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8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巴豆中倍半萜类化合物的研究
1
作者 谢志胥 余梅 +2 位作者 杨舜伊 安倩玉 陈业高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75-77,99,共4页
云南巴豆(Croton yunnanensis)枝叶风干粉碎后用甲醇提取,使用硅胶柱层析、MCI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及HPLC等分离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5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是(-)-ent-6α-methoxyeudesm-4(15)-en-1β-ol(1)... 云南巴豆(Croton yunnanensis)枝叶风干粉碎后用甲醇提取,使用硅胶柱层析、MCI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及HPLC等分离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5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是(-)-ent-6α-methoxyeudesm-4(15)-en-1β-ol(1),oplodiol(2),(7R*)-opposit-4(15)-ene-1β,7-diol(3),aphanamol I(4)和orientalol C(5)。化合物11-4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巴豆 倍半萜类化合物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乌药中3个新的倍半萜
2
作者 李业生 白旭岚 +1 位作者 许红涛 侴桂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5-561,共7页
研究乌药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从乌药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倍半萜,分别鉴定为linderaggredin B1(1)、乌药酮酸A(2)、乌药酮酸B(3)... 研究乌药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从乌药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倍半萜,分别鉴定为linderaggredin B1(1)、乌药酮酸A(2)、乌药酮酸B(3)、chlorahupetolide K(4),其中化合物1~3为新化合物,化合物4为首次从樟科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药 化学成分 倍半萜 桉叶烷型 钓樟烷型
下载PDF
倍半萜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富欣 孙丹丹 《河南中医》 2024年第5期797-803,共7页
倍半萜类化合物在植物、动物、海洋生物及微生物中分布广泛,尤其在菊科植物中分布最多,具有抗肿瘤细胞毒活性、抗菌、抗炎、抗病毒、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也具有保护肝脏、保护神经、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提高免疫抑制功能等作用。但是,... 倍半萜类化合物在植物、动物、海洋生物及微生物中分布广泛,尤其在菊科植物中分布最多,具有抗肿瘤细胞毒活性、抗菌、抗炎、抗病毒、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也具有保护肝脏、保护神经、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提高免疫抑制功能等作用。但是,倍半萜类化合物在抗过敏、抗溃疡、强心、镇痛等方面的生物活性研究较少,并且主要以动物实验、体外研究为主,且在临床应用中的成品较少。今后,需进一步发现新的成分并研究其生物活性,并逐渐深入进行体内研究,并研发成品,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半萜类化合物 抗肿瘤细胞毒活性 抗菌 抗炎 抗病毒 抗氧化 生物活性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葫芦七不同部位中7种倍半萜的含量
4
作者 李俊 崔蕾 +3 位作者 李晓杰 曹爱兰 张丽军 杜文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87-191,共5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葫芦七不同部位(根、茎、叶)中7种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40∶60);柱温35℃;检测波长240 nm;进样体积10μL。[结果]7种被测成分在测定...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葫芦七不同部位(根、茎、叶)中7种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40∶60);柱温35℃;检测波长240 nm;进样体积10μL。[结果]7种被测成分在测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0);平均回收率在95.18%~97.61%,RSD在0.41%~1.60%;被检测的7种倍半萜类成分在葫芦七根、茎、叶不同部位中的含量差异明显,根中所含化合物的种类相对较多,含量相对较高。[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葫芦七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七 HPLC法 不同部位 倍半萜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南海海绵Dactylospongia elegans的二倍半萜类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研究
5
作者 康永锋 武改芳 +1 位作者 李立 甘建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8期1357-1363,共7页
