的80.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s-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脑动脉血流速度,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倍他司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银杏叶提取物 倍他司汀 炎性因子 脑动脉 血流速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效果
17
作者 郭亮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4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88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倍他司汀治疗,研究组在对...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88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倍他司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水平、脑血流速度[脑前动脉(ACA)、椎基底动脉(BA)]、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眩晕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41/44),高于对照组的75.00%(3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GRP、CK-MB及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CA、BA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眩晕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H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清学指标水平,加快脑血流速度,促进眩晕症状消失,效果优于倍他司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倍他司汀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基底动脉 血清学 脑血流速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八珍汤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气血亏虚型中枢性眩晕临床观察
18
作者 李哲仁 李锐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7期133-135,共3页
目的观察八珍汤加减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气血亏虚型中枢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气血亏虚型中枢性眩晕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两... 目的观察八珍汤加减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气血亏虚型中枢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气血亏虚型中枢性眩晕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予以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20 mg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八珍汤加减治疗,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眩晕评定量表(DARS)评分。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100.00%(49/49)优于对照组的89.80%(44/49)(P<0.05),且观察组DA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减八珍汤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气血亏虚型中枢性眩晕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眩晕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中枢性眩晕 气血亏虚证 八珍汤 盐酸倍他司汀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方法学研究
19
作者 郝钢 张莉芳 +3 位作者 武星 颜皓 赵雅婷 韩峰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24年第1期82-89,共8页
目的:研究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细菌内毒素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5个厂家23批次的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凝胶检查法的方法学研究。结果:本品内毒素限定值为3 EU•mg^(-1),适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43项细菌内毒素检... 目的:研究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细菌内毒素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5个厂家23批次的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凝胶检查法的方法学研究。结果:本品内毒素限定值为3 EU•mg^(-1),适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43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检查。结论: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质量控制,其细菌内毒素限值可以定为:每1 mg盐酸倍他司汀中含内毒素的量不得超过3.0 E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限值 干扰试验 质量控制
下载PDF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结合活血化瘀法治疗感应神经性耳聋的临床探讨
20
作者 褚云锋 黄晶晶 +2 位作者 孙燕 陈骁锐 陶丹丹 《系统医学》 2024年第3期54-57,共4页
目的研究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和活血化瘀法联合应用于感应神经性耳聋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8例感应神经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4)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 目的研究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和活血化瘀法联合应用于感应神经性耳聋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8例感应神经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4)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组(n=24)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活血化瘀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耳鸣评分(0.39±0.08)分、耳胀闷感评分(0.26±0.07)分、恶心呕吐评分(0.49±0.08)分以及眩晕评分(0.38±0.07)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48、25.390、14.176、26.301,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听力测试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应神经性耳聋患者应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和活血化瘀法治疗可有效改善疾病症状,提升听力水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倍他司汀 活血化瘀法 感应神经性耳聋 听力水平 中医证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