利用溶剂分步萃取、正相硅胶柱层析、反相ODS柱层析和高效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对中国南海海绵Dactylospongia elegans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学手段并结合文献比对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dac... 利用溶剂分步萃取、正相硅胶柱层析、反相ODS柱层析和高效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对中国南海海绵Dactylospongia elegans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学手段并结合文献比对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dactylospene F(1)、scalarin(2)、honulactone A(3)、honulactone B(4)、honulactone E(5)、honulactone F(6)、honulactone I(7)、honulactone J(8),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8为首次从该海绵中分离得到。对8个化合物的抗炎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化合物1、3、4在10μmol/L时对脂多糖诱导的一氧化氮生成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65.5%、48.5%、46.0%,且对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无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ctylospongia elegans 倍半萜 抗炎活性 NO产生
下载PDF
向日葵非倍半萜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6
作者 杨舜伊 袁纯红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6期230-235,共6页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为菊科向日葵属植物,是一种食用和药用的经济作物。其主要含有倍半萜、二萜、三萜、木脂素、黄酮、苯丙素、甾体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肿瘤、抗氧化、化感等生物活性。对向日葵中的非倍半萜类成分和生物...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为菊科向日葵属植物,是一种食用和药用的经济作物。其主要含有倍半萜、二萜、三萜、木脂素、黄酮、苯丙素、甾体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肿瘤、抗氧化、化感等生物活性。对向日葵中的非倍半萜类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系统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向日葵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 向日葵属 倍半萜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倍半萜内酯类天然产物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林金榕 陈四保 《中南药学》 2023年第6期1589-1598,共10页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主要因素之一。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一直是热点和重点。天然产物历来是新药的重要来源,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是一大类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等多种显著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特别是其抗肿瘤活性吸引了研究者的兴...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主要因素之一。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一直是热点和重点。天然产物历来是新药的重要来源,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是一大类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等多种显著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特别是其抗肿瘤活性吸引了研究者的兴趣,对该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较快。本文对2015—2022年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为探索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抗肿瘤研究提供新的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半萜内酯 天然产物 抗肿瘤活性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改变培养条件下藻栖棘孢木霉cf44-2中的没药烷类倍半萜衍生物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8
作者 于汶莉 宋银平 季乃云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3年第8期57-60,64,共5页
通过改变培养条件,并采用硅胶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纯化手段,从棘孢木霉cf44-2发酵产物中获得8个没药烷类倍半萜衍生物,包含5个降没药烷倍半萜。通过^(1)HNMR、^(... 通过改变培养条件,并采用硅胶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纯化手段,从棘孢木霉cf44-2发酵产物中获得8个没药烷类倍半萜衍生物,包含5个降没药烷倍半萜。通过^(1)HNMR、^(13)CNMR分析并与文献比对,将其鉴定为(3S^(*),6 R^(*),7S^(*))-zingiberenol(1)、(6 R^(*),7S^(*))-2,10-bisaboladien-1-one(2)、trichodone A(3)、trichobisabolin Z(4)、trichobisabolin Q(5)、trichobisabolin N(6)、trichobisabolin S(7)和trichobisabolin M(8)。化合物2~8是在改变培养条件下获得的新的没药烷类倍半萜衍生物,其中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表明,改变培养条件是使棘孢木霉中萜类代谢产物多样化的有效途径,为深入挖掘棘孢木霉次级代谢产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 棘孢木霉 次级代谢产物 倍半萜 没药烷
下载PDF
苍耳属中的倍半萜类化合物结构及药理活性
9
作者 付璐鹭 陈冠宜 +4 位作者 盛天露 许俊申 刘文琴 陈钟文 刘华 《江西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76-82,共7页
菊科苍耳属在我国分布广泛,其成熟的果实苍耳子广泛应用于中医药。苍耳中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过敏、抑菌、抗炎镇痛、抗肿瘤、降血脂等,其中愈创木烷型和裂愈创木烷型的倍半萜类化合物为主要活性成分。现对苍耳属植物... 菊科苍耳属在我国分布广泛,其成熟的果实苍耳子广泛应用于中医药。苍耳中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过敏、抑菌、抗炎镇痛、抗肿瘤、降血脂等,其中愈创木烷型和裂愈创木烷型的倍半萜类化合物为主要活性成分。现对苍耳属植物中已发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的数量、种类、结构特征及药理活性进行归纳整理,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属 倍半萜 药理活性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黄绿卷毛菇中原伊鲁烷型倍半萜芳基酯提取工艺优化及活性研究
10
作者 张鑫 朱青永 +4 位作者 徐慧敏 吴梦园 陈小娥 陈启和 刘政捷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3-824,共12页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提取工艺对黄绿卷毛菇中原伊鲁烷型倍半萜芳基酯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同时考察原伊鲁烷型倍半萜芳基酯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采用抑菌圈...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提取工艺对黄绿卷毛菇中原伊鲁烷型倍半萜芳基酯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同时考察原伊鲁烷型倍半萜芳基酯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采用抑菌圈法评估其对3种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为黄绿卷毛菇中原伊鲁烷型倍半萜芳基酯的最佳提取溶剂,在料液比为1∶33(质量体积比)、超声时间为33 min、超声功率为166 W的条件下,原伊鲁烷型倍半萜芳基酯提取量达到10.107μmol/g。此外,原伊鲁烷型倍半萜芳基酯具有较高的清除2,2-联苯基-1-苦基肼基自由基与羟自由基的能力,并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黄绿卷毛菇相关产品提供了数据支持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绿卷毛菇 原伊鲁烷型倍半萜芳基酯 响应面法 抗氧化 抑菌
下载PDF
中国药科大学孔令义/罗俊团队受邀在Natural Product Reports发表乌药烷倍半萜研究进展的综述
11
作者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3-633,共1页
2023年10月4日,我校中药学院孔令义/罗俊团队受邀在天然产物研究领域国际顶级综述期刊Natural Product Reports(IF:11.9)在线发表题为“Chemistry and Bioactivity of Lindenane Sesquiterpenoids and Their Oligomers”的综述论文(http... 2023年10月4日,我校中药学院孔令义/罗俊团队受邀在天然产物研究领域国际顶级综述期刊Natural Product Reports(IF:11.9)在线发表题为“Chemistry and Bioactivity of Lindenane Sesquiterpenoids and Their Oligomers”的综述论文(https://doi.org/10.1039/D3NP00022B)。本文首次提出了乌药烷倍半萜及其聚合物的结构分类标准,并系统总结了该类天然产物在化学结构、化学合成和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罗俊教授为本文第一作者,研究生张丹阳、唐朋飞、王楠、赵帅为本文作出重要贡献,本刊副主编孔令义教授为本文通信作者,中国药科大学为本文唯一通讯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药科大学 综述论文 倍半萜 乌药 中药学院 天然产物研究 化学合成 分类标准
下载PDF
艾叶中倍半萜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12
作者 刘波 孙伊维 +3 位作者 陈倞 向胤豪 黄文胜 孟大利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65-871,984,共8页
目的研究菊科蒿属植物艾(Artemisia argyi)的倍半萜化学成分。方法干燥艾叶经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水溶液提取,所得浸膏经溶剂萃取后,分别经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根据其理化性质及... 目的研究菊科蒿属植物艾(Artemisia argyi)的倍半萜化学成分。方法干燥艾叶经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水溶液提取,所得浸膏经溶剂萃取后,分别经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对它们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了15个倍半萜化合物,结构分别为:argyinolide N(1)、argyinolide M(2)、脱氢菊酮内酯(3)、dehydroleucodin(4)、5α-hydroxydehydroleucodin(5)、3α-氯-4β,10α-二羟基-1β,2β-环氧-5α,7αH-愈创木烷-11(13)-en-12,6α-内酯(6)、andalucin(7)、10-epiajafinin(8)、1α,2α,3α,4β,10α-五羟基愈创木酚-11(13)-烯-12,6α-内酯(9)、hanphyllin(10)、利得亭(11)、珊塔玛内酯(12)、ludovicin B(13)、魁蒿内酯(14)和11α,13-二氢魁蒿内酯(15)。结论化合物3、6、7、12、15为首次从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 艾叶 倍半萜
原文传递
土木香的倍半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许卉 杨小玲 +2 位作者 刘生生 韩飞 刘珂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738-2740,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土木香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等方法从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化合物,通过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土木香中分离得到13个单体化合物,并鉴定了其结构。结论化合物I^XIII均属倍半萜内酯,依次为... 目的研究中药土木香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等方法从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化合物,通过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土木香中分离得到13个单体化合物,并鉴定了其结构。结论化合物I^XIII均属倍半萜内酯,依次为脱氢木香内酯、木香烯内酯、11β,13-二氢木香烯内酯、reynosin、11β,13-dihydroreynosin、珊塔玛内酯、11β,13-二氢珊塔玛内酯、11β,13-二氢木兰内酯、11β,13-二氢-β-环广木香内酯、11β,13-二氢-α-环广木香内酯、1β-hydroxycolartin、土木香内酯和异土木香内酯。其中,化合物IV^XI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香 石油醚 倍半萜 倍半萜内酯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蟛蜞菊中的蟛蜞菊倍半萜内酯A和B(英文)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雪松 欧仕益 +2 位作者 唐书泽 傅亮 吴建中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9-502,共4页
蟛蜞菊具有抗肿瘤、抗病毒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是倍半萜内酯类物质。以分离纯化所得的结晶倍半萜内酯A与B为参考标准,采用HP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 i.d.×0.25μm),程序控制升温,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测定了蟛蜞菊的地上... 蟛蜞菊具有抗肿瘤、抗病毒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是倍半萜内酯类物质。以分离纯化所得的结晶倍半萜内酯A与B为参考标准,采用HP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 i.d.×0.25μm),程序控制升温,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测定了蟛蜞菊的地上部分(茎叶和花)中倍半萜内酯A与B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蟛蜞菊茎叶中的倍半萜内酯A和B的含量分别为(239±6.4)μg/g和(156±15)μg/g;花中倍半萜内酯A和B的含量分别为(233±6.5)μg/g和(173±16)μg/g。该法可用于蟛蜞菊原料及其药品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倍半萜内酯A 倍半萜内酯B 蟛蜞菊
下载PDF
云南含笑中的新倍半萜醇 被引量:7
15
作者 洪鑫 王斌贵 +1 位作者 周俊 郝小江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8年第4期464-468,共5页
从云南含笑MicheliayunnanensisFr.exFin.etGagn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倍半萜醇,命名为12,13diacetoxyl1,4,611eudesmanetetol,以及3个已知的倍半萜内... 从云南含笑MicheliayunnanensisFr.exFin.etGagn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倍半萜醇,命名为12,13diacetoxyl1,4,611eudesmanetetol,以及3个已知的倍半萜内酯1βhydroxyarbusculinA2,reynosin3,parthenolide4和3个木脂素3(α,4dihydroxy3methoxybenzyl)4(4hydroxy3methoxybenzyl)tetrahydrofuran5,丁香醛6,丁香脂素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含笑 倍半萜 倍半萜内酯 木酯素 木兰科
下载PDF
基根硬毛藻中的倍半萜及其衍生物 被引量:1
16
作者 史大永 韩丽君 +3 位作者 孙杰 杨永春 范晓 石建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6-498,共3页
目的研究绿藻基根硬毛藻Chaetomorpha basiretorsa的化学成分,从中寻找结构特殊的化合物供活性筛选。方法利用正相和反相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反相HPLC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借助MS、IR和NMR等方法鉴定结构;通过MTT法对单体... 目的研究绿藻基根硬毛藻Chaetomorpha basiretorsa的化学成分,从中寻找结构特殊的化合物供活性筛选。方法利用正相和反相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反相HPLC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借助MS、IR和NMR等方法鉴定结构;通过MTT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从基根硬毛藻中分离鉴定了3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和3个降碳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为2-(1,2-二甲基-双环[3.1.0]环己烷-2-基)-5-甲基-苯酚(Ⅰ)、4-溴-2-(1,2-二甲基-双环[3.1.0]环己烷-2-基)-5-甲基-苯酚(Ⅱ)、海兔阿普里素(Ⅲ)、6α-羟基-紫罗-4,7-二烯-3,9-二酮(Ⅳ)、3β-羟基-5α,6α-环氧-β-紫罗烯酮(Ⅴ)、(3R,6R,7E)-3α-羟基-紫罗-4,7-二烯-9-酮(Ⅵ)。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得,其中Ⅳ、Ⅴ为首次从绿藻中分离得到,Ⅵ为首次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藻 基根硬毛藻 倍半萜 降碳倍半萜
下载PDF
双高二倍半萜Phyllohemiketal A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符雄 苏镜娱 +1 位作者 曾陇梅 JohnK.Snyder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6期29-33,共5页
从中国南海海绵Phyllospongia foliascens中分离得到双高二倍半萜Phyllohemiketal A(1)本文以质谱和二维核磁共振谱的数据详述phyllohemiketal A的结构测定,并根据偶合常数和NOE差谱确定了它的立体化学。
关键词 双高二倍半萜 质谱 倍半萜 NMR
下载PDF
秦皇岛32-6油田双环倍半萜的分布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春明 孙福街 +2 位作者 林青 刘松 郭永华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5年第4期228-230,共3页
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秦皇岛32-6油田原油中含有丰富的双环倍半萜。该油田双环倍半萜中重排补身烷的相对丰度在纵向上和横向上都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这种规律性的变化可能反映了秦皇岛32-6油田油气运移与聚集的特征。
关键词 双环倍半萜 重排补身烷 相对丰度 空间分布 油气运聚 秦皇岛32-6油田 倍半萜 双环 色谱/质谱 分析结果
下载PDF
伤害诱导普通白木香与奇楠种质沉香中倍半萜类成分及早期倍半萜合酶基因表达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菲菲 杨云 +5 位作者 孙佩文 冯剑 刘培卫 刘洋洋 徐艳红 魏建和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12期2060-2066,共7页
目的:明确伤害诱导普通白木香和奇楠种质所结沉香中倍半萜组分及其早期倍半萜合酶基因表达模式的差异。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普通沉香和奇楠沉香中倍半萜组分的差异;对3年生普通白木香和奇楠种质茎干分别进行全断干伤害... 目的:明确伤害诱导普通白木香和奇楠种质所结沉香中倍半萜组分及其早期倍半萜合酶基因表达模式的差异。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普通沉香和奇楠沉香中倍半萜组分的差异;对3年生普通白木香和奇楠种质茎干分别进行全断干伤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分析伤害早期倍半萜合酶基因AsTPS2、AsTPS13、AsTPS14、AsTPS17、AsTPS18、AsTPS20、AsTPS23表达模式的差异。结果:奇楠沉香倍半萜组分显著不同于普通白木香所结沉香,2种沉香中分别检测到16、17个倍半萜成分,其中共有成分12个,且共有成分含量差异较大;两者的倍半萜合酶基因在伤害诱导早期表达模式也不同,伤害诱导24 h内,普通白木香中7个倍半萜合酶基因表达水平均上升,2 h达到最大值后下降,而奇楠种质中AsTPS2、AsTPS13、AsTPS14、AsTPS17和AsTPS23基因表达量在24 h内持续上升,AsTPS20基因表达量在6 h达到最大值,但AsTPS18基因表达量低,在伤害诱导0~24 h变化不明显,显著低于普通白木香种质。结论:普通白木香与奇楠种质所结沉香倍半萜类成分差异明显,且响应伤害诱导的倍半萜合酶基因在0~24 h表达模式显著不同,推测倍半萜合酶基因的差异诱导表达可能是2种种质形成的倍半萜成分差异较大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木香 奇楠种质 倍半萜 倍半萜合酶基因
下载PDF
云木香根茎中的倍半萜类成分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颖 杨孔 +3 位作者 吴涛 李海舟 冯阳 许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76-1881,共6页
采用大孔树脂、正相硅胶、反相硅胶等色谱层析材料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层析技术,从云南丽江产云木香根茎中分离鉴定了9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包括愈创木烷型3个(化合物1、2和9)、桉叶烷型3个(化合物4~6)和吉玛烷型3个(化合物3、7和8... 采用大孔树脂、正相硅胶、反相硅胶等色谱层析材料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层析技术,从云南丽江产云木香根茎中分离鉴定了9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包括愈创木烷型3个(化合物1、2和9)、桉叶烷型3个(化合物4~6)和吉玛烷型3个(化合物3、7和8)。运用波谱光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去氢木香内酯(1)、sausinlactone A(2)、木香烃内脂(3)、α-环木香烃内酯(4)、β-木香酸(5)、reynosin(6)、picriside B(7)、saussureamines A(8)和B(9)。其中,化合物8和9为较少见的倍半萜和氨基酸的杂合体。采用MTT法测试了化合物1、3、4、6、8和9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在30μM浓度下对HepG2肝癌细胞株显示弱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3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抑制率为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木香 倍半萜 倍半萜氨基酸杂合体 细胞毒